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專業是什麼樣的一個專業?
碩士期間是學病毒的,但感覺越來越失去對做純理論的興趣了,感覺自己更傾向於應用性稍強的方向,在規劃未來的時候開始關注公共衛生,其中像流行病學,global health以及與分子生物交叉的部分方向感覺和自己現在做的既有關聯又能滿足自己對應用性的追求,也閱讀過一些文獻因而更確定了自己的想法。
但總覺得作為一個擦邊行業的人向里看不免充滿了不切實際想像,於是跑來看看有木有人是公共衛生方向,能不能聊聊自己在這個方向學習的想法和對專業的看法?像是哪些領域比較熱門和以後就業可能的走向這些?P.S. 目前是打算去國外讀public health,是DrPH還是PhD我倒是覺得都可以,只要能做差不多的事情應該就沒區別吧?
六年公衛狗不請自來。本人本科國內公衛學院預防醫學,目前美國MPH在讀。
能不能聊聊自己在這個方向學習的想法和對專業的看法?
我在公衛學習的想法應分為兩部分。前五年在國內本科,其中前三年和臨床本科生並無兩樣,第四年才開始粗淺地認識自己的專業。由於最大限度地融合了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連實習都包攬臨床和CDC,巨大的課程量只能通過壓縮課時來實現,導致我們涉獵廣泛而學藝不精。而事實上很多醫學課程對於理解公衛專業並沒有多大幫助。因此,本科五年下來,儘管我努力假裝品學兼優並獲得了保研資格,對公衛的理解也只能用粗淺,哦不,十分粗淺,來形容。題主打算攻讀博士,這些本科經驗或許對你沒有直接幫助,但我想說明的是從中反映出的國內公衛環境,還處在初級和不明朗的階段,尚未形成成熟的培養公衛人才的教育體系。我目前在美國只待了一年,也不是在最頂尖的公衛學院,但這一年來我對公衛的理解和本科相比已完全不在一個量級。從這方面而言,如果題主想要進入公衛方向學習,出國確實是較優選擇。
對專業的看法。我個人認為公衛是個非常有意思的領域。涉及的學科範圍廣泛,從分子機制到人群研究到經濟管理到法律政策,確實帶給我什麼都略懂一二,並能交互聯繫的美妙體驗。不過,題主如果想要攻讀博士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景象,因為博士需要在某一細小的方向深入研究,如此而言選擇一個感興趣的小方向更為重要。
題主說到不想再做純理論研究,想做偏應用性的方向。如果題主的意思是做以應用性為目的的研究,那公衛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是將自己的研究真正應用到現實就另當別論了。比如,公衛最主要的學科之一,流行病學,大多數研究結果只能提示某因素和某疾病的相關性(association),這個聯繫可能是真實的危險因素(吸煙和肺癌),也可能是受各種偏倚(bias)和混雜因素(confounder)影響而產生的虛假聯繫(八月底到九月初出生的人更可能有強迫症),並且這些影響因素大多難以避免。因此,研究得出具有現實意義的結論並不容易。另外,公衛研究大多耗時耗力,我見過的大牛一輩子也做不了幾個大隊列研究,更多普通的公衛研究者終其一生的研究結果也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追求的是更多地發表在更好的學術雜誌上,如此看來其實與病毒學等理論學科的研究區別不大。但即便如此,我依然覺得流行病學研究很有趣,向我展示了探尋世界的宏觀規律的方法。如果題主也有這樣的心態,並且不急於求成的話,歡迎來公衛試一試。
哪些領域比較熱門和以後就業可能的走向這些?
公衛的各領域在上面的答案里已經總結得差不多了。熱門的領域在國內主要是流行病學和生物統計學,在美國則是生物統計學和衛生政策和管理。在美國,生物統計學是中國人佔壓倒性優勢的學科,也是最容易就業的方向,在這個大數據的時代會數據分析不愁沒飯吃。流行病學就業大多以學術研究為主,而衛生政策和管理對美國人是大熱門,就業包括醫院管理機構、私營公司、NGO等,但中國人不佔優勢。對於國內的就業形勢我了解的不多,本科同學就業大多從了疾控等事業單位。關於回國的就業也是我自己正在掙扎探索的問題,還望國內同行多加指教。
是DrPH還是PhD我倒是覺得都可以,只要能做差不多的事情應該就沒區別吧?
DrPH和PhD的區別不小。從就業而言,DrPH主要作為leader in healthcare practice,而PhD和其他學科一樣主要從事學術研究。從錄取而言,DrPH一般要求有在公衛領域的工作經驗,而PhD更傾向於學術背景,一般要求有相關碩士學位,有工作經驗也可加分。具體要求參看各學校Admissions網站。以題主的情況,申請DrPH不太可能行得通,我也從未聽說過身邊有申請DrPH的先例。就我所知本校同學申請PhD的情況來看,最好的結果是留在本校,大多去了比本校排名和名氣更低的學校。由此可見,公衛領域的PhD申請比其他理論學科困難得多。題主如果真心想從事公衛,並能夠付出一定資金成本,可先用MPH作為跳板。
暫時想到這些,以後有新的認識或想法再來更新,希望有所幫助。
我目前只是學生黨一枚,事業尚未起步,對於本專業的理解還局限於象牙塔里,歡迎指正。公衛是偏小眾的學科,希望能和更多同行交流學習。目前正是公衛生統PhD在讀。
我在國內是讀經濟學的。碩士畢業以後,按理性選擇,應該跟同學們一樣,投身金融行業,可是我選擇了出國讀博,還是跨度很大的專業。在當時看來,估計有人覺得我腦子有病。一晃快三年,我的同學都工作得挺好,有些同學已經是券商的首席分析師了,我心裡十分佩服,但同時堅信自己的選擇也是正確的,因為我越來越喜歡自己的研究,越來越能感受到科研工作里某些激動人心的部分。我以前沒有任何醫學的背景,滿腦子都是經濟學裡的名詞,你好歹還是病毒學的碩士,如果連我都能轉,你還有什麼不能呢?所以如果有誰給你消極的回應,勸你不要轉專業,或者打擊你的信心,我建議你先不要太放在心上,首先要對自己有充分的信心。做不做這個再說,但是首先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做。
公衛領域的各個分支,之前的回答里已經有人介紹過,很全面,無非是epidemiology and biostatistics,global health,health policy,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health。我的看法是,如果決心讀博,則這些分支不是很要緊。說不定你進來時選擇的是global health,但是讀著讀著就對occupational health感興趣,我相信你的導師不會限制你的研究興趣(奇葩導師除外),反而會推薦或幫助你聯繫該領域的優秀學者進入你的committee,一起指導你的研究。以我為例,我的導師是health economics方面的權威學者,近些年轉向做HIV,是HIV方面一個全國研究機構的national chair,可是我現在主要的精力是在做癌症,以及應用一些新的data mining方法到公衛領域,以後還要弄machine learning的東西,可以說跟他以前的研究並不相關。可是他非常nice,認真審核課題可行性,鼓勵我bring something new into our group,我一直很感動,真心希望能把實實在在的新東西做出來。所以我覺得,不管你是什麼分支,只要導師鼓勵,都能在自己真正感興趣的idea上深入挖掘,做出好東西。那些學科分支,對碩士而言才是重要的,比如我們這裡,MPH畢業之後就業相對困難,但是occupational health碩士的就業非常好。對比加拿大在油價大跌之後的就業形勢,這幾乎像是個奇蹟了。所以你如果換到公衛是為了就業,那麼需要認真考慮每一個國家的就業市場情況,做出合理的選擇。
我注意到你說自己「越來越失去對做純理論的興趣」,我不了解病毒學,但是我估計除了數學和物理,沒有什麼學科能自稱是做純理論的。既然都是應用學科,那麼不妨再認真考慮一下,自己究竟是對什麼不感興趣了,又對什麼真正感興趣了?也許答案並沒有「純理論」 vs.「應用性」這麼簡單。也許你是不想再做實驗,天天刷瓶子,也許你想多學一些數據分析的新技術,都有可能。還是要多想,在決定之前,搞清楚為什麼,這些個「為什麼」是不是值得自己毅然邁出轉折的一步。
說了這麼多,來講個有趣的事緩一緩。
你提到global health,是否有打算學這個專業?我認識我們學院一位學global health的白人哥們,聊天時開玩笑說學這個學科的原因是能去非洲。。。旅遊也能去非洲,搞外貿也能去非洲,如果只是想去非洲,為什麼要拿一個學科來當賭注?其實學global health確實是很需要情懷的,一方面要有非常紮實的理論功底,另一方面真的是要有濟世救民之心。有一次聽Stephen Dubner在Freakonomics里講了小故事,大意是美國搞global health的人在巴基斯坦有一個投放乙肝疫苗的項目,美國派人去指導,當地的醫生挨家挨戶去勸說人們接受注射。當時美國在大力反恐,CIA知道這個事之後,通過這群醫生來搜集基地組織的情報,想搞清楚本拉登在哪兒。後來這個事也沒取得太大的成效,但是基地組織知道後,把這些醫生全部殺死了。如果你是這個乙肝疫苗項目的負責人,不知道這件事對你的職業生涯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起碼這個心理壓力是一輩子都難以消解的吧。所以在我的理解,global health真的還挺辛苦的。
好吧,這個故事還挺沉重,一點也不有趣。下面說點更無趣的。
以我現在膚淺的理解,我覺得公共衛生領域的研究方法是需要革新的。首先這是由公衛這個學科的本質決定的。它不是一個由知識本身的性質來決定的學科,而是一個從目的上來命名的學科,這就決定了它的交叉學科本質。所以這個學科的研究方法理應隨著時間、隨著基礎學科的發展而發展。其次,現在公衛的研究方法相對陳舊。翻來覆去就那幾個實驗方法,分析方法翻來覆去就是那幾個概念和模型,logistic model,longitudinal model,exponential model,Cox model, Weibull model,還有spatial analysis,time series model。我有段時間想了解怎麼做傳染病,去數學系旁聽了研究生的偏微分方程課,回來一聽本學院老師講,都根本還沒涉及那麼深。我強烈感覺到現在數據科學的融合和革命,有可能給公衛的研究帶來顛覆性的變化。也許你今天學的這些東西,明天就過時了;也許你今天做好了準備,明天就可以顛覆前人的結論。所以最好先做好準備,練習寫代碼,學習演算法,學習data mining 和machine learning。
@Lawrence Li 在IT公論里常常說,會看代碼寫代碼將成為一種必備的技能,也許二十年後不會寫代碼的人就很難找到工作了。這一點我深以為然!也許根本都不需要二十年。
希望這些回答能提供一點點有用的信息給你。第一次看到你的問題是在汽車上,當時來不及作答。你理解的公共衛生可能和真正從事這個事業的人會有很大不同。現階段我國的專業設置,本科叫預防醫學,研究生以後的方向基本分為流行病與衛生統計(流統)和衛生方向。這和我國現階段公共衛生體制是對應的。所以一般外行說起公共衛生多指預防醫學極其相關方向,而內行看到的則是疾病控制與公共衛生2個方向,2個方向從事的事情,需求的專業是完全不同的。
國外的專業設置和對應的就業趨勢我不了解,只能就國內情況簡單的說一說。
國內現在從事公共衛生疾病控制工作的主要在衛計委下屬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這一點是學習美國的,但是學了皮毛沒學精神,(當然也可以說是中國特色)因為美國CDC屬於軍方下的機構,各州是么有分支機構的,各州的事物主要由衛生局負責。我國的CDC系統是和政府對應的,所以有國家,省,市和縣4級CDC。CDC的工作普遍分為疾病控制和公共衛生。其中的區別三言兩語難以描述。一言以蔽之,疾病控制主要工作是統計疾病發病率,採用宣傳,教育,疫苗,以及指導治療等手段控制疾病的發生。你看到CDC裡面的比如急性傳染病控制科,慢性傳染病控制科等對應疾病的就是疾病控制類。這些工作主要需求的是學習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專業。當然如果有實驗室的也會需求一些檢驗微生物等專業。比如樓主學習病毒學的急性傳染病控制科可能會需要一些。公共衛生原本分為五大衛生,分別是勞動衛生、環境衛生、食品衛生、放射衛生和學校衛生。這個是按照疾病可能的來源進行預防。從事公共衛生工作的人來源比較雜,除對應專業之外也可能需要些檢驗,微生物,物理等專業。現在由於國內的幾次疾病流行事件,普遍各地重疾控,輕衛生。美國的public health多半進入CDC和衛生局吧,可能也有可能進入niosh之類的。具體情況未知,希望別人補充。公共衛生是什麼樣一個專業?
終於可以勇敢自豪的說謝邀了!(但是第一次被邀請回答就這麼難的問題是要鬧那樣!)
這問題留了幾個星期了,一直不知道怎麼回答,雖然從大學開始就一直是這個專業,但是至今對公共衛生也不是很理解啊。幸好,隨著學習的深入,慢慢對公共衛生有了更多的了解,並且不斷愛上這個專業。所以對題主的建議就是,想要入坑就要做好不喜歡它並且慢慢愛上它的準備。
不是乾貨,純講故事,覺得沒意思的直接拉最後吧。
1. 能不能聊聊自己在這個方向學習的想法和對專業的看法?
看法是隨著時間改變的。
高考太自負,一個保底的學校都沒填,最後被武大調劑錄取,專業是預防醫學。當時查到結果的是,我去這是什麼鬼?!但是我爸媽挺高興的,本來誓死不讀師範和醫學的(我爸媽覺得這兩專業有前途),現在不得不從。而且預防醫學聽起來沒那麼可怕,好像沒那麼累而且也跟醫學沾邊啊。所以我就歡樂的去報到了。那時候問我預防醫學是什麼,我大概會回答,就是學醫的啊。
大一入學,我們專業來了37人,被公衛院長單獨拉去開會。那時候有一點點意識,我們好像和臨床檢驗他們有點不一樣,但是哪裡不一樣我是一點都說不上來的。我們也在問別人問老師問學長,我們專業以後幹嘛的啊?軍訓的教官是臨床的國防生,跟我們開玩笑,「預防就是打預防針的啊。」大家哈哈大笑,我心裡卻有點失落。畢業了去打預防針,那我費盡千幸萬苦考上這個學校幹嘛?直接初中畢業去讀衛校就可以了啊。但是那時候對預防醫學的理解就真的是,打預防針,因為被明確告知畢業的主要去向就是縣區級的疾控中心(03年之前的防疫站)。
大一大二跟著臨床一起上課,跟他們沒什麼區別,基礎課臨床課都要上,本身對自己的不認可,對專業的不認可,對學校的不認可,讓我對學習產生了很大的抵觸,反而更喜歡去搞些亂七八糟的活動。插個話題,那時候我們班頻率最高的話題就是怎麼轉專業,或者畢業後怎麼轉行。真的,沒幾個人真心覺得自己會留下來。當時轉專業的條件是班級前10%,像我等學渣本來就抵觸,根本沒有機會。我們班的學委大學霸,不喜歡我們專業,但是為了轉專業第一年考的很好,然後他就走了(學霸換了專業還是學霸,最後保研本校)。還有一位同學,成績沒達到,但是武大國學正在招生,只要想轉,只要學院放,就這樣走了。我們班剩下35人,有一部分人可以轉的,但是對未來很迷茫不知道轉什麼所以就留著了,還有一部分就是特別想轉並且知道轉哪裡去,但是沒機會,也就被迫留下來了。我是屬於沒條件轉也不知道轉去哪兒的人,所以就留著了。那時候,公共衛生學院是個想逃離的地方,但是不知道逃到哪兒去。Ps.很多人因為這個原因去修了雙學位(英語法學經管都有),所以不知道學什麼的時候就什麼都去嘗試一下吧,沒試怎麼知道不合適呢?
大三我沒有在武大了,交流去了國內另一所公衛做的很不錯的大學。這一年經歷了半年吃喝玩樂談戀愛,半年失戀考證兩地奔波期末考(雙學位還在武漢)。兩個極端,玩過了開心了就回歸吧,(有種歷經滄桑回歸純真的感覺有木有!)讓我開始覺得,其實留在公衛也不錯的。那個學校的人很勤奮,大三就知道將來的路是要保研,或者考研去北大,刷績點出國,相比之下,自慚形穢。在那裡上了流行病學,加之在武大跟著老師開始做項目(很簡單的),開始對公衛有一點點了解,但還停留在特別膚淺的階段。那時候覺得公衛以後的日子大概就是,去設計問卷,去做調查,去錄入數據,去處理數據,去分析數據,去寫報告。(咦突然想起來我本科好像發了一篇中文期刊水文)這種生活還好啊,沒有很難,而且會喜歡上。
大四大五大家的心都已經定下來了,該學習的學習,該找工作的找工作。誓死要走的都留不住,總能找到機會走(出國轉專業,考研轉專業,找工作轉行),覺得公衛可以接受的都留下來了。最後一年上了專業課(考的不錯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對公衛有了很大的好感),面很廣,沒什麼深度,什麼都學,什麼都學的不精。而我覺得這就是公衛的特點,什麼都要懂一點,經濟,社會,政策,醫學,統計等等,但是你不必全部精通,懂其中一個領域即可。後來決定破釜沉舟,試試出國。回去梳理自己大學期間做過的事情,慢慢發現了自己的興趣點,女性健康,也不想放棄一直喜愛的營養學,基礎學科流行病學,都很喜歡。一直在堅持做實驗項目,知道自己不適合,也不喜歡。最後兩年看的papers多了,對研究有了一點了解,越來越發現流行病學的精妙之處,所以也就堅持了下來。也很符合我自己的性格,我本身很喜歡學習看起來沒什麼用的知識,但是在公衛,指不定那天就用上了,這讓我感到很驚喜。
後來申請時候的崩潰就不想說了,運氣好,拿到funding讀PhD,導師很好,專業又是我很喜歡的nutrition
female cancer epidemiology交叉學科,又是一個新的起點。UK的公衛做的很好,政府很支持,不像中國那麼雞肋。學校的公共衛生中心很多研究經費,國家不大,但是很多運行很好的cohort
studies,中心有很多有意思的干預項目(我沒參與),和政府和機構合作良好。這些在中國的導師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這裡一切都那麼理所當然和accessible
(沒有噴中國的意思,純對比,也有可能我本科本身就不深入)。慢慢學習了許多之後發現自己不行了,1.不了解英國及醫療文化,背景知識都不了解;2.沒有醫療系統工作經驗,對研究的疾病看的很膚淺;3.沒有多元化的學習背景,一路就是公衛進來,有好處也有壞處;4.我雖然看很多但記不住,且來了這裡之後culture
shock學習也被影響了。現在想起來唯一的優點大概就是比他們年輕了,但是偏偏,公衛不需要什麼都不懂的年輕人,公衛需要有不同背景不同經驗的人,(我們中心有GP,藥劑師,心理學,生物學,統計,經濟等背景)多元化的視角能夠產生很多不同的觀點,促進研究的廣度,和他們討論很有意思(你轉入行也可以成為他們中的一員哈哈)。所以我在努力追趕。
2. 哪些領域比較熱門和以後就業可能的走向這些?
現在呢,PhD的方向已經縮小了,我已經不能回答公共衛生是什麼了,更多的了解在於流行病學。上過我們學校MPH的課程,還是像我之前說的,什麼都要學,但是學的不精,主幹方法學是流行病學和統計學(quantitative studies),另外在國內不是主流的qualitative studies和interventional studies在這裡也做的很棒(主要原因是這類研究的質量難以控制,我知道浙大的同學組裡有在做的。在國外申請比較prefer local students,在我們中心都是,因為他們了解當地文化背景)。
3. 目前是打算去國外讀public health,是DrPH還是PhD我倒是覺得都可以,只要能做差不多的事情應該就沒區別吧?
我只能告訴題主,如果不想做病毒學(公衛也有病毒方向分支傳染病流行病學),公衛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不要渴望進入一個新的學科你會滿心歡喜,也許你會產生你對病毒學一樣的感覺。而且,這個領域,很難有頂級的成就吧(諾貝爾醫學獎還是做實驗的機會比較多),因為證據都是要同行驗證過才會寫入guidelines。這一領域,也很難有很好的物質回報吧(餓不死狀態,不管是進入學術界還是政府機構,其實工業界真的沒什麼職位,去醫藥公司我就覺得已經有點轉行了)。DrPH和PhD還是有區別的,我申請的時候記得澳大利亞DrPH的要求很高,首要條件就是工作經驗,美國不了解,但我覺得也是差不多的吧。PhD看國家地區和分支吧(國際學生熱門方向是流行病學和醫學統計學是主流吧,轉行去工業界或者經濟都有可能的)。每個地方是Public
health還是global
health叫法不同,但是學科還沒發展到那個階段,大家做的事情確實都差不多,但是也很多新的交叉學科哦,大家都在進步。(比如有生物和流行病學的結合,病毒和腫瘤發生的關係等等,可能你會感興趣)
後輩在這裡說一通讓大家見笑了,有不妥的地方歡迎指正~
作為一個PHD期間轉到Public health的人,我也來大概說一下自己對這個學科的理解。
首先,public health下面有幾個不同的分支,比如流行病學 epidemiology,還有生物統計biostatistics,還有health policy,health services research,具體這兩個不同學校可能名字不一樣,還有其他的 occupational health, environmental health,infectious disease等等,不同學校涵蓋的範圍也不大一樣。我自己是學health services research的,就我的理解來看,我做的研究是略微偏psychology和economic的,就是做藥物,或者治療方法的經濟學評價,不過在這個之前,還是需要先來評價病人的quality of life,這個不少psychology的老師也有在做,所以還是蠻交叉的一個方向。我這個方向就業的話,有學姐去了政府的部門,不過這個一般都有身份的限制,作為外國人不是很容易進去,也有一些進了大的葯企做四期藥物臨床測驗或者是新葯上市前的評價,疫苗評價之類的,還有的去一些醫藥諮詢公司,其實每個工作的內容都是差不多的,都要建模型,作評價,出報告這些。
epidemiology的話其實是要找 cause of diseases,或者是risk factor of diseases,是比較基礎的一個研究方向,不過現在蠻多研究是nutritional epidemiology,比如糙米白米哪個減少心血管疾病這些,還蠻有意思的,不過就業的話可能就不是那麼廣了吧,畢竟公司什麼的也不會花挺長時間做這些研究,更多去政府部門,或者繼續搞學術吧~~
biostatistics是我覺得前景最廣闊的方向,只不過我自己數學基礎比較差,做不來....具體的研究內容的話,現在比較多的是做基因相關的,主要是統計要求高,我只上過課,其他的太多不了解,就不亂說了...
總之,我覺得,public health是很有前途,很注重實用價值的一個學科,我是很喜歡的,雖然我自己research做的不怎麼的....你說的DrPH,這個不知道需要什麼樣的資格,是不是需要先有個MsPH才行?我目前在公共衛生入行不到兩年,正在學MPH。
我覺得和基礎科學不一樣的地方在於Public health更關注於疾病和人群的關係。其中有幾個不同的分支。我自己所在的是偏向Epidemiology的分支。這個分支用我老闆的話說就是「疾病的偵探」。通過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來判斷疾病的原因,和治療的方法。另外還有專註於health education和promotion的,還有infectious disease的,以及發展中國家的衛生狀況的等等。
對我來說,public health是很廣的工作,可以做研究,也可以進公司(認識進了大型製藥的學姐,主要是做關於reimbursement的工作),也可以進入政府。主要看你自己的興趣在哪裡。如果喜歡統計也喜歡研究,那麼Epi是不錯的選擇。以後也可以進保險公司阿什麼的。另外吐個槽,我不知道美國public health的學科教育怎麼樣,但美國的公共衛生系統實在是……第三世界的水準阿。不知道美國優秀的學生們都去了哪在做什麼。相對來講英聯邦國家,歐洲的public health要好得多。既然進了這個坑就不要想就業,人有那麼幾年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老了不後悔就得了
還有,我也真的是想去非洲才想做global health的。
我這一輩子也掙不到父母那麼多錢了,就自我實現吧我來從國情和實際來說說中國的公共衛生工作。 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所以公共衛生這一塊的內容一貫不被人重視,2003年以前,很多做公共衛生這方面工作的人都已經轉行去了醫院或者其他地方。非典一爆發,大家措手不及,不知怎麼應對(其實非典在北京造成這麼大的傷亡,有很大一部分是人為不當造成的,此處略去不說了)。我一個同學的父親,已經協調好去醫院了,結果又被拉回去重新去到CDC(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現在你能看到的某某CDC的機構大樓都很新,很氣派,那是03年以後撥款新建的。可以說非典客觀上促進了我國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 我國的公共衛生事業還是處於很初級的階段,上面不太重視,人們不大關心,或者說不大了解,也正需要很多專業人才。 再來談些實際的。
公共衛生分為預防醫學和衛生事業管理兩個方向(我們學校還有一個衛生檢驗,屬於技術手段,暫不表)。
預防醫學是研究疾病與人群關係。基本工作就是:數據收集(為調查一年出去十幾次是常見的)-資料整理。分析(統計學很重要)-給出結論;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比如SARS,禽流感事件,還有食物中毒,大型自然災害的防疫工作也是;流行病的三級預防工作,比如高血壓、轉染病的防治等。衛生事業管理則是跟行政管理掛鉤,比如有關衛生經濟政策的方面。 有一個比較不好的地方就是,CDC工作這收入相對比較低,現實壓力擺在那,跟工科、金融等行業一比,心理落差會比較大。現在事業單位實行陽光工資,國家CDC博士進去一個月5k的水平(北京哦)。國外的doctor回來努力下可以在高校找到一個比較不錯的工作吧,現在我們學校(一個比較靠前的大學)SPH的老師都需要有海外經歷,對科研也有要求。謝樓主邀請,看了前輩們的回復,都是高學歷人才啊。我是預防醫學本科,三流學校。當年進校預防醫學還是新開的專業,前途各種迷茫,聽臨床實驗課老師說,她的爺爺剛工作的時候國家就說要重視預防,現在他爺爺都80多了,國家都還是在說要重視預防。。。咱低學歷的人自然都是在基層工作,經常跑在公共衛生的一線,對科研就很少接觸了,流病和統計都快還給老師了T.T。小女子現在從事職業衛生的相關工作,一年下來工作基本分兩大塊,職業體檢和職業檢測。一崗多用啊,雖說現在規定臨床檢查需要臨床醫師才能操作,但是小單位管你那麼多,什麼都要會呀,純音測聽心電圖什麼的分分鐘玩轉;下車間採樣,回來送樣,出檢測報告……國外的情況俺就完全不了解了,僅從電視劇裡面看到些許他們工作的影子,貌似他們對疾控的人員要求很高,反觀我們,都是考不上臨床的人才被調劑去公衛的。雖然我國的公衛不完善,人們意識沒上升到一級預防的高度,工作各種難做,收入也勉勉強強,但是還是很有意義的不是么,可能是因為才工作不到兩年,熱血還為退去吧,哈哈。不說了,裝濾膜去了
每次看到路邊 公共衛生間 五大字就想起自己的專業
被邀請來實在是很慚愧,所以遲遲沒有作答。
只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公共衛生預防醫學畢業生,工作還選了大多數公衛人不會去的醫院,研究生差點誤入歧途念感染性疾病,所幸轉了回來。個人感覺,就國內來講公衛專業的就業很大程度上與學校的專業水平有關,但是近兩年就業也漸漸趨於飽和。總的來說,公衛的就業範圍是極廣的,從疾控衛監醫院到葯代高校老師各類科研機構,都有公衛人存在。有國外學習或者交流的經驗會對就業有利,但是似乎並不利於在國外就業。簡單說一下:
就我們學校的專業規劃為例吧。
本科階段分為:兒少婦幼、衛生檢驗、大預防研究生及博士階段分為:流病及衛生統計學職業及勞動衛生學環境衛生學毒理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衛生檢驗兒少婦幼以及邊緣的社會醫學本科階段不細講。預防醫學簡而言之就是雜而不精,基本的公衛對口的都能幹(不對口的也能幹),各個學校教出的學生水平參差不齊(這裡要感謝下母校,么么噠~),具體不表。
研究生及後:
流病及衛生統計學:就業最好的專業方向,需要一定的數學基礎,上可科研學術、中可教書育人、下可代寫論文,還可以去各大公司(如知名葯企)做統計師,簡直棒棒噠~職業與勞動衛生學、環境衛生學:具體內容不同,但是核心有共通——都需要實驗和大量的數據調查做依據,如題主有分子生物學基礎,應該銜接得很好。大課題很出成績,但是平台不高、導師不牛的話也容易雞肋。
毒理學:借用我本科毒理學老師的一句話——我不會和人打交道,只好和兔子打交道了。選擇毒理學就落入了養兔子-觀察兔子-殺兔子-養兔子的死循環。好吧其實也沒那麼嚴重了,只是真的只適合能安心做學術的人,僅此而已。
營養與食品衛生學:除非你能保證自己一定留高校或者研究所搞科研,否則一定是管食堂啊管食堂!但是!畢業的時候某省部屬醫院營養科要我沒去,後來才知道人家年終獎是我三倍我會亂說?!有幸搞科研接項目寫報告來錢快快噠我會亂說?!
衛生檢驗:比較雞肋,拼不過人家醫學檢驗的,現在都不開了。
兒少婦幼:很大機會轉臨床,因為本科階段要學局解,很多想學臨床的都選了這個方向,最後成功轉型。就業一般是各級婦幼。
社會醫學:偏管理學,不了解。
再次謝邀,希望有幫助。以上嘩,第一次回答問題好緊張⊙▽⊙呵呵,本人學的是衛生檢驗,就目前的情況來說這個專業已經快處於公共衛生的邊緣了,這專業更偏向於醫學技術方面的,所以深層次的東西回答不出來,但還是可以聊一聊的。相對來說,中國的公共衛生事業方面並不成熟,從我的專業領域來看,更多的檢驗人集中在疾控中心和第三方檢驗機構,而三方檢驗機構目前在中國檢驗事業比例只有百分之一點幾的佔有率,相比於美國的三方檢驗的遍地皆是,可以說疾控中心成為了公共衛生的「壟斷方」。然而就我在疾控的實習歷經來說,疾控並非屬於一個隨時將公共衛生之責擔之以身的單位,除卻了常規的水質,食品,職業衛生樣品的檢測,在淡季基本就是屬於一個閑置的狀態,整個單位可能最忙碌的就是檢驗部門了,況且三方檢驗的存在,更多的樣品就直接過度到三方了,疾控基本就驗收成果了,而且現在的疾控為了追求升級,做項目的也不少,對於公共衛生健康的監測,宣傳,預防方面更少之又少。所以現在我們專業很多的學生都想去疾控,就是因為活少且輕鬆穩定…個人認為中國的公共衛生從非典事件接受的教訓已經讓其有了不少的提升,但是現在最嚴重的一個阻礙疾控人擔起公共衛生之責的問題就是編製的問題,很多在疾控有編製的人員基本就是屬於穩坐辦公室的狀態,而沒編的人員就基本是積極的打工仔,而編製帶來的職位晉陞,工資待遇和工作態度都造成了疾控現如今的一個狀態,有編的不做事,沒編的做事但待遇差太多留不住,造成了現在很多的疾控處於人員缺失但卻永遠人才在流失的狀態,編製的問題其實影響了很多現如今公共衛生專業人員的就業,而三方的佔有率低也讓其成為了就業的次選,況且雖然公共衛生是時下熱門的領域,但從疾控這個接觸公衛最直接領域的人員薪資待遇較低和各個一二三線城市的檢測資源分配的不均衡來看,中國並沒有達到將大眾衛生置於民生問題之重的地步,所以如果真正的從事公衛方面的工作,基本上就是一個抱著精神滿足的態度來工作了,所以,如果國家的企事業單位的改革能夠觸及到編製給公衛人帶來的就業困擾,基層的疾控實驗室建立和三方檢驗的逐漸崛起,公共衛生領域的前景其實是很好的。回答完畢,嘿嘿
來潑一點冷水,公衛是一個很講「情懷」的專業,如果在這行混,只能處於一個餓不死的經濟狀態,指望靠這行出人頭地的同學們儘快轉專業,越快越好
首先,公衛是一個沒有產業鏈專業,公衛研究的成果只能作為政府的政策建議或者其他研究的理論基礎,這也就意味著公衛只能仰賴zf福利和社會福利。疾控工資的波動,基本上與zf收入相掛鉤
其次,公衛沒有行業積累的概念。臨床醫學是經驗學科,一個從業20年的醫生,累積起來的病例經驗足以秒殺住院小醫生。而公衛呢?工齡20多年的老公衛人如果不好好學SPSS、EPIDATA,很快就只能做做行政工作了。要想有所作為,就要不斷地申請項目、做課題、發論文,這不僅取決於個人的努力,更取決於單位領導人際關係等各種因素。當然,在高校走學術路線的另當別論。
第三,公衛在我國的價值僅停留在「人有我必須有」的階段,無論在醫院、學校、衛生部門,做公衛都是二等公民。很簡單,儘管各種研究都可以證明投入一元錢的用於公衛能夠解約10倍以上的臨床經費,但是這種潛在的價值在現實是不可觀察的,也就造成了公衛的尷尬:大家都說它有價值,但會不會重視大家心裡都清楚
最後,公衛還有一個尷尬的地方,它與臨床息息相關,但它的教育體系卻禁止公衛從事臨床工作,原因是教育水平不夠。而臨床醫生轉而涉及公衛卻相當容易,比如SARS期間成名的鐘南山院士。而目前公衛行業內能為外人所知的專家學者,又有幾個呢?
作為一個在公衛呆了8年的人,深知高大上的口號解決不了溫飽的窘境,理想和現實的差距總是那麼冷酷。希望讀這門專業的學弟學妹們看清這個專業的現實,做好打算。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操著賣白粉的心,拿著賣白菜的錢。
感謝樓主邀請。我是一枚mph在讀的小卒,個人本科的學校公共衛生下設了預防醫學和衛生檢驗兩個專業,有的學校也設有衛生事業管理或社會醫學等專業,衛生檢驗專業一般四年制授予理學學位,五年制授予醫學學位。全日制研究生分為學術型(科研型)與專業型(mph),科研型基本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傳統的三大衛生,職業、環境、營養與食品衛生,還有管理學等。中國CDC的科研型研究生中有病原微生物學這一專業,樓主的病毒學專業很對口,進一步學習流行病,衛生統計學,主要是做公共衛生領域的實驗室研究,是現場工作的基礎,也是很有意義與實用性的,其病毒病所的實驗室還是不錯的。mph從設置上講應該更加註重應用,但是現在國內在教學上這兩種的區別不是很大。應用還應該多與社會學結合,流行病學是一門方法學,無論從事實驗室還是現場調查,或者臨床工作,都應該具有流行病學的思維。統計學是很熱門的,自己幫別人處理數據也是很有錢途。有實驗室和流行病與統計學背景,去一些大型的生物,製藥企業也是不錯的,他們也很注重研究,收入也不錯。我們國家的衛生支出就很少,用在公共衛生這一塊也不多。如果去疾控這種事業單位就只能呵呵了,不過南方一些沿海地區的情況好很多。美國CDC是公務員好像,比國內強但是待遇也不是很高,也有人才流失,他們的工作人員學什麼專業的都有。感覺在政府部門從事公共衛生工作,就是公益性、專業性的,是因了對公共衛生事業的熱愛與一腔濟世救民的熱血。還有第三方機構這種,我還不是太了解。自己尚未畢業,前途也是一片渺茫。不知道能不能幫助樓主理清一些思路,good luck!
我也來回答一下吧。我是本科預防醫學專業,所在學校是個老牌的醫學院,景色優美。現在本科五年畢業了,學習過基礎醫學的課程、臨床醫學課程以及預防醫學的專業課程,去過醫院、CDC和CFSA實習,而且也跟著牛導做過1-2個項目,我想就本科生這個階段的學生而言,我還算比較有發言權的吧。
預防醫學和公共衛生的概念是不同的,但國內一般沒有明確的區分。我的理解是預防醫學,其中的「醫學」就已將暴露了它的傾向,是屬於醫學領域的,以疾病的預防與控制為主,例如傳染病的防治,慢性病的管理。比較注重醫學知識和背景。所以我們預防醫學的學生學了臨床的課程(當然,沒有人家學得深入),也要去醫院實習。而公共衛生的範圍就太廣啦,我個人認為公共衛生是涵蓋了預防醫學的。你想想,幾乎你身邊所有的事情都與公共衛生相關,空氣、水、食品、藥品、職業……,我一直覺得無論本科是什麼專業,只要對公衛感興趣,並且有一定的研究和學習能力,都是可以在公共衛生領域繼續深造的。例如我們學院,研究生也有本科學基礎醫學、化學、食品、傳媒等專業的。也許「傳媒」轉學公共衛生有點兒莫名其妙,其實是很合乎情理的,例如公共衛生領域內的「健康教育」,就需要專業知識與媒體手段的完美結合。再例如,我去CFSA實習的時候,發現在其中工作的前輩有的是預防醫學出身、有的是食品、有的是檢驗、有的是經濟、管理……。還有一點應該提一下,我去實習過的單位,基本上這些單位的前輩都在抱怨待遇低的問題,但我覺得他們還是很喜歡他們的工作的,即使抱怨還是積極地工作著(也可能是其它工作不好找)。所以如果選了這個專業就堅定地走下去吧。人最怕的就是不堅定,然後就後悔莫及的。作為一個本科畢業三年的公共衛生管理專業的人來說,至今我還沒弄明白我們專業到底是做什麼的。
謝邀。我只是一個本科生,說的對不對的,僅僅是個人感悟。平時上課因為有很多跟臨床班一起上的大課,老師有多好臨床老師,所以感觸比較多。1.從大一大二大三的臨床基礎課上,常常被臨床的老師的忽視或者說不重視。2.與臨床相比,我們預防班比較不受重視,去臨床見習,老師一聽預防的,就對我們的要求比較低。可能也是因為我們以後不接觸臨床患者的緣故。3.我們專業課的老師說我們以後大多去 CDC,防疫站,家裡有關係的也許考海關之類的。4.社會醫學老師曾說過,我們專業其實就是一種社會公共服務,之所以不受重視,是因為我們國家起步晚,從非典以後才從美國等國家copy過來的,但是,國民總體素質與國外的相差比較大,國家政府等也對預防公衛的投資比較少,CDC裡面的很多東西都是形同虛設的。5.但是,老師說,就因為這樣,我們預防專業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專業,隨著國家與國民的素質的日漸提高,相信我們專業也會被越來越認同。最近因為要考研,所以老媽說,南方對這方面的重視程度比北方要強一點。
第一次發```我是本科臨床,來美國讀的mph。感覺專業比較雞肋吧,只有個master肯定不夠搞research,如果繼續讀最好還是選個方向。目前感覺就業無望,求指點。
本人今年大三,我們專業是屬於公共衛生學院下的預防醫學。實話說,高考之後被我們學校的預防醫學專業錄取,我內心有點懵,預防醫學到底是幹啥的,和臨床醫學有什麼不同,我爸媽也不贊成我讀這個專業,不想復讀也就讀下去了。我的專業是我們學校的老牌專業,有四十將近五十年的歷史了吧。
關於我們專業學的是什麼?工作方向前景如何?我們大一大二大三學的多數是臨床醫學的知識,大三才開始接觸預防醫學的基礎專業課。一開始我們也有過懷疑,預防醫學該不會是打預防針的吧?其他朋友也笑著說,以後孩子打預防針有沒有打折啊什麼的。。。
據我們老師說,我們的師兄師姐一般都是去疾控中心,葯監局,衛生局,海關之類的。非典的時候在一線工作的疾控人員有挺大一部分是我們的師兄師姐。老師還說其實我們專業就業形勢還是比較嚴峻,雖然說發展前景不錯。
說說去醫院見習吧,我們也是屬於醫學生,但是去見習的時候,帶教老師一聽我們是預醫,就說你們專業要求沒這麼嚴格的,了解了解就好,每次見習都感覺像過家家,不過真的很崇拜在一線工作的臨床醫生。
記得我們專業有個師兄去臨床實習的時候,帶教老師問你什麼學校的?師兄說XXX的。帶教老師說不錯啊,你們學校的臨床專業不錯。師兄非常誠實地說是預醫的。帶教老師就再也沒怎麼理師兄了。這是個悲傷的故事。。。推薦閱讀:
※讀公共衛生碩士(MPH)是怎樣的體驗?
※中國畜牧業養殖業抗生素的使用情況是怎樣的?
※去英國讀公共衛生流統的碩士,有什麼好學校嗎?大家聽說過倫敦衛校LSHTM?
※美國人是不是不能接受用人類糞便作為農業肥料?
※城市市區里有幾個人是被陌生人家貓狗咬傷的?
TAG:公共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