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羽毛球的商業影響力?

羽毛球作為一個普及度極高的民間運動,但橫向對比其他運動,其商品,運動員收入,俱樂部收入,產業形式都遠落後於其他大眾性球類。不和籃球與足球相比,為何其商業化還不及網球呢?

羽毛球作為行業,個人和整體應該如何方向發展?


打破國籍限制,加速商業化。

足球籃球網球能有今天的商業化程度都是打破了國籍限制,籃球領域影響最大的不是世界盃奧運會,是NBA,足球領域世界盃洲際杯很重要,但俱樂部聯賽和歐冠是日常最吸引人眼球的。網球是四大滿貫,而且選手以個人名義參賽,雙打允許跨國籍搭檔。

羽毛球的選手就三個類型,第一種是國家隊選手,不解釋大家都懂。第二種是鮑伊摩根森那樣的,自己有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意,然後掙了錢出來打比賽。第三種是林丹李宗偉蓋德這樣的,得益於國家隊的培養但是現在能力強了單幹的。

第三種才是羽毛球商業化的希望。


這真是一個任重道遠的問題,我殘忍的對待自己有限的知識儲備強答一發。

一 頂級球員公關形象

比如顏值、氣質,榮譽觀、集體觀、勝負觀、個性觀,公關意識、知識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具備高超的技戰術水平時,有沒有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平易近人的為人處世態度。

尤其是公關意識以及知識文化,大概是一個硬傷,比如這次奧運會上的表現。

我國很多頂級運動員都是從小學體育,初中文化已經是比較好的,後天環境並沒有側重培養,導致現場採訪被吐槽,綜藝娛樂打醬油。只表現出來了一個憨厚可人。

所以呢,希望有關部門可以對運動員進行一些必要的引導,不要在二十一世紀還把頭腦簡單四肢發達這個標籤貼在運動員臉上。

二 品牌公司推廣問題

主要是贊助大型賽事,業餘比賽及俱樂部聯賽

大型賽事和業餘比賽的贊助推廣做的相當普及,已經爭搶第三世界的零散球員和偏遠高校校隊隊員了,還有貼吧論壇QQ群,這對比其他運動項目簡直是不可想像。

而商業化第一步的俱樂部聯賽呢?

去年俱樂部聯賽最屌的那個被禁賽了,大家都知道。

世錦賽時世界羽聯都可以給你一張外卡,可是俱樂部聯賽品牌偏偏不讓上場。

意思是要上場,你把褲子和上衣脫了,剩條內褲,剛好可以宣傳自己的品牌嗎?

希望能打破品牌贊助的壁壘,比賽的觀賞性和關注度比什麼都重要,有人看,品牌投入的東西才有回報,這個產業鏈才能形成良性運轉。

而目前線上推廣則持續走偏,中羽及各大論壇器材測評大走情懷風,文字遊戲炫技風,讓業餘愛好者亂入坑,有基礎的愛好者不知所云。

或許是發稿費的領導喜歡,如果讓一個消費者來看,很多軟廣只能感動作者,膈應大多數人。

對於體育運動,最終是要在地面上進行對抗的,吹上天了也沒什麼用,又不是放衛星。

測評是為了深度解讀產品特性以及使用感受,並且以較高的還原度反饋給具有購買意向的消費者。

所以請大家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

三 服務質量難以提高

銷售人員出於銷售激勵,推介往往先推高價位,並不會推薦合適使用者的器材。

品牌,經銷商以及從業人員互相詆毀,造成惡性競爭,致力於各品牌與全行業強強聯手,共同打造較差的消費體驗。

他家的拍子是假的,我家的是真的。 他家的穿線師是野雞,我家的是大師,是國際認證大鴕鳥。

再者,由於羽毛球運動項目的特殊性,相對較高水平的對抗,是應該有相對應的關於穿線服務,運動防護方面的重視,不過基本上被無視了。

哪個商家願意宣傳自己沒有的好東西呢,太少了。

我記得只有小米,為發燒而生。

啊,多麼坦率的品牌。

三大品牌從09年開始就一直在互相撕逼,導致高投入造成的運動體驗低回報。

不過最近兩年李寧和勝利有對終端的培訓了,贊一個。

四 銷售渠道多元化,商品品質良莠不齊

市場擴展開以後,各經銷商頻頻價格戰。V家說買Y家的是賣國賊,Y家的說無三折不L,L說無特價V,多好,大家都別玩了。

品牌公司出於銷售額的提高及市場佔有率,往往採取無視的態度。

部分無良商家以次充好,低進高賣劣質產品,拉平毛利。

話說9500這把拍子,天貓160包郵送線手膠還送十二隻大包,鬼斬天貓賣700塊,還是中羽某著名商家,我只能說,你家真是太屌了。

要說都是正品,我是不敢信,你要說品牌公司欠了你一萬塊搬磚款,哭著求你不要剁他手,轉身就把某大工廠的所有權轉贈給你了,我信。

以次充好,多麼完美的自斷大屌行為!

從長遠來看,對該項目的商業化推廣也是極為不利的。

這一點應該有監管,價格的把控,對於不規範市場行為的懲罰力度,需要品牌的發力。

五 比賽觀賞性的局限

有人認為羽毛球適合家庭娛樂,現場以及轉播觀賞性不高。

這點不能苟同,從觀眾的反應來看,這項運動的觀賞性是非常高的,主要是競技羽毛球與大眾和平球之間的隔閡,導致大部分觀眾在觀看轉播比賽時並沒有很好的代入感。並且適合家庭娛樂的運動由於場地要求及參與人員數量要求更低,活動更好進行,這是大眾娛樂項目不具備的。

而目前的局限性主要是線上轉播對現場比賽的還原度較低,很多精彩的對決只能通過慢動作回放進行局部還原,丟失了一大部分看點。

相信VR技術的直播應用可以解決這部分問題,最起碼可以切換視角,有的人喜歡一直看後腦勺,有的人喜歡一直看網柱,還有的人喜歡看地板,或者褲襠,還有菊花,未來都可以滿足。

還有,請允許我吐槽龔偉傑、童大媽。

解說時主觀輸出部分太多,作為一個受眾極高的專業解說人員,對技戰術水平的分析我看是不出來什麼問題,畢竟聽到最多的就是呵呵呵呵呵,哎呀,好球,精彩,太精彩了。

要麼就說著說著就沒了,甚至比賽都不用看,只要兩個人提高了音量,我就知道中國隊得分了,兩個人為什麼這麼打?誰那個球好在哪呢?

我覺得看一場比賽,最終不僅能看到高水平的精彩對抗,並且能學到一些實戰技巧,讓人看一場就有想打一場的衝動,可是並沒有,有的人打著奧運會比賽就想打隊友,有的人看著直播就想打解說打記者。

六 比賽的獎金設置不合理

這是最關鍵的因素了,不過也真是一個傷感的話題,無論打球的人怎麼吹捧,什麼貴族運動,高端紳士運動,高逼格運動,職業羽毛球運動員通過比賽拿到的獎金跟通宵玩遊戲的宅男們的收入差遠了。

去年的英雄聯盟,冠軍100萬美元,亞軍25萬,三四名15萬,五到八名7.5萬,九到十二名4.5萬,十三到十六2.5萬。

Dota就不說了吧,前幾天TI6決賽,幾個中國小夥子一場比賽一個人1200多萬人民幣獎金,作為林丹和諶龍可能需要大滿貫十輪才能達到。

有的人會說他們可是封神了,會有源源不斷的代言費,可是目前做到的只有林丹。

李宗偉就不說了,人家是拿督,沒得比。

老四大天王一大把年紀了,還要出來做顧問,給大家陪笑臉,也不容易。如果你去哪家球館打球恰好碰到他們在客串,或許可以給他們買瓶飲料以示支持。

2015年世錦賽是80萬美金,24個人分,平均一個人能分到3萬美金。你可能會說有金牌,很可惜,金牌不是金的,或許值幾千塊,但還會生鏽呢。

七 世界範圍內的普及程度

我認為是和職業運動員的收入回報息息相關的,訓練了十幾年,還就只有一小部分人能有資格打七八年,只有世錦賽,全英賽奧運會,湯尤杯,各種公開賽,打完就失業。訓練高投入,比賽低回報,連蓋德都喊入不敷出,說他對羽毛球的堅持是因為熱愛,那麼還能吸引多少人加入並且把他當成職業呢?

私以為老一代偶像班子退役以後,不僅國羽面臨著青黃不接,國際羽壇都是青黃不接。

有很多想打球的沒錢訓練,有錢訓練打的也很好的卻沒有渠道進入職業圈。

有錢是能進職業圈,可是對手演技都不好。

真他媽神煩。

哎還不如打打牌,贏點零花吧!

麻痹的還被禁賽了。

真是欲哭無淚。

所以呢,打球好的要有合理的上升渠道,俱樂部聯賽以及各種賽能辦的好看一點,通過比賽門票,轉播授權,明星周邊等產品來反哺運動員,相信羽毛球這項運動在商業化上,上升空間還是很大的。


推薦閱讀:

正式羽毛球比賽中,(在暫停,擦地,challenge等時機)可以隨意吃東西嗎?
如何評價2017年全英公開賽男單1/4決賽林丹2:1逆轉安賽龍?
如何看待林丹在2017年全英賽半決賽0:2負於小將石宇奇?
羽毛球雙打接發區為什麼比單打要小?
2017 年羽聯迪拜總決賽安賽龍的最後一球的提前「攔網」犯規嗎?

TAG:羽毛球 | 羽毛球比賽 | 羽毛球運動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