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據說戰國時的城市人口佔全國15.9%,認為比建國初期的城市化比例還高。還有說法周初封建的時候大小諸侯國1000多個,就算一個國一個城,也至少1000多座城市,那是相當大規模的。但是那時候的城市和現在意義的城市一樣嗎?在士農工商分野前,城裡就有市嗎?城牆就是個保護作用,圍起來的城牆裡面就不種地嗎?那時候的城市人口能和現在的城市化等同嗎?1000多諸侯國就有1000多城市的說法成立嗎?從城市建設、規模、設施分工方面的城市發展的歷史是怎樣的呢?
事實上,城和市是兩個不同的意思,前者是城郭,偏行政概念;後者是商品交換場所,偏商業概念。
在西周有類似於印度種姓制度的階級分類,住在城郭內的居民被稱作國人,住在城郭外的被稱作野人(周厲王在位期間的那次國人暴動),這裡的國就是都城的意思(《周禮考工記》——匠人營國)。西周對於當時城郭的建造還有一套完整的標準。這時候的城市因行政區域劃分而產生,由商業活動聚集產生的城市極少。
到了西漢,周禮考工記里的原則開始被應用與皇城的建設,並且有了原始的中軸線;而在居民建築這塊,里坊制也漸漸產生了雛形。三國時期的曹魏鄴城是這套標準的踐行品,而唐長安則是其標準體現的代表作。總體來說,唐之前,城市建設中的中軸線,嚴格的功能分區,皇城與居民區的分開,宵禁以及商品交易市場作息時間的限制,無不體現了當時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
桎梏是從唐後期開始被打破了,小型手工業商鋪在里坊內部產生;商業中心之間轉移至汴梁,五代除後唐外,其餘的全部在汴梁建都。北宋太宗年間,中國城市發展出現重大轉折,里坊制開始被打破,城市開始出現了沿街商業,宵禁不復存在,並開始有了不夜城。城市的建設重點不在局限於政治原因,商業貿易與交通環境所產生的影響逐漸增大,比如說汴河的漕運受阻間接導致了北宋滅亡,比如平江城(即蘇州)的興盛。
明清時期城市就基本定型了,皇室居住部分有嚴格的等級之分,大體上遵循周禮考工記;市民居住部分布局較為自由,受環境和商業影響較大。而且南北方城市布局也有了差異。北方地形以平原為主,加上商業區位不及南方,因為城市布局較規整,多四合院;南方多丘陵,商業發達,氣候濕潤,布局較靈活,道路經常曲折,或沿著河流兩岸鋪設。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城市又發生了一次轉變,因國際貿易和軍事因素而產生的城市增多,比如說香港,上海,青島。這些新興城市受西方城市建設思想的影響,大多與中國傳統城市模式沒有太大關聯。另外一部分城市,比如說寧波,北京,原本是傳統城市的典範,但隨著租界的開設,城市發展逐漸傾向於二元制:老城區還是傳統模式,外國佔領區或是租界區則是以西方城市理想進行建設。當然,還有更多的城市仍是沿著傳統模式在發展,比如西安。
就說到這兒吧。答主:北京清華同衡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規劃師袁牧
中國古代城市規劃
中國的城市規劃有很悠久的歷史。《周禮·考工記》有文字記載,周朝對建城、建房、建宅就已經有了一定的規制,我們現在看到很多中國古典城市還是按照這樣的格局來建的,比如 「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前朝後市,市朝一夫。」左右是從皇帝的角度來看,北京故宮坐的皇帝的位置,左祖就是太廟,右社則是社稷壇。前朝後市,朝是政府機關,當時天安門廣場不是現在這樣,是很窄的一條,國家機關排布兩側;市是市場,也就是後面才是市場的位置。一直到明清,我們的建國方略還是按照這樣的規矩來的。
在中國文化里,關於建城方略的說法有很多,尤其是春秋時期。春秋時期是中國文化最繁榮的時期,也是思想最繁榮的時期,不同的思想家在這個時代蜂擁出現,形成了百家爭鳴的時代。不管是儒家還是其它雜家,對於城市都有不同的理解。其中一個有重要影響力的觀點是:中國城市應該按照禮制來做。禮講什麼?第一講對稱,城市是否對稱,對稱的城市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叫做軸線。中國有很多城市在歷史上是沒有軸線的,因為不是被官僚體制顧及到的城市,比如廣州,廣州是一個商埠城市,是商業文化和外來文化雜居的城市,所以一開始是沒有軸線的,直到十年前,廣州開始修了自己的軸線。
營造城市軸線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從秦漢開始的。春秋時城的規模很小,大家的營造方式比較自由,到了秦朝,中國統一了國家、統一了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這是當時秦朝做的最大的事,這種貢獻也最終形成了中國綿延幾千年的中央集權制,構建了中國後續兩千年的受制於體制之下的建城方略。
到了漢之後就開始出現了功能分區。在當時中國城市出現了一個跟世界其他城市最大的不同,且後來對我們的城市思想帶來深刻影響的內容——里坊制。從唐詩或者更早的一些賦里可以看到,在那個時代,居住區是被封閉起來的,我們很願意住在封閉小區,因為安全是受到保障的,一旦有別人進來,我們就惴惴不安。
到了宋代,里坊制才逐漸被廢除,開始出現了街巷制,也就是我們現在認為的街區制。這種概念其實在《清明上河圖》就可以看到,城市已經沒有被圍起來的感覺了,變成了一系列開放的公共空間。當然,這種公共空間我們現在很難看到,想看到唐宋時期的建築或是城市格局,只能去日本的京都、奈良,尤其是奈良,和唐代的城市格局非常像。
到了元明時期,正遇上大航海時代,哥倫布發現了美國新大陸並帶來兩種作物——玉米和番薯,這是對於世界人口的發展最大好處的作物。所以人口開始不斷增加,城市不斷擴大,像當時的北京城、南京城、西安城,人口規模都非常大,這都是基於糧食作物產量的倍增而出現的。
中國近代城市規劃的形成和發展
但是這些城市,經歷2000年發展,它的建設思路還是停留在那個時代,我們真正開始思考中國到底怎麼建城市的時候,是在清朝末期。最近有一個帖子說,「不要總看著清朝末年的悲催和腐敗,可以多看看當時有多少人在為了國家的發達做出努力。」的確,在那個時代,中國有很多人在考量怎麼改變這個國家,改變這個國家所有的人和社會的發展。
也是在這個時代,中國開始出現了一系列的現代城市,比如青島、上海。很多人說青島八大觀下多大的雨下水道都不堵,一樣能排得出去,怎麼其他城市就不行?因為在100多年前德國人就痛快地花了不少錢去做了共同溝,而我們現在才開始做,而且,還不一定願意花錢做,因為這個看不見。
真正大規模按照規劃建設城市,是到了民國時期。當時舊中國有很多城市規劃,包括當時南京的規劃也是在這個時代完成的。雖然當時的規劃思想更注重空間以及政府對空間的引領,但是以當時整個世界對城市的認知來說,這個思想一點也不落後。
之後抗戰爆發。中國作為一個戰爭中的國家,也依然在那時候做了很多規劃,比如當時的滿洲,在抗戰時期一度經濟非常發達,當時如果把滿洲國作為一個經濟體來看,它的GDP在亞洲僅次於日本。而像長春、撫順、瀋陽,這些城市已經邁入到現代城市的行列。現在看長春的很多街道,是當時日本侵略時期修的,尺度、規模、綠化、設施都符合現在的城市的要求。
二戰結束,百廢待興,當時包括歐洲、亞洲的很多國家都在對城市進行梳理,來撫平戰爭的創傷。當時中國也全面引入了區域規劃、國土規劃、工業城市規劃、衛星城規劃、綠帶規劃等大量歐美近代城市規劃理論,這加速了中國城市規劃西化,並直接影響了1949年後的城市規劃。但很可惜,時間太短,規劃做完了沒有來得及實行。
小結
中國近代城市規劃在近代百年時間裡從西方城市建設與規劃的導入逐步走向自立,城市規劃也在這種自立過程中,其內涵從簡單走向豐富,其內容從物質形態規划走向社會經濟規劃。城市規劃也逐漸成為國家或者地方政府控制城市發展的一種重要手段。
新中國成立後的城市規劃
改革開放前30年的中國城市規劃(1949-1977)
1949年之後,過去所有的規劃全部廢止。從1949年開始,開始進入新時代,這個時代的基礎是學蘇聯的,也就是計劃經濟,這是國家體制和國家經濟發展基本制度的變化。那這個時代,所有的規劃誰做?國家做。國家做的規劃是什麼?是國家社會發展和經濟發展的大計劃,這個計劃以5年為期限,直到現在還在延續,現在是「十三五」,它制定的是這個國家在經濟上要發展成什麼目標,做什麼事情,大的布局是什麼,空間戰略是什麼,需要投入多少資本做這個事情。
五年計劃跟城市有關係嗎?有關係。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空間、人的資源,這種資源如何獲得?是通過城市和城市規劃來獲取空間資料和人力資源,所以這時候,城市規劃變成了一種從屬,它不是在討論城市應當如何合理髮展,而是國家在發展中要求城市必須做什麼事情。比如,為了發展工業,需要拿出多少土地蓋工廠,為了這些工廠需要蓋多少住宅區讓工人住下來,這裡面有多少是職工宿舍,多少是公寓,為了住宅配多少花園、公園、醫院、校舍,是這樣一個自上而下的過程。
隨著這樣規劃的出現,也帶動了城市規划行業的發展,所以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城市規劃非常紅火的年代,是一個春天。
1958年,整個國家進入大躍進時代,導致城市規劃的指導思想偏離軌道,城市無限擴張,土地不管能不能蓋房,都被划進城市,引發城市過快擴張、布局混亂的問題。
到文革的時候,中國的城市規划進入全面停滯的冬天。1973年以後,國家政策緩慢轉變,城市規劃工作開始恢復。直到1976年唐山地震之後,集全國技術精英編製重建規劃,城市規劃也重新開始得到中央的認可。當時全國從事規劃工作的人員只有700多人,是1960年時的16%,一些有城市規劃專業的高等院校也逐漸開始恢復教學和開設城市規劃專業培訓班。
小結
所以,改革開放前30年,我們的城市是為了達成國民經濟的繼續和具體化而配置資源、人口、空間等等,是服務於工業生產的容器。五六十年代有各種各樣的大院,當時北京最大的工業大院有兩個,首鋼和燕化,現在這兩個大院沒了,剩下北京最大的大院就是清華大學,三點多平方公里。清華的大院特別豐滿,校醫院可以接生,上學有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碩士、博士、博士後、然後當教授,一直到死,都可以不離開清華,要商場有商場,要食堂有食堂,除了火葬場,其它都可以做到。
改革開放至21世紀初的中國城市規劃
1980年我國開始建立城市規劃法製法規,並且逐步把它法規化。在這個時代,因為沒有市場經濟真正在中國的出現,所以做的城市規劃還是在過去的蘇聯體制下做延展。就在這時候,規劃開始不斷擴張,原本總體規劃只配空間資源,後來開始要配社會、文化、經濟、產業資源,在80年代的時候編製總體規劃,一個50萬人口的城市有薄薄的一本就夠了,而現在五六十萬人口的總體規劃三本都打不住。
這個時候其實也邁步到了中國發展的快速進程的階段,1959年,國慶十周年的時候發現,北京作為國家的首都,城市發展幾乎空白。當時除了改造的一些區域之外,我們的建設是少得可憐,一直到60年代末, 20年時間,都沒有建過住宅,導致北京城裡的住宅空缺,造成四合院開始三家變成五家、十家,我們去過東城區最多的三進院子住了56家。
經濟快速增長與城市規劃的被動應對
到了80年代,快速城鎮化開始出現,城市的空間拓展速度明顯加快,大量土地從哪獲取,如何使用?於是我們開始有了國土規劃、區域規劃,開始考量城市和城市之間是什麼關係。
這個時代,也給中國帶來了真正對於城市的需求。過去,城市只是農業社會的附庸,是一個為了管制農業社會而形成的權力。到了90年代後,真正工業化的實現,中國才開始變成城市社會,這個城市社會是帶有農業色彩的,相信很多人的意識形態里也帶著祖輩留下來的色彩。
這時也產生了很多東西——分稅制、土地政策等等,現在很難說它的好壞,但是它們帶來目前社會最大問題。它給中國帶來了這個時期的發展,也造就了中國城市在這個時間段里的飛速發展。大家可以看到,上世紀90年代末到2010年之前,中國所有的城市發展變化特別大,城市基礎設施的變化,所有大型公園、地鐵的修建等等。這些錢從哪兒來?從土地來。
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過去計劃體制之下通過權力、資源分配的方式而編製的規劃是否還能在市場調節下繼續使用?也就是到現在為止還在提的一系列管控、管制的方式是否在未來的城市當中還能介入,還是說,我們來重新反思,在市場推動下,城市應該按照什麼樣的方式發展。
這裡就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政府的角色到底是什麼?
通常分析城市主體時,會分成三個內容:
1、政府,因為政府主導了很多問題。
2、市場,是開發的資本。
3、市民、社會。
這三者,只有政府能說了算,所以可以自上而下地做。當市場足夠強大,強大到可以讓政府無法作為的時候,政府該做什麼,社會怎麼在兩者之間起到作用?美國在六七十年代開始反思自己政府的作為,開始反思在這樣一個大的社會背景之下規划起到的作用,和如何讓政府發揮該有的作用。
這裡就出現了《城鄉規劃法》,在這之下,我們做了一系列法定規劃,還有很多內容是在法定規劃之外,叫做非法定規劃。在這個時代,出現了法定規劃跟不上的問題,法定規劃有一系列審批機制和允許機制,這些機制有時候會拖很長時間。比如我們做南寧市總體規劃,從編製到最後審批下來,很多年過去了,甚至超過了近期規劃的時效。可是規劃的編製目標周期一共也就十來年,也就是說等你規劃批下來了,就剩不下幾年了。那前面這些還發展嗎?當然要,但是發展就沒有可以依據的規劃,只好編一個超越法定規劃之上的戰略規劃,等法定規劃批下來,一切全變了,法定規劃又變成了廢紙。
中國不是一個獨立於世界大家庭之外的國家。這裡插一句,中國的城市規劃為什麼得不了國際獎?因為國外城市規劃的出發點、思維方式、價值觀跟我們完全不一樣,我們到現在為止所有的規劃都是立足於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的計劃,而不是立足於城市發展的真正需要,所以我們的規劃拿到美國,誰都看不懂,或者不認同這種思維。但中國早晚要融入世界,所以是不是應該從發展的角度,從城市規劃的四個角度去考量其他國家是怎麼做,他們的價值觀是什麼,這樣才有可能讓我們的城市發展思路,讓城市發展能夠和世界競爭,能真正對老百姓有一個交代。
推薦:《全球城市史》
知乎都流行這種宏大敘事嗎?推薦看書吧。《中國城市發展與建設史》之類的。這些書也沒講透徹。幾千年的事,自己慢慢讀吧
我認為所謂城市,就是資源的集約化。以前的城也就相當於現在的住宅小區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古代大饑荒能夠餓死那麼多人?
※「三皇五帝」一共有哪幾個版本?
※中國歷史中著名的刀有哪些種類?
※既然「戲子」在三教九流中屬於「下九流」,那為什麼很多影視作品中都對那些人稱「角」或者「爺」?
※太平天國運動中真的有大規模屠殺平民的行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