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類型學簡單來說是什麼?


昆西「類型不是指被精確複製或模仿的形象,也不是一種作為原則規則的元素……從實際製作角度看,原型是一種被依樣複製的物體,而類型則正好相反,人們根據它去構想出完全不同的作品。原型中的一切是精確和給定的,而類型中的所有部分卻多少是模糊的。我們因此看到,對類型的模仿需要情感和精神。」

「我們也看到,一切發明創造儘管在以後會出現變化,但卻始終明確保留和表現了自身的基本原則。我們的討論是為了明確地認識以隱喻形式出現在許多研究之中的類型一詞的含義,同時也想指出兩種錯誤觀點:一是類型不是原型而被忽視,二是把原型那種對應複製的嚴格性強加給類型。」

以上為建築理論家昆西的論點。

後文介紹羅西的觀點,摘自《城市建築學》(強推這本書!不管學建築或城市規劃都相當有用)

在建築中有一種扮演自身角色的元素,它不是建築實體所要服從的元素,而是存在於原型之中的某種東西。這就是規則,建築的組織原則。事實上,這個原則可以認為是永恆的。這種觀點的前提是視建築為一種結構,而建築物本身可以表現和揭示這種結構。這個永恆的原則可以稱為典型元素,或簡稱為類型,它存在於所有的建築物中。類型也是一種文化元素,可以通過不同的建築物加以研究。類型學因而稱為分析建築的要素,也是分析城市建築物的要素。

類型學所研究的是不能再進行縮減的元素的類型,即城市和建築的元素類型。儘管它是預先決定的,但卻與技術、功能、風格以及建築物的集合特徵和個性有著某種辯證的關係。例如集中式布局顯然是宗教建築中一種固定不變的類型,儘管如此,每當人們選定集中式布局後,教堂建築的功能與建造技術,以及參與教堂活動的集體便會相互影響和作用。我認為,住房的類型從古至今都沒有發生過變化,這並不是說人們的實際生活方式沒有改變,也不表示總也不可能出現新的生活方式。不過在不同時期的住房中,這些元素的具體表現形式卻是千變萬化的。

我們可以說,類型就是建築的思想,它最接近建築的本質。儘管有變化,類型總是把對「情感和理智」的影響作為建築和城市的原則。

以上皆為讀書筆記。(媽呀 打字打死我了。


既然問題問的是簡單來說,那我的最簡單的理解,類型就是「這種建築」。

========================================

稍微多說兩句的話,區分種類是人認識事物的一種有效途徑。一幢房子,被歸類為住宅,或是被歸類為某種住宅,用的並不是列出全部條件逐條檢查加權打分最後判定的機械方式。歸納和演繹的認識方式本來就是真實世界的一部分,是和真實世界協調一致的。就好像你學說話的時候,學會了「汽車」這個詞,你就能夠把汽車全部都和這個詞對上,這變成了一種終生的能力。你並不需要學會關於汽車的一切才能夠學會這個詞,而是通過這個詞去學習關於汽車的各種知識。

類型學就是將這種認識方式運用到設計創造領域。生物學上的分類並不意味著創造新個體,生物學家看到一棵樹,思考的是它屬於哪個已有種,或者是需不需要為它多增加一個種。但是建築師在運用類型學的時候,主要是為了指導設計新的具體的某一幢建築。這離不開建築師對世界的認識方法,所以就離不開歸納和演繹的認識方法,所以就必然是一種類型學的認識方法,所以它就接近建築的本質。

為什麼說是接近呢?再舉個例子,人們常說彩虹是七色的,其實彩虹的色彩明明是連續變化的,但是人非要把它分成七種顏色,七色成為了彩虹的特徵。在繪畫中,人無法精確畫出彩虹,為了再現它,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七種顏色來畫。這就是人認識世界的方式,它是有限的,同時關於主體和客體。


先聲明:1 以下是個人見解 2 我學識有限,只試著討論下羅西的類型學

羅西是義大利的建築師,義大利20世紀初出現過鼓吹資本主義物質成就的激進的未來派,接著二戰期間又出現了理性主義,又重新思考城市歷史的問題。個人覺得,理性主義建築師,尤其是特拉尼,和柯布設計地方性建築的思維方式很像,都有著很強的幾何分析特點(或許「理性」的涵義正在於此。具體可以看下科林羅和埃森曼對這兩個人作品的形式分析)。

之後出現的新理性主義,即提出類型學的建築師群體,接過了研究城市歷史的旗幟。不過在羅西的設計中,帕拉迪奧式的幾何分析已經沒有了。

羅西類型學和結構主義語言學有很大關聯,尤其是列維斯特勞斯,題主可以先看看他的書,比如《憂鬱的熱帶》,運用結構主義思維詳細的分析了一些少數民族的風俗。更多的,除了羅西自己的《城市建築學》,還可以看看義大利建築理論家塔夫里的書。

結構主義簡單來說就是:道理深藏在事物背後,這個道理就是結構,萬事萬物都按照結構發展,而我們往往不能直接察覺到它。就像一個萬花筒,萬花筒內部是由固定的碎片組成的,但隨著轉動可以出現無數種圖案。

將功能主義和結構主義對比來看,功能主義思維比較偏定義,即一種內涵對應一種形式;而結構主義思維偏「分類」,即多種內涵對應一種形式。

類比到建築,就簡單了。結構在這裡就相當於城市發展背後的規則和機制,建築的建造是按照這種機制進行的(儘管進行建造的是人,但在這背後也是被機制決定的,因此建築形式自身是有自主性的),問題的關鍵在於尋找城市中的「類型」,即萬花筒的碎片,或者說「無法再簡化的記號」(王澍語),找到這種基本的形式就可以生成符合這座城市歷史的建築了。

羅西的突破在於,否定了現代主義建築師思維方式,認為建築如果按照功能或某種普世性原則設計,會破壞城市歷史深層的結構,建築師應該轉換思維,去發現城市更深層的形式法則。建築最重要的不是使用的功能,而是「純粹建築學價值」(purely architectonic values)。

我感覺,類型學的矛盾在於,類型學本身是主張大眾的建築,沒有建築師的建築,但羅西又想在現代建築技術成就的前提下,發展成一種建築師的設計方法。


從類型的角度提煉出空間原型,找到空間的一些基本性質,我認為這其實和拓撲概念是類似的。空間原型和類型學依據有了,也就便於在這個基礎上根據具體功能要求去拓撲變形出各類形式。給建築的形式,功能以及空間布局提供出一個互相能夠聯繫起來的邏輯依據,作為做設計時遵循的的一種思考方式存在,而不是純粹的憑感覺(很符合新理性主義吧)。個人認為建築類型有點像是一種四維的拓撲,它比三維的幾何拓撲更高一維,因為空間不光是三維的,更因為承擔了人在空間的活動(也就是建築被賦予的功能)所以還多了一個時空軸。

關於這一點其實也可以從分析羅西自己做得聖卡塔多公墓裡面找到。首先羅西認為墓地是死者的住宅,既然如此也就從功能上找到了公墓的類型依據和建築原型,也就是城市住宅。這也就決定了聖卡塔多公墓的空間布局和形式是城市住宅的,並且總平面也有類城市的街道結構和圖底關係。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再從功能出發,將生者的住宅和死者的住宅區分開,從生者的住宅原型拓撲出死者的住宅,也就是我們看到的聖卡塔多公墓那些沒有屋頂,只有牆體的構築物了。


建築=類型(永恆不變)+變數

1.類型

舉個例子。醫院建築要扮演的「醫院」這個角色,在所有醫院裡是共通的永恆的,是醫院成為醫院的理由,是醫院靈魂(即類型)。因為醫院類型根源於人的慾望和需求,只要人性不變,對應的為滿足人類慾望的建築角色——也就是醫院類型,也不會變。但是,如何找到類型,首先並不容易,其次各人的理解也不會相同。

2.變數

也就是這個醫院建築要服從的元素,可能指具體的地理、氣候、資金、甲方的要求等等,這些隨著每家醫院在變化。這些變化也導致了醫院建築的豐富多姿。

羅西的理論不嚴密,從而有了開放性,導致了很多不同解讀。


推薦一本小書,汪麗君的《類型學建築》。

印象中應該是一本很小的書,32開100多頁左右的篇幅。

確實讀起來會覺得比較空泛簡略,但是作為一個粗略認識,或者作為了解類型學的目錄是非常足夠了。


談下個人對昆西的概念的理解。

建築類型是房屋的用途(區別於功能主義的分類:醫院、旅館、博物館),人類生活的產物,具有歷時性和空間性,是建築的本質。歷時性是作為社會發展更替的一個產物,是人類生存的記憶載體,具有「場所」的記憶性,具有紀念性;空間性是作為城市形態的一個空間組群和形式的片段來考慮。類型學可以作為「閱讀城市」的手段,分析城市的空間組織和社會的縱向發展,通過類型比較,進而分析建築藝術水平高低,也是輔助創作的一種方法。(類似於拓撲的設計方法應用)


簡單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那個類。深里探討就看羅西吧...


還沒有畢業的同學問的吧?不要糾結。以後你會發現有太多比這更重要的東西值得去思考,比如社會和人性。以上只是我個人的一點點想法。


方便人用於學習交流


推薦閱讀:

大家對2015年eVolo摩天大樓競賽第一名的這棟建築有什麼評價?
做建築設計的過程中,建築師一般都是如何有效地掌握項目的進展?
大神指導一下建築專業設計的渲染3D效果圖的台式機完整配置清單(預算不設限)?
VR+BIM技術兩者如何高效的結合應用?
朱競翔的預製建築廉價房能否在商業上獲得成功?他的這種新型建築能做商品房或者是廠房之類的嗎?是否具有好的商業前景?

TAG:建築 | 建築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