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歐洲一些老齡化嚴重的國家寧可接收良莠不齊的難民、也不願接受更多平和的中國移民?
歐洲很多國家都面臨老齡化問題,所以希望吸引年輕的難民來補充本國的勞動力缺失。可是在針對留學生簽證永居等方面都十分苛刻,中國留學生大都很安心過自己的小日子,也沒有攻擊性,為什麼這些國家招入大批不穩定的難民,卻不願降低對其它國家人員永居的門檻那?
~~~~~~~~~~~~~~~~~~~~~~~~
首先感謝大家的回答,提這個問題是當時在知乎看到德國難民騷亂的各種討論,我當時問了我老公題目中提出的這個問題,他也講不清楚就建議我來知乎問問。
我把大家寫的答案都看過了,我想補充幾點:
1. 難民和移民不一樣
這個我在提問的時候沒多想,就覺得如果增加勞動力這個前提成立的話,引入難民和移民就都是手段。還有,難民算是移民的一種嗎?
2. 關於老齡化和勞動力的這個結論是我之前看知乎上有人回答德國為什麼大量引入難民,他的回答我覺得很有道理,所以就直接假定是成立的了,好像是這個回答(我不確定哈~):
德國需要難民 - 知乎專欄3. 難民做的工作留學生不願意做
這個是我沒表述清楚,留學生只是我想說的移民中的一種。我想如果是拿歐洲標準的工資,像是掃馬路看停車場這種勞動型工作,還是會有很多人願意來做的吧,畢竟在哪做不是做。我提問時是覺得難民挑剔惹事還不勤快,中國人勤快安靜抱怨少。如果我是招工的,我就會選後者,現在想想這個想法太主觀和片面了。
4. 我沒有提中東呀~~沒有提沒有提呦~
最後,再次感謝大家回答,我的耳朵根子超級軟,所以看了大家的回答覺得都有道理,對這個問題的理解還是混沌態。不過倒是在一些小問題上解惑不少。
還有這個問題為啥突然這麼多人回答?嚇我一跳~
謝謝大家~~
你眼中的中東難民:
歐洲人眼中的中東難民:
你眼中的中國人:
歐洲人眼中的中國人:
首先這篇文章不是給綠教洗地的。我是在西安長大的,靖康恥甲申變同治亂。而且我個人對中國未來的移民政策(最近看過一個paper,預測本世紀南亞和西亞向中國的移民,鏈接忘了)認為應該持偏強硬的觀點。比如類似菲律賓保姆這種純屬港燦偽土豪裝逼的事情我們大陸人學他幹啥?勞工類限制,但技術類和創業類可以鼓勵。
而且其實我自己也親眼見過,有一個,一個在摩洛哥長大的法國妹子也找了*教男生,摩洛哥人。她自己說過她是不可知論者。
我的意思是說要考慮一些華人想不到的地方。
有一個地方中國人經常會忽略。就是歐洲人招募廉價勞工基本是從自己的前殖民地或前同盟國招募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語言優勢,比如北非人的法語;另一方面就是靠親屬移民。一個人去歐洲那麼會努力把老婆孩子,七大姑八大姨都努力帶過去。拉美人移居美國也有這種特徵。比如在UIUC一個和我玩的很好的墨西哥後裔小孩(是個學霸,我校統計系gpa最高的本科生之一)差不多在兩三代人內,整個大家族都從墨西哥來到美國。我在UIUC的一個敘利亞學長(是一個敘利亞東正教教徒),非常優秀,剛剛在芝加哥一個投行找到工作第一件事就是開始想方設法把家人搞過來(雖然在你們偉大的川總統的領導下有點困難)。這裡面還有一些歷史原因所在。我先更新文字,後面配圖。
先說法國吧。
北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其實過去就是法國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也可能是最重要的殖民地。阿爾及利亞北部的一些地方當年是直接建立省的,和法國的比如海濱阿爾貝斯省,是平級單位。在19世紀初的時候法國冒險家和軍人借口一個外交事件攻佔了阿爾及利亞(當時阿爾及爾的統治者要法國外交官還法國大革命期間從阿爾及利亞借走的一批錢和糧食,法國外交官當老賴耍流氓各種老子要錢沒有要命一條,阿爾及爾統治者用蒼蠅拍打了外交官的臉)。阿爾及利亞在二戰期間是法國流亡政府的所在地。當時法國人曾經給阿爾及利亞人許願說只要法國能擊敗德國的佔領和入侵,戰後會讓阿爾及利亞獨立。當時許許多多的阿爾及利亞人參加了反抗德國納粹的鬥爭。當然啦。法國人戰後再次耍流氓。阿爾及利亞戰爭後來爆發。阿爾及利亞戰爭爆發的原因有很多。戰後民族主義的再度興起,法國在戰後力量大幅削弱幾乎不能維持殖民地,阿爾及利亞當地阿拉伯—柏柏爾人的高出生率帶來的人口結構變化等等。其中阿爾及利亞獨立軍的很多骨幹士兵正是當年法國海外軍團的士兵(聽起來像不像War3里的前聯盟士兵加入天災或者被遺忘者?)。這是一場十分殘酷血腥的戰爭。詳情可參考wiki或百度百科,來談為什麼法國會有很多北非人。當時當地穆斯林有大約15%效忠法國。這一批人為了躲避戰後的追殺(想想想想我們怎麼對付跟鬼子混的漢奸),紛紛逃離阿爾及利亞。當時在幾個月內就有數百萬人(包括幾乎所有歐洲後裔和忠於法國的穆斯林)離開阿爾及利亞。
在當時,戰爭之前當地的一大支柱產業是種植釀酒葡萄,然後把葡萄送往法國南部(主要是馬賽附近)釀酒。因為(名詞無法顯示)教義規定不能飲酒或者釀酒(其實也規定不能參與與酒類製造有關的營生),所以只能在當地種葡萄。這種生意在當地是許多猶太人把持的。許多在戰後逃離阿爾及利亞的阿拉伯人,柏柏爾人,正是在這種經濟制度下,為法國人幹活的農民和佃農。
阿拉伯人有一個特點和中國人不太一樣。阿拉伯人的家族規模很大。往往一個大家族就有數百上千號人,堪比一個小部落(有點像中國社會革命以前福建廣東的大家族)。而現代華人社會都是以小家庭為單位的。往往移民去歐洲或者北美,就是一個大家族內部互相幫助。其實早期義大利人和西班牙人移民南美也是這種特點。包括現代墨西哥人移民美國,一個大家族內部是會強力協助的。
其實從文化,飲食,建築風格來說突尼西亞和法國,義大利非常接近。阿爾及利亞也深受法國影響。我本人曾經吃過一次還算地道的突尼西亞料理,至少我這個北方人覺得味道相當滴不錯。其中許多烹飪手法和陝西,山西一帶的做法很像很像。我回去找找圖。過去這些國家都是非常世俗化的。發生了什麼我們也都知道。某種程度上也是歐洲人自己捅的簍子。
(插播一句,阿拉伯世界有一種非常流行的加二氧化碳葡萄汁飲料。一些釀酒的歐洲國家比如西班牙和葡萄牙會生產然後出口。利益無關,唯一有關就是我喝過,非常好喝:這似乎不能發淘寶鏈接,各位可以搜索西班牙二氧化碳飲料葡萄汁)。
英國的情況大家也自然比較容易理解。印巴人和非洲人(比如奈及利亞)。印巴人在英國的統治下的遷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許多印巴人在英國的統治下遷徙到了香港,馬來西亞(我在uiuc的一位商學院老師就是在馬來西亞長大的巴基斯坦穆斯林,也是北大的教授,當然他似乎更喜歡說「印度」),肯亞,南非等地,也包括英國本土。在英國統治下遷徙的印度人,大多數是印度教低種姓,或穆斯林。
因為在過去印度的種姓制度中,有很多非常奇怪或者讓人難以理解的地方。比如真正的印度婆羅門必須是素食主義者,而且嚴格的婆羅門只能食用地面以上的植物。其中,土豆不能吃,但土豆葉可以。在過去印度的婆羅門不可以去緬甸,否則會被開除婆羅門門籍。從19世紀開始許多印度人(有些其實是被騙過去的。說只是在港口乾活,但一到港口就被騙上船了)就離開自己在南印度或西印度的小村落,去孟買或者馬德拉斯上船,給英國人在馬來西亞,肯亞或者南非幹活。比如英國人當年為了在肯亞修鐵路一次招募了幾十萬低種姓印度勞工。
這其中有很多非常辛酸的故事。在肯亞曾經有兩頭獅子一年之內吃掉了300個印度勞工,幾乎讓一座大橋停工。這兩隻獅子後來被一個英國上校打死,他們的標本現在還在當地的博物館裡。
荷蘭也類似。荷蘭的移民最多的是印尼人。在南美的荷蘭前殖民地蘇利南也有很多印尼人。在天主教絕對dominant的南美,蘇利南有20%的人口是穆斯林。
德國和瑞典的情況更不一樣。德國的主要原因是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所導致的人口減少,只能引入海外勞工。人口減少一方面是戰爭中死亡的德國人,另一方面是在戰爭結束之後被迫流亡國外的德國人(比如我在伯克利的時候一門課的教授的父母)。還有一個方面是大量的領土損失,連克尼斯堡和布里斯勞兩個相當於慕尼黑,柏林的大城市都丟掉了。在這些土地上的德國人一部分死亡,一部分流亡海外,還有一部分回歸德國本土成為難民。當時的德國政府就從當時的土耳其共和國引入了大量的勞工去幹活。還有一部分來自巴爾幹半島。因為德國在非洲的兩個殖民地沒有太多可用的勞工。土耳其一戰時和德國是盟國嘛。這幫土耳其人呢,在德國工作,後來就不願意走了。現在土耳其人在德國影響力也很大。以至於我的一個朋友去慕尼黑大學交換,去了以後興緻勃勃的發來的「德國美食」仔細一看原來是烤肉卷餅和散蛋飯。
瑞典的情況閑了寫。
另外比利時也非常有意思。比利時的移民一部分來自殖民地,還有一部分是法語系的非洲國家(比利時通用法語和荷蘭語)。可能很多中國人想不到比利時是歐洲殖民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比利時曾經在非洲擁有非常大,堪比英法的殖民地(剛果河流域)。聞名世界的布魯塞爾黑巧克力正是用的非洲可可。然而比利時人也是歐洲最殘暴的殖民者之一。英國人從印度撤離的時候留下的是世界前十的工業基礎和當時完備的鐵路系統(印度很多鐵路系統到現在變化不大),尚且被稱為殘暴的殖民者;而比利時在剛果從未修建一寸鐵路;剛果獨立的時候全國只有四十個高中生和一大堆殘疾人(比利時殖民者會把幹活不力的剛果人砍手砍腳)。因為按照比利時法律剛果的土地屬於比利時的國王家族(一開始有一個非常逗逼的理由,因為議會的議員和一幫專家們調研了半天沒發現這塊土地的價值在哪裡。議會說不要,另請高明;國王說,好,那我也就不謙虛了)而非議會,自然可以使用獨裁專制而非當時歐洲的議會民主制了。比利時的王室正是靠著這塊土地掠奪了巨額財富。這樣的國家毫無疑問一獨立就是一個失敗國家了。比利時現代的移民其實相當一部分是法語非洲人(畢竟也是說法語的國家)。
其實說白了,招募勞工的真正影響因素,就是文化近似語言相通,這一點當然是前殖民地最好啊。而很多歐洲的移民二代三代產生的各種社會問題,個人認為並不能將其一股腦歸為民族和宗教,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想法。其實更多的是社會治理和城市管理的問題(相當於城市裡某些社區變的非常混亂,如巴黎北區或布魯塞爾的莫倫貝克),而恰好這一地區有某個或某幾個民族,或是有某種宗教;想想過去西安的道北其實也是這種情況。如果只是簡單的歸入民族宗教,那麼毫無疑問這就是典型的懶政思維了。
而另一方面,也不能將好的固有印象強加在其他民族身上。比如,英國人紳士,法國人浪漫,德國人嚴謹(讓歐洲的小孩帶你去幾次pub你就知道他們到底多麼逗逼)。而在過去,歐洲人內部也有鄙視鏈。比如愛爾蘭人「懶漢和粗野,」義大利人「芝加哥雜貨店店主」,德國人「日耳曼民族的所作所為與野獸毫無區別。」看到這個問題,第一反應大概是這樣的:
「歐洲人很喜歡中東民族,然後不喜歡華人??」
「有這樣的歐洲人嗎?」
「怎麼可能?」
「知乎上怎麼會人持有這樣的誤解?」
---
一步一步來解釋;
首先,我承認,歐洲有一些人特別不喜歡中國,或者黃種人。確實存在這麼一批人。
他們不喜歡華人,有幾種可能:
1)對某一個他們接觸過的中國人或中國公司有私人糾紛。比如男女朋友被誰搶了,或者親戚被誰詐騙利用,被山寨,等等。抱怨仇恨最後放大到了對方整個民族上。(很難通過交流解決這種情況)
2)對中國的理解有限,或者單從些負面報道出發(算一種井底之蛙),然後對中國內部某些事特別反感。即使跟自己利益無關,也要對中國體製表示各種不滿。這種思維,經常是一種被洗腦的結果,鑒定認為自己見識到的體制多好多先進。也有可能是某方面的真正理想主義者。也許人家對漢族本身從來沒什麼意見,針對政府而已。但這些人很可能從來沒去過中國,一旦跟中國人講起這一類事情,又遇到很大衝突刺激,很煩惱,然後漸漸把敵意轉移到整個民族身上。(解決這種情況,其實也沒有那麼難,稍微禮貌深度溝通一下就可以)
3)有的人就是絕對的種族主義者。長大環境決定的。他們就是認為自己民族(或國家)最強大最牛逼。黃種人在他們眼裡就是要低自己人一等。對方說什麼做什麼都沒用,他們不會思考,甚至會把事情反過來分析為對方的黑點、弱點。在他們的世界裡,東亞人根本就不是人了。恐怖吧?
4)最後,有一種趨勢。小部分年輕人越來越害怕中國。跟讀者想像中的大國崛起小國恐懼不一樣,但也有一定關係。因為亞洲人(特別是中國人和南洋華人)把英國最好的房地產都搶到手了(包括倫敦八成以上)。而他們自己買不起房子什麼的,就跟亞洲人搶房產聯想到一塊去了。另一方面,天天看到亞洲同齡小孩(富二代)經常開跑車,很多歐洲90後受不了。他們眼裡的中歐就是富二代的中國。所以這方面也有一些糾紛和誤解。
說得好像很嚴重,並不如此。以上這些人當然存在,但真不算多。最多也就是5%不到。絕大部分人心裡還是很喜歡中國和東亞。有的就是真的很關心中國,可能在中國呆過,期待中國崛起的一天。有的是更喜歡中國體制某些方面的處理方式、制度,並且希望中國做出一個世界榜樣。大多數人並不是多麼熱愛中國,但是保持了開放友好態度,絕對不排斥中國人移民什麼的。
要知道,對中國有意見的人,肯定是少數。
英國政府的對外言論,媒體的新聞,一件小事件上的言論趨勢,這些都不能代表一般普通英國人的真正心裡。這些話題也都值得討論,但不在這篇答案範圍內。無論看不起中國或鄙視中國或害怕中國,這些思維都根本不算社會主流。是非主流呀。
---
---
換到「穆斯林」或中東移民(包括難民)話題上。
一樣存在很多人排斥中東難民。如上,各種原因也都會有。每一個點上,英國國內(或法國德國國內)也都有人噴得更誇張了。反對接納中東人的聲音真的不少。媒體也經常會討論。
有一些知友可能沒有了解到一點。西歐近代接納外族,最多的是「東歐人」而不是「穆斯林」。在英國的話,就算是非洲基督教移民難民,也都比穆斯林移民難民多多了。但無論哪個歐洲國家;東歐移民還是最誇張的,而且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了。
這一點很關鍵。因為在中國網路上,大家都在熱烈討論歐洲跟中東的關係。但是在歐洲絕大部分平民眼裡,真正的問題在於東歐移民。東歐那邊,很多國家比中東還要窮。他們沒有任何限制就能移民過來工作,或者拿補貼;千萬量級的數量啊。這個現象肯定是更吸引當地人關注的。為什麼東歐國家的人口還在縮小,不僅是因為生育率問題,更重要是因為人家各種移民到西歐去。
在知乎有人討論分析這點嗎?沒見得。我個人還是很歡迎這批人,但是先需要把事情搞清楚。
---
說到這裡,舉個身邊例子吧。我家裡所有人都很喜歡中國,每一個人都有中國朋友,包括爸爸,媽媽,兄弟姐妹每一個人。16歲,爸爸當時鼓勵支持我間隔年去中國,也已經足以看出來這一點。
但是,輪到其它國家話題上,就不一定了。家裡長輩幾乎都不喜歡俄羅斯和日本。我倒是還好,但這些事情很值得另寫幾篇文章。
那中東呢,沒有啊。父母從小就喜歡中東歷史。雖然無關,但是弟弟有個伊朗女朋友;印度巴基斯坦的朋友,爸爸媽媽也都有很多。我在倫敦生活,肯定更加多了。阿姨現在也嫁給了一位印度醫生(她同事),所以幾歲的表弟表妹本來就有這種血統。我之前也在劍橋學了一年阿拉伯語;那個巴勒斯坦同學至今都有聯繫,從他身上學過了不少東西。剩下的一大堆經歷,我真的還用說嗎?肯定不排斥啊。
可是我家裡有的人,或多或少不太喜歡東歐移民。有時候就是因為他們自己的工作被搶了。有時候是因為他們僱傭了這樣的人然後發現不好使。或者很受不了。為什麼?所以家裡人有的就是投票脫歐,考慮的都是這方面。不只是我家裡,英國社會為整體,最有矛盾的移民話題肯定是東歐人吧。個人感覺,這是近十年變化最快的最大的衝突。
知乎上天天把歐洲政治扯到中東難民上,那也是很誤導人。。。本地真實政治矛盾根本沒太把這個放在眼裡,還討論個啥?
說黃種人或中東人,誰更加受歡迎?誰最容易被排斥被歧視?這不是跑題嗎?根本沒多少人在乎這些。絕大部分西歐人,還在擔心東歐移民的事呢。這才是當地大眾考慮的主流。知乎上,誰認真看到這點去分析了?
---
我注意到了提問中一個用詞:「良莠不齊」。搜了,理解了一下含義。
怎麼就只有中東人良莠不齊?
東歐人呢?
華人呢?
本地人呢?
我敢100%保證,無論去世界什麼地方,人品最差的人,永遠都在本地人當中。
誰殺了最多人?誰強姦了最多人?等等問題。這都是本地人乾的為主。雖然也有中東移民和華裔在排行榜上,但95%案例以上都是本地人。本地犯罪比例比任何移民族群都要高得不少。
恐怖分子?麻煩多了解一下?英國、美國、法國,恐怖事件,多少是極端基督教組織乾的?多少是本地分裂武裝組織乾的?多少事是極端「白人至上」組織乾的?
你了解這些比例之後,哪裡能看出穆斯林犯罪率或東歐人犯罪率更高?
說什麼良莠不齊?這種問題是不用分成民族的。是分人。任何一個群體也都有極端者和暴力者。
某些知友認為中東人天生不如白人。或者誰天生不如誰。。。我怎麼沒有看出來呢?
我見過的最沒有素質,最沒有能力的人,很多都是本地英國白人。
誰要拒絕移民者?移民一般都是最努力最有前途的人,才會選擇/能夠移民英國。這也是一種稀有的勇敢。很多政治避難的人(包括中國人在內),那也都是當地精英。這種人,無論到哪裡也都有極大社會價值。
你要是對外人分好壞,只接受那些人品能力最好的人?開玩笑。
真擔心人口問題,還不如把那些人品不好的本地人給教化或者想辦法解決呢?他們才是最大的社會腫瘤。
近來一年,我在倫敦看到的最嚴重的民族歧視事件是什麼?是一名喝醉的本地人打了一名中國人。當地新聞報道發生的耍流氓攻擊身邊中國人的事情,是東歐人做的嗎?不是吧。在個人身上發生的最嚴重的犯罪,也都是本地小混混流氓乾的。根本扯不到什麼外族。
你說引進什麼樣的人才好呢?麻煩先看看本地人的標準素質再說。
---
總結一下。
中國人(華人)在英國,肯定比中東人多。至少差不多。
有的奇怪的英國人討厭中國裔。也有的奇怪的英國人討厭中東裔。但是要看清楚,哪個勢力更大?
絕對是排斥中東的勢力更大。排斥中國的那些人,基本上也會排斥任何其他移民。這是他們根深蒂固的優越感導致的。也是他們接受的新聞洗腦導致的。誰都是敵人。
有的人看了各種新聞之後,也只記得外地人的壞事,本地人的好事。這是一種病。
說有人只喜歡中東移民,不喜歡中國移民。怎麼可能?我倒是從來沒見過。就算有這樣的人,他們從什麼角度解釋?怎麼說得通?
政府呢?他們對某一群人給出了某種特殊政策了?沒有吧。他們只是根據目前政治壓力再做出反映。中東人顯得更可憐,或者更有融入意願,直接申請政治避難,等等。這種情況怎麼可能不理?40年前,英國法國一大批華人申請政治避難,不是一樣嗎?
從哪個角度看出來中東人是假冒的,而華人不是?從哪個角度看出歐洲人更歡迎中東人?
個人希望任何人都可以自由隨便移民。雖然不太現實,我也要堅持這個觀點。特意排斥某種民族移民,至少要給出一個公平正當理由。怎麼分別誰好誰壞?要給出數據啊。自己人什麼素質也要掌握好。
---分割線------
歡迎加入我最近剛開的小密圈:
http://t.xiaomiquan.com/BuVbmMf我看到這個答案下面一大群說中國人移民會搶走白人老爺飯碗的……
一百年多前,這種「黃禍論」吹得最起勁的,就是美國那幫子愛爾蘭工頭,其政治目的就是打壓新移民勢力。真的是搶了白人老爺的飯碗?明明是同為移民的愛爾蘭裔,找個理由排擠你罷了。問問這麼多移民海外的華人,他們帶去了資金、技術和勞動,到底是他們在貢獻當地經濟支付福利,還是在搶走白人老爺的飯碗?華裔又在哪個發達國家佔據了就業優勢了?
看看印度裔都佔了矽谷小半個江山了,不知道比華裔強勢到哪兒了,你見過他們自己到處拿這個吹牛B嗎?人家都是悶聲發大財,倒是國內這些個大夢上頭的,天天這種傻話掛在嘴上,盡給人當槍使,naive。
————————————————————
補充數據:
據人民網報道,美國聯邦人口普查局4月26日發布的最新亞太裔數據顯示,該國亞裔總人口已達2100萬,其中華裔人口最多,近500萬人(觀察者網註:擁有美國國籍,下同),接下來是印度裔(398萬)和菲律賓裔(389萬)。
不過,亞裔內部族群之間的家庭收入中位數差距較大,收入中位數最高的印度裔有103821美元,華裔家庭稍低於亞裔平均值,約70689美元,到孟加拉國裔則只有49515美元。
低於亞裔平均收入,請問華裔搶誰的飯碗了?
中國移民本來就要面對文化差異、語言差異、制度差異,在一個人生地不熟競爭激烈的地方辛苦打拚,面對各種看得見看不見的歧視排擠,結果自己故土上還有一幫傻子起勁地把他們形容成富有侵略性的物種,就為了自己吹牛B,你是移民你怎麼想?
所以說極端民族主義為什麼特別讓人反感?因為這些人就是蠢,沒別的。
中國以前有一個悍匪,叫白寶山,主要是殺人搶劫,最後被抓還是因為不想在母親面前殺人而甘心被捕,這個人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每次作案時非常冷靜鎮定,有條不紊,他自己總結的經驗是,每次都想到對壞的情況,想到解決的辦法,最糟糕也不過如此,所以每次作案都很鎮定,一點不慌亂。
對於未來而言,總有一個上下限,一般是爭取最好的結果,同時也要防範最壞的結果,而可能發生的事情都在最好和最壞之間,就能夠進退有度,有條不紊。
歐洲人,尤其是法國人,絕對不是什麼白蓮花,全世界的大國,有一個算一個,無論強弱,都不是省油的燈,都是征伐四方才有今天的地位,能混到今天都不容易,更不要說法國是五大流氓之一,況且法國還有那麼長時間的侵略史。
我第一次去法國,到戴高樂機場是半夜,從機場到市中心坐地鐵,本來打算繼續換地鐵去旅館,然而下了地鐵就傻眼了,大約是凌晨一點,地鐵站里黑壓壓一片,真的是黑壓壓,因為目光所及,全是黑人,嚇得我立即出了地鐵站,打了車,直接去旅館。
說明了什麼?
說明法國人有能力控制和壓榨黑人,有能力讓他們老老實實幹活到半夜。當年大連實德從非洲招了些小球員,極其頑劣,實德管理層根本沒招,後來找了個法國教練,立馬把這些小球員收拾的老老實實。
對於歐洲人而言,引進阿拉伯難民的對壞結果是什麼呢?嚴重破壞治安,危及歐洲原住民的地位,逼的歐洲人不得不使出最後一招,驅逐或屠殺這些人,永絕後患。當年就是這麼對付猶太人的,隨意屠殺迫害驅逐,沒人給他們撐腰。
我毫不懷疑歐洲人逼急了能這麼干,然後頂多是被罵罵,被制裁,僅此而已,因為阿拉伯國家從經濟,技術,軍事上不僅弱,而且一盤散沙,根本不用打,直接挑撥一下,他們就會互相打。
如果想這麼對付中國人,矛盾激化後,可是有被TG種蘑菇的風險。
說的是法國吧?沒辦法,阿爾及利亞當了那麼多年的殖民地,捎帶著連周圍的北非人都被法國看成是半個自己人了。要是祖上還沾了點法國血統,那就是四分之三的自己人。
想移民?呵呵,您會說北非味的法語嗎?謝 @小木頭 邀請
題主都說了老齡化問題,那麼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引入的是什麼勞動力呢?當然是干著繁重的工作、拿著微薄工資的廉價勞動力。這些其他答主都有提到。而中國提供的又是什麼移民呢?是投資移民這種上層人群、是留學生等技術移民,都是精英。廉價勞動力為本國精英提供了更多可供剝削的「分母」,而別國精英移民,增加的卻是分子。實際統治著西方國家的本國精英,會喜歡哪種移民呢?
很多人將「精英歡迎移民,底層排斥移民」的現象,歸結為底層平民素質低下、沒見過世面。這對於底層來說是不公平的。精英和底層對於外來移民的不同態度,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利益不同。精英們不會被外來移民拉低工作水平,平常甚至都接觸不到外來移民,槍沒打到自己身上,自然不知道疼。還有一個反例就是中國大陸。中國的底層人民就不排外,這固然有崇洋媚外的因素在裡面,但主要還是因為,能來中國的產品、影視作品,都是被篩選過的優秀作品(比如一些寶萊塢電影);而能來中國大陸的人,也都是國外和境外的精英。我那天在健身房碰到一位大哥,我猜他50歲,一問都60多了。所以其實並不是大哥,而是大叔或者大爺。聽口音是個台灣人,在我們縣有個橡膠廠。我沒少請教他,他也很熱情,教我怎了拉伸,在哪裡找教程,買什麼牌子的蛋白粉。總之,深處底層的我,能夠遇到的台灣人就是這樣的,那些在網上叫囂426的人,我在現實中遇不到。是這些精英,塑造了我對台灣的印象,所以中國的底層是不排外的。
可惜外國底層對本國工資被拉低的不滿,被政客引向了右翼的方向,而不是左翼的方向。之所以歐洲要接受難民,那是因為中東在產生難民。巨大的安全水平鴻溝,促使了人口從安全水平低的地方像安全水平高的地方流動,同時也必然會拉低目的地(比如法國)的安全水平。而右翼的解決方式則是隔離,能夠在中東實驗武器、購買人體器官、兒童和新娘的同時,又拒絕難民。殊不知,當他們的祖先帶著槍炮和病菌來到西亞和北非的時候,殖民地和宗主國的人口流動通道就已經被打開了。根本的解決辦法還是消除各國之間的鴻溝,至少是安全水平鴻溝,給本國精英試壓,讓他們不要製造難民就好。
在這種狀態下,中國的精英是最尷尬的。因為中國終究還是頂著一個社會主義的名頭,那麼這就意味著,他對精英是不友好的,特別是當這些精英的財富來得並不那麼乾淨的時候。所以不管他們嘴上說自己怎麼熱愛民主自由、追求新鮮空氣,說到底,他們追求的還是外國那種對精英友好的社會環境。但真到了外國才發現,外國的環境是為了外國精英準備的。所以他們又回到了國內,借著近幾年中華民族自尊心的恢復,也可是抒發起愛國情懷了。只可惜,他們的抒發愛國情懷的套路,依舊是從他們的角度考慮——中國有廉價勞動力,可以方便的供他們剝削。
讓我感到很傷心的是,同樣是「中國可以半夜擼串」這一事實,某些「越出國越愛國」的精英,看到的卻只是廉價勞動力的「勤勞」,看不到背後充足的電力供應,完善的基礎設施,發達的物流網路和良好的治安環境。中國的優勢早就不是什麼廉價勞動力了,現在在小縣城的商廈里,阿迪、耐克一水都是Made In Pakistan, 我到市裡面的萬達,才好不容易找到了幾件Made In China的優衣庫。估計再過幾年,中國的商品,也得像日本那樣,標註一下「本國製造」才有人買了。當然了,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精英們,或許會覺得完善的基礎設施和遍地的Made In China是很自然的事情,所以才只注意到了勞動者的「勤勞」吧。
咦?好像有點跑題了,就此結束吧。
完美的經濟肉畜:
一無所有,一無所長,滿腦子宗教娛樂鴉片,和低級消費慾望。
負債消費,有口飯吃就及時行樂,沒飯吃就去搶,還不組織起來。
最好還無退路。
特指三大政治風向標群體 —— 黑,墨,綠。
之前聽說過敘利亞難民女孩被僱主惡意剋扣了四分之三工資也只能忍受著繼續工作的消息。
所以他們受歡迎,連資本媒體都把他們說成政治正確。
---------------------------------------------------------------------------------------------------------------------------------
不止中國人在國外不待見,我和英國人聊,得知包括東南亞在內,華人待遇都差不多。中國人待遇還算好的 —— 因為中國人太多了,影響力太大了,好多店得罪了一個中國人,然後傳開,就變窮了。近期中國在世界上各種收購,各種搞建設,也讓某些體虛的前強國(比如兩牙)開始正確考慮中國的形象了。
而其他小窮國家的黃種人才是倒霉倒到家的。
說真的,美聯航估計是知道是越南人的,然後現在後悔了吧?河邊走多了,欺負東南亞人多了,誰知道誤打誤撞就給推下去了。
華人喜歡乾的事,就是想辦法突破玻璃天花板,各種跳槽創業,搶白皮蛋糕吃,一有錢就往家裡寄,逆嚮導致資本流出。
當然不受歡迎了。
子曰:勞心者治人, 勞力者治於人來自黑綠地區的難民和移民承擔的工作是多數本地人不會去乾的,人家人口大部分中產化誰還樂得給你端茶倒水帶孩子掃馬路?可是你們留學生就不一樣了,受著與本地人同等水平的教育,也就意味著相似的就業方向,如果你們想留下來就變成了主體人口的競爭者。簡言之:外地B想來搶飯碗,滾粗!
紀錄片《與全世界做生意》第四季開頭講了個中國理髮師在義大利開店的故事。
2004年西班牙發生了一起製鞋工人衝擊華商,焚燒中國鞋城的事件,起因是華人憑藉渠道優勢,大量從中國進口各類鞋子,一雙質量上乘的鞋子只買5歐元,而西班牙本地製造的鞋子,成本就要八歐元。
中國人,或者說華人,雖然性格看似軟弱好欺負,可是對於西方人來講他們才是最兇狠的「侵略者」,他們不強姦,不搶劫,不偷盜,不殺人,老實本分的按照自己的節奏做生意,做事情,然後悄無聲息的把歐洲人逼的走投無路。而難民不同,他們組織性不強,來自四面八方難以拉幫結派,又沒有東亞人特有的工作熱情,頂多就是騷擾一下婦女,捅死兩個倒霉蛋,不至於威脅本國人的就業和生計。
新華社每日電訊。
今天,三百五十萬居民的柏林將迎來三百萬岳陽市移民。柏林市正式更名為岳柏陽林市,簡稱岳林市。一百年前,我國湖南文學家曾言湖南為東方普魯士。今天岳陽和柏林的融合,恰恰反應了兩地人民彪悍的民族性格對彼此的理解和信任。這一重大事件為中德兩國人民的友誼做出了突出貢獻。據新華社在當地的記者報道,勤勞的岳陽人民到了柏林,並沒有像敘利亞難民那樣等待柏林市政廳的救濟。在大批人口遷入而柏林人手不足的情況下,岳陽人民自己動手,發揮自立更生的精神,在柏林市郊的黑森林伐木建房,一座座帶有中國風格的房屋出現在柏林市郊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由於柏林緯度較高,並不適合種植岳陽人民熟悉的水稻。但是岳陽人民因地制宜地很快學會了種植大麥,並養起了肉牛和肉豬。一部分岳陽人民給柏林帶來了家鄉美食――油砸(炸)湊(臭)豆戶(腐)。整個柏林蒸騰著臭豆腐的味道,給性格高冷的德國人帶來了愉快的氣息。同樣,北歐六百萬人口的國家丹麥,將迎來由瀋陽濟南石家莊天津組成的由幾個省市緊急抽調的四百萬「環渤海鎮八方東方吃貨團」。吃貨團聲稱滅掉生蚝毫無壓力,並希望丹麥迅速保留一部分繁殖能力強的生蚝,避免此次一吃,熱情豪放的北方人民會把生蚝吃成丹麥的瀕危物種。回答問題的年齡多大?接收難民是國際義務,所謂救急不救窮,道理類似。難民和經濟移民是不同性質問題。中國人如果也申請避難,理由充分的話,他們照樣積極收。現在一些國家那麼多華人是怎麼來的?自己查查二十多年前的歷史。
難民再怎麼鬧,也就弄出幾個殺人犯強姦犯。
華人不聲不響,把白皮的飯碗搶了。
因為中國人民勤勞勇敢!吃苦耐勞!小聰明多多~~
中國人在外國做小商品之能力,對手難以匹敵。國外的畫風是這樣的:
正常營業時間:早上九點。起晚了:十二點。打烊時間:晚上十二點。心情不好:提前打烊。 周末雙休,所有假日外出度假,海浪沙攤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
中國人做生意是這樣的:
以義烏秀水貨為強大後盾,以全年無休早6晚10為服務口號,以價格低為殺手鐧,以服務態度優良為宗旨。
於是中國小商品就時不時遭受反華浪潮的洗禮。外國人真不是覺得中國人壞,而是覺得中國人和猶太人一樣做生意比較可怕,肯吃苦,會節儉,不愛享受,會鑽空子,競爭力太強。這樣的人到了老齡化嚴重,高福利遍地的歐洲,搶掉當地人的飯碗的危險性不小。
估計在歐洲人眼裡,接受菲佣一級的勞工還是可以的。比如不屬於歐洲的土澳那裡,肯做電工、清潔工、管道工、建築工的本地人已經很少,沒有來自越南、巴基斯坦、印度的外來勞工還真玩不轉。
有歌云:
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中國人
他們活潑又聰明 他們勤勞又靈敏 他們自由自在生活在那繁榮的大中國 他們善良勇敢相互關心 歐,可愛的中國人 可愛的中國人 他們齊心協力開動腦筋特別會生意他們唱歌跳舞快樂又歡欣
作為在歐洲生活許多年,相關專業的苦逼搬磚狗,看到這個問題覺得應該回答一下。就怕寫得大家看著比較累。
上面有位答主說:這個問題本身建立在錯誤的假設之上。我來幫他解釋一下。不僅國內有這種看法,我在德國認識的朋友當中也有很多人相信這樣一種觀點:認為歐洲國家近幾年大肆接收難民是為了填補(低端)勞動力空缺,解決養老金和社保赤字等等,這裡有一個基本假設:那就是該政策是基於國家社會經濟利益深思熟慮做出的選擇,換而言之,認為歐洲人覺得接收這波難民有利可圖。而這一點令人懷疑。
現在歐洲給人以一種中門大開的印象,始於2015年9月4日默克爾總理決定針對敘難民實施open-door-policy,彼時她(和德國的決策者們)腦子裡想的真是勞動力市場之類的事情嗎?
非常未必。
有一些情況可以佐證:
首先,歐洲難民問題凸顯最少已經有3、4年了,15年9月只不過是個拐點而已。作為居民直觀的感受,從大概13年某個時候開始,難民和其他渠道來到德國的移民開始多起來,其中一部分是東歐來的羅姆人也就是吉普賽人,另外一部分是中東北非面孔。答主家住科隆大教堂800米距離(沒錯那個著名的性侵案地點我每天經過),街上深色皮膚的人比例劇增,雖然科隆所在的北威州原本移民就比較多,但近幾年完全是一個新境界。
數據也證實了這一點,OECD給出的數據和歐盟自己的eurostat差不多:10年以前德國移民流入一直維持在每年三五萬的程度,而2013年上升到13萬,14年20萬,15年(加上開門之後的年底)共有50萬,16年內政部公布的數字是80多萬(由於登記混亂,具體不好說,有些機構甚至估計超過150萬)。
第二,面對這樣的情形,德國最初的反應是「必須遏制這股勢頭」。導致開門政策最直接的誘因海灘上死掉的小盆友照片爆出來之前,主流黨派和各大媒體的口徑還是「反對無節制流入移民,正在想辦法限制」。甚至八月一檔訪談節目中,默克爾還拒絕了一個阿富汗小姑娘獲得永居的要求(儘管小姑娘德語很流利,可以說融入的不錯),她那時說「我們不可能讓所有人都留下來」,把孩子惹哭了。15年之前難民問題和歐元危機並駕齊驅,大學裡討論的非常多——假如那會兒有人說「這波難民可以填補勞動力空白應該引進」肯定會被認為是腦子有問題。因為每個人都清楚,難民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對這事的用詞也是「problem」, 「issue」一類帶有負面意義的說法。
另一個代表是,70年代社民黨總理施密特在15年中撰文稱,歐洲應該組建共同防衛機制,強化歐洲邊境應對難民危機,這樣做不僅化挑戰為機遇,加強歐洲統一,更讓歐盟朝著軍事同盟這個方向邁出一步。共同防務也算歐盟幾代有識之士的追求了。
可惜事實證明他老人家想多了。後來急轉直下,施密特沒過幾個月也去世了。
第三,16年由於性侵案等德國國內輿論壓力非常大,AfD(德國選項黨)算是右翼民粹黨派,之前的綱領主要集中在反歐盟反歐元,難民問題爆發以後也直接把重點轉到這方面。政府拒絕封閉邊境,但做了很多努力減少難民。主要包括和土耳其簽訂限制難民的條約,簡單來說就是用錢和入歐談判作誘餌讓土耳其幫助阻攔難民;以及封鎖巴爾幹路線,忽悠歐盟其他國家接受難民分配計劃,加快遣返等等……要問有效沒有,有,不大。具體這些政策的問題就不去細說了,比如跟土耳其的博弈中德國基本沒有籌碼,結果非常被動,埃爾多安年初還威脅說「不聽爺的話爺鬆鬆手指先放五萬給你看看顏色」,滯留在土的難民儼然成為他打向歐盟的子彈。
縷一縷這幾年來發生的事情,你就發現德國並不真的想要難民,歐洲其他國家亦然。在此期間每個國家都有了以反移民為綱領的本土右翼民粹黨派,個個發展壯大。德國以外,某些主流政黨有所妥協,或者封邊境,如奧地利,或者降低難民申請者的待遇,說白了就是,逼他們走路。好比法國加萊。而南方的希臘之流壓根不怕,沒待遇難民並不想呆。
說白了中東北非難民,以及現在越來越多來自於SSA(中南部非洲)的難民壓根不是德國或歐洲自願引進的。自然也談不上想拿這些人能幹啥用,現在融入不太敢奢望,不惹事就阿彌陀佛了。
說到SSA,現在難民船都是這樣事兒滴:
去年開始德國媒體上也時不時出現類似「難民可以填補勞動力不足」這種觀點,認為如他們能迅速融入勞動力市場,稅收和社保體系可以從中獲利。像這篇:?konomen sicher: Flüchtlinge k?nnen Deutschland ein Milliarden-Wachstum bescheren 這種論調有為政府站台的嫌疑,怎麼說呢?一,出現的時間是難民「來都來了」,令人不免覺得好比到了一個旅遊景點雖然人多很爛然而「來都來了」就看看吧那種自我麻醉的心態……二,真那麼好你們幹嘛誰都不想要??
三,德國提的工業4.0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工業4.0要這麼多低端勞動者有什麼用?關於難民的素質不妨看一下來源國的成人識字率:敘利亞86%,伊拉克80%,阿富汗38%,想像一下街上隨便問五個人就有一個不識字的……這還不算中南部非洲一些國家的數據令你大開眼界。感興趣點這裡Adult literacy rate, population 15+ years, both sexes (%)。來的人那麼多,水平跟家鄉的普遍水平應該一致,沒什麼好講的,大數定理。
四,現在有一些較新的研究指出,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也十多年了,再加上阿拉伯之春又亂了幾個地方,導致不少人整個青少年時代都在戰亂中度過,沒來得及學文化事小,暴力的影響太大。難民到歐洲之後不像一般移民——或者,中國留學生——就想趕緊找到工作養活自己,經過戰爭的人可能主要想安靜一下,不願與外界產生什麼聯繫,把自己封閉起來。當然吃住免費每月三四百塊零花錢的福利也會消磨工作的熱情。可以看比如這個DIW(德國經濟研究所)的文章 https://www.diw.de/sixcms/detail.php?id=diw_01.c.542025.de
即使最樂觀的文章,對於如何才能快速融入,解決文化水平和宗教隔閡的問題,誰都沒有明確的答案。
說到這裡,回到題主的問題:為什麼要難民不要勤勞肯乾的中國人(或者其他比較高素質的移民)?因為不是一回事兒。其實歐洲國家會說他們很願意接受高素質移民,歐盟藍卡也一直在發,但歐洲國家都是民族國家(national state),對移民一貫比較謹慎,再加上各地移民局辦事作風官僚……而他們接收難民,則絕不是出於勞動力市場或人口學目的,真正的原因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難民經濟;二戰歷史包袱;德國人一貫的友好傲慢交雜的對外態度;說遠一點,還包括身為戰敗國在國際事務中一貫缺少決定權導致的價值至上,圖樣圖森破,等等造成15年的時候政府承受不住社會同情難民的輿論壓力實行開門政策。這就是一招棋錯,談不上策略;至於16年為什麼死不悔改,從黨派競爭的理論來看,此時「承認錯誤」有利於壁龕小黨(選項黨),最佳策略是表面死硬到底,一邊想盡各種辦法避免更多難民。
記得以前某位答主說起對德國難民政策的評價,大意是「默克爾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似乎多少有點言重,但我覺得可以肯定的是,她的難民政策是錯的,日後人們恐怕要為這個決定付出代價。更可怕的是,接踵而來的社會撕裂,平行社會(德語稱為Parallelgesellschaft,此處大概指假如難民群體長期無法融入,根主流社會產生隔離),宗教衝突,恐怖主義滋生……這些問題眼下任何一個黨派都回答不了,如果說15年那會兒封閉邊境還是一個辦法的話,現在窗口期已過。
德國和歐盟的未來在哪裡?我也很迷茫啊……
多數歐洲國家接收難民不過是迫於形勢做做樣子,說到底,難民誰都不想要,但是難民要來根本攔不住。接受,難民來,不接受,難民照樣來,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接受一下,表示表示人道主義,還能落個好名聲,另一方面還能禍水西引。對待難民還能怎麼辦,無產者無畏,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這幫人誰也惹不起。看看英國為什麼脫歐,很大因素就是難民的湧入,歐洲大陸好些國家給予了難民合法簽證,然後這些難民開始往經濟還稍好一些的英國跑。所以歐洲國家其實誰也不傻,表面上誰也不做出頭鳥,反難民,但是背地裡都想著怎麼置身事外或者拖更多國家下水一起收拾爛攤子。看看美國澳大利亞,人家就不接受或者接受很少的難民,隔著大洋,難民哪那麼容易過來,不接受你又能如何,幹嘛給自己添麻煩,這才是大部分國家的真實態度。
而留學生對於歐洲國家來說是教育賺錢的手段,多數國家的政策是留學生越多越好,好多國家的教育產值佔比已經是國家GDP數一數二的地位了,但是每年吸納移民人數基本不漲,隨著留學生人數一年一年的攀升,最後的結果就是留學生最後可以留下來的比例越來越低。其實每年能留下來的人數差不多或者略有增長吧,但是來留學的人數是突飛猛漲,已經是十五二十年前的10倍20倍了,所以多數人看到的結果就是留下來的可能非常非常低。
要知道二十年前留學生多數都能留下來,都能找到工作,只要想留下來,二十年前海龜又挺值錢,好多人還不想留下來。所以不是人家不喜歡中國留學生,要知道移民政策是針對所有人的,不是專門為了中國人特設一個比較嚴的要求,政策面前還是人人平等的。話又說回來,好多國家留學生最多的其實是印度人,比如特朗普移民新政據說最受影響的是印度籍IT員工。歐洲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移民地區(相較於美加澳),排外是絕對的,排哪個種族是相對的,如排遠東甚於排近東和中東。原因是多方面的。
1、接收難民是白左的一門生意,是有的賺的。 @Creamy絡 在知乎已經有詳細解釋。概括下來大致邏輯是這樣的:難民進來,國會撥款(反對撥款的會被罵沒同情心),難民於是擁護白左,仇恨右派;難民拿補助、生孩子,擴大了白左基本盤。白左進一步壯大,拿更多的撥款。如此循還。
相反,中國人在歐洲(包括美加澳)政治參與很不活躍,對華人示好不論於白左還是於右派都沒有選票上的幫助。
(如有差弛,引指正)。
2、華人嘛,並不是鐵板一塊,有老華人和新華人之分。老華人是指大概1990年及更早以前跑出去的那一撥以及從台灣、香港出去的那些,新華人大致指的是2000年後從大陸出去的華人。新華人經濟條件好、知識面廣、自信、愛國。老華人嘛,自信心因為以前中國的落後被徹底摧毀,出去後跪舔洋人,仇恨新中國,一有機會就抹黑中國。而老華人正是以前歐洲人(包括美加澳)關於中國信息的全部來源。所以歐洲人對於中國的信息基本負面的多、正面的少。這種情況短時間很難改觀。所以才有金燦榮教授的那番話:我們的一些同志以他們的淺薄和刻薄掩護了中國的戰略崛起。
3、中國人客觀上難以融入歐洲的生活方式。
雖然歐洲在科技和社會管理等方面比我們更進步一些,但個人認為在人文方面並不比我們強。比如吃、住、工藝品、業餘生活多樣性等方面,在歐洲生活的中國人絕大多數仍然遵循自己的傳統,甚至入教的也有限,即使入教,絕大多數去的也是華人教堂。當然也有可能是巨大的文化不同造成的。如西餐,吃多了真是想吐,品種少、味道差。從心裡上講,具備一定中國文化的中國人是或多或少拒絕西方生活方式的,少數崇洋女除外。所以中國人基本上不太能夠與歐洲人打成一片,自然也很難獲得別人的認同和青睞。我們經常聽說印度人在歐美混得比中國人好、很多甚至混到了500強里當掌門、巴基斯坦人能當上倫敦市長;而我們中國人卻基本極少有到這麼高的位置的。一些中國人到了一定高度上升空間受阻,不得不回國發展。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個人認為這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接受難民主要還是基於人道主義,並不是為了年輕勞動力。
這不是絕對的。像歐洲的國家匈牙利以前就有國債移民的項目,匈牙利政府為了不接受歐洲難民,尋求所謂的平衡。現在把國債移民的項目也關停掉了。接收難民是政府的面子工程,推脫不掉的國際義務。而吸引移民才是為了人才的引進和國家的經濟。
【轉】招女僕,來了四個萌妹子。一個愛碎碎念一個不好好乾活,還貪買菜錢一個脾氣不太好,有時候摔盤子一個她哥是旁邊市的黑老大,滅門記錄能繞地球兩圈來,選吧。
推薦閱讀:
※作為一名程序員,如何移民出國?
※華人為什麼沒有大規模移民印度?
※中國境內有多少來自他國的難民?
※澳洲 IT(軟體)技術移民難到什麼程度了?
※如果你選擇移民,你最想去哪個國家或者城市?吸引你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