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犯罪人是否真的存在?


這個問題和幾年前法大研究生複試時老師問的如出一轍:「你相信天生犯罪人存在嗎?」。因此,天生犯罪人是否存在一定不是一個是非問題,也不是一個思辨問題,而是需要理論和實際結合去認真研究的科學問題。看了前面的回答,發現從心理學生物學專業角度出發的寥寥,那就略述一些引文拋磚引玉。

「心之所為,腦之所備;人慾理解其行為,必先探求其腦之本質。——路斯和西格爾」。

生物學理論很早就在犯罪學中出現,早在1791年,德國解剖學家高爾就開始關注犯罪人與守法者的外貌差異,並首次提出顱檢查術一詞,他的合作者施普爾茨海姆將其改為顱相學。他們認為腦的每個部分都負責人體的不同功能,包括友善、破壞、仁慈、利慾等,與犯罪密切相關的還有好戰、好色、貪婪等等,根據顱相學理論,只需檢查外部的顱骨,就能夠準確預測內部的腦發育狀況,進而判斷某個體的腦功能是否存在異常,腦區異常增大或減小會在顱骨表面形成凸起或凹陷,因此可能提示了個體的犯罪傾向。19世紀,顱相學在監獄中用於罪犯的分類。但由於當時難以證實這一理論,被批評為宿命論和反自由意志的,此後收到抨擊逐漸衰落,但作為首個系統的犯罪生物學理論,同時也是第一個對大腦定位的完整理論,使得後來的研究者從中受到很多啟發。

龍勃羅梭提出的天生犯罪人理論是影響最深遠的。在各個版本的《犯罪人》一書中,龍勃羅梭最終把犯罪人大體分為四類:

一.天生犯罪人:具有異常體征和幾點要素,在感覺和功能上對痛覺和觸覺不敏感,視覺更敏銳,嗅覺聽覺味覺較常人差,更敏捷,雙手更靈活;缺乏道德感,包括悔改和同情缺失,或僅出於偽善的動機表示懊悔,玩世不恭懶惰縱慾或賭博。

異常體征有:1.頭蓋骨的形狀與犯罪人同一種族和同一居住地的普通人不一樣。

2.面部不對稱。

3.有較大的下頜和顴骨。

4.眼睛奇特並有殘障。

5.耳朵的大小與正常人不一樣。有的非常小,有的像黑猩猩一樣直接向外伸張著。

6.鼻子歪長著,鼻孔向上或扁平(多為盜賊)或像鷹鼻或鼻子頂部腫脹(多為殺人犯),或是鼻尖如鋒,鼻孔腫脹。

7.嘴唇肥厚、腫脹、突出。

8.臉頰上有眼袋,像有些動物一樣。

9.上顎就像一個大的、居於中心的山脊,周圍是一系列的洞穴並且有些像爬行動物身上長的瘤,顎還是裂開的。

10.不正常的齒系。

11.下顎退化或超長或像猿類的下顎一樣短粗。

12.皺摺多並早現。

13.頭髮不規則,具有異性發質的特點。

14.胸腔有缺陷,如肋骨或多或少,或者多乳頭。

15.骨盆異性化。

16.手臂過長。

17.手指和腳趾的異數。

18.頭蓋骨不對稱,造成兩腦半球不平衡。

二、激情犯罪人:不存在生物學上的返祖,也沒有精神疾患,他們的犯罪行為通常源於不可抗拒的激情,如愛恨,政治狂熱,榮譽受辱等其他強烈的情感。

三、精神病犯罪人:如盜竊癖,女性色情狂雞姦者,酗酒者,藥物成癮等等。與天生犯罪人不同,雖然他們也具有原始體征,但他們是由於一系列腦部改變導致道德本性被徹底顛覆,無法區分是非而導致的。

四、偶然犯罪人:大多數犯人屬於這類。本質並不邪惡,造成的傷害也較小,或者是由於極端的社會經濟壓力等環境因素造成的。

雖龍勃羅梭的觀點同樣飽受詬病,但如同弗洛伊德在心理學中的地位一樣,他在犯罪生物學中的地位不可小覷。「少年犯」減刑出獄再犯大案,誰當反思我導師在看到這一條新聞的配圖時還感慨龍勃羅梭的天生犯罪人很有道理。

此外還有美國謝爾頓和德國克雷奇默的體型理論,不具體闡述了。後來還有對雙生子和寄養子的研究,以及XYY染色體研究,但科學的是威特金等人比較了XYY綜合征的個體和XY型對照組男性,發現儘管XYY型更容易出現犯罪行為,但在匹配的身高年齡和社會階層後,兩群體暴力犯罪傾向沒有明顯差異,此後研究也表明,控制了社會經濟地位和受教育水平後,XYY綜合征個體與犯罪攻擊不再相關。

20世紀70年代以後,神經科學和腦成像技術的發展也促進了犯罪生物學的發展。此外還有對激素(例如睾酮素)、神經遞質(例如5-羥色胺)、基因(例如MAO-A基因)的研究。

拓展閱讀:

暴力基因是否真「暴力」?

不是我殺的人,是我的大腦和基因

因此,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天生犯罪人,後天的教育和環境也起到相當大的作用。包括近年來對大五人格的反面——黑暗三人格(馬基雅維利主義,精神病態,自戀)的兩面性關注也逐漸增多,具有黑暗三人格的人可能是殘忍冷酷無情的,也可以具有吸引力和成功的事業。但凡犯了事說自己腦子天生有毛病就能逃過處罰了嗎?例如在CSI第10季的最後一集,Nate為了自我辯護說自己基因缺陷的問題想博得陪審團的同情。Ray公開了自己也是基因缺陷,但是自己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給了Nate有力的一擊。這段也能有力反駁基因決定論,為司法審判定罪等公平公正提供素材。圈內很熱的神經法學是年輕的認知神經科學和古老的法學的聯姻,就是關注量罪定刑等方面。

20世紀上半葉,犯罪生物學理論曾被錯誤的與優生學聯繫在一起,部分極端主義者甚至認為能夠通過凈化基因池來根治社會問題,曾經用於組織生育的優生學措施有絕育,終身監禁,甚至大規模屠殺,犯罪生物學經歷了發展史上最黑暗的時期。研究者在面對犯罪行為的生物學影響時,總是顯得小心翼翼,唯恐被扣上人種論或宿命論的帽子,以及可能產生倫理問題。由於歷史原因,犯罪生物學研究取向不可避免的會引起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某些先天因素真的與犯罪相關,一味迴避的態度更不可能實現司法公正和預防犯罪,多學科結合全面準確地解讀犯罪行為能夠為有效干預和預防犯罪提供幫助。

----------------------------------2016.5.23更新---------------------------------

PS:再推薦一個視頻,心理學家吉姆-法龍:探索殺人兇手的心理世界的TED演講,同時他出了一本暢銷書《天生變態狂》,文後附了推薦書目圖,講的是他自己的經歷,並指導了美劇犯罪心理的拍攝。書也是由導師推薦的,把很專業的內容深入淺出的解讀了,很好的詮釋了天性與教養的交互。

Jim Fallon: Exploring the mind of a killer

以上只是粗略一描述,若有疑問或興趣,推薦可以參考及後續閱讀的書目文獻:

Witkin, H. A., Mednick, S., Schulsinger, F., Bakkestrom, E., Christiansen, K., Goodenough, D., ... Rubin, D. (1976). Criminality in XYY and XXY men: The elevated crime rate of XYY males is not related to aggression. It may be related to low intelligence. Science.

張文娟, 張惠. (2014). 黑暗三人格的兩面性及心理機制解析.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4), 38-47.

----------------------------------2016.5.23更新推薦書目一篇---------------------------------


上課的時候老師放過一個鳳凰衛視對一個犯罪心理名家的訪談視頻,視頻里的老專家說她從業幾十年,跟成千上萬個窮兇惡極的罪犯面對面交流過,其中只有兩個是天生的犯罪人,其他人都是因緣際會才走上犯罪道路。

關於那兩個天生犯罪人(或者說是絕對的反社會人格者),印象中那個老師是這麼說的:在他們的感知力中,沒有愧疚,沒有罪惡感,一切都屈服於慾望帶來的快樂,在他們的人生體會中,就沒有過關於罪惡的一切負面體驗。

想像一下,一個人活了一輩子,只感受到慾望帶來的快樂,而沒有過任何的罪惡感,這樣的人不走上犯罪道路才是不正常的吧。


存在,一部分反社會人格,生理上,他們的腦部發育不全受損(主要是額葉)和神經遞質的異常,有部分對疼痛沒有感覺,情感上不懂「共情」,不理解懺悔,天生的殺手潛質。


附上《烈日灼心》里一段話. 我很喜歡法律,我認為法律是人類發明過的最好的東西。你知道什麼是人嗎?在我眼裡,人是神性和動物性的總和。就是它有你想像不到的好,更有你想像不到的惡,沒有對錯,這就是人。所以說,法律特別可愛,它不管你能好到哪兒,就限制你不能惡到沒邊兒。它清楚每個人心裡都有那麼點臟事兒,想想可以,但做出來不行。」法律更像是人性的低保,是一種強制性的修養。它不像宗教要求你眼高手低,就踏踏實實地告訴你,至少應該是什麼樣兒。又講人情,又殘酷無情。


可能理解的不對,我個人的理解,所謂天生犯罪人就是極度淡漠的人,沒有仇恨,沒有是非,一切都隨心而欲,這種類型的人,在法律的框架下,就成了所謂的天生犯罪人


有吧

不是說基因缺陷嗎

還有一種是腦子裡少什麼東西來著?類似沒剎車。


傳說監獄中的大個子暴力罪犯有一半都是XYY(就是多一條Y染色體的男性),出處是戴灼華的《遺傳學》。

就攻擊性來講,個體差異十分明顯,不說別的,男的普遍比女的更有暴力傾向,顯然這有很大的先天因素。

然而後天的教育如果得當,沒有誰是必然會犯罪的。


非心理學專業。個人感覺天生犯罪人是一個很難定義的概念,到底多大顯現出來犯罪傾向算是天生?難以甄別先天和後天也為樣本採集提供困難。希望有朝一日能從技術上解決這些問題。

心理學上有反抗型人格,人格形成跟後天成長有很大關係。這類人格的典型特徵是頑固而激烈地想要做到以下兩點 :(1)在一定情況下,會努力克服早期的無能 、弱小和屈辱 (即自尊上的創傷 ) ;(2)為受到的傷害和榮譽上的恥辱復仇 。

形成這種人格的過程 ,被稱為理想自我的反向形成 ,這個過程包括 : (1)壓抑和否認自身卑微的部分 ; (2)竭力成為 (或者是想像自己已經成為 )自身卑微部分的絕對對立面 ,表現為理想自我 ,或者是一個優越的自我形象 ,成就一番過去不可能做到的豐功偉業 ,以此撫平自尊的創傷 ,贏得廣泛的尊重 、權威和聲名 。

以上摘自《希特勒性格分析報告》,可以較為合理地解釋希特勒極端性格的形成,也可以用來解釋一些案犯的行為:努力擺脫甚至否認自身經歷中不順利的部分;從犯罪中構築理想的自我,從而得到滿足。

歡迎心理大俠指教。


個人覺得,沒有,後天教化更重要。

畢竟殺人犯遺傳的話,殺人犯這個類型解放後就該滅絕了。。。。。。。。。。


人天生就是犯罪者,所以人要讀書明道理。知法律懂進退。

—————————————————更新一下————————————————————

1怎麼叫犯罪?

在沒有法律出台之前,做同一件事。在程序上是不能被定義為犯罪。

比方說在古代沒有出台「販賣人口法規」,他們的販賣家丁算不算犯罪?

在當時,當然不算犯罪。

2怎麼叫犯罪?

在國家法律管理之外,做同一件事。在程序上是不能被定義為犯罪。

比方說抽大麻,在中國不行。你去美國合法地方抽大麻。

從上面兩點來說。

犯罪這種事原因很多。和智力高低、有錢沒錢都有關係。不是簡單的壞人做壞事。

很多人一輩子做壞事。但一輩子在法律程序上都是合法。


關於「天生犯罪人」,日本推理作家貴志祐介在他的小說里有一些有趣的見解,這裡推薦他的兩本書《黑之屋》和《惡之教典》。

書中分別的主人公身上有一些共性,讓我來總結的話,就是「殺人對於他們來講,可以輕易作為實現目的的一種手段來考慮」,而作者的評價是「沒有心的人」。

以下是《黑之屋》小說里摘錄的一些片段,也許可供參考:

「您指哪些方面?」

「把那篇《鞦韆的夢》從頭到尾念一遍,就很清楚了。『我就坐上鞦韆搖起來』,『搖啊搖,越來越快,到了很高』,『在最高處,我從鞦韆上掉下來』,『然後,就掉到了黑黑的什麼也沒有的地方去了』……」醍醐教授像要若槻思考似的中間留了停頓。

「與《夢》那篇作文比較,就清楚了。這篇只是單純的動作說明,顯示情緒性反應的詞一個也沒有吧?通篇可說得上是表現感情的,僅有『變得有趣了』一句而已。」醍醐教授的聲音漸漸注入了興奮。「聽說過嗎?像榮格說的那樣,在夢中,天空和大地顯示無意識光譜的兩極。即使同為無意識,天空屬集體無意識的領域,而大地則顯示身體的領域。對人類而言,當中劇烈搖擺的,應是極大的焦慮。在兩極間游移只感到有趣而沒有任何不安,只能說絕對是異常。尤其是最後要墜落到黑暗之中,一般人應感到恐懼。可這個人只說了『就掉到了黑黑的什麼也沒有的地方去了』。這就和馮·弗蘭茨所分析的夢可謂完全一致了。」

若槻咽下一口唾液。「那麼,馮·弗蘭茨女士怎麼說?」

「據說是『此人沒有心肝!」』

「沒有心肝?」

「馮·弗蘭茨所分析的夢,其實是一個著名的殺人慣犯做的。只是沒有事先告訴她而已。」

「不過,我覺得他沒有殺我的動機。殺了我,他也拿不到保險金。」

「我知道您會這樣想,所以今天特地約您出來。」金石的單眼皮眼睛在鏡片後銳利地閃爍著,與其十分客氣的措辭恰成對照。「那是我們普通人的想法。他不是那麼想的。對他來說,滿足自己眼前的慾望就是一切。若槻先生試過給餓貓餵食,又突然將貓食收回嗎?」對這突如其來的問題,若槻吃了一驚。

「不,我沒有養過貓。」

「當自己的慾望就要滿足時,若被妨礙,貓便發怒。即便是主人的手也會被它抓出血來。這種人的心理狀態與貓完全一樣。當他們好不容易要把保險金弄到手時,若認為是您妨礙了,他們就不顧一切地向您報復的可能性甚大。」

「你說『他們』,是指『感情欠缺者』?」

「嚴格說來,只有一點兒區別。」金石打開放在腳下的黑色公文包,從裡面取出一本厚厚的十六開書。「我原先學社會生物學專業。我們之間在想法上應當有很多共同點。我留學美國時,對心理學,尤其是犯罪心理學產生了興趣。……這本書,是美國精神醫學會編的《精神疾患的分類和診斷指南》最新版,通稱DSM—Ⅳ。美國的人格異常分類與日本有很大不同,DSM—Ⅳ裡面也沒有關於感情欠缺的條目。」金石小心地掀動書頁。「但在『B群人格障礙』欄里有『反社會性人格障礙』的條目。這裡列舉了好幾個要點,簡單說,是反覆犯罪的傾向,為自己的利益或快樂欺騙別人,衝動,容易暴怒動粗,漠視危險,不負責任以及欠缺良心的譴責。」

若槻覺得每一條都適用於菰田重德。

「『反社會人格障礙』整體上與『悖德症候群』重疊之處甚多。最近在日本也以『精神變態者(源於英文psychopatho)』之名廣為人知了。若槻先生也聽說過吧?」「哦哦,對。」若槻想起了前不久讀過的書,好像是H書房出版的。讓「精神變態者」一詞在日本廣為人知的,不就是那本書肇始的嗎?就像希區柯克(希區柯克(1899—1980),著名英國電影導演,被譽為「懸念大師」。)的電影令「精神分析」一詞婦孺皆知一樣。

「精神變態者」原先應是含糊地指病態人格的,但不知不覺中,它就被用在與感情欠缺或悖德症候群相同的意義上。

「聽說過,但對這個詞有些疑問。說起精神變態者,就好像指原因在於『壞的血緣』,給人天生就決定了會成為罪犯的印象。」

「您說得對。精神變態者的遺傳特徵作為遺傳因素往下傳,在美國已形成肯定的看法。」金石平靜地加以肯定。

若槻啞口無言,心想幸虧阿惠不在場,她若聽了金石剛才那番話,一定會怒火中燒。

「不過,這一來不是跟龍勃羅梭 的天生犯罪說完全一樣嗎?」若槻讀過阿惠讀大學時寫的狠批龍勃羅梭的文章,記得名字。

金石咧嘴一笑,又露了一下金牙。「您對龍勃羅梭比較熟悉?」「不……不算熟悉。」金石將玻璃杯舉到光亮處照照,開始滔滔不絕地演講起來。「切扎尼·龍勃羅梭是19世紀的義大利天才醫學家,在精神醫學或法醫學等多方面均留下驕人業績。據說在1870年,他在監獄研究搶劫犯的頭蓋骨時,發現猴子有而人類極少見的中央後頭窩等多處的變異。之後,他解剖了近四百個罪犯 的頭蓋骨,調查了近六千人,結果產生了『隔代遺傳造成天生犯罪者』的看法。龍勃羅梭認為,全部犯罪者的三分之一是天生犯罪者,區別於其餘的偶然性犯罪者。」

「所謂『天生犯罪者』,他定位為『劣等人種』吧?」「對。他將天生犯罪者視為返祖為類人猿的人。天生犯罪者乃命中注定。他們全都有類似類人猿的外觀:長臂、用拇指取物的腳、低狹的額頭、大耳、頭骨厚而扁、明顯突出的下顎、大犬齒、濃體毛,腦內多有某種畸型。」

「但是……」金石舉起手,像是要阻止若槻說話。「不必。我很清楚您要說什麼。因為龍勃羅梭創設的『犯罪人類學』,歸根結底不比骨相學具備更多的科學性,時至今日已完全被否定。但是,精神變態者與龍勃羅梭認定的天生犯罪者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說是正好相反。」簡直就像是在教導一個資質差的學生,講解方式可謂循循善誘。「龍勃羅梭是主張一種烏托邦思想的人,認為人類會進化成為沒有犯罪的社會。所以,他所說的天生犯罪者,就是與人類進化相反的返祖者,是退化的人。不過,所謂精神變態者,反而是適應新的環境、進化了的人。」

「犯罪者怎麼是在進化呢?」若槻杯里的冰塊不知不覺中都溶化了。

「聽說若槻先生是讀生物專業的,應該很熟悉生物的R戰略和K戰略吧?」儘管問得突然,但畢竟是若槻的專業,他答得上來。「R戰略是指像昆蟲一樣,製造大量子孫,然後幾乎是放手讓它們自生自滅;K戰略就是像人類一樣,少生優育吧。」

「是的。人類是哺乳類中尤其重視孩子的典型的K戰略者。從前,嬰幼兒的死亡率非常高,一下子沒有盯緊,孩子就死掉了,所以父母的呵護必不可少。然而時代進步了,社會保障很充分,確確實實到了孩子沒有父母也能長大時,R戰略的相對有利性便增加了。直截了當地說,因為即使隨處弄出個孩子然後置之不理,社會也會代為照顧,所以比起正常養育孩子,那樣可以留下更多的子嗣。也就是說,比起盡心儘力撫養孩子,弄出孩子就跑的戰略,顯得更為有利。」金石喝一口所剩無多的波旁威士忌酒,潤潤喉嚨。

「『用善意踏平的路,也會通向地獄……』」金石像想起了什麼似的,笑著說道。「這是我留學美國時,很親密 的……一位友人教我的諺語。優待弱者的社會福利,很諷刺地急速增加著冷酷的R戰略遺傳因子。那就是造就精神變態者的真相。」

若槻陷入了沉思。心理上不願全盤接受金石的話。他所說的,在理論上並非不明白,但如此單純地肯定到那個地步,又合適嗎?「但是,請等一下。那麼說,多子的人全都是精神變態者嗎?」「不。在大家庭中有很多孩子的人,反而是傳統的K戰略者。因為他們對養育子女付出極大的勞力。」金石依舊是授課的腔調。「哎,用了R戰略的表達法, 可能會招致一點誤解。即使是精神變態者,亦並非像蟑螂那樣要留下大量子孫。他們的特徵,與其說是生下孩子的數量,還不如說是毫不在乎地遺棄已出生的孩子。換成『遺棄戰略』這詞也不妨。」

「但是,丟下孩子並不能與其他犯罪相聯繫吧?」「學心理學的人都知道,父母子女之情,是一切人與人關係的基礎。明白嗎?他們連自己的孩子也不愛,可以想像這種人對他人會溫情脈脈嗎?遺棄戰略者必然只能是自我中心的感情欠缺者。這種人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根本不會顧忌犯罪。」

「關於原因,還處於研究階段。無論如何,精神變態者存在的原因,在某種意義上說是雙重的。但是,我認為,這是實實在在的,這一點不容置疑。」

「但是……」金石像要阻止若槻反駁似的又說開了。「問題在於他們給社會帶來的影響。只要有一個精神變態者,通過 經濟學上所說的乘法效應,周圍多達數千人將要受到影響。當然是壞影響。只要看一下當今的日本,就可以明白了吧?還有,滲透到孩子身上的拜金主義。一旦提到正義和道德,就被嘲笑為老土,而毫不在乎地傷害他人的精神變態者的價值觀,卻被奉為『好酷』、『有型』。例如……對了,現在漫畫、動畫的主人公之類,在我看來,無論怎麼說都有一半左右可以認為是精神變態者。從前有更多的人情味。你看現在,如果對手是個壞人,本應很善良的人就想也不想地幹掉他,對吧?在電子遊戲上就更過分了。雖然也是人,但對交戰雙方而言,對方從開始就是沒有人格\僅僅會動的目標而已。」

金石側著頭,帶著笑容說道。「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年輕一代會變成什麼樣?他們中的大多數不會將事情往深處想。一生氣就是怒不可遏的衝動,而且只是極淺薄的衝動,動不動就殺人。幾乎可以說是精神變態者的翻版。於是,採取假精神變態者行動的人越多,真精神變態者就變得不顯眼了。可以說,就像他們吐出的毒液將環境染成和他們相同的顏色,形成了保護色的效果。」

「這麼說,他們和我們,簡直是不同的生物了?」若槻以為做了極大的嘲諷,金石卻不為所動。

「我是那麼看的。他們是突變體。因為他們失去了人之所以為人的最重要因素。雖然他們沒有科幻小說中的突變體那種超能力,但作為存在的危險,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若以為自己不會被懲罰,他們便會若無其事地殺人了。我反倒覺得,不妨把他們看做只是和我們一樣也有遺傳因子的另一種生物。」


該假說從某個神經生化的測試的結果推測而來,目前尚無確切證據支持此假說


存在,據說是有些特定基因更容易導致人產生反社會型人格,知乎有心理學大師么


老虎是要吃肉的,兔子天生是要吃草的,這跟成長環境有關,


東野圭吾,沒犯過罪卻知道怎麼完美犯罪!


存在,但其歸納的特徵具有地域性和時限性。就天生犯罪人而言,之前隆布羅梭所歸納的特徵也許僅適用於一部分,犯罪人論成書距今一個多世紀,在此期間,人類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遷徙與融合,外部環境的改變,生產生活方式的進步,不同地區不同種族的繁衍,等等。他曾作測量的的犯罪人多在南歐一帶,且基本上屬於當地常駐居民,與少量黑人,其他地區則少有涉足,例如,對遠東的蒙古人種就沒有過多接觸與研究。

而今遷徙產生的大量跨地區抑或跨種族的新生兒,是否他們當中存在天生犯罪人,但是由於不同血統的融合而使特徵不明顯或是發生某些改變呢?

所以還需要有更多的研究來發現和證明當下天生犯罪人的特點。


嬰幼兒都具備殘忍強大的破壞力,沒有目的,動機,懺悔,等情緒,經過社會訓練後終於可以壓抑,成人,屈服於道德法律秩序教條,有心理學大牛來系統整理一下嘛


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但可能不完全是。

這屬於行為人中心論的內容,19世紀在實證主義的影響下,通過抽取大量數據進行觀察和實證,龍勃羅梭等人得出了天生犯罪人的結論。後來亦有神經學方面的證據,但這些總得來說還不能完美解決天生犯人是否存在的問題。

原因在於,這個結論缺少必要的論證。實證主義的特色在於大量的數據加一個歸納。儘管有大量的數據論證,但我們總是不缺少反面教材。另一方面,如果承認了這個理論,在實踐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濫用刑罰的問題。總不能說,你被判了個終身監禁只因為你長得有問題(O_O)?

現在趨向於認為犯罪通常由三個因素影響。一是人的自由意志,二是人的生理狀態,也就是所謂的天生犯罪特徵,三是社會環境。

真正說起來我們每個人都是潛在的犯罪分子。特定的犯罪動機,薄弱的自由意志,易衝動的神經狀態,低成本易操作的社會環境(或者是高壓狀態)同時出現,真的是想不犯罪都難。

從社會防衛的角度來說,法律的作用就是一方面在客觀上給違法犯罪製造了成本,同時避免社會關係畸形,另一方面也引導人們的意識向善,以達到對犯罪的一般預防作用。


存在。


按人口比例來說什麼人都會有的


推薦閱讀:

如果你的東西被偷了,責任在你還是在小偷?
為什麼日本山口組的年收入遠超其他的黑幫?
對於無力生存的人來說,監獄是不是一個bug級的存在?
如何防止兒童被拐賣?
警察「卧底」犯罪在法律上如何認定?

TAG:心理學 | 基因 | 犯罪 | 犯罪心理學 | 犯罪生物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