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愛和墨子兼愛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如題


所謂想要理解一句話,不應從對方說了什麼來理解,而要從對方想要達到什麼目的而說這句話來理解。這個思路非常適用於理解仁愛和兼愛。

孔子和墨子皆是為思想家,但他們並非同一時期,所謂的儒墨之爭也並非孔子墨子兩人擂台互噴,而是儒墨兩家的學生們互相撕逼。因為直到孔子去世,墨子才呱呱墜地,完全木有機會。是不是有一種「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耽美感?

雖然只相差了短短几十年,但是這是決定性的。正因為這短短几十年的差距,孔子活在春秋,而墨子活在了戰國。

春秋和戰國什麼區別呢?

春秋的時候大家在周王朝的統治下,各個地方權貴互相看不順眼也搞些僭越的動作,但大多都還維持禮數,師出必須有名。被敵軍追殺時,反身射只兔子做禮獻上就可以作揖踱步離開的境界。

戰國的時候周王朝已經被徹底干翻,這個王那個侯的干來干去窮兵黷武,分分鐘殺你全家完全不需要理由。各種陰謀策略,坑殺幾十萬降卒不眨眼,流血漂櫓黎民倒懸。

孔子和孟子有什麼區別呢?

孔丘出身貴族,身處春秋禮樂,代表的是傳統制度,是士大夫階級。孔子一生都在謀求「出世從政」,在既存的制度框架里建設禮樂興盛的理想國。他是周文王的鐵杆粉絲,稱頌周文王為「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他的一生就在維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樣的倫理道德,仁愛是孔子實現以上主張的手段。

墨翟出身農民,紅果果的無產階級。生活在戰國亂世,他代表的是勞動人民,工匠階級,他所謀求的是生產力的發展。處在亂世,他作為勞動人民體會最深的就是物質的缺乏,所以他站在了「禮樂」這種精神文明的對立面。我覺得他的立場可以用國際歌來概括: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創造人類的幸福,

全靠我們自己!

我們要奪回勞動果實,

讓思想衝破牢籠!

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

趁熱打鐵才能成功!

兼愛是墨子實現以上主張的手段

知道了為什麼這麼說,理解起來就容易很多。

孔子的仁愛,是一種有等級的愛,有遠近親疏之分的愛。對君王的愛與對庶民的愛是不一樣的,對父親的愛與對陌路的愛是不一樣的,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仁愛,是有遞進關係的:

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論語-學而》

「對一般的人做到言而有信即可;對關係里大範圍的人泛泛而愛;然後去親近仁義大德之人。」在這樣的遞進關係里,仁愛要求對得道的仁者要愛多一些,對小人要愛小一些,甚至針對特定的「小人」,儒家認為他們不配得到愛: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論語-憲問》

墨子的兼愛,是無差別的愛,無論三教九流都敞開懷抱。《墨子-兼愛中》裡面對於戰國諸侯黨同伐異戰亂連連的現象因何而生,有寫道:

子墨子言:以不相愛生。今諸侯獨知愛其國,不愛人之國,是以不憚舉其國,以攻人之國。今家主獨知愛其家,而不愛人之家,是以不憚舉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獨知愛其身,不愛人之身,是以不憚舉其身,以賊人之身。

是故諸侯不相愛,則必野戰。家主不相愛,則必相篡。人與人不相愛,則必相賊。君臣不相愛,則不惠忠。父子不相愛,則不慈孝。兄弟不相愛,則不和調。天下之人皆不相愛,強必執弱,富必侮貧,貴必敖賤,詐必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墨子認為一切矛盾紛爭的原因皆因為「不相愛」,或者更準確地說,是愛不均。愛自己的國家比愛他人的國家多,就去攻擊別國,將喜愛之物掠奪來自己的國家。所以如果人人都大愛天下眾生,那也再也無紛爭。

這時也許有人會問,儒家不是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么,感覺好像和兼愛沒什麼區別啊?其實不然。

第一,「老吾老」在先,然後推而廣之,「及」到他人之老,首先有一個順序問題,要先老吾老;

第二,這句話首先將老吾老作為一個標杆確立,以此為基準,再去「及」到他人之老。說明儒家對老吾老這是有無可動搖的高度的,因為這在仁愛中屬於高層次的愛。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這句話的意義並非在於宣揚仁愛主張,而是在教人克己復禮。在儒家眼裡人事物都分三六九等,高階的愛你能做到自然不錯,但是如果連那些邊緣的愛都能包容進來,那就朝著君子的道路上又邁進了一步。

所以孟子說這一句話,是站在仁愛的角度來說,認為「及人之老」是美德,是仁愛之心的彰顯,是教人向君子之道升華。而墨翟並不這麼看,因為你所謂的君子之道,只是我墨家的基本主張而已,再去強調就是畫蛇添足適得其反,就像沒人會給愛因斯坦冠以「著名的科學家」這樣的頭銜一樣。

以上 淺見


為了便於理解,可以用現代政治理論比附一下。

墨子是早期空想共產主義,要求消滅社會等級,抹除社會關係差異,所以你爹媽和我爹媽應該一視同仁。

儒家是典型的保守共和主義,重視家庭和社群價值,但也強調社會關係的差序架構,承認各種關係的差異。所以儒家的社會關係結構,是從家庭為核心,通過「同情心」慢慢向外擴展的。

儒家對人性有2個基本假設:(1) 人都有差別心,對自己的親人,不可能和對別人的親人情感完全相同; (2)同時人也都有同情心,所以對別人的親人,也可以分享一些對自己親人的感情。

儒家認為,墨家要求抹除人的差別心,對自己的親人和別人的親人一視同仁,是違背基本人性的,因此是「禽獸」爾。

從當代天朝官方價值觀可見一斑,大肆鼓吹醫生教師等公職人員不顧親情、老父兒子病亡不去照顧,而堅持在工作崗位照顧病號和學生。這是什麼價值觀?這就是典型的墨家兼愛價值觀,就是無君無父乃禽獸爾的社會主義價值觀。

孔夫子再世,看到這種SB新聞,一定會指著鼻子罵的!


仁愛:分別之愛,通俗的講,你家有糧食,先僅著自己家人吃,然後再分給別人。

兼愛:無差別之愛,有糧大家一起分著吃,無糧大家一起餓肚子。


如果從某一個角度而言,是無區別的。

人生而自私。無論兼愛還是有差別的愛都是自我的一種需求。怎麼說呢?

比如:

墨子的兼愛,愛天下所有人,三教九流,無論貴賤貧富。這種博大的愛,體恤別人,渾然忘我,非常讓人感動與敬佩。但是,這可能是源於自我的一種需要。有些人,生來懷有憐憫與同情的心靈,覺得自己有普度眾生的責任。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 不需要別人評判干涉同情拯救。但他們受不了他人生活在苦痛辛酸中,同情弱者,也體諒強者。他們在宣揚博愛的時候,也在愛每一個人。而從愛人中,他們獲得了心靈的需求與滿足,這讓他們身心舒暢,能夠找到自我價值的實現途徑。他們在給予愛的時候,客觀上也得到了一種被愛的滿足。

再說儒家宣揚的,有差別的愛。針對親近的,有血緣的,君臣的,夫妻的等各有不同。這也是另一種自我訴求。一方面因為你喜歡她,所以給予她愛,這讓你感到舒服,感到滿足。另一方面,從對待不同的人,由於獲得的滿足也是不同,所以人們的給予愛的程度與大小也是不盡相同。人們在不斷摸索中,根據自己的舒服與滿足程度付出愛,也在交換愛,這很公平。

無論哪一種,人際關係,實際上就是一種利益關係的交換。不過有的是情感有的是物質。

拙見隨筆,歡迎指導。


春秋無義戰 天下大亂兵燹連年 墨家是強大的民兵組織 有軍事實力和技術實力 但是能終生致力於止戰 為兼愛非攻奔走呼籲 墨子的人格高大。善於打仗而堅守和平 容易嗎


兼愛即博愛,但並非沒有差別。兄友弟悌,孔墨相同。請你們讀過《兼愛篇》再說好嗎?


一個是建立在等級制度上的愛

一個是建立在眾生平等下的愛


從範圍上講,孔子的思想較為狹窄,是提出君臣之間等級分明,而墨子提出的思想是偏向與平民百姓。

從階級屬性上講,孔子代表的是奴隸主階級,從統治者角度講,要為政以德 。而墨子代表的是平民百姓,從小生產者講,沒有貴賤等級之分,人人兼愛。


從現實理解言論,我認為兼愛提出的是觀念,並沒有錯,如果君王接受就會通過政策來努力實現,是對君王的要求。而仁愛是事實,只是對百姓的要求。

墨子出身平民,生活在大家都一樣的勞動階級,大家沒了生活相互幫助,互相扶持,沒有爭執沒有嫉妒。而儒家弟子多數生活在上層社會,等級制度森嚴,人都分三六九等,權力和財富與付出不一定對等,差別就導致了嫉妒和恨,於是只能以己度人,這只是事實的體現。

我認為墨子看到的更遠,因為人心是不變的,想要停止紛爭就要讓大家沒有恨,而如何做到沒有恨,這才是君王真的應該考慮的事情,這就是為什麼全面脫貧成了第一大計,因為只有減小差距才能避免紛爭。


仁愛與兼愛的根本區別在於,個人同天下這個集體主義之間要不要家庭這個集體主義。

私有制的第一層關係,或者它的底層建構就是家庭這個集體主義。

補充:

http://www.zhihu.com/question/53091255/answer/133427981

孔孟的學說特點,一曰集體主義,一曰精英主義。

孔孟學說的社會理念中,個人隸屬於家庭,家庭隸屬於天下,但是社會的基本單元是家庭而非個人。由此可見,為何儒家特彆強調成家立業、婚喪嫁娶、傳宗生子。

家庭是個由個人組成的集體主義,天下是個由家庭組成的集體主義,家庭與天下一旦集體主義化,就必然需要內部的精英主義。有了精英主義化,就有了身份決定論。

簡單來說就是十六個字,父慈子孝,君仁民忠,忠孝一體,家國同構。總得來說,子與民是兩個集體主義中的基本盤,而父與君則是這個集體主義的精英化。具體可以參考梅因的從身份到契約,看看權利義務同集體主義敘事中身份觀的關係。

楊朱個人視角下的「為我自愛」,墨子個人視角下的「兼愛無差」,雖然方向不同,但是共同點都是,同儒家就家庭制的看法上截然不同。說白了,楊朱、墨子等人的邏輯出發點是,個人是社會的基本單元,儒家的邏輯出發點是,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

「忠孝一體,家國同構」,若是家庭這一集體主義作為社會基本單元的地位被拿掉了,個人取而代之,直接成為社會的基本組成單元,天下由一群個人組成,哪怕只從儒家集體主義理念中層級架構層面的邏輯來看,都將會削弱甚至動搖集體主義狀態下的精英主義穩定性。

所以,孟子與朱熹才會認定楊朱墨子之說是「無父」「無君」,本質來說,楊朱墨子的主張有害於精英主義本身。


先別說仁愛,先說仁。克己復禮為仁,仁就是克制個人意識和權利伸張,回歸周制。禮非禮貌,而是禮制。這種仁與現代說的愛大相徑庭,仁就是靠守周制來抵抗禮崩樂壞的春秋大勢。基本上個人認為孔子跟愛關係不大,顏回死,無錢安葬,顏父求夫子賣牛車,孔子說我是個做過官的人,按禮制是不能走路的,車不能賣。克己復禮是看出來了,愛可是毫髮未現。


兼愛?對人與禽獸能兼愛?對恐怖分子要講兼愛嗎?


——墨子兼愛,反不得謂之仁?

兼愛無差,便是無根之愛,不能生生不息。


我覺得仁愛就是要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些綱常,各人認準自己的位子,這就是所謂的愛有等差。


可以說「仁愛」和「兼愛」在愛人這一問題存在著根本分歧。「仁愛」的主張很大程度就是針對「仁愛」而提出的。

「仁愛」屬於一種「別愛」,意思是有差等的愛,「親親有差,尊賢有等」是是仁愛的原則,首先愛自己的親人,再將這種愛拓展,愛其他關係遠的人,愛天下人。

而「兼愛」是一種沒有親屬差別的愛,不因為你是我的親人我就多愛你一點,一定程度上兼愛其實與西方基督教中上帝的愛比較相似。


仁愛也可以叫推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雖然也愛別人的老人,但是因為愛自己老人的衍生和推廣,來自於同情和惻隱之心。因此是一種有差別的愛。

兼愛則是無差別,一視同仁的愛。

仁愛是有基礎的,他來自於人的愛心和天性。例如愛父母,人皆有之,不正自明。但其邏輯缺陷是,按此邏輯反推,愛自己就會超過愛一切人。

兼愛缺乏基礎,沒法解釋為什麼人一定要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的愛。但作為道德要求應有超越性,不應因為現實很難做到就否定。也許最終的大同世界能夠實現兼愛。


推薦閱讀:

為何孔子的地位比墨子高?
中國古代皇權中女性政治家權力的合法性是什麼?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和「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見知而不悔」 這兩句話是否有衝突?
至道學宮的白雲先生是何許人也?

TAG:孔子 | 儒家 | 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