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王垠的《微軟感受》?

2016.09.13 17:58更新:

收回前一篇文章

==============================================================

我就知道,我們認識的王垠從來就不是一個混吃等死的程序員。世界變了,他還是沒有變。想知道大家看到這條消息後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另外,?Windows 似乎並沒有比以前質量好很多?,你們有所體會嗎?

?在微軟工作之後,我似乎理解到了 Unix 和 Mac 的優點。Unix 的設計確實是丑,然而它把這種丑給標準化了,做得一絲不苟。我們說要做成那個樣子,那它就一定是那個樣子。丑是丑點,但你用的時候就不會很驚訝了 ?,大家有感同身受嗎?

?經過兩個月跟各種隊友打交道,討論技術,我覺得我在微軟的職位至少應該是 Principle Engineer?

難道輪子哥和王垠的差距這麼大了?

?有些事情反反覆復折騰那麼多次,費那麼多時間,到後來我發現自己頭腦都麻木了,都快忘了自己是誰了? 輪子哥是否應該教一下王垠,如何使用visual studio,來作為以前請教王垠的回報呢?

?過一天算一天,看看其他機會吧。? 王垠是否後悔當初拒絕其他公司offer的決定了?

這對於我們這些處於程序員食物鏈低端的求職者來說,有什麼值得借鑒的呢?

在下誠心請教,還望輕噴。———— 一個即將成為微軟中層的程序員。

最後,關於任何細節的問題,微軟好像並不care。如何評價微軟的 UI 設計? - Ryan Lau 的回答

微軟感受


如果提問者真心要問「這對於我們這些處於程序員食物鏈低端的求職者來說,有什麼值得借鑒的呢?」,如果提問者真的是自稱的「一個即將成為微軟中層的程序員」,那我就回答一下吧。(繼續黑王垠實在是沒意思。)

我覺得王垠這個故事最值得借鑒的地方在於,如果一個人在 people 和 direction 上不及格,technical 就算滿分也永遠突破不了底層。為什麼要把一個人的行為劃分為 technical、direction 和 people 三個方面來看?因為這樣比較容易解釋清楚大公司的級別系統是如何運作的,以及為什麼王垠不可能拿到更高的級別。

最容易說明白的就是 technical,這就是你能解決多難的問題,以及解決得有多好。給你很難的問題你解決不了,自然 technical 不行。給你容易的問題你解決了,但代碼質量低、架構混亂、維護成本高,這同樣是 technical 不夠高的表現。總的來說,technical 側重於解決問題,也就是中國應試教育擅長培育的項目。

與之對應並且相反的是 direction,也就是定義問題,一個中國應試教育從來沒有教過你的項目。這個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問題,為什麼你要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解決那個問題?如果你選擇了解決這個問題,哪些事情屬於這個問題的範疇哪些事情不屬於?這些都是 direction 關注的問題。

打個比方來說,你的目標還是在 120 分鐘的考試拿 100 分,但試卷如同 1000 分普通試卷的容量,要 120,000 分鐘才能全部做完,總分 100,000 分。沒錯,只要你做完 0.1% 就 100 分了,但到底做哪 0.1% 呢?這才是個問題。這份試卷有 90% 是你不會做的,剩下有 9% 是你正確率不高的,只有 1% 是你很確信能做對的。對於你擅長的 1%,你只要做其中 10% 你就能搞掂那 0.1% 的要求,但這還是大海撈針。

然而對於一家大公司來說,這個大海撈針的過程十分重要。選擇了對的問題,才能做出來有意義的答案。選擇了錯誤的問題,浪費大量公司資源最終什麼都做不出來,或者被同行打敗,那 technical 再好也沒用。

其實看王垠對之前各家公司的評價,大概可以看到這樣一種模式:我這麼厲害,為什麼總是得不到我應得的機會?為什麼上級總是給我一些不重要的事情去做?其實這樣的思維方式就已經表明了他在 direction 方面沒有什麼能力。他沒有嘗試去定義什麼問題值得解決,什麼問題適合用他的能力去解決,他覺得上天(上級或者是老師)應該把這一切都安排好了,給他的問題就是最最反應他能力的,他只需要把他 technical 方面的優勢展現出來,結果必然是非常有影響力的。然而上天並沒有什麼心思去照料他,他自己也沒有能力去找到正確的 direction。

當然有時時候你找到了正確的 direction 別人也不支持你。你的上級不相信你,不願意給你資源,甚至直接不批准你做你認為正確的 direction,強迫你繼續做他認為正確的 direction。你的下屬不相信你,不跟隨你的 direction。又或者是你的下屬沒辦法很好理解你的 direction,以為自己做的事情對你目標有貢獻,結果是什麼幫助都沒有。還有可能你的下屬 technical 的能力就不夠,幫不上忙還降低整個項目的質量。這時候就涉及到 people 的問題了。

所謂的 people,最終還是要服務於你的 technical 和 direction 的,或者至少是服務於整個公司的 technical 和 direction 的。你要讓 direction 跟你不一致的人信服你,或者至少是能夠跟他們做交易:我幫你這件事情,你幫我那件事情。你要讓 technical 不夠好幫不上忙的人成長起來,讓他們變得能夠幫忙。

從王垠之前的文章來看,他是從來沒有在意過 people 這一項的,反正其他人不喜歡他也沒問題,他的成功不依賴於其他人。但其實在公司裡面,尤其是大公司裡面,不依賴於其他人的成功是幾乎沒有可能的。一方面,你要選擇正確的 direction 就需要收集很多信息,例如公司未來計劃是什麼,重點會在哪方面投入,近期最大的障礙會是什麼。這些信息都在不同的人手上,你需要很多的溝通才能收集回來。另一方面,一個人的 technical 再怎麼厲害也是有上限的,你要你的輸出程指數級增長,唯一的辦法就是藉助別人的 technical 能力幫你解決部分你的問題,否則你達到自己的上限了就上不去了。

對於科技公司來說,級別增長對於輸出的要求都是指數級增長的,線性增長是沒辦法幫你晉陞的,只能拿更多的獎金。作為 senior,輸出至少要相當於幾個 junior,而且最好能做一些幾個 junior 各自為政做不到的事情。前者估計王垠可以做到,其它 junior 修改幾天才能完美的代碼他一天就寫出來完美的版本。後者他可能就做不到了,因為 junior 需要別人給他們定義問題,需要別人告訴他怎樣成長,而我看不出來王垠有這種能力。(如果他有這種能力的話,他在博客上抱怨的問題應該是不一樣的。他應該抱怨級別比他低的人不理解他設定的目標,或者是有意願但沒能力對他的目標作出貢獻。)

從 senior 到 principal 或 staff 的過程也是類似的,你的輸出至少是一個頂幾個,而且最好能做到幾個低一級的人各自為政做不了的事情。這時候 direction 和 people 就會顯得越來越重要,因為你要說服別人各自帶領自己的團隊單幹效果不如多個團隊分工合作完成你的目標好,那首先你要有個好目標,其次你要能說服人。王垠覺得自己應該是 principal,但他估計從來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如果一個 principal 要有能力幫助幾個 senior,讓他們做得比各自單幹要更好,那作為 principal 的王垠要解決什麼問題呢?(如果他真的有思考過和解決過這樣的問題,從他的博客是能看得出來的。沒有就是沒有,這沒辦法裝。)

回到最初提問者的問題上來,其實很多中國人晉陞的瓶頸真的不在 technical 上面,但 technical 在優化下去對全局的貢獻不大。你需要意識到自己當前的瓶頸在哪裡,是什麼阻礙了你的輸出指數級上升,然後專註於解決這些障礙。還是回到上面所說的,不要等著別人告訴你你的問題在哪裡,你要在千千萬萬的問題裡面找出來你身上的什麼問題如果解決了你能更快地成長。

因為原文鏈接已經 404,所以下面附帶 Google Cache:

微軟感受

在微軟兩個月了,也可以說一說自己的感受了。簡言之,我並不覺得微軟是可以發揮我才能的地方。我覺得我在浪費自己的生命。

在微軟的感覺,總的說來其實是煩和累。按理說在這樣穩定的大公司,工作時間不應該超過6點(甚至5點),然而我經常看到有人7,8點還在辦公室忙乎,甚至有人半夜還在通過 vpn 工作。當然,沒有人明確要求我必須待在那裡,然而看到那麼多人7,8點都還在,包括大小兩個 manager,我會擔心自己如果每天按時6點下班,會有什麼後果。從來沒有隊友對我輕鬆的說:「今天星期五呢,你怎麼還在這?該回家啦!」 相反,我會在星期五下午5點還收到這樣的 email,說:「PM還在等著測試結果呢,我知道你的機器出問題了,你能不能再加把勁,重裝下系統,跑這些測試?」 你可能不知道,跑這些測試是要好幾個小時甚至一整天的。上一次裝那個系統,需要繞過各種毛病和腳本的 bug,來回折騰,到處問人,花了我好幾天時間。

這兩個月以來,我做出了應有的努力去融入自己的團隊,去理解自己所在的項目,掌握自己所需要的工具,手到擒來。然而兩個月以來,我越來越感覺到這個公司氣氛的封閉和壓抑。彷彿每個人都怕別人搶了自己飯碗似的,不想跟你多說。我發現有好些人從來沒有接觸過 Windows 以外的其它系統,從來沒接觸過 Java。我發現自己所做的事情,被局限於修補別人遺留下來的 bug 這種毫無趣味的工作,這跟當年在 Coverity 做的事情沒有很大區別。我並沒有感覺自己是在被引入到更加重要,有趣,可以發揮自己才能的任務,而是被故意圈在一個小範圍。

微軟在招我的時候,努力的壓低工資和職稱,比我之前的職稱還低,還跟我說什麼「小公司的職稱不算數」。我本來早就不滿意之前的職位了,你還給我降一級,所以被我一怒之下斷然拒絕。結果不得不加了工資,改口說那職稱是為了我 performance review 的時候有優勢,進去之後會很快給我升職。我將信將疑,最後還是決定進來看看。不過到現在我逐漸感覺到,他們確實不知道我的價值,沒有考慮過我將來的發展。根據兩個月以來我跟各種級別人士的交流和切磋,我在微軟的職位應該至少是 Principle Engineer。因為還不熟悉微軟的工具和流程,我可以暫時委屈一下,然而看見我每天乾的那些無聊事,我沒有看到成長的希望。我對職稱,薪水和工作內容,都相當的不滿意。由於這職稱跟我的水平差距實在太離譜,我都不好意思把微軟的工作列在我的 Linkedin 上面。

好多年沒碰 Windows 了,再拿起來,發現它並沒比以前質量好很多,幾乎每天都要重啟才能解決某些問題。內部工具(包括 Visual Studio,Roslyn 靜態分析和各種工具性質的 Powershell 腳本)也有很多莫名其妙的問題,你按說明做了,卻不能得到期望的結果,還不給你合理的反饋信息,所以倒騰半天還不知道為什麼,沒法繼續做該做的事。微軟有些東西的設計理念確實美好,然而實現的細節裡面,就有各種問題。俗話說,一切都在於細節。所以你就發現,成天都在反覆倒騰,得出的結果卻非常少。很多時候,工作時間長並不是因為工作太多,而是因為工具不可靠,工作方式太笨。

在微軟工作之後,我似乎理解到了 Unix 和 Mac 的某種優點。Unix 的設計確實是丑,然而它把這種丑給標準化了,做得一絲不苟。我們說要做成那個醜樣,那它最後就一定是那個醜樣,而不是別的。丑是丑點,但你用的時候不會有出人意料的毛病,所有的毛病都是有文獻記載,載入史冊的 :P

有些莫名其妙的問題反反覆復折騰那麼多次,費那麼多時間,到後來我發現自己眼睛都花了,頭腦都麻木了,都快忘了自己是誰了。這就像一個在工廠擰螺絲釘的工人,而且那些螺絲釘不大可靠,一次還擰不好…… 這根本不應該是我做的工作。由於這種情況,目前我並沒有在微軟久呆的打算。過一天算一天,做做其它打算吧。

(有人跟我說有微軟員工想把我的文章翻譯了給我老闆,我請這些人儘管翻!其實我早就想寫一篇英文的,把跟美國公司的這些經歷永遠公開記錄在案,並且把某些特別惡劣的公司告上法庭。我早就覺得微軟的中國人好多陰陽怪氣的,甚至在微軟內部的華人論壇背地裡討論我。我不屑於認識這些人。)


根據兩個月以來我跟各種級別人士的交流和切磋,我在微軟的職位應該至少是 Principle Engineer。

就不要說title都打錯了。可惜的是,微軟對於技術水平的認定到Senior就結束了,升Principal並不是靠技術牛逼就上去的,主要靠visibility,正確的眼光,更重要的是,大家對你的喜愛(逃。只有你說的話有人願意聽,你才能夠真正做出貢獻,光牛逼是沒有用的。對一個問題能做出正確的設計,就是SDE II的要求。Senior都開始要求你要能夠帶動其他人的發展了,不能光自己蠻幹了。要是一味的覺得別人傻逼,而不去幫助他們成為像自己一樣牛逼的人的話,能不能做Senior都很難說。

由於這種情況,目前我並沒有在微軟久呆的打算。過一天算一天,看看其他機會吧。

《我為什麼離開微軟》


《我為什麼離開微軟》

今天領導把我叫到辦公室,莫名其妙得在白板上寫了三遍

principle principal

並反覆向我確認是否過了CET4!最後把HR找過來,逐條給我講了一遍微軟所有職稱!

我感覺我被侮辱了。不就是因為我在博客裡面說了幾句真心話嗎?

本來以為微軟這樣的企業會很欣賞我的正直和才華。能夠正確對待我提出的問題。但還是讓我失望了。

他們讓我感受到了大公司的傲慢,本以為他們面臨這麼差的形勢,會改變一些對人才的態度。看來我錯了。

看來他們的形勢還不夠糟,所以我決定離開這個地方,讓他們在未來的很長時間都生活在淡淡的悔恨中。

我要去一家形勢更差的公司,這樣他們才能珍惜我。聽說百度已經被甩出了第一梯隊,有人幫我推薦嗎?


Linux 和 Unix 裡面包含了一些非常糟糕的設計。不要被 Unix 的教條主義者嚇倒。學不會有些東西很多時候不是你的錯,而是 Linux 的錯,是「Unix 思想」 的錯。不要浪費時間去學習太多工具的用法,鑽研稀奇古怪的命令行。那些貌似難的,複雜的東西,特別要小心分析

談 Linux,Windows 和 Mac

在微軟工作之後,我似乎理解到了 Unix 和 Mac 的優點。Unix 的設計確實是丑,然而它把這種丑給標準化了,做得一絲不苟。我們說要做成那個醜樣,那它就一定是那個醜樣,而不是別的。丑是丑點,但你用的時候不會有出人意料的毛病,所有的毛病都是有文獻記載,載入史冊的 :P

微軟感受

Windows 避免了 Unix,Linux 和 Mac OS X 的很多問題。微軟是值得尊敬的公司,是真正在乎程序開發工具的公司。我收回曾經對微軟的鄙視態度。請菜鳥們吸收 Windows 設計裡面好的東西。另外 Visual Studio 是非常好的工具,會帶來編程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請不要歧視 IDE。要正視 Emacs,VIM 等文本編輯器的局限性。當然,這些正面評價不等於說你應該為微軟工作。就像我喜歡 iPhone,但是卻不一定想給 Apple 工作一樣。

談 Linux,Windows 和 Mac

然而兩個月以來,我越來越感覺到這個公司氣氛的封閉和壓抑。我發現自己所做的事情,被局限於修補別人遺留下來的 bug 這種毫無趣味的工作,這跟當年在 Coverity 做的事沒有很大區別

微軟感受

最後。。。

我為什麼當年會鄙視微軟?這很簡單。我就是跟著一群人瞎起鬨而已!

。。。

當然我不是在這裡打擊 Linux 和 Mac 而鼓吹 Windows。這些系統的紛爭基本上已經不關我什麼事。我只是想告訴新人們,去除頭腦里的宗教,偏激,仇恨和鄙視每次仇恨一個東西,你就失去了向它學習的機會

談 Linux,Windows 和 Mac

對於自我批判這一點,老王做的比任何人的都好,顯然,你們沒有領悟他的深意啊

當然,我在扯蛋


還是那個老梗,當你在馬路上看到所有車都在逆向行駛的時候,你就該懷疑到底是誰在逆向行駛了


不用槍頭全部指著王垠啦,其實微軟有王垠類似想法的人很多啊。唯一不同是其他人都是悶聲發大財,我知道的有這樣的例子:

  • 每天有效工作時間1小時,其它時候炒股

  • 做一些編譯、部署類繁瑣重複的工作,其實私下已經自己寫了個程序自動化,有效工作時間不超過一小時,平時是房屋中介

  • 有效工作時間不超過2小時,做了無數網站,擁有一把社交網站和各類電商

  • 正式職稱是SDE 2,平時到處去同事之間賣理財產品/保險
  • 據網友舉報,當然還有輪子哥,有每天工作一小時,平時掛在知乎上的(逃
  • 以上不限於碼工,我聽說過有PM連續兩年年終總結用了完全一樣的ppt。。。唯一改動是2014改到了2015.。。

  • 當然,還有通過工作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通過工作練手,時機一到就出去自己創業了額人大有人在。剪點資本主義的羊毛走的人也是比比皆是 ( http://www.windowscentral.com/surface-hub-and-hololens-team-members-depart-microsoft-new-perceptiveio-startup)

跟這些人聊過基本上想法和王垠差不多,沒什麼奇怪的,大公司而已。

另外一方面哦可以想想從這個公司學到了什麼,因為微軟給員工自己學習的時間還是比亞馬遜(我的老東家)充足,現在開源的東西也可以用,所以可以系統性學習很多東西。當然是否合工作相關就看個人興趣了

最後想說,IT界的職業發展就像打星際一樣,很容易一不小心就鹹魚翻身或者滿盤皆輸,所以大家都還是保持良好的心態不要隨便批評人家。我讀本科的時候王垠正在普及LaTeX,也算是中國LaTeX用的最早的一批人了吧,祝願他一切順利


池老師這是一時嘴順還是高級黑?

只能說,輪子哥是厲害啊。


坐等下一篇


噴完 Unix 的設計結果又繞回來了2333333

這真是毅種循環


我在學生時代,曾經度讀過王垠的博客,直觀感覺,才華橫溢,鋒芒畢露。

現在時間過去好多年,我也畢業工作了好多年,回頭一看,王垠的才華和性情一如當年。他是非常優秀的天才型技術高手,但是,多年的工作經歷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大公司里很多大型的項目不僅僅只需要技術,雖然,技術是非常重要而核心的一環。

在大公司里:

1. 技術項目通常服務於業務場景,通過技術手段解決業務問題,才是技術的價值體現

2. 大型項目是一個龐大的分散式系統,數以百計的服務和存儲以某種架構模式組合在一起,裡面的代碼量和工作量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它是以一個開發團隊的模式來維護和迭代開發的。因此,團隊合作和溝通技巧是一項基本技能

3. 不同系統之間的通信和交互,又會產生很多跨中心、跨部門、跨公司等聯調和介面通信,這裡又會涉及更為複雜的人員溝通和項目協調,合理和低成本的技術對接方案,良好的溝通和協調能力,都是比較重要的。另外,通過人格魅力、技術水平或者其他方式,來影響和帶動團隊其他成員,獲得他人的認可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能夠有效獲取他人的幫助,也是一種能力

4. 系統和系統之間,技術人員和技術人員之間,會存在大量的協作。這種協作越複雜,溝通和系統之間的對接成本越高,通過合理的架構設計、人員分工和研發流程規範,儘可能減輕這類型的協作成本。例如,系統之間合理劃分以某種通信規範降低接入成本(SOA、微服務),在研發流程中引入發布評審(評審新發布項目對原系統、用戶和進度的影響,更好地規避和把控發布風險)。

... ...

僅僅只有個人的技術,我們是無法完成全部工作,也無法解決所有問題。

有人常說,在大公司里,每個人都是一顆螺絲釘。

我們以此為例子來看,不同階段需要怎樣的能力去解決不同的問題:

第一階段,做一顆好的螺絲釘。(主要依賴個人良好的技術水平)

第二階段,搞明白這顆螺絲釘和其他螺絲釘的協作方式,並且嘗試優化它,讓它更高效。(依賴個人技術水平、團隊溝通、多人協作能力

第三階段,向其他螺絲釘發出溝通和協調,嘗試優化這一批螺絲釘的協作方式。(團隊協調和架構設計

第四階段,將這些螺絲釘組合為一個有機的零部件整體,高效為其他零部件提供有效服務,並且,改進零部件和零部件之間的協作效率。(業務和技術的架構設計,外部協作、協調和推進能力

... ...

誠然,我們在實際的工作中也沒有這麼清晰分明的所謂「階段」,有一些非常資深的技術高手,在某一個細分的具體領域深入研究,並不需要複雜的多人協作,個人將某個細分的公共基礎服務做得非常好,然後,被大量的業務和系統廣泛使用,這個也能產生非常大的價值。

在大公司里,個人的技術水平無法解決所有問題,「人的協作」(情商)是個重要的因素,不能被忽略。

騰訊公司內部的資深專家們,通常都是以整體業務架構和公共研發體系建設的維度來解決問題,支持業務和技術的發展。

王垠是個天才型的技術高手,他有他所擅長的領域,祝福他能找到自己擅長並且喜歡的東西。

祝願他前程似錦,事業順利。


更新:匿名是因為可能有認識的人。畢竟之前所有的贊加起來都不到這一篇的(雖然也不多)還硬要答題挺羞恥的。。。另外也是在職場的自我保護,誰知道會不會有人無聊到人肉呢。。。說到這裡突然感覺到,我們自己對所工作的地方也會有點抱怨之類的,但至少一來總體還是高興的,不至於非白即黑,對公司能給錢養活我一大家子也比較感恩,二來也是不願意半永久的留下讓人詬病的東西吧。

/* 前度回答的分割線 */

作為資質平庸在微軟待了7年半走時也不過是個63 (Senior第一級)的人,我的看法是:

1. 在正經公司待了幾年的人把這位爺的文章和這位爺的簡歷放一起一看就知道這位爺是什麼類型。

2. 推薦這位爺進微軟的同學不知道你現在心裡怎麼想。前段時間聽說這位爺進了微軟,真以為他會變聰明了腳踏實地,沒想到這才幾天就故態復萌。請各位還在微軟還愛微軟的同學們一定讓他的經理知道這篇文章,不然多拖一點時間微軟在中文社區的名聲真要被拖累成「這種人也招?」

3. 慶幸G家在做考評的時候可以對你非常不滿意的人寫unsolicited feedback,以及對價值觀(Googley)的考量。如果這位爺再次用任何途徑來了G,我一定會每次幫他寫一篇,讓他在破壞團隊風氣之前離開。

4. 中二是可以的,但年紀成這樣了還在中二,總得吃點虧。更何況吃過不少虧了還不自己改變,難道還指望世界為你改變?


這集我看過,到底啥時候出《我為什麼離開地球》?


王垠同志現在到了中國人多的微軟,還當自己身邊沒中國人看的到他寫的這種可悲blog么。

我賭十塊錢他不敢在自己的facebook上po英文版的。

另外,王垠同學惹大家反感完全不是因為什麼槍打出頭鳥。是因為他吹半天結果啥都沒有。


敢在在職的時候寫文章吐槽公司的,也就王垠了……


垠神在哪黑哪是必然的,上次評價他去微軟工作的時候我就說坐等垠神罵微軟。

這一篇比談 Google 已經收斂很多了。亮點是黑出天際的這一段:

在微軟工作之後,我似乎理解到了 Unix 和 Mac 的優點。Unix 的設計確實是丑,然而它把這種丑給標準化了,做得一絲不苟。我們說要做成那個醜樣,那它就一定是那個醜樣,而不是別的。丑是丑點,但你用的時候不會有出人意料的毛病,所有的毛病都是有文獻記載,載入史冊的 :P

啊啊啊真的好喜歡這段啊&>&<


一邊不屑修bug,一邊又說要重視細節,這很微軟。


我曾經在想,對於一個曾經習慣於 emacs, CMD 和 Linux 的 logs 的去微軟工作怎麼可能適應工具鏈

果然之前王垠沒怎麼用過 windows 下的開發環境

也許王垠應該去做個 Plan9 之類的項目(大霧


知乎——與世界分享王垠的博客


先不說這是否屬實,但這確實是很多實習生常有的想法。他們認為做設計寫代碼就是項目的核心。卻看不到質量管理、人員分配管理、技術選型、需求溝通、測試、代碼評審……很多項目中的工作。至於作者提到的軟體價格和作者的工資問題,軟體的價格遠遠大於程序員的勞動成本是必須的。首先公司要盈利,這是公司存在的本質原因,其次剛才所說的項目管理 成本要加上,還有銷售成本也是要加入的……總之雜七雜八加在一起,自然價格就高了。反過來說,如果作者認為不公,可以自己開發自己銷售。那時候就會知道其 他成本的所在了。


// 本回答可能包含原創研究未查證內容

// 如認為文中有錯誤或不準確的地方,歡迎在評論中指出

雖然看上去可能有點離題,但是我想借這個地方,來向大家科普一下認知失調是什麼。

不知道大家覺得人腦最厲害的地方是什麼?要我說的話,是「合理化」的能力。也就是通過分析、歸納,給外界發生的現象製造一個「理論」,讓世界能夠變得「合理」的能力。正是靠著這樣的能力,人類才發展到了今天的地步。

不過這種能力不僅僅是向外的。人類同樣也在用著這個能力,解釋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而這一點,就造成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現象。

一些大腦右半球受損的中風病人會有一些非常奇怪的行為。這些病人往往身體會有一些大腦損傷造成的殘疾(比如說左手不能動之類的),但是病人本身卻完全意識不到自己有這樣的殘疾。比方說,你讓他舉起右手,他可以舉起來;但是你讓他舉起左手,他就舉不起來了。但是要是你問他為什麼不舉起來,他不會意識到是因為他沒辦法舉起來,而是會「編造」一個理由,比如「我懶得動」。[1]

還有一些更離奇的病例。這些病人因為視覺中樞受損,是完全看不見東西的,但是他們自己卻完全意識不到這一點。就是說你要是問他們看見了什麼,他們會「編」一個回答。不是因為他們想說謊,而是因為他們意識不到自己看不見。

這些病人之所以會有如此的行為,和我開頭說的「合理化」的能力是分不開的。人腦總是在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這些病人的特定腦區受損,因而無法得到「自己的手舉不起來了」這樣的信息。別人讓我把手舉起來,而我的手並沒有異常,但是我卻沒把手舉起來。那麼這裡就只有「我不想把手舉起來」這一種合理的解釋。一直在進行著「合理化」工作的大腦就自動給自己的行為加上了這個解釋。

不要以為這是只有病人身上才會出現的事。神經科學上有一項技術叫做透顱磁刺激(TMS),利用變化的磁場,可以透過顱骨非侵入性的刺激特定大腦區域。神經科學家利用這個技術設計了一個實驗。被實驗者被要求按他們自己的想法隨機舉起左手或右手。實驗者發現右撇子有大約60%的可能會選擇右手。但是當實驗者使用TMS刺激被實驗者特定大腦區域的時候,實驗者有80%的可能會選擇左手。

有趣的是,不管是哪種情況,被實驗者都覺得自己是按自己的意願選擇那隻手的。[2]

我們一般會覺得我們選擇做某件事是有特定的理由的,但是很多時候這個所謂的利用只是我們大腦自動對我們的行為進行「合理化」的結果。

那麼這些和認知失調到底有什麼關係呢?簡單地說,認知失調是指一個人存在幾種互相矛盾的認知。這裡的「認知」可以指看法、價值觀、信念等等。這幾種互相矛盾的認知互相之間的衝突在人的內心形成了一種內在的張力,促使大腦的「合理化」能力採取某種措施來消除這種緊張關係。

這樣講有點抽象,我來舉一個例子吧。上世紀中,有一夥宗教團體認為世界將會在1954年12月21日被一場大洪水毀滅,只有信這個教的人會在20日午夜得到外星人的拯救。於是他們就在20日晚上聚集在一起,等待外星人的到來。

當然,後面的事我們都知道,地球當然沒有被毀滅,他們的預言錯了。但是這夥人非但沒有因為預言失敗而離開宗教,反而變得更深信不疑。他們相信自己聚集在一起的時候是如此虔誠,因而感動了神,拯救了整個地球。[3]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認知失調案例。信徒們心裡有兩種強烈不調和的認知。一邊是自己深信不疑的宗教信仰,另一邊是沒法否認的現實。為了消解這種不調和,他們大腦的「合理化」能力,自動地給出了這個在我們常人看來很不合邏輯的解釋。

這裡需要強調一下,認知失調並沒有什麼不對。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認知失調的狀況,而我們都會想要對認知進行「合理化」。所以我們不應該認為認知失調是一種「缺陷」,而應該把它看作一種理解人類行為的工具。

再舉一個貼近日常生活的例子吧。「來都來了」這個說法恐怕經常會在生活中聽到。這也可以看成認知失調的一種表現。如果你很期待一項活動,但是實際去做了之後卻發現並沒有你預想的好。你的期待和現實之間就產生了一種認知失調。在這種情況下,人往往會開始覺得其實這項活動並沒有那麼無聊,以此來消除認知之間的矛盾。

好了,說到這裡,希望你對認知失調已經有了初步的理解。你大概也能明白為什麼我會選擇在這個問題下面科普認知失調了吧。

課後練習:如果一個人一波三折換了一個工作,卻發現實際工作環境並沒有多好。根據認知失調理論,這個人會作出怎樣的反應?

[1]: Recent Advance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Neglect and Anosognosia Following Right Hemisphere Stroke

[2]: Focal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nd response bias in a forced-choice task.

[3]: When Prophecy Fails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王垠在微軟「罷工」?
怎樣看王垠的《談談Parser》?
如何評價王垠的《編程的宗派》?
怎麼看待王垠對 Haskell 的評價?
如何看待王垠的 《對 Rust 語言的分析》?

TAG:微軟Microsoft | 王垠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