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交易員 Alpha 和他的工作室成立半年虧損 40%?

更新一波:

題主本身也是業內同行,只不過不是傳統交易員。本著好奇和分散投資的緣故在A的工作室投了一筆,因此不存在樓下個別幾位說的智商稅的問題。

也因為同行的緣故,我是能夠理解傳統交易員資金曲線波動大的問題,本來這件事情沒什麼好說的,只是最後一次虧損讓我對A的專業性或者是對客戶的態度產生懷疑。在此是否能得到他本人的解釋或是回復並不重要,只是希望能讓更多人看到,並且對此有自己的評估。

======================================

去年8月左右,交易員 @Alpha 和他的幾個交易員朋友成立了其工作室alpha工廠。本人之前也關注了alpha有好一段時間,覺得他作為一名傳統交易員低調沉穩,不失專業風範,在平時也會在其公眾號不時的分享自己的交易系統和經驗,給人一種流弊又大度的感覺。抱著仰望高端玩家的心態,我就開了賬戶投了幾千美元試試看。沒想到時隔半年卻收穫了如下成績= =

剛開始的時候alpha同學似乎對自己也是信心滿滿,立了如下flag:

開始的第一個月的做單作為案例直播出來,結果是醬紫的:

自己總結為單量少高勝率高回報的系統:

半年來我的賬戶總共開單500多次,由於是多位交易員共同操作,alpha本人開單據我估計大概在50次左右,確實不多,只是勝率就。。咳咳

最後的一筆下殺是最近重倉做單之後止損的結果,這種越虧越重倉的操作著實讓我大跌眼鏡,加上之前公眾號發布開始收徒弟的行為讓人不得不產生聯想= =


時間應該是在2015年初,swifttrade澳洲市場出了一些問題暫時無法交易,回家休養生息。家中閑來無事,交易員的圈子又比較小,便在各大論壇閑逛,希望能夠認識結交一些同樣交易為生的朋友們。偶然的機會逛到了知乎,了解到Alpha也曾掉進過外匯黑平台的坑中,心有戚戚。 看到了Alpha關於交易的一些分享,深感認同。更感觸於Alpha無私分享自己的交易理念和系統,內心佩服。Alpha就如我心中交易之路的路標和燈塔之一,一直默默關注學習。

2016年9月,聽聞Alpha提前完成公司任務,準備和朋友一起做個團隊,在工作之餘通過MAM賬戶代客(MAM賬戶可對所有的託管賬戶統一管理)。內心為此感到由衷的開心,第一時間決定支持。因為是第一次合作,決定先投3000刀。這部分資金虧完也無所謂,也是我內心給這份信任的估值(超過3000刀的虧損可能會影響到我的情緒)。當時第一個合作平台可能有些事情沒有談妥,費了一番周折換到了激石的平台,由此開始了賬戶的託管。

進入託管之後,賬戶開始有一些回撤,不過這時候我不但沒有一絲擔心,而且非常認可。首先風險控制做的比較好,單筆虧損控制在總資金的2%以內。而做趨勢必定要承受不斷的小止損,等待某一筆利潤把之前的小幅回撤全部收復並新高。後面就沒怎麼看賬戶了,只是通過每天一封的系統的郵件了解一下凈值。

2016年12月賬戶凈值收復失地,創出新高。感覺交易風控和手法還可以,追加5000美金。(此處借題主資金曲線一用)

2017年2月14日之後賬戶出現異常回撤,單筆虧損幅度超過了賬戶總資金的3%,開始關注交易,發現主要是因為標普500的空單導致。

我的交易理念之一是絕不在虧損單上加倉。即使知道接下來大概率有回調或反彈,加倉能夠減少虧損也不會加倉。因為加倉虧損可能導致情緒的失控。此處和我奉行的交易理念出現衝突,決定從賬戶總資金上控制風險,當總資金回撤13%的時候減倉。

賬戶末尾的大幅回撤主要是因為鎊日的重倉。當賬戶總資金還剩下2700刀的時候,可能出現了情緒上的問題,想重倉搏一把,使賬戶資金的風險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單筆止損為122+159+162=443美金,單筆回撤為賬戶總資金的(122+159+162)/2700=16.4%. 以上交易也許從技術的角度來考慮沒有問題,但是能感覺到在情緒的影響下風控的缺失。

同為交易員,深諳交易是看天吃飯。對交易的結果完全能夠接受。賬戶回撤之後我甚至在為Alpha感到有點擔心,畢竟是第一次公開操作,卻因為」天氣「或壓力的影響結果不盡人意,甚至有可能會影響到以後的發展。

但是這個解釋我卻不太認同。每位朋友應該是因為對Alpha信任聚集到一起,而不是因為Alpha的徒弟。Alpha的操作結果無論如何我全盤接受,Alpha徒弟的操作結果恕我無法接受。畢竟從開始到結束,我未曾得任何關於「Alpha徒弟」的信息。

寫下這些文字的目的不是為了表達什麼。只是想重現我觀察到的世界,時刻鞭策,反思自我。

雖然如此,並不妨礙我對Alpha一些關於交易和生活的理念的認可。

在此也向Alpha表示感謝,有些思維和理念對我系統的構建有很大的幫助。

希望我能夠時刻提醒自己對情緒和風險的控制,時刻保持著內心的真誠。

更正了兩個錯誤。

1,標普500第二筆空倉時間為2017/2/15 01:50,在圖中文字標記錯誤,已更正。

2,第二筆減倉時間為2017/3/22,在資金曲線上標記錯誤,已更正

再次更正:

以上記錄只是統計並分析導致賬戶出現大幅回撤的兩筆交易,用於警示自己。

不能代表以上交易是alpha的開倉。希望不要對各位知友產生誤導。


落蕭老師曾經說過:「我不知道什麼樣的投資者能通過市場賺到錢,但在知乎上宣傳公眾號的肯定賺不到錢。」(逃


我是參與人,投了1萬刀,其實有心理準備虧個一半沒關係,只是好奇想看看職業交易員是怎麼做的。據Alpha工廠說,交易由幾位澳洲朋友一起做,拋頭露面的一共三名,分別為Alpha本人、M、J。入群前大致了解到Alpha本人的交易思路如下:

1)屬於趨勢跟蹤派,以實體K穿透均線結合其他條件為開倉信號,以反K為部分平倉條件,1H為主要時框;

2)不設預期空間,可能有大致止盈區域,但不主動到位平倉;

3)以上信號由海量復盤+實盤案例總結獲取;

4)有資金管理原則,每一單輸很少,通常少於1%,能盈多少看運氣,即低勝率、高賠率、開單頻率普通的原則;

因此可見,這是一個典型的趨勢跟蹤看天吃飯拿命試錯的思路,我雖然反對這種思路(沒有預期空間就第一個反對了),但我還是很好奇,畢竟很多趨勢跟蹤派是成功的。

從去年11月開始,小半年內大致經歷了10000 - 9500 - 9000 - 9900 - 9000 - 8500 - 6400的階段,到6400附近時我決定通知對方強制平倉了,當時狀況圖:

1)資金處於8000,即回撤20%時,開始嚴重看多磅日,連續補倉;

2)4筆磅日的止損幅度超過總資金的18%,也就是說這把若賭輸,總資金的18%就飛了;

3)前幾個月不是這樣的,以前單筆止損很少超過1-3%,同時段所有單子總虧損不超過4-6%。

我不知道這把賭磅日是不是Alpha本人開的,但很明顯,18%的賭局,任何交易員都不應該玩,這是常識,無論多麼看好。


謝邀。本來我近期沒太關注知乎,昨兒有人私信我有這麼個相關問題,邀請我來回答,還是來答一答吧。其實真不想回答,這樣的問題一回答要得罪方方面面的人。

我對alpha其人並不算了解,包括他的經歷,交易方法都不曾看過,所以就這件事情就事論事吧。

關於交易方面的我想說幾點:

第一、就像很多朋友說的那樣,風控是很重要的,小資金重倉產生如此的交易結果,風控的責任難辭其咎。但是,這種結果的產生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我認為可能在於資金量,說句實在話,小的資金風控是非常難做的,所以一般來講作為專業的資產管理人員不會去接很小的資金,策略鋪不開,犧牲風控系統會導致策略不同程度的失效,產生額外的風險,當然,這鍋還是得由自己去背,畢竟這塊資金應該不是人強塞的。另外,小的賬戶多了,進來時間不一樣,資金不一樣等因素影響,個人精力難免不足,這些都是觸發風控事件的隱患。

第二、這是一條比較奇怪的資金曲線,因為這條資金曲線裡面很大概率糅合了不同的交易策略在裡面(至少有短線和中線的),否則這樣的曲線模式很難產生的。那麼在小資金運作的情況下,就很可能造成策略深度淺,平鋪策略等因素,這種策略安排方式是否能夠對衝風險,第一是在策略的贏利點都比較明確的前提下才好考慮的,第二對於風險的綜合考量要做,但作為小資金而言,這樣的做法作為我個人不會特別贊同,還是因為策略鋪不開。但最終出問題,並不是所有策略都出了問題,應該是一個策略出了問題,按照近期的走勢來看並不像是黑天鵝事件所引發的,如果是程序化,很可能是程序漏洞;如果是手工交易,很可能是心態問題。我更傾向於後者,因為程序化跑的過程中多多少少要人去盯,有這樣的問題不被發現的概率還是比較小的。且策略的糅合會有一些問題,因為短線交易部分看不到明顯的贏利點,只能說大致平衡或者略虧,而且在圖形中並沒有看到和中線策略的互補,那麼,糅合這個策略的意義值得商榷,因為管理難度定然是會增加的。當然,只從曲線來看這個問題難免有一些片面,所以只是就看到的做此推測,不作結論。

第三、其實我們無論是認定為代客理財也好,還是資管產品也好,我認為有幾個東西是要注意的。首先,不要有非法集資的嫌疑,就是讓人把錢打到自己的賬戶進行投資,這樣人多了,或多或少會有這樣的嫌疑;其次,不要讓操作難度加大,也就是太多賬戶同時操作,這樣會增大操作難度,帶來不必要的風險。對於前面這兩點,首先即便是代客理財,你一定要設置門檻,低於什麼樣資金的就不要接了,沒有必要,還是按照合同辦事,賬戶分明,這樣會更好。如果通過正規渠道去解決,那麼完全可以發一個開放式的私募產品,這樣資金進出比較自由,且門檻也比較好設立。當然,值得注意的是這是一個外盤賬戶,要知道,我國是有外匯管制的,這也註定了在國內做不大,屬於法律的灰色地帶,做大了這麼多錢的進出不好解釋,這是高壓線,碰不得。所以這個標的的選擇也很尷尬。再次,合同的定理是基於約束方面的,比如風險的承擔和收益的分配,這個賬戶至少從這樣的操作來看,貌似沒有這方面的約束,所以運作不會太正規,這樣,客戶的風險承擔能力以及預期收益都不是太明確,盈利了可能還好,虧損了無論結果如何都很容易出矛盾。最後一點我也認為是最重要的,作為交易者,當我們自己做的時候做好交易就可以,但是成立工作室或者公司考慮到的還有運營和管理的問題,這些問題容易被忽視,所以出現的時候也會措手不及,這個賬戶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應了這個問題,我認為這個問題是必須注意的。

當然作為交易而言,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就好,雖然在不好的時候想踩死你的人很多,這是行業常態。

--------------------------------

接下來說一說關於貼圖上宣傳的一些問題,既然要談問題,我當然認為這個宣傳是有問題的,當然我沒有看所有內容,只是從截圖上來看,無法判斷題主是否有斷章取義(繼續得罪一批人):

alpha策略在我的印象里還真不是追求高收益的,恰好相反是追求低風險的相對穩定收益的,我認識的朋友中有做阿爾法對沖基金的,都是以低風險的穩健收益為前提,所以這一點我不知道是否是我的理解出現了偏差,待商榷。其次我認為前期的立足點有些問題,也就是我前面說的很容易形成一種賬戶很多資金很分散的局面,這樣的管理難度非常大,非常不利於一個工作室的起步,反而找一個投資方,利潤拿少點無所謂,但資金量合理,操作比較方便的更好,減小管理難度,增大盈利概率。另外直播的宣傳方式我個人不太贊同,太耗精力和時間,在交易時段,特別是要有操作的時候都會是比較忙的,哪裡會有精力去直播?這樣做的確在給自己的起步增加難度。再次,策略在很多時候很難只以倉位記,而要考慮資金量的問題,且不同產品,不同對待,否則,即便手裡只掌管兩三個產品,風控可能都會非常難做,且人工成本會立馬上去。

最後,還是覺得模式的問題,小資金,多賬戶絕對不是一個安全的運行模式,這裡面沒有積水成淵之說,除了問題和非法集資就是一牆之隔,更別說緊靠外匯這條高壓線;第二,這種模式的運作壓力非常大,管理壓力也會非常大,即便裡面有一個很牛的投資總監,我敢說可能這個賬戶出事兒了投資總監毫不知情的可能性都有。畢竟,無論一個公司還是一個工作室,不被資金容量所限制而被管理能力所限制絕對是一個不該發生的問題。我覺得這一點,當事人是值得深刻反思的,這可能直接決定了後期是否能夠運作得下去的問題。這個問題挺嚴重,因為我看到截圖上將其定義為穩步發展,但我並沒有看到穩的意思反而看到了險。

-----------------------------------------

最後就題主我說幾點(接著得罪一批人):

很多時候其實並不需要標榜自己,我們說事實就好。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業內人士很少會參與這樣的投資。第一,業內做不多久你大概就會知道但凡資金量做上去的,做外匯都會有一些特定的方式,要麼就會投資股票或期貨或一級一級半市場的國內市場。不通過特定方式投資外匯,你不用考慮你虧了怎麼辦,你要考慮你贏太多怎麼辦的問題。這一點選擇性忽略,心也太大了。第二,至少在我認識的一堆朋友中,資管項目,即便是代客理財,基本起步的管理金額(不限來源是一個人還是多個人)也就是100萬起,做過幾年的,管理門檻起碼也是300-500萬,到了一定的程度1000萬的產品資金規模。到了300萬-500萬開始,對於最低投資限度也就有要求了。如此小資金的一個賬戶,且是獨立的,我很難想像作為一個業內人士為什麼會接受。換做是我,集約化的小賬戶我定然不會碰,碰到管理問題或者運作問題的風險太大了。

我沒有批評題主的意思,只是這是題主本身應該思考的問題,我覺得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以理性的處理事情為宜,沒必要帶有任何的不理性情緒,產生了質疑,就有處理的方法,抱怨真的沒有用。

-------------------------------------------

其實從今年年初的某個時段開始,我認清了一個問題,然後慢慢開始上知乎上得少了,其實我從用知乎到現在也沒有一年時間吧。我在這個回答中多多少少說了一些這個問題:知乎 - 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其實知乎並不算一個很好做交易交流的平台,這不是博客微博這樣的穿在媒體,有其特殊性。這意味著想在知乎上學到一些真東西會比較困難,因為交易並不是一個能過做得太學術化的東西,很多在於實踐經驗的交流,而這類內容如果在知乎上被稱之為知識,是要打引號的。而想分享的一撥人,無論你只是想找人交流也好,拉客戶拉業務也罷,知乎也不是一個好的平台,這裡面不可能像微博微信這樣又那麼大的煽動性,且受眾圈很小,抬杠的抹黑的還特多,煩都煩死,另外,小資金到手真的會很棘手,賺再多可能都不夠交易員吃飯的,而且賬戶多了管理壓力也會很大,這類平台您想找到大資金的概率又是微乎其微。所以,就這樣吧,抱著一顆分享和交流的心態在這類平台上反而能夠心寬體胖,如果有人抬杠了,覺得不想付出了,大家還能聊點兒別的嘛。

-------------------------------------------

昨兒收到微信的時候,附帶的一個問題是說問題下面有人黑我。為了不引起很多誤會我找到了這個回答,一個匿名用戶,我在回答下面寫了評論,表示了我對他的感謝,畢竟幫助用戶提高警惕總是好的,另外我個人公眾號就是一群人純粹討論交易的地方,如果因為這事兒有人取消關注了也算是凈化圈子了嘛,所以我對他表示了由衷的感謝,但後來他把我的評論刪了,挺莫名其妙的。所以我在這裡說一下這事兒:第一、誰愛黑就儘管黑,我沒想過通過這個賺錢,他說的辦收費群,拉人理財,辦培訓班我真一樣都不沾,不涉及利益問題就不怕關注的人少,所以無所謂嘛。第二、我是真的很感謝這人的,無論是否是抹黑的確能夠提高人的警惕,且這種做法於我是有利的,這是他匿名了,又不接受我的感謝,挺悲哀的。

----------------------------------------

關於alpha這事兒我最後再說一句話:如果你不做交易,這問題看看熱鬧罷了;如果你做交易,我就還是前面那句話:這行業有個很不好的習慣,等你做得好的時候,會有人拚命嫉妒你,所以等你做得不好的時候,就會有人玩兒命踩你,如果看透了這一點,對於賬戶除了狀況便不分青紅皂白的辱罵者,我認為還是積點口德比較好,誰知道自己就沒有這一天呢。是吧。況且交易就是一個不斷吸取教訓並精進的過程,對於alpha來說,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即可,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倒是旁來的輿論和壓力,容易壓垮人。

最後,知乎嘛,分享知識與見解的地方,我認為還是純凈點兒好,所以不要涉及利益,就純交流一些心得,反而更加輕鬆,更加愉快。知乎要養活交易員,真的很難,所以還是純粹點兒好。

以上


這開頭第一句alpha的解釋就不對吧?


謝邀,外匯不熟,只能說,這風控不能忍,翻車翻的太過分了……

利益相關:某些人口中那種手動做期貨的傻逼……沒賺到什麼錢的那種……

這是我半年的曲線……儘管不賺錢,但是風控至少沒幹到像翻車魚一樣……


可憐的題主,摸摸。

我個人是非常認同A分享的交易理念和交易策略的,而且我也相信他是有這個實力的,包括我自身的交易系統也融合了A的一部分形態信號,另外配合我自身的特點構築了屬於我自己的交易系統,這點真的非常感謝A大的無私分享。

但我也是非常失望。從A大的解釋看,作為眾籌的操盤賬戶,這是眾多賬戶中資金量最少的一個,但在我看來無論資金量多大這也是願意跟隨你的人的信任投資,如果做不到認真對待,那就更不應該去接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活,你說過要成為這個行業的一股清流的。。。

第二點讓我失望的是年後把資金賬戶交給一個信任的徒弟打理,在私募團隊里比較忌諱的也是基金經理的換帥,本身已經有三位成熟的交易員在打理了,現在的情況是當事人退出了讓徒弟操盤,但這個訊息有沒有告知這麼多信任的人呢?他們因為你才願意投了這些資金,而不是因為信任你徒弟,或許也是身為交易員,為人處事這方面沒考慮這麼多的原因。

從資金曲線中可以看出前面大部分時間交易都是你們三位交易員在操作,最後資金曲線快速下滑的確是徒弟乾的,像回答里有說的,這是虧損過多重倉搏一把的節奏,看來徒弟還沒到出師的地步。

我覺得現在能挽回點信任的就是按照前面說的到了止損線清倉,超過的賠償,信任的徒弟做的,那他的責任也該一併承擔,誰讓是師傅呢。

其實虧損清盤是很正常的,老司機翻車又不是才出現過這一次,如果這個賬戶是他們三個人持續做的,那最多就是遇到了自己交易的回撤期,技不如市場,認栽!但偏偏中間還有這麼多橋段,搞的現在不單單懷疑技術,更懷疑人品了,這可是更嚴重的問題吶。

這事件也讓我這等新手警覺,代操盤不易,在相信自己技的前提下,我們承諾的是不是能做到知行合一呢?

以上是我對這事的想法。

我鄰居是一位全職在家的股票交易員,99年金融專業畢業,操作自有資金,他說做自己的資金無壓力,每天早上出去跑跑步,白天股票交易,自己做飯做菜,晚上聽聽股評,每周末回家陪家人,生活和交易的節奏穩穩的,好像是35歲了吧還是單身狗一條,我覺得他這樣的狀態真是回歸了交易的本真,回歸簡單,當然每個人的追求不同,立志成為基金經理的人選擇了不一樣的路,誰的都是正確的。

不過,我想要追求的就是我鄰居的狀態,但希望不是35歲了還單身哈哈。

一旦踏入交易這行,最重要的還是個人的修行,和所有真正的交易者共勉。


按他的說法,他的收益率,沒多久他賺的錢就超過巴菲特了

那麼你覺得他超過巴菲特的概率大,還是騙子的概率大?

投資有時候真的不需要太高深的知識,常識即可。。。。無論是投資人,還是投資任何東西

大家不用再在我的評論里貼資金量小的可以賺的更多啦,什麼幾年賺了幾千倍啊,這種故事我看得多,我相信都是真的你們沒有騙我,只是最後結果都和這個題主一樣,當你投錢進去後業績就墜機了。

我建議還相信這類奇思妙談的人多讀讀歷史,金融的,或者普通的歷史都可以。干這行幹得長久的,憑的是理智,而那些保證一年給你翻倍的人,最缺的就是理智,甚至他們也不是騙你而是真覺得他們有那個本事,這也不能怪他們,一來他們看得東西還太少,二來他們缺少理智。

這註定市場裡面幾十年下來多的是所謂幾年賺了幾千倍的流星呼呼飛過,巋然不動的投資大拿寥若晨星。


這個資金曲線圖很有意思,從對圖不對人的立場出發這圖也讓我對風控有了更近一步的認識,也就是大家所常說的 心態。

之前我是很反對談什麼心態的,因為你設計一個系統的時候,資金管理,危險控制,倉位及槓桿配比,信號子系統等都應該瞭然在胸。該系統在什麼品種什麼狀態下可能獲利,在什麼狀態下難以獲利等等都不應試是未知數。所以儘管行情是未知的,但自己的利潤在哪不應該是未知的,談心態什麼的毫無必要。

其次,信號子系統的類型的不同造成了各自弱點的不同。像均線這種長期在市的被動擇時系統弱點在於:1.勝率有時過低 2.無選股系統 3.幅度不可估算

解決辦法:單策略多品種同時在市

而像短線突破及波段這種既要擇時又要選股的的策略的弱點在於:1.盈虧比可能過低 2.幅度基本固定 3.交易機會少以致既要擇時又要選品種

解決辦法:多策略對應單品種或者只挑選各品種最佳狀態走勢時交易

不論如何都是為了正期望而奮鬥,有的重盈虧比,修飾低勝率。有的重勝率,增加交易機會。

心態在這方面起什麼作用?

能持續獲得正期望時哪有心態什麼事?不要動不動自己作死就行了。

只有不能持續獲得正期望時心態才會成為一個問題。

簡而言之:賺錢的時候作下死無非是打不打臉的問題,不賺錢的時候作死本身卻是自殺或者慢性自殺之間的問題。


進了他公眾號看了一眼,那個系統明顯是經不起推敲,不用看回測不用看交易單,盈虧比高不了。基本就是一個隨機漫步,隨機漫步輕倉一般能回來,重倉一般就炸了。一些很簡單的問題,盈虧比的本質很多人沒想過,他們的技術分析,往往是經驗主義,通過復盤找到過去技術面某個形態,這個東西對交易沒什麼用,也不會提高盈虧比,只會害死一個人。


不分析任何動機陰謀什麼的,就看圖說話。

勝率太低(不會不到10%吧???),盈虧比也不怎麼好。正期望的兩個因素都不行,不巨虧才怪咯。

交易還是要靠自己。可以向老司機學習,別指望搭老司機開的車。打遊戲老司機都可能翻車,別說交易了。

題主加油~


對交易策略不做評價

對個人行為同樣不做評價

我比較關心的是你們的投資協議是怎麼簽的。。。

不管他之前的策略業績多麼亮眼,本人的理念多麼先進。。。協議裡面只有一點是可以保證的,那就是,清倉線。。。

所以,半年虧損40%,沒什麼奇怪的。。。因為,過去的業績從來就不代表未來的表現。。。

我現在只關心你的協議裡面清倉線是多少。。。。

如果就是40%的話,那沒什麼問題。。。你簽了協議,就是同意了可以虧40%哦。。。

但是,如果清倉線是20%。。。。那麼,多虧的20%, 就必須要賠了


打工這輩子是不可能打工的,只有靠刷知乎這種東西 ,才能維持的了生活這樣子。。。。

短期沒辦法評價一個人的能力,運氣成份很大。

但風控還是能體現一個交易員的水平的,有的時候甚至是唯一標準,因為盈利能力等等,運氣成份很大,誰也不敢保證自己一直是市場的幸運兒。 如果是自己的資金,曲線丑點也就丑點了,公開業績風控又做不好的,只能說明是能力問題了。

當然了,都是說易行難。但是作為一個多次強調心態最重要的交易員心態出問題還是比較打臉的。

我自己是不太信傳統的技術分析在外匯上能站穩的,但我一般不懟勤勤懇懇做交易的人,只要不是純嘴炮我都能接受。

預估收益這個是我比較看不下去的點,除了個別的系統,其他我是認為盈利沒辦法預測的,預測這個比預測市場還難。

交易員想獲得交易之外的收入我覺得也沒什麼好說的,但這個收入來源哪兒很值得玩味,之前也有人私信我要我幫忙,但都被我拒絕了,倒不是我不喜歡錢,單純的嫌麻煩,或者說嫌錢少,如果一個交易員拿得出來好成績,那為什麼不找大資金呢? 也不用多,丟個2000W,我就可以收起尊嚴。

如果一個交易員自稱很厲害,卻要和你這幾萬甚至幾千塊產生交集,那我覺得值得警惕。

=====

既然被頂上來了就更新一下,講點我們應該吸取的教訓:

1、有壓力的資金不要碰。

獲得啟動資金的方法很多,盡量不要碰有壓力的資金,否則只能贏不能輸,又有較高的盈利期望,這不用打仗也先輸了一大半了。 小散的資金更別碰,1個金主最多每天給你打個電話,100個呢? 還能專心做交易嗎?

2、同質化的系統最好別疊加,疊加的話要注意減倉位,資金波動要控制到自己能接受的範圍內。 為什麼我不喜歡討論心態,因為你把1、2 這些事情做好了,心態自然很好,做的不好,強行去要求心態好,無異於鴕鳥。

3、輸了就老老實實的降級,有錢不降級也可以,但切忌10塊錢的局打輸了,跑到100塊錢的局想一把博回來,僥倖贏了又怎麼樣? 不安全的遲早會爆炸,甚至讓你誤認為可以「穩定盈利」了,雖然這樣做短期很難受,但能讓你活下去。 題里資金曲線上最後的下滑實在不應該。

至於這件事最後的處理,我是沒想到還能反過來再收割一輪,老哥就是穩啊。


這是個五千美金的外匯賬戶? 送給我,我都懶的操作好么... 還是寫交易系統好,過幾個月複製黏貼還能繼續收割,穩定。很多理念啊,邏輯啊,數據啊,都是給韭菜量身定製的。盈利寫多了你們不信,寫少了你們不貪。哈哈

ps. 這賬號好像就沒怎麼盈利過。難道跟其他賬戶的策略完全不一樣?量身定製就是為了這一個賬戶。


謝邀。並不認識此人,我關注的人少,上知乎就是為了無聊發發牢騷。

針對題主的問題,我想從三個方面來回答:

一、從基金經理角度(操盤手)角度:

1·A君前期做的工作怎麼感覺和我很像啊,無私的分享得到大家的認可(我也厚臉皮一把,就當有人認可我吧)。獲得大家的信任後,眾籌開始代客理財。如果這樣的話,我YY下,現在關注我的朋友4000多個,如果有1000個每人投我10萬,那麼我就能成立個一億的小產品,到時估計我也就被基金業協會拉黑了。

2·我個人是非常反對接朋友賬戶、眾籌賬戶的——接朋友的賬戶壓力大,接眾籌賬戶數量大,對我這種懶人來說太費精力,很容易吃力不討好,辛辛苦苦去做,結果做的並不好。我覺得做交易就是在身心愉悅沒有任何壓力的情況下去做的,太大的壓力太費精力生活少了很多樂趣,雖然我也沒有太多的樂趣,但即使是葛優癱我覺得也比帶著壓力去做交易有樂趣。

3·接客的操盤手(或基金經理)既然已經接了客戶的賬戶,就該為客戶的賬戶負責,隨時隨地把客戶的利益放在首位,這也是為自己以後好。我當時發行產品時,投資人說放心去做,虧了賺了都沒多大關係。我當時戰戰兢兢,給自己定的本金回撤是5%,最後實際回撤是不到3%,最後大半年盈利了20%多。後來盈利回吐不少,投資者不介意,但我就感覺對不起投資者,感覺自己罪孽深重。

4·沒有做好準備時,操盤手不要輕易接客。因為對操盤手自己來講,虧的雖然不是錢,但虧的是信譽,虧的是職業生涯。

5·對草根操盤手(或私募基金來說),募資是最頭疼的問題,要麼是像A君那樣眾籌一步一步做起,要麼就是找棵大樹榜。我也很難,所以我也理解A君的難處。

二、從投資者角度:

1·投資者任何時候都不要把自己的錢或賬戶交給別人打理,因為這都不受法律保護。

2·在約定範圍內的虧損,投資者要對操盤手或基金經理保持理解、信任;超出約定範圍的虧損,投資者要讓操作方給出合理解釋,並且要求賠償。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錯誤買單,操盤手或基金經理犯了錯,就應得到相應的懲罰。

3·盡量選擇有嚴密風控措施的團隊投錢。做私募的都知道,風控不僅只交易操作的風險,還有其他主觀風險(比如A君解釋的給土地操作)和客觀風險(比如突然的斷電),每種風險都要有相應的措施應對。

三、從吃瓜群眾角度:

1·看了資金曲線圖,我第一反映,這水平還來代客理財?一個連風控(上面已解釋過風控內容)都做不好的人有什麼資格去代客理財?這完全是毀我們這個行業的飯碗!

2·從題主給的資料看,A君很像剛盈利不久實盤不長的時候。因為我當年剛盈利的時候也是那樣的自信滿滿,還在貼吧發了個很火的帖子,收穫了不少粉絲(他們自動建了個QQ群,可惜我沒說過幾句話,現在想想有點對不起他們)。現在再回頭看我當年寫的那玩意,感覺太缺乏深度,太淺顯。另外我帶的一個徒弟剛盈利時也跟A君情況很像,當時他5000做豆粕三個月翻了3倍(也是我的悲哀,我一個做趨勢的系統,硬是被他改成做短線的了,不過那段時間他賺的確實比我多很多),自信滿滿,自己開始全職交易,沒事就跟我談心得體會,他談的心得體會都對,但是結果呢?賬戶總是不賺不虧,後來家庭壓力過大,又出去工作了。

3·作為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吃瓜群眾,寫了上面的話,還請大家(A君和投資者)不要罵我。


風控很不正常。結果很正常。


題主沒有約定好止損線嗎?一般理財戶二十,最低三十就清盤了。愛爾法資金管理有問題,最後的重倉更不可取


看前面似乎系統期望值不高,交易過於頻繁,利潤都搭了手續費。

最後的大幅虧損要麼違反紀律重倉賭,要麼遇到了黑天鵝,止損失效。

建議繼續優化系統,同時強化紀律。


一堆人邀,說說我的看法。

交易這行是個技術活,精細活,不管用什麼方法,嚴謹第一。這個嚴謹,狹義上是關於交易中前前後後的工作,廣義上是對交易者自身的要求,涉及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和老A認識也有年頭了,我們對於交易都有自己的理解,但總能找到共鳴之處。相信大多數看過老A回答的朋友也或多或少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發。因為有乾貨,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敗的,但都能以最樸實的感情表達出來,也正因如此才能產生信任。

對於類似知乎這樣的平台,探討證券交易類的話題是件非常要命的事情。你不可以錯,無論之前多麼「神准」,錯一次就完了。因為這行離錢太近了,錢對人刺激要遠超疾病,毒品或者是性。所以,談論此類問題就像是在刀尖上跳舞。

我記得在曾經一篇回答中提到過,我很希望身邊的優秀交易者也能到知乎上來答題,他們問我為什麼?我說來分享啊,如果有一套成熟的交易系統或者理念,為什麼不分享出來,反正大部分人的資金量級也夠不上影響到單策略市場容量的水平。他們又問,然後呢?

這個問題我到現在也答不上來。按吃瓜群眾理解的「套路」,把名氣搞大,就可以吸金了,不管成敗,一鎚子買賣。當然這方面的案例很多,但真正是不是「套路」,我想大部分朋友都能分辨出來,哪些是純騙子,哪些是真想分享,由獨樂樂變為眾樂樂,但由於某些問題而失敗。

一個職業盤手的發展規劃只有兩條道:要麼在一個機構里終老,只要不被市場淘汰,就能安穩的過一輩子;要麼想在有生之年干一番事業,組建自己的團隊,設立基金,逐步向行業上下游發展,成為高階「玩家」,最終青史留名。前者是大部分職業盤手走的路,這是守勢,而且不被淘汰的人太少了。後者是攻勢,如果有機會就可以試一試,為什麼不呢。

但正如開頭說的,要嚴謹,管理自己和管理一個團隊是有天壤之別的,或者說根本就不是一類問題。你要處理的問題,很多時候和交易本身無關,但卻能直接影響收益水平。交易團隊或者說公私募基金,和普通的公司還不一樣,雖然都有嚴格的職能劃分,但對於最終決策由誰來決定,怎麼決定是件非常難解決的問題。如果由投資總監一個人拍板,一言堂,在初期,在管理規模不大的時候是可以的,但劣勢很明顯,所有風險都壓在一個人身上,需要賭這個人別犯錯。如果是投委會來決定,這個瞬息萬變的市場能給你足夠的時間來討論嗎?只能做中長期投資對吧。但優勢是可以分散風險,只要別所有人都看錯了就行,但這樣的情況也是經常發生的。

事實是由投委會做決策是相對有效的解決方案,雖然效率低,但至少風險可控,而且,現在已經不是單打獨鬥的「英雄」時代了,沒有團隊的支撐,一個人很難走下去。市場在進步,投資者也在進步,人們已經不需要多高的收益,只要穩定,能控制住風險即可。這對操盤團隊來說,是一種鼓勵,也是壓力。鼓勵不用說,壓力在於同業競爭。

市場就是這個樣子,比如國內商品期貨,去年的行情波瀾壯闊,全市場幾千家從事商品期貨交易的大小公私幕基金,2016年錄得正收益的在70%,這是近幾年來少有的成績,但業績排名50名之外的,收益已經低於20%了。而如果算上今年一季度,還能保持正收益的不到30%。去年的行情,人們會認為賺錢很容易,但「老司機」們卻沒賺到多少,排名前50的,一半以上都是新面孔;反而是「賣菜大媽」們賺的盆滿缽滿,有10倍,甚至20倍以上的(不考慮持倉限制,散戶和機構持倉限額是有本質差別的,機構如果能賺到2倍收益,就相當於散戶的20倍),當然,「賣菜大媽」們在今年一季度懵逼也是更自然不過了。

這是什麼原因?對這行理解的越深,尤其是對基本面情況理解的越深,就越難理解這個市場。可以這麼說,去年上半年的價格還算理性,但到了下半年就有點胡說八道了。當然,人們會說市場永遠是正確的,不管價格與基本面真實情況背離多大(注意我說的是真實情況,如果單看現貨報價的話沒問題,需求很熱,現貨始終升水期貨,升了一年,即便是現在。但真實供需情況呢,上游推高價格,製造預期,把貨物倒給了中游,但下游接貨速率可遠不及上游倒貨,這也是套路)。市場這麼走,你就這麼跟不就得了。就交易本身來說,可以這麼做,但這不應該是做交易的本質。

想看懂市場太難了,想把價格與實際價值之間各種有違規律的表現做合理的解釋太難了。但這就是市場,這就是交易。知道難,也得硬著頭皮上。所以,我的那些不願意在公共平台上「露面」的朋友還是明智的——面臨的風險和壓力已經很大了,為什麼還要自找壓力。反過來講,如果老A這半年的業績很好呢,會不會出現「如何看待老A和他的工作室成立半年盈利多少多少」的問題呢?也許會,但我用腳趾頭都能想出來,答案會傾向於攻擊老A的自我炒作。吃瓜群眾們,這才是輿論的套路。

總之,看到別人失敗對人的感官刺激要強於成功,這點心理學上有解釋,忘了名詞叫什麼了,自己百度吧。何苦要把自己置於一旦失誤就萬劫不復的境地,這是我的感受。收心,悶頭做事,成不成功是自己的事,沒有必要去做別人的談資。吃瓜群眾們有的是調侃對象可找,在這個市場能長年保持悶聲發財的,不是產業資本,不是遊資,不是普通小散,不是所有類型的交易者,而是交易所,可惜內地交易所不上市……


交易員Alpha倒下了,還會有交易員ABCDE出來收智商稅的。


推薦閱讀:

總是虧損的還屢敗屢戰的交易員是怎麼生存的?
為什麼有的人熟讀交易類百書,卻達不到贏利?
趨勢跟蹤交易方法盈利的根本是什麼?
中國為什麼要對外匯進行管制?
有關交易系統和資金管理的書籍?或者自己如何處理的?

TAG:投資 | 外匯 | 交易 | 交易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