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設置物自體的矛盾怎麼解決?

因果範疇只是一個知性範疇,僅僅在經驗內,在現象界才有效。也就是說因果只能連接現象和現象,如何連接現象和物自體呢?實體和存在都是用於經驗的範疇,如何合法的用於物自體呢?

也就是說,如何證明物自體存在?還是說康德的體系崩了,物自體連存不存在都是不可知的?

請用易懂的語言解答,謝謝。


我先放上你的問題然後嘗試著逐條解答一下,放假在家手邊沒有書,很可能答錯,希望大佬們看到能指正我。

「 1 因果範疇只是一個知性範疇,僅僅在經驗內,在現象界才有效。也就是說因果只能連接現象和現象,如何連接現象和物自體呢? 2 實體和存在都是用於經驗的範疇,如何合法的用於物自體呢?

3 也就是說,如何證明物自體存在? 4還是說康德的體系崩了,物自體連存不存在都是不可知的?」

4個問題。先說第一個。

因果是一個先天知性範疇,沒有錯,只在經驗之間有效,而因果沒辦法連接現象和物自體,這是完全正確的。但是,要知道的事物自體和現象之間並非因果關係!在kant那裡,物自體到現象之間發生的是一種映射過程(關於這個過程,我自認為kant沒有說的太清楚,也許是我讀的不夠多),而不是物自體為因,然後產生了現象這個果。現象只不過是人類認識形式中呈現的,由物自體所映射出來的東西而已,就這個映射而言是不涉及因果的,就像一個色盲看到紅燈,而我們看到的是綠燈,可是這個紅色和綠色都是那個燈的顏色在不同人眼裡各自的反映,在這之中,燈的顏色和紅綠色之間沒有因果關係,只有呈現關係。

再說第二個。實體是用於經驗的範疇,沒錯,但是存在可不是一個範疇,這個非常重要,詳情可以參考純批中上帝的討論部分(天哪沒有書心好塞)。因此,實體範疇當然不能用於物自體,所有的知性範疇都是不能用於物自體的。

所以緊接著第三個問題:如何證明物自體存在?這裡你不恰當地使用了「存在」這個範疇,照kant看來,物自體是和存在沒有任何關係的,不妨說「有物自體」,而物自體的「有」是從現象的「有」中推出來的,就像我們看到綠燈就知道有一個燈一樣,只是物自體和現象的聯繫更緊密,我們有可能幻聽,但是現象不可能是幻象,背後不可能沒有物自體(好像可以引向缸中腦論證了),所以,沒辦法證明物自體存在。

第四個問題,雖然不能證明物自體存在,但是不能說kant的體系崩了呀。物自體的無法用存在言說在kant那裡是一個事實,而康德的不可知傾向,集中在我們無法用知性範疇表達物自體這一點上,這並不能說kant的體系崩了(當然,kant的體系有可能是崩的,但是至少不是崩在你說的理由上),物自體是有的(這裡的有只是一個形容,不是一個知性範疇),否則現象無從而來, 相應的經驗也不可能,然而人的知性沒辦法跨越現象到物自體的界限(Hegel開始冷笑),這就是kant對於物自體和現象的大概看法。

ps:有一段時間沒讀kant,這些皆是據記憶而作,如果有不當之處請大神們指正,我將修改或刪除答案


*這個問題提的,對康德很是不屑,不尊重可以,但不能這麼不屑,叫我忍不住要毒舌了。

提問前翻過第一批判沒?不問你讀沒讀過了,翻過沒?題主你哪隻眼看到因果、存在、實體這類詞出現在「區分現象與本體」那章里,而且還用來形容物自體的?完全混淆是非張冠李戴,考問康德前先搞懂人家是怎麼說話的行不行?第一批判的論證很明顯,討論物自體的章節又不是連篇累牘的,物自體又不是主心骨,還什麼出現矛盾就崩盤了。人家講物自體那是好心勸勉形而上學家:哥啊,你看不到的,只有理性能達到的,能不能不要再搞了,大夥走點心中不中?你到好,要用因果來連接現象和物自體,康德聽到你這話不比牛頓看到GTA5里的汽車飛天能高興多少。

第一批判開頭那裡,導言里說的明明白白,知識是何以可能的?物自體那TM是這個問題里的重要項嗎?

還有,先驗感性論,開頭的第一句話,我真的強烈地建議,你抄上十遍好不好。「一切知識是從經驗開始的,這是沒有疑問的」。物自體那TM屬於經驗嗎?

接著,先驗邏輯,人家又是說的明明白白,知識的形成是以經驗為質料,以範疇為形式,範疇只能用於經驗,不然用於非經驗的領域就會出現幻象。康德在那裡早就譏諷過你了,幻象這類東西在「未受訓練的一般理性」中最常見到。一句老話,不信好人言,吃虧在眼前。

什麼叫「純粹理性批判」,這個書名當然有多種理解,不過康德自己十分強調方面的你沒去好好記住,偏要自己從哲學史里抽幾個概念隨便在那湊湊。康德苦口婆心的說,洗洗腦子中不中?理性受下訓練中不中?嚴嚴謹謹地考慮知識的形成條件中不中?本體現象什麼的先放下中不中!

現在後生都這麼不知天高地厚啊?學了青椒包雞蛋就去質疑國際知名料理大師,自己幾斤幾兩都不知道。而且還沒有羞恥感,不了解的學問不先去下功夫學,要學人家去踢館。滿瓶不響,半瓶咣當。問題評論里都有人建議了,先問問老師去。

######

補新:

要了解某方面的學問,同理心很重要,那麼首先請把這些放在前台:柏拉圖主義、洛克的反映論(包括什麼貝克萊休謨,總之他們作品開頭都是說印象不印象的)、偉大的馬克思列寧哲學、二十世紀分析哲學。再三提醒,請清除以後,再開始歷險,不然覺得哪裡讀不順,或者硬要用這裡面的態度去刁難康德,那就趕緊退出這個回答,不浪費你時間。總之,禮貌先要過關。

批判哲學的史前背景:哲學史里都說,康德哲學融合了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並分別解決了其門下的獨斷論與懷疑論。事實呢,在十八世紀,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這倆詞是是模糊的,兩家自己內部都有鬥爭,沒有一個共識,界定哲學家的思想時,不夠精準[參見庫恩《康德傳》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P214]。

洛克因為區分第一性的質與第二、三性的質,導致了1、貝克萊既認為感性表現背後還有什麼本質的東西,但又因為感知不到,故而可以考慮直接扔掉。緊接著2、休謨也拋出了沒有自我的駭人觀點。這事臭名昭著,世人皆知。

純批第一版於1781年,十五年前(1766),他匿名出版了一部著作《以形而上學的夢來闡述視靈者的夢》(簡稱《視靈者的夢》)。在該著作中極力嘲笑超驗(transcendent)內容能被認知這種事,並表示這種事要是可能,要麼自然法則有欠缺,要麼那位視靈者有病。[參見《康德傳》P208]

該書被認為是康德將「經驗」看作知識的必要條件的重要轉變期,同時也是力踐科學世界觀的表現,可以說間接地否認了非經驗的內容存在於這個世界[參見蓋耶《康德》人民出版社2015,P027]。

1769年,因為發現傳統形而上學無休無止的爭論只是二律背反,康德霍然開朗[《康德》P30]。相同的態度,1798年的一封書信中表示,「二律背反首次把我從獨斷的迷夢中喚醒」[參見阿利森《康德的先驗觀念論》商務印書館2014,P430]。與這句類似,但更早的話,1783年「休謨打破了我教條主義的迷夢」[《未來形而上學導論》商務印書館1982,P9]

1770年,純批前的最後一站「就職論文」《論感性世界與理智世界的形式與原則》。康德在其中表達了想要建立「不參雜感性事物的形而上學」的想法,並提出「知性」概念;他主張必須劃清理智與感性倆世界的界限,前者為本體,後者為現象,這顯然是舊形而上學的遺風。但同時也表達了「現象學」的態度:空間與時間雖然是世界絕對的形式,但不過是我們表象或建構世界的方式,不是對世界本質的認識。[參見《康德傳》、《康德》]。

純粹理性批判:

A、兩條並行的第一守則:甲、一切知識是通過經驗而成為真實的。乙、理性不同於知性及感性,它自己建構一個「非經驗的」知識。

通過甲,腦子裡一百塊錢這個知識比手裡的一百塊錢這個知識誰是真實的?當然是後者。同理,腦子裡一個物質本體的知識比科學研究出的微小粒子,誰是真實的?當然是後者。

通過乙,得到世界的知識來自世界給的經驗,世界的本質並沒有通過經驗被給予,而是人的純粹理性自己提出的。

乙連上甲,得出理性提出的「本質」這一知識不是真實的。那麼,世界就只是一個,經驗的。(請結合《視靈者的夢》中的態度)

在這裡,中世紀還有後來的邏輯哲學家一定不贊同,而且還要提什麼金山、獨角獸、神也抬不走的大山。一句話,麻煩他們靠邊站。

這裡還看不到結論嗎?物自體在康德眼算毛線?一百塊都不值。

B、一個世界的態度已經出來了,其次是知識。回到純批開頭,知識是何以可能的這個問題轉換一下就是:知識怎麼有了堅實的實在基礎?

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有一個「經驗」了。另一個,康德提出了「普遍有效性」,即放之四海而皆準。這就是先驗邏輯中先驗分析論的內容了,這部分是對認知形式的詳細探討,一個直觀的圖畫表達請參見希爾貝克《西方哲學史》(上海譯文出版社)相關章節。

在阿利森看來,先驗要素論中,從開頭的先驗感性論截至先驗辯證論以前,是從方法論上批判一般形而上學。而先驗辯證論則是對三個作亂的典型形而上學進行批判,分別是靈魂、世界、上帝。

介於兩部分之間的,則是康德對錯誤與幻象的區分:錯誤是判斷力的問題,關係的是經驗;幻象是理性在瞎琢磨自己創造的概念,是在追尋海市蜃樓。

康德認為,理性,一直是個好孩子,比如搞搞推理,幫助知性把知識變得同一、結構化,很懂事。但,它有個先天疾病——自己創造概念,而且無法被治癒,只能不斷提醒它。而一旦理性去思考自己創造出的概念,那麼幻象就大行其道了。自從遭了柏拉圖的禍害,搞出了個叫「理念」的理性概念,步其後塵的人不可勝數。(張汝倫有個哲學公開課的視頻,裡面也有提到)

C、在先驗辯證論的前一章叫做「區分現象與本體的理由」,自在之物的概念第一次正式提出。可想而知,康德提它不是從世界的存有論(Ontology)背景下說的,而是一種謙遜的哲學方法論。潛台詞很簡單:諸公自然高明,我不過拋磚引玉罷了。知識之問題如有高見,還請不吝賜教。

康德擺出三張牌:本體(noumenon)、自在之物(ding an sich)、先驗客體。

自在之物的意義是多面的,當被作為未被科學探究到的經驗而形成的理性知識時,它具有積極意義,被稱作先驗客體(比如一個比現代量子理論更為妥善的物理理論),讓人類孜孜不倦地追求;當被作為祛除人類認知條件的世界時,它被稱作本體(比如人成了又聾又瞎又缺心眼又不能感知等等等,又或者什麼鬼呀神呀雷神之錘啊),毛線用沒有,還能的要命。

先驗客體的意義是明顯的,比如科學研究中的「進行假設」,又或者馬克斯韋伯的理想型。如果理性朝著這個方向工作,自在之物的概念朝這方面運用,就會形成良性的「范導」作用。本體什麼的,意義很明顯,吹牛逼用,如果全國全世界的學者專家都去吹牛逼,後果可想而知。

毫無經驗內容的純概念,被稱為先驗幻象,本體是其中之一。而康德強調又強調,黑板都要敲破了的就是,知識要務實,放在經驗的範圍內。那麼本體此一時候就是個界限,由此推出第一個認知的規矩:人的理知能力不要自己往這塊地走,不然會身心俱疲而一無所得。那麼本體在這種語境下,就是自在之物的消極意義,即反面典型。

D、幻象的情況已經提出,就像攤好的雞蛋皮,先放在邊上,等菜準備齊全就下鍋。接著,康德考察了形而上學的歷史,考察理性在這個過程中所進行的工作。他發現,理性總是不能滿足於以知性範疇的形態對經驗進行整理,它看不起這個工作,覺得不夠高大上。於是它備份了知性範疇的什麼氣槍、電光鑽、釘子鉗子一套裝修工具,自己偷偷地搞。理性的脾氣你是曉得滴,不與經驗相關,它的志向呢,了不得:蔑視知性的成就,它要把這些成就統涉到自己「整全」的宏圖之下,目標是「絕對」[純批B381]。不用多說你也知道,它已經走火入魔了。俗話說,沒有那金剛鑽別攬那瓷器活,理性那一套工具是打知性里偷來的,根本沒有能力去把「絕對」給搞出來。結果嘛,自然是夸父追日了。

康德分析了理性是如何去建構那個以統一性、整全性著稱的「絕對」:理性它首先認為凡事必有原因,原因自己還有原因,原因的原因還有原因,所以,要有一個最最最……最後的原因。想起誰了?沒錯,亞里士多德。康德把這因果鏈的中間個別鏈條稱為「有條件者」,而那個最後面起頭那個則是「無條件」者。

理性不僅要找到這個最終因,它還要把這一整個因果鏈放在一個自己中意的體系中,康德將這個體系稱為「諸條件的總體」

格瑞爾(Grier)將理性這兩個要求稱作命題2(P2)與命題1(P1),阿利森把她的觀點看作理解康德先驗幻象學說(甚至整個辯證論)的關鍵所在[《康德先驗觀念論》P397]

P1:為知性的有條件的認識找到無條件者,藉此來完成知性的統一。

P2:當有條件者被給予,則整個相互從屬的本身是無條件的條件序列也被給予(即包含在對象及其聯結之中)。

理性的絕對工作,或說理性的幻象工作,最先、最深刻的三個對象:自我、世界、神。「因而一切先驗理念都將能夠納入三個等級之下:其中第一個等級包含思維主體的絕對(無條件的)統一,第二級包含現象的諸條件系列的絕對統一,第三級包含思維的所有一般對象之條件的絕對統一。」[純批B391]這便是先驗理念的體系,也可以說,是理性運用知性的工具在自在之物方面構造的體系,當然,是幻象的。

E、進而,理性的三大辯證推論就橫空出世:純粹理性的謬誤推理、純粹理性的二律背反、純粹理性的理想。

駁靈魂存在的論證在純批第一版(A版)中十分繁瑣,最好的說明是介於一、二兩版之間的《導論》,它是一版的改進,但二版本身則是簡潔明了,丟掉先前許多的東西。二版的意思就是,理性錯誤地運用知性的工具(如實在性、依存與自存範疇),再加上混淆了邏輯與現實(主詞與謂詞的必然關係被當作主體與偶性的必然關係)。一句話,理性把「我思」的星星點點表現(笛卡爾沉思集中的思考、知覺、想像、意願不意願balabala……)當作一個完整實體的一部分,然後就意淫出了靈魂。康德表示:呵呵+微笑,你開心就好。

吃飯,先碼這麼多

呃、、、最近去旅遊,沒空更新了,奶奶滴……

但,後面所要講的大致有這幾個方面:1、康德對「自在之物」多種用法下的不同含義;2、理性之作為非經驗的(非自然法則式的、非力學性的)而成為自由的前提,即理性的實踐運用;3、理性的本體論思考作為理想化的「通盤規定」,(略及個人對牟學「天心仁體」的看法);4、阿利森對本體作為現象之原因的諸理由之總結與品評。5、個人新近看到的資料,隨便給大家侃侃


放一條以前的舊答案。

費希特、謝林、黑格爾對康德的超越體現在哪裡? - Vein Xing 的回答 - 知乎


民哲如我,認為物自體屬於"小樣,換個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

至於是什麼,我不說,康德的一版序言說得很清楚吧


謝邀。

首先現象和物自體不是以因果關係聯繫起來的。因果律的性質和時空間相似,可以理解為對象表現為現象的要素,跟時空間不能描述物自體是一個道理。參考無條件者。

然後是物自體存在的證明。存在不是依賴於因果的產物,存在是先驗的自明,也即擁有一切屬性與可能之前首先便存在了。至少存在物自體的觀念,否則便無法進行相關的判斷,也不能對物自體提出問題或批判。

對於物自體的觀念如何可能的問題,我們只能對現象做如下幾種假設,

或:存在一種現象,屬於完全客觀的實存。以本體論的語境,便可說世界沒有所經驗的以外的本質。

或:存在一種現象,是完全獨立的且主觀的。同上。

或:存在一種現象,是關於某種非直觀的存在根據主體的能力所產生的直觀。這種非直觀的,經驗之外的,不可表象的,康德稱物自體。

這個邏輯就很明確了,現象是共同的體驗,擺在這裡,我們當然可以拿來想想是怎麼回事,然後想完,就這幾種可能。這是拿這個角度來說,事實上因為一個體系的完備,康德本人不是從這裡作為論證的開端,但是這個體系本身可以從中間截一段出來轉著圈相互印證。

那物自體的問題就更好說了,我們隨便選一個角度,比如從知識的角度,先天綜合判斷是如何可能的?因為有先驗演繹對吧,因為有些規範是在時間上先於經驗就被賦予了。這就說明現象本身不是唯一性的,而是對物自體的反映。

當然最後我們還是只能用康德的體系來立證康德,哲學往極端了說都是各人自證的堡壘,所以康德顯然沒有從普遍的意義上證明了物自體的存在,而且「我們對於物自體什麼也不能說明」,為什麼很多人認同康德,因為康德證明了它的應然性。康德體系說明了物自體存在的合理性,大家覺得挺好,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謝邀。

物自體不可分析。


不解決吧……

康德的整個體系本來就是內卷的,他都說了物自體不可追問了,人的知識只針對現象界


那我就用最易懂的話淺談一下。

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既不神聖又不是羅馬更不是帝國,在他內部存在很多諸侯國,相互依賴又相互獨立。雖然康德所在普魯士並不屬於神羅,但仍舊屬於日耳曼民族,屬於勃蘭登堡選帝侯的管轄地。於是,康德開始創造一種學說,而這種學說就企圖聯合神羅諸國又能保持諸侯國的獨立自主,也算是資本主義暗中崛起的一種展望,今天聯合國就用的這一套。

黑格爾的崛起是在法國大革命的背景下,資產階級隨著拿破崙橫掃了整個歐洲,之後在俄國戰敗後的拿破崙與德國人打仗,6路合圍萊比錫,薩克森臨陣倒戈,給了拿破崙致命一擊。德意志人真正開始聯合起來,擺脫法國拿破崙的控制。拿破崙進攻俄國的軍隊中有三分之一是德意志人。

而康德的那個年代,普魯士就開始崛起了,當時特蕾莎的父親還想把特蕾莎嫁給勃蘭登堡的腓特烈。雖然後來普魯士被拿破崙打得一塌糊塗,但普魯士軍國主義、開明專制、開啟古典哲學的傳統仍舊還保留著,普魯士是很有希望統一德國的。所以這個時候黑格爾開始搞了一套自己的學說,取消了片面、靜止、孤立的「物自體」,代以具有神話級別的「絕對精神」,並且在普魯士的基礎上向內建構團結一致的國家,向外構建一個以日耳曼民族為主體的世界。於是,黑格爾被保守的普魯士封為國師,雖然總是對革命家拿破崙表現出深深的敬仰,黑格爾所在柏林大學成為世界學術中心,全球知名大學流行的都是黑格爾哲學。你說黑格爾唯心,但他也唯物一下,你說他辯證,有時候又形而上一下,這就是黑格爾,所以黑格爾說世界上根本沒人真正懂他。黑格爾是資本主義全速崛起,又面臨著各種不確定未來的表現。

叔本華出生在但澤,離普魯士很近,同樣有很多德意志移民。但澤與普魯士不同點在於,雖然兩者都是德意志移民佔主要人口的地區,但是但澤搞自由貿易,普魯士搞軍事專制。與黑格爾不同,叔本華沒有取消物自體,而是把物自體改為意志(潛意識)。你以為意識才是你自己?錯了,叔本華會告訴你其實潛意識已經決定了一切。在自由貿易下,看不見的手完全主宰著市場。人沒有自由。潛意識就是國王,意識就是潛意識的奴隸。黑格爾怎麼說?黑格爾的所有哲學實際上是意識哲學,辯證法是一種最全面的理性思維方式。大衛斯特勞斯就用辯證法推理出上帝不過是人類邏輯創造出來的,這也是心理學。康德用經驗主義懷疑物自體可不可以從心理學上解決?只有當物自體存在在人的意識中時,物自體才會存在,康德的意思是說意識中的物與自在的物是不同的,叔本華就認為世界有自己的一套運轉方式,理性產生於不可知的非理性,理性永遠服從與非理性。黑格爾肯定會認為,對於我們不知道的事情,我們就統一稱之為「未知」,這就是辯證法,辯證法就是當我們不知道的時候,把辯證法塞到空洞中去,用以填充人類知識。如果你學過數學、物理學,你肯定會知道辯證法是如何填補人類所不知道的事情。


康德的不可知論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物自體和主觀理性的鴻溝之不可跨越性,這應該就是你所說的物自體的矛盾。康德的解決辦法是這樣的:既然物自體不可知,那就乾脆不要理它了,人類理性想怎麼玩怎麼玩吧,這就叫「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但是也不是真的想怎麼玩就怎麼玩,理性本身早就被規定好了路徑,這就叫信仰,所以他"不得不削減自己的知識,以便為信仰留下地盤"。所以總結起來就是:信仰支配理性,理性支配現實,物自體一邊玩去。


居然沒人提Henry E.Allison的 康德的先驗觀念論?!


物自體是什麼?現象是什麼?二者如何區分分的。。。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連接現象和物自體是什麼意思?

如果能連接那它還是物自體嗎?

矛盾

什麼是物自體存在?什麼是存在?能夠說物自體存在嗎? 為什麼要證明它存在呢。

這只是一個概念,形成的一個抽象概念。


康德在反思因果關係何以成立的時候,發現大腦在外在經驗進來之前就不是一張白紙,而是寫滿了綜合解讀的方式。令人驚嘆的是這種方式跟外面的世界妥妥地吻合,外面的世界也只能以寫在紙上的方式才能得到認識。現在問題來了,誰寫的?它是怎麼做到的?它既然是外界被表象的中介,所以它就理應區別於表象,於是就把它叫做物自體。這是通過水裡的影子推測岸上景物的思維方式,勉強嗎?矛盾嗎?有問題嗎?


首先,我先聲明一下,我的立場,做學問,是不應該講所謂的禮貌的,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沒有誰有特權,柏拉圖錯了也是錯,如果我們都講禮貌,就沒有學問了。我的知識,康德的物自體,難自圓其說,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費希特,也引發出黑格爾等的新的唯心主義哲學,從德國唯心主義內部的發展邏輯來說,這個發展是有意義的,也就是說,看上去,費希特的東西要比康德更合理一些。原問題,問康德哲學體系的問題,我建議你不要追索這些問題,康德哲學體系從來就沒有建立起來過,他的論證有根本的問題,並不是物自體的一個方面。現代人學習它,確實要以「同情」的態度去學習,因為它本身就是錯的。從哲學史上說,康德沒有彌合所謂獨斷論和經驗論,而是使獨斷論成為可能,我甚至沒聽過康德以前的獨斷論,笛卡爾是獨斷論嗎?笛卡爾是講懷疑一切的,而康德的所謂的先天綜合判斷,這個東西根本就不存在,這才叫獨斷,而且它成為後來諸多獨斷論的起源,費希特,黑格爾,及馬哲。


推薦閱讀:

自我意識的覺醒是種怎樣的感覺?
後現代主義和後結構主義有何區別?
如何證明這個世界上的事情是可以改變的,而不是預先註定的?
如何理解胡塞爾所說的「實在的內在」?

TAG:哲學 | 康德ImmanuelKant | 西方哲學 | 純粹理性批判書籍 | 德國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