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評價孫曉的《英雄志》這本小說?

比較對象無限制。。。


這書確實很震撼,有生之年值得反覆閱讀。尤其是看到阿秀問秦仲海當年為什麼造反,火貪一刀輕描淡寫的一句:「忘了!」瞬間淚流滿面。


我就想知道孫曉說的到底是哪一屆奧運會····

懂的都懂···


沒有任何要求了,只希望能看到完本。。完本。。完本。。


原本完全有望成為武俠中的《守望者》,只可惜完本和前幾卷修改都是有生之年、家祭無忘系列。野狗是在和田中芳樹比賽誰填坑慢嗎?


反對 @詹於

1.盧雲在前期的設定就是個飽讀詩書的儒生,想法本就是報效國家為國為民,盧雲肯定是個有能力有魄力處理「大事」的人,從護送公主那一段,長洲為官那一段都能看出來,但是他在處理朋友、愛人方面是糊塗而果決的,每次面對抉擇他確實猶猶豫豫但是最後都選擇他的正道,十年前的盧雲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沒有能力去實施他的正道。英雄志對於你抱歉的是,十年前的盧雲是個不忘初心俠者,不是說官場、談政治的弄權人。

而十年後的盧雲有兩個變化的條件,一個是他的武功,一個是十年後的正統朝,盧雲還是原來那個盧雲,十年水浦可不會改變什麼,真正的改變一定是書還沒寫到的部分,總會發生一件事讓聖光避無可避,他會擔起責任去施行他的正道,這個時候必然是他各種條件能力都具備的時候。

2,整篇你就說對了一點,秦仲海就是為了造反而造反。伍定遠是在天下大勢前隨波逐流,秦仲海則是簡單的反抗,他造反就是為了造反,就是為了不被局勢玩弄。天下與我無關,不想做皇帝也懶得議和,簡單來說就是想活在體制之外。你說這是幼稚的造反者,這當然是幼稚的造反者,作者就是想把他寫成一個幼稚的造反者,你沒看出來嗎?

3.楊肅觀為什麼能拉攏人心,為什麼像你所說「開掛」?楊肅觀可不是靠神劍,也不是靠天道。他是靠權謀,不惜害了自己的朋友上司,扶正統上道,掌握大權好嗎?寫到這裡我真的是質疑你看過書沒有?怒蒼上少林寺那一段是楊肅觀的轉折點,詳細刻畫了他為什麼會這麼做。

再往下說他為什麼能拉攏人心。你可別把這本書當成了樣板戲,楊肅觀就一定是奸臣?楊肅觀有自己的政治觀點,正統朝軍隊威嚴、朝中有治世能臣,客棧雖不說仁,可是保持國家有個運行效率。如果一個皇帝沒做好事有私心,客棧就會讓他退房。所有被拉攏的人都是同意他的政治觀點的,而非你所說「開掛」。而國家出問題的根本在哪你沒看出來?少林佛國大旱年,所以民不聊生,說白了就是天命。八世子文試你看了沒?這是楊肅觀的政道呀。

4.伍定遠就更簡單了,伍定遠一不知楊肅觀害了盧雲,二不知他的生活是楊肅觀設計好的。伍定遠簡單的相信楊肅觀,伍定遠面對王一通、面對惡鬼時,心裡問的人是盧雲而不是楊肅觀,所以伍定遠有自己的是非有自己的道,可他沒那麼堅定,背負不了那麼多,是個糊塗之人,膽小之人,只要沒觸及底線,傷及他所珍視的家人朋友,他都不聞不問。神劍擒龍是艷婷,不是那個小石膽。一旦他發現了楊肅觀的小動作,你覺得他這個人物還能這樣得過且過嗎?

我總覺得你吧,讀書太急躁了,要麼就是帶著偏見去看這本書的,漏了很多關鍵的內容啊。你寫的東西就像是那種看完科幻小說之後,一直在那裡說這個不科學,那個現實的孩子一樣,讀書不能有點赤子之心嗎?


先點明觀點:

若十年後再讀英雄志,我一定會找個沒有人的地方哀嘆垂淚,乃至痛哭流涕。

接觸《英雄志》在大三,到如今只不過兩年有餘,但也歷經多次野狗跳票。。

書中,十年前和十年後是條分水嶺,十年前是寫武俠,十年後是敘人生。十年前伏筆很多,怎奈當時看重的是表面的故事情節,絲毫未有察覺。十年前的那一半,即使文筆略差,但不失為上乘的武俠小說。

十年後,借用某位仁兄的話說,孫野狗在努力超脫出潛在的藩籬,創造更大的格局,我認為他已經做到了。此時,正如前面的答案所述,《英雄志》已成為以武俠為載體的文學作品。

我們可以看一下孫曉的個人背景,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本科、美國羅徹斯特大學公共政策碩士出身,他對社會管理、政治體制必然有一定的思考。「觀海雲遠」四位主角,是廣大社會中不同類型人的縮影,也包含著不同的政治理想和社會組織形式的分歧。由於自己有一定的價值觀和政治立場,所以個人對書中表述的政治觀點持保留態度,但不可否認這絕對是武俠的一種開拓。鄙人讀過絕大多數金庸作品,文筆優美、故事生動、內含文化和精神底蘊,常有令人津道的神來之筆。但是個人認為,相比之下,金庸卻仍落了小乘。其「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所謂的民族精神,已有點像CCAV式的哄小孩的奶粉雞湯,(不喜勿噴)。而《英雄志》才真正由小見大,回歸到王一通這樣的小人物上。

就在最近一個月,我又重讀《英雄志》,梳理了不少書中的暗線。而讀到十年後,盧雲歸家的旅途,總會讓我唏噓不已。《十年一覺》、《章台柳》等章節,我每次讀到這些段落文字,總會憂愁感傷,枉自嗟嘆。一切都變了,甚至盧雲,看似最堅定的儒生,他被流放在大水瀑里,也有了改變。那麼多人,就連羅摩什這樣的曾經的反派,他的「幽冥玄指」隨著算盤賬本回歸幽冥,才讓人想起,他也是可憐之人吶,他也不過就是為了活著罷了,也就為了過一個像樣的人生罷了。

說來也有趣,前不久與友人去了趟紅螺寺,對很多人來說,紅螺寺以求子、求姻緣靈驗著稱,而我只想追隨書中的文字,體會書中人物,去看紅螺湖,眺望紅螺塔。

細細感受,十年後的故事,從盧雲逃脫大水瀑,便是又一輪悲劇的開始,沒錯,《英雄志》是個悲劇,英雄最是身不由己。每個大角色小角色的人生,亦是如此。

可以說如果我是在高中的時候看到《英雄志》,我肯定看完前半部分便沒有耐心了,如果偶然看完,我也不會有值得分享的體會。

有句話叫,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有幸讀到了合適的書。

我會把結局等下去。

以上。

2016.4.5 凌晨


剛巧前一段讀了這部書已出的部分。

純技術上,主要有以下優點:

1. 故事編的還可以,人物命運走向也有看頭。人物塑造方面幾個主角,主角的女人們,都挺讓人印象深刻。配角崑崙掌門,崑崙幾個弟子屠凌心金凌霜前面幾部時候,方子敬,青衣,青衣門下倆女弟子等等人物塑造也很成功。我自己尤其喜歡武瓊芳,覺得全書最美好的一幕就是她吻了盧雲說,我們去平定天下吧。

2. 世界觀的構建上,也成功構建了一個可信的世界觀和江湖譜系。後面客棧的設定可信感比較差,沒有解決他們賣命的原因。

3. 盧雲在一些評論里認為是少見的儒俠角色,個人覺得塑造不一樣的角色是每個嚴肅作者的責任。韋小寶寫完就不該再有一個韋小寶。

缺點:

1.前期語言較差,在敘事技巧文字技巧上嚴重不足。幸而兩三部後就好轉。期待出完後野狗兄可以重新整理全書,文字上大幅修整下。

2.後期伍定遠面目有些模糊,說到底他是個普通人,人格魅力上比另外三個主角差的遠。作為主角,需要把性格再發展下,並且需要性格再特別點。或者通過事件的重壓把他的性格憋出來。

楊肅觀後期的變化沒有壓榨出來。

還有大批面目模糊出場率卻不低的,比如陸孤瞻等

對比起來故事對盧雲和秦仲海和那個顧啥啥的女人還有武瓊芳,啥二娘,小盧布,那個喜歡小呂布的妹子的壓榨都非常到位。

3.前面說了,客棧沒有立起來,還是沒想明白怎麼塑造楊肅觀這個人。可惜了那麼好的故事。那麼好的故事完全足以將楊肅觀的性格及變化壓榨的很生動了。客棧立不起來,黑衣人就立不起來。正統部分的故事就立不起來。

4.劉敬沒立起來。技術上所有側面描寫都是寫他成奸臣,所有正面描寫又讓人對他只有同情好感。

寫人的多面性不是這樣寫的啊哥哥。正面描寫時候一定奸相沒有,好歹側面描寫也給點,好歹也能傳達個人生觀不是么。

楊老爸同上。

綜上,這部書整體上可讀性不錯,但不值得細讀重讀。


《英雄志》一書具有相當的水準,大概前11卷還看不出這書的價值,從第12卷開始,此書的要體現的一些東西方自慢慢明朗,尤其是17卷開始全書風格又是一變,作者再次取得突破

前面的內容從情節上講應該還是很精彩的,但此時還完全看不出英雄志的好處來。

真正不大好看的反而是後面,亦即17卷開始,此時務必要把此書當成是文學作品來看,而不是武俠故事,要耐心,千萬不要只關注主角。 如果此時仍以傳統武俠的眼光來讀英雄志,很可能會抓狂的,甚至覺得作者簡直不知所云。相反,如果耐心地讀,暫時忘掉那些「英明武勇」的主角風采, 就會讀出精彩來。

但全書最大的價值目前還未出現,因為全書還有最後三卷沒發,難題還處在解決過程中。應該說目前此書主題已經清楚了,從12卷正式開始,之後一直圍繞著主題,四大主角都在實踐作者的主題。

什麼是小說,小說是一種文學作品,而不僅僅是故事,區別在於文學作品需要作者通過設計情節,刻畫人物性格心理,布置文章結構來較好地體現出某種觀念,思想。

真正好的小說,應當具備深刻性,並且較好地體現出了這種深刻的東西,亦即書中刻畫的人物,設計的情節具備較高的說服力,以良好的結構安排展開敘述。不僅僅要描述一個現象,更要對現象進行解剖,亦即對現象進行解釋,挖掘現象背後的本質。用什麼來解釋呢? 就用書中的人物,情節來解釋,來帶著讀者思考。如果情節具備較好的說服力,再加上良好的結構使得一切看起來水到渠成,就可以稱作一部好的作品。而一部好的武俠小說,除了上面涉及的條件,還需要同時滿足:情節的精彩性(曲折性,新穎性,懸疑性等等)

怎樣才叫做深刻呢? 真正深刻的思想,觀念應當是超越一般讀者的,否則談何深刻呢。

英雄志這本書是一本真正好的小說,他是以武俠為體裁的文學作品,不是武俠故事。


「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唯有《英雄志》」

《英雄志》最初廣為人知是因為這句話,

廣泛遭黑也是因為這句話

這句話可以說一半對一半不對

同為台灣武俠作家,我覺得即便古龍今天還在世,孫曉憑藉《英雄志》也可以和他同列

但說「江湖唯有英雄志『就未免有些小覷了天下英雄

也得罪了很多其他作者的粉絲

五六十年代,梁羽生、金庸等為首在港台興起了一次武俠創作的高峰

而網路時代,在大陸和台灣又掀起包括武俠在內的幻想類小說的新高峰

除去沒有誕生金庸這樣的曠世巨匠之外

新作者們從數量和質量上都超過五六十年代的那次

燕壘生、鳳歌、小椴、馬舸、孫曉、酒徒、女作者紅豬俠、習慣嘔吐等,還有今何在、江南等等以前的九州作者群,不勝枚舉……

他們有些作品的水準並不在梁羽生、古龍、溫瑞安等前輩之下,更遠勝過當年的二三流作者

孫曉的《英雄志》是這個時代很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請記住是「之一」,可以和它比肩的作品也有很多

孫曉文筆還不錯,後期比前期更成熟一些。但和自謙詩詞為清代末流詞人水平,小說文筆已經返璞歸真的燕壘生,還有文字美感驚人的紅豬俠,才華橫溢妙語不絕的今何在等人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英雄志》的故事以明朝的史事為基礎,有人認為是小說的清明上河圖,但論對歷史真實性的還原,還是遠不能和《亭長小武》這種嚴謹到論文級別的小說相比

說到對歷史、政治、社會的宏觀思考,《英雄志》也並不能勝過阿越的《新宋》和酒徒的隋唐三部曲

也有人說《英雄志》得金庸神髓,但這方面,大概沒人能和放在金庸早期作品中分不出真假的《崑崙》相比吧

我認為《英雄志》的出眾之處,一是在於大膽的結構

一部小說中同時有四個主角,從各自的敘事線推進,這是除了金庸《天龍八部》之外絕無僅有的

而孫曉把握得很好

二是孫曉在刻畫人物方面相當見功力

斯文俊雅野心勃勃的官二代楊肅觀、豪爽粗俗天生反骨的小軍官秦仲海、才華橫溢孤傲敏感的書生盧雲、質樸堅定責任感爆棚的捕頭伍定遠

四個主角的個性特徵、社會階層、職業特點、行為模式都躍然紙上

而且每個人物都深入挖掘出了內心的層次

孫曉特別善於將人物推向激烈的矛盾之中,讓人物經歷極端考驗,從而將多層面的性格都展現得淋漓盡致

尤其是盧雲和秦仲海兩人,可謂刻畫入骨

如果說盧雲作為典型的知識分子形象,之前文學作品中並不鮮見

那麼秦仲海這樣的人物,不同於魯提轄單純的魯莽粗鄙,不同於林教頭的瞻前顧後,也不同於喬幫主顧全大局捨己從人,他外表粗俗、不學無術、弔兒郎當、豪爽過人;但實際又粗中有細、精明強幹、懂得審時度勢;在內心的更深層面,他又天生傲骨、忠於自我、永不屈服,算得上是一個比較獨特的文學形象。

第三點,孫曉畢竟是學政治出身的,《英雄志》對於政治鬥爭的還原,對於個人命運在政治潮流中還是具備一定的功力的。

《英雄志》不足之處主要是兩點

一點是虎頭蛇尾,小說結構過於龐大、篇幅過於冗長,導致作者後期有力不從心、駕馭不住的感覺。

另一點是古代軍事戰爭等方面知識的缺失,導致小說在某些描寫過於粗糙虛假。


這年頭好像開口之前先來個「實名反對」就給自己給自己開了光一樣,戰無不勝嗎?那我也來喊一句,野狗太監不得好死

@詹於 的答案我並沒有看完,每個段落看了前兩句我就知道不用看下去了。以蠡測海,坐井觀天罷了

碎片化式閱讀大家也都沒什麼時間瞎耽擱,簡單點說

1、武俠小說方面的評價。關於您使用的「設定」「玄幻」「平衡性」「炮灰」「開掛」「經驗值」「法寶」「NB」這類網路詞語,在野狗(啊..對不起,是孫曉,96年開筆時還未誕生,用旗幟的話說這是犯了歷史虛無主義錯誤。

所謂的這些用詞概括一下無非是因為孫曉金手指開的過火(這點我並不承認),不符合答主心中種田網文的節奏的憤恨和狀似惋惜而已。

然而文學創作從來就不是人物、故事情節和環境的簡單組合,以為設計好了情節套路、人物性格接下來便玩好填空遊戲就行了。

此段轉自網路:

把《英雄志》作為武俠小說也還是比較粗狂的分類,自從盧雲提出了正道一詞,這就已經不是武俠小說能回答的問題,也不是文學作品能回答的問題,而是從有國家和社會開始時,有對人性本身的思考時就提出過,現在依然沒有結果的問題

2、人物方面評價。「某個有名的作家說過,當角色形成之後,作者已經無法掌控其行為了。」作者這句話我在小學寫作文的時候,經常用的模板呢,總之感覺寫上某某作家、某某名人後面那段句子就會得高分的樣子。

「伍定遠。從設定上來看,伍定遠應該是一個俠客,雖然他很有功名心」伍明明是個捕頭,俠客和捕頭不是老鼠和貓的關係嗎?還有感謝作者為伍浦頭洗白,原來有功名心是這麼令人羞恥的事呢

其次拿郭靖和伍定遠相比,著實是抬舉伍捕頭不少。「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簡單的一句話概括了金庸小說中俠客的最高標準,然而即使是在金庸自己的小說中能做到這句話的也僅僅是郭靖一人。再嚴格點說,郭靖也只是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歷史上的襄陽守城也遠比小說慘烈,並不是以身殉節就是大英雄,輸誠舉旗就是大狗熊那麼簡單兩句。

「從政治哲學來說,這個人貌似是遵守的儒家的仁的思想,但是人家儒家講究的是什麼?人家講究入世,首先你要掌握權力,要當官。」你這麼說,孔夫子真是會掀起棺材板追著你打的喲。本身儒門學問自漢復起到宋明後不斷畸形就已經很悲催了,到了你這,不入世苦心鑽營封王拜相還不對了..

秦氏夫子。《英雄志》如取其名,作為全書唯一一個英雄式的人物——秦霸先,一出場便死了。答主拿秦霸先和宋江一通對比,還是挺面面俱到。不過在我看秦公的原形倒不是宋江,而是岳飛。建議您先看下趙構對待迎接宋徽宗宋欽宗二人回朝的態度。也許能慢慢理解這裡面的波詭雲譎

關於秦仲海,李宗盛有句歌詞,想得卻不可得,你奈人生何?唉...少年你不懂的...如果坡腳大叔聽到「秦仲海這個角色的敗筆之處——他完全是為了造反而造反」,他一定回你:呸(一口濃痰,我真的是為了造反而造反!

楊肅觀,這人我不喜歡,所以@詹於你說的都對,真的(認真臉

柳門四將觀海雲遠,大家從公子、將軍、書生、捕快一步步正常抑或掙扎地成為權臣、反逆、武將、儒生,所有的這一切並不是要討你喜歡。

小結一下,在答主的文字里,我看到一個非黑即白,坐井觀天,對各類傳統經典和文學作品滿是謬誤的世界觀。不要被現在的追求顧客體驗式的概念弄混淆了,文學創作的目的從來就不是為了寫出讀者喜歡看的作品,此一立意,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最後貼一段原文,

盧雲肅然仰天,說道:「顧伯伯,我今日若敷衍你,我便不是儒生了。我讀聖賢書,並非為皇上辦事,也不是為百姓辦事。什麼民為本、君為本,我全都不要。」

顧嗣源面色一顫,道:「那……那你要什麼?」

盧雲仰望夜空,凜然道:「一個高乎這世間的東西,我稱他為正道。」

顧嗣源把酒杯放落,驚呼道:「正道?」

盧雲望向自己的雙掌,低聲道:「正道,就是對的事情。大是大非之前,並非拳頭大小、人多人寡便能左右。皇帝也好、百姓也好,都不能折我分毫。」他舉起酒杯,仰手而盡,道:「求不到我心裡的道,我可以回去賣我的面,便算世人說我是孔門叛徒,我也不在乎。」

若是念完覺得可笑,也就不必碰這本書了


實名反對 @蘇曠

英雄志這本書我恰好看了,雖然可以稱得上是一部不錯的書,但是不捧不黑,一切過度的吹捧都是我的敵人。

我不知道是不是孫曉才出了續篇,反正我看的版本中,對於秦仲海造反之後的情況就沒有怎麼正面寫過,我不知道 @蘇曠是從哪裡得知那麼多信息的。我看的版本結束的時候好像是皇帝在搞個什麼儀式,眾人跪地說「皇上萬歲」,然後就完了,所以以下評論僅以這個版本為準。

一、武俠小說方面評價

首先,這本書最初的立意是不錯的,伍定遠的經歷類似胡斐,是一個堅持心中原則的人,但是作者為了突出伍定遠「威武不屈」的性格,把伍定遠的武功設定為很差勁的檔次。但是作為主角之一不可能用於差勁,其他的武俠小說總還有一個秘籍可以練,這伍定遠卻是靠玄幻,好好的一本傳統武俠變成了玄幻修仙,這就是爛書常用的手段,反正我是主角,就好比大家在用真功夫對打的時候突然有一個人從天上跳下來,說我是主角,我會七十二變,這樣一來還有什麼平衡性可言?伍定遠開掛之後,其他人為了跟上來,這開掛也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整個江湖成了開掛江湖,沒有開掛的人全部淪為炮灰。觀海雲遠,除了盧雲之外全部開掛,崑崙那個啥,前期基本無敵的,後來也只能靠開掛才能混了,崑崙弟子前期一個個牛逼衝天,後來在開掛眾面前就是經驗值,連少林神僧都變成了炮灰,這些開掛的一個個就差修鍊成不死神仙頭上頂一個法寶了。這就是本書最大的敗筆——一個毫無平衡性的江湖,一個用玄幻來戰勝武俠,卻自己為很NB的作者。

二、從人物方面評價

這本書最煩人的就是充斥其中的那些糟粕的價值觀,可以說作者筆下的幾個重點人物,全部是些沒有思想的行屍走肉,他們的行為全部圍繞著作者的目標,而一個好的作品,角色應該是具有一定的「自我意識」的,某個有名的作家說過,當角色形成之後,作者已經無法掌控其行為了。這本書的價值觀之所以差,除了作者筆力不夠,無法創造一些具備自我意識的角色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作者孫曉是一個根本不懂哲學的人,他們筆下的那些人物一個個的行為貌似和某些哲學家的思維相似,其實一個個都沒有領悟真正的思想,下面分別闡述(由於書本太長,讀了有點久了,一些細節忘記了,而且貌似這本書太監了):

伍定遠。從設定上來看,伍定遠應該是一個俠客,雖然他很有功名心,但是他人性的光輝點卻一直是他堅守的俠義之心,如果排除掉這一點,伍定遠和一個普通的捕快沒有任何區別。其實這個人本來是可以有自我進步的空間的,但是作者卻很不知所謂的非要給他開掛,搞出一幕「真龍」的鬧劇來。最可笑的是,這麼一個堅守狹義底線的人,態度卻突然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莫名其妙的變成了皇權的看門狗。郭靖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郭靖之所以守襄陽,既不是為了南宋朝廷的高官厚祿,也不是覺得南宋朝廷還有救,而是因為蒙古人來了要屠城殺人的,郭靖清楚自己無力去改變這個世界,但是他可以為眼前的災難出力,所以他是大俠。伍定遠呢?如果他想要改變這個世界,那麼他應該去做一個政治家,哪怕是依仗自己的武力也是可以的,當年他武力渣渣的時候仍然敢面對劍神,為什麼到了武力天下無敵之後,反而變成了什麼事都不能做,反而成為屠殺者的幫凶了呢?即便伍定遠認為自己不具備政治家的能力,那麼退而求其次,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避免災難的發生總可以做到了吧,伍定遠可是大將軍,至少讓自己治下的人民過得好一點可以辦到吧,可是他卻選擇了無條件與皇權捆綁在一起,皇帝和楊肅觀的決定他無條件擁護。作為一個俠者,即便上述行為都辦不到,他當不了一個大俠,但是獨善其身總是可以做到的吧,他武功那麼高,就算不領那點俸祿也不會比當年當小捕快時更落魄,他當官其實是一種枷鎖,一個俠客怎麼能用權力的枷鎖來鎖住自己呢?他連自己的老婆身上烙了別人的印這種事情都能忍,連無數災民餓死都能忍,他真的還是當年那一個為了不想乾的陌生人被滅門就膽敢挑戰「劍神」的男人嗎?這就是伍定遠的敗筆——他原本是被塑造為一個可以為了狹義的底線不顧一切的人,但是作者為了達成自己的目標硬是把他寫成了一個拋棄了俠客之心,淪為皇權的走狗,卻不斷自我欺騙的人。

盧雲。從政治哲學來說,這個人貌似是遵守的儒家的仁的思想,但是人家儒家講究的是什麼?人家講究入世,首先你要掌握權力,要當官。盧雲可好,貌似追求進步,但是每次面臨權力選擇的時候總是被一些莫名其妙的原因而終止。儒家從來不會把世界想像成一個完美的世界,如果世界都完美了,還要儒家來幹什麼?人家儒家就是要出淤泥而不染,要用自己的雙手來改造這個世界。即便是孔子自己,也可以為了心中的正義誅殺少正卯,也可以與自己的敵人「三桓」虛以委蛇,最後達到「墮三都」的目標,但是盧雲雖然被作者賦予了滿腹經綸的學問,但要把他的學問轉化為政治力量,卻首先需要一個完美的世界來保護他才行,他根本不是一個儒家學派的人,他只是一個從溫室中出來的白痴而已。從個人來說,他本來有自己需要保護的東西,但是可笑的是這個人天真之極,每次的選擇都是把自己需要保護的東西推到別人的腳下,只有在最危險的時候才出來保護,這樣一來自然是用了最大的代價去提供最小的保護,最後是什麼都保護不了,反而會讓自己保護的人和東西成為犧牲品。總的來會所盧雲就是一個非常失敗的人,他這樣的人是不可能有什麼驚世學問的,我們讀書的時候就明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道路,可見古人品人也絕對不是只要求死記硬背,一個只會讀書的人也絕對不會被認為有多大才華的。看看我們的教育也是要求要有實驗環節,特別是大學,大學畢業都是要做課程設計的,更不要說研究生、博士生了。盧雲那點水平,放在幾個窮酸秀才堆里吹吹也就罷了,要想得到顧尚書、柳將軍這種深諳世道人心的人的賞識是絕對不可能的。作者憑空給盧雲設定了一個「哈佛博士」的身份,結果連小學生都會的實驗能力都沒有,這就是盧雲這個角色的敗筆——他本來是一個只會死讀書的「初生牛犢」,卻被作者無限拔高,偽裝成一個滿腹經綸的儒者,他的悲劇在於他是一個擁有了巨大力量的無能者,他不知道自己的力量該怎麼用,每次都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悲劇的發生,他不知道自己的目標在哪裡,因為每一條通往目標的道路都被他自己堵死了,他就好像是一個小孩子突然得到了一把機槍,他這樣的人往往是能力越大、目標越高,對別人造成的損害就越大。還不如一開始就看清自己的能力,老老實實從基礎開始做點事,按照他的機遇,出任CEO,迎娶白富美都是可以做到的。

秦家父子。@蘇曠 說了很多關於他爹的事情,反正我看的版本是語焉不詳的,只是說他爹秦霸先是個非常NB的忠臣,後來貌似因為迎接廢帝的事情被新皇帝猜忌,滅了滿門,後來反上怒蒼山,然後中了埋伏被滅了。不得不說他爹也是作者孫曉創造的一個假象,我們在這裡可以對比一下真正的名家大作是怎麼寫的,同樣是被迫造反,同樣是對朝廷抱有希望,水滸傳中的宋江起點遠遠低於秦霸先:宋江家只是一個中等地主,秦霸先是武當派最強弟子;宋江娶了個小妾還被賣了,秦霸先不但人帥武功高,還娶了個大美女;宋江只是一個刀筆小吏,秦霸先是執掌帝國精銳的大將軍;宋江自己能力不怎麼樣,政治上只當過小吏,連官都不是,武功上只比普通人強一點,智力上也不出眾,機緣上除了平日花點錢接濟窮人掙得的好名聲,每次哀嘆「想不到宋江死於此處」都會被人認出來外,就只有一部其實沒有多大用的「無字天書」了,秦霸先乃是國士無雙,文武雙全,年級青青就取得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而且手上有數萬精兵和一大堆文武人才;對手方面,宋江面對的是一個雖然對外羸弱貪官當道,但是自身經濟比較發達,統治力也非常強的政府,宋江自己是被迫造反,地盤也始終不出八百里梁山水泊,秦霸先也是被迫造反,但是一開始手上就有精兵和各種能征善戰的將領,更大的優勢是他手上握有一個如假包換的皇帝,而對方無論是武力還是正統性都不如他。再看看目標,宋江此人雖然有黃巢之志,但是他從一開始就堅持走招安路線,宋江招安不是因為相信朝廷,不是因為相信朝廷,而是為了兄弟們不要當一輩子的賊人,可以為國出力搏個封妻蔭子,宋江是在造反註定不能長遠的情況下,不得不為了眾兄弟的將來賭一把,事實上梁山眾人雖然死了很多,但是也活了很多,也有部分人達到了封妻蔭子的目標,而且他們的事迹也總算是洗白了,如果不招安估計一個都活不了,可見宋江的招安路線雖然並非最佳路線,但是也基本達到了目標。但是秦霸先本來應該是一個比較有思想的人,他可以為了愛情衝破師門的阻礙,他可以年紀輕輕就博取無上功名,他可以招攬一大堆人才為我所用,他無論是個人能力,還是見識都應該遠遠超過宋江,他手上握有皇帝,他的目標是讓現任皇帝退位,讓他扶持的皇帝上位,甚至他還要清算自己滅門的事情,這種不可調和的矛盾和宋江與朝廷那點面子之爭相比簡直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但是他卻依然那麼幼稚的相信朝廷,以致於身死寨滅,最後所有兄弟都以反賊的身份淪為逃犯,自己的兒子被仇人收養而且也難逃反賊的命運。這就是秦霸先這個角色的敗筆之處——前後表現反差極大,可以說後面這個犯了幼稚病的秦霸先,與前面那個國士無雙的秦霸先完全不是一個人,他同樣是作者為了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標而強制扭曲了的一個行屍走肉而已。

而秦仲海則完全是一個失敗的造反者,他之所以造反是因為得知了自己的身世,想要為自己的父母報仇,而讓他堅定造反意識的則是朝廷對他的迫害,他是不得不反。且不說他那斷手斷腳依然能爬上珠峰的扯淡劇情,也不說他的修真過程,只說他這個人,他根本不是一塊造反的料,他能成為怒蒼山首領,完全是源自他爹。怒蒼山能夠壯大也是因為天災人禍造成的大量流民,而他這個領袖除了天上掉下的武功和神兵外一無所成,他魯莽衝動,他不願承擔責任,他無識無謀,他的造反事業沒有任何目標,這就是秦仲海這個角色的敗筆之處——他完全是為了造反而造反。

楊肅觀。作者寫的這個人扭曲至極,由於太監了,埋下的諸多伏筆變得不知所謂,我不知道 @蘇曠說的那些是不是真的,即便那是真的,這個人物也是個極大的敗筆。楊肅觀既然能把皇帝當傀儡,甚至特務機關遍布全國,執掌天下暴力牛耳,自己又是文武雙全,而且已經下定了「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決心,立志要用自己的方式建立佛國,那麼為什麼最後建立的卻是一個人間地獄呢?楊肅觀的權謀能力確實比較高,但是他能成功,依靠的卻是作者強行給他開的掛,不單單是那把神劍,更強的掛是他可以隨意操縱人心,可以輕而易舉的把所有人變成他的傀儡。他可以讓一個和尚變成殺手,可以讓仇人變成忠臣,可以讓一個愛自己的女人一邊嫁給另外一個男人一邊背叛他的丈夫,可以讓一個可以為愛犧牲所有的女人委曲求全的成為他的老婆,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背後站著作者。然而即便他擁有了所有成功的條件,他依然失敗了,恐怕連作者都無法解釋他為什麼會失敗,唯一的解釋就是作者為了把故事編下去,不得不讓他失敗。因為作者要繼續塑造伍定遠、盧雲、秦仲海,要繼續實現「觀海雲遠人人均成大器」的預言,所以楊肅觀必須失敗,至少不能讓他那麼快成功了。所以楊肅觀這個本來擁有了一切資源的人,本來拋開了一切束縛的人,本來立志要犧牲自己建立一個佛國的人,本來文武雙全的人,不但保留了昏庸的皇帝,保留甚至加強了一切壓迫工具,加重了窮人的負擔,還沒有半點政治遠見。他唯一的功績就是依靠作者開的掛建立了一套特務系統,他使用恐怖主義來統治國家,他甚至連目標都放棄了,他這套系統如何維持?靠欺騙?靠武力?靠優秀的政績?靠人民的愛戴?沒有,都沒有,甚至他連自己的女人和兒子都不能 依靠,都要靠偽裝。真不知道楊肅觀這樣的人活著有什麼意義,他不知道怎麼去達到自己的目標,他沒有任何一個繼承人,他沒有任何一個可以相信的人,他貌似掌握天下權力,其實完全是靠作者開掛來維持,只要楊肅觀個人死了,或者只要他不再具備掌握人心的外掛了,他所建立的一切都會瞬間土崩瓦解,連個渣都不會剩。我不知道世界上有沒有另外一個和他同樣愚蠢的人,反正我是沒有遇到過。

三、從敘事上評價

《英雄志》的敘事上頗有「懸疑」風格,但是斧鑿痕迹太重了。首先他整個故事並非完全原創,而是參照了歷史上的土木堡之變及後來的奪門之變、《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小說的內容,揉到一起之後形成的世界觀。這樣做的後果就是,讀者讀到了開始,就會根據自己所了解的上述知識去猜結局,但是作為一篇主打懸疑的小說,如果讓人直接猜到結局就太失敗了,所以作者為了讓人們猜到開始猜不到結局,不得不做了很多處理,搞得故作神秘。

全書大概有三個疑案,一個是秦霸先滅門及老皇帝的疑案,二是「真龍」傳說的疑案,三是楊肅觀上位的疑案。書太監之時應該已經是尾聲階段了,但是上述三個疑案全部遮遮掩掩的,一個都沒有說清楚。秦霸先滅門疑案中,雖然有時間障礙,有朝廷故意隱瞞的問題,但是在後來眾多當事人已經出面的情況下,再遮遮掩掩的就太做作了。「真龍」傳說中,伍定遠是當事人,而且一直是故事主線,他正面經歷的事情居然被故意隱藏,直接就跳到了幾年後。楊肅觀上位時更是故意描述得斷斷續續,故意遮掩到十年之後而形成疑案。不是說不能寫懸疑情節,但是總得有點原則把,不能為了懸疑而懸疑吧。好的懸疑小說中,出現疑點的地方都是有原因的,或者是人們恰好沒有看到,或者是當事人有意隱瞞,或者是人們忽視了某些細節造成誤解,而英雄志所謂的懸疑則完全沒有上述原因,這是敗筆之處。而相對敘事上的故意隱瞞外,更大的敗筆在於,作者營造這種懸疑劇情不是依靠正常的推理,而是利用的一些規則之外的東西。比如秦霸先滅門中老皇帝的問題,莫名其妙的開了一個外星科技的坑,直接製造了「真龍」疑案。在沒有外部支持的情況下老皇帝居然還能活蹦亂跳的活那麼久。「真龍」疑案中各種黑科技,伍定遠完全是人體改造技術。楊肅觀疑案中神劍魔刀到底是什麼原理,神劍看起來類似史萊姆,可以隨便改變形狀,這顯然是要以自身功力為基礎的,但是以卓凌昭遠超出楊肅觀的功力,手握這種逆天神器,居然被輕鬆剿滅,楊肅觀拿到同樣的武器就立即牛逼起來,難道這武器是他家的嗎?魔刀更是奇怪,不但可以獲得力量,還附帶精神控制。楊肅觀並沒有什麼不得了的能力,卻能隻手遮天。

總之,這部書在網路小說中還算寫得不錯,但是要和大師相比無論是武俠精神、哲學內涵,還是人物塑造、敘事行文方面都差遠了。不吹不黑,有人胡說八道要和金古比較,更有人要捧為奇書,你們自己關起門來吹就算了,被我看見了一定要來駁一下。


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唯有英雄志。。。

沒讀前,網路上是這麼評價這部小說的,當時感覺吹噓的太誇張了。

真正讀進去後,果然不是蓋的。讀了這麼多小說,無出其右者。

小說的立足點,包括金庸武俠,也很難和他相較。


英雄志已經不是武俠小說了,沒有哪個武俠小說是圍繞皇權展開故事的。英雄志已經開始犯禁了,主角們全部涉足政治,而不是江湖門派的打打殺殺。

仔細讀,作者是把現實的東西投射進了作品。


盧雲像不像那個一腔熱血家國天下的你,結果貪玩兒讀書少,被生活打殘留在了過去?

秦仲海像不像那個聽著搖滾金屬嚮往著伍茲托克還準備效仿Banksy干翻一切的你?是不是好久沒見他了?

伍定遠像不像現在你?在夢裡對盧雲說我給不起?

楊肅觀可能就是終於站在了金字塔上層,油鹽不近身,天天用系統動力學規劃百年大計的你,像不像你不知道,反正我是覺得惱心,又幻想哪天也能爽爽。

哈姆雷特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三兩銀! (#滑稽)


英雄志作者的文筆可能不是很優秀,不及小椴鳳歌等同是創作新武俠的作者,前期的漏洞也比起同檔次的巔峰新武俠小說也較為多了些,不過觀海雲遠這四大主角的塑造不禁令人嘆為觀止,其滿意的思想性也使得此書站在了新武俠真正的頂端。


一壺烈酒,放不下手,澆不盡愁


英雄志不算是武俠了,不過前期作者還沒寫開,他也是隨著寫書慢慢進步的,我想最後幾章也是他覺得不好,才不肯拿出來,最近不是說又要準備完結了嗎,如果英雄志前面再回去改改,那真的是超極nb了,個人認為完爆一切


轉載:

看過的武俠奇幻玄幻科幻不知有多少了,第一次讓我有破口大罵的衝動的就是孫曉碼出的「網路第一武俠小說」《英雄志》中男一號。

    《英雄志》一書情重於律,廟堂之上被寫得滿目江湖氣,但是一個「義」字,總也是有的。格局甚大卻找不到一個討喜的(男)人物,也是我看了這麼多網文的頭一遭了。

    對比其他三個男主角,盧雲實在是《英雄志》里第一大天才,無太大奇遇,無顯赫家底,二十七八才開始自行練武,居然練出獨門內功,第一次應試名落孫山,第二次居然高中狀元,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天才,實在是《英雄志》里第一大廢物,和《風姿》里天心意識無比低下的李老二實在是大大有一比,足以榮登網文名廢十六甲。

往好聽了說盧雲是個腐儒,不好聽就只能說是個沒下面的爛兔子。

    胸懷天下者多矣,情、義、名、利,人生在世,總繞不開這四樣東西,盧雲既然憫懷天下,情要放,義要放,名要放,唯天下之利不能放,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傻逼,讀了如此多的聖賢書,狀元之才卻不知魚與熊掌之權衡,欲救銀川公主是為情,和番不成則蠻子必將與中原不利,將中原百姓之利放於何處?欲救秦仲海是為義,卻不知將顧家小姐之情放於何處?聞聖旨無賞而不接,徒然神傷是為名,卻令秦仲海不敬於皇帝,將兄弟之義放於何處?兩手一拍得證正道洒然歸隱,將岳父一家之情放於何處——況且,真的得了正道么?得個屁!做事時而只顧眼前,時而瞻前顧後,一身兵法不能決斷,滿身是寶不能擔負天下,胸懷對天下之愛又如何?須知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人貴有自知之明,盧雲不過有治一方知州之才,無懷天下大義將相之才,人活到頭,居然一事無為,讀聖賢書行黃老事,負愛人,負兄弟,負天下人!

    會講道理又如何?我現下可說我知道四大皆空方能成佛,我就能成佛么?

    既然入世又要出世,出世者得證大道,那麼牽掛舊愛是為何?徘徊故居是為何?胸掛故主是為何?想做的事情幾乎沒有做到過,出世出世,不過是無可奈何!

就是他媽的這麼一個廢物,有顧家小姐相傾一生,有銀川公主珠淚橫陳,有瓊華為之掛礙,盧雲他何德何能?就憑一顆慈悲心么?有心有力,卻誤人無數,這麼一個人,值得誰去愛?

    《英雄志》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是盧雲,《英雄志》里最引人的人物是盧雲,《英雄志》里最失敗的人也是盧雲,我不是沒看過黑暗系小說,頂天不過是一個憋郁,看完《英雄志》卻是想破口大罵,就你他媽這麼一個大廢柴,受到被天下人攻的東西,真是他媽的早死早超生!


英雄志中的世界一個是非不分,顛倒黑白,到處是醜陋,奸詐,陷阱的世界,觀海雲遠四個人由於各自的性格和價值觀,選擇了四種方式去應對,而這四種方式支撐起了整部小說。

盧雲,他從小飽讀詩書,深受儒家思想影響,迫切的想改變這個世界。一出場他就講了自己的人生信條,「為天地立心,為蒼生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他一直堅守著自己的「正道」,可這個「正道」沒給這個世界帶來任何改變,反而使自己妻離子散,九死一生,一無所有,所以,他徹徹底底的失敗了。

秦仲海,他是天生反骨,無所畏懼,為反而反。他與盧雲的最大區別在於,他對於這一整套孔孟之道所構築的社會秩序沒有一絲敬意。既然這個世界黑白不分,那就推翻這個世界吧。

楊肅觀,他是永遠的成熟冷靜。跟另三人比,他好像是人生贏家,可他心裡的苦卻一點不少。他從小見證了各種權謀,奸詐,對這個世界早已絕望,但他的師傅天絕又讓他燃起了希望。所以他要創造一個新世界,「大佛國」。

伍定遠,他是四個人中個性最不鮮明的。如果說他是什麼人,那他就是個老實人。他也有自己內心的是非善惡,也希望世界會好,他可以舉世皆濁時堅守自我清明,他可以在不給自己帶來麻煩的情況下幫助他人,可也僅此而已。他面對這個世界,選擇了忍耐。盧雲也說他是順勢而起的豪傑,而非扭轉時局的英雄。他也是這個社會中的絕大多數。

隨手一寫,接下來的看點就在盧雲和伍定遠身上了。

這本書從模仿金庸而起,但最後寫出了自己的風格。有諸多缺點,但是我所看過的武俠小說中,立意最高的。如果能像金庸老爺子那樣反覆修訂,應該可以成為經典。


今天本想搜索一下有沒有最新的連載,結果在這裡看到了 @詹於 的回答,有很多看法實在不敢苟同。我是個英迷,很多章節都看了不下5遍。 對孫曉不斷放鴿子的行為特別的憤怒,可是又容不得有些看不太懂書的人說英雄志不好。

首先伍定遠的態度沒有改變,只是歷練了、成熟了,身為捕快的伍定遠不管自己能力如何都要講滅門的崑崙派鬥爭到底,身為都督的伍定遠不管受到多大的委屈都在捍衛王權,他始終是堅持著自己崗位該做的事,作者對伍定遠的刻畫就是一個傳統普通人。關於伍定遠的描寫有一個亮點:對於伍定遠的刻畫一直是呆板的,直到盧雲10年後回來發現伍定遠從成為真龍開始就在保護武英皇帝,整個角色就突然豐滿了起來。

關於盧雲,作者不是要刻畫一個完人,而是一個有自己堅持的正道的人。顧尚書愛才所以喜歡盧雲,視為己出。柳將軍前期看不上盧雲,後期因為盧雲的能力,也把他視為心腹,但是也能量才而用,在這點上於盧雲和柳將軍的性格特點都沒有什麼問題,不存在答主所說「盧雲要想得到顧尚書、柳將軍這種深諳世道人心的人的賞識是絕對不可能的。」

關於秦仲海。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的出場描寫像粗人,讓答主有了代入感。除了出場,書中的描寫他都是外粗內秀,有勇有謀的形象。 至於為了造反而造反,目的是為了往後永遠不在跪人,可以說他的價值觀與眾不同,但絕不是角色的敗筆。

楊肅觀的刻畫一直不是正面形象,他在堅持著自己的道,像個獨裁者將手伸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定下自己的規則讓世界變得統一和諧,初衷是好的,可是芸芸眾生每個人都用自己的三觀,如何能夠統一,佛國才會變的有規矩而沒有人情。

至於那些真龍和秦仲海的修鍊,雖然有點扯,但不會影響故事本事。你可以理解成作者對於武俠世界的不同定義,或者想像一下有個牛逼的武林高手給他們傳授了幾十年功力。

ps:本來是給 @詹於 評論的,不知不覺寫多了就改為回答吧


推薦閱讀:

如何用一句話講一個故事?
藝術除了審美真正給人帶來什麼?為什麼說藝術使人更加接近天堂?
求大家推薦一本好的類似《無限恐怖》的小說?
有哪些作品如果刨去其歷史意義,放在當代來說不值一提?
有什麼你一想到就難過的詩句?

TAG:小說 | 文學 | 武俠 | 英雄志 | 書籍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