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是否有意義?哲學家對社會的貢獻在哪裡?
研究哲學的人那麼多,我指的是各高校哲學系的學生和教授,他們對社會會有什麼貢獻?社會是否需要哲學家的存在?
離第一次回答這個問題已經過去兩年半的時間,我重新修訂了一下這個答案。
首先引用一下提問者的補充說明,這是我當時回答時為什麼要從高校哲學建制說起的原因:研究哲學的人那麼多,我指的是各高校哲學系的學生和教授,他們對社會會有什麼貢獻?社會是否需要哲學家的存在?
一、國內大學哲學系其實主要不是在研究哲學,而是研究哲學史。
展開來說,哲學系的同學都知道哲學被分成了三大塊:中國哲學、西方哲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簡稱中西馬;除此之外還有邏輯學、倫理學、美學、宗教學、科學技術哲學,加起來總共是 8 個二級學科。本科階段一般不分二級學科,可以都涉獵一點。從碩士研究生開始就必須選擇一個二級學科,而研究的內容也會越來越專一、狹窄。
並且,無論是哲學系學生還是高校哲學教師,他們主要還是在做哲學史研究,而不是自己獨立研究某個哲學問題。撇開中國哲學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談,其他絕大多數專業做的更多的事情其實是「西學東漸」,把國外的哲學思想介紹到國內,然後研究國外的哲學家,而不是做自己的研究。
(當然也不可否認有少數學者並不滿足於此,將來這種大環境也可能有所改變。)
二、研究哲學史和研究哲學是兩件足夠不同的事情。
文本研究、理清關係、重新闡釋歷史上別人的哲學,並不是直接思考哲學問題。對於學生來說應該明白,真正進入哲學思考不是去學別人的哲學,而是自己獨立思考。對於學者來說應該清楚,哲學史研究和哲學研究是兩件足夠不同的工作,這並不是說有高下之分,而是說必須搞清楚一點,哲學史研究是不能替代哲學研究本身的。
三、我認為哲學最重要的問題不是知識和真理,而是思考和思考的方式;思考和思維方式是每個人都繞不開的。
哲學家之所以成為哲學家,並不是因為他們找到了真理,而是因為他們提出了一套不一樣的思維方式。而其中不少哲學家的思維方式對後來的哲學家、對其他的學科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很多也間接影響到了普通人思考問題的方式,只不過大家不知道罷了。
拿當下的例子來說,儘管我認為從蘇聯來的馬克思主義原理教科書並不是真正的哲學(參見 為什麼教材里的馬克思主義令某些人反感?到底什麼是馬克思主義?),但我說他不是真正的哲學主要是說他沒有分析和論證,實際上它討論的問題確實在哲學的範圍內。而接受這種哲學教育的人儘管很反感教材里的各種說法,但實際上很多關鍵的概念和思維方式都被人們吸收了,我會經常聽到別人說唯物、唯心、主觀、客觀,甚至形而上學、辯證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等等,這些術語和思維方式在很多人那裡都有很深的影響,儘管是非常壞的影響……
一個人怎樣思考,這是怎麼也繞不開的。而哲學正是關於怎樣思考的一個學科。有很多哲學問題並不是只有哲學家才去關心,每個人在日常判斷、說話的時候都會不知不覺地涉及到,只不過大家往往草草了事沒有去深想,哲學思考則在專門討論這些問題。
四、今天的中國並沒有一脈相承的哲學傳統,所以大多數人對哲學很陌生是很自然的事。
為什麼這樣一個繞不開的學科在很多人那裡非常陌生。我認為今天的中國並沒有一脈相承的哲學傳統。從歷史上說,中國傳統文化中並沒有獨立的哲學領域。哲學是一個外來的概念,是個「日制漢語」,是明治維新時候的日本學者對 philosophy 的翻譯,中國傳統文化中根本找不到對應的學科和概念。
前面說到的中、西、馬的確是今天中國的三大哲學傳統,但這三個傳統主要都是這幾十年來才有的事情。
中國哲學是大約一百年前開始,中國學者面對西方的哲學從中國傳統典籍中整理出來的一些和西方哲學多少有些類似中國傳統思想。
西方哲學的引介和研究甚至可以說是從 1978 年以後才開始的,之前只不過是零星有一些留學回國的哲學博士。
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官方意識形態一開始是直接照搬蘇聯教科書的產物,最近二十年有了自主地對馬恩原文的文本研究,有了對近一百年來西方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對一些社會批判理論、激進思潮的研究,當然還少不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個領域。
而另外五個二級學科,邏輯學、倫理學、美學、宗教學、科學技術哲學,其實都可看作西方哲學的一部分(倫理學除了西方倫理學倒是可能會大量涉及中國傳統思想以及當下意識形態的內容,美學的情況則不太清楚)。
所以我們會看到,中國哲學在努力研究中國古代曾經有過怎樣的哲學,其他學科主要在研究西方的哲學。今天的中國一沒有一脈相承的哲學傳統,二沒有自己的當代哲學。在兩者都沒有的情況,用什麼去讓很多人感受到哲學的意義呢?所以,撇開中國未來的希望來說,談哲學的意義也只能從西方哲學對西方人的意義談起。
五、西方歷史中的哲學曾經是一個統稱,其他學科逐漸從哲學中分離出去,我認為哲學就是剩下的一塊開放的思維領域,這個領域有著特別的意義。
從西方的歷史來說,最初他們也沒有學科分界,古希臘那群思考問題的人都是 philosopher,字面意思就是愛智慧的人。在那個時候並沒有什麼固定的思維方式、研究方法,大家都用自己的方式對這個世界做出探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論證。哲學是一個統稱。即使在牛頓的時代,物理學也仍然叫自然哲學。當某個具體學科有了自己特定的領域、特定的研究方法、特定的體系結構之後就從哲學裡分離出來,不再成為哲學的一部分(比如牛頓以後的物理學)。拿自然科學來說,他們有基本固定的研究方式(觀察實驗、假設驗證……),也有相對確定的研究領域,每個具體的學科也有了基本的框架。能夠自成體系的學科就不再屬於哲學。
如果列出西方歷史上的大哲學家:古代的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中世紀的奧古斯丁、阿奎那;近代以來的笛卡爾、萊布尼茨、洛克、休謨、盧梭、康德、黑格爾、邊沁、密爾、尼采(名單略有個人傾向但應該並不強烈)……我想並不需要具體展開也沒什麼人會質疑他們產生的影響。
但是,今天的、近一百多年來的哲學作為這樣一個分剩下來的領域到底有怎樣的意義,就沒有之前的哲學那樣明顯。哲學家自身也感受得到危機,不同的哲學家、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回答。在這裡我只說我自己的看法。
我認為哲學永遠是一個更開放的領域,沒有固定的思維方式、沒有固定的研究方法、甚至沒有固定的研究領域。在這裡可以討論那些沒有被其他學科劃歸進去的問題,可以用全新的、各種各樣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而新的視角就可能有新的發現、提出新的可能性,並且這些各式各樣的思維方式會讓人更開放、更包容、不固執己見、更容易相互理解。這對現代社會中生活的人應該是很重要、很有用的。
我在《另一種哲學》的後記里寫了四件我認為哲學可以做到、至少有可能做到(而其他學科做不到或者至少並不會直接以此為目的)的事:- 打破獨斷,讓人們不要對未經考察的事情深信不疑,隨時保持開放的態度。
- 討論問題講邏輯、講道理,注重分析和論證。
- 懂得怎樣討論價值問題,了解不同的價值取向,而不是本能地反感、排斥與自己不同的價值觀。
- 避免深陷既有的常識和觀念,更容易想到新的可能。
當然,要實現這些意義可能還需要很多哲學工作者的努力。哲學有意義,但今天中國的哲學研究做得還遠遠不夠好。
-2011 年 10 月第一次回答2014 年 4 月 25 日大修訂
2014 年 8 月 14 日根據評論的意見加了一句話嗯?你問各高校哲學系的學生和教授?就隨便舉幾個例子~
亞當·斯密,格拉斯哥大學邏輯學、道德哲學教授。其著作《國富論》在經濟學上的地位不用多說。他的另一本著作《道德情操論》也有很深的影響。
什麼?你說這個不算?好吧,
約翰·杜威,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教授,芝加哥大學哲學系、心理學系、教育系系主任,被稱為現代教育之父。「其教育理論強調個人的發展、對外界事物的理解以及通過實驗獲得知識,影響很大。」 對了,胡適、陶行知、郭秉文、張伯苓、蔣夢麟曾經都是杜威的學生。
喬姆斯基,MIT語言與哲學系教授,他的普遍語法理論對心理學的行為主義理論提出了重大挑戰--通常認為他的批評開創了心理學上從行為研究為主轉變到認知研究為主的「認知革命」。喬姆斯基的理論在計算機科學、數學和進化心理學領域也有所討論。1984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Niels Jerne用喬姆斯基的生成模式解釋人類免疫系統,並將其諾貝爾講座命名為「免疫系統的生成語法」。他在政治上也很有影響力,是政策研究學院的高級學者。有人稱其是「美國外交政策的左派批評者中最有影響的人之一」。
希拉里·普特南,哈佛大學哲學系教授。普特南在數學和計算機科學領域也有所貢獻。與Martin Davis一起,他發展了the Davis-Putnam algorithm for the Boolean satisfiability problem. And he helped demonstrate the unsolvability of Hilbert"s tenth problem. 他在政治領域也曾很活躍。
威廉·詹姆士,哈佛大學哲學系教授,被尊稱為美國心理學之父,是「美國心靈學研究會」的主要創立者。哲學系教授很忙的好嗎,忙著創立新學科呢~ 哦,現在物理和科幻中經常提到的「multiverse」最初也是源自他的一次講座。
還有王浩,1943年西南聯大數學系畢業,1945年清華大學哲學系畢業,師從金岳霖。1948年哈佛大學博士畢業。後來在牛津的時候,他是Reader in the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在1983年於國際人工智慧聯合會議上獲得首屆證明自動化獎(the first Milestone Prize for Automated Theorem-Proving)。哦,索羅斯,Flickr的聯合創始人Stewart Butterfield,LinkedIn的聯合創始人Reid Hoffman,
朱自清,梁文道,
李小龍,科恩兄弟(《老無所依》的導演)中的Ethan Coen,陳綺貞,王思聰都是哲學系畢業的學生,至於他們對社會有什麼貢獻?那就見仁見智嘍。
*開頭的例子其實都不是我專業領域的,只是偶爾瞥到的,所以具體細節參考了維基,如果哪裡有不對還請小夥伴們指正。
還有人整理了一些比較出名的哲學專業畢業生的名單(Catherine Nolan, a PhD student):
額,你以為以上所列的哲學家的理論是他們憑空產生的么?那些歷史性的發展往往有著前人無數的積澱。大部分哲學家的貢獻就是在這其中小小的一部分,無論他們的名字是否能被人記住。
哲學當然自身就有其獨特的價值。在政治,文化,甚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你的一呼一吸,一言一行,無一不能找到哲學的影子,只不過這些你都不知道罷了。
比如說,近一百年來最顯著的,就是女性主義的運動和發展了。
說得中二一點,如果說有什麼原因會影響我學哲學的決定,那就是它是否能為我們的世界做出一些貢獻。我也曾經為此而猶豫過--要不然我也不會有一個經濟的雙學位了。但是,當你真正對這個學科有所了解,對它的歷史有所了解,對我們身處的世界有所了解,你就會發現,哲學毫無疑問地對社會有所貢獻,而且是長久的、巨大的、深遠的。只不過這些貢獻往往不是即時的,而且也難以量化,所以在表面上你察覺不到罷了。
最最重要的是,哲學作為一門學科的合理性並不是以它對我們傳統意義上所謂的社會價值來衡量的。這個問題我會另寫一個答案,寫完了再把答案貼過來。
最初我看到這類問題其實挺煩的,你知道哲學現在到底都在研究什麼嗎?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就嚷嚷著它沒有價值。後來經常看到還有人問航天有什麼價值,知道月亮本身不發光是反射太陽的光有什麼價值,與這些相比懷疑一下哲學的價值真是太正常了。
於是我就釋然了。
最近在看艾薩克森的《愛因斯坦傳》。
第六章 狹義相對論 中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之路』這一節裡面,作者寫到:
而哲學對愛因斯坦的具體影響,則在第四章 戀人 中的「奧林匹亞科學院」一節中給出了較為詳細的交代。奧林匹亞科學院實際上是愛因斯坦與兩位朋友(索洛文、哈比希特)共同組成的類似於讀書會的「組織」。愛因斯坦對狹義相對論的發現與一種直覺密不可分,它建立在十年的思想歷程和個人體驗之上[1]。我認為,最重要的當然是他對理論物理學有著深刻的理解和領會。此外,他構造思想實驗的能力也助益甚多,這種能力是他在阿勞上學時培養起來的。再有就是他在哲學方面的基礎。他從休謨和馬赫那裡獲得了一種針對無法觀察到的事物的懷疑論,這種懷疑論也因其天生的質疑權威的反叛傾向而得到加強。
作為對華而不實的學術界開的一個小玩笑,他們戲稱自己為「奧林匹亞科學院」。
調皮的愛因斯坦被推選為院長。
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他們一起閱讀並討論了的重要書籍。他們決定一起讀大思想家的著作,然後討論他們的思想。
重點討論了休謨對愛因斯坦的影響之後,之後又討論到了馬赫(就是為了紀念他而以他名字來命名的那個速度單位馬赫的馬赫)對愛因斯坦的影響。奧林匹亞科學院的閱讀書目中有一些文學經典,其中包含的若干主題可能是愛因斯坦所欣賞的,比如索夫科勒斯關於反抗權威的悲劇《安提戈涅》,塞萬提斯描寫的與風車頑強作戰的英雄《堂吉訶德》。不過三位科學院院士閱讀的書籍大都在探索科學與哲學的交界:休謨的《人性論》,馬赫的《感覺的分析》和《力學史評》,斯賓諾莎的《倫理學》,龐加萊的《科學與假設》等等[2]。正是在閱讀這些著作的過程中年輕的審查員自己的科學哲學也日趨形成。
愛因斯坦後來說,這其中對他影響最大的是蘇格蘭經驗論者大衛?休謨(1711--1776)。休謨遵循著約翰洛克和喬治貝克萊的傳統,對一切不能直接由感官感知的知識都表示懷疑。在他看來,甚至顯而易見的因果律都是可疑的,他認為那隻不過是心靈的習慣;雖然兩個球可以按照牛頓定律所預言的方式一次次發生碰撞,但嚴格說來,這並不足以讓人相信下一次碰撞也是如此。愛因斯坦指出:「休謨清楚滴認識到,像因果性這樣一些概念並不能通過邏輯方法從我們的經驗知覺中導出。」
這種哲學有一個版本被稱為實證論,它否認超出直接經驗的任何概念的有效性。至少在一開始,它對愛因斯坦很有吸引力。「相對論以實證論的方式表現出來,」他說,「這一思路對我的工作有很大影響,特別是馬赫和休謨,我曾在發現相對論之前以極大的熱情和讚歎研讀過休謨的《人性論》。」[3]
休謨還將其嚴密的懷疑運用到時間概念中。他認為,說時間絕對存在著,與可觀察的物體(其變化和運動使我們可以定義時間)無關,這是沒有意義的。「由相繼的觀念和印象,我們形成了時間的觀念,」休謨寫道,「單純的時間本身是不可能出現的。」 絕對時間不存在,這種思想後來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得到了印證。不過,較之時間觀念,休謨更為一般的洞見對愛因斯坦的影響更大,即談論無法通過知覺和觀察來定義的概念是危險的。[4]
由於受到康德(1724--1804)著作的影響,愛因斯坦加深了對休謨的認識。
........
最後作者也提到了另外一位哲學家對愛因斯坦的影響馬赫(1838—1916)把休謨的經驗論向前推進了一步。馬赫是奧地利物理學家、哲學家,在貝索的敦促下,愛因斯坦研讀了他的著作。馬赫是奧林匹亞科學院最受歡迎的作者之一,他為愛因斯坦灌輸了對常識和習見的懷疑態度,這種懷疑態度也成了愛因斯坦創造性的一個標誌。愛因斯坦後來指出(同樣的說法也適合於他本人),馬赫的天才部分在於其「堅不可摧的懷疑態度和獨立性」。[5]
用愛因斯坦的話說,馬赫哲學的本質是:「只有當概念所指涉的對象以及概念同這些對象據以對應起來的規則能夠被顯示出來時,概念才是有意義的。」[6] 換句話說,要想讓一個概念有意義,就需要對它進行一種操作定義。幾年以後,這種看法將為愛因斯坦帶來豐碩的回報,他和貝索談論了什麼樣的觀察能夠給兩個事件「同時」發生這一看似簡單的概念賦予意義。
馬赫對愛因斯坦最大的影響是將這種方法運用於牛頓的「絕對時間」和「絕對空間」概念。馬赫斷言,這些概念不可能通過實際觀察來定義,因此是無意義的。馬赫嘲笑牛頓的「絕對空間是一種概念畸形」,稱它「純粹是臆想出來的東西,在經驗中不可能有對應」。[7]
作為題外話,再摘錄一下「奧林匹亞學院」其他兩位成員與愛因斯坦的故事。奧林匹亞科學院的最後一位思想巨人是阿姆斯特丹的猶太哲學家斯賓諾莎(1632-1677)。他的影響主要是宗教上的。愛因斯坦信仰斯賓諾莎的那個無可名狀的上帝,他反映在令人敬畏的美、合理性和自然律的統一性之中。和斯賓諾莎一樣,愛因斯坦並不相信一個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進行賞罰干預的人格上帝。
此外,愛因斯坦還從斯賓諾莎那裡獲得了一種決定論的信念,即一旦我們徹底了解自然律,就會明白,原因和結果都是不可變的,上帝不擲骰子,亦即不會讓任何事件隨機或不確定地發生。斯賓諾莎宣稱:「一切事物都由神聖的自然的必然性所確定。」甚至當量子力學似乎說明這是錯誤的時候,愛因斯坦也堅信它是正確的。[8]
題主問的是:莫里斯?索洛文是一個在伯爾尼大學學習哲學的羅馬尼亞學生,1902年復活節假期期間,他在散步時偶然買到一張報紙,注意到了愛因斯坦輔導物理的廣告(「免費試聽」)。索洛文留著短髮,蓄著落拓不羈的山羊鬍,是一個業餘的藝術愛好者。他比愛因斯坦大四歲,當時他必須決定自己以後是當哲學家,還是物理學家,還是別的什麼家。於是,他按照地址找到了愛因斯坦的住處,按下了門鈴,過了一會兒,屋內傳來一聲響亮的「請進!」 愛因斯坦給索洛文留下的印象很深。 「我被他那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鎮住了,」索洛文回憶說。[9]
愛因斯坦和索洛文的第一次談話持續了大約兩個小時,之後他們又到街上聊了半個多小時。他們商定第二天再見面。到了第三次見面的時候,愛因斯坦說自由交談要比收費輔導更有意思。「你不必接受物理輔導,」他說,「你隨時都可以來找我,和你聊天很愉快。」 他們決定一起讀大思想家的著作,然後討論他們的思想。後來,又有康拉德?哈比希特加入進來。他是一個銀行家的兒子,以前曾在蘇黎世聯邦工學院學習數學。作為對華而不實的學術界開的一個小玩笑,他們戲稱自己為「奧林匹亞科學院」。愛因斯坦雖然最年輕,卻被推選為院長。索洛文準備了一個證書,上面畫有一串香腸,下方是愛因斯坦胸像側面圖的素描。「你是名副其實的飽學之士,有著深邃、精湛、高雅的學識,在處於變革之中的宇宙學方面造詣頗深,」獻詞這樣說。[10]
哲學是否有意義?哲學家對社會的貢獻在哪裡?
單從以上提到的哲學以及哲學家對愛因斯坦產生的影響,就足以證明哲學的意義,足以證明哲學家對社會的貢獻,因為受哲學影響的愛因斯坦對現今社會的影響是無需多言的。
而印度宗教體現的哲學以及日本禪宗體現的哲學是如何影響喬布斯的,有興趣的知友可以看看同樣是艾薩克森寫的那本《喬布斯傳》。此書是喬布斯癌症複發後邀請艾薩克森來寫的,並承諾成書後他自己不用先看,寫完即可發表,此書塑造了較真實的天使與魔鬼合體的喬布斯。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傳記或者自傳中都提到了哲學的作用,在此就不再多言,因為我覺得所有這些我了解到的受到哲學深刻影響的偉人或名人中,愛因斯坦是最偉大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由於找不到此書的電子版,以上摘錄均為看著書本一字字敲出來的,這樣雖然有助於自己對以上文字印象更為深刻,但也耗費了太多時間。如果哪位知友有此書的電子版(非pdf),有空了煩請私信我。這樣此書中其他我覺得很值得分享出來的地方就可以更快更方便的發上來,畢竟,可以用來對照著書本一字一字敲鍵盤的閑散國慶假期,一年也至多一次。[1] 關於愛因斯坦發現狹義相對論的一種富有洞見的虛構性反思,參見艾倫萊特曼的《愛因斯坦之夢》(Einstein"s Dream)。萊特曼討論了可能對愛因斯坦產生影響的職業因素、個人情況和科學思想。[2]《愛因斯坦全集》的編者在vol.2 xxiv-xxv的導言中描述了奧林匹亞科學院閱讀過的書籍以及特定版本。
[3] Einstein to Moritz Schlick Dec.14, 1915
[4] David Hume, Treatise on Human Nature, book 1, part 2
[5] Einstein 1949b, 21
[6] Einstein, Obituary for Ernst Mach, Mar. 14. 1916. CPAE 6:26
[7] Philipp Frank, "Einstein, Mach and Logical Positivism," in Schilpp, 272 etc.
[8] Spinoza, Ethics, part I, proposition 29 and passim etc.
[9] Solovine, 6
[10] Maurice Solovine. Dedication of the Olympia Academy, "A. D. 1903," CAPE 5:3.
西方哲學一開始是各種學科的集合體,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學科逐漸成型,成型後就從哲學裡分離出去,所以哲學的意義隨著時間推移逐漸縮小。研究自然的,研究邏輯的,研究倫理的一開始都叫哲學,經過多次的分離,哲學在今天只剩下世界觀方法論這些東西了。哲學還受其他學科的影響。過去,有限無限的關係理不清,時間空間的絕對相對理不清,這兩方面出現很多哲學。微積分的出現,使得有限無限的關係大為清晰,芝諾悖論不再是哲學考慮的問題了。相對論之後,對時間空間的考慮也逐漸從哲學裡剔除,轉而成為物理學的前緣問題。要打比方的話,哲學不是科學的領路人,而是科學的臣子。「科學想不到的問題,我們替他想。科學想到了,我們就不想了。」====戴笠說過:長官沒有想到的、沒有說到的、沒有做到的我們必須要想到、說到、做到。哲學的意義?哲學是一種頭腦體操,是學識和智力的炫耀。
作為小仙女還是想混個美妝區(咦),本答案匿名並換號。
以下為原答案&>////&<
______________
這個問題下的多數答案都是從「無用之用」的角度而談,我想先評論這個角度,然後給出一個「有用之用」的角度——哲學與其他學科的結合。
所謂「無用之用」
我個人不太喜歡這個角度,原因有二。其一,它的適用範圍太過狹窄,只有深愛理性思維和關懷世界本質的人才能從這個角度理解到哲學的用處,但是理性思維和世界關懷本身並不是普世價值。你可以說它們是高級的精神需求或人類文明和科技進步的必需,但是感性思維和共情能力又何嘗不是呢?
在這裡,我之所以敢把理性與感性分開來提,並不是因為沒有人能夠兼具理性和感性,而是因為偏向感性而不具理性(或不愛理性)的人不在少數——當然,反之亦是如此。
原因之二,在於哲學並不是唯一能夠教會人理性思考的學科,也不是「最能」教會人理性思考的一科。在西方國家,歷史、文學 (English Literature)、古典學 (Classics) 等都是很常見的訓練思維方式的科目,從這些專業畢業的人很多都不在本專業就業。如果對寫作能力要求不高的話,數學和科學中所運用的思維方式也是高度抽象和邏輯性的典範。
"有用之用":哲學與其他學科的結合
接下來我想談談我心中哲學對世界的用處——哲學與其他學科的結合。「結合」二字其實用的不很合適,因為許多學科是從哲學中分離出去,而非反向而行的。但是因為我這裡所指的是現有學科的研究和使用與哲學的關係,所以用了「結合」一詞。
簡單來說,哲學與其他學科(或實用領域)之間的關係有兩種:第一種是哲學某分支在某實用領域中的應用,這有點像Mathematics下屬的Applied Maths;第二種是哲學各分支本身——被稱作Philosophy of XXX(例如 Philosophy of Science)的那些。
我會分別舉例子來說明哲學的這兩種用處。先說第一種,一個很好理解的例子是倫理學 (Ethics) 在法律層面的應用。比如在量刑的時候,我們往往需要考慮給出該刑罰的目的,這就是一個哲學問題。責罰某人的負面行為到底是為了讓整個社會Welfare的增多和減少持平呢——這是功利主義 (Utilitarianism) 的思維方式——還是因為該行為本身就是錯的,理應得到懲罰?對Crime and Punishment的不同理解會導致不同的量刑方式,即使這種考慮不是有意識的,立法者思維中兩者間的關係也確實存在。
再說第二種,我想以社會科學哲學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作為例子。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的是社會科學所用的研究方法和隱含邏輯,它與社會科學研究本身息息相關。比如在整個社會科學範疇中非常重要的Rational Choice Theory,它隱含的假設就是只要我們假設每個人的選擇都是理性、有偏好的,那麼我們就能夠預計每個人在某情景下的選擇。但是社會科學哲學指出這個假設其實有很大問題,例如理性 (Rationality) 是什麼?在假設人人皆理性的時候,我們到底應該假設什麼——是行為是基於某人想法和願望的最優解呢,還是想法和願望本身也要是理性的(如果是,那麼想法和願望的理性又是什麼)?再例如,當Utility calculus顯示某人對兩個不同選項偏好完全一致時我們應該怎樣處理?是應該認為這個人會隨機選擇呢,還是返回來修正理論?這一系列哲學問題的答案都會直接影響社會科學家的研究和其給出的決策建議,由此可看出哲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影響是深層次而巨大的。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不由社會科學家自己來研究這些問題,而要由哲學家來做。答案有二,首先,社會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哲學家(好拗口喔)的界限本身就很模糊,很多社會科學哲學家都懂得社會科學,反之亦然。其次,如果要完全由社會科學家來研究這些問題的話,他們就無法愉快地進行社會科學研究了,一來人的精力有限,二來如果假設整日變動,研究自然無法進行下去。
我舉的這兩個例子並不完美,如果你有其他建議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想到更好的例子時也會回來更新。不過現有的兩個例子已經達到了我的目的,證明了其實哲學本身就是有用的,除非你說與哲學有關(或者哲學與其有關)的所有學科都沒用——這樣即使我不打你,其他人也會站出來打你的。
首先應該說明的是,我們常常因為話語權的缺失而陷入另一種偏激。而哲學恰恰是這樣一種具有特殊地位的學科。我們或許認為它很無用,但我們從不忽視它的存在,甚至於每當我們被問及這類問題,還試圖在爭論中取得優勢地位。這也就是為什麼有部分人認為學習哲學史不是學習哲學,從而得出「高校的那些學生不過搞笑「這種令人貽笑大方的結論也就不足為怪了。在這裡我想比起黑格爾「哲學就是哲學史」的名言,還是桑塔亞那的話更能說明問題: 一個對哲學史無知的人註定僅能重複哲學史上所發現的那些論點。 以上只能算是對於部分答問者的回應。下面我對正題進行簡單回答。 首先,什麼是社會?為什麼要對它有貢獻?社會與我們的思想何者在先,何者在後?我希望您可以對此反思一下。因為在我看來您的這個問題是無意義的,它建立在一個不紮實的基礎之上,它用一個後天的假設去嘗試推倒前件。 如果您對這一問題確切地反思過了,我相信您會得出一個令自己滿意的答案的。
這個看似簡單的題目包含多個問題。
先回答第一個問題:哲學是否有意義?第一部分
這涉及哲學的概念和定義,第二部分還涉及到「意義」的概念。第一部分
哲學這一術語包含多種含義。早期的古希臘哲學連自然科學都包含在內。正如哲學家重在發現問題,而不是給出答案,關於這個問題,也只是展開一個有意義的討論空間,不是試圖給出特別確定地答案。2007年的一個思考* 當然當下的我對哲學有了和8年前不同的考慮,比如生命哲學,生命是什麼
,生命是否永恆等。哲學終結的過程和形態 概說
哲學終結的過程和形態
版本0.3作者:historywood一、命題的內涵:
二、哲學終結的兩層含義
三、元科學與元邏輯學的興起四、哲學終結的形態五、中國哲學(待補充)六、信息哲學一、命題的內涵:
哲學作為理論化的世界觀,作為一門解釋整個世界圖景的學科,作為一種試圖通過思辨、甚至只是以人類語言的形式達到對世界本質的認識的嘗試,在現實無用甚至起負作用,正在走向終結,而且未來會最後終結。
二、哲學終結的兩層含義:哲學發端於西方,哲學一詞也是西方經由日本傳入中國的。
在所有恐怖的西方民間傳說的妖怪中,最可怕的是人狼,因為它們可以完全出乎意料地從熟悉的面孔變成可怕的怪物,而哲學家所謂的世界的本質和符合這一本質的
世界具有一些人狼的特性,哲學家探索世界本質的方法看似簡便,但這種探索方式卻有可能變成再延續幾千年也不能前進一步。驚悚故事裡,人們只有用銀彈(銀質
子彈)才能消滅人狼,而我認為,「沒有銀彈」;
沒有任何一種理論化的世界觀---哲學會不僵化,
哲學依賴於文本並為文本所限定,
這些文本一旦脫離具體情境,脫離具體分析,必然會在實踐中變異;不會有任何一種哲學能逃離這種命運,
完全涵概當前和未來的實踐的哲學是不可能的,總會有
新的「怪物」出來,使熱心於所謂世界本質的哲學家們驚聳出一身冷汗,
而那些試圖哲學地介入現實實踐的人也總不能免於難堪。中國古代有樸素的辯證思想,&<&<易&>&>、&<&<道德
經&>&>都只是一種思想而不是真正的哲學。與其說中國先秦的思想家缺乏構建作為理論體系的哲學的智慧,不如說他們對於文本、語言的過於警惕,以
至不屑於做這樣的建構。樸素的辨證思想是貼近自然的真正人道主義思想,而絕非與西方哲學相比的較低層次的哲學.西方在思想基礎上發展出了哲學曾經是一種進
步,而新的進步就是對現在這種哲學的終結。這也可以從現實哲學發展的趨勢上得到說明。
柏拉圖曾經把理想國描繪為哲學王統治的國家,
很多國家給予了哲學崇高的地位,哲學高於具體領域的科學,人們對哲學達到終極智慧的價值毫不懷疑。
而基於哲學史和現代哲學的狀況可以預見哲學的發展已進入其最後的終結期;並且從辯證哲學的基本觀點看,哲學做為一門學科也會象其他事物一樣從發生、發展,到隱退---終結。
哲學的終結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發展的必然趨勢,由於科學的發展已經能夠獨立的回答各個領域的問題,而科學也提供了橫貫各個領域的方法,需要純粹思辨的時代已經過去,將來只會在思維和邏輯等以意識為研究對象的領域保留一些哲學式的反思。
幾千年的哲學命題依舊在定義不清的基礎上辯論著,企圖建立嚴密定義的嘗試或者失敗、或者使哲學喪失哲學的本來意義;科學在越來越多的問題上能夠得到比哲學更清楚明了的解釋,並始終比哲學更清楚地指明應該如何實踐。
現代哲學已經不再關注宏觀的世界圖景,而只注重分析語言和特定的細節,
越來越多和學科聯繫起來的"哲學"出現了,但這正是哲學作為獨立學科衰退的表現,比如分析哲學更象是數理邏輯,信息哲學更象思維科學和計算機的科學,教育哲學更象教育科學。
儘管哲學是教育的公共課程,但是教育的結果是大家越來越不知道哲學能告訴他們什麼。流行的哲學也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批判,哲學的有用變成了對無用哲學的批判,
很少能看到站得住腳的新的哲學觀點。從對各種哲學論斷的懷疑逐漸發展起對哲學作為一門學科的存在價值的懷疑。
當我們討論的有價值哲學問題不再能超出歷史上各種哲學的範圍,儘管我們繼續著有意義的思考,但作為一門學科的哲學也就終結了。國家也看到這種情況,並投入力量企圖改變人文哲學的現狀,但以我個人的觀點,收穫到的只能與期望的相反。
哲學的終結是正在發生的事情,她的真正終結還需要若干年以後才能看到。
哲學的崇高地位動搖了,將來哲學本身也會終結,而科學和思想依舊翱翔。
哲學的終結有兩層含義,
1、哲學應該終結
2、哲學將實際終結 三、元科學與元邏輯學的興起元科學與元邏輯學研究對象和範圍
1. 定義、概念、術語 辯論和溝通的基礎
2. 廣義方法論
什麼是科學,科學的研究綱領,科學社團的建立,
3. 學科的價值、學科成立的先決假設
4. 不同體系的通約 (西哲、馬哲、東哲)
5. 靈感、智慧、創新、思維
(以上是一個設想,還在考慮中。)"哲學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這句話被廣泛引用。而我認為馬克思的理論與其說是哲學,不如說是尚需進行學術規範和梳理的社會科學。
理由首先是馬克思缺乏對哲學的系統論述,而實踐的觀點已經很難把馬克思的理論歸於哲學。
從意識形態這一術語提出,理論上就走上了結束意識形態的道路
;
而在現實中,意識形態的哲學今天看起來也逐漸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只是由於哲學一詞的含糊不清,才把哲學列為西哲、馬哲和東哲。
從本命題所界定的哲學的內涵看,提出實踐唯物主義的時候,哲學學科就已經走在了終結的路上。
哲學的起源,發展和終結可作出三個階段的抽象表示。
階段一:
經驗和常識--&>對經驗和常識的批判--&>主體和客體思辨的哲學;
階段二:
主體和客體思辨的哲學--&>對主體和客體思辨的哲學的批判---&>實踐的辯證的哲學;
階段三:
實踐的辯證的哲學---&>對實踐的辯證的哲學的批判---&>元邏輯思維科學和語言分析的科學;
(也就是哲學的終結) 四、哲學的終結的形態科學終結了哲學,元思想元科學建立,科學體系因此而重構。
而哲學學科在未來很可能退化為哲學史和哲學文化的學科。(重構層次的示意如下)元思想/元科學
層次三
|
思想/科學 層次二
|
實踐/工程技術
層次一 當我們說到理論指導實踐的時候,理論可以理解為層次二意義上的,
這種層次的劃分意味著元思想/元科學和實踐的分離。
流行哲學中所謂哲學指導實踐的說法已經過時,在學科分劃明晰的背景下再強調哲學的指導作用已經沒有意義,並會起負作用。
人類將以科學的方式逼近世界的本質,
聯結各個領域的是跨學科的科學----數學科學,系統論,突變論,資訊理論,控制論等,由跨學科的科學勾畫出世界的圖景。
哲學的三個基本使命概括為,
一、對思維的反思 二、認識世界本質
三、提供一個世界的圖景
科學從哲學接過這三個基本使命,從而對哲學的基本研究領域都納入到了科學的軌道,也就是說哲學的基本使命完成了,
這就是哲學的終結形態。 而相對於哲學的終結而言,
科學相應地擴張了,
但這次擴張絕非以往科學史上那些簡單意義上的擴張,
這次擴張將伴隨著大量關於科學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學術模式等方面的反思,甚至可能包括社會科學方法論上的激烈論戰。人們會重新審視"什麼是科學"
這一基本命題。
由於特殊的原因,正統哲學更願意說馬克思哲學本意是什麼或本意不是什麼,
而由於馬克思本人在哲學上缺乏系統的論述,很多考據解說其實是在謀求創新。如果正確認識了哲學終結的趨勢,我們就能直面目前的哲學的困境,也才能找出三種哲學通約的理路,在科學的基礎上討論一些"敏感"的話題。
我說的是哲學作為獨立學科的終結,而不是人類思想和思辨的終結,我認為哲學的終結後,思想將會更豐富和發展,
人類的實踐在科學指引下將更積極更有效率。
而未來再也不會有一個人可以只憑一種哲學世界觀的標籤被標誌出來,和哲學理論伴隨而來的標籤主義也將成為歷史。
和具體生活,具體實踐和科學結合在一起的思想的細密程度將會大大超過目前任何哲學組合。
個體對世界本質的把握將不再是理論化的世界觀,不再是一種有形語言的表述,而將是一種用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實踐去體驗的本質。
純粹的哲學思辯變得更加個人化、更加私密化,並逐漸從公共的學術活動中隱退.
個體將不在聽命於哲學家的理論,而是以自己具體生活與實踐的獨立思考去感知世界的本質。面向整個人類的理論化的世界觀終結了,而個體的具體的思想將在未來更加豐富。
五、中國哲學中國哲學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自身的定位的問題,或者說首先要理清哪些問題是中國哲學的問題.正如哲學家去哲學地解釋物理學的問題是不適當的,
對中國人而言,
西方的哲學問題並非理所當然地應成為中國的哲學問題.
中國的思想者首先是處於中國的情境之下,
在問題的選擇上東西方的文化與意識形態的差異是不能全然忽視的.哲學史上,我們可以看到哲學的內涵是如此富於變化,
我們稱之為"中國哲學"的對象並非可以簡單看成是"哲學"的子集,
或者說"中國哲學"與"哲學"
的關係全然不是"美國哲學"與"哲學",或者"德國哲學"與"哲學"的關係.中國哲學一方面象許多學科,
是來自西方的哲學學科在中國的傳播和延伸,
但是另一方面"中國哲學"又必然包含了特定的意義,
或者說在我看來"中國哲學"與哲學在學科的定位上應該有根本的差異,
甚至從某種意義上,
"中國哲學"是一個全新的學科.
哲學是智慧的神秘主義的學科,也是對智慧的神秘主義批判的學科;哲學是以文本的方式傳播某種思想的科學,
也同樣是以文本的方式抵禦某種思想傳播的科學.
哲學又是反思自身與批判自身的學科,
有用的哲學是對無用的哲學的批判.
哲學不是發現真理的科學,而是消除那些遮蔽真理呈現的障礙的科學.哲學終結的趨勢當下的意義在於有一大部分所謂的哲學問題不再構成哲學問題,
這些問題是偽問題或者是應屬於具體科學的問題.
所謂東西方思想的對話往往會成為對中國思想的重構,
中國的哲學家潛意識地把對話簡單化,
把兩個不同的文明系統視為同構的系統,
在翻譯的過程中,在中國的思想體系中常找不到一個特定的西方哲學術語,
翻譯者或者構造一個新詞,或者賦予一個詞語新的內涵.
但是這種方法是需要反思的,
翻譯者不僅是在用中文重新呈現西方的哲學,
也在用西方哲學重構中國的思想文化.如果對這種情形缺乏足夠的意識,
可能是危險的.(..待續)...參考資料:tianyabook.com
&<&<時間簡史&>&>#哲學
第二部分
「意義」是個太過基礎的術語, 採取另外一個模式 澄清。
這個也是2007年左右的思考通過關聯方式,體現「意義」的內涵,如下:知識和理性具有持久的甚至永恆的意義,而一種感覺或者一種愉快的意象的意義則十分短暫.人是意象的動物, 人有豐富的意象, 這種豐富的意象, 使很多人覺得自己有豐富"思想".
或許可以說意象性比理性更貼近人性.
這種"思想"即使不具有理性意義上的堅固和持久, 但只要能以豐沛的形式表現出來,
也往往能讓一個人贏得青睞的目光、思想深刻的美譽.
平常人的意象會隨著時間而消逝, 而藝術家能把握住短暫的意象創造出藝術.
藝術作品是意象的一個映射,如同意象是無法分割的,藝術作品也是無法分割的, 藝術是一種短暫和持久的綜合, 藝術為短暫的意象創造了持久的意義, 一個偉大的藝術品可以歷經千年
而仍然令人愉悅. 藝術的意義正在於此。,為什麼採取這個模式,這個涉及到我們討論問題的基本技術,定義 邏輯等。這個後面會有一段個人探索的分享《定義論》。上面其實是關於藝術的意義的,」意義「往往就是在這些比較無形的東西探討中呈現其內涵,包括哲學的意義另外第一部分提出過「中國哲學」是一個特定的術語,而不是簡單的組合,會另外附一文 分析 「中國哲學」的「意義".附:1 「定義」的討論)關於定義的若干次討論現在也有了一些新的認識, 一個是對心理學中的「我」有了更多認識,對人的意識和概念有更多澄清,這些都意味著「定義」的討論走向了更深層面。2 哲學意義系列*待補充,看看本帖有多少人關注。。。
哲學是研究真理的。真理是獨立存在的嗎?是物質的一種屬性,還是先與物質存在的?假如人類不存在,還有真理嗎?如果還有,那和物理有什麼區別,如果沒有,那他還能被稱為真理嗎?
私以為哲學是驅使世界向完美進化的最有效途徑,健全的哲學體系影響、改變、促成其之後的社會現狀,這怎能說有無意義呢。
如果粒子能思考,物理科學家該多麼難當。
——默里.蓋爾曼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7944b5dd01013wfy.html?vt=4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1論哲學的目的,斯賓諾莎
天哪…哲學是否有意義這樣的問題都問出來了。這個世界不會好了…
我覺得三言兩語無法壓倒性說服。推薦幾本書好了。《萊布尼茲不是黃油餅乾》。靜得下心來讀讀《哲學 科學 常識》、《大問題》。
(我竟然在回答這樣的問題……捂臉我只回答哲學的意義。
要說哲學的意義或者目的,首先要理解什麼是哲學。下面我先談我所理解的哲學。
其實所有學問都源自疑問或者質疑,當針對這些疑問或者質疑獲得了答案,於是根據這個答案就會產生一套標準,例如什麼是長短,解答就是使用事物的長短比較,得到答案後於是產生長度標準,使用一個固定事物的長度作為量度其他事物的長短。又例如什麼是對社會的好和壞,解答就是損壞社會利益就是壞,貢獻自己讓社會獲益就是好,於是產生標準看是否對社會是有貢獻還是破壞。 而哲學質疑的非常徹底,質疑所有的一切,比如上面所說的長度標準,對社會好壞標準,逐漸發展到質疑世界的存在以及自身的存在。想通了,有了答案,就和上段所說,也就有了標準,於是可以在這個標準上去衡量所有事物了。 這裡的「想通」並不一定是指全靠自己想出來,也有可能是相信,比如宗教信仰,因為終極問題就是很難思考的問題,不僅需要比較廣泛的知識面,還需要一定的思考技巧,即使如此,有些問題也只是擱置並未完全解決,所以很多人沒有這個能力去思考。但不思考,沒有答案就沒有標準,也就無法衡量事物,不知道自己對錯,因此心裡就沒有底,沒有精神支柱,這樣從精神上是難以忍受的。既然自己想不通,不如直接拿現成的答案,而宗教帶有的宣傳性,碰上沒有答案的人,於是這些人就找了這些答案作為自己的精神支柱,使用的也是宗教的一套標準。 而靠自己「想通」其實也是一個非常艱辛的過程。可能有些人在思考終極問題沒有什麼精神問題。但大部分的人,思考終極問題正如上段所說心裡就沒有底,沒有精神支柱。靠自己力量想通,實質就是重建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這個過程有可能令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崩潰,這種精神上的崩潰很有可能影響日常生活,所以很多人就算不去信仰也不太想接觸哲學。 從個人的角度來說,哲學就是為自己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一個系統的標準和方向,然後後面自己做什麼事情都可以按照這個標準或者方向去實現。這就是哲學的意義。 對哲學學科而言,就是收集各種哲學答案的學科,最常見的就是課本上看到的唯物唯心,日常就是各種宗教的答案,佛學的、道家的、基督教的、伊斯蘭教的等等。如果是以哲學為專業,或者深入了解哲學,那裡的答案更多,更細化,例如唯名論,實用主義等等,看哲學史也可以了解一二。再從另一個角度來說。
任何學科都是研究事物與事物相互影響的關係,我們從它們相互影響產生的結果進行歸納和演繹,從而得到它們相互影響的規律。得到規律的作用就是我們能夠使用這些規律為了我們的目的服務。 而不同學科不同在於研究的對象以及其關係的不同,數學就是數字之間的關係,物理就是物質物理方面的關係,社會學就是人與人的關係。而我認為哲學研究的是所有事物之間關係的共同關係,換言之就是探討事物的共性和規律的規律,這就是哲學廣義的概念。 從研究方向來說,絕大部分的學科都是往具體、細化的方向進行研究,但哲學是往抽象、概括的方向進行研究。 正因為研究的是所有事物,所以必然會和所有學科有關係,也就讓人覺得難以區分哲學與其他學科。往往有人就從某個學科所研究的規律,然後將其提升成為所有事物的規律,這種事情在各個論壇或者貼吧也是是常見的事情了,所以也導致好像哲學就是某個學科的樣子。但要明確如果只是某個學科的規律如果要成為所有事物的規律,必須先經過其他所有學科研究對象的檢驗,這樣的驗證可以說是耗時耗力,難有人完成,就算驗證完畢同樣也難以說服人。 這裡在特別講哲學與倫理學的區別,因為哲學與倫理學可以說最為接近,使得很多人跑去哲學尋找倫理學答案,例如價值問題。其實哲學既然已經研究的是規律的規律,那必然可以作為所有事物的判斷標準,所以哲學必然可以對倫理學的對象進行衡量,但倫理學和哲學的角度是不一樣的,倫理學的對象是個人和社會,而內容是需要細化的,它所細化的是個人與社會的每個場景的具體判斷。當然倫理學也有抽象、概括的方向,它想通過每個場景的具體判斷歸納出一個總體的價值判斷。 哲學向具體的應用,與倫理學的抽象概括導致兩者出現交集,或者說哲學的規律的規律讓人以為倫理學與哲學是相同的。 但我回到開始所說的區別,倫理學的抽象概括只能用於個人與社會,而不能用於其他事物,而哲學的應用是可以到所有事物的層次。 最後再說兩句。 正如上面所說的,哲學是研究事物共性,探討發展方向的學科。但有很多人想通過這個學科將所有事物歸於一類,然後使用相同的方法應對,從而達到使用一個或一套方法就可以應對所有事物。事實上這樣的想法就沒有意義了,方向的確定並不等於你就一定能夠走得對,走得到,還需要具體的方法來實現。具體的方法就是要靠其他學科來實現,而其他學科不是將事物歸於一類的方向發展,它們反而向細分的方向發展。因此,既要看到哲學的方向性上的作用,也要看到其他學科的作用,不同學科相互作用才會使發展成為可能。作為正在苦逼的準備Comprehensive Exam的哲學系苦逼,先感謝題主給了我這麼一個開小差的機會……
好的,回到正題。首先正如排名第一的回答所說,哲學系,至少是中國和美國(比較非主流的)大陸學派的哲學系來說,作為學術研究和教學主要內容的,是哲學史,或者說,是對已經構成了哲學史的那些重要思想的細讀、批判(康德意義上的)、文獻疏離,以及思想史敘述。作為學術工業體系的一環,這些研究可以算作歷史學和文獻學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可以積累對於某些重要歷史文獻的知識——畢竟,哲學文獻本身的性質決定了它在很多時候在文字上就不易理解。舉個例子,一篇對康德第一批判先驗概念推論部分A版和B版區別的研究paper,首先是對某部重要文獻的語意和文獻梳理,雖然很多時候這種梳理的困難並不在於小學(中國的文字音韻訓詁版本目錄校勘,西方的所謂古典學)的功夫,而在於邏輯的重構。這種作為人文「知識」一部分的身份,是哲學處身於現代學術工業體系中的自我定位。
但是在學術工業體系之外,在作為「職業」之外,哲學的生存論意義在哪裡?至少就我的閱讀結果來說,我覺得這恰恰是哲學最不能回答的問題。或者說,我個人私見,哲學的知識恰恰只有一種,那就是對於我們的無知的知識;而這些無知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對生存意義的無知。這個可以說是西方最古老的哲學概念(可以回溯到柏拉圖兩個早期對話《申辯》和《會飲》),在我看來,是最接近本質的。從我不算太廣博的私人經驗來說,愈是研讀哲學,就愈是發現在關鍵問題上重要思想家的本質分歧;而且,這些分歧不是因為他們的偏私與鄙陋——恰恰相反,愈是在經典著作最精彩、深刻和給人啟發的部分,愈是有某種深刻的分歧。從而,至少對於我來說,哲學研讀的生存意義可以說有二:
第一,是哲學史爭論為讀者提供了那些重大問題的地圖;
第二,在這些對重大問題的爭論中,我們看到人類對這些問題最深刻的無知,從而最大限度地祛除那種以為自己真理在握的幻覺 。當然,祛除幻想的結果可以是自甘墮落不再思考,也可能是讓自己的人生成為經過反思的人生——從我個人來說,經典研讀揭示了生存問題中最需要個體反思的部分,從而也就激發了反思,而且是批判式的反思,也就是說,不信從於權威,而是不斷重新定向、重新奠基的反思。以上回答的後兩段,純是我的個人私見。死掉的大師們中應該有很大一部分不會同意我,同樣學哲學的同儕們也可能不同意。而且我的寫作方式本身就被哲學話語毒害太深,恐怕題主要覺得難以卒讀……如果那樣,請果斷無視哲學沒意義,哲學家對社會沒貢獻,社會不需要哲學家的存在。
無用的哲思——王東嶽
「哲學"是什麼?似乎三言兩語不太能講清。我就聽過很多人講哲學,卻從來沒有他聽懂過。翻開有關詞典,見如是說:哲學之詞義源自希臘文phileo(愛)和sophia(智慧)的字源合成,哲學史家一般認為畢達哥拉斯首先使用了這個概念,19世紀有日本人依據中國古文獻中「哲,智也」而將其譯為「哲學」,意即智慧之學云云。。。。。。看罷越發湖塗的緊,於是自忖大約我屬於「不愛智慧」的笨伯。後來漸漸地省悟過來,方知在中國,吃哲學飯的教書先生自己尚且昏昏然,聽哲學課的昭昭學子焉能不被哲學吃了?因而覺得有必要換一個講法試試看。
一般來說,你離什麼東西越遠,你就越不至於變成他的奴隸,這話有一定道理,但全然不懂某樣學問,卻反過來能當那學問的主子,這種情形應該也不多見。然而,中國人跟哲學的關係似乎偏偏就是這樣一種局面。據說近些年洋人來華,發現我國有太多的人能大談哲學,很是詫異,因為即使在盛產哲思的西方,哲學也算是一門比較深奧的學問,一般大概沒有多少人敢在這方面隨意賣弄的。更重要的原因,恐怕還在於哲學本來是澳無用場的東西,故而平日里也沒有什麼機會提得起它。但在我們這塊沃土上,哲學跟蘿蔔白菜一樣遍地開花,無處不在,其政治用途尤為廣泛,這倒讓人懷疑中國人所謂的「哲學」到底是不是哲學。
哲學舊稱「形而上學」。一般情況下,人們都活在「形而下」的直觀世界裡,所以不懂哲學應當絲毫無礙於生存。但我以為大概人人都在潛意識中懷揣著一套哲理,問題在於你能否把它打撈出來。通常,凡屬你能在舌尖上隨意擺弄的,想必不會是哲學。假如那玩意兒竟然就是你的哲學,那你的淺薄怕是從此無葯可醫了。因為,即使說得通俗一點,哲學對於人的精神,至少也相當於電腦里的操作系統,沒有這個操作系統,固然一切應用軟體都無從運行,但真正能把這套基礎操作系統調出來加以審視的,似乎並不是玩電腦的人都能做到。想想看,如果你不是一個編程老手,你卻能輕而易舉地翻騰你的操作系統,那你電腦里到底裝了些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大概很有必要仔細檢討一下了吧。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說哲學無用呢?哲學的無用就在於它實際上比那個操作系統潛藏得還要深,或者說,它距離精神上或意識上的應用層面更為虛緲遙遠。它因此在精神底層奠定了一個深厚而堅實的基礎,這就好比基礎科學與應用科學,他們相距得越遠,那基礎科學就顯得越沒有用處,儘管越沒有用處的基礎科學,最終對應用科學具有越大的奠基作用和指導力度。譬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開創了整個20世紀以來的科學新時代,但起初他本人也不相信,這套理論可以作為量子力學與核物理應用的基礎。他甚至公然反對量子力學,而且直到英國著名科學家愛丁頓首次為時空引力場彎曲做出觀察證明之後,艾丁頓任說全世界真正能理解愛因斯坦的僅有兩個半人,而他自己只算其中的半個人。不僅如此,大概迄今也沒人能夠藉助於相對論,弄出點兒什麼在日常生活中有用的名堂吧。相反,倘若某種作為基礎理論的學說,居然當下就能到處派上用場,則你千一萬要小心由於它的短視可能造成的貽害。因為這表明建立在它上面的應用系統一定既粗糙浮淺,又前途限量,儼如在未經夯實的地基上蓋樓,那樓房蓋到哪一層可能會突然坍塌下來,恐怕真是一件特別值得警惕的事情。
拿東西方思想史作個比較,大約最能說明這類問題。
公元前6世紀左右,理性化的哲思在世界各地分頭萌動,這彷彿是某種自然演化律的觸發機制在起作用。但一開始,它們各自的起點和深度就大相徑庭,從而導致不同的文明類型最終顯示出截然不同的分化內能和發展前景。古希臘先哲似乎特別缺乏現實感,他們所關心的問題距離實用層面很遠,即使在最原始最樸素的自然哲學期,他們也只一味地追問「存在的本原」或「萬物的動因」,這一問就問到了「物的後面」或「思的深處」,結果馬上引出了畢達哥拉斯要用抽象化的數來詮釋世界,歐幾里德要用邏輯化的形來推導世界,哲學與科學由此在理性的深處打下了第一個扭結。實際的情況是,畢達哥拉斯那嘹亮的唯理論先聲,啟發了柏拉圖第一個明確意識到,通常所謂的「外部世界」其實只是一個「精神化了的世界」,而歐幾里德後來著述《幾何原本》,用現實中並不存在的點,線,面來圖解對象,很大程度上是在為柏拉圖的「理念論」作證--證明只有理念和邏輯才是永恆而有序的。文藝復興後,以笛卡爾為代表,西方的哲學家和科學家一起(笛卡爾本人就是一位集數學家,物理學家和生理學家於一身的科學家),繼續沿著這個邏輯化的思路並肩前進,他們乾脆推開缺乏精神根據的本體論,集中力量去探索認知活動的內在規律,哲學從此跨上了認識論的新台階。他的道理在於,既然主體只能藉助自身先驗的感知屬性去捕捉對象,那麼,在尚未搞清「感知」或「精神」的特性和規定之前,我們又有什麼資格來談論「精神世界」以外的客體呢?於是,笛卡兒只能證明「我思故我在」;貝克萊偏要糾察「感知的限度」;休謨接著發現「歸納思維的無效性」;然後康德才不得不拷問「純粹知性」怎樣造成知識增長……這是一個綿延了上千年的巨大思想工程,它由此鍛造出一脈相當嚴密的邏輯工具和思維方法。其結果是,哥白尼一反感覺上完美的「地心說」,在當時還沒有有多少天文觀察證據的情況下給出了合乎理性的「日心說」;伽利略只在斜面試驗的邏輯運算中就推導出「自由落體定律」,他根本用不著爬到比薩斜塔上拋下兩個大小不等的鐵球;牛頓把他那邏輯系統格外嚴密的力學著作直接命名為《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愛因斯坦則更為明確,他不但坦承自己的第一位科學啟蒙老師就是那位被列寧罵的一塌糊塗的唯心主義哲學家馬赫,而且還反過來批評馬赫對形而上學純思辨邏輯的不恰當攻擊。
耐人尋味的是,中國很早也已完成了數學上的畢達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其後的「祖率」(即祖沖之的圓周率)甚至比當時西方的計算精度還高;再者,中國東漢時期的張衡,甚至比托勒密更早的做出了「地心說」的模型(即漏水轉動的渾天儀),但那只是一個看似優美的實物模型,卻不是一個具備內在緻密性和延展性的邏輯模型。而且,我們這些匠人式的思想家,總是在半途中就急忙把自己浮升到實用的層面上。例如,祖沖之就特別熱心於製造水碓磨和千里船等,張衡也格外熱衷於研製地震的方位地動儀和測風向的候天儀,卻從來沒有哪個人甘願沿著繁密的邏輯路徑,去不計功力的畢生研究世界的本源與心智的關係。這也就難怪黑格爾要冷嘲熱諷的貶議「東方無哲學」了。不過,嚴格說來,黑格爾的見解並不正確,因為中國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恰恰全部是哲學家,也就是說,他們全都起到了哲學家的精神鋪墊作用和邏輯打造功能。只可惜,他們太現實了,太注重鼻子跟前的社會憂患和人文關懷了,所以,他們的思路是當下急用的,他們的邏輯是微言大義的。
你看,孔老夫子整天忙著遊說列國,相比之下,亞里斯多德卻急於擺脫馬其頓王室帝師的苦差;墨子操心如何用「兼愛」和「非攻」來平息戰爭,與此同時,蘇格拉底倒一點也不認為他奮勇參加雅典城邦保衛戰與他的哲學有什麼要緊的關係;這邊公孫龍悠然遊戲「白馬非馬」,那邊歐幾里得潛心編撰幾何十三卷;唯獨老子逍遙世外,似乎大有追問天地之道的雄心,可他又太深刻,太虛無,或者也可以說是太慵懶了,以至於若非函谷關的關長擋駕,他恐怕畢其一生也不肯留下一個字給後世。然而,如果仔細閱讀他的《道德經》,你會發現他的世故一點兒也不遜於其他諸子,反之,其思辨論證之才具卻照例顯得十分蒼白。短短五千言,居然多數篇幅都在討論如何做人與如何為君,其實用程度足以讓後來的漢朝帝王直接頒作治國之策,或者,也足以讓芸芸眾生將其蛻變為一宗救民於水火的世俗道教,卻無論如何也無法把它發展成「致虛」的思想邏輯和「守靜」的科學實驗。果不其然,實用的哲學很快就會給人帶來實用的效應:政治上,我們古老的社會制度是最完善最穩固的,折騰了兩千年,你也休想徹底拆解它那千絲萬縷的人治紐帶和深入靈魂的專制架構,以至於一門心思信奉辯證運動的馬克思,都只好無奈的將這個東方怪物稱為「停滯社會」。經濟上,早在唐宋元明的中古時代,尤其是清朝初年的所謂「康乾盛世」時期,我國的國民生產總值曾經佔到全球總產值的1/3左右,遠遠高於現在美國經濟獨具鰲頭的世界地位(約為21%),但從這裡卻根本不可能衍生出別具一格的現代商品經濟形態。技術上,我們更是佔盡了邏輯省略的便宜,指南針是基於天然磁體傾向地球磁極的偶然發現;火藥是煉丹術士將各類雜物隨即配方弄成的意外事故;造紙和活體印刷更是民間生產實踐活動的產物,絲毫不必進行任何繁瑣細密的邏輯運籌;即是說,我們的四大發明無一不是既切近又實用的東西,絕不會有哪個傻瓜去專研遠在天邊的「日心學說」或一無用途的「自由落體」。到頭來,我們只好扮演羅德島上的舞蹈家,誇自己過去跳舞如何精彩,只是現在底氣不足,衰態畢現,無論怎樣努力掙扎也站不直,跳不高了。
1840年的鴉片戰爭,預示著由淺用哲學所構造的精神實體的最後發展界限,1919年的五四運動,標誌著我們只好斷然割捨那個缺乏豐厚底蘊的思想文化傳統——一脈古老的文明枯枝就這樣噶然斷落。可它的禍根卻應該追溯到先秦時代甚或先秦時代以前。想想看,那個發端於黃帝和文王的「陰陽」辯證理論,一開局就足以用來解釋男人和女人的一切玄奧,對於如此貼近我們身體髮膚的直觀哲理,你還能指望它產生怎樣長遠的精神效應和邏輯成果呢?
哲學原是極深沉的「務虛」,只有精於務虛的民族才有望找准「務實」的方向。須知人類就是以「智質虛存」主導「體質實存」的衍存物。所以,哲學的興衰似乎一直與文明的興衰密切相關,西方哲學思潮的漲落與西方歷史氣運的起伏完全吻合,中國亦然。只是由於中國自古缺乏多向求索的寬鬆氣氛和深向發掘的邏輯功力,因而也就缺乏廣博縝密的哲思體系,文明的張力到底弱一些。
我並不是要說,中華傳統文化已一無可取,恰恰相反,我倒以為西方的思緒目前實在需要注入一縷新風。但關鍵在於,我們必須澄清它的合理嫁接點究竟在哪裡。假若我們還在沿襲陋習,急功近利,心浮氣躁的總是忙著去那種換湯不換藥的勾當,那麼,即使我們眼下爭得了一時的振興,只怕依然難能持久。鴉片戰爭以後,最先系統地介紹進來的西方思想,竟然是赫胥黎和斯賓塞所宣揚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或者應該說,是嚴復譯述的《天演論》把上列二位的觀點有意曲解成這種形象,藉以激發我們這個老大昏聵的民族的危亡感),一望而知,那又是一個迫切挪用的急就章;五四運動前後,棄舊迎新的新文化烽火首先由胡適的一封信點燃,可他最終給我們引進的卻是杜威的實用主義哲學;再往後,我們又把費爾巴哈式的所謂「唯物主義」撿起來當作至寶,還發誓要不遺餘力的批判一切被冠以「唯心主義」帽子的思辨學說,殊不知自笛卡爾以後,大多數唯物論者早已淪為哲學的外行,他們甚至都搞不明白那些思想大師究竟在探尋什麼問題。說來寒心,難道我們真就荒唐到如此程度,居然敢相信那些嘔心瀝血的唯心大哲全都瞎了眼睛硬是瞅不著身外的存在?看來,中國人的管狀視野里只能容下照亮鼻尖的燭火,哪怕遠方的太陽正在灼燒我們的胸膛也還是一樣的視而不見。如果說,過去百餘年的救亡運動不允許我們放長眼量,那麼,今天中國的文人學子總該可以細細品味精神哲學的悠長餘韻了吧。
縱觀人類思想史,真正在哲學上有所建樹的人大都是當時的博物學家或自然科學家,反過來,在自然科學上做出重大貢獻的人通常也相當諳熟正真的哲學,這是兩條腿撐著一架軀幹的格局,弄成瘸子總不便於走的長遠。因此,切不要以為僅僅學好了數理化就必然可以把握未來科學的方向,也不要以為單憑追逐時興的思潮就一定能夠跳到時代的前頭。須知西方的學子即便不是全都精讀柏拉圖或康德的著述,他們的心智深處也濡染著西方哲學的基本精神和氛圍,同樣的,我國的學生即便不太通讀孔夫子或老子的說教,其精神底層也殘留著東方思想的頑固印記和氣息,如果我們真想學習人家的長處,請從這個最深在,也最具決定性的地方著手。牢牢記住,今天的知識照樣有厚薄遠近之分,也照樣有操作系統和應用軟體的區別,由此開始的馬拉松競賽最終照樣會顯出耐力的高下和氣脈的短長,只是不知當前再造的中國文化打算做出怎樣的選擇?
臨末,讓我借用羅素的說法,對哲學本身做一個最簡要的介紹:人類迄今經歷了神學,哲學和科學三大思想階段,哲學因而成為神學和科學之間的邏輯中介過渡載體。它與神學的共通點在於,二者都傾向於追究世界的終極原因,並表現出對人類自身的終極關懷;不同之處是,神學所使用的思想方法乃是「信仰」,哲學所使用的思想工具乃是「理性」。由此不難推斷,它與科學的共通點在於,二者都是藉助於理性方式來探討問題的學術;但研究目標上不同也顯而易見,科學更關心具體的研究對象,哲學卻保持著它的終極關懷形態。如果說,對具體問題的研究不能導出我們對自身處境的整體認知,或者,如果說,人類的思維傾向于越來越分化,細緻和狹隘,亦即傾向于越來越迫切,實用和輕浮,那麼,站在統一和整合的哲學立場上來俯瞰世界和人類的總體狀態和終極關係,難道不是一個十分有趣的大視野或十分高遠的大境界嗎?徐向東在談到哲學的任務時說過:作為一種反思性的活動,哲學必須超越任何既存的意識形態,為設想更加值得嚮往的人類生活提供一個基礎。
其中的反思和超越和唐逍的部分答案是一致的。hhh...就廣義的哲學隨便談點想法好了...社會塑造了我們的觀念把我們無目的的四散奔竄的衝動收納進一個有形式的從而可控的框架內,從衣食住行到世俗人情、從柴米油鹽到薄命紅顏,凡是我們以為是自己選擇的其實都不過是在遵守一套事先規定好的規則而已。
天下雨了,地會濕;把球扔出去,會落到地上。這些都是想當然的觀念,是社會自我們誕生起就植入我們心中的心理結構。我們的生活和所認識的世界就是靠這套"當然"運作起來的,當這套觀念的運作出現了阻礙我們就會感到憤怒,就會排斥、逃避。而"當然"所在的地方這就是哲思開始的地方。
所以說哲學最主要的價值不在於這裡那裡所謂的指導(即使有也是非常有限的),而是返身自己的。哲學思考就是一個不斷強化自我意識的過程,我們通過它得以暫時擺脫社會的桎梏。
所以真正優秀的人往往會熱衷於哲學不是因為哲學幫助了他們什麼,而是真正優秀的人一定是有"我"的人,而只有擁有了"我"才可能意識到哲學的價值。學術利益鏈不僅僅在哲學根深蒂固,好在雖然哲學家三個字貌似很多時候叫好,卻不叫座,吃哲學飯的如果吃的不是政治犯,再怎麼青史留名也就只是個寒窗度日罷了,所以社會肯定沒有給搞哲學的待遇不公學術機關里的學問,大部分和哲學一樣不會對社會有直接的經濟貢獻,因為過於上游,說好聽了也就是文明傳承而對於大眾所接受到的意識形態教育和文化消費,偏離學問本身有點遠,但是這些的確能算社會貢獻,只不過和包裝月餅沒啥區別總之,哲學轉換成社會生產力的部分是九牛一毛,社會生產力提供給哲學的也是九牛一毛蒙田隨筆曰:越高深的學問懂得人越少反之不然,否則每個人都有一門高深的學問,就是自己的白日夢,指不定連自己都不懂(但是研究白日夢也可以是一門學問的!至少可以算心理學的……)
假如問:單純的花(假設它不能結籽)是否有意義?不能結籽的花對植物的貢獻在哪兒?
則植物無力回答,而愛花的人卻能:「當然有,花就是這株植物最真切的意義。」
哲學是思維之花,經常開放在你料想不到的枝頭。今天真正的哲人很少在大學裡教哲學史,卻在做藝術、建築,規劃歐盟或研究天體物理——誰局限他們一定在哪兒呢?比如 Yona Friedman, Lewis Thomas,Alexander Kojeve.
花朵無須刻意為根莖葉貢獻些什麼,卻已貢獻了。去除花冠後的植物像喪家之犬——無人矚目,失魂落魄的模樣。推薦閱讀:
※如何處理好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的關係?
※當 80 後、90 後成長為中國社會的主流消費群體後,哪些行業與產品會發生明顯的萎縮?
※如何看待「全球最富62人資產可抵35億貧困人口財富總和」?
※中國是法治國家嗎?或者說美國是人治國家嗎?法治和人治的根本區別在哪?什麼是法治和人治的表現?
※你有遇見的或者聽過的關於因果報應,天道輪迴的事情或真實事件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