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如何評價清末新政?

以前基本對清末新政是一邊倒的批判,改革不徹底啊,滿族集團的拖延之計啊,導致清朝滅亡啊等等

現在似乎對這一段的評價慢慢上來了,認為改革的力度很大,遠超失敗的百日維新。

中央上《欽定憲法大綱》,籌備資政院,改革六部;地方釐定官職,設立諮議局;還有財政,軍事,文教,工商一系列措施,比較著名的有廢除科舉,留學生,廢除酷刑,編列預算,練新軍等等。

大家怎麼看?


20世紀初的中國,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八國聯軍侵華之後,鎮壓過戊戌變法的慈禧太后再也不能按照過去那種頑固守舊的方式統治下去了,滿族的貴族特權和封建君主專制制度被淘汰只是時間問題,君主立憲和民主共和成為中國政體的兩種選擇。當時的中國活躍著三股政治力量,慈禧太后為首的滿清貴族,主張改良立憲的漢族官僚、士紳、商人和企業家,還有堅持革命推翻滿清政府的革命黨。立憲派與滿清政府主張實行新政改革,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堅持革命實現共和。

不改革勢必被時代所淘汰,因此清政府實行新政並不是主動變革以應對時代的挑戰,而是為苟延殘喘延續統治的被迫舉措。從動機上來看,滿清政府所代表的滿洲貴族集團就不足以成為領導改革的核心力量。歷史上的成功改革,諸如商鞅變法、明治維新,都是統治集團內部因應時代潮流,迎接歷史挑戰而實行的主動變革,最高統治者堅定支持,並且迫使既得利益團體做出讓步。很明顯,滿洲貴族並不打算放棄自身的既得利益,只想通過改頭換面進一步鞏固自身的利益。這也是為什麼立憲派最終和清政府分道揚鑣的原因。

從改革的內容看,1901至1905年的新政措施涉及官制、兵制、學制、工商業方面的改革,基本上是戊戌變法時期的老調重彈;1906-1911年進行憲政改革,預備仿行立憲,成立咨議局、準備召開議會、成立責任內閣,試圖借鑒德國,建立二元制君主立憲制。預備期原為9年,後縮短至5年,立憲派三次請願召開議會均未果,最終的結果是在新政實施過程中漢族實權官僚的權力被削弱,成立了一個滿洲貴族把持的皇族內閣,這實際上是歷史的一種反動。最終,在辛亥革命的炮聲中,新政也戛然而止。

當然歷史不能假設,但是我們不妨設想,如果沒有辛亥革命,清末新政能否使中國走上另一種可能呢?答案是否定的。滿清八旗入關以來,實際上一直面臨著滿漢民族矛盾的問題,從天地會到白蓮教、天理教、太平天國,清朝的地下秘密社會,都是漢人密謀推翻滿族人統治的組織。所以,對滿清統治者而言,他們在痛恨洋人侵略的同時,也並沒有放鬆對漢族人尤其是漢族實權官僚的防範。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袁世凱等一批漢族實權大臣崛起,這些地方督撫對滿族的專制實際上是一種威脅。慈禧太后過世之後,溥儀上台,其父載灃任監國攝政王,實際上此時的清政府已不能有效控制地方,也更加小心翼翼防範漢族官僚,袁世凱也被逼交出軍權。因此可知,地方上的漢族官僚士紳商人汲汲營營鼓噪的各省咨議局和議會只是徒有其表,並不能使滿清統治者心甘情願與之分享政權。立憲派一次次請願召開國會,要求縮短預備立憲的時期,是滿清政府十分不願意看到的。所以,即便沒有辛亥革命,滿清政府也絕不會帶領中國走向憲政的道路,滿清政府這個狹隘的部族政權為民主政治和立憲政治讓路,只不過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還有,任何一場改革其實都有陣痛,清末新政對普通老百姓而言的最大陣痛,就是百姓們並不能分享改革的紅利,民主權利、參政議政實際上並不為大多數普通老百姓所關注。恰恰相反,老百姓卻要承擔改革帶來的痛苦。因為經歷了鴉片戰爭以來的歷次割地賠款,清政府的財政早已山窮水盡,財源枯竭且為列強所控。改革要實行新制度、設立新機構、安置舊的利益群體、派遣大臣出洋考察,在在事項都需要用錢。各種苛捐雜稅和強制攤派鋪天蓋地而來,所以遭致了老百姓的抵制和反抗,清末新政時期的抗捐抗稅層出不窮。這實際上也為將來的革命埋下了勝利的種子。所以,新政的結果,不僅沒有延續滿清政府的統治,反而加速了其滅亡。

清末新政是一場失敗的改革,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20世紀的清政府已經喪失了改革的最佳時機,最高統治者和統治集團也並沒有壯士扼腕的改革決心,改革措施沒有系統的規劃與設計,改革策略更是昏招迭出與改革的目的背道而馳,改革的社會基礎本就薄弱,卻還將有可能團結的力量立憲派一步步逼向了對立面。最終,歷史留給中國的只有一個選擇,就是暴力推翻反動的滿清政府統治,民主革命成為中華民族的唯一出路。

===========================分割線=====================================

那麼,究竟是改良好?還是革命好?這個問題也一直是立憲派與革命派爭論的焦點。立憲派最初選擇站在清政府這邊其實也是出於穩定中國政局、防止中國內亂給列強瓜分之機的目的,想要通過漸進溫和的方式推動中國的緩慢進步。辛亥革命後的軍閥混戰、共和政體名存實亡、普通百姓依然麻木愚昧,似乎也證明了,漸進式的改革應該更好。但歷史是客觀的,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國,最終是通過革命,而且是再次革命,再再次革命才在艱難曲折中走出了我們民族自己的復興之路。

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革命會有流血犧牲、革命會有動蕩混亂、革命產生的權力真空甚至會遭致反動和倒退、革命也未必然就能一蹴而就達成自強民主的目的,這是誠然的。因為對於一個老大落後的封建帝國而言,實現近代化的轉型,原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列強環伺,時代巨變,我們壓根就沒有漸進溫和改革的時間與環境。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之下,唯有順應時代潮流,向近代社會轉型是唯一出路。

改良也好、革命也好,都是為了中國進步而努力奮鬥的,康梁、張謇、孫中山,他們本該有著共同的目的與動機,那就是逼滿清政府這個既得利益者讓步,全力推動中國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但為了方式手段之分別,而擱置了目的動機之共同。立憲派先倒向清政府支持立憲未遂,後與滿清分道揚鑣而投機於革命,民族資產階級兩派在近代中國未能形成推動中國近代化的一股合力,讀史至此,不勝噓唏!但不論如何,為推動國家進步的一片赤誠,為民主共和的滿腔熱血,為挽救民族危亡的前赴後繼,都值得我們尊敬,也應為世人所銘記。


單看新政的措施,一條條似乎很好,但放在當時的環境下:

1、改革要花錢,錢從哪裡來?收稅。老百姓當時要交的錢夠多啦,剛剛加上了庚款的攤派,還要再加,於是,老百姓不滿意。

2、廢科舉,好啊,進步啊,但是讀了那麼多年聖賢書的讀書人一下就沒出路了。學西學要花的錢可比買幾本四書五經和時文(八股文範文)貴得多,沒錢,就去投軍吧,於是他們帶著怨恨進了新軍。(另外補充下,記得在哪看過資料,出處忘了:廢科舉行西學後,許多底層因為只讀四書五經沒用就不讀書了,又上不起新式學堂,結果底層文盲率上升了……)

3、中央集權:得罪湘淮軍崛起後已經掌握了實權的地方督撫。

4、皇族內閣:得罪漢人官僚,比如掌握北洋軍的袁世凱。

5、立憲:其實清廷給的立憲時長沒問題,但是開始時間太晚。比如某人期末考需要十天複習,但他考前三天才開始看書,然後叫人把考試推遲七天,這可能嗎?於是乎,得罪立憲派。

6、滿族自己軍力又上不去,沒法用旗人武力壓服漢人,也就是說,改革缺乏武力保障。

清末新政,得罪了從底層老百姓到上層漢族官僚這麼一大批人,又沒有足夠的武力保障,所以對清末新政的評價當然應該是:自己作死。沒有立憲派和漢族官僚實力派與革命派的合流,清朝也不會亡。

補充一句,社會科學中有不少東西,理論上非常完美,一實踐就非常糟糕,不要只看紙面措施寫得好就以為一定能實行好。有些都不是實行起來好不好的問題了,而是壓根沒法實行……


然後各部門領導都是八旗權貴,結果大家都懂的。。。


戊戌年變法或許還有救。等到庚子國難之後,清朝人心渙散,辛丑條約使得財政崩潰。一切新政都晚了。


推薦閱讀 權力的遊戲---宣統王朝之歌(之一) / 沙梨熊 / 第1頁-[天涯] 說的比較清楚了


清末新政主要開始的太晚。

這就好比大學考試,別人都是提前一周複習,你非要考前一小時複習,然後剛開始看書,結果心態更緊張,把一些你會的知識點(雖然微乎其微)也忘了。這樣的人,不掛科就太不合理了。


單從清廷的立場來看,清末新政加速了清朝的滅亡,為革命的成功大大助力。主要有以下五點:

一,新政激化了統治集團內部矛盾,尤其是激化了滿清權貴與以袁世凱為代表的北洋新軍實力派的矛盾,導致了統治力量的內部分裂。除此之外,皇族內閣還激化了與中間勢力立憲派的矛盾。鎮壓力量大為削弱。

二,新政激化了中央與地方勢力的矛盾,由原來的內輕外重變成了內外皆輕,中央無力控制地方,地方無力效忠中央。地方在中央以新政的名義下進行的中央集權運動,使地方督撫在革命發生時調兵不靈,籌款不行,無力鎮壓革命,而大權很大程度上落入了原來處在邊緣權力地帶的軍隊勢力手中,中央權力很大程度上落入袁世凱的北洋勢力中,而地方權力很大程度上落入地方新軍勢力中,民國初建,軍閥勢力主要不是晚晴督撫,而是新舊將領,即體現了這一點。


所有的新政的措施,都是再給大清的滅亡挖坑。把除了統治者所有人都推到了大清的對立面。從中央到地方,從軍隊到民眾,無不受行政之害,而無受新政之利。加上之前的庚子國難,最後只能說:你的大清已經亡了。


有一種說法是,08年前西太后掌權的時候沒有集權的想法地方都是放給漢人。但是到底是她不清楚立憲到最後會架空皇權還是甘願放權做個象徵意義的皇室,從之前囚禁光緒來看前者可能性大的多,之後收權作大死的權貴更指望不上。除非西太后或者光緒吃大力丸了再撐個十幾年,到溥儀繼位,新環境下長大的溥儀也許能效仿英皇室。


如果能給當局一些時間,也許結果不一樣,可惜,啊,革命啊革命


推薦閱讀:

為什麼清承明制,但是清朝沒有東林黨呢?
如果清朝後來沒有外來入侵,它有可能會是怎樣一個發展過程?
明清的漕運糧食主要是稻米么?
歷史會因關鍵歷史人物的決策改變而改變嗎?
把清朝叫做「滿清」是不是有歧視滿族的嫌疑?

TAG:歷史 | 改革 | 清朝 | 歷史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