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寶寶和我不親?

我家女寶八個月了,自己一手帶婆婆會幫忙,純母乳餵養,但是感覺寶寶跟我一點不親,不黏我,有沒有我無所謂,也不認人,相反喜歡我婆婆玩,就知道找我婆婆,感覺很沮喪,為什麼不喜歡我呢?我應該如何吸引寶寶的注意,如何逗她陪伴她成長?

補充,奶奶怎麼陪她玩的,我也會模仿相同的陪她玩,但是看到奶奶一定就會笑,而我就不會,很喜歡奶奶的聲音,我也想盡一切辦法逗她開心但是達不到效果,我經常帶她出去玩散步之類的,總之很鬱悶。

我應該怎麼陪她玩?你們在寶寶八個月大的時候都是怎麼陪寶貝玩的?開始覺得我不會帶寶寶了


別鬧~這是人孩子懂事,讓你喘息一下。相信我!真的!我就沒見過孩子跟媽不親的!!一個都沒有!

女強人出了月子就上班回家基本也沒空管每天就道個早安晚安的:孩子困的搖搖晃晃也得等媽回來看一眼再睡;媽媽玩心大一天到晚往外跑還動不動出去旅遊半個月的:只要看見媽媽照片都興奮;甚至父母離婚媽一走半年都不帶問孩子一句的:照樣惦記媽媽~

這是天性,別著急,他愛你,超愛你~有的孩子表現為一刻不停的掛在你身上、有的看見你就笑,有的,認為你是她的一切,你是最安全的港灣所以才不刻意討好你,而認為別人,是不確定因素是需要她去討好的。

安心吧~趕緊補個覺~帶孩子還不累咋地~


我們小孩對誰都笑,連來家裡修暖氣的小工都笑,唯獨對我略嚴肅。

但是他要是哭,就只能我哄。

朋友勸我的話,我覺得有道理,與你共勉:你平時會對著白開水和空氣傻樂么?水和空氣本來就應該在我旁邊,天經地義。寶寶心目中的媽媽也一樣。


我看到目前有兩位答主提到了「給孩子自由」的思路,深以為然,補充一點自己的經驗。

按理說,我不是陪她時間最多的人:早上上班的時候她還沒睡醒,中午偶爾回家陪她吃兩口飯哄哄睡覺。下午6點陪她到8點左右洗澡,然後保姆帶她睡覺。白天我媽和保姆一起帶。

夏天她去奶奶家住了兩個月;我經常跑出去旅遊把她丟給姥姥姥爺。

我也不是純母乳全心全意為孩子的好媽媽,四個月的時候受夠了母乳的日子,吃奶瓶去吧您!不伺候了!

我也沒有費心費力給她做好吃的輔食,蔬菜泥水果泥我聞著都噁心,我自己點外賣的時候會給她嘗兩口,我媽做的涼拌粉條有點辣,白水裡涮涮她能吃兩根。

我不明白,這樣不靠譜的媽媽,為什麼值得她愛到勝過世界上所有人。

我有一個小侄女,比我女兒整整大十歲,她是全家公認的最皮的孩子,屁股長針,五分鐘都坐不住,話比屎都多,但是才四歲就能跟我躺在床上聊一整個下午,我說話比她媽媽管用。可是這十年我跟她相聚也不過十幾次。

原因是,我從來不把小孩子,理所當然地當做小孩子。

我女兒現在一歲一個月,我跟她說話,她到底懂不懂?

這個問題我問過自己很多次。

如果她現在不懂,那麼到底什麼時候,她才懂呢?

到底長到多少歲,她才不是個孩子呢?

我想到很多人在給柯震東洗白的時候說的那一句:他還是個孩子啊!

所以我對待孩子的態度就是,無論多少歲,可能理解程度有偏差,但是我就當她是明白的。

比如說她爬到牆邊上了,看著就要撞到了,如果一般家長看到了是不是會把孩子拉回來?但是拉回來之後孩子是不是還想再爬過去?所以我就讓她自己撞一次。撞完之後,跟她說,這牆是不是挺硬的?你看剛剛弄疼了吧,下次小心哦。你別說,她撞了一回,下一回還真的就注意手上動作,會輕輕地靠過去了。

她有時候會從床邊緣往下爬,每次都把她抓回來真的很累,我就試著稍微拉住一點她的衣服,讓她真的往床下面掉。你說,才八個月的孩子,知道床邊緣危險嗎?她半個身子探出去之後,好像覺得不太舒服,自己就往回蹭了。

她在街上看到感興趣的東西會用手去指,張繼科給安踏打廣告,我跟她說說小哥哥很帥,打乒乓球超厲害。她指月亮,我跟她說說月亮是圓的因為太陽沒遮住。她指安全出口指示燈我跟她說如果發生了火災要從這裡跑出去。

她懂不懂?我不知道。但是她總有一天會懂的,而且就在不久以後。

我相信很多媽媽都遇到孩子不愛吃飯的問題。我女兒現在的狀況絕對能讓大多數媽媽擔心得覺都睡不好。一頓飯三個小餃子不帶皮,這是我見過的她吃的最多的固體食物,稀飯米糊,如果不是保姆拿著玩具哄,基本上三分之一碗最多。

我相信她至少對自己想不想吃東西這一點,是有數的。所以只要她不張嘴,就下桌子,等下一頓了。

我從來不說雲朵是棉花糖,飛機長翅膀。吃飯飯,睡覺覺,喝水水。這很幼稚,這是對孩子驚人的學習能力的褻瀆,這是你對孩子的低估。

我們一直在感慨新生兒對世界的好奇心,然而很多時候我們的所作所為是對這種好奇的抹殺,不讓他們玩泥巴,淋雨,拆玩具,規定飯量,水量,讓他們學數數,背唐詩。

我的侄女和女兒對我如此依戀,我認為是她們對我抱有無條件的信任,而這種信任,來自於我給她們最大的底線,去探索這個奇妙的世界,這是人性最基本的解放。

你覺得小孩子不明白,其實呢?

任何人都喜歡尊重,平等,自由。


我家孩子是我一手帶大 婆婆基本沒管過 所以沒有遇到過類似的問題

但現在孩子大了 我婆婆領著的時間比以前要多 後來跟我反映 孩子經常沖她大喊大叫 我後來就自己觀察了下

我婆婆屬於那種非常疼愛孫子的 疼愛到孩子吃飯喝水畫畫玩耍她都要盯著看著追著喂著

我家孩子從一歲就是自己吃飯 我們基本不管 但我婆婆就會一邊嘮叨一邊使勁往孩子的碗里夾菜

孩子畫畫的時候 她又開始問孩子喝不喝水 吃不吃零食水果

冬天孩子離的窗戶近點 夏天離空調電扇近點 我婆婆又緊張怕凍到 開始呵斥孩子離遠點

孩子拿了一個塑料袋放在空氣凈化器的出口 玩的非常開心 我婆婆怕吹到孩子強制把凈化器關掉

我問孩子為什麼沖奶奶大喊 孩子一臉不情願的說 我畫畫的時候 奶奶總是讓我喝水 還讓我應該這樣畫應該那樣畫 我就沖她喊了~~~

只能說 有時候不要對孩子特別嚴格 尤其無謂的嚴格


我也是純母乳,全職媽媽,寶寶22個月

我們跟公婆一起住,婆婆在寶寶一歲半之前全天在家裡跟我一起帶。

爺爺奶奶現在也是抱怨,孩子不喜歡跟他們一起玩。我家女寶,比較依賴我,我全天24小時跟她一起,一起吃,一起喝,一起玩,一起看書,一起睡覺。白天跟寶寶在一起,我可以說盡自己的能力做到高質量陪伴了。爸爸工作比較忙,但是只要爸爸在家,就是超級開心,開心到不想去睡覺。

所以現在,我家娃喜歡跟我一起看書和畫畫,因為媽媽講故事比較有趣,還會畫很多東西跟她一起互動;喜歡跟爸爸玩,因為爸爸總是教她一些新奇的東西

至於爺爺奶奶,跟他們在一起十分鐘就開始找我,拉我陪她玩,原因很簡單,不論我閨女在幹什麼,奶奶喜歡一邊看電視一邊陪她,完全不參與其中,也不願意多跟我閨女多說一句話。


謝邀。

「寶寶和誰親」的問題其實是關於嬰兒的依戀(attachment)發展。通常媽媽會認為寶寶自己帶的最多,就肯定是和自己最親。但是從依戀發展的角度來看,嬰兒最初是無差別的喜好所有身邊出現的人,然後逐步的開始發展處明確的依戀對象——也就是更為親近的人,而形成依戀關係的關鍵是穩定一致的互動。

但我也理解題主作為母親,可能會感到有一點嫉妒和失落——畢竟自己親手帶得寶寶還是希望能和自己更親,這也是人之常情,非常普遍。在說說如何更好的與寶寶互動形成安全的依戀關係之前,我還是想多說一句,和寶寶的關係不是一個零和遊戲——不是寶寶和婆婆親了,就不會和媽媽親。每一個照料者之間不是競爭的關係,而是相得益彰。越多的人給予寶寶愛,寶寶會覺得自己越安全。當照料者只把關注放在寶寶身上,給予寶寶純凈的照料和愛,而不是為了體現自己比別的照料者更勝任更能贏得寶寶的親近,這樣才是真正愛寶寶的表現。

先簡單介紹一下依戀發展的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無社會性 (undiscriminating social responsiveness)

出生——2至3個月

在這個階段,嬰兒對於環境中的任何人都會有相似的反應(盯著看或者伸手夠),很少表現出抗拒行為。注意,這時候的嬰兒對於陌生人是不會特別害怕的,只要陌生人臉帶微笑,嬰兒也會流露出愉悅的表情。

第二階段:關注熟悉的人(focusing on familiar people)

3個月——6個月

這個階段嬰兒的依戀狀態沒有分化,嬰兒對人類普遍有偏好,任何人的關注都會讓TA感到快樂。但會有一些熟悉的人有更親密的反應,比如會更大聲的笑,渴望有更多身體上的接觸。

第三階段:主動尋求親密(active proximity seeking)

6個月——3歲

嬰兒直到這個階段才開始形成真正明確的依戀對象,而它通常是母親。TA們喜歡圍繞在母親身邊活動,當與母親分離時會表現出抗拒行為,而母親回來時則表現出喜悅,這就是所謂的分離焦慮(seperation anxiety)。

除了分離焦慮,這個階段的孩子也會出現陌生人焦慮(stranger anxiety)——當遇到陌生人時,不再像很小的時候那樣會笑眯眯的看,而是非常警惕的盯著陌生人,或者更為常見的是轉向母親,躲在她的身後或者抓緊她。這也說明孩子在有差別的對待TA所面對的不同的人

第四階段:合作行為(partnership behavior)

3歲以上

在這個階段之前,孩子是無法理解依戀對象的意圖的。比如說,媽媽和寶寶說「我一會就回來」,寶寶是不會理解的。但是3歲之後,寶寶就會開始能理解家長的意圖和計劃,所以當面臨分離的時候,也會更願意配合等待而不是持續的哭鬧。

從依戀發展的角度來看,可能題主的寶寶還處在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的過渡期,也就是在逐漸形成明確的依戀對象。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依戀對象並不是只有唯一的一個。就好比我們會愛伴侶,愛父母,愛朋友,愛的對象可以是有多個,但每一種都很特別和珍貴。寶寶的愛就更為純凈了,她會愛媽媽,愛爸爸,自然也會愛照顧她陪她玩的婆婆。從寶寶的角度看,她現在喜歡婆婆多一點肯定是因為婆婆給了她很多良好的互動,讓她感覺到了安全和愛。多一個愛寶寶的人當然是值得高興的事。

關於如何和寶寶更好的互動,我想給幾個小建議:

1. 要和孩子建立起穩定一致的合作關係。這需要父母對孩子發出的各種信號(包括言語和非言語信息)能夠及時感應並準確做出回應,不能因為孩子淘氣或做錯事情而喜怒無常,並始終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總會在TA需要的時候出現。

2. 要和寶寶經常進行描述性對話,也就是把你的思考和行為過程全部用TA能懂的語言耐心解釋給TA聽。比如要給孩子換尿布了,可以先逗逗孩子,然後輕聲和TA說「媽媽看到你的尿片臟掉了,現在我要給你換尿片了」,之後每做一步都把自己的動作說出來,這樣讓孩子有一個預期,孩子會逐漸形成一個穩定的印象,有助於增加安全感。

3.要主動和孩子修繕關係。帶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偶爾的情緒失控,或誤解孩子是難免的,重要的是一定要在事後進行精心修繕。讓孩子認識到生活中會有各種誤解,父母也可能出錯,但父母無論怎樣生氣都是愛孩子的。千萬不要讓恐懼和害怕的陰影在孩子與父母的交往中成為障礙。

4. 要保持一致性的敘述。在平常和孩子的交流中,應該儘可能讓孩子看到、聽到、感受到一致性的事,形成對自己、家人或世界相對穩定的評價。如果父母之間或者家庭其他成員之間經常發生爭執、或說話前後不一致,會讓孩子無所適從,對孩子建立安全依戀會構成障礙。


我的孩子在百天左右看見外婆就笑,看見我是不笑的。在一歲前也還是更喜歡找外婆外公玩。我也曾想過,對她而言我是不是就是個糧食?後來她會說話了,居然直接證實我的想法。她說,媽媽好吃。

不過我沒有沮喪。因為我真的不如外婆會逗小孩子。誰讓我在她之前從來沒有和任何一個小孩子相處過呢?除了我自己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所以我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媽媽。唯一的用處就是餵飽她。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外婆帶出來的這個開朗的孩子漸漸感染了家裡其它人,讓我和老公這樣嚴肅的夫妻也慢慢放鬆下來。且一歲之後,隨著她溝通能力的增強,加上我們周末一定會親自帶她出去玩。我也變的越來越童心,與她相處,逗她玩自然也不再是問題。

另外,我沒有沮喪過,也因為只要她有哪裡不舒服,就一定會只要媽媽抱。任何人,再怎麼哄她都是沒用的。誰對自己最重要,脆弱的時候就看出來了。

題主,您的孩子還小呢。再等等就會發現有一個會帶孩子玩的婆婆簡直太棒了!帶孩子玩累呢~等有一天孩子特別粘著你的時候,也許你還巴不得讓她一邊玩去,能躺下來不被打擾的刷五分鐘手機都好幸福。

孩子的成長是需要很多人參與的,長大的過程也是遠離母親的過程,從出生時的第一次母子分離,到斷奶時第二次母子分離,到後面的上幼兒園,大學,結婚。因為是過來人,所以理解孩子幼小時候的各種焦慮,也許有激素的原因,但也還是要盡量給自己放鬆。一個輕鬆的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是幸福的。


誇張的表情

高質量的陪伴

及時的回應

還有就是媽媽當下的情緒,小表情

小寶寶都能直接感受得到

認真感受那內心的給孩子的愛,再展現到孩子面前,相信孩子是能感受到的

當然,先學會愛自己,再努力愛別人。


有段時間,我兒子突然也很親熱外婆,大概從兩歲開始的,我當時也不怎麼知道其中緣由。外公還算帶過半年時間而外婆從來都沒帶過呢,但是完全排斥外公,只和外婆親,這算怎麼回事。

後來我慢慢就看到了,我這個媽,從來不罵他,不苛求他,不限制他,尊重他的決定,願意花時間陪他玩耍。。。總之,連我都做不到。反觀我,孩子他爸,爺奶,外公,動不動就會說他「小心點,不能站那麼高!」「吃東西不要灑出來!」「這樣危險快下來!」「這個不能碰,那個不要摸。。碰壞怎麼辦?摸髒了怎麼辦?」「你怎麼都不聽話?!」「你怎麼都不愛叫人?」「不要看那麼多電視!」「不要吃那麼多零食!」。。。。。。

以前孩子外婆也就是我媽老是勸我,孩子還那麼小,他懂得什麼,給他玩嘛。。。這句話我一直不以為意,直到有天我看了尹建莉老師的書,我才慢慢體會到,我媽媽沒有什麼訣竅,她只是給了孩子最純粹的愛而已啊。

怕他危險就要剝奪他嘗試的權利?其實也可以陪在旁邊保護他嘛。吃東西喝水都只能規規矩矩的按照大人的樣子不能弄髒衣服和桌面?衣服桌子可以洗,但是孩子的童真童趣消失就再沒有了。我自己一天到晚玩手機偷懶看電視,卻要求孩子不能玩手機電腦,想想都臉紅呢。。。

我現在也試著內心多寬容,零食吃嘛,電視看嘛,滾草地滾嘛,玩泥沙玩嘛,其實看著孩子的純真笑臉自己也收穫很多,孩子在我這裡可以最放鬆不用戒備,因為我接受任何時候的不那麼完美的他。

我給他展示的寬容和大氣,我相信他也能體會到,而他回饋給我的就是無盡的溫柔和依賴,反而越來越懂事會照顧人了,變成了一個小暖男。

教育這個事,一兩句話概括不了,但是給我個人的成長帶來的意義很深刻,主要是學會了怎麼去愛人的能力,希望你我共勉。

最後推薦作為爸媽的大家都去看一下尹建莉老師的作品。。。不會上鏈接,搜一下就有了,挺出名的。


謝邀!

請您不必沮喪。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很多事件會讓她產生依戀,現在孩子對奶奶的這種行為也是存在著依戀。

了解您的心情,會有些失落,但家裡多一個人疼愛孩子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您不必模仿奶奶的方法,可以利用其它遊戲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有時,孩子會因為奶奶的格外寵溺有產生好感,而家長會按原則來教育孩子。

給您兩個建議,希望有用:

情感表達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語言,另一種是肢體動作。

通過語言表達情感時,可以告訴孩子:「媽媽很愛你!」「不管你做了什麼,媽媽永遠都喜歡你!」「你真是我的好孩子!」

通過肢體動作表達情感時,就需要多進行身體接觸,比如摟抱、撫摸、親吻、貼臉,遊戲中的身體接觸等,通過肢體動作讓孩子感受到媽媽與自己是一體的。


恰好我也是一個擁有一歲7個月小天使的新手媽媽

平時上班,都是姥姥姥爺還有爺爺幫忙帶

怎麼說呢,只能說他姥爺和他爺爺是他的絕對知心愛人,爸爸媽媽什麼的靠邊站

作為一個媽媽,小東西只是有需求了才來找我,比如吃neinei

但是!無疑他是愛你的,愛你們每一個人

小孩子是很聰明噠,他會在他有不同需求的時候找不同的人

比如說:在玩的時候找老是陪他玩的奶奶

在吃neinei的時候找老是喂他的媽媽

在想被拒高高的時候找力氣大大的爸爸

在被媽媽凶的時候找隨時都慣著他的姥姥姥爺等等

我貌似有點懂你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因為跟婆婆親?如果是跟姥姥親的話你是不是就會心裡沒那麼不忿了?


謝邀。我是一個爸爸,我兒子兩歲,在一歲以前他跟我也不親,現在改善很多。

交流和接觸是一方面,對於幾個月大的寶寶,我不知道怎麼多跟他說話,多陪他玩,後來隨著他會說話,我們在一起玩的時間越來越多,就漸漸改善了

其實更多的方面,對於親不親這個問題,我覺得是小朋友成長的正常現象。小孩子對周圍的環境和人的認知和接受肯定是從少到多,雖然通常會從跟他接觸最多的人開始,但是也不一定。最吸引他的人或事,最易建立情感依賴的是什麼,這些都不能以大人的思維去簡單衡量,幾個月的寶寶意識發育程度還很低。

所以不必太在意,再大一些就好了。而且大一些後最親的還是那個陪他最多最上心的人


謝邀。

首先,寶貝出現這樣的行為,其實並不是你做錯了什麼,僅僅是寶貝正常發展所致。

寶寶對某個人的偏愛會出現在8-10個月左右(題主家的寶貝剛好8個月大),並且這種偏愛會在寶貝1歲生日後就逐漸消失,所以不用太擔心啦~

  最新研究顯示,寶貝對某個人的偏愛是一種大量存在的普遍現象,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並非是寶貝的性格或個性,而是寶貝此時的「感覺超負荷」。

(PS:寶貝無法應對和處理對多個人的感情與依戀的狀態就叫「感覺超負荷」。在這個階段,寶貝很難同時去處理對待兩個人的感情,寶貝還不會說:「我也愛你,爸爸,只是我還沒學會如何適應從媽咪的懷抱到你的懷抱。」因此,寶貝就會說:「不要爸爸。」)

理解了寶貝這種心理發展的狀態,就不會認為寶貝出現偏愛一個人的行為是出於故意了,希望題主能夠正確調整雙方的心態,體會到寶貝不是不願意同時愛兩個人,而是不能。

那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寶貝繼續偏愛一個人呢?也就是怎樣才能讓寶寶跟你更親呢?

1、首先題主要有自信(真不是廢話,這很重要好嗎)。你作為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來的人,你和孩子之間有著別人無法代替的聯繫。只要你勇於接納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的需求、讓孩子感到被尊重、被愛,孩子和你之間的關係就會是健康而親密的。

2、每晚給寶寶洗澡,洗澡的時候多跟寶貝說話,或者唱歌,讓他多聽聽你的聲音。

3、每晚陪寶寶就寢,在他有需要的時候第一時間照顧他,寶寶會逐漸知道你是和他最親密的人。

先試試這些簡單的方法吧,不用太擔心。以後你會發現,寶寶對媽媽的那種無條件的愛是超乎你的想像的~好好享受媽媽這個角色吧!祝寶寶健康成長!


我覺得我寶特別喜歡我爸爸,其次是我媽,最後才是我。

我寶11個月了。白天我媽和保姆帶,我和我爸早出晚歸。晚上我一人帶他睡覺。

我下班回家進門,他就是冷漠.jpg瞅著我看看。

我爸回家的話,他會立刻跳起來,沖著我爸嗷嗷嗷大叫,伸手要抱抱。

不過要睡覺之前,不論我爸怎麼引他,他都會靠緊我,如果把他抱走,他會使勁搖手或者踢我爸肚子,不願意離開我。

小寶貝都是賊精賊精的。

想玩的時候就要我爸,因為我爸力氣大,舉高高轉圈圈能玩好久。

想睡覺的時候就要媽媽了,因為可以討到點奶喝喝啦!

最開始我也很傷心

娃喜歡跟我爸媽玩,跟我玩就遠沒那麼起勁。

因為我是個單親媽媽了,一度覺得我那麼愛小天使,但是小天使不愛我。

如果再大一點,是不是他會選擇前夫而不是我?

但後來發現到了要睡覺時他超級超級粘我的樣子,瞬間覺得超滿意,畢竟是自己親生的呀哈哈哈


兩個孩子的爸爸來答一下。大寶兒子,二寶女兒。大寶1歲前和姥姥最親,二寶現在一歲多,一直和媽媽最親。

二寶養大了我們才真切的感受到,親子關係的培養最重要的就是花費大量時間的陪伴,父母要拿出自己幾乎全部的空閑時間去和孩子互動,領會孩子每一個內心的需求並及時的給予回應。一開始很辛苦,但真的沉浸在裡面就會收穫到小孩在成長過程的每一個閃光點,非常有成就感。

具體的做法就是只要我們兩個人下班回到家,就會全權負責孩子的一切,吃飯玩遊戲讀繪本洗漱睡覺。這時長輩就自動退居二線,做完洗碗等家務後,可以去外面溜達,看電視,窩在床上玩手機,基本很少參與講繪本玩玩具這種小型的親子活動上。當然在家一起跳舞、出門逛公園等這類活動肯定是全家一起出動的,而且也不會限制孩子主動去找老人玩。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我們在家的時候一定要有關於孩子的決定權和處置權,孩子犯錯誤了不吃飯要吃零食要看電視,父母的決定就是最終決定,一定要得到老人的全力支持和執行。

這樣的做法不是一下子就能推行起來的,孩子不找你玩,總黏著老人,也讓父母很有挫敗感,父母可能就放棄了。我的做法是,下班了就我們兩個帶孩子下樓去玩,創造一些夫妻和親子獨處的遊戲時間,慢慢的孩子會改變他的依存關係。周末也可以這樣,讓老人休息一下,帶孩子去科技館公園等等。

最後,如果父母真的很累,上班很辛苦,沒有時間陪孩子,那就順其自然吧,如果孩子能感受到足夠的愛,不管是父母的還是老人的,他就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心理學的很多研究說明,孩子的大部分性格啊日後的行為模式啊,都是由基因決定的,父母的直接作用其實很小。最重要的其實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會獲得對於自我的認知和完善。


不要為了讓他喜歡而去陪他,不帶任何目的的,只是為了陪他而陪他,否則小朋友能感受出來區別的。

比如你說的遊戲,同樣的遊戲不同的人做為什麼會有不同的效果?在於你玩的方式,以及你的關注點。我猜,奶奶跟孩子玩遊戲的時候包袱肯定是沒你重,關注點更多在共同遊戲上面,用更誇張的表情和肢體、聲音調動寶寶的情緒。如果包袱太重,未免會相對壓抑。


寶寶確實和我不親。現在一歲八個月,寶寶睡覺只要奶奶和外婆陪睡,寶寶受委屈了,只會對著奶奶外婆哭,寶寶心情不好,只會對著奶奶外婆求抱抱、撒嬌……而我和他爸,就是孩子的利用對象,躲貓貓時會要我和他爸,帶他玩時會要我和他爸……玩夠了鬧夠了,就只要奶奶外婆……但是我覺得很正常,因為我們家是奶奶外婆幫我們帶,我們也只是下班回家才陪陪孩子,孩子醒著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和奶奶外婆在一起的,寶寶粘誰,肯定是因為他覺得跟誰在一起更舒適,多個人愛寶寶,挺好的,至少奶奶外婆是真心待他,不會有安眠藥,不會有摔打……即使教育方式與我們年輕人有點差別,但是好好溝通,都能解決,慶幸我遇到一個好婆家,還有一個好媽媽,以及一個負責任的老公,謝謝這些幸運垂青我,我必心懷感恩,真心待你們


陪孩子玩時你有全心全意陪她玩她喜歡的么?還是拿著手機一邊敷衍呢?孩子很聰明的,誰對她用多少心心裡明鏡似的。我家孩子兩歲多一點,我一手全職帶大,看見我心裡能笑開花,什麼都願意跟我講,什麼好吃也要讓我嘗嘗,不開心首先要找的人一定是我。當然,她的安全感培養的很好,能自己一個人玩很久,有需求就來找我。我要出門辦事時她在家也會玩的很好,。平時我對她的要求是講衛生、有禮貌、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能打擾別人、三餐自己獨立吃飯、早晚刷牙 吃東西後要漱口、


這個問題我深有體會,因為我女兒兩歲前和你家情況一模一樣,爺爺奶奶全職帶孩子,我只有下班陪她晚上摟她睡覺,她根本不黏我,我出門她從來都是不理,有時候很懂事的和你拜拜,下班陪她的時候也總是想找奶奶,當媽的心裡那個挫敗啊。雖然晚上睡覺會喊媽媽,摟著媽媽,可是白天一看見奶奶就像見到了親人,真是心酸。

但是,但是,女兒兩歲後開始懂事,知道媽媽可以講故事,唱兒歌,陪她畫畫,帶她出去玩,做有趣的遊戲,開始喜歡粘著媽媽,和媽媽一起玩,但是她還只是覺得媽媽有趣,作為一個玩伴而已。媽媽上班後,她還要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他們才能給她最大的安全感,他們依然是孩子心裡安全的港灣。

三歲上幼兒園是個轉折點,女兒開始全天候黏著媽媽,開始展現小棉襖的特色,和媽媽天天膩膩歪歪,爺爺奶奶超級不爽,天天說孩子白眼狼,孩子會摟著爸爸媽媽說,我們永遠不分開。

所以你不用擔心,在幼兒階段,能夠滿足孩子溫飽和陪伴的人就是她最親的人,等懂事了,孩子需要情感和社交和學習認知更多方面的需求,會自然而然轉向父母。


我家寶寶就在快7個月,也是我自己帶,公婆幫忙。寶寶很粘人,只認我。高興時候奶奶陪他玩行,我一出現就只認我。而且我家寶寶認人很早,大概3-4個月左右就開始有意識找媽媽。5個多月開始會張手讓我抱抱,著急了會發麻麻的音。

我在想樓主這個情況出現一定是有原因的,因為研究表面,大多數情況下6個月之前寶寶可能對陪伴的人依賴性沒有太高,六個月之後就會形成依賴。尤其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 如果樓主是陪伴最多的那個人,而寶寶卻不是很依賴自己我覺得是不是平時和他一起互動少了。除了哄睡,喝奶,換尿布,陪他玩也很重要。

多和他說話雖然他聽不懂,但他會感受到你的情緒。總之要多互動。我每天帶寶寶睡起來總會帶他在床上玩一會,每天他醒了都會沖我笑。樓主寶寶喜歡奶奶很可能是奶奶經常逗他,帶他玩,讓他很喜歡和奶奶一起玩的感覺。

寶寶一定會最依賴陪伴最多的人,尤其是6個月到2歲的寶寶~

希望回復對樓主有幫助~


推薦閱讀:

如何糾正寶寶奶睡的習慣呢?
寶寶九個月還不會自己睡覺,大人哄睡還是讓他哭到累了自然睡比較好?
為什麼嬰兒想睡覺的時候需要有人哄著才能睡著?
國外奶粉適合中國嬰兒食用嗎?
古代沒有奶粉,嬰兒喝什麼?

TAG:育兒 | 親子 | 嬰兒 | 寶寶 | 親子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