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小米的社會化營銷?怎樣實施?能否複製?

在黃章的第二次內部演講中,談到了小米的社會化營銷。

什麼是小米的社會化營銷?舉例說明具體是怎樣實施的?小米的社會化營銷能否複製?


不管大家如何評價雷軍,是山寨喬布斯也好,是影帝也罷,但不得不承認雷軍是個營銷大師。小米模式是好,但合不合自己的腳需要斟酌,不管是小米手機,還是視頻盒子,「拿來主義」模仿後失敗的例子不在少數。 小米是成功的案例,是創新的標杆,但絕對不是複製的模板 。

2011年才進入手機行業的小米,這幾年用互聯網營銷模式,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銷售神話,在剛剛結束的「雙十一」上,更是以單店5.5億的銷售額登上淘寶「雙十一」成交榜首。數十萬部手機,不用花一分廣告費,幾乎都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銷售一空,自然會讓無數在紅海中苦苦掙扎的國產手機廠商羨慕。當然,更讓其他手機廠商仰慕的是,小米賣的居然還是期貨,還用眾籌模式快速回籠資金,拿消費者的錢下單生產。


一邊是低成本互聯網營銷賺得盆滿缽滿,一邊是在中低端市場打白刃戰,是個人都會羨慕。可問題是,小米模式能夠複製嗎?傳統廠商學習小米創新,會不會是東施效顰,最終搞出個「四不像」呢?

或許,許多人把小米的成功歸結為互聯網基因,歸結為小米充分利用了電商,這樣的觀點沒錯,但卻並不是小米成功的核心,否則阿里、百度、360做手機就不會失敗了,顯然阿里比小米更懂電商,百度比小米更有流量,360則絕對比小米懂用戶,為什麼他們都失敗了?根本原因在於效仿者,多數只能抄其形,而不能抄其神。


事實上,小米的成功首先是它在合適的時間做了合適的事情。它一是精準地定位了「發燒友」市場,並先通過刷操作系統迅速積累了一批忠實粉絲,為其手機奠定了消費群體基礎,並營造出很好的產品氛圍。二是小米很好地把握了市場機會,在當年大屏幕高配置智能手機還是三星、蘋果等土豪天下的時候,突然以低於消費者預期的價格出現,不僅讓價格成為其一把利劍,也博取了市場關注,一下子成為市場明星產品。現在,對傳統手機廠商而言,已經沒有這樣的時間節點了。


其次,在有了精準的市場定位和價格策略後,才開始銷售模式上的創新,純互聯網電商渠道是其降低成本、強化市場傳導的利器,但要在市場做口碑,要讓一個全新的國產品牌與進口大品牌競爭,還需要營銷。所以,就有營銷大師雷軍的登場。


不管大家如何評價雷軍,是山寨喬布斯也好,是影帝也罷,但不得不承認雷軍是個營銷大師。其實,小米能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小米的微博營銷,這顯然是目前傳統手機生產商不具備的能力,當然,這些手機生產商更不可能有雷軍這樣類似精神領袖一樣的人物。


小米模式是好,但合不合自己的腳需要斟酌,不管是小米手機,還是視頻盒子,「拿來主義」模仿後失敗的例子不在少數。正如周鴻禕說的那樣,大家都有從眾心裡,看別人什麼做得好,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承認就做什麼,可問題是時間、空間節點還對嗎?


我們不想批評誰,也不想對廠家指手畫腳,只是想提個醒,任何一個產品、一個項目要取得成功,是要考慮當時的現實環境的,是要有創新的,哪怕是微創新。我們早已經過了「拿來主義」複製照搬的時代了,不僅手機行業如此,其他行業也都是這樣,只有創新才可贏得用戶,贏得市場。小米是成功的案例,是創新的標杆,但絕對不是複製的模板。


社會化媒體營銷就是利用社會化網路、在線社區、博客、百科或者其他互聯網協作平台和媒體來進行營銷、銷售、公共關係處理和客戶服務維護及開拓的一種方式。一般社會化媒體營銷工具包括論壇、微博、博客、SNS社區、圖片和視頻分享等。

1)小米的營銷主要自己操盤,包括公關、微博營銷、客服等都由自己來做而不是選擇外包,有效保證了和用戶的零距離溝通,執行力更強。

2)小米的營銷負責人黎萬強是產品經理出身,同樣的,小米的營銷隊伍大部分也來自產品、技術團隊,他們對產品的理解要遠遠超過純營銷人員,尤其是在面對發燒友時,很容易找准對方需要什麼,也更有共同語言,溝通無障礙。

3)小米維持著一個用戶參與度很高的論壇,論壇上的發燒友不斷對小米的產品提出各種意見甚至批評,這對發現用戶的真實需求至關重要。這些發燒友就是小米的義務檢測員、義務建議員、義務宣傳員。

4)即使雷軍事情很多,也整天掛在米聊上和用戶互動。小米的幾大創始人,也都很注重和用戶之間的互動。其好處是小米的高層直接面對用戶,了解用戶需求,用戶也覺得更有親近感。

5)小米的售後服務(呼叫中心)的員工已經多達了400人,他們和小米的研發、產品工程師就在一起辦公,而沒有選擇外包。因為售後部門經常接到一些很棘手的電話,裡面有用戶關於複雜的技術問題的投訴,所以售後部門需要及時和產品、研發溝通。

6)小米有20多個人專門負責微博營銷,他們大都是對技術、產品精通的員工,會在微博上及時發現用戶反映的小米的問題並與之溝通。因此小米用戶會覺得自己有了和小米公司直接溝通的渠道。

7)注重讓用戶參與。例如小米正在開展10萬元懸賞小米手機默認壁紙的活動,用戶上傳圖片就可能成功小米手機的默認壁紙,此類活動往往能有效提升用戶的參與度,提升用戶對品牌的認知度。

8)微博起到用戶教育的作用。小米的微博上有著很多的教用戶怎樣玩手機的內容,提供實用內容的同時,也教育了用戶,提升其忠誠度。

綜上所述,我認為小米在營銷上的成功,主要來自於和用戶有效的互動

互動 互動 再互動 我覺得是小米營銷的關鍵,同比其他很多公司流於形式。

下面應用黎萬強的新浪專欄的話,其實他們自己人詮釋的比我們這些局外人還好

最近9月份最新的一份報告,在中國10款最活躍的安卓的機器裡面,只有兩個品牌,一個是三星,第二個是小米。三星是佔了6款,小米佔了4款。

  從創業開始我們就確定,小米做的是互聯網手機品牌。我們要用互聯網渠道銷售,用互聯網與我們的用戶保持交流。我們最終看重的不是我們賣出了多少台,而是用戶的活躍度。對小米整體而言,對這個行業帶來的一些啟發大概就是我們對商業模式的摸索和創新。我們堅信,互聯網手機品牌從本質上說,不是靠硬體來賺錢,而是要像互聯網應用產品一樣,未來靠增值業務來驅動。

  那麼,我們理解的參與感是什麼,怎麼塑造參與感呢?

  社區是用戶參與感的基礎

  做社會化媒體,首先要有一個社區。這個社區到底是什麼呢?

  小米第一個成熟產品是手機的操作系統,就是今天的MIUI。我們選擇運營的第一個社區產品不是微博,而是論壇。為什麼?是因為它跟我們的產品特徵息息相關。MIUI是一個很重的產品,它需要刷機、需要解鎖Rom許可權,存在著不小的門檻。其中的很多知識很難通過微博完整地傳播、沉澱。所以我們最初的一撥核心50萬核心用戶是在論壇傳播中獲取的。

  至今我們對不同社區渠道還保持著鮮明的功能化分工,簡單說就是「微博拉新、論壇沉澱、微信客服」。微博的強傳播性適合在大範圍人群中做快速感染、傳播,獲取新的用戶;論壇適合沉澱、持續維護式內容運營,保持已有用戶的活躍度;而微信我們則把它當做一個超級客服平台。

  我們的論壇目前註冊用戶已經將近1000萬,每天有100萬用戶在裡面討論。100萬日活用戶這個數字對很多垂直網站而言已經是非常驚人的數字了。而且,我們不是媒體,我們是自有品牌的產品論壇;我們小米手機的微博賬號已經有200多萬粉絲的規模;我們的微信賬號訂閱數是256萬,每天在微信上的用戶互動信息由3萬多條。我們新近進入的QQ空間也是個很了不起的社區品牌,小米認證賬號的粉絲數超過了1000萬,我們在QQ空間做活動時,往往很容易就有幾萬轉發。

  目前小米論壇的日發帖量有20多萬,這個算是遙遙領先了,所以我們也很少專門去看這項競爭情報了。眼下,小米更關注的核心指標是百度指數。小米有一組用戶常搜的關鍵詞,最多的是小米官網、小米手機、小米這三個關鍵詞。

 百度指數是一個量化的檢視工具。從它的變化,我們能夠看到我們剛才提及的一系列社區渠道,包括論壇、微博、微信、QQ空間等,一系列社交化媒體的運營所積累起的品牌勢能。

  話題與活動,互動是手段不是目的

  用戶的參與感通過什麼形式產生?小米的方法通常是兩種,話題和活動。話題營銷和活動營銷本身並不是新東西,很多企業都嘗試藉此跟用戶互動,但參與感是不是就只是互動呢?我們說幾個案例來看看。

  比如「150克青春」,這個話題是我們在去年的時候一個產品叫小米手機青春版,在微博上做了線上的首發,因為那個時候我們的手機的重量是150克。

  在產品發布前大概1個半月,我們就在微博預熱了一系列的插畫,這些插畫描繪的是當初我們在讀大學時候的一些經典的場景。我們沒有說發售什麼,只是放出了「150克青春」主題,一直持續發酵到了產品的微博首發。

  那個時候還有一些海報,海報里的元素非常多,有男生感興趣的遊戲機、照相機,臭球鞋,還有女生感興趣的化妝品,體重計,甚至還有大印象減肥茶……總之是能夠讓人一眼就看到青春的感覺。這是我們的包裝盒,整體是走青春、文藝的調調。

  當時我們小米公司的7位合伙人,還默默地向《那些年》這部電影致敬了一把,製作了一張應景的海報,我們後來還到一所大學的宿舍裡面,拍了一個惡搞的視頻,非常有代入感,對於每一個上過大學,和正在上大學的年輕人來講,那種親切也非常強烈。

  結果算是對這些用心的褒獎。在小米手機青春版發布會當天,微博轉發創下了去年微博最高的微博轉發數,有200多萬轉發,100多萬的評論。這個互動紀錄直到去年年底才被我們自己的另一個微博活動打破。

其實我們每次做發布會做宣傳的時候沒有明星,也沒有名模,也沒有美女,我們只有我們自己的產品,只有我們自己的用戶,也包括我們這群屌絲創業者,這是我們小米做事的特點。所以大家看,互動只是手段,藉助這些設計,我們非常認真的讓用戶找到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參與感。

  我在上一篇筆記中提到過,小米特別注重場景化的設計,注重所有的設計從開始就考慮用戶的參與感。有沒有這樣的思維,與用戶互動的效率和深度截然不同。

  我們的核心訴求是想講述小米手機的產品品質,講述小米的做事態度。但是互聯網上大家天生地都反對高大全,因此我們需要「四兩撥千斤」用一種更娛樂化的方式來講述你的產品。時代變了。以前所有的營銷大多是一種強制性地教育式地營銷,是一種單向通道,即我要給你改變觀念,去洗腦,但是今天需要的是體驗式地營銷,用戶都應該有很親切地形象走進你,讓他感到原來你的產品有如此品質,你是這樣做事的態度。

  論這樣的營銷方式,今天能看到在微博上有很多很優秀的同行,比小米做得更好,比如杜蕾斯那經典的一句:「薄,遲早是要出事的。」這是堪稱教科書級的典範。

  話題之外我們需要活動來強化參與感,我舉幾個不同平台的例子。

  2011年8月,我們在微博上做了第一個活動,是「我是手機控」,那個活動在很短的瞬間就有100萬用戶參與了,沒有花一分錢,它的活動的本質是什麼呢?大家來炫耀我至今玩過哪些手機,以及檢視自己的成長經歷。

  這並非人性的弱點,相反是人自我認知、自我表達的最基本需求之一。炫耀與存在感,這是後工業時代和數字時代交融期,在互聯網上最顯性的群體意識特徵。

  大家會看到很多活動在網上做得很好的互動活動大體都同理。比如百度魔圖這項產品,它能告訴用戶自拍照跟哪個明星最像,讓用戶把自己的臉和明星放在一起,參與感非常強,滿足用戶的炫耀需求和存在感,做得就很成功。

  再一個是小米社區的「智勇大沖關」活動,參與的人次是1800萬人次,有100萬人參與了,它的活動形式大家比拼誰更了解小米手機的一些參數,優勝者可以獲得小米社區的勳章、積分等獎勵。在論壇裡面用戶最在乎的是榮譽和成就,炫耀感從遊戲到生活中人們都愛。

  微信上我們在今年4月9日米粉節發布會當天,做了一個活動叫「大家看發布會直播」的搶答活動,那個活動形式很簡單,但是非常切中要害,那個時候兩個小時內就有280萬的消息互動量,單純通過那一個活動,當天增加了18萬的微信粉絲。

  我們的紅米手機和QQ空間的聯合發布活動。我們把發布也做成了一個互動的活動,我先期設置了讓大家猜測發布產品是什麼的活動,有650萬人參與了。最終我們宣布產品後,有750萬用戶預約,首批10萬台紅米手機90秒內就賣完。

  參與感是新營銷的靈魂

 當參與感深入用戶的內心之後,用戶主動參與和小米相關的活動就成為了一種自然,這種自然甚至不需要我們主動去運營。

  除了以上這些短期臨時性活動之外,另一項對我們至關重要的創新是我們真正把手機系統MIUI的發布做成了持續性的活動。MIUI開發版每周五發布,我們把它定義為「橙色星期五」:小米的品牌基調色彩是橙色,每周五下午5點,小米的手機系統MIUI又有升級了。

  這個活動已經持續了3年多,它已經至今直接深刻影響、左右著小米產品的設計和完善。

  每周開發版發布,MIUI社區的點擊數都是幾十萬上百萬的。我們整個開發的節奏都是在每周發布前面一周或者兩周前,用戶會跟我的產品經理、團隊一起在論壇上聊,到底我想要什麼功能,到底這個功能做得好不好?我們會發起用戶投票,用戶認可以後我才會放到版本裡面去。包括我們在周五更新以後我們會在下周二讓用戶來提交四格報告,我來看看上周來講哪些功能是我認為最開心最喜歡的,哪些是我覺得很糟糕的。

  很多次更新內容的用戶意見徵集,都會有將近10多萬用戶參與投票,周二我們看上周六哪些功能有問題,哪些功能做得非常好。我們在內部設置爆米花獎,根據用戶對新功能的投票產生上周做的最好的項目,然後給員工獎勵。

 我們在小米內部真正完整地建立了一套依靠用戶的反饋來改進產品。小米沒有KPI和考勤制度,工作的驅動並不來源於大項目組業績,也不是基於老闆的個人愛好,都是真真切切地從用戶的反饋過來的。

我覺得這已經回答的不能再好了

小米眼中的新營銷:參與感是靈魂

小米怎麼玩營銷?


首先,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公司,而非傳統的手機廠商。互聯網的核心營銷理念就是吸引用戶關注,進而吸引用戶使用,增加服務的黏稠度和社交關聯性,由弱聯繫向強聯繫轉化,最終引發用戶爆發性增長。


小米在營銷上確實有一套,而且小米團隊能夠首先放低升段,走到消費者中去,這跟一些國產手機盲目生產手機忽視與消費者的鏈接很不一樣。還有,確實小米推出的時間點很重要,而且當時來說價格確實很有競爭力。雖然,現在很多國產手機的性價比也不比小米差,但在消費者意識里,已經形成了小米就是高性價比手機的代名詞,其他手機很難有這優勢。


推薦閱讀:

「琦殿」有營銷炒作么?
你覺得最棒的微博營銷案例是哪個?
知乎上的網路營銷團隊有哪些?
怎樣看待微博營銷?
如何利用 Facebook 和 Twitter 做原創品牌營銷?

TAG:市場營銷 | 小米科技 | 微博營銷 | 社會化營銷 | 小米手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