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式雷在世界建築史上的地位如何?
從樣式雷的作品(現存3/5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看,他應該到了安德烈 帕拉迪奧、高迪的藝術高度,特別在於樣式雷家庭的建築文化已形成可以傳承的科學方法,這個高度要遠高於只存在一個人腦海中的其他藝術家。
還是不要進行這種比較,樣式雷要解決的問題和帕拉迪奧、高迪並不相同,雙方所處的文脈背景更是大相徑庭。樣式雷作為長期供奉宮廷的樣子匠,他們本身是自由民,並非某位樓上所言的匠戶。清代建築設計和施工已經非常商業化了,皆為各家私營的營造廠瓜分,宮廷也會撥出預算來採購他們的服務。所以,除了雷氏家族曾供職的設計單位樣式房外,還有預算決算的部門算房,吸納了營造廠的人才。事實上,一直到1956年公私合營,北京的各大營造廠依然活躍,當時三反國進民退、公私合營,直到逐步收歸國有,才告尾聲。傳統營造系統的長期傳承和存在,也是30年代梁思成等營造學社同仁能夠對工匠展開調查,「參稽眾智」研究清代《工部工程做法》才有可能。以上就是樣式雷執業的環境。但是帕拉迪奧面臨的問題是古典的復興,有人文主義精神灌注;高迪更多地是在傳續一種加泰羅尼亞傳統,並與現代主義以前的新藝術運動等形成合流,欣賞高迪具有某種多義性。
可能有點跑題,總之就是說,不要輕易中西比較,要在各自的文脈關照這些大匠師。如果非要比較,則可以更細節地用他們的diagram說話,這才是建築學的語言。另外,準確的說,清代樣式雷圖檔(Qing Dynasty Yangshi Lei Archives)是入選了世界記憶名錄(World Memory),可算是廣義的世界遺產之一種吧。
補充我介紹樣式雷的新作一篇(發表在《華夏地理》2015年11月號上,系節選)樣式雷 匠心營造題主不知道日本的「竹中工務店」之類「工務店」,往往都能追溯到他們戰國時代的諸侯御用建築隊吧?
不太認同樓主觀點。
就題干解釋來說,建築文化形成可以傳承的科學方法,並不能歸功於樣式雷家族,這和中國古代建築的歷史發展和各個時期出現的知名的與不知名的工匠密不可分。就中國古代工匠來看,在樣式雷之前還有以下幾位值得一體。隋代宇文愷:任營宗廟副監,營新都(大興城,即後唐長安)副監,營東都(洛陽)副監等等宋代李戒:著《營造法式》。其他如魯班、李春、蒯祥、徐杲等。
中國古代建築的演變極少出現顛覆性的場景,基本是按照木構的主脈絡發展進化而來的。個人感覺,樣式雷家族繼承並延續了這種脈絡,改"材」為「鬥口」,科學化模數,簡化計算,標準化工程。不能否認樣式雷作品的巨大歷史價值和藝術高度,但是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如果說他站得高,也是因為站在了中國木構古建築這個巨人的肩膀上。高迪、密斯、柯布西耶這類人為什麼可以成為大師?現在也許難以體會,在當時,他們的作品幾乎是其他人不敢想像的、顛覆的。在眾人還在沉迷在各種主義教條的時候,米拉公寓、巴塞羅那德國展廳、朗香教堂、薩夫依別墅的超前程度已經震驚世界。何況很多大師自己還有一套完善的理論體系,同時在城市規劃方面也有建樹。一個是繼承和發展,一個是推倒顛覆。無意於評價兩者的歷史地位,但是我覺得對於一門藝術或者學科的發展,後者彌足珍貴。PS:如果能有幸見到唐朝的大明宮,我相信大明宮的藝術水準和建築價值絕不輸任何一座樣式雷的作品。題主看過盜墓筆記嗎?
樣式雷貌似是個匠戶家族,宮室千百年來不會有太多變化,禮法的定製 用料 都是有非常嚴格的規定。建造手法,尚且有宋營造法式之類近似工程圖的存在。可供發揮的想必不多。
之所以成為世界遺產,僅僅是消逝明清皇家的遺物罷了。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民居多用平頂還是有坡頂,單坡還是雙坡?
※讀建築的人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建築之間的對話?
※建築學的教學會一直以空間為主嗎?如果以建構為主會不會更好?
※超高層建築如何解決消防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