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評價2016年的上海蓬皮杜現代藝術大師展?

展覽詳情:http://www.zai-art.com/appwrapper_dist/appShare/show.html?id=92ba9f50d14447b59c8fda8e207f24ca


它讓我看到了世界的多種可能性,以及在這些可能性之外的,無盡的未知。

=========================================

照相機誕生之初,世人以為繪畫這一形式將不復存在。而後,偉大的藝術家們以及偉大的現代繪畫流派向我們證明了,不只有寫實的畫風才稱之為繪畫,繪畫不僅不會因此消亡,反而會隨著相機的誕生而變得更加偉大。

如果只有畫筆才能繪畫,那麼藝術的多樣性在哪裡?如果只有寫實才是繪畫,那麼藝術追求的意義在哪裡?如果只有公認才是繪畫,那麼藝術的創造力與生命力在哪裡?

藝術的一部分功能就是,站出來顛覆人們的已有認知與思維。

偉大的藝術家們作為人類的先鋒,在曾經的未知禁區中,跨越攀爬,溯洄從之,走出無數條前無古人的道路,讓人類擁有了跨越已知界限與範圍的力量。

而這些流傳至今的藝術形式,印象派、後印象派、野獸派、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未來主義、達達主義......它們的存在告訴了我們,世界並不只是客觀事物的羅列復刻,藝術領域的1+1除了等於2以外,還等於無數種可能性。世界並不只在我們眼前,還在我們的思考與探索之中。

繪畫與藝術在精神層面的分支里,被人探索出的種種可能性也由此而生,並且由此而愈加寬泛包容。

此次的蓬皮社展就是在向世人傳遞這一觀點。它用畫作,用雕塑,用建築,用一切來告訴我們,世界是立體的、多面的,像一個擁有多面切片的玻璃球,每一面都折射出許許多多的光芒,這些光芒映射進人們的眼睛裡、思維里、靈魂里,交融散發出新一輪五光十色的景象。

藝術,是世界多面切片的載體之一。

在這個展覽里,我與每一幅畫作對話,也與一同觀展的人交流,我的世界的多樣性就在自己的眼中,畫家的筆下,旁人的言語中,被一一拓展創造...

畢加索、馬蒂斯、夏加爾、勞倫斯、康定斯基...他們都在這個展覽中,以自己的方式向我們傳達對世界的思考與探索,以及他們對於這種思考與探索的熱衷。

正如我很喜歡的作家安·蘭德在《源泉》中寫的那樣:

"經歷了多少個世紀,總會有人在新的道路上邁出寶貴的第一步,而他除了自己的先見和洞察力之外並沒有任何別的裝備。他們的目的各不相同,可是他們都有這樣一個共性:他們邁出的那一步是第一步,那條道路是前人所沒有走過的,那種想像力和洞察力不是模仿和剽竊而得來的,然而,他們得到的答覆卻是仇恨。那些偉大的創造者們——那些思想家、藝術家、科學家、發明家——在他們那個時代都是特立獨行的。每一種偉大的新思想總是最先遭到反對。每一種偉大的新發明都被指責。第一台發動機被認為是愚蠢的。飛機曾被認為是異想天開。動力織布機被認為是罪惡的。麻醉被認為是不道德的。可是那些具有原創力、想像力和先見的人們繼續勇往直前。他們鬥爭,他們忍受痛苦,而且付出代價。但他們贏了。"

==========完==========


20世紀的巴黎,是一個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

那個年代,藝術不再是為上層社會服務的工具,而是更渴望尋找自己的表達;

掙脫束縛的靈魂又一次次撞在了時代轉折的槍口上……

2016年上海蓬皮杜現代藝術大展,由法國蓬皮杜中心精心挑選72位藝術家的71件作品,領你走回20世紀的巴黎,那個現代藝術的黃金年代。畢加索、馬蒂斯、賈科梅蒂、杜尚等大師都在這裡,回答你什麼是藝術,什麼不是藝術。從1906到1977年,每年選取一位藝術家的一張經典作品(為紀念二戰,遂1945年無對應作品,代以Edith Piaf演唱的《La Vie En Rose(玫瑰人生)》),作品穿越時空來到你面前。

比如:

這是畢加索這次的參展作品,1935年創作的《繆斯》。

1927年,46歲的畢加索,第一眼就被當年年僅17歲的瑪麗·特蕾莎·沃爾特所吸引,

她一頭金髮,有著高高的鼻樑和黑灰色的眼睛。

畢加索徑直拽住她的胳膊,說:

「我是畢加索。我們倆在一塊兒會非常不錯。」

當時的瑪麗既不了解藝術,也沒聽說過大名鼎鼎的畢加索,更不知道他已經有了家室。

但是如瑪麗回憶:

「可是畢加索是無法抗拒的。女人是抗拒不了畢加索的。」

《繆斯》的主角是瑪麗,

但畢加索的「繆斯」又絕不止是瑪麗。

更加有意思的是,

畢加索每次遇到的繆斯,

都會伴隨他創作歷程的改變。

有人說,他旺盛的創作力和他旺盛的情慾息息相關。

了解這些,是我們看懂藝術家作品的必要條件。

就本次展覽展出的作品而言,絕對是國內觀眾難得一遇的世界大展,這次展覽將西方現代藝術以時間為線索展示出來。這次的蓬皮杜現代藝術大展是巡展,上一站是日本東京,上海是第二站,作品和東京站有些許不同,這是亞洲觀眾近距離觀看如此多西方大師真跡的不可多得機會;而就展覽本身,紀念碑式的作品呈現方式,那個黃金年代與作品的緊密結合,為紀念二戰而空出1945年,用一首經典的《玫瑰人生》象徵(這在東京站是沒有播放的)的情懷,絕對值回150元的票價,沒有不去看的道理。

而真正理解這些畫,除了需要這種能讓你真真切切看到原作的展覽,還需要你了解更多作品背後的故事,然後,再來評價這次展覽。

正如本次策展人羅朗·樂朋所說,這次展覽非去不可的理由不光是因為這些難得一見的真跡,還有戰爭、愛情、死亡,每一件作品都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想聽聽更多展覽背後的故事嗎?

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UnderstandA其然」

我們生產藝術文化的好內容。

希望其然君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現代藝術展?蓬皮杜?

聽上去逼格很高的樣子么

說得沒錯!

參展作品囊括了西方現代藝術史上幾乎所有重要流派。

以繪畫為主軸,

橫跨雕塑、攝影、電影、裝置藝術、工業設計、建築設計等多個藝術領域。

匯聚1906-1977年,72位世界級大師,總價40億人民幣,71件頂級藝術品真跡,

畢加索、馬蒂斯、夏加爾、杜尚、

康定斯基、布列松、賈科梅蒂……

世界現代藝術史,一次領略盡收眼底!

可是,作為一名普通觀眾,如果沒有絲毫美術知識,可以毫不誇張地說,

參觀本展就是在浪費門票!

因為剛進展,直面的就是一個自行車輪。

納尼?!

這不就是個車輪子么,這也是大師傑作?

對,這就是杜尚的《自行車輪》

再往前走兩步,看見了兩把椅子作為展品。

天哪,這確定不是從宜家搬來的?

難道不是年終折扣買一送一的那種?

現代藝術,是指20世紀以來,區別於傳統的,

帶有前衛和先鋒色彩的各種藝術思潮和流派的總稱。

現代藝術主要包括了野獸主義、立體主義、未來主義、表現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波普藝術等。

杜尚的《自行車輪》,正是達達主義的代表之作。

通過光影可以看見自行車輪投射在牆上,使其成為兩個車輪,因而顯示出獨特的幾何圖象。

他的另一個代表作《泉》,與之相比更大膽更前衛。

因為就是個簽了杜尚名字的男用小便池。

《泉》

好了,讓我選取此次蓬皮杜現代藝術展中的幾件代表作品,

向大家不吝詳盡地介紹一下吧~

馬克·夏加爾

《雙重肖像和一杯葡萄酒》

一見到這副畫,我就忍不住笑了起來。

畫中身著紅色西裝的正是畫家夏加爾,他架在身穿白色婚紗的妻子身上,一手遮住她的眼睛,一手高舉著一杯葡萄酒。

在兩人上方飛翔著的紫色小天使,正是他們剛出生的女兒。

現實中基本不會出現的身形姿態和兩人臉上的生動表情,正表達了夏加爾創作此畫的主題——愛。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聖·拉扎爾火車站背後》

這是一幅攝影作品,照片中的男子正從平靜的水面上一躍而起,在還未掉入水裡的一瞬間,被攝像機捕捉到。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男子的動作和身後海報上跳舞的女子不甚相似。

再仔細觀察一下,水面上環形的鐵箍,與跳舞女子的腿部線條形狀幾乎一樣。

水面像鏡子一般,將整張照片一分為二,上下相互輝映。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細枝末節的地方值得玩味,你能發現嗎?

畢加索

《繆斯》

畫中兩名女子,一個伏在桌子上睡覺,另一個拿著畫板正對著鏡子畫畫。

之所以將這副畫取名為繆斯,是因為其中之一是畢加索的情人,17歲的瑪麗。

你能猜出白色和紫色的女子中,哪一個是繆斯瑪麗嗎?

哈哈,是被畫出睡顏的紫色女子哦,對於白色女子究竟是誰,到現在都沒有明確的說法。

瑪麗側躺在手臂上小歇,可畢加索將她的兩隻眼睛都畫了出來。

這樣的畫法是立體主義的常用手法,就是在二維平面上盡表現出多的事物完整形象。

就像畢加索的另一幅名畫《哭泣的女人》,將側面與正面同時在畫中呈現,便顯得這悲傷也是雙份的了。

《哭泣的女人》

亞歷山大 · 考爾德

《四片葉子和三片花瓣》

乍看這座雕塑,有些不明所以,但仔細觀察會發現,每一個連接處都是可以活動的。

隨著空氣的流通,雕塑的形態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這便被稱為「動態雕塑」。

無論何時,看見的動態雕塑都是截然不同的,隨著雕塑作品的運動,時間也在流淌。

將三維空間之外的另一種感受,即時間的概念也融入到雕塑作品創作中,讓觀者感覺到空氣在流動,空間在轉換,便是動態雕塑的奇妙創新之處。

亨利 · 馬蒂斯

《黃與藍的室內》

作為野獸派的代表人物,亨利 · 馬蒂斯的畫作以顏色鮮明大膽而聞名。

在這副畫中,空間感被完全打破,在二維的畫布中,地面、桌面、牆壁,甚至室內室外被完全打通,直面呈現。

賈科梅蒂

《威尼斯女人V》

賈科梅蒂的雕塑作品形態幾乎都是這樣長而細直的,粗糲的表面看不清人的五官,身體比例也完全不合乎邏輯。

可是相較於形,他的雕塑作品更能傳遞出一種神韻,這件雕塑中女人的身子雖然僵直,卻有力地站著。

賈科梅蒂的雕塑多創作於二戰之後,戰後的人們就是這樣無力的身軀卻仍要挺直前進的樣子。

他的雕塑用「最真實卻又陌生的人」來形容最貼切不過。

讓 · 杜布菲

《攪拌場》

乍一看這副畫,藍色與紅色中交錯著不規律的線條,實在有些不明所以。

但仔細瞧著就能看見高跟鞋、熨斗、吸管等物件。

這是讓 · 杜布菲洞悉了兒童畫的奧義——具象卻不寫實。

取名為攪拌場,讓細細辨認畫中物件的樂趣,更值得玩味。

曾有人說,當攝像技術出現之後,就是藝術的沒落之時。

因為我們已經不需要靠繪畫來記錄世間萬物。

可是,現代藝術證明了繪畫、雕塑等藝術,除了寫實外更大的作用就是其創新性。

你看見的與你腦海中閃現的統一結合成你筆下所展現的。

而當今的藝術家們更具創新性不斷突破,你能想像,用玻璃的材質畫一個玻璃杯嗎?


人們一般印象中,蓬皮杜是一座以當代藝術收藏為主的博物館。從 1906 到 1977 年,每一年選擇一位藝術家的一件作品展出,包括了畢加索、夏加爾、杜尚、馬蒂斯、康定斯基、賈科梅蒂、博納爾、柯布西耶、布列松、曼雷、艾維頓、趙無極以及倫佐·皮亞諾等 72 位重量級世界藝術大師,其內容涵蓋油畫、雕塑、攝影、電影、設計等不同領域,粗略勾勒出全球百年現代藝術的發展概貌,是一場教科書級的世界現代藝術大展。

喜歡西方藝術的都知道,1906年,塞尚去世,也是在這一年,現代藝術的重要流派「野獸派」誕生。蓬皮杜對藝術品的收藏由此開始直至當下。1977年,蓬皮杜藝術中心正式落成之時,這座如今看來依舊極具特色的建築曾在當時引起巨大爭論。在法國三大博物館盧浮宮、奧賽和蓬皮杜中,被直接認為先鋒和前衛始終是後者的性格特質。

看其展覽共計七十一件,批評家認為,這次展覽,猶如讀一本西方現代藝術「教科書」。的確,這次展出既呈現了20世紀的標誌性藝術品,又囊括了其他不為人熟悉的作品。每一件作品都以自己的方式反映歷史和法國藝術史。一年一戰的集合,集多樣性本身就是現代藝術的魅力。【可惜我愚昧,有些並不喜歡】

正如策展人羅朗·樂朋曾在不同場合向人們推薦夏加爾的《雙重肖像和一杯葡萄酒》。指出的這件巨幅作品中,畫家本人坐在妻子貝拉肩膀上,歡快地舉著葡萄酒,色彩明麗,風格活潑而溫馨。開幕當天,他這樣對在場的記者說:「在今天這樣一個好天氣,我要推薦《雙重肖像和一杯葡萄酒》。這幅畫的構圖,讓人們在不穩定中看到一種平衡,也表達了愛的主題。舉辦這樣一次展覽,也是那麼多藝術家的一場集體冒險,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一種熱情、一種能力。」

可我看到後在想:這位夫人何種神力,支撐著站立,還要背負扭曲的酒鬼丈夫。更要命的是主題:愛。畫中瞪圓雙眼的老婆被自稱「愛」的老公捂住一隻眼,白色婚紗【也可能是晚禮服】前擺撕開,站在一個不想多猜的場景里、、、、、、更有杜布菲【攪拌場】,我以各種視覺,顛顛倒倒,黃金分割,猜想都枯竭了,還是第一眼所認為的:就如同服裝廠的裁剪車間的地面、、、、、、

還有很多,當時消化不了,今天依然看展示畫冊後覺得吃得太飽,無處存放。

這大概就是與西方「現代」藝術無法接軌吧。


很不錯,這麼多經典,花20元可以租個解說。

門票150。很值的。


推薦閱讀:

藝術和非藝術要怎麼區分?
申請美國、英國、或愛爾蘭的藝術管理專業碩士分別要具備哪些條件?難度大嗎?
沒有學過美術的人,單單是熱愛,能否從事藝術相關的職業?有什麼可以選擇的職業呢?
為什麼bjd娃娃特別貴?

TAG:藝術 | 展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