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藝術層面評價蘇州「秋褲樓」?

微博搞得沸沸揚揚的,網友一直在吐槽,甚至還拿來跟央視大樓做比較。

是網友太挑剔,還是秋褲樓真的丑?

為什麼?


謝喵。

毫不專業的不負責任的評價一下。如果該樓設計師正好在知乎上,請無視我。

名字雖然叫東方之門,但是我把它看做兩個超高層樓的。

比較好看的效果圖是這一張:

從這張來看的話,如果能造出圖裡通透輕盈的感覺,應該也不算太差。但遺憾的是燈光效果仍然無法掩蓋造型的拙劣。建築並不是有曲線就好看了。不知道這個曲線是從何而來,也許是有參考,也許是原創,但從大眾的評價以及我個人看到時候的感覺,並不是非常的好。

更慘烈的是,效果圖裡面華麗的感覺一般是很難實現的。我倒覺得這個圖比較符合建成後的樣子:

這時好不好看全依仗體量的立體造型。不能說特別難看,但以國際標準來衡量也不是那麼好看。一般般吧。

超高層建築一般有兩個走向。要麼強調力量,厚重。要麼強調輕盈剔透,消除笨重感。無論走哪個方向,都要把這個特點發揮到極致,才會有藝術效果。折中的風格往往會非常尷尬。

在國內對於建築的效果呈現,主要是依靠效果圖。但是效果圖其實欺騙性可以等同於年輕小女孩的自拍頭像。在北京某院實習過一陣,基本上對於超高層就是用3d軟體拉體量……然後讓效果圖公司做個效果和其他超高層差不多的渲染圖。和國外還差的太遠。(當然我看到的只是最傳統的一部分,很多建築師和工作室還是能和國際接軌的,只是這些優秀的國產建築師很難獲得這種大項目)

要把一個城市地標級建築做出好看的體量,是非常耗費人力物力的。

我見過的覺得比較好看的棍子們有:

真的好看,輕盈。和效果圖幾乎沒差。沒有壓迫感。

雖然造型沒什麼特別的,但是秀氣,耐看。燈光設計非常非常好。尤其是最上端的部分,其實從東京各個角度看過去,主要還是只看到最上面的部分,比例特別協調。比如下面這張我自己拍的:

下一個:

沒錯,大褲衩。雖然飽受詬病,但是實際去看的時候發現還是很有衝擊力的。外表及其平滑,泛著微微的深藍色。

大褲衩的例子說明的一點就是人站在地上,和高空中看過去的效果圖角度是不同的。所以秋褲樓雖然整體造型一般,但是從地上看過去是什麼效果,還不能斷言。但就效果圖可以看到的外裝飾的設計水平來看,不抱太大希望。

同意@二核桃的說法,如果頂上再厚一點,接近西方拱門的比例,會順眼很多。

另外一個建築,除了從藝術角度進行設計,實際上還有很多不可抗的技術、資金、政治方面的力量。所以不能單純的因為造型一般就去否定。每個建築設計都是無數人辛勤工作的結果,也是建築師在各方壓力下進行平衡妥協的結果。尤其是在我國,建築師的話語權是很低的,他們真的很難。所以我也不忍心去站著說風涼話。只能說,如果一幢建築能保證安全並且順利提供該有的功能,它已經是一件很好的作品了。至於藝術造型水平,如果將來能有所提高,那是更進一步。


和我大深圳的京基100簡直絕配!


謝邀~

一己之淺見,望多多指正

首先不忍吐槽一下,發現大家很少因為一個建築設計得好而去熱切關注,在社會引發熱議的多數是因為它「丑"了,微微心寒阿。

另外,我不認為一個建築是可以只從「藝術的角度」去評判的,因為一個建築所涉及的設計、結構、力學、規劃、人文、文化、政治、經濟等等方面實在太多。用建築人常有的「悶騷」的說法來說

建築是要將真善美結合成一體的全面的稱呼(architecture),不同於房屋的稱呼(building),也不同於結構體構築物(construction),建築的美需要以具體的技術和人文準則作為支撐。

題主這問題比較難回答。畢竟這棟「東方之門「還沒建完,建築外表皮都還沒做。實在不知道這建築建成之後的效果,更難去從」藝術的角度」分析了。所以只能盡量利用能找到的資料去分析一下。

另外還是來到了「丑不醜」這個仁者見仁的問題上來了。我一般不會去評價一個建築丑不醜,畢竟審美這種東西過於主觀(很多時候自己做的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設計也會被人指出像棺材像蛋撻——沒辦法)。所以我一般會去分析一下這個建築為什麼要這麼做,理念是什麼、功能是否完善、採光通風交通流線是否合理、防火防風抗震是否達標、空間是否有品質、是否符合當地的文脈、是否有足夠的人文關懷、建築所作的造型是否有道理……如果這些問題多數都得到良好的解決,那不管我個人感覺這建築丑不醜,我都覺得我沒必要去質疑這棟建築了。

當然極個別如下圖中的天子大酒店這種已經那什麼到一定境界的建築,不管怎樣我個人是都不會認可的

回到「東方之門」這個建築來。還是那句話——建築沒建成實在難以作出合理的評價。不過我可以肯定的是當實際建好以後肯定要比現在好很多。

首先我們要知道這座建築所在的位置——蘇州CBD的核心區,從下面這張建築師的草圖來看明顯可以感覺的是採用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中的「中軸線」的概念,即讓CBD軸線為中心使整幢建築基本軸對稱,其門洞正座於軸線上方。

下面看幾張官方的效果圖(效果圖自然不真實,但現在也沒別的可考)

從這幾張圖尤其是第三張來看,實際建築確實不像現在看來那麼像秋褲了。個人感覺現在人們覺得這建築很醜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建築由於沒有做建築表皮,而且有建築外部的鋼架和腳手架的影響(很多東西施工完成後是要拆掉的)所以整個建築的立面看起來是沒有層次、糊成一片的。

而從效果圖中看,實際此建築的立面是有虛實關係和幾個層次的的。即兩側的兩個對稱的主體

是實並置於前面,而中間的弧形鏈接部分作為虛體在層次上置於後面。這樣一來,由於中間的部分被虛化,當人們看到建築時實際注意力會被兩側的主體吸引就不會再有現在這麼明顯的一體的感覺。另外由於有了前後的層次,看起來也不會很像秋褲了。

除了虛實關係和外立面的層次以外,該建築採用的幕牆排布方式也會對實際建築的表現力有很大的影響。下面我們看這張幕牆的細節圖

從這張圖中可以看到,該建築表面採用了魚鱗狀的幕牆,不同於一般的光滑幕牆,這種幕牆為巨大的塔體提供了精緻而不花俏的細部。一般來說魚鱗狀的單片幕牆能產生透明度的變化以適應視線及日照的不同要求,為幕牆增添加了很多實用的功能。

材質的和肌理的選用對建築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此建築外立面真能有效果圖上那麼多細節的話,到時這個建築肯定會很有震撼力。

第二個原因我認為是透視產生的問題。所謂「透視」就是我們常說的近大遠小,相信這個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多說了。

我們從建築的立面圖來看(立面圖是沒有透視的)

可以發現,立面圖中左右兩邊是被設計成平行的兩條直線,看起來並不像褲子,為什麼我們看照片就那麼像秋褲?就是因為透視,此建築高度達278米,在這麼大尺度上產生的透視是很明顯的。所以顯示中來看就是這樣的

建築的由於透視的原因上部顯得小,建築兩邊的線條像中心匯聚,看起來就不是圖中的挺拔的直線而再加之中間門型弧線的影響使得兩邊弧度看起來更大,這樣就給人一種像褲子的感覺了。

在古時人們意識到了透視對建築的影響,米開朗基羅曾經建過一些上大下小的建築來抵消透視的影響。(具體建築我怎麼也想不起來了,希望有知道的知友告訴我一下,感謝),但是在中國由於風水認為建築上大下小是兇相所以一般不會建這種建築,當然也有比如安陽天寧寺塔。

另外,我看到也有人擔心此建築的安全性。

從平面圖中可以看出來兩座塔底都有基座,個人認為沒必要擔心,此建築結構還是很穩定的。我這裡還有份120頁的東方之門的勘察報告PDF格式,也無法上傳,放個目錄吧。有需要的可以聯繫我告訴我郵箱。

最後,以上只是根據手頭能找到的資料的一點分析,最終效果怎麼樣,還是得等建好並實地考察了以後才能真正最初評價。以上這些,希望對大家多多少少有點用。


總之這棟樓能蓋起來,建築師內心必然有無數要吐槽的地方。

如果一定要問從藝術層面上的評價,那就是這棟建築充滿隱喻,它是中國式後現代主義建築設計思潮的代表作。並且它還是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代表:

它反映了當代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規律及其成果(反抗震的大膽設計),源於人民大眾實踐又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文化(@鄧文博 都說好看),是繼承人類優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凱旋門 @博涵-aerofloyd

),具有科學性、時代性(把小黃瓜都夾在跨下 @treebelieve )和民族性(有中國特色的低腰秋褲風格)的一棟建築。


謝邀!

吐槽這個樓大多是因為比例,還有就是對於地標項目造型特異的不爽吧。

塔樓寬度和連廊比例不均、顯得「頭輕、腳重」,尖形的弧度也過分的拉長了鏤空的空間,讓兩個樓的鏈接顯得非常僵硬。

國人對於門的認知還是偏向於傳統型,例如威海幸福門,四向均衡讓人感覺踏實,西式門的弧形是個講究,比例要合適,否則視覺上就容易產生向上的「勢」,需要用很厚的一個頂來壓住。

所以吧,這個樓不難看,頂是稍微薄了一點,沒壓住,如果能修改修改,就是國內經典項目了。


從另一個視角看世界,話說秋褲旁邊有強磁場,害的我差點墜機啊@_@


不醜,說是像秋褲,也牽強。

我自己看到的如圖。

圖是2014年在金雞湖花園裡拍的,中間隔著金雞湖,用手機拍的。

多看幾眼,再怎麼也是直筒牛仔褲或者西褲吧哈哈。

稍微放大後的。

遠觀是挺像褲子,近看的話就不會了,東方之門帶來的震撼還是很強烈的。近照暫時找不到,找到了再補。

可能是我某段時間天天看見,一直不覺得丑。

希望大家有機會親自去看看,網上那幾張圖片加上一些媒體誤導,真是搞得全國人民怎麼看,我大蘇州未來的標誌之一就那麼不堪嗎?


(非藝術角度,礙眼了。)

就在我店邊上不遠。。。看著還不算丑。

其實不像秋褲(哪有秋褲這個比例的,穿著舒服保暖就見鬼了!現在吐槽門檻真低,什麼人都覺得自己可以吐槽了。),好聽點說像低腰牛仔褲就是了。。。

非往褲子上扯,所有門類建築都跑不了,

這個是不是很像華麗的外國人穿的秋褲?----

吐槽央視的,是因為很少有看到表現「蹲下」這個動作的建築。

吐槽門類建築,就略有些無知了么。。槽點有些怪啊。

有種生硬炒作的感覺。這樓最近是要建好了。


還好吧,就算丑也要看,不然你給拆了?!


藝術層面,藝術講究創新呢,有點創新精神的建築都被吐槽,這種樓是怎麼被吐槽的我覺得是社會原因,尤其在現在這個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太快了.大概流程我可以演示一下, 在網上第一個看見這個樓的人隨便說了一句,這樓,不好看,怎麼像個秋褲,然後接下來的人看到這個評論拍手叫絕,吐槽的好, 我頂,頂得人越來越多, 媒體就開始說,XX樓被網友戲稱為秋褲樓, 所有人一看,果真如此,真是個秋褲,完全不過自己的腦子,印象早就先入為主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別人都這麼說,我不跟就是與群眾做對,不合群,天生不該如此啊, 於是秋褲樓變成了秋褲樓, cctv大廈變成了大褲衩.

其實我一直覺得cctv大廈挺好看的,很有現代的感覺,堅硬而扭曲的感覺很符合我的審美觀.


作為一個文學系的人,請允許我談一下自己的非藝術層面意見

首先,對於一個建築的理解,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君不見巴黎La Tour Eiffel建成時有多少人聯名反對么?甚至包括莫泊桑,魏爾倫,小仲馬。可結果那?現在提起巴黎首先想到四個名詞:埃菲爾鐵塔,盧浮宮,聖母院,凱旋門。不是么?

其次,就我個人看法。從效果圖上看,這座門設計的非常有層次感和韻律感,層層的波紋像十四行詩一樣有節奏。層次分布也比較均勻細膩。透視感也比較強。


這樓中間鏤空的本意不是褲衩,而應該是採用了蘇式園林的借景手法,單單看這個建築可能無法了解,我來說下周邊的情況。正東面,蘇州金雞湖和其公園。正西,園區金融街主道。周邊,蘇州園區政府旗下的蘇州中心項目,在此樓的兩翼,分別有一棟超高層建築和三棟高層,此樓下面則是一個巨型低層的shopping mall,地鐵站就在此處。你們自己感受下,我不是專家說不清楚。。最後,此樓外立面工程進展很慢很慢,據可靠消息說開發商資金鏈又斷了。。沒錯是再一次,上次就是秋褲出名前。。貌似秋褲事件救了開發商一回。。


作為東方之門的開發商團隊核心成員,感覺各位說的都有道理,有機會我可以帶感興趣的朋友深入核心參觀一次,感受一下東方之門給人的震撼。

另:東方之門銷售團隊一直很努力,在近期,造就了六天成功售出七套總價高於五百萬的豪宅佳績。我們作為業主團隊,也從來未感受到資金面的緊張,楊總作為大學教授、博導,對待事物追求的是盡善盡美,從來將東方之門以一個作品來對待,而不是一個產品。謝謝!


個人認為,巨大的體量,龐大的正立面面積,虛實的比例等問題形成的這幢建築,嚴重的破壞了蘇州的天際線。


我想問一下這東西的造型不會導致風水煞么?


這個問題我得回答。

我家和所在公司距離東方之門都只有幾公里,每天開車上班,路線不同,可以從各個角度,不同距離來欣賞這個龐然大物。

客觀地說,近距離仰望時,這玩意兒還是相當有壓迫感的,讓人不由得產生敬畏感。我太太她們有個走湖隊,每周六早上快走繞金雞湖一圈,到樓下時往往會集體合影,取名「活在當(檔)下」。

不過,這不是我要說的重點。

……

我想說的是,有一次從蘇州大道西由西向東開車時,一抬頭,東方之門赫然矗立在視野之內,而且,還不是秋褲,恕我眼拙,那樓間空洞太TM像女性陰戶的形狀了,讓靦腆的我不得不避開眼光。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有同感。

現代一些地標建築或多或少都會有些性隱喻,遠的不說,央視大褲衩似乎被坐實了,我很難想像,在「檔中央」工作和生活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不過,遠觀和身處其中估計是兩碼事吧……

此樓造型引發的這些戲謔或調侃,估計也是主政者始料未及的。所以,當外界議論紛紛時,園區管委會非常低調地在官網上發布了此樓的設計事務所信息和一些其它文案,但沒有在任何其它媒體上回應或爭辯,也算聰明之舉,以免愈演愈烈,把話題扯到更加不堪的領域。

回到題目,如何藝術地看待此樓的造型?

我認為:設計師在構思此樓的外觀時,如果一丁點都沒有想到我的那些胡思亂想,我是打死也不信的。但是否就是初衷,我也不敢肯定。所以,就讓這個陰影一直留在我心裡吧。


就我個人之見,這個大樓採用了拋物線的結構。而且是在不同平面上。從正面看又符合傳統外方內圓的觀點。就拋物線來說,高迪是運用拋物線的大師,在聖家族大教堂上有很好的展現。拋物線可以挑高人們對高度的心理感覺,它比巴黎新凱旋門更給人輕盈的感覺。但我想說的是,為什麼他不把這種向上的勢再做做多一點。比如外形不用規矩的矩形,而是梯形。它的頂子確實可以再厚一點,這樣不會讓人覺得戛然。這是我的愚見,望大家交流指正


這個必須答,因為就住在隔壁,出門就能看見褲襠。。。

沒什麼藝術細胞,隨便爆點八卦。

大褲衩的原址就在金雞湖的對面,具體說是金雞湖的西面,就隔兩條馬路的距離。地段要多黃金就多黃金。它的對面,具體說是它的北面過一個窄窄得小路是一大片綠地。因此只要天氣好的時候總能見到很多人在綠地上散步,露營,遛狗,放風箏。。。對了,那時候綠地上還種了一片荷花。那時剛到蘇州一兩年,這和諧的景緻讓我宛若置身美帝中央公園,感動不已。


園區人民po幾張褲衩照 近看還是挺震撼的


門類的還是喜歡凱旋門啊神馬大氣點的,就是希臘倒掉的那些也有古樸美,有木有~塔類的還是喜歡埃菲爾,比薩斜塔神馬的,其實我們的雷峰塔,大雁塔都不錯,東方明珠也不錯,就算隨便一個小鎮都有可能有個神馬雙塔相映之類的。對了,長沙最近那個啥是不是進環評了?不知道建起來有多巨大……


推薦閱讀:

如何提高建築平面設計水平?
畫建築施工圖可以成為一輩子的職業么?
2014年建築界有什麼值得知道的大事件么?
在日本讀建築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什麼是邏輯?如何在建築中體現邏輯?

TAG:藝術 | 建築學 | 建築設計 | 蘇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