在斯圖加特大學(Uni Stuttgart)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請就學習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實際體驗對斯圖加特大學進行評價(若能偏向自動化專業研究生及以上階段更好)。
若能提供與德國其他幾所工科名校的比較(如KIT, TU Berlin, TU Darmstadt, Uni Hannover等,比較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學習環境、各城市生活條件、就業等方面)也十分感謝:)希望大家能幫忙邀請更多在德國學習的前輩回答。在此先謝謝大家!
謝邀~可惜我不是自動化方向的,是斯圖加特大學汽車碩士。
在我申請拿到研究生的錄取之後,我也會有過類似的困惑,題主可以先看看這個,裡面有關於卡魯斯圖柏林工大的專業一些擇校問題討論德國卡魯理工學院機械碩士錄取,斯圖加特大學汽車與發動機專業碩士錄取,柏林工大汽車碩士錄取,如何選擇? - 德國留學 隔行如隔山,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自動化方向我不是很清楚,只知道斯圖有機電這個專業,和自動化貌似點關係?就業不錯的。不過準備下學期準備額外修一門電力驅動,貌似教授是教自動控制的,人還挺nett。我就就我的角度談談,要是說的不妥的地方,大家可以指正。首先就大學,師資力量和學校制度以及專業角度來說,這幾所TU9是差不多的,畢業難度也是差不多的,本來德國大學差距就不大。不過作為斯圖人還是要力挺母校的,首先斯圖這個城市也很不錯,中餐館亞超配備齊全,城市很大,有7環來著。標準的大城市。附圖賓士和保時捷博物館和斯圖schlossplatz附近。量是差不多的,具體設置不一樣,就看題主喜歡哪種課程設置了。
一般卡魯斯圖汽車機械專業碩士3年畢業,柏林工大一般3年夠嗆,因為實習和論文位置相比其它2個學校更緊張。另外柏林工大的Zulassung一般情況比其他學校晚很多。8月中下算早的。有的可能到9,10月了。你可能都到別的學校註冊了,柏林的ZU才來。漢諾威只去過展會,學校不了解。只知道是機械專業唯一沒上過前10的TU9.德國經濟周刊評選:德國大學排名。QS排名還沒有我本科的學校高,我本科學校不是TU9,所以德國學校差距不大。。達姆的話,是德國傳統理工三強(達姆,慕工,亞琛),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在1919年說:我認為,你們必須去達姆施塔特,因為那裡有一所傑出的理工學院。不是特別了解,達姆是在TU9裡面較難的,以補課多難繁而著稱,奧對了,達姆工大男女比例據說蠻低的,有人調侃,走在路上都看不到母蒼蠅。。這估計是誇張的說法吧。。如果你耐得住寂寞,勇於追求科學,有鑽研探索的精神就去達姆吧~(當然慕工和亞琛也歡迎你~)另外再提提亞琛把,出了名的難畢業,工科類專業以補課難,掛科率高,畢業時間長而著稱。去亞琛考過一次DSH,題目不難,(記得聽力時考的鴉片戰爭波士頓傾茶事件),但是從改卷子的結果來看考試批的很嚴,通過率不高,考試的樓讓人感覺很壓抑。個人覺得,從考試難度和工業界的口碑來說,德國只有2種學校,一種叫做亞琛工大,另一種叫做其他,當然德國的公司也不怎麼看學校的,主要看得是好的實習經歷+好的成績+契合的技能+交流無障礙的德語和英語。英雄不問出身。網上流傳一個亞琛工大口試段子,調侃一下吧。以上~-------------------------------------~~~~~~~更新補充~~~~~~~----------------------------------------------------斯圖加特大學汽車系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企業講座http://www.ivk.uni-stuttgart.de/IVK/fileadmin/media/dokumente_pdf/aktuelles/veranstaltungen/vorlesung_ws1415_Plakat.pdf
例如今天戴姆勒賓士的關於發動機的講座。最左邊的是汽車機電教授,中間是戴姆勒發動機部門的頭,右邊是斯圖汽車發動機教授。賓士6缸v型發動機~有時汽車系某些老師會組織去企業參觀。下圖為博世公司斯圖知乎大神和我的好朋友"春暖花開"已經貢獻了一個很精彩的答案。我就再補充一點自己的拙見吧。
從整體就讀體驗來說,斯圖大學就算放在全德國所有的綜合性大學之中,也只能算是一個平庸的大學。首先,大學食堂應該是全德國所有大學裡麵食物口味最差勁,性價比最低的食堂之一,這也是該校的中國學生最無法忍受的地方。每天的用餐除了填飽肚子以外,私以為沒有任何享受可言。其次,圖書館座位在考試的月份里永遠呈現出嚴重短缺的狀態。這多少也歸因於連年增多的德國大學生數量,但是一個有三萬學生的大學,校區里唯一的圖書館居然只有兩層(而且每層面積也不大)和一個衛生間,是無論如何也談不上有誠意的。大學對於硬體設施的投資非常有限,這也跟當地德國人的特質有關,Schwaben就是以精明和吝嗇出名的。然而上面兩個地方,是大多數中國學生度過大學生涯去的最多的,所以無奈只能給差評。唯一值得稱道的是,這裡大面積的學生宿舍群,讓住宿這件事情在斯圖這樣的大城市附近得到了很有效的解決,這一點據我說知,比情況相似的慕尼黑工大好得多。
接下來說說電子專業,斯圖大學電子碩士專業有自動控制,微電子和通訊三個小方向,每個裡面包含10選6的必選課程,5門專業內選修課程,1個實驗課,1個小論文和1個畢業論文。學自動控制的人最多,課程包括比如電力電子,控制理論,自動化及軟體工程等等,學通訊的其次,微電子最少,各方向之間必選可能有重疊,選修課也都差不多。個人推薦選擇自動控制方向,因為學的知識跟汽車電子相關性大,找實習和工作時選擇面更廣(說白來就是更容易畢業了找到有前景的工作領域)。總體上讀研的難度中等,只要有本科基礎,勤奮用工(考試月份每天泡圖書館複習,平時就比較水)的同學,順利完成所有考試沒有任何問題。研究生不要求實習,反而是要寫一個小論文,這個我個人覺得很不合理。放著斯圖周邊如此充足的實習資源不用,讓學生寫研究論文,我不覺得這是對將來他們職業發展有利的決定。
總之,依我個人來看,如果你是機械或者電子專業,來斯圖就讀唯一的也是最值得的一點就是這個大學的地理位置。在這個德國汽車工業的起源地,你有機會到最棒的公司(博世,戴姆勒)里去積累自己職業生涯全面開始之前最重要的工作經驗,這裡數不勝數的中型和小型公司也幾乎全部都是圍繞汽車行業而生存的。從電子專業來說,你可以有比如車載嵌入式系統,車輛互聯通訊,車身電子,自動駕駛,電力驅動,智能操控等等很多方向去找尋自己感興趣的點,接觸到行業最前沿的趨勢,觀察這裡的研發工程師是如何工作的,幾年下來工作能力和見識肯定會有長進。這個優勢,整個歐洲只有斯圖和慕尼黑能夠獲得。
另外,從2017-18學年開始,巴登州所有公立大學(包括斯圖)將會對所有非歐盟外籍學生徵收每學期1500歐元的學費,所以就讀這裡的性價比又降低了很多:(
在斯圖加特大學學過一年語言,不過沒有入學。學校的考試製度不是很清楚,但作為車迷就說說這個城市還有車吧。作為保時捷,賓士的總部,這座城市街上的車很NB,這種NB不是像迪拜那樣浮誇的炫富,而是能看到各種外觀和原廠相似的性能車,看到[img=1127729928]
的賓士很多都是AMG,寶馬是帶M的,奧迪是帶S的,VW是帶GTI的。在周末市中心喝一杯咖啡,能聽到各種各樣引擎的咆哮。當然保[img=1127442912][img=1134959896][img=1127626504][img=1147162296]
時捷也很多,畢竟是總部,而且在馬路上能看見各個時期的版本。另外Techart的總部就在斯圖,我在街上就見過幾回Techart改過的保時捷。另外在學校附近我見過兩次918,如果去宜家還能經常看見賓士的碟車。每年6月左右斯圖都有汽車節,可以看見老爺車在斯圖附近的山上跑,每年三月份的博物館之夜可以免費坐老爺車到賓士或者保時捷博物館(去年看見有356!還有賓利曾經的那種賽車)。另外學校也提供許多到賓士工廠參觀的機會,去年就有幸去看了一回賓士的發動機廠。另外斯圖相對德國其他城市更加開放,也更安全(個人感覺)。最後還有,斯圖的車輛所有空洞實驗室,而且斯圖大學的車隊很NB。哎,最後由於專業不匹配沒能留下來很遺憾,如果要是喜歡車,去斯圖會很開心!(以上圖片有斯圖街上拍的,有汽車節拍的)很不錯噠
在Vaihigen呆久了,別忘了在Stadtmitte還有一個校區。
本科自動化,研究生是info tech的嵌入式方向。 斯圖的情況前兩位高贊答主已經說的很詳細啦~補充一點,新生幾乎都能分到學生宿舍,實在感人。
我在來斯圖之前,超認真的看最高贊里的圖片,覺得這個學校好荒涼啊,還在山上 。 但其實來了以後很喜歡這裡的環境,就是課業壓力比較大。 反正每次出門旅遊的第二天我就會「不要攔我,我要回家,我要回斯圖!」。 我這種人,大概就適合在宿舍長灰吧,哈哈哈。斯圖讀一年語言,KIT讀完master。相對斯圖,我更喜歡卡魯。卡魯城市不大,比較適合讀書,幾個校區之間,自行車就可以解決,學校的老師也比較隨和。尤其學生處的老師,人很好。斯圖大城市,有的課程需要跑到市內去上課,太費事。學校裡面外國人太多。不過這可能是德國大學的通病了。機電專業的話,KIT還是不錯的。斯圖只能算是一般的大學。TU9隻是學校間的組織。德國政府有精英大學的項目,是有KIT的。生活上,在卡魯上學騎自行車,每天路過Schloss。主街走著就能去。悠哉游哉。
占坑,今年冬天去體驗了再回來答,好緊張啊
一般是不愛摻和這種比較大學的問題的,但是這位題主都列舉到 Uni Hannover 了都還沒出現RWTH Aachen 和TU München,這太不能忍了,建議再做做功課。
推薦閱讀:
※在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就讀怎樣的一番體驗?
※山東女子學院怎麼樣,在那就讀是一種什麼養的體驗?
※在耶拿大學(Universit?t Jena)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
※在湘雅醫學院就讀是怎麼樣的體驗?
※在離家遠的地方讀大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