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汽車外飾造型叫大氣?有什麼核心元素?有什麼車型舉例?
01-05
之前在 @Gary GU的回答下作了評論並得到了回復,我對他的答案觀點也從不同意轉變為部分同意。@Gary GU為汽車內行,對汽車設計的理解當然比其他人來的深刻。本人雖然也從事設計方面的工作,但各行如隔山,可能我對與空間方面的設計理解更深,但對形態的理解就相對淺薄。一下答案僅作討論,no offend。先上圖,類似 @Gary GU答案中的那些分析
- 這個是慕尚,不看圖都知道他大氣了吧。該車的長、高、軸距分別是5575,1521,3266
- 這個是捷豹XJ,長、高、軸距分別是5252,1457,3157
- 這個是阿特茲,長高軸距分別是4870,1450,2830.馬自達的車都是運動feel這大家知道,看看拿阿特茲來畫圖是啥效果。
最明顯的不同是,軸距僅僅只有4.1左右的輪徑,和向前俯衝的車身線條。
- 這個是新卡羅拉,長高軸距是4630,1480,2700。
這裡最顯著的不同,就是車高已經比兩倍輪徑高出比較多了。而其他參數則是驚人的「大氣」。
- 圖先上這麼多,總結一下。輝騰、慕尚、捷豹xj、阿特茲、卡羅拉,忽略具體尺寸,以各自車輪直徑作標準,最特異的就是卡羅拉的車高。再看看具體的尺寸參數,各台車差異最小的也是車高,即使是最高級別的慕尚也僅僅比A級的卡羅拉多出40,而長度和軸距卻多了945和566,為什麼?因為你駕駛這兩輛車,唯一不變的就是你自己。你坐下來需要多少的高度是固定的,有更多頭部空間的是SUV,當然那是另一種車型了。而腿部空間、行李箱空間等這些,會直接體現到軸距和車長的增加上。現在同級別的車,長寬高和軸距等參數並沒有多大的差異,而車輪尺寸的採用也是基本一樣的,不同級別的車,級別越高,各項尺寸越大,除了車高是相對恆定的。換言之,車高和輪徑之比定會在不同級別車中有很大差別,但這是否就決定大不大氣呢?比如低級別的車,如卡羅拉頂配採用205/55 R16的車輪,直徑為632,車高是輪徑的2.34倍;高級別如輝騰頂配275/35 R20,輪徑701,車高是輪徑的2.07倍。如此對比,加之有俯衝的腰線,卡羅拉定非大氣的車了。但是,新卡羅拉和輝騰一樣,都被媒體和不少看官冠以大氣之名。更甚者如捷豹,竟集運動和大氣與一身,豈非矛盾?
至此我認為,以 @Gary GU 答案中的那種方式來衡量是否大氣,是不適合的,至少他否定了卡羅拉的大氣,而在捷豹XJ和慕尚身上也不見得精確,但它們都應該是大氣的車。或許,大氣也有很多種,又或許大氣太稀(虛)薄(無)。
但有一點值得肯定的是,以模數的概念來分析乃至設計,是各種設計行業都常用的方法。至少能基本的確立形態的穩定,控制良好的比例,還能提高設計和製造效率,但穩定和良好的比例都不是大氣的專屬。另一點 @Gary GU提到的水平線顯穩定,俯衝線顯動態,這點應該是毫無疑問的。- 下面是我對大氣認識的其他切入點。
- 受眾群體。年輕人和中年人,小康之家和官員老闆對車的氣質要求是截然不同的。
- 廠商傳統。奧迪和馬自達一對比,就可以看出設計語言的區別。
- 本土化。一直不明白為什麼許多車進國內了就要加L,這難道會更大氣?奧迪L寶馬L連天籟還XL。
- 營銷和大眾印象。就像許多人把「大眾是神車,日系軟鐵皮」奉為聖經般反覆傳頌一樣,德系車在不少人眼裡就是大氣的代名詞。還有許多人認為,軸距不夠兩米八的不叫大氣,排量不上2.4的不叫大氣,沒有turbo的不叫大氣。這種思維和廠商營銷互相推動,搞得好像真就那樣了,外觀倒是不很重要了。就像暴發戶買表,進門就叫最貴的,店家送上陀飛輪,他就問陀飛輪世界排名第幾一樣。汽車行業里,還有一種大氣叫科技,至少對我而言,當我看見新飛度的排量、油耗和動力,我就覺得十分大氣。
- 以下為私貨
這該死的大氣是曾經在工作中讓我非常頭疼的兩個字!每次評審完,客戶總會丟下不夠大氣,能不能把圖再畫的大氣點,扔下撓破頭皮解釋的我和一臉茫然的老外設計師。magnificent?elegant?splendid?我一直隨便撿個詞這麼翻著,有一次一位客戶說小車也可以大氣啊,我不知如何應答。咱照著語境去理解,大氣其實是一個普世的讚美詞,可以描述任何你喜歡的類型。一個車靈動,你可以說它大氣靈動,一個車狂野,你可以說它大氣狂野,一個車你覺得它丑,你絕不會說它丑的大氣。
只要漆面感覺棒,檔次至少升一級(?ω?)ノ不知道這個成本是不是特別高。
推薦閱讀:
※在汽車abs(防抱死)工作時,點剎可以減小剎車距離嗎?(路面乾燥,溫度為10度左右,有2條貨車水剎印)
※現在修車動不動就要用昂貴診斷設備,不同類型的車,診斷設備也不同,修理廠該如何應對?沒有它們不能修車嗎?
※輪輞和輪轂的區別是什麼?
※如何評價邁凱輪新車塞納Senna?
※如何評價寶駿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