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用一個例子來解釋哲學中的形而上學,你會怎麼講?


洞穴喻~


呃,光看這題目可能會有兩種理解,一是想讓人用比喻的方式來描述一下形而上學在整個哲學領域內的地位是如何,二是想讓人用具體的例子來幫助自己理解一下什麼是形而上學。如果是前者的話,樹根的那個比喻其實還行,不過要是算上後世眾多哲學家對形而上學的各種評論與批判而要想得出一個較為全面而中肯的回答,我想一本書可能都寫不完。那麼如果是後一種理解的話,我們其實可以從生活中舉出很多種例子來幫助我們理解什麼是形而上學。

比如當我們在街上散步的時候,不時的會碰見遛狗的人。我們總會在街上碰見這樣的狗那樣的狗,而如果這時你腦海中靈光一現問道,為什麼金毛與泰迪外觀上差這麼多,它們卻都是狗?它們既然都是狗,那它們應當共同具有某些相同的屬性吧,那麼究竟具有哪些屬性的事物才會被我們稱為狗?狗的本質是什麼?差不多這就是我們從形而下的日常生活中過渡到形而上的概念思維的第一步了,而繼續用這種概念思維追溯本原之類的問題,就會逐漸進入到傳統的哲學問題上來,而這些經典的傳統哲學問題就構成了形而上學。比如,接著剛才的例子,狗的本質是什麼?既然這世上有這麼多不同的狗,那麼有沒有一種作為「模板」的理想的「狗」的存在?(經典的理念論與共相殊相問題)既然我們把狗某種程度上也當作我們的夥伴,那狗與人的共同點是什麼?是生命么?生命的本質又是什麼,等等。到最後,你會想,物質是什麼,時間為何物,世界究竟是不是由某種統一的最小單位組成的等等這些極其抽象以至無法再上升的「終極問題」,而這些類似的問題共同構成了所謂的形而上學這門領域(形而上學的領域與所謂的形而上學的思維也有所不同,後者不單單是教科書上的說法,其實這種思維習慣在哲學史上都是根深蒂固)。

而如果要簡單的說,在我看來形而上學作為一個領域,它其中的問題大多是以抽象化的概念為目標的,這種思考方式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經常出現,只不過形而上學中的核心問題將作為研究之對象的抽象層次提高到了無以復加的地位(比如金毛、狗、動物、生命、物質等等),並用一系列如此這般的問題與回答營造了一個同樣無比抽象的體系,且從中又產生了更多更為複雜的問題。

其實要說形而上學到底是什麼,該如何全面地理解它,我們每個人或許都太淺薄了,歷任大哲們都曾或多或少地陷入到這個泥沼之中或不自知。所以我也只是舉了個小小的例子,希望能提供一點點小小的幫助。。。另外,其實我覺得在哲學中舉例是個很好的方式,不管是幫助自己理解還是幫助他人理解自己,君不見歷史上甚多的比喻與描述已成經典……


陳春文(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院長,教授《科學?經濟?社會》雜誌主編。甘肅省《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 後現代還是後形而上學? 2015年10月30日(星期五)晚上19:00 一號教學樓一大教室

先說後現代這個詞,後現代,意指超越現代性。現代性,以價值中立,精確可靠的科學及其技術為代表。

自啟蒙時代以來,一直對有科學的崇拜,認為科學知識能取代一切其他知識。

科學技術的中立,被認為是它的最大優點。比如心理學,研究人的腦部活動,不需要考慮人的想法,研究結果也沒有對和錯,是什麼樣的結果,就是什麼樣的結果,這就是自然狀態,自然狀態就是最好的狀態。

但是一些研究發現並不是這麼回事。

比如以前談到過的庫恩的「範式」一說,他的科學史研究發現,科學並不是一直往前深入的,而是一個範式取代另一個範式(範式可以理解為一個理論群,來自某個科學團體的共同創造)。

比如,社會學研究,在社會研究上保持價值中立很難,社會本是人類的創造物,如果你跟自然科學一樣,僅僅研究現狀,而不提供更深的建議。那麼你就是在維持現狀。所以一般社會學家主張介入社會現實,來改造社會。

當發現科學技術,是具有「意識形態」的,是有價值取向的而不是大家想的那樣價值中立,於是就有了後現代性。

在後現代社會,人的一些主觀因素,主觀看法被引入科學研究中。在後現代社會,價值開始依賴於個人,即個人的價值是作為研究的一項重要考量因素。

後現代社會,是個體化的社會。當我們往科學技術中引入價值時,不再引入傳統的道德價值,傳統的價值,而是基於個人的一些價值,比如政治學研究個人偏好問題。

而講座題目,把這些現象解釋為後形而上學。

形而上學,即對世界的基本構造(構成單元及其之間的關係)的研究。比如經典力學把世界組成看做是有原子分子這些實體構成,而量子力學卻認為世界是由糾纏再一起的量子構成,它到處運動,飄忽不定,只有在測量的那一瞬間,它才被限定。

後形而上學,大抵是對世界基本構造的再認識,即意識到人並不是作為旁觀者觀測世界,而是當事者接觸世界。

講座大概會講亞里士多德,講柏拉圖(形而上學的源頭),會談海德格爾(他是研究海德格爾的)。

是超越現代性,引入價值。還是重新界定世界的本原,創造新的形而上學,且看他怎麼說。

陳春文,是個胖子,不像個學哲學的。我大二時,初接觸哲學,看過他的一本書《回到思的事情》,艱澀難懂,看完跟沒看似的,但覺得高大上。在大四學哲學的時候,看做他的公開課課程。課程講得很慢,他說話也喜歡用詩性語言,德語發音不錯(那時,我還有點衝動想去學德語呢~)。整個課程,五六節課,就記得那個關於真理的「林中路」隱喻。(樹林中一些樹倒下了,空地顯現,一些樹長成了,空地現實。真理也是如此,被他物遮蔽,我們做的就是去蔽就是)。

現實——消失

陳春文的那個講座,主要內容跟我猜想的完全不一樣。講著倒讓我回想起一點他寫的那本書《回到思的事情》。他的講座分為兩部分,前部分是介紹後現代與後形而上學的名詞由來,很淺。後部分是講解了一首詩(類似詩歌鑒賞)(本來要講兩首,但他覺得沒時間,只講了一首。)

他講的很好,我也如霧中看人,聽懂了個大概。但一些概念,名詞的歷史背景,沒有了解,感覺水很深。

隨便整理點東西,大家隨便看看吧~

首先,他談到了物理學的危機,波與粒子的問題。波的現象不能解釋粒子,粒子的現象不能解釋。1900年,普朗克發明了量子這個概念,然後在愛因斯坦的完善下,質量與能量的相互轉化,開闢了一個新領域——能量問題。打破了牛頓的那個體系,在量子力學之前,物理學以為到了終點,物理學家只能拾牛頓之牙慧。

同樣,在哲學也遭遇到了危機。西方的哲學家為了解決這種危機,有回到先前哲學家的思想的想法。形成了一些流派,比如新康德主義,新柏拉圖主義,新馬克思主義。甚至,會有人主張吸納其他文化,比如泰戈爾的詩。

這些文化現象被稱為後現代,後現代只是一個時代描述,它是出現在現代之後,但大家都不知道後現代發生了什麼。所以加個「後」來命名。

而在這種背景下,海德格爾提出了哲學的終結。

回到中國,中國由於近代史的曲折發展,使得中國的任務一直是現代化。雖然中國出現了先鋒文學之類的文化思潮,但後現代在中國一直不是主流。

70.80年代,改革開放時,那是人們對外來文化充滿新鮮感,那時「存在主義」被引入中國,在中國到處都是詩人,大家都熱衷於寫詩。

海德格爾認為「哲學的終結」,是指從亞里士多德為起點的哲學的終結。

他(陳春文)所說的哲學,一直強調是從亞里士多德開端的,細緻地說,是從物理學開始。

亞里士多德的徒弟在整理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時,把一部分編排為物理學,另一部分不是物理學,但跟物理學類似的編排成一冊,稱為「後物理(metaphysics)」,也就是中文翻譯的「形而上學」。

在哲學的源頭,即亞里士多德,他把存在物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產性存在物,一種是生成性存在物。

亞里士多德擱置後者,著重介紹了前者,他主張通過分析(分類,下定義)的手段來對待存在物。

後來的哲學(包括科學)都是這麼做的,然後西方世界成功地創造了一個人造的世界(在工業革命之後),人類開始服從於標準化,同質化,開始趨同。

這裡可能有點難理解,著重解釋一下。

生產性存在物。比如太陽,本來在人類存在之前,太陽就已經存在。太陽是個存在物,但人不這麼想,人通過日常經驗發現,太陽光很暖,發現太陽光充足的地方,莊稼長得好……於是太陽淪為了人的一個工具,一個用於生產的工具,太陽就是生產性存在物。

太陽不再是一個為個整體的存在物,而是冬天取暖的工具,是讓莊稼豐收的工具……太陽被拆解為若干片段,而不再保持他的完整性。

哲學(包括科學),正是在這種種加屬差,拆解他物,人造他物(把他物功能化),然後創造了一個現代文明。現代文明一創造,然後這個套路就出現了危機,因為突然發現,沒事可做了。商品可以一樣,人可以一樣(職業化人才),社會到了盡頭,沒有再前進的方向。

所以哲學的終結,要回到亞里士多德。

所以與其用「後現代」這種毫無內涵的名詞,不如用「後形而上學」這種有指涉的名詞來得好。(這解釋有點怪~)

之後,就是詩歌鑒賞。

談到了「目光」的問題。在西方哲學裡,有光的哲學,對光的解釋這個傳統。

目光這個問題,我以前介紹存在主義時,好像舉個薩特的那個例子。

假如你在公園散步,陽光明媚,花香鳥啼,微風草動……一切都很美好,這是一個很恰意的自我世界。但突然,你看到了公園裡還有另外一個人,你的心情就突然低落下去,因為你知道這些美好的風景不僅僅屬於你,也屬於他。

(這種被剝奪感,就是目光的問題~)

當你看別的事物,看別的人,你是基於自己某種意向,某種目的的。你不會是基於他物或者他人的視角來觀察。

你的「目光」剝奪了他人的存在,他人不再是一個存在物,而是一個功能性的事物,被你使用。

在你剝奪了他物,他人的存在時,他人(物沒有意識,沒有這種能力)也剝奪了你的存在。

當你成為他人的功能性事物,比如當個好學生,是因為別人認為這是好的。你就不是存在物,淪為了他人的符合他人心靈圖像的某個要素。

當然,你可能受此啟發,當個「是其所是」,拒絕對話,保持自己的「恆真性」,成為一個自在自為之物。結局有兩個,要麼成為尼采所謂的超人(引領時代潮流),要麼成為葉良辰(你若執意如此,良辰不屑陪你玩玩~)

更好的理由是:心理學研究發現,有人格感的人普遍比沒人格感的人過得不幸福~

然後談到知識,我們的知識,或者說真理,都是基於一些假設的推論,知識的最高的境界就是到達這個邊界,就像一個圓,起於此,回到此。。。

真理之外,是真相。是沒有被肢解的存在物。

之後是提問環節~

Q1:(我提問的)亞里士多德的分類(生產性存在物與生成性存在物)與我在其他書籍上看到的分類(自然物與人造物)有什麼聯繫。

陳教授似乎有些高估我的接受能力,講了好多。但沒聽太懂。他的回答大致如下:在亞里士多德的時代,那是神與世界的時代,任何東西都是神,太陽有太陽神,山有山神。神把事物顯現到感官層面被人認識,所以生成性存在物,是神的領域,不被亞里士多德討論。人只能認識生產性存在物。

而自然,來自羅馬的拉丁語,指的是人掌握語言能到達的地方。自然也就是大家公認的存在的背景。這個自然跟中國傳統的自然一詞不一樣,它是人工化的東西。自然與科學,自然是科學的研究對象。

Q2:我有點好奇,您跟研究哲學的同行日常是否會有交流,會開家庭party之類的活動?

這個問題,他也有點誤解。

不過答案是令我滿意的。

他說他認為「詩思同源」,解釋詩跟搞哲學沒有矛盾。他是搞哲學的,他的觀點影響他那一片的文學界的觀點。於是他擔任了文學主席一職。文學到深處,是要懂哲學的,哲學是道檻,能夠淘掉那些淺顯的文學。

Q3:現實性的問題,有什麼?

他的回答是,不要過於關注現實,要學會創造現實。我們總是在別人的期望中,覺得該怎樣,而不脫離自己的環境,去想我能創造怎樣的現實(這是我自己編的,他的答案也類似,存在主義式的看法,人活著不僅僅是慾望的滿足,還有創造)。

陳春文老師的最後一句話是「水我就不喝了,我現在急著出去抽支煙~」

「 真理之外,是真相。是沒有被肢解的存在物。 」

太陽作為取暖的工具,作為光合作用的工具,這些功能讓它成為了知識的要素。而這些知識,永遠不能把太陽當太陽來解釋,功能性解釋,只是肢解了太陽,而不能保持它的完整。知識是有假設,是有邊界的。在邊界之外,是每個獨立的存在物存在的世界,存在物之間沒有聯繫,是人塑造了這種聯繫。(在此,真理=知識,真相=知識之外的,不能被知識解釋的東西。)


各種科學研究的對象和我們日常觀察的對象,到底是些什麼


首先,對形而上這個詞做一點解釋。形而上就是「形態」之上的意思。也就是在可觀察,可接觸到的現象之上的,不能夠被直接觀察,接觸到的東西。(背景介紹:形而上來自metaphysics,這個詞來源於古希臘語meta + phusis。 meta在古希臘語的前綴里的一個意思是背後的,phusis是自然。所以metaphysics原意是自然現象背後的規則原理。)

因此,所有物理定律啊什麼的在嚴格意義上都屬於形而上的範疇。

自從自然科學從哲學裡獨立之後,哲學意義上的形而上學就更加抽象一些,同時也涉及更加根本的一些東西。最典型的的例子是因果。 事物的發生是真的有原因的嗎?我們可以觀察到一件事情發生後另一件事情跟著發生。但這種時間順序上的前後關係就以為著兩件事情有因果關係嗎?還是說只是偶然?給事物的發生一個因果解釋就是一種形而上的思考,因為如果純粹就觀察的結果看,因果是不存在的(即你摸不到這個東西),因果屬於人思考理解事物的一個習慣。

另一些例子包括時間(時間是啥?),空間(第四位空間啊什麼的),乃至存在啊等等都屬於形而上範疇。


這道題簡直就是為威廉詹姆斯而生的,他曾在《實用主義》中做了一個絕妙的比喻,他是這樣說的——

「我曾想到一種光學上叫做『全反射』的現象,它很好地象徵了實用主義所理解的抽象的概念和具體的實在之間的關係。把一玻璃杯的水放在略高於你眼睛的上方,透過水仰視它的表面,或最好透過一個養魚缸的平壁來這樣仰視,那麼你就會看到一個非常耀眼的被反射的圖像,比如說在玻璃缸對面的蠟燭火焰或任何其他清晰的圖像。在這種情況下,任何蠟燭的光線都沒有越過水的表面,一切光線都完全被重新反射回到水的深處。現在,讓我們用水代表感性事實的世界,用它上面的空氣代表抽象觀念的世界。兩個世界當然都是真實的,並且是相互作用的,但它們只是在它們的分界線上相互作用,就所有經驗而言,一切活的並和我們相遇的事物,其所在地就是那杯水。我們就像那些游在感覺世界中的魚,上面的高級元素構成了我們的疆界,但我們不能完全地呼吸它或深入它。然而我們從它那裡獲得氧氣,不停地和它保持接觸,一會兒與這一部分接觸,一會兒與那一部分接觸。每當我們和它接觸時,我們都隨著我們被再決定的和再獲能量的過程而被反射回到水中。構成空氣的抽象觀念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可以說它們自己是不能獨自呼吸的,它們只能在矯正功能方面起作用。」


難道不應該用柏拉圖的allegory of the cave(地穴寓言)嘛?專註比喻形而上學一千年。

故事是這樣的:

1. 我們這些愚蠢的人類都被困在黑洞洞里了,不僅手腳被困住,頭也被定住不能擺動。

2. 我們背後有一團火,當真實世界的事物從我們背後「路過」我們的時候,我們就會看見一個倒影,我們以為這個倒影就是事物本身,其實我們只能看到它大概的形狀。

3. 偶爾有聰明絕頂的人可以逃出這個黑洞洞,然後看到事物的真實面目。

(明明用紅色的字體不知道為何出來變黑色了,不好意思)

再簡單點的例子就是顏色。假設一棵樹上有999999999種顏色,而人類的眼睛只能分辨999種顏色,那你看到的樹還是樹本身的樣子么?當然不是啊,樹上有可能畫了一隻小兔子你都看不見誒。

因為:

1. 我們的知識僅停留在我們感官感受到的世界

2. 我們沒有十全的證據可以證明我們的感官系統是正確的

所以:

我們感受到的世界有可能不是世界本來的面目。

而研究這個世界「本來面目」 的,就是形而上學。

形:我們看到的世界

而上:之上(之外)

學:學科

比較有名的形而上學哲學家有:柏拉圖,康德。

中國哲學家是出了名的腳踏實地,以孔子為首的各位哲人都表示不相信有形而上的世界,而且就算有,既然對我們的生活沒有產生影響,我們研究它干毛線啊?


一個人伸手指道,「那是什麼?」你回答,「那是X。」

形而上學就是揪住X不放的學問。這個名為X的存在是什麼?它在(是)不在(是),在什麼意義和程度上是;是的話,一還是多、單一還是複合;它的「本質」是什麼,或者有沒有;有的話是普遍還是特殊。

最簡潔的定義,形而上學是關於being(存在)的學問,這泛泛起來就成了一切你可以指涉的東西都是其研究領域。雖然形上學就是包羅萬有,這種類亞里士多德的定義也確實略大了點,因為還有一個以萬有為研究對象的認識論。兩者的區分有個同樣簡潔的版本,形而上學研究what,認識論則是how。

以上是非常粗略的解釋,個中微妙幾乎可見諸每個字詞。還望方家指明。(不過方家觀點亦各異。如果有一個例子或定義又簡單又滿足大家的期待或許才是怪事,至少後一條就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meta不是「最重要的,最大的」的意思窘……希臘文原意為「在……之後」,如果真表示最重要的話那應該用「在……之先」才對呀。之所以叫metaphysics是因為後人編纂亞里士多德文集時把這些東西放在《物理學》之後,後世沿襲這種說法,沒什麼高深意義讓人發揮的。如果想分析微言大義的話還不如找ontology(本體論),on希臘文里是存在的意思,形而上學(或本體論,兩者有時可互換,但有區別)就是研究「存在」的學問。

形而上學是孤立、靜止看問題的方法論神馬的說法就不要再提了,淺嘗輒止斷章取義,中國政治課教育之家醜,外揚不好~


形而上學是和詞,就是日本人造出來然後傳回中國的。日本人是借鑒荀子里的一句話,形而上者為道,形而下者為器。

那麼這個道又是什麼?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就是永恆的道理。或者是抽象的東西。

在西方,形而上學是叫做metaphysics。meta是超過,之後。而physics原本在古希臘是指自然。所以是意為在自然之後。

那具體是什麼呢?比如這個自然之中有很多樹,但是每種各不相同。我們為何叫它樹?也就是說要找其是,以及為何是其是。也就是它是什麼?它為什麼是?

形而上學可以算最古老的學科了,之下的衍生有存在論(什麼是是?),認識論(我如何知道其是?)等等。


當年我的一個老師在講海德格爾《林中路》的時候用一個例子來解釋西方形而上學史。

印度神話認為世界是由一隻大象托扶的,而大象底下是一隻烏龜,而烏龜底下是什麼?印度人從來不會考慮烏龜底下是什麼,而古希臘人卻執著於此,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就是形而上學的起源。

再舉一個例子,自然詩人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的本原是一團永恆的活火,按照一定尺度生成,一定尺度燃燒,永不熄滅。形而上學研究的就是這團活火,這團火是什麼,它如何使萬物生成,燃燒。

形而上學體現的是一種刨根問底的思維,其思維方式是「一定要有什麼,憑藉於此,萬物才能存在。」而東方智慧卻不會執著於有,而強調無。


一月映千江,千江非真月。


如果你說的是【哲學】中的形而上學,而非【馬列主義】的形而上學,那連例子都不要,就是兩個字,樹根。

這是亞里士多德總結的,形而上學就是知識界的樹根,物理是樹榦,其他所有的應用學科是樹枝。

樹根你看不見,也不知道是不是和你想像的完全一樣,但是你很清楚它就在那裡,如果沒有樹根,再大的參天大樹都活不了。


當你思考
「什麼是形而上」,就是形而上的思考方式


追本溯源


個人理解 唯物辯證法也屬形而上學一種,但在辯證唯物論眼中為體現自己的牛逼而把除自己以外的所有形而上學歸結為形而上學(後面的形而上學是辯證唯物論的形而上學,被賦予了新含義)

辯證唯物論的形而上學 = 形而上學 - 辯證唯物論


C++裡面的類和對象,對象是類的實例,在內存里佔有具體的空間,而計算機是不會為類分配內存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器就是具體的可感知的萬事萬物,道就是蘊含在事物中的普遍道理,是抽象的。比如雞,形而下就是一隻只個體的雞,形而上就是 一種兩隻腳有毛會下蛋的生物,是一個抽象的概念。


物質:世界上有一個球

概念:我們認為球是圓的東西。

metaphysics:球、圓、東西有什麼區別。圓是不是東西。東西是不是東西……

metaphysics之ontology:什麼是「是」,為什麼「是」,這一切從哪裡來……


例子的話,柏拉圖的洞穴理論就可以說明。在《理想國》第七卷,柏拉圖作了一個比喻,有一些囚徒從小就住在洞穴中,頭頸和腿腳都被綁著,不能走動也不能轉頭,只能朝前看著洞穴後壁。在他們背後的上方,遠遠燃燒著一個火炬。而這時有人在火炬前活動時,囚徒就會看到影子,聽到聲音,而將這聲音與影子聯繫起來,認為這就是實在。現實中,通過感性給予我們的直觀,以及理性將直觀加工成的概念都不是實在,只是影子而已。

形而上就是研究那個真正的實在,永恆的理念(即上帝)。世界之於我們只是表象。根本不是物自體,我們的感官所表象的世界不是定在,只是服從於根據律(參看叔本華《論充分根據律的四重根》)。就像維特根斯坦在《邏輯哲學論》開篇所說:世界是事實的總和,而非物的總和。

形而上學研究以下三個問題:1)靈魂是否存在?他的自然是什麼?

2)身體是否存在?他的自然是什麼?

3)上帝是否存在?他的自然是什麼?


形而上學就是,孤立,靜止的看待問題和事物

1:形而上學看待問題是採取靜止的態度。

比如一個人做了壞事,形象上學就認為這個人一輩子都是壞人了,一棍子打死,他把時間定到了靜止狀態,但是世界是前進的,人也是前進的,好人會隨著環境量變導致質變,變壞,壞人也會隨著環境,量變導致質變,變好。

2:形而上學看待問題用的是孤立,片面的視角

比如一個形而上學看到水上有一艘會動的船,形象上學就認為穿會動,但是這是非常孤立的看待問題,而沒有細心的研究對立面,有可能船並沒有動,而是風吹的,或者水下有激流推動的


用 「一個例子」 來 「解釋」 「哲學中」 的 「形而上學」?????

我善意的提醒一下題主:這種隨意的語言是不能用來討論哲學問題的。例子可以用來比對,無法解釋;形而上學也不一定是在哲學「中」。

我個人認為,那些對時空、事件、人性等範疇誠實思索過,並形成清晰、體系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的人。對於他們,每一個哲學概念都是一個很個性化的存在。而且當思想開拓出前人未曾涉及的疆域時,還有權提出新的概念用作標識。

人與人的思想是可以交流的,可這種交流又是非常難的。哲學思想的交流絕不同於哄女朋友開心,父子達成諒解這種通俗意義上的交流,而是需要複雜嚴肅的前題。討論一個具體的哲學問題,參與討論者起碼應當具有共同領會和共用的語言系統,這樣的交流才有可能是有效的。否則就是雞同鴨開會,咯咯呱呱鬧半天,末了還要費力的從些雜亂的言語中翻撿意義。

「形而上學」在不同的哲學家、不同的哲學體系里有著不同的涵義。

以上說這麼多就一個意思:前輩大師們有他們的定義,我有我自己的概念,不存在誰對誰錯,對個人來說都是用來給思考作標識的,作個定義說出來,只是為了方便交流。很多大哲學家花太多時間在組織語言表達思想上了。

以下是我個人對「形而上學」的定義:

人的觀念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存在一種傾向性,在這種傾向性的作用下形成一種可以用金字塔類比的「體態」。當思維時意識流動的方向是由「金字塔」的下層指向上層時,我稱這一段思維是「形而上」的。具有這種指向性的思維統稱為「形而上學」

就這麼簡單一說吧,真要把這事給說清楚太難,這可是窮人類幾千年的大智慧都沒能下定論的事兒。而我們的題主竟要求用 「一個例子」 來 「解釋」 「哲學中」 的 「形而上學」。

以上


推薦閱讀:

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正確么?
自由對人類有多重要?更多的自由一定給人類帶來更多的幸福嗎?
想要自學 了解哲學看什麼書?
維特根斯坦的理論在當今來看有哪些缺陷或不足?

TAG:哲學 | 形而上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