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和人打架,為什麼爸爸責怪的總是我,即使錯不在我?

很多時候會覺得自己很無辜,卻也不知道爸爸的想法。

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嗎?


這不是教育,

這種邏輯就是,只要傳達了遇到麻煩的信息給爸爸,就是攪擾了爸爸的清凈。

無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不受欺凌的前提是力量均衡。

@yolfilm 提到的安全問題,是建立在願意且有力會回擊(物理回擊或其他回擊)的前提下的,也就是要有自衛的能力,有使對方不敢輕易觸怒的默契,做父母的當然不能代為出擊,這樣也沒有效率,但不分情況緣由的就讓孩子繳械,乃至精神閹割,那麼這個孩子一生都不得安全。

教育孩子不要惹事生非當然有好處,但壓制孩子的防衛能力,肯定不對。

一個人不被欺凌,只有兩種情況:

1、有回擊的傾向和能力。

2、有保護者。 可能是老師,同學等。

當一個人同時缺乏兩個條件時,那肯定被打著玩,不僅被打,還會被干擾學習和生活,甚至喪失一定的人生自由,連行為都會被惡霸指令。這樣可悲的孩子是有的,如果你還是孩子,稍加留心就可以注意到。

作為父母,直接代替孩子回擊,無法使孩子獨立,但不能去指責和壓制孩子建立自衛能力。

對於確實較為柔弱的孩子,應當提供一定的保護,當然不是去替孩子打回來,但可以去各種形式的維權。


看了這麽多答案沒有覺得太好的…讓我從孩子的角度來回答一下吧…

我和題主一樣,小的時候不管和誰打架,有沒有道理,只要別的家長一找來,錯的永遠是我…即使自己是對的,自己被欺負了…之後父母也不會和我講道理。只是說別和他玩了不就行了。不知什麼時候開始我就什麼也不和父母說了…被別人欺負了…被機動車撞了…被老師打了…從樹上摔下來手指骨折了…等等都不和父母說了…因為我知道父母的肩膀不會給我應有的保護。到現在我22歲還有深深的不安全感,不想讓人知道我在哪,我在幹什麼…

為什麼?

其實小孩子從小就需要安全感,需要保護,和受委屈時的一個擁抱。需要的是被欺負了時父親的一句:別人打你一巴掌,還他十腳。呵呵,開個玩笑…意思是被欺負了要勇敢的和他抗爭…

如果我的孩子以後和別的小朋友打架,然後別的家長帶孩子來評理,我絕對不會當著自己孩子的面說自己的孩子不對,即使真的是自己的孩子不對。但這之後不等於不教育孩子…這是不矛盾的。你要讓孩子認識哪裡錯了的。什麼是該堅持的…最主要的不是批評孩子不要打架。被欺負了該打還得打…不過既然打了就要勝,不許哭…然後讓他知道打架不是唯一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他知道不戰也可屈人之兵。

對父親來說能讓孩子從打架中學會堅強勇敢…明辨是於非…不是上上策嗎?


眼淚嘩嘩的。。

我以為就我受過這種委屈。這些年來,時常會想起,如果當年我爸不是這種教育方式,現在的我會有什麼不同?也許不會像現在一樣優柔寡斷、個性模糊?也許會勇敢和堅強很多?想不太清楚,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我決然不會這樣對待我的兒子。顯然,這種教育方式的問題在於:

1. 完全喪失了是非觀。也許小孩子的事情,對錯並非絕對的,然而不論怎樣,都算在自己兒子頭上,使得錯誤變成了絕對的,小孩子會十分的迷惑不解;

2. 巨大的不安全感。父親本身就應該給孩子帶來安全感,但如果事事「吃裡扒外」,那麼孩子會喪失安全感,變得越來越懦弱和無力,縮頭縮腦,不敢抗爭,時間長了,會被欺負死;

3. 個性會扭曲。如果過於壓抑和心情灰暗,又不敢直面「慘淡的人生」和「淋漓的鮮血」,那必然會導致從小琢磨蔫兒主意,凡事都不從正路解決,總想曲線救國,會變成一個很不爽快的人;

喜歡潘石屹為黑方做的廣告,「在外不惹事,遇事不怕事」。無非就是這樣。凡事只要明事理就好,一貫的委曲求全,並不能讓自己更強大。我們要麼讓自己痛苦,要麼讓自己強大,反正花的時間是一樣的。


感謝我爸媽至少在這方面對我教育得當。

中國小孩子普遍缺少的一種精神,至少在我看來,就是還擊。

小時候被人欺負,根本不明白還擊是什麼意思,被撓的一臉都是傷疤,那些疤到現在還在,我媽看到了,回家讓我跪搓衣板,但並不是懲罰我打架,而是說,你怎麼不還手呢?那之後的一次,一群人欺負我一個,我還是想忍著,但是想到媽媽更可怕,因此抓起地上的石頭打了其中一個,把他頭打破了。後來戰戰兢兢的回家,那小孩的家長也找上門來,我媽完全的維護了我,那一瞬間我覺得很快樂。事後我媽了解了事情經過,為了我學會還擊還特意做了好吃的,從那以後,再也沒人欺負我。

包括我爸也對我說,出去被人欺負,打輸了不要回來告訴我。見到被欺負的人,能幫就幫,幫不了就走開。

這樣的方式好嘛?我不知道,但至少我童年過的是快樂的,並沒有什麼被欺負的陰影存在。

忍辱負重還要看忍了能給你帶來什麼,讓也要有限度,我們長大的經歷當中那些受氣包基本都是題主說的情況吧,在老師,班級小輿論,甚至家長都不幫你的時候,你一個屁大小孩,你還能怎麼做?只能封閉自己。

所以這些不是教育,這些只是一些家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簡單處理方法是了,我不會讓自己的孩子這樣,希望你也不要。


你父母的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我有兩個朋友,一個是我的小學同學,一個是我的鄰居。

先說我第一個小學同學,他是一個男生,在小學時期,男孩子都比較調皮,班裡總有幾個刺頭,而且小學生把老師當成神一樣,學習好的同學往往受到老師的待見,學習好的學生往往是大家的中心(擔任小組長,班長 職位。還有家長有時會說:XXX學習不錯,你要和XXX在一起玩,XXX成績差不要和他玩。老師會說不要和XXX玩,你會變得和他一樣)我這個同學成績不好不差,但是他的同桌是一個學習好的學生,有一次兩人因為座位的原因衝突.好像那位學習好的同學說他佔得位太大了,然後兩人就打起來了,這位學習好的同學也沒有佔到什麼便宜(都是你來我往的一拳一腳的),可是前面也說了 學習好的同學往往是大家的中心,這個學習好的同學就拉攏兩三個人一起打他,小孩子打架都是這樣的心理,你打我一拳 我打你一拳,你沒沾我便宜 ,我沒沾你便宜,這樣我能接受,你要是沾我便宜,肯定心理不服氣,我這個小學同學氣啊,但是人多打不過,只好去找老師(那時候叫告老師),老師當時處理態度也不妥當,全面偏袒好學生(這個當時有班級評比,全靠成績評價,不知道現在學校還存在這種制度沒有?),這同學回去就哭了一節課,下午放學回家,他父親接他,他說了被人欺負了,來龍去脈,他父親說你倆因為這個座位爭,這麼小事,你不會讓著XXX,事情到這裡還沒結束,好學生回去也告訴他的媽媽,第二天好學生的媽媽就到學校,雙方家長就見面了,老師還是繼續偏袒,當然還有那幾位合夥打人的同學,毫無懸念,家長的責怪,老師的偏袒,對方家長的不理不饒,讓我這位同學受到了精神刺激,在剩下的小學時光中過得比較凄慘,別人先試探著打他,後來就成出氣筒 ,學習也是逐漸退步,升入初中,沒有在一個學校,不過也得知由於體質的原因,他還是被欺負(不是所謂的打鬧了,比如有些學生作業不寫讓他寫,班級值日由他來干),從而思想變化,仇視整個社會,帶有攻擊性。後來在小學同學聚會得知,因為和老闆爭執,把老闆全家滅口。

現在我說下我家的鄰居, 我家住平房,那時候一個街上的小夥伴都在一起玩,我們當地武術之鄉,這個鄰居的父親是家傳武學,我這鄰居從小習武,小孩子衝動,喜歡打鬧,小學的時候差距不大,到了初中 身體發育,習武和非習武的身體差距就體現出來,而我這鄰居處於青春期,其父文化業不高,每當我這鄰居和別人打架回來,他父就會說:打架打贏沒? 打贏了!小來真能,買豬蹄子吃去。別人找到家門,他的父親也是推卸,小孩子打架,都沒輕重,要不讓你家孩子打過來? 我這個鄰居一直處於這樣的家庭教育中,隨後加入一些地方性團體,在一次拚鬥中失手將別人打殘疾,進去改造了。

首先,孩子打架只要告訴父母,那絕對是吃虧了,自己感覺受到欺負了,尋找父母做保護傘,這個時候 家長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安全感,來龍去脈,對錯是非,這些都是後續話題,父母覺得當場教育有很好的效果,疏不知,孩子的價值觀 人生觀 世界觀,都是在童年培養,錯誤的問題我們可以糾正,孩子的安全感需要當時建立, 至於說別人找到家門口,你聽對方的敘述判斷,一般來說孩子都是學父母的,看他們父母的態度,和氣說話的請進家裡,拿點糖果分給倆孩子吃,孩子都是上午打架下午就和好了,家長沒必要太去計較這些.當然遇到脾氣不好的家長,就直接關門好了。

總之,對於孩子打架,判斷他對錯:前面我也說了,孩子注重的是態度,家長不能因為和諧家庭,限制他保衛他尊嚴的權利,同時告訴他盡量文斗,少武鬥.古時候練武講究尊師重道,不仗武欺人,行俠仗義,現在各種武館 道觀只注意賺錢,忘記了魂之所向.


某些回答真是傻X,什麼「打架不可能只怪一方」、「打架就不對",這些人小時候挨揍太少了。對於小孩來說,有時候打人是沒有原因的,就是純粹的欺負(或者說是天真的惡意);然後挨了打,就要還手再揍回去。不是不能打架,是盡量不要先去打別人。


很多家長都這樣,這不是偶然。我覺得可能有幾點:

1、老一輩就是這麼過來的。孩子和別人家孩子打架,不論對錯,都是自己孩子不是。

2、自己的孩子,自己可以隨便管,人家孩子,有人家孩子父母教育。

3、父母這樣做就是不希望孩子跟人打架。

--------------

這種教育方式是有問題的,更好的方法是跟孩子弄清楚事情的原因和在衝突中應該負的責任。從中記住教訓。但根據我個人經驗,如果不是從小就這麼培養孩子,跟小孩子講道理效果會很不明顯。他們會很快就把父母的忠告拋之腦後啊。

這種教育方式不是最好的,但是如果沒有更好的方式,這個方式還比不加管教更好。你的父親是個負責任的好父親。

對於小孩是很委屈,但是長大了之後,也沒什麼的。長大之後我想我們會發現自己父母對自己的愛,他們愛的方式不一樣,但都是愛。


-

這不是「對不對」的問題,而是「安全,不安全」的問題。

作為父母,他首要的,是想讓孩子「遠離危險」,而不是「追求正義」或「尋求真相」。

就是正義在手,真相大白,又如何?

一、

孟子那種精神力爆表的人,還勸人「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牆之下」。

孟子,連站在石頭磊的牆邊,都要心中打三通鼓了,何況是一般的家長,看到孩子打架?

李敖整天跟人打官司,跟朋友打,跟政府打,跟文壇的對手打。

但他遇見了自己女兒,住在北京,為屁大的事,和鄰居打起官司時,李敖怎麽說?

「跟鄰居打架,那地兒,以後是住?還是不住?」

意思很清楚,打架也好,打官司也罷,還看一個場合地點,目的結果。

打官司的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打完之後,能不能善了?(你搬家不?)

那跟一般家長,遇見孩子打架,罵自己孩子,又有何不同?

請別忘記,李敖說這話時,自己都七老八十了,他的女兒,都是年過五十的人了。

天下父母心,說的話,不還都是一樣?

二、

以我的經驗,作為父母,在打架事件中責怪孩子,是讓孩子莫再跟人打架。

只因,孩子打架,通常都是屁大的事,要真追究起來,卻常常不能善了。

所以,請體諒你的父母吧。

他若跟你一樣鬥氣:「媽的個屄,走,帶我找你打架的同學去,爸爸跟他講道理!」

李敖跟女兒說:「你打官司不如你爹,瞧我的,你爹出面,非告倒你的鄰居不行!」

真碰見這種動不動捲袖子,沖學校教室,或撞別人家大門的家長,更可能是種「悲哀」。

在我眼中,真的這樣莽撞的家長,大多不是真心愛著孩子,不只是視見胸襟問題。

更多的,如此家長 ,更多是想在世人面前,嚷嚷一陣,展現自己的「父母威風」罷了。

三、

我的建議是,作為父母,請備好圖畫書,愈早愈好:「孩子,來,爸爸跟你說張良的故事……。」

一直說到漢朝建立,韓信死,張良活。(胯下之辱不是重點,劉邦不殺,才是重點。)

一定要一直說到那,愈早讓孩子明白退讓之道,愈好。

最後多說兩句廢話。

請看清楚我的意思,我並不是說,父母一面倒,不論是非,不明黑白,就是正確行為。

這「溝通」二字,要講立場,孩子不懂父母的心意,想把自己的委曲說明,該有多難?

你懂了父母的出發點,知道他們的目的,也才有跟他講道理的機會,不是嗎?

-


很有必要回答這個問題。

作為一名資深幼兒教師的女兒,從小耳聞目睹我娘親一不打二不罵三不說髒話的擺平無數熊孩子,教其懂規矩,且教其不要喪失本身活潑性格,這些個熊孩子不但一一受教,許多還不僅小時候、長大後也對我娘愛戴不已。且服且敬且親密。

至今百思不得其解。

只能說說我切身經驗了。

可惜我小時候是個包子。還是最喧軟的那種。著名事件:一日,被隔壁妹子打(我6歲她5歲),來龍去脈我娘問都不問,因為她知道她的包子女兒是絕對不可能去欺負別人的,她劈頭丟來一句:她打你,你為什麼不打回去?小包子喏喏道:因為、因為她比我小啊,所以要讓著她…

這件事之所以如此鮮明,全賴我娘20多年來無數次在我面前反覆提起之功勞,除了感慨自己怎麼可能生出這樣的包子外,目的只有一個:做人不可以那麼包子!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還之!

從小到大,我善良到有點聖母的爹地教我:害人之心不可有;我彪悍到有點髮指的娘親教我:防人之心不可無。

多好的組合!

當然,後來我不包子了,大概是我娘親徹底挖掘了我天蠍座的本性吧…通常情況,小事,忍忍過去,大事,記著,此時不報,來日加倍奉還,充分發揮平日的好好形象,爭取到最大的輿論支持,要麼假借他人之手,要麼暗地奉還,總之以不暴露為基本原則。我娘對此的評價:很好!我爹?沒跟他說過!對於一個善良心軟了一輩子的人,怎麼能說這種有違他世界觀的事!我媽說他現在處理人際關係還不如我呢!

也許要問,當你還是孩子,明明對方理虧,但對方家長卻蠻不講理怎麼辦?

首先,父母的戰鬥力真的很重要。我沒有遇到類似的事情,是因為我有個戰鬥力爆表的媽,總是帶著微笑不緊不慢不吐一個髒字就把讓對方完敗。但這是命,畢竟爹媽不是自己選的。

其次,在很小時候,我娘親就告訴我:「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沒錯,第一次說的時候不懂,第二次也不懂,第三次、第四次…不斷結合實際,總會懂的。這時候就明白:所謂的「打回去」,並不只是字面意思,爭取「勝利」的方式有一百種,要選擇最便於藉助的外界力量、最能保護自己的方式。

雖然很少,但小包子也被別人家長/老師找我媽過。她是這樣處理的:1.把孩子們弄去別處(這也是要方法的!碰上不講理的不同意,就只能靠家長的嘴皮子本事了!),自己和對方開談,談啥我不知道,不過估摸著也不會有誰討的了啥好去;2. 回家找我單獨談,毫不生氣的詢問事情經過,不夾帶任何剛才談話內容,判斷是非後,做的對,賞一桌好吃的;不對,按前文原則教育之。

父母是要保護孩子,但是保護有很多種方法。我個人絕不贊成事事都說自己孩子不好的示弱,也不贊成事事都偏袒。都極端。與其是父母「為」你做什麼,不如是父母「教」你怎麼做。我爹娘從我小時候就常說:父母不可能保護你、照顧你一輩子,您必須學會保護自己、養活自己、獨立生存。

現在我過的很好,性格健全、人際關係如魚得水、沒怎麼受過欺負、受過的那麼一兩次對方一個被整的很慘眾叛親離一個現在見了我各種無比客氣討好。

當然,當我父母發現居然把我培養成了同學、朋友、同事眼中眾口一辭的女漢子的時候,有些措手不及就是了…啥都教了,女孩子家該有的撒嬌柔弱等武器,等到20多了我娘才想起來要教…晚了……

所以,如有家長要學習以上方法,請注意性別區分。我個人的感受:女漢子不是不好,但活的確實比懂得使用女性天生優勢的女孩子辛苦的多,有獨立自主的能力是必須的,但到漢子的程度?沒有這個必要。


四大神獸之一,別人家孩子。。你爸爸惹不起~~


這問題除了你爹地還有誰知道?

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


據說白崇禧這麼孩子,可供參考。

白崇禧的小兒子白先敬每次和人打架,

白崇禧第一句話都會問是欺負別人還是被人欺負,如是欺負別人,會當場挨揍,

還要拎著耳朵上門去道歉;

如是被人欺負,他會再問一句:你還手沒有,如果沒還手,會揍得更慘。


我同學就因為小時候打架,他爹替他出頭,與對方家長打鬥中失手將人殺死,他爹因此從人民警察變為階下囚,判了十幾年,他娘另嫁了一個人,他上了個中專去國外戈壁灘里修了幾年公路掙了些錢,回來開了個商店,他爹刑滿釋放回來幫商店送貨。被殺的那一家女人因帶著二個孩子沒能改嫁,靠著賣冰棍打零工生活,最後全家搬走投奔親戚去了。二個家庭就因二個小屁孩子的小事,不僅毀了家還毀了自己。


因為老爹不是法官,也是這個世界上的一個玩家。


講一個故事吧。不知道對題主有沒有幫助。


我小時候是一個特別調皮的孩子。經常和別人家的孩子吵鬧打架或者做什麼淘氣的事情。有時真的有一些孩子覺得很難解決的矛盾,打的不可開交。我媽都會說我。教育我這兒不對,那兒該怎麼做。跟別人家孩子打架被雙方大人提回家。我媽也會先向人鞠躬道歉。好像全都是我一個人的錯誤一樣。我一開始有些憤憤不平。後來倒是也能理解。畢竟這是我媽,不是人家媽,教育就該教育自己兒子,犯不著去讓別人家兒子變得更懂事聽話。


我就這麼「懂事」的過了幾年。有一天,我被一個孩子打了。不是那種相熟的孩子打架,而是大孩子欺負小孩子那種。那個大孩子還拿著根樹枝抽破了我的胳膊。


這時雙方的大人都來了(貌似是同院小孩見血有點害怕了,回去叫的)。我媽怒氣沖沖的過來。我心想完了,又該挨罵了,回家說不定還不能看小人書了。卻看到我媽特別關心的過來看我流血的胳膊,眼圈都紅了。看到沒大事兒,只是擦傷。就面紅耳赤的跟對面的孩子生氣,問對面家長怎麼教育孩子的。


我一開始真的有點奇怪,覺得媽轉性兒了。沒訓我,惹了麻煩居然不訓我。後來看著媽通紅的臉和同樣有點兒紅的眼圈。我明白兩個道理,一個感動,一個悲哀。感動是爸媽肯定都是愛你的,平時教育你是為你好,你真有事兒時候也會很擔心你。悲哀的是,我細細回想,平時絕大多數被罵的事兒。真真正正確確實實是我賤。。。


這不是教育啊,只是種懲罰。不管你有理沒理,你都是給父親找了麻煩,所以他通過這種方式告訴你別給他找麻煩,如此而已。

平常人哪裡有那麼多心思琢磨如何教育


他只是不想讓你用暴力解決問題,特別到了青春期,兩句話不對就開打,特別容易衝動,今天能打贏,難保那天被人打趴下,再一個人家肯跟你剛正面還好,就怕人家給你玩陰的,年輕人打架是便飯,但有些後果是你爸不願意承擔和面對的。

你老爸還是很愛你的。


不要將爸爸行為的原因想得太複雜了。

這些行為都是下意識的,有多少父親在責備孩子之前是理智考量過得?如果是理智的,那麼母親和父親就行為表現上應當是一樣的。

面對孩子打架,父親會本能地顯現出:保護和尊嚴。

所以你看,如果打架的結果是自己的孩子受了很大的傷害,父親就不是責怪自己的孩子了。

當然也有忍氣吞聲型的父親,責怪孩子以息事寧人的。

如果打架的結果是雙方小孩都沒受到很大的傷害,尊嚴這一塊就顯現出來了。

也就是面子。野蠻的社會打架誰贏誰有面子。文明的社會打架在認識上就是不光彩的事情。孩子打架就是父親沒教育好的過錯。所以面子大大的沒!

而大多數父親在處理沒面子的事情上只會發怒,所以就演變成了責怪。

而母親在面對打架的時候,本能的是保護和救助。所以即使和父親一樣都出於保護孩子的目的,表現的形式就不一樣。

總而言之,是父親本能的角色扮演所導致的。


同意有的朋友說的題主爸爸「安全第一」的教育動機。

做父母的,應該永遠將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什麼自尊啊,尊嚴啊,對錯啊,是非啊,讓它們見鬼去吧。要形成正確三觀的前提是——活著。

你可以嘲笑「好死不如賴活著」的價值觀,但作為父親,我寧願有個活著的狗熊孩子,也不要一個死了的英雄孩子。做不做英雄是孩子的選擇,把他的安全放在第一是為人父母的立場,僅此而已。


鬥爭是人的動物本性,如果從小扼殺,會難以在成人後的交往中取得優勢

學會搏鬥,不管是鬥智還是斗勇,也許你會流血,也許他人會流血,

但你會掌握一條真理:弱肉強食,適者生存

長大後的你會給自己安全感,會給愛的人安全感

只要是為了愛和責任,無視規則,儘管去做


推薦閱讀:

孩子教育是否該跟風報興趣班?
角色遊戲對小孩子有什麼意義?
如何告訴小孩,不是什麼事兒都能順心如意?
我的孩子是太懦弱么?還是心事太重?
小孩不喜歡洗澡洗頭以至於哭鬧不止怎麼辦?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