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究竟討厭俄羅斯什麼?
和討厭中國有什麼區別?在歷史上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是怎樣的?
西方討厭俄羅斯,是因為他們不把俄羅斯當自己人,是一種文化上的歧視、輕蔑。這主要也是因為俄羅斯文化的異質性。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俄羅斯這個國家。俄羅斯之所以成為戰鬥民族,是由於俄羅斯人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
要分析俄羅斯,不僅要從政治經濟的層面去剖析,還要從文化的層面去剖析。
美國的一位戰略家喬治·凱南在《蘇聯行為的根源》一文中指出,蘇聯的侵略行為,和對領土擴張的病態追求,這一切都來自其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但是對於這種不安全感到底從何而來,凱南並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
蘇俄的不安全感,到底來自哪裡呢?來自這樣一個文化層面的問題:俄羅斯到底是誰?
在西方人看來,俄羅斯人是韃靼文化,是東方文化。在中國人看來,俄羅斯是西方文化,是東正教文化。在蒙古人看來,俄羅斯人根本不是韃靼,而是東歐平原上的白種農奴。看,在別人眼裡,關於俄羅斯到底是誰,這個問題就完全沒有明確的回答。
我們到底是誰?俄羅斯自己的回答,自己眼裡的自己,比別人看他們,更加的無所適從和分裂。他們一直在各種身份認同和文化認同之間搖擺,也一直被這種搖擺撕裂和折磨。
俄羅斯不認為自己是東方,也不認為自己是西方,更不認為自己是韃靼。他們覺得自己是東正教文明的核心國家,可是東正教文明的真正的文化宗主國,拜占庭帝國,卻成了異教徒土耳其的領土。而它只不過是拜占庭帝國的東正教文明的一個輻射區罷了。這一幕很像中國被滿人殖民,朝鮮越南等國,紛紛自稱中華一樣。
朝鮮,越南們,真的有資格以中華自居嗎?類似的,俄羅斯以東正教文明的核心自稱,那和朝鮮越南們自稱中華,有什麼區別呢?不消說別人不承認,自己說起來,都會心虛。
那俄羅斯到底是什麼,這個問題,一直到彼得大帝,才給出了回答。彼得大帝對俄國進行了全盤西化。從那之後,他給出的答案是,俄羅斯人是西方人。但是這一點,卻被俄羅斯的知識分子,無法接受,他們以斯拉夫主義來對抗彼得大帝以來的西方主義。這種文化認同上的二元衝突,讓俄羅斯人十分痛苦。
那斯拉夫主義,到底又是個什麼東西呢?那些反對彼得大帝的人,他們也說不上所以然來。如果一直往前追溯,扒掉蒙古人的影響,扒掉拜占庭帝國東正教文化的影響,扒掉彼得大帝全盤西化的影響。剩下的那些生活在寒冷東歐平原上,絕望的農奴們,就是斯拉夫主義。
俄羅斯能在這種文明的荒原上,建立文化上的自我認同嗎?自然是很難的。彼得大帝的西方主義讓他們痛苦,原汁原味的斯拉夫主義,則讓他們絕望。
俄羅斯人自我認同上的這種分裂和絕望,在列寧和斯大林蘇維埃時代,彷彿給出了響亮而肯定的回答。列寧和斯大林告訴俄羅斯人,他們既不是斯拉夫主義也不是西方主義,而是蘇維埃主義。他們代表著全世界最優越的新文明。這就是俄羅斯的現在和未來。在這一刻,蘇維埃主義,似乎扳回了一局,被彼得大帝西方化的那個俄羅斯,不再為了尋求成為西方陣營里的賤民而乞求,他們超越了西方。
但是西方人反過來問,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也還是西方文化呀。你們的列寧和斯大林,和被你們反對的搞全盤西化的彼得大帝,又有什麼區別呢?這種文化認同上的深層茫然,導致俄羅斯的知識分子,既能產生反對彼得大帝主義的浪潮,也能產生反對蘇維埃主義的浪潮。
從文化層面上看,蘇聯的根基,就不穩固。所以蘇聯的分裂,在智識階層那裡只要反蘇維埃主義者,積累到了足夠的力量,那麼蘇聯早晚都會分裂。即便沒有美蘇冷戰,蘇聯也會分裂,因為文化上的茫然和不安而分裂。
蘇聯分裂後,俄羅斯人再次回到了彼得大帝全盤西化的條老路上。對西方展開了微笑外交和同意外交。而西方怎麼回應俄羅斯的呢?西方的回答,和以前一樣:你們不是西方人,你們是韃靼。低三下四,乞求成為西方陣營里的賤民成員,葉利欽把這件事做到了極致,不惜拋棄了巴爾幹半島上他們曾經的朋友們。
然而,西方人,連一個賤民的身份,也不打算給俄羅斯。不要說接納俄羅斯成為西方文明裡的一員了,歐美還趁火打劫,針對俄羅斯,進行了北約東擴。西方人,不僅要把巴爾幹吞掉,也要把烏克蘭吞掉,直到一步步,把整個俄羅斯都吞掉。
普京後來很幽怨的說,我們很真誠的渴望和西方成為朋友,但是他們卻一次次的騙了我們。西方為什麼要欺騙俄羅斯,還是那句話:你們不是西方人,你們是韃靼,俄羅斯永遠也不會成為我們眼裡的自己人。
跟俄羅斯一樣,苦苦哀求西方,乞求被西方接受,能賞賜一個賤民身份的,還有土耳其。俄羅斯等待了有多久,土耳其就等待了有多久。俄羅斯被欺騙得有多痛苦,土耳其也被欺騙得有多麼痛苦。以至於到最後,俄羅斯和土耳其同命相憐,相擁而泣。普京對埃爾多安說,我們都被西方拋棄了。
這種感覺,從文化上看,就是孤獨。俄羅斯是一個夾在東西方文化間的文明孤兒,土耳其則是夾在西方和伊斯蘭世界裡的孤兒。
這種文化上的孤獨感和虛弱感,是俄羅斯這個民族,強烈不安全感的根源。這種強烈的不安全感,則又驅使著俄羅斯人,走向永不知足的擴張,走向對領土永不知足的病態追求。它們渴望強大,渴望被承認,渴望獲得朋友,渴望安全感。在中國的民間,人們常喜歡說,俄羅斯人是戰鬥民族,這種戰鬥精神的深層里,則是文化上的茫然和不安。
再一次被西方人侮辱,對西方的幻想破滅之後,俄羅斯的西方主義退潮,普京接下來,又將怎麼回答俄羅斯到底是誰這個問題呢?
從普京的一系列公開言論看,他給出的回答是歐亞主義,俄羅斯既不是西方也不是東方,也不是韃靼。它是連接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過渡地帶,俄羅斯願意充當東西方之間的橋樑。在精神上,它更傾向於認為,自己是東正教文明的核心國家,而不是西方陣營里的一位賤民成員。
因為普京和俄羅斯的知識分子們,對是否能被西方人承認和接受,已經逐漸的喪失了興趣。俄羅斯人,這種新的自我認知,將對俄羅斯的未來戰略,產生深遠的影響。
內容來自至道學宮 中美俄三國演義,好戲才剛剛開始 - 至道學宮
這裡 @Lightwing 的答案明顯是有問題的,不知為何能拿千贊。
講真,相對來說,中國用戶的國家利益解釋反而更加合理,光翼兄的這個說法最大的問題在於:
他們永遠無法解釋為何西方國家對沙烏地阿拉伯那麼好。
俄羅斯獨裁?俄羅斯沒人權?俄羅斯blablabla
沙特更獨裁,更沒人權,應該說講到獨裁和踐踏人權,這世界上只有朝鮮能和沙特比比,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沙特殘酷。但是西方國家對沙特就像親兒子一樣。
有人說西方只是政府對沙特好,民眾並不是。我就問你了,西方國家是不是普選的民主政府?怎麼普選出來的政府能和民意背道而馳?這還叫民主嗎?
還有人糾結票數的,民主黨的奧巴馬,共和黨的川普都說要反恐,然後呢?不還是和恐怖分子支持國的沙特關係好,還打壓試圖告沙特政府的美國民眾嘛?
這樣的說法反而才顯得西方人虛偽。
葉利欽下的俄羅斯,早期卡斯特羅控制的古巴,哪個不是親西方的?哪個不是想搞民主政府的?我倒覺得是冷戰思維餘音未散。
並不同意答主 @黑森林慕斯 的俄羅斯歷史上與歐洲國家上流社會的關係的變化導致了西方對俄羅斯的態度變化的觀點,這是不嚴謹且狹隘的。並且拿俄羅斯的蒙古人血統大做文章本身就是一種地攤文慣用的套路(網上類似的文章隨處可見),所謂歐洲的俗語「Scratch a Russian and find a Tatar.」剝開一個俄羅斯人,就會看見一個韃靼人更是無稽之談。這句話根本就不是什麼俗語,而是18世紀的法國君主主義者,反現代派人物約瑟夫·德·邁斯特在俄國宮廷居住14年後基於對俄國宮廷和社會的充分觀察對俄國(斯拉夫)的文化和其政治制度作出的精準評價,而非膚淺地用血統論和種族的眼光看待俄國人。(諷刺的是「黃禍論」倒是最早由無政府主義者米哈伊爾·亞歷山大羅維奇·巴枯寧---一個俄國人,在其1873年出版的《國家制度和無政府狀態》一書中作了直白闡述,並且在歐洲廣為流傳。)
西方與俄羅斯的恩恩怨怨究其原因還是文化的差異,總得來說我個人認為俄羅斯在與西方交往的歷程中進化出了一種脫胎於西方卻又不同於西方的亞文明--斯拉夫文明(當然從宗教和語言上來說主流學界認為這是一種核心文明,比如在東歐各國佔主導地位的東正教和西里爾字母)。俄國與西方的關係大致有這麼幾個關鍵的節點,一是羅曼諾夫王朝的建立(彼得大帝登基),二是布爾什維克革命,即十月革命,三是蘇聯解體。
首先,從斯拉夫人的第一個王朝留里克王朝到彼得大帝搞改革開放向西方學習人生經驗,俄羅斯和西方並沒有多少交集,對於西方人來說當時基輔羅斯公國和莫斯科公國都是獨自存在於西方之外的世界,是化外之地,後來蒙古人殺進東歐以後更是如此。在此期間俄羅斯很少或者根本沒有經歷過那些西方人公認的歷史現象,然而這些現象很多卻是現在你我耳熟能詳或者說在潛移默化中認為的西方社會的標籤,例如天主教(包括後來宗教改革後演化出的新教),文藝復興,海外擴張和殖民地,啟蒙運動等。西方文明公認的八大特徵---古典遺產、宗教、語言、政教分離、法治、社會多元化、代議制機構、個人主義,俄羅斯也僅僅只沾到了一點,即其中的古希臘古羅馬遺產(不過這也還是通過拜占庭傳過去打了折扣以後的槍版,和西歐人直接繼承的西羅馬原版還是有點區別~)所以總的來說俄羅斯文明就是個包含了基輔羅斯莫斯科,蒙古,還有拜占庭的雜合體。。。在彼得大帝改開之前(對西歐來說)就是另外一個文明。
後來眾所周知,彼得大帝遊歷西歐各國(西方哪個國家我沒去過?)努力學習各國的經驗,回去後便仿照西方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好,這裡就很有趣了,改革的目標是什麼?彼得大帝的目標是要使俄羅斯融入西歐把俄羅斯人全部改造成西方人,還是說要使俄羅斯與西歐社會平起平坐,屹立於歐洲民族之林?(就相當於彼得大帝是要像明治維新那樣脫亞入歐,搞脫胎換骨式的社會大改革,還是像大清那樣搞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師夷長技以制夷式的自強運動。)首先在文化上,彼得要求貴族們斷須易服(即剃掉大鬍子脫掉長袍和俄式尖頂帽)
下面來看幾張歷代沙皇的照片:
(彼得大帝登基之前的俄國君主)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1596-1645
伊凡五世 1666-1696
彼得之後的君主: 彼得二世 1715—1730(是不是就很像西歐的君主了?)
亞歷山大一世 (神聖王)1777—1825
另外彼得大帝還改革和簡化了西里爾字母表,並且並引進了西方的單詞和短語,例如設立Landrats(忘了中文什麼意),而在德語中landrat指縣長。同時彼得大帝進行了一系列洋務運動,比如建立新軍,引進徵兵制,開設兵工廠(著名的圖拉兵工廠),辦新式學校,派人出國留學。。。。並且在國內他還改革稅制,重組政府(這裡就不具體展開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查資料)
當然,體現彼得大帝改革決心(即把俄羅斯打造成一個歐洲國家,一個歐洲大國)最明顯的舉動便是他放棄了莫斯科,在聖彼得堡建立新的首都(蘇俄時期改名為列寧格勒,91年恢復原名,倒是體現了俄國人的心路歷程),並發動了對瑞典的"北方大戰",目的是使俄國在波羅的海處於執牛耳的地位,確立自己在歐洲的存在。然而,彼得在使俄羅斯現代化和西方化的同時,又完善了專制體制、消除任何一種社會或政治多元化的潛在根源,這一點倒是強化了俄羅斯的亞洲特性,從而導致俄國貴族的勢力從未強大過, 1722年彼得強力推行職級表制度,擴大了貴族的服役,建立了一個基於功勞而不是出生或社會地位的等級體制(舊貴族所依賴的世襲制也不好使了),進一步削弱了他們的地位。弄得後來19世紀訪俄的法國外交官屈斯蒂納侯爵直接稱之為"卑躬屈膝的貴族制"。彼得當然也不會放過東正教,在過去俄羅斯的東正教會一直處於國家的廣泛控制之下, 到了1721年彼得頒布《宗教章程》,直接廢了牧首,建立了一個特別的宗教委員會——主教公會,由沙皇硬點一些主教組成,這些主教又受一位由世俗官員(一般都是軍官)擔任的所謂「主教公會總監」的控制----整一個俄國版的三自愛國委員會。另外沙皇還可以欽定接班人而不像西歐國家那樣遵循繼承的慣例。由於這些變革,彼得一方面在俄國開創了現代化與西方化之間的密切聯繫,另一方面叉開創了專制體制,並為兩者都樹立了典範。列寧、斯大林,在較小的程度上還有葉卡捷琳娜二世和亞歷山大二世,都遵循著彼得大帝的模式,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使俄國西方化和現代化,同時加強獨裁權力。反正在戈爾巴喬夫上台前,俄國的民運分子基本上都是西化分子,但反過來卻不成立,所以說俄國所經歷的都是一種自上而下式的改革,中央權威往往會起決定性的的因素,儘管葉利欽上台後積極向西方靠攏,但後來的普京或者說是整個俄羅斯社會依舊選擇了這種強人政治,中央集權的模式,而這與西方民主社會的運行體系恰恰相反。
所以回到之前的問題,改革的目標是什麼?彼得大帝的目標是要使俄羅斯融入西歐把俄羅斯人全部改造成西方人,還是說要使俄羅斯與西歐社會平起平坐,屹立於歐洲民族之林?從改革的結果來看彼得在使俄國成為歐洲的一部分,而不是使歐洲成為俄國的一部分方面,更為成功。在這一點上奧斯曼帝國與俄國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俄羅斯通過改革逐漸被看作是歐洲國際體系的一個主要的和合法的參與者,比如積極組織反法聯盟充當歐洲憲兵,而奧斯曼帝國則逐漸淪為西亞病夫,退出了歐洲主流舞台。在俄國國內,儘管彼得大帝的改革帶來了一些變化,但俄國社會仍然是混合的(拜占庭,蒙古,基輔羅斯)除了許多答主提到的粉法國的一小部分俄國精英貴族外,亞洲和拜占庭的方式、體制和信仰在俄國社會仍居主導地位。因此,後來很多的歐洲人和俄國人都認為彼得大帝建立了一個無所適從的國家,俄羅斯國內也有很多人在反思倒底是通過徹底歐洲化,還是通過消除歐洲的影響。例如像十二月黨人恰達耶夫這樣的西吹表示,太陽是西方的太陽,俄國人要用它來照明和改變其繼承的制度(全盤西化,走資,河殤派。)當然也有丹尼列夫斯基這樣堅持走俄國特色的大斯拉夫主義道路的人,批評歐洲化的努力是"扭曲人們的生活,用陌生的外國形式來取代自己的形式","借用外國的體制並將官們移植到俄國的土壤里","用一種外來的歐洲觀點來看待俄國的國內和國外的關係以及俄國生活的問題,像過去一樣,用適合於歐洲的折射鏡來觀察它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紅旗要打100年不動搖)反正最後彼得成了兩派都可以拿來說事的例子。。。。。後來布爾什維克不僅槍斃了彼得的後裔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並遷都莫斯科,還直接直接把彼得以俄奸的名義批判了一番(與西方決裂),直到二戰元首兵臨莫斯科城下,慈父覺得再這麼作下去是要玩的節奏才在紅場閱兵式前的致辭上重提那些帝俄時代的偉大將領以振士氣。
布爾什維克革命開創了俄國與西方關係的第三階段,這個階段比較有趣,因為它以一種在西方創立的、但不能存在於西方的意識形態的名義建立起政治經濟制度---馬克思主義。斯拉夫主義者和西方化論者曾經爭論,如果與西方相比俄國不落後,那麼俄國是否可能不同於西方;共產黨人出色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俄國不同於西方而且根本反對西方,因為它比西方更先進,它要在最終將席捲全世界的無產階級革命中起領導作用,俄國體現的不是落後的亞洲的過去,而是進步的蘇維埃的未來。事實上,革命使俄國越過了西方,並使它自己與西方區分開來,正如一位斯拉夫主義者所論證的,不是因為"你捫是不同的,所以我們不會變得像你們一樣",而是像共產國際的宣傳所言,因為"我們是不相同的,所以你們最終會變得像我們一樣"。然而,共產主義在使蘇聯領導人把自己與西方區分開來的同時,也使他們與西方建立了強有力的聯繫。畢竟馬克思和恩格斯是德國人, 而且19 世紀末和20 世紀初,他們的觀點的大多數主要闡擇者都是西歐人,比如歷史課本上經常提到的那些搞空想社會主義的人例如傅里葉,聖西門;更重要的是十九世紀初的西歐各國工會社民黨和工黨都是這麼個意識形態,而且在一戰後越來越有影響力,甚至在許多國家中被視為未來的趨勢,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德國革命,威廉二世下台,當時gcd差點就奪權了。甚至在西方世界有很多的社會精英也擁護這一意識形態,最著名的的當屬劍橋五傑。因此,俄國的斯拉夫主義者和主張西方化者之間關於俄國未來的爭論,就被歐洲的左翼和右翼關於西方的未來、以及蘇聯是否集中體現了這種未來的爭論所代替了。二戰以後,蘇聯極大地提升了自己的國際地位,於是這種吸引力在西方社會中又進一步變強了,最直接的例子便是參與美國原子彈研發的工程師中有不少都是同情蘇聯,甚至直接給蘇聯人原子彈情報的。同時,在西歐之外也激勵了亞非拉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對西方的那一套(主要是舊殖民主義)直接提出了挑戰,有趣的是這時候的俄國人倒反而是在某種意義上更接近於西方的意識形態,形成了一種和西方爭奪國際政治正確和道德高地的局面。所以在那個時候人們聽到的兩大陣營最喜歡隔空對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標榜自己最自由,以蘇聯為首的東方世界說自己最民主,這也是為什麼社會主義國家都喜歡在國名,機構名稱里放人民,民主之類的詞(當然民主真實性另說),比如北棒的全稱DPRK就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我朝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後來蘇聯解體,美國人才把這兩大法寶一併拿去宣傳。
儘管雙方的意識形態與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差別很大,但在某種意義上,雙方講的是同一種語言。不過後來眾所周知蘇聯解體結束了西方和俄羅斯之間的這種政治-意識形態的相互作用。當時,西方滿心歡喜並認為俄羅斯會全盤西化,並且諸如葉利欽這類的領導人也對西方的休克療法俯首帖耳,幻想與西方全面接軌。不過由於經濟轉軌失敗,反倒使俄羅斯的民族主義開始抬頭(畢竟是索羅斯那幫西方人吸幹了俄國熊的血)俄羅斯與西方之間的鴻溝擴大了。西方與馬列主義之間的衝突是意識形態上的衝突,儘管它們之間有重大的差別,但它們是現代的、世俗的,並公開地贊同最終要實現自由、平等和物質富裕的目標。一個西方的民主主義者可以與一個蘇聯的馬克思主義者進行思想上的爭論,但他不可能與一個俄羅斯的東正教民族主義者這麼做。在蘇聯時代,由於索爾仁尼琴之輩和薩哈羅夫之輩向共產主義學說提出了挑戰,斯拉夫主義者和主張西方化者的鬥爭夏然而止。隨著共產主義學說的崩潰,關於俄羅斯的真正身份認同的爭論又熱烈起來。在一系列問題上,俄羅斯知識界和政界精英及一般公眾之中都產生了嚴重的分歧。一方是主張西方化者、"世界主義者"或"大西洋主義者飛另一方是斯拉夫主義者的繼承人。這些群體之間的基本分歧是在對外政策上,在較小的程度上也有關於經濟改革和國家結構的分歧。輿論繼續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爭論的一方是那些宣揚戈爾巴喬夫所擁護和集中體現在其"共同的歐洲家園"目標中的"新思維"的人,以及葉利欽的許多高級顧問,他們希望俄羅斯要變成一個"正常的國家",並被主要工業化國家的七國集團接納為第八個成員國(其實普京執政初期也是傾向於歐洲的,他甚至還表示過可以考慮在適當的時候加入歐盟)。當然,現在的趨勢已經很明顯了,俄國人對西方可以說是嗤之以鼻,完全走上了歐亞主義的道路,具體表現為西據北約,東聯中特,南結火雞,力保中東(敘利亞阿薩德政權)
所以整體來看,西方與俄羅斯矛盾的根源實質上在於俄羅斯自身的定位的多重性,即文中所提到的俄羅斯是一個無所適從的國家。一方面由於歷史和版圖的遼闊俄羅斯被打上了眾多亞洲的烙印,而另一方面由於自彼得時代俄羅斯就積極向西歐學習和交流導致俄羅斯又無可避免的吸收了大量西歐的文化-----對西歐社會來說俄羅斯就像一隻人首獸身的怪物,這隻怪物具有西歐血統,了解西歐的弱點,並時不時地覬覦西歐的土地。對於這麼一個怪物,儘管在蘇聯解體後百萬紅色大軍煙消雲散,但普京時代的種種復興動作還是讓西方覺得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而對俄羅斯來說放棄其西歐和亞洲的任何一部分對其國運都是不可接受的,如果完全倒向亞洲則意味著俄羅斯退出了歐洲這個重要的世界政治舞台,放棄作為大國的國際地位,並且會直接淪為東亞國家的政治附庸從而在文化上倒退回彼得時代之前;如果俄羅斯選擇徹底變成歐洲國家(其實這種假設是不成立的),那麼首先俄羅斯民族數百年來所建立起來的民族自豪感將在更加發達的西歐文明前被打得粉碎,然後輕而易舉的被歐洲整合吸收,而那時俄羅斯廣袤的亞洲部分的人口和力量將進一步向其歐洲部分收縮,從而使這部分領土處於可怕的真空化狀態並喪失大片戰略縱深(東亞某大國也許會趁虛而入)。當然這個選項的不可行之處就在於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對西方主動投送懷抱並沒有得到西方的歡迎,反而喪失了大片戰略縱深(並且北約還一直在進行東擴,其深入東歐程度之深也僅有元首在二戰時的鐵騎可以與之相比)同時在聽信了休克療法後失血過多經濟差點崩盤,因此對於西方俄羅斯是懷有深深的警覺和猜忌之心的。
因為俄國大,而且強。
一直到蒙古西徵結束,東歐對於歐洲人來說就是一片白地,時不時刷出一大波很牛逼的火星兵。可是大家都知道火星兵就是火星兵,早晚要打光的,充其量只能影響下東歐前線的局勢。
可是莫斯科大公國迅速的崛起,改變了這一點。東歐大片的土地被統合成了一個廣闊的國家,新興的俄羅斯也從被瑞典爸爸暴打變成了可以鼎足歐洲的一個新勢力。
注意,沙皇俄國充其量是鼎足歐陸的時候,有什麼專門的泛歐洲同盟去對付他么?倒是大家三天兩頭聯手反英反法反板鴨,哪怕反奧地利呢?少有的聯手反俄,也是為了平衡被暴打的土雞和不斷向南擴張的俄國,這個時候我完全看不出來歐洲對俄國有什麼特殊的敵視。
全歐洲共同反俄的時代,是從冷戰開始的,是從蘇聯巨人開始的。原因無他,你足夠強,足夠近,不聯合起來反對你無法維持地區戰略平衡。
至於說俄國人熱愛侵略擴張的。
拉倒吧,克里米亞都快保不住了,俄國的皇俄天天都在罵普京軟骨頭呢,而且人家罵的比國內動不動拿割地說事的有理有據的多了
↑特別標註:這一段是拿來黑皇漢的任何國家在有實力擴張的時候都喜歡擴張,這就是為什麼我一開始就說了「而且近」。當奧皇整合了歐洲大量的地盤的時候,法國人和威尼斯不惜和奧斯曼的蘇丹結盟。當法國成為歐陸男主角的時候,整個歐洲倉促的結起同盟阻止瓦盧瓦怪物、波旁金太陽或者科西嘉矮子繼續他們的王道征途。當瑞典人意圖染指整個波羅的海,波蘭人立陶宛人俄羅斯人一起來對抗他。當波蘭的屍體腐爛,剛剛還在大打出手的奧地利和普魯士一起在餐桌上優雅的分食。
最後再統一回復下評論區你們覺得如果你是一個墨西哥人,你們覺得俄羅斯比較侵略成性,還是你們北邊的鄰居?
無它,懷璧其罪四字耳。
人們大都喜歡小貓咪,拿在手裡把玩,掐兩下揪揪尾巴,還自嘲說是鏟屎官。因為知道你翻不了天。但是面對獅子老虎,都恨不得拴上一百條鐵索關幾層籠子。哪怕它是一隻病虎睡獅子。
俄羅斯就是病虎。90年自廢武功想當寵物,甚至還想加入北約,明顯是腦抽了。北約存在的意義就是搞你俄羅斯的,你進來大家怎麼玩?各種被打臉。你有這心別人也不敢要對不。中國也是。很多小憤青跟著誤國書生無腦公知說我們不融入主流社會,殊不知我們就不是那個當寵物的體質。你說姚晨這類高考也就三百來分,高中數學都迷糊的人在社會問題政治問題上的鸚鵡學舌之語你不加思辨就拿來信不是暴露智商嗎。中俄這樣的國家最衰弱的時候,也有重新做主人的潛力和底氣。美國人搞TPP的時候各種藥丸的聲音。然後又有所謂理性聲音國際的視野說我們要融入所謂主流社會,按美國規矩來。我當時就說瞎扯,TPP就是針對你的,他的標準就是不然你參與,除非你喪權辱國。然後答案被舉報關了。果不其然,美國人自己燒不起錢群主自己退群了。我不知道現在能給我放出來不。
政府告訴你有制度自信真不是忽悠你,中國特色也不是笑話。中國這一套行政體系,官員從基層歷練一路上去的,行之有效。中國哪天世界第一了,就自然是主流社會。不要羨慕洋人有十七八當市長的。坦率說現代社會這個年紀除了學一些技術層面的待人接物之道,啥都不懂。不過傀儡罷了。發達國家人家有造的本錢而已。林立果這個層面的天才少年寫得什麼571都能被當腦殘範例,別人還搞什麼。朝鮮的小胖子天賦異稟說起來也是中年人了。西方究竟討厭俄羅斯什麼?@Lightwing 這個絕對意義上的西方人答案非常精彩,給我們展現了西方人眼裡的俄羅斯究竟討厭在哪裡?
我們可以引申出來另一個問題:西方究竟討厭中國什麼?
可以看到,拋去日本這個鐵杆反華國家,西方國家隊中國的負面評價大約是50~60%的樣子;
拋去波蘭這個鐵杆反俄國家,俄國獲得的負面評價大約是60~70%的樣子,這還是受到克里米亞事件影響的結果,2011、2012年國際關係還不那麼糟糕的時候,俄羅斯的負面評價比現在低10%的樣子,差不多也是50~60%;
也就是說,中國和俄羅斯在西方人民眼裡的形象差不多,一對難兄難弟,都不是啥好鳥。
嗯,我們看看西方人民討厭中國和討厭俄羅斯的原因有什麼區別?
1、言:
新聞自由:採用無國界記者組織,看看西方視角下怎麼評價的?
北歐國家最高
燈塔國在正常範圍內,和布吉納法索、波札那差不多;
俄羅斯屬於「受限制」類,和墨西哥接近
天朝和敘利亞、朝鮮之類的墊底;
這樣在西方看來,俄羅斯在自由方面略好於中國,但總體上看頂多算是下三濫里不那麼爛的,絕不算是好的,那麼在西方眼裡,沒有新聞自由的國家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
還有這種的
在沒有新聞自由的國家,人民自然是無法獲得真相的,只有一幫被洗腦的愚蠢得人,在西方人眼裡,俄羅斯、中國和朝鮮的區別是不大的
然鵝,事實果真如此嗎?
我請問從小在中國生活長大的諸君,憑良心說,在當今這個互聯網發達的事件,還有能封鎖住不擴散的事情嗎?限制新聞能起到洗腦的效果嗎?
當今的中國大地,無論發生了什麼大事,哪怕是蘭博基尼車禍惹得御林軍出動都沒辦法掩蓋的一絲不漏。那麼,請問在「言論自由」的國家長大的西方人,你們憑什麼認為中國人民是被封閉視聽的愚民呢?
同樣的道理,難道俄羅斯人就生活在消息封閉的環境里嗎?你們有憑什麼認為俄羅斯「完全沒有言論自由」呢?
2、LGBT權利:
關於俄羅斯人權方面的諸多「罪狀」裡面,LGBT權利是被經常提起的,好了,我們看看實際的情況是什麼樣子的?
比較來看,俄羅斯LGBT權利雖然談不上多好,也不算很糟。雖然比上白左當道的歐盟中的大部分國家和燈塔國部分州,但是也不差於歐洲大多數國家和美國的傳統州,大約和11區處在一個水平線上,僅僅是因為曾經出台過一部以保護未成年人為目的的宣傳法案,就被瘋傳為反同國家,最後傳成了人羅斯成了LGBT的地獄了,嗯,人言可畏,三人市虎。
有些人會說,這些都是理論的東西,俄羅斯社會實際上特別反同的,比如……¥%……¥……¥之類的事件。對此,我想說,作為一個在俄羅斯生活的年份,超過20%俄羅斯本國公民的中國人,我比大多數人更清楚俄羅斯的實際情況……
至少,俄羅斯本土GAY片是我見過最有特色的,超過大部分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這段刪掉別看)
事實上,在世界上大多數「文明國家」還在視LGBT為洪水猛獸的時代,在「野蠻的俄羅斯」,受過教育的人已經認為其為「無辜的人」了
3、民族問題:
在「受過教育」的西方人眼裡:
①天朝:「香格里拉」一樣的吐蕃一直是獨立國家,直到50年代被TG侵略,「和善友愛」、倡導非暴力的「佛教的教皇」逃亡在外,TG在吐蕃殺了600萬吐蕃人,吐蕃文化幾近滅絕。東突厥斯坦也是獨立國家,50年代被TG侵略,清真寺被拆,大量的豆奶人被殺被強迫計劃生育,漢人移民超過了本地居民,豆奶人的語言文化宗教什麼的將近滅絕;
②俄羅斯:俄羅斯(沙俄帝國蘇聯聯邦)是各族人民的地獄,俄羅斯侵略成性,烏克蘭人(立陶宛人愛沙尼亞人韃靼人高加索各色人西伯利亞土著人)被屠殺,XXX民族被屠殺X百萬人,(——詳見俄黑的各種各樣的答案)
好了,但凡有點頭腦的中國人,都知道第一段是扯淡,直到這些言辭是怎麼來的。但是對於第二段,很多人卻信以為真了,可是別忘了,編寫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是一群人啊,寫這些是出於同樣的目的。
在西方,人們相信①和②都是真的,而中國人直到①是假的,而少數能接觸到西方材料的人,彷彿發現大陸一般,認為②是真的。同樣,俄羅斯人知道②是假的,而少數能接觸到西方材料的人,彷彿發現大陸一般,認為①是真的。
我想,大家明白所謂的民族壓迫是怎麼一回事了吧?
同樣,西方人認為「60年代中國侵略了印度,阿奴納恰爾邦是印度領土」,「70年代末中國侵略了越南」,「中國扶持了朝鮮政權」「呆丸是獨立國家」,他們同樣認為「俄羅斯侵略了烏克蘭東部」「俄羅斯造成了喬治亞分裂」,「俄羅斯自古以來侵略成性」。
嗯,由於英語是當今世界唯一的世界語言,中國和俄羅斯的普通年輕人大多數受過一定的英語教育,能看懂一些英語新聞。或者說,中國關於俄羅斯的負面新聞,大多數來自英美的英語媒體,同樣,俄羅斯關於中國的負面新聞,也大多數來自英美的英語媒體;
當然,西方人也知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媒體說的不能全信,當然,大多數人也不會去中國或俄羅斯去長時間生活感受,能旅遊一次就不錯了,而且周圍還有來自中國或俄羅斯生活過的人呢,比如:
再比如:
西方人從這些「真正的」中國人或俄羅斯人那裡獲得了最直接的信息,知道了最「真實」的情況,也驗證了「自由」的媒體,說的是真的。
到這裡,大家應該看明白了吧?
討厭俄羅斯的西方人,大多數也不喜歡中國;
同樣,接觸過西方的中國人也不喜歡俄羅斯,接觸過西方的俄羅斯人也不喜歡中國;
西方究竟討厭俄羅斯什麼?
西方究竟討厭中國什麼?
理由是一樣的,理由的來源也是一樣的。
(完)
——————————更一部分——————————
評論區炸開了,
1、關於言論自由這件事,有些人的理解能力啊……
我還是總結一下吧,實際情況是:西方人認為中國俄羅斯沒有言論自由,所以中國人俄羅斯人狗屁都不知道,是一幫被洗腦的SB,我的觀點是:中國人俄羅斯人雖然言論自由受到了限制,但是我們有自己獲得信息的途徑,我們不是SB。反倒是西方人自以為掌握了真相,對中國俄羅斯充滿了傲慢與偏見;
2、關於俄羅斯「侵略成性」這件事;
絕大部分西方人和部分「受過教育」的中國人,一直持有這個印象:俄羅斯自古以來侵略成性,從莫斯科一個城市擴張成第一大國,所有的土地都是侵略鄰國來的,因此,所有的鄰國都對俄羅斯有著刻骨銘心的仇恨,俄羅斯周圍幾乎所有的國家受過俄羅斯的欺負,都反對俄羅斯。
好的,我們分析一下,俄羅斯和鄰國們的關係是不是這麼差?是不是所有的鄰國都仇恨俄羅斯;
我們先看看俄羅斯的鄰居們,限定一個範圍,前蘇聯所有的加盟共和國以及目前和俄羅斯陸上接壤的鄰國,名單如下: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塔吉克、蒙古、中國、朝鮮,共計19個國家,
我們以中國為標杆,鑒於中國人內部俄粉和俄黑撕逼打的腦漿子都出來了,誰也說服不了誰,我們姑且把中國算作中立的典型,比中國對俄羅斯好感多的就算是親俄羅斯,比中國對俄羅斯好感少的就算是反俄羅斯:
親俄羅斯:朝鮮、蒙古、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亞塞拜然、亞美尼亞、摩爾多瓦、白俄羅斯,共計10個國家;
偏向中立:中國、芬蘭、土庫曼、喬治亞,共計4個國家;
反俄羅斯:波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烏克蘭,共計5個國家;
這麼看來俄羅斯的人緣還算可以嘛,當然你也可以認為親俄羅斯的都是被洗腦了,反俄羅斯的才是真理。
當然,親俄還是反俄可不是簡單的選項,我們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抒情是沒有必要的,我們還得看數據,畢竟,證據決定觀點;
我們看看在前蘇聯加盟國家或東歐國家在一些具體問題上是怎麼看俄羅斯的?
第一個調查,俄羅斯軍事力量是不是一個重大的威脅?
結果,除了烏克蘭,大部分前加盟國認為俄羅斯威脅不大或是不是威脅,像白俄羅斯、亞美尼亞這種俄羅斯的鐵杆盟友也就算了,波三小和喬治亞也沒覺得俄羅斯是個大威脅,當然,也有可能是他們認為俄羅斯軍隊不堪一擊,所以沒有威脅吧?
第二個調查,國家該親向俄羅斯還是歐盟?
結果,鐵杆粉絲亞美尼亞認為應該絕對親俄,剛剛翻臉的烏克蘭認為離俄羅斯越遠越好,盟友白俄摩爾多瓦認為應該親俄但是還要與歐盟加強建設,波三小喬治亞認為應該親歐盟但是也不能疏遠俄羅斯;
第三個調查,蘇東國家眼中,俄羅斯和美國誰在起積極地作用?
結果,東正教國家裡,烏克蘭和羅馬尼亞反俄,剩下的國家,向來親俄的亞美尼亞(其實不是東正教國家,調查分類不對)、塞爾維亞、摩爾多瓦、白俄羅斯、保加利亞認為俄羅斯起到了積極作用,親西方的喬治亞和西方一員希臘認為美國和俄羅斯都沒起啥好作用。天主教國家裡,波蘭立陶宛匈牙利克羅埃西亞,一水反俄,但其中立陶宛不怎麼特彆強烈;新教國家基本都是中立觀點,包括愛沙尼亞、拉脫維亞這樣的國家。
調查4:烏克蘭衝突到底是誰的惡果?
喬治亞和烏克蘭有一半人認為就是俄羅斯乾的壞事,三分之一的認為雙方都有責任;
波三小裡面,有三分之一認為是俄羅斯幹壞事,三分之一認為烏克蘭政府和西方國家的責任,三分之一認為雙方都有責任,
親俄羅斯的亞美尼亞、白俄羅斯、摩爾多瓦認為烏克蘭西方國家在幹壞事;
調查5,蘇聯解體是好事還是壞事?
結果,俄羅斯、白俄羅斯、亞美尼亞、摩爾多瓦更懷念蘇聯。喬治亞差不多一半對一半。烏克蘭和拉脫維亞大約有三分之一懷念蘇聯,立陶宛大約是四分之一,而最不喜歡蘇聯的是愛沙尼亞。總體來說,波羅的海三國的反應有點意外,反對蘇聯的情緒沒有想像的那樣劇烈;
總體看來,這些「被俄羅斯侵略」的鄰居們,親俄羅斯居多,哪怕是最討厭俄羅斯的波羅的海三國,親俄羅斯的也有三成的樣子,遠談不上對俄羅斯恨之入骨;
現在問題來了,俄羅斯和鄰國關係不好這個刻板印象是哪裡來的呢?
大學時也有這個傾向,白皮膚的(實際上美國人種比較雜,也未必白)根據語言、國籍、興趣、專業等不同分為幾個小團體。有趣的是,老美與俄羅斯人、烏克蘭、斯洛維尼亞(就東歐這一塊兒)…等無論如何都是玩不到一塊兒的,彷彿有一道隱形的牆壁。互相間倒也不公開說壞話,但是相處起來就是感覺兩邊都綳得比較緊,交流特別少,放不開。基於對文化差異的好奇心,分別跟雙方都交流過,發覺老美對俄羅斯同學的普遍偏見是"頑固不好交流,粗暴無禮又冷漠",而俄羅斯同學則認為老美"輕佻且自以為是,瞧不起人還老愛出風頭"… 不過他們都承認,之所以相互交流不多是怕起矛盾發生爭執,犯不著為這傻缺發脾氣。這,簡直就是冷戰的雛形,震驚了。
從文化上來說,東斯拉夫,西斯拉夫和南斯拉夫具有文化的共融性,就好比在蒙古住的全是漢人一樣,如果搞同化民族認同是有基礎的,類似德國二戰吞併蘇台德,當地民族在你強大的時候是有民族向心力的,所以俄羅斯一旦強大有擴張的基礎,尤其巴爾幹地區烏克蘭白俄羅斯,波羅的海沿岸,在軍事上俄羅斯一直以前是超級大國這就很恐怖,如果沒有美國,俄羅斯早搞定歐洲了,雖然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衰弱了很多,但是在軍事科技還是很強大的,一旦俄羅斯在經濟上崛起,按體量來說歐洲諸國都不是它的對手,所以歐盟一直在搞。巨人一旦倒下就不要給它站起來的機會,不然後患無窮
對俄羅斯一直沒印象的我(除了黑段子)來到德國。巴符某村大學生:我剛從俄羅斯交換回來!莫斯科真的好棒!你一定要去俄羅斯看看!(「你聽說過love live嗎?」的語氣)90後東德直男:我高中選修了俄語哦~不來梅出生,現居維也納,每周開車來我們民主德國的鋼琴教授:我老婆是俄國人~這位教授介紹了他的學生(也就是我學長,但是同時也是老師。人生真是凌亂),俄國人,帶我鋼琴。人家在我們蛤找了個女朋友(其實德國姑娘挺可愛的,也不醜,就是穿衣服隨便了點。但是身材好性格不作,向直男們推薦)。伏爾加德意志小哥:莫斯科比柏林還要Multikulti~(我:???小哥哥你真的不是在妹紙面前吹牛嘛?算了算了別跟他太認真。。)阿爾巴尼亞來的老師上民族音樂學課給我們放gay里gay氣的俄國水手服小哥拉手風琴唱歌,練耳課還放扮相神似瓦肯星人的俄國合唱超市裡還有俄國食品專櫃我會說。。。我已經被大家熱情安利得想真的去俄國摸熊了(有熊萬事足)。
西方討厭俄羅斯只是因為他是俄羅斯而已。
說什麼正教,希臘和喬治亞和西方都走得挺近,烏克蘭也和西方走得挺近。
說什麼畏懼羅馬,先不說毛子這個第三羅馬本質上來說是個神學概念,我相信除了俄羅斯和個別正教徒沒有什麼人會把俄羅斯和羅馬聯繫在一起。恩格斯:「俄國毫無疑問是一個有侵略野心的國家,100年來就是這樣,直到1789年的偉大運動才給它產生了一個充滿強大生命力的嚴峻敵人。我們指的是歐洲革命、民主思想的爆炸力量以及人生來就有的自由要求。從這個時候起,歐洲大陸實際上只存在著兩種勢力:一種是俄國和專制,一種是革命和民主。現在,革命似乎是被鎮壓下去了,但是它活著,人們還非常怕它,就像過去一直就非常怕它一樣。不久前的米蘭起義使反動派驚慌萬分就說明這一點。但是俄國如果控制了土耳其,它的力量幾乎會增加一倍,它就會比其他歐洲國家加在一起還要強大。如果事態這樣發展,對革命事業將是一種莫大的不幸。」
我上學的時候有些男生女生長相漂亮學習還好,但是家境可能差點,沒太大實力,當時班裡很多人都是抱團說這種人壞話,我很不理解,等到我長大了才想明白,有的時候並不是因為你哪裡做錯了,只要他們覺得自己受到了威脅,他們就莫名其妙的討厭你。
不請自來,
想懂現狀,先要懂歷史。世界上的矛盾許多,也沒有絕對對錯這種概念。看多半的答主沒有分析歷史,題主就無法了解西方究竟討厭俄羅斯什麼。
歷史
首先,我們來看1800年代, 雖然在這一百年中,美國慢慢崛起,歐洲帝國慢慢衰落,但是實際上世界和世界的秩序沒有發生什麼大改變。然而,有一個人叫做Alexis de Tocqueville意識到世界改變的趨勢,以下是《Democracy in America》裡面的一個段子(還有中文的總結):
There are now two great nations in the world which, starting from different points, seem to be advancing toward the same goal: the Russians and the Anglo-Americans. Both have grown in obscurity, and while the world"s attention was occupied elsewhere, they have suddenly taken their place among the leading nations, making the world take note of their birth and their greatness almost at the same instant. All other peoples seem to have nearly reached their natural limits and to need nothing but to preserve them; but these two are growing.... The American fights against natural obstacles; the Russian is at grips with men. The former combats the wilderness and barbarism; the latter, civilization with all it"s arms. America"s conquests are made with the plowshare, Russia"s with the sword. To attain their aims, the former relies on personal interest and gives scope to the unguided strength and common sense of individuals. The latter in a sense concentrates the whole power of society in one man. One has freedom as the principal means of action, the other has servitude. Their point of departure is different and their paths diverse, nevertheless, each seems called by some secret desire of Providence one day to hold in its hands the destinies of half the world.
總之,俄羅斯和美國在歐洲帝國沒注意的情況下開始崛起,但起點不一樣,路徑也不一樣,甚至人民的動力不一樣,所以最終各國會控制世界的一半的命運。可以說這個人在發生的一百年之前已經預測到冷戰。
從這種兩國本身不一致的基礎起,可以分析1900年代的事情。首先,俄羅斯1917年遭遇布爾什維克革命,政府從貴族制變成共產主義的。對目前的歐洲政府來說,這件事真心可怕,為了避免同樣遭遇革命,歐洲國王,貴族等馬上給普通歐洲人民更多的權利。過不久,美國也來參與一戰,給世界看民主主義的能力有多高。
好了,一戰結束了,1930年代到了,美國經濟崩潰了。在一戰和1920年代中,民主主義招人佩服,但是美國經濟崩潰之後,沒啥人覺得民主主義是最好的。不管是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法西斯主義和共產主義越來越吃香,民主主義進入了危機狀態。1936-37年斯大林進行了共產黨的凈化,但這次比較嚴重,許多人被殺掉,讓西方國家感到反感,還好沒完全破壞歐美洲共產主義者的夢想。然後在1939年,德國侵入波蘭, 德國和蘇聯也搞好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二戰已經開始了,但直到1941年,蘇聯卻不參與。很多人以為蘇聯和西方國家當時作為盟友一起打敗法西斯德國,但是這個想法錯了。德國1941年違規上述的條約,蘇聯才進入二戰,然後在1941年底,德國的盟友,日本,犯了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日本攻擊了美國。 日本以為能徹底地打倒美國的海軍,人民就沒有抗拒的慾望了,反而,美國全力進入戰爭模式。美國,英國和英國帝國目前和過去的殖民地一起救了法國,打敗了德國和日本。 同時,蘇聯向戰爭的貢獻非常,非常大,只有蘇聯失去了那麼多人,德國才被打敗。
有趣的部分是:在二戰中,斯大林一直批評西方沒有足夠幫助蘇聯,也沒有完全信任西方的政府,畢竟歐洲國家在布爾什維克革命中反對了共產主義者。美國當時成為了世界超級大國,通過馬歇爾計劃幫歐洲國家復興,同時變得更像美國(民主主義,資本主義),蘇聯同時也成為世界大國,卻認為馬歇爾計劃是「收購國家」,以為最終的目的是讓東歐國家離開蘇聯。 我們可以看出,這時候的情況非常緊張。
最後,中國內戰發生,新中國被建立為共產主義國家,讓西方國家害怕蘇聯和共產主義的影響力,然後美國和蘇聯進行了冷戰。結果就不用說了。
現狀
我們看上述的歷史,可以看出西方國家和俄羅斯最近100年沒一直在爭論,什麼布爾什維克革命,什麼共產主義,什麼世界兩極化,俄羅斯和西方的關係一直是對立關係。那麼我們現在討厭俄羅斯什麼?其實很簡單。
冷戰什麼時候結束?1990年代。德國兩半什麼時候變成現在的德國?1990年代。 誰還記得冷戰的情況(1990年代之前)?40後,50後,60後,70後的都記得。誰在控制政府?40後,50後,60後,70後的。誰在控制媒體?40,50,60,70後的。我們討厭俄羅斯是因為我們領導人討厭俄羅斯,而他們討厭俄羅斯是因為從冷戰結束至今只有20多年。我這個時代的人沒上一代那麼強烈,但是我們看俄羅斯和西方(尤其是美國)還出問題,還出事, 真的很難改變最近100年的對立關係。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自然會出問題,兩個國土廣闊的大國/超級大國的關係不可能完美,而西方其他國家和俄羅斯的問題源於過去的爭論和美國過去對西歐的影響力。
其他西方人可能說道,「我們討厭獨裁者」,「我們討厭犯個人人權的國家」等。很多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也十分討厭我國(美國)政府和沙烏地阿拉伯有任何的關係。即使人民不喜歡,美國政府仍然說沙烏地阿拉伯的好話,保護沙烏地阿拉伯的利益,所以說人民討厭什麼不說明西方討厭什麼。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的區別在於以下的結論:
從長遠來看, 西方和俄羅斯的關係可能有進步, 但問題始終是:俄羅斯有超級大國之夢,也有成為超級大國的能力, 而兩個意識形態不一樣的超級大國之間的關係自然產生爭論與憎恨。
因為在正宗「西方人」看來斯拉夫雜種的存在就是錯誤。就像跟某些管越南人叫猴子菲律賓人叫狒狒的中國人說越南人菲律賓人中國人都是一種人他會炸毛一樣。
俄羅斯也一度對自己的文化政治自卑,上流社會講法語,後來被逼出來了一種自文化優越論,即希臘—天主教會、絕對的君主制、狂熱的俄羅斯民族主義構成的斯拉夫文化優越論。這裡還曾是另一大意識形態的中心,輸出革命的大本營。
西方討厭俄羅斯的原因,無外乎一個跟自己不一樣的傢伙,居然還特么不是化外的蕞爾小國,居然不是可以彰顯政治正確的無公害小弟,甚至有可能一不留神比自己還強大。
傳統中國不能接受王者之外,後來被打醒了,然後以弱者之勢,倡導求同存異。人往低處走,國也明白低處比高處好。
但被打醒可不是一件等閑事兒。東方就喜歡俄國了嗎?一點也不!反蘇才停止多少年?不是國際政治壓力,中國才不會選擇與俄國抱團呢!
東西方討厭俄國的根本原因是一樣的,俄國具有擴張侵略的傳統,數百年來一直如此,對東西方世界都是一個威脅。蘇聯解體後俄國一直走下坡路,但是俄國仍然具有極強的潛力,誰也沒法保證俄國是不是再次會站起來,因為這樣的歷史不止一次在俄國身上出現過。
最近的吞併克里米亞事件、東烏克蘭叛亂、插手美國大選,都表明了俄國還是那個俄國。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去過俄國旅遊的中國人大部分評價都不高,俄國警察很流氓)歐洲人害怕,美國人也不放心。
不管俄國實行什麼政治制度、什麼主義、什麼政策,只要俄國是強大的,東西方世界都會感到膽戰心驚。
世界上矛盾太多了。各種人討厭人的事兒有的是,包括了一個國家的人討厭另一個國家的人。原因會有太多不一樣的。 歷史上的原因,比如說以前有發生過戰爭殘忍的事兒, 或者一個國家的媒體宣傳對於別的國家不好的注意,這個的影響會很大。或者一個國家的人移民到別的國家 然後在那裡行為很壞 讓本地人討厭。 等等
--------------- PS ----------------
我只說了自己的想法。因為我認為「西方」這個概念太大了 包括了太多的國家和太多的民族,每一個國家和每一個民族的情況都不一樣。不只是國家多,而且還每一個國家有不同的人。所以我不知道西方具體討厭俄羅斯什麼或者喜歡俄羅斯什麼。
就說區別好了。
西方討厭俄羅斯與中國最不同的一點就是:
十月革命處決、流放了一大批沙俄貴族,沙皇一家更是無人倖存。如果玩過一些歐洲背景的角色扮演戰略的遊戲,通常有一個設定就是平民出身的玩家如直接幹掉領主佔領城市,就會導致各個勢力無論彼此是否敵對都會向先後玩家開戰,需要玩家一個個打服他們獲取停戰確立合法性。而比較穩妥的方式就是先通過效忠獲取頭銜,並獲取各個勢力認可(即便如此,造反仍舊會受到圍攻)。
這一設定是有現實背景的,歐洲的地圖分的太碎,國家內部被大大小小的領主嚴密控制,不存在一個可以直接推翻的集權中央。而領主之間通過聯姻建立起來密切的血緣關係,這使得歐洲王朝的變遷幾乎都是因為繼承人的原因而不是如中國一樣整體統治階級推倒重來。再往上還有一個精神領袖教皇,基本壟斷了統治合法性話語權。因此在歐洲歷史上基本沒有多少成功的貧民起義。
具體到俄羅斯:歐洲有句俗語「Scratch a Russian and find a Tatar.」意思是剝開一個俄羅斯人,就會看見一個韃靼人(蒙古人)。
但沙俄貴族自彼得一世為擺脫蒙古兩個世紀的影響積極推動俄羅斯西化開始,上流社會不斷與歐洲通婚,最典型的就是沙俄皇室。
幾百年前:
伊凡四世,母親是黃金家族後裔
從長相到帽子都能看出蒙古因素的影響。幾百年後:
亞歷山大二世
尼古拉斯二世末代沙皇與表兄喬治五世,長的差不多。
外公是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九世、還有一個表兄德國威廉二世(同為末代皇帝卻全身而退)
沙俄皇室不斷跟德意志通婚,德國血統比例越來越高。末代沙皇實際上沒什麼純正俄羅斯血統,皇后也是德國人,一戰時尼古拉斯二世不情願跟德國開戰以至於節節敗退時民眾都懷疑皇后是德國間諜。可以說沙皇不斷推動西化的同時,也將皇室推上了一個血緣上的尷尬位置
末代沙皇家族關係
皇室如此,底下的的貴族、名人自然也是紛紛仿效與歐洲各國建立了深厚的血緣關係。比如:詩人普希金的三代女性後人都是當年歐洲上流社會的名人,特別的是三代人中女兒及外孫女都締結了轟動一時的貴庶通婚。這些身處高位、掌握資源的人自然左右了歐洲絕大部分人的對俄態度。
即使是封建制度逐漸沒落,貴族也紛紛搖身一變成為資本家———延續這種影響更何況還有對共產主義的天然敵視。
再看看十月革命之後俄羅斯的高層領導者們:
布瓊尼
列寧
二戰一路打到德國首都的格羅德維科夫將軍
十月革命從血緣上講就是斯拉夫人以及其他民族的中下層推翻日益歐化的上層。
(資產階級性質的二月革命更溫和,變成資產階級的舊貴族也使得的血緣上的撕裂沒這麼明顯。)「鑒於你的皇室親戚不斷干擾攻擊蘇維埃革命,決定對你們進行處決!」
———處決沙皇行刑隊領頭雅科夫·尤洛夫斯基
最終的結果就是整個沙俄的貴族體系被一掃而空,這在歐洲歷史上絕無僅有的,連法國大革命也未成做到過。
法國大革命砍了路易十六之後,貴族受到平民階層極大衝擊,被反法同盟圍毆了二十年。藉此機會沙俄因為強大的陸軍以及拿破崙遠征俄羅斯失敗而成為歐洲憲兵,其中關鍵的因素就是皇室相聯的血脈。
而100多年裡,歐洲貴族與資產階級基本都混在一起了。比如1870年法國的君主立憲派就反對原本支持的亨利恢復大革命前的鳶尾花國旗,就是因為其本身就代表的是大資產階級利益。
本來沙俄資產階級性質的二月革命走的是溫和路線,但緊接著十月革命突然再次重現了資本主義革命早期路易十六的悲慘下場,自然是歐洲各國忍不了的。
這麼一批多年推動西化出來與歐洲最密切的人被清理掉了。看到自己家親戚被整的七零八落,歐洲人自然心有同感,白軍的建立除了意識形態的反感外,這種血緣上的痛楚重新讓他們更強烈地感受到了一個異類的存在。
這種感受恐怕比一戰歐洲國家死傷上千萬平民、士兵更加深刻,否則希特勒也沒那麼容易利用西歐國家的仇俄心理。即使到現在,那段歷史以及俄羅斯流亡海外的貴族們及其後代的影響依舊橫亘在俄羅斯與西方國家之間。
(想說一句,為什麼評論區那麼多急證明俄羅斯民族的血統純正性?這裡討論的明明是關於俄羅斯歷史上與歐洲國家上流社會的關係的變化,從深受蒙古影響到逐漸歐化然後突然間一刀兩斷,以及這種變遷導致的國家關係。)
斯基泰人本來就是東歐草原的游牧民族,和西歐日耳曼不是一個族群。和日耳曼蠻子維京海盜之間當然存在分歧。
骨子裡就是游牧血,後來一直在混東西方各種蠻族血,最後變成當代版戰鬥民族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可是啊,這個戰鬥民族的文藝科技水平在世界也是一流。當然所有人都怕了。推薦閱讀:
※去俄羅斯旅遊,要注意些什麼?有哪些不能錯過的事情?
※什麼是烏古爾突厥人(oghur turkic peoples)?
※西方國家看待當今的中國和過去的蘇聯的觀點有何異同?
※乘坐西伯利亞鐵路旅行是怎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