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a2(dota)中某個戰術的強勢與更新有什麼聯繫?

各路職業玩家經常有某個版本推進/站樁/沖臉/肉核心強勢,某個版本拼後期/刷不肥等說法,熱門三四五號位也跟著風水輪流轉,比如一搶的英雄曾經有大魚/毒狗/冰女/冰魂/藍胖/暗影薩滿/屠夫/巫妖/大牛等等。有沒有大神畫一下更新日誌的重點,結合職業選手/普通玩家的思路分析一下,什麼樣的更新導致這樣的變化?


戰術有個螺旋上升的過程,星際1暴雪停止版本更新之後職業比賽戰術仍然不斷變化就是例子。

至於DOTA2,冰蛙更新也是遵循大規律【削強補弱】的,當一個英雄不斷改動但職業比賽中出場率和勝率仍然變化不大時就會選擇重做

基於這幾點,我們能夠看出在DOTA職業比賽中,現在很難有隊伍能夠長時間保持超高的競爭力,原因有二:第一點是強隊總會被所有戰隊不斷研究發掘來開發針對戰術,第二點是冰蛙會根據當前版本職業比賽的情況來決定下個版本的更新改動,強隊總會有特別擅長的英雄。即使現在的液體使用的很多英雄是【絕活】級別,也就是只有他們這個隊能用出效果比如【光法蜘蛛精靈】冰蛙也可以相應做出改動,比如增強這些英雄的【天敵】來達到削弱的效果。

舉個例子,馬尼拉特錦賽上【大魚小狗】的配合勝率達到100%,然而幾個月以後的TI6,在狗只削弱了初始攻速(約等於一個攻速手套)的情況下這個組合BP率急速下降,是因為【小黑】【毒狗露娜】和【虛空假面】的強勢,然而在TI6之後狗車套路又重新上線,因為啥,這仨兄弟都被猛砍一刀,上不了場了……

線下賽戰術變化的原因更複雜,整理下思路有空再說……

【線下賽】

線下賽講起來就很複雜了,哪怕打過網吧水友賽的朋友都應該能體會到線下和線上具體區別有多大(我就只打過網吧水友賽蛤蛤蛤……)

總的來說影響因素大體分為兩個方面:

1:隊伍狀態

這個其實就是最複雜的,有些隊線上強無敵,訓練賽吃人,國內預選吃人,結果出國送外賣比如IGV。為什麼呢,像Ti這種系列賽,隊伍水平不光是技戰術水平,還有心理素質水平和氣氛調節能力,這就是教練存在的原因了。線下比賽一個小失誤可能送掉一盤,但士氣一旦出現問題,有可能整次大比賽直接就送掉了。液體敗者組狀態就調節的非常快,越戰越勇,打完lfy大家心裡應該差不多有底了:nb擋不住液體的。這點我也只能說這麼多因為畢竟只是個普通水友 沒打過職業比賽

2:賽程

現在DOTA2的大多數職業比賽以雙敗賽製為主,分勝者組和敗者組,相對來說勝者組會心理壓力更小而且賽程更短,戰術能夠得到充分的隱蔽。但同樣的敗者組雖然每個系列賽都是只有一條命,隊伍壓力更大。但同樣的打更多比賽會對現有戰術體系進行更多的調整和優化,俗稱手熱。以前的EG就是典型的敗者組隊伍,每次都能越戰越勇在決賽變成大魔王。這次的液體其實進入敗者組算是個小小的意外,正賽第一天狀態差的可怕。但一路1穿6大家也看到了液體的實力,除了打VP第一局和打lfy那個bo3,我還真沒看到液體打的精疲力盡的場面。

其實線下因為都沒經歷過,也只能從各個方面得知的消息和說法自己推測啦,不過我自己也有個開黑勇士聯賽的班子,打了快一年也有點CW的心得體會,說一說權當開心啦

牙白,回頭看發現是說線下賽戰術:(跑題了

線下賽戰術咱先說ti6,

剛開始小組賽wings被TNC小黑體系連錘兩盤,然後自己開始用小黑,到最後別的隊打wings,小黑變成了前2ban,不ban必搶。這個還好,最誇張的是國土的相位臂章船長,EH打到小組第一,進去正賽你會發現外國隊所有的船長,全部變成了土船長。

線下比賽一般看到一個不是那個誇張的絕活(GH光法這個實在太難學,那個拉野沒一個周,根本練不了那麼熟練,更何況那只是其中一點)其他各個隊會有2種應對:BAN掉,或者我有這個英雄的使用者我們自己拿來用。

這次TI7,這點在中國隊和液體之間體現的非常明顯:

中國隊絕活:夜魔土貓,一個節奏起飛能把液體直接滾入中國隊的節奏,不給GH發育的時間,一個是前中後期全部都能發揮非常大作用,同時非常好搭陣容,最重要的一點這兩個4號位,GH都玩的不好。所以液體前兩手一般都選擇ban掉夜魔,然後ban掉能讓土貓非常舒服的隊友,單放一個土貓出來。

液體絕活:精靈光法牛頭蜘蛛哈斯卡先知

emmmm……隨著正賽進行,液體這個lyb藏的絕活一手一手拿出來。

本來第一天老懟給ig出了個好招,ban光法精靈拿牛頭,但後面的隊想照著用的時候發現,不是每次自己都處於一b/p位置,放了光法,20分鐘被推爆…放了牛頭,掛穿中路13分鐘秘法跳刀…難受,最後馬桶哥蜘蛛,奇蹟哈斯卡最後一天MC先知。這個時候已經不是ban什麼的問題了。

lfy的處理就非常好,我把光法牛頭同時放給你讓你玩好了,液體蒙了,MC牛頭全場夢遊,GH光法也被針對,順利拿下……

所以與其說液體絕活多,還不如說中國隊已經走火入魔了,對自己體系喪失信心,我就是打不過GH的精靈光法,不ban等gg……線下打比賽因為要在短時間對對手大招做出正確反應,要求心理素質還是太高了,但我總覺得國外的BP手這方面的應對確實要強於國內,是幻覺嗎……


那你覺得TI當時的A隊是靠什麼站住腳的,帶線牽扯,從不正麵糰,兵線過不了河道。

而目前版本,感覺回不去當年。


各路職業玩家經常有某個版本推進/站樁/沖臉/肉核心強勢,某個版本拼後期/刷不肥等說法,熱門三四五號位也跟著風水輪流轉,比如一搶的英雄曾經有大魚/毒狗/冰女/冰魂/藍胖/暗影薩滿/屠夫/巫妖/大牛等等。有沒有大神畫一下更新日誌的重點,結合職業選手/普通玩家的思路分析一下,什麼樣的更新導致這樣的變化?

我B打SL9的那時候是帶線榮耀,然後更新了就GG。

帶線榮耀GG主要還是砍了分身對塔傷害的那次吧。

TI4速推流東尼大木DP推到死法力無邊。

然後改了殺人的賞金機制,所以速推不行了。

然後經過改地圖,加聖壇,中路變成雪崩也能玩,躺贏中單敵野師ANA誕生。

然後這個版本中路加了個兵以及改動了一些主流中單,又變成中單打爆左右勝局的版本了。。。。


推薦閱讀:

Dota 對你來說有多重要?
什麼是玩的菜?
如果你是一個Dota2選手,你會給自己起一個什麼英文ID??
有哪些只玩dota2的玩家不知道的梗?
2009(伍聲)巔峰時期有多強?

TAG:遊戲 | DotA | 刀塔DOTA2 | Dota2國際邀請賽T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