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真的那麼重要嗎?
自己很喜歡讀書,上大學以來所有的課餘時間都用來看書,四年了雖然讀了不是很多的書但也還算有一些積累,可是看到那些平時不怎麼看書的人,他們似乎更快樂,馬上要畢業了找工作了,發現讀的書好像都沒有作用了,招聘都要求的都是很具體的專業技術要求,所謂的讀萬卷書真的需要嗎,還是只是讀一些涉及自己目前急需的知識的書?
補充書單:《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常識》(梁文道)《金字塔原理》《把時間當朋友》《你是那人間的四月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如喪》《數學之美》《浪潮之巔》《肖申克的救贖》《人性的弱點》《黃金時代》《豐乳肥臀》《蛙》《三體》《歷史是個什麼玩意》《三國演義》《西遊記》
你讀的萬卷書里沒有專業技術書么?這萬卷都是什麼書啊……
讀書和找工作之間的關係,就好比你用擴大交際面的方法找女朋友。
如果你擴大的交際面是對的,自然很快就能找到女朋友;但如果你天天跟一堆新認識的爺們兒DOTA,那就肯定沒什麼戲了。
當然如果問題在這裡也就好了,其實最大的問題在於很多人只是覺得擴大交際面這個說法很新潮就去擴大了,等到真擴大的時候還是延續自己收斂的老路子,比如多讀書也不知道讀的是什麼書。。人生觀方面的書固然可以增加你的修養,但是在你專業上的指導就作用很差了。
我個人覺得吧,也許溫和、真誠、友善等等都算得上最優秀的品質,但作為一個學生或者作為一個讀書的人,最基本的還是要做到踏實。用與不用,這讓我想起莊子。人要站在地上,只需要兩隻腳掌大的地方。但是,沒有廣闊的大地,兩隻腳掌大的地方是無法支撐人站立的。
讀書不也一樣嗎?
你覺得你讀書沒有別人不讀書快樂,說明你壓根兒就不喜歡讀書,做自己沒有興趣的事,你永遠也感覺不到快樂。真正喜歡讀書的人,是不會去想「讀書到底有沒有用」這個問題的。說實話,在知道知乎這個網站之前,我從來都沒想過自己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這個問題,在知乎上看到那麼多人質疑讀書對人的意義,我都很不能理解。你喜歡的事就去做好了,不喜歡的事硬逼著自己非做不可就是一件很偉大的事情嗎?就跟找對象一樣,你喜歡活潑開朗的,別人說溫柔賢惠的更好,你就要逼自己和一個溫柔賢惠的交往嗎?就算你最後娶了個溫柔賢惠的,你敢保證以後不會對活潑開朗的動心嗎?
形而上一點的東西說不太出來,隨意舉一個功利的例子吧。平時涉獵的書比較廣,看了兩三本玉器石器方面的書,看的時候完全不覺得有用處,這麼偏的東西生活中怎麼可能用到?然後上個星期有個拍賣行來上海,我去應徵臨時工,面試的時候稍稍帶過了些書里的內容,然後就拿下了~(ps 一天1000塊,對於大三的我頗為豐厚~)
三日不看書,便覺面目可憎。
看書不會讓你變牛逼,卻可以防止變傻逼。
於我,讀書的意義在於,開拓可能性。
局限在你身邊的人和事,世界的可能性被你封死太多了。
滅絕的生物,不是因為錯的太多,而是因為試的太少。
其實人生倒不是比誰更牛逼,只是比誰更少犯傻逼。
穩穩的把每個坎都過去了,你就領先了。
不怕慢,就怕站。
共勉。決定你看書效果的,不是你看書的數量,而在於你選擇閱讀書籍的類型、水平和你的閱讀習慣。而讀書的目的會影響你選擇的書籍類型。
樓主讀書的目的是什麼?
讀書目的不同,選擇的書籍類型也應不盡相同,對獲得結果的期望也不同。讀書是為找到好工作,還是為了解世界,拓展思維,豐富生活,或者用於吹噓?如果讀書是為找到好工作,且有明確目標,毋庸置疑書籍要多看知識技術類,相關專業以及與關於企業發展管理、商業、中國形勢方面的書,懷著明確目的去看。如果是為了解世界、拓展思維,或是對於人生方向還處迷茫,不妨多看思想類書籍,比如哲學、社會學、政治、經濟學類等書籍,閱讀這些書可以幫助你建立多種視角認識世界,世界不是什麼樣的,而在於你用什麼角度去看它,有時一本書看下來,世界煥然一新。閱讀可以幫你認識世界,在你對它深一分的理解上,你對人生的理解認識、職業目標都可能隨之發生改變。如果是為了吹噓,不妨多看些文學類書籍,可以先從文學史和文學理論看起,了解發展脈絡,再專挑生僻作家的書閱讀~復旦很盛行的一句話叫無用的自由,鼓勵學生學習「沒有用的東西」。東西是真沒用么?東西只要存在於世間便出於有人認為它有用,只是每個人對於有用的界定不同。畫一幅畫,有的人認為浪費時間,有的人就認為極其值得。只是學生當下出於知識、眼界的局限,常常認為某些東西是無用的,只有眼前要用到的有用,而恰恰是這些無用的東西,在你的人生道路尤其是中階段是最「有用的」,而在早期也會影響你的人生方向。
樓主看得都是什麼方面的書?
選擇書籍的不同,收穫也不同。只看莎士比亞的人,很難有批判質疑思維,只讀康德的人,生活通常缺乏美感。將書大致分為感受類、思想類、知識類三類。感受類的書,以主要方面大致歸類的話,以文學、藝術類為主,閱讀此類書籍,可以增加對美的感受和欣賞,另外除了閱讀文學,聽音樂、看電影、看戲劇等都可以提高對美的感悟。思想類的書,以哲學、社會學、政治、經濟學類書籍為主,如前面所述,看這些書可以提高你的批判辯證思維,建立多維視角理解世界,樹立系統性思維,對現象有更深刻的認識。知識類的書,以技術等書籍為主,這些書籍個人以為是最有用也最沒用的書,學習這些主要出於工作需要,對於吹噓也非常奏效。不過掌握一技之長、博而有專也是十分必要的。當然這樣分類只是大致分,比如歷史類、商業類等書籍,如果會讀,便屬於思想類,不會讀,就只能歸到純粹知識類。樓書看得是誰寫得書?
將中文圖書分為國外譯典、國內學者著作、其他寫手三類。國外譯典:書籍經過翻譯,已經是被其他人精挑細選一番,通常有品質保證(當然中下作亦不少),國外學者的著作通常是高水品保證。
國內學者著作:看近現代發展起來的學科,還是看國外著作,而看我國本土的學科,挑國內高校的著作。學者的著作知識系統性、條理性強,高校教科書可作為入門讀物讀,非教科書類著作一般作深入閱讀。其他寫手:挑選慎重。對了,還有暢銷書要慎重。看書通常是一本接一本的事兒,通常這本書里會提到其他書籍,你繼而對其發生興趣。如果只是單純想讀某一類書而不知哪本好,我通常去亞馬遜搜,大致第一頁上的書打開看評價、看目錄,通過一本書的目錄可以大致了解這本書的思維結構,從而確定這是否是一本值得讀得書(通常看書我也是會先看目錄,通過目錄自己理清書的思維順序,繼而再往下讀)。再不確定可以去豆瓣讀書搜一下作為參考(不過豆瓣多是小清新類書籍,不具有很大參考價值)
樓主的閱讀習慣是怎樣的?
是否邊讀書邊思考邊記筆記,讀完書後是否會回憶一下收穫了什麼,是否會把書的主要條理理清楚,是否會寫讀後思考,然後再翻開下一本書?讀書重要的不止是知道前人想到些什麼從而清楚自己的歷史位置,更重要的是啟發你的思想,拓展你的思維,你看完這本書後所發生改變或補充的思想的部分才是最重要的。邊讀書、邊質疑、邊思考,帶著比學習更多的批判質疑眼光去看這本書,這樣才可以斟酌各處的思維邏輯是否通順,你是可以給作者挑很多邏輯問題的。讀完或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整理書中的思路,為何要寫這些章節,章節的順序為何這樣銜接,書中有哪些子線索是書中沒有理而我能理出來的(尤其對歷史類書籍)讀完後寫篇思考,或者介紹一下這本書,會收穫非常多。寫作就是在紙上思考,有些東西看似明白,而寫出來後很可能發現中間的邏輯鏈自己還沒理通,或有些問題還不明白,寫作是絕佳的思考方式。還有一種方法是可以看完某一方面的書,來知乎搜有沒有這方面的問題,通過解答問題激勵自己思考閱讀。
好的看書習慣的核心是思考。有些人看完一本書,可能實際看得連半本都不到,而有良好閱讀習慣的人看完一本書,會收穫得遠比一本書多。讀書重要的不在於你把這本書看幾遍,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是把一本書看三遍,收穫也未必比會看書的人仔細看一遍收穫多。三毛曾說過一句話,大意是看了很多卻都忘了看了些什麼書,但是書的潛移默化作用已經在了。話是不錯,但一是三毛閱讀得可能多是文學類書籍,二是看書未重思考總結,所以即使看書作用非凡,也只成了被遺忘的潛移默化。樓主的補充書單:《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常識》(梁文道)《金字塔原理》《把時間當朋友》《你是那人間的四月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如喪》《數學之美》《浪潮之巔》《肖申克的救贖》《人性的弱點》《黃金時代》《豐乳肥臀》《蛙》《三體》《歷史是個什麼玩意》《三國演義》《西遊記》
不知樓主閱讀習慣,僅就樓主閱讀清單分析。
(話說如果大學僅閱讀了這些書的話,數量真不算多……)知識類:《人性的弱點》《歷史是個什麼玩意》感受類:《那些回不去的少年時光》《全世界人民都知道》《如喪》《肖申克的救贖》《黃金時代》《豐乳肥臀》《蛙》《三體》《三國演義》《西遊記》思想類:《常識》《數學之美》《浪潮之巔》《金字塔原理》《把時間當朋友》大致分類如上,樓主讀得書大多隻聽過而沒讀過,分類藉助豆瓣,個別有所出入,但也可以看出以感受類居多,而感受類——為增加美感的書,其實最需要的是時間積澱,對美的感悟和體會需要其他藝術的配合,如果僅讀這幾本,可能確實難有體會到很大收穫。
不過在讀《數學之美》《浪潮之巔》《金字塔原理》這三本書時,樓主可能會收穫不小。樓主可以好好想一下自己為何而讀書,繼而選取多閱讀與自己目的相符的類型書籍,在這類書籍里挑最有水平的書籍,養成或探索好的讀書方式,自不會對讀書有用無用的事兒困擾~如果你沒那麼大的能力,就不要拼那麼小的概率。
很多人主張別人退學創業,還舉例說人家比爾蓋茨退學,世界首富;馬克扎克伯格退學,創立FB。可實際情況是:比爾蓋茨是從哈佛退學的;馬克也是從哈佛退學的,且他在退學之前,FB的註冊人數已經突破一百萬。
讀書真的那麼重要嗎?
非要從概率上來說,這世上也有許多不讀書的人獲得許多名譽、權力、財富。對他們來說,讀不讀書,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更多的情況是,那些不讀書的人都過得很辛苦。只不過你不屑於去看他們,所以沒把他們拎出來說罷了。這分母是很大的。
的確,許多讀書了的,都過得很普通;但如果你不讀書的話,只怕連「普通的日子」也過不上。
話說回來,那些說「讀書沒用」的人,一般都是沒讀過什麼書的。而讀了書,卻質疑「讀書是不是真的有用」的人,要麼讀的書不對口,要麼是「學而不思」。讀書是了解世界的方式之一,更多的了解世界未會更快樂。
你說平時不看書的人更快樂,你把你以前的書都白看了。
讀書當然重要,但是完成你自身的學習任務也重要啊,在專業能力相同的情況下,你讀書多,知識面廣,思路開闊,讀書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但是只讀了一些不成體系的書,或者只是淺要的讀了一些書,沒有深入進行思考,本身的專業能力也沒有好好學習訓練,那你讀書的作用的確體現不出來。這就像是鐵人三項賽事,你沒事練了很多跑步,可是你完全不會游泳,那你跑步的練習在比賽中體現不出什麼意義的。
又及,讀萬卷書絕對是有用的,而且讀了萬卷書卻完全不涉及自己謀生技能的專業書籍也是挺不可思議的。問題是題主你真的讀了萬卷書了么?四年的課餘時間究竟讀了多少書?不要說萬卷,千卷或者百卷有沒有?有些時候你覺察不到質變,真的只是因為你量變的程度還遠遠不夠。重要。讀書分兩種,一種是為了工作,一種是為了生活。前者諸如高數刑法結構力學葯代動力,後者諸如孔子福樓拜康德王小波。你看的是後者,當然對具體工作無益。讀萬卷書當然是很有用的,人生不只是工作,更多的是為了生活。看書汲取智慧,獲得樂趣,生活中一大樂事。而工作急需的技能知識,也包括在萬卷書中。技術知識書籍給你的,是生活的經濟基礎;前人的智慧給你的,是生活的品質。你似乎為了讀書,把專業知識都丟了,無異於捨本逐末。沒有經濟基礎,還怎麼追求生活品質?
另外多說一句,如果你真的喜歡讀書、花了四年業餘時間全部讀書並有所積累,就不會不懂得先養活肉體再談精神這種淺顯易懂的道理,也不會產生這種若有若無的優越感。這說明了,你真的只是看書,沒有讀進去。
不是秀優越什麼的,客觀講,您看的書太少。從您的書單可以看出,您看的不多而且起步晚,實話說我高三畢業的時候就已經比您多了,而比我讀得多的大有人在。另一點,您看書還未形成自己的體系和癖好,看書還是盲目看別人的書單或推薦,亦或是什麼有名看什麼,不知道自己該看啥,說明看書還不到位。沒什麼可抱怨的,如果玩了四年dota,天梯還只有600,也沒有什麼快樂可言。
學而不思則惘,你目前就是這個困境,讀了書你會聯繫實際嗎,你會聯繫真實世界嗎,高手與弱者的區別就在於怎樣去思考,怎樣在現實中從書本中抽離出來,真正的高手是要從書本理論中抽離出一般性的結論來服務於現實,而不是用現實去套書本,書有用嗎?你問問國家總理書有用嗎
並不完全贊同但是專業老師關於讀書與賺錢的關係的一句話還是挺好玩的:「讀書是為了造就人格,但賺錢一般不需要人格。"
讀了二十本不到的書,就萬卷書了。而且裡面好多都是爛書。好書沒幾本。你說的那些平常比看書的人,都未必比你看的少。讀書,走路,增加人生的厚度。等你出口成章的時候,就知道讀書的好了。
題主,吃饅頭別想只長在胳膊上,這麼功利的想法,書是怎麼讀的…
吶,為什麼一定要有用呢。
《世間的鹽》里有這麼一段話:「孔子說得好,富貴如不可求,從吾所好。不在讀書上附加什麼意義,就是讀書的所有意義。書店裡寫發財術的書全是窮鬼寫的。讀書就是一種愛好,像抽煙喝酒叉麻將。愛好有什麼辦法呢?只好願賭服輸,只求不要滿盤皆輸就好了。」如果真要說有用的話,就像我看了《世間的鹽》,然後在這裡回答你,不管你接受與否,我滿足了我的回答欲,嗯,挺有用的呢。---------------------------分割線---------------------------------
有人覺得打遊戲很快樂,有人覺得讀書並不快樂,有人覺得畫畫很快樂,有人覺得其實旅行並不快樂。讀書只是一種愛好,不要把它加諸太多重任。你要知道,快不快樂和讀不讀書沒有半毛錢關係。真正喜歡讀書的人不會思考這些問題的
看書、聽音樂、打遊戲有本質的區別嗎?題主,為什麼我每天打遊戲,生活中還是不快樂、有困惑呢?
推薦閱讀:
※讀書的目的是什麼?
※怎樣通過借鑒名家的著作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為什麼很多閱讀網站上排行靠前的小說都是名字千篇一律的爛俗總裁文穿越文?這些狗血小說是怎麼吸引到讀者的?
※讀書的意義在於什麼,讀書讀的慢好還是讀的快好?
※怎麼評價小說《夜色瑪奇蓮》?
TAG: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