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會儒家思想的精華?
如同佛道兩家依附有巫蠱扶乩,對學習者的危害不可謂不大。儒家思想在歷史演變中也被染污了不少,一些用來束縛人心的東西,現在肯定是不合時宜了。
那在治學過程中,初學者要注意哪些典藉,原則或方法,才能行之有效地避開其中糟粕,體會到儒家思想里不易的精華部分呢?
儒學就是中國人的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就算要我們保持:積極進取、厚德載物、堅韌不拔、理性平和的精神,有點良心、有點底線,如此而已。
關於儒學之樂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407458/answer/152223583
關於仁義禮智信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539611/answer/155985044
儒學更非高不可攀,沒事讀讀論語就足夠了,有良心比有一屋子的學問好太多了
謝邀。
道為三皇之學,儒為周朝之學,孔子的精神導師,可以認為就是周公。道為儒之本,儒為道之末。老子是三皇之學的集大成者,孔子是周朝之學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思想的實際創始人。這便是儒學的源。
接著,是儒學的流。孔子之後。儒學分成了很多支。韓非子,在《韓非子·顯學》篇所提出的分法,認為儒分為八。這八家裡,又有大儒,有雅儒,有俗儒,有賤儒。下面是具體的儒家各支。
第一家為子張之儒。
孔子對他並不太滿意,曾經批評他「師也過」,「師也辟」;而荀子則在《非十二子》中罵子張是「賤儒」。
第二家為子思之儒。
在春秋戰國之際有兩子思,一是孔子的學生原憲,一是孔子的孫子子思。都有可能是韓非所指的子思之儒。他也是大儒孟子的老師。通常認為,作為孟子的老師那個,為孔子之孫的那個子思。
子思,姓孔,名伋,孔子之孫。相傳曾授業於曾子。孟子受業於子思的門人,發揮子思的思想,形成思孟學派。
荀子在《非十二子》中論子思、孟軻之學,謂:「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猶然而材劇志大,聞見雜博。案往舊造說,謂之五行,甚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案飾其辭而祗敬之曰:『此真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軻和之。」
第三家為顏氏之儒。
此顏氏何所指,歷來的學者也有分歧。有主張顏無由、顏回、顏幸、顏高、顏之仆、顏噲、顏何和顏祖以及顏濁鄒的等等說法。主流的說法認為是指顏回。
顏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學生,姓顏,名回,字子淵。春秋末魯國人。少孔子三十歲。
第四家為孟氏之儒。
指的是孟子的學派。孟子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是繼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又一最有影響的大師,封建時代被尊為「亞聖」,又與孔子並稱「孔孟」。
第五家為漆雕氏之儒。
孔門弟子中有三漆雕,即漆雕開、漆雕哆、漆雕徒父,因此,究竟為何人,也往往所說不一。通常認為是漆雕開。
漆雕開:孔子的學生。姓漆雕,名開,字子開,又稱子若。春秋末魯國人。少孔子十一歲。據《漢書藝文志》記載,他的後代著有《漆雕子》十三篇,成為儒家的一派。
第六家為仲良氏之儒
仲良氏:名懷,魯國人。據《小戴禮記·檀弓上》、《詩·鄘風·定之方中》毛傳引仲梁子語,則仲梁子乃兼有曾子、子夏二家之學派。
第七家為孫氏之儒
孫氏:恐脫一「公」字,應為公孫尼子。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有《公孫尼子》二十八篇。
第八家為樂正氏之儒。
樂正子:名克,孟子的學生,當時正在魯國做官。《孟子·梁惠王下》:「樂正子入見。」《孟子·告子下》:「魯欲使樂正子為政。」
孔子,孟子,荀子,為先秦儒家的三座高山,也是中國歷史上儒學的三座高山。後世的儒士,不論是漢儒,唐儒,宋儒,明清儒,都難以忘其項背。根本沒法比。
中國文化的道統,是沿著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失禮而後法這個脈絡發展的。中國所有的學問,都是同源異出,一道各用。
所以,適合天真淳樸之人的老子的學說退出了舞台,緊接著就是孔子的學說,以仁來粘合已經人心不古的社會,呼籲人們要做君子。仁的秩序崩潰,孟子開始出現,呼籲已經失仁的人們要講義,要做大丈夫。社會失義,孟子也退出了舞台。荀子出面,認為要以禮法並重,改造這些不仁不義的壞人,所以他認為人性本惡,必須要化性起偽才行。
荀子之後呢,韓非認為,這個社會越來越爛,已經沒法講禮了。他從荀子的禮法並重,王霸並舉,變為單純的強調法,強調霸。
韓非之後,單純的法,似乎也不行了。因為秦朝以強力摧枯拉朽的蕩平了六國,終於實現了天下大一統。這是荀子的一個夢。也是韓非的一個夢。始皇帝,幫他們實現了。但是卻短短的十幾年,二世而亡。說明,統治思想,應該是有些問題的。
秦亡之後呢,中國的智識階層開始反思。認為秦國的政治思想,太過於殘暴和霸道。法家的思想,沒有人性和人情味,也沒有仁義。他們認為,應該是華夏的文化道統出現了問題,於是開始出現了一次文化溯源運動。黃老之學,一度成為了西漢正統,這是一次從霸道向王道的復歸。
黃老之學,恢復漢初社會元氣上面,起了很大作用。這一口氣緩了過來,大一統帝國,又必須得配一套王霸思想,這時候董仲舒應運而生,創立了漢儒。漢儒,就是一鍋大雜燴,把很多先秦的思想,都雜揉在了一起。
可以說,漢儒一開始就是先天不足。把一地的碎鏡子,拼湊成了一塊完整的鏡子。雖然外面看上去是好的,內核上處處都是裂痕。最後搞出來很多妖蛾子。
隨著漢朝的滅亡。漢儒這塊碎鏡子拼圖,也終於再次破碎。中國的文化潮流,再一次出現了溯源運動。那就是魏晉玄學。再次回到了道統的源頭上,不過這次文化浪潮的發起人,水平不怎麼樣。所以這次所興起的學問,也流弊很多。漢儒起碼還想著把道統拼接起來。王弼這些人,直接把一堆的碎鏡子,一揮袖子給扔到了垃圾桶里。什麼都沒了,就剩下了一個無。
道統壞亡,以至於接下來的唐朝,大一統幾百年,也沒出現幾個大儒。老子孔子荀子韓非們的那個道統,到了唐朝,斯文已經掃地。三百年,只出現了兩個配廟的文士。可見,唐朝是一個沒文化的朝代。全民歡唱周杰倫,唐詩大興,學問大敗。
唐儒基本上不值得談。所以,宋儒再次開啟了文化溯源運動。這次運動,出現了很多極其聰慧光芒四射的大學問家,那便是北宋五子為代表的宋儒天團。宋儒,和唐儒相比,那是欺負唐儒。和漢儒相比,也顯得更加的璀璨。這次,宋儒天團,再次回到了中國文化的源頭,道。他們開始以道援儒,這是宋儒最大的特點。以至於後世很多人,一度認為理學是道學的分支。
宋儒的工作,比漢儒做的更為出色些。但是,他們的路似乎走的有些偏。並且越走越遠逐漸偏離了儒學經世致用的本旨。出現了體系化,本體論化的特徵。也就是說,宋儒的理學,更像是柏拉圖的那種類型的思想,而不太像老莊孔孟的那種思想。他們的工作雖然很出色,但是卻似乎用力過猛拔斷了源頭的那顆根。以至於後世的幾朝,再也無法發起文化溯源運動。
明清儒,只是宋儒的註腳。沒什麼好談的。這裡面的幾波人,有兩個大儒,一個是王陽明,一個是王夫之。而且,王夫之強烈反對王陽明。認為王學使人任性而廢學,對導致明朝亡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王夫之,以一己之力,完成了對宋儒天團的批判和革命,也順帶革了王陽明的命。他是中國幾千年經學道統的絕唱,也是一個句號。就像傍晚里的夕陽,那麼美,又那麼令人惆悵,因為一切都快要結束了。
王夫之,有個精神上的學生,叫曾國藩,曾打敗了長毛妖教,這是華夏道統的最後一次的自救。也是文化尊嚴之戰,中國已亡,華夏不可再亡。王夫之的思想和精神,一直影響了幾代人,譚嗣同,毛澤東,都可以認為是他的精神上的學生。
到了民國,共和了,民主了。雖然驅逐了韃虜,趕走了異族統治者。但是,漢人的文化亡了。亡于洋人,亡於新文化運動。這個時候,出現了辜鴻銘。如果說王夫之是華夏道統的絕唱的話,那麼辜鴻銘則是華夏道統的輓歌。
辜鴻銘一曲唱罷,作為文化的華夏已亡。殭屍隊上場,這個殭屍隊,就是新儒家,以及國學運動。
很多人一談儒家思想,就覺得那是奴役人的,洗腦的,這是因為,晚期的儒家,根本就沒有大儒,甚至連雅儒都沒了。只剩下了俗儒和賤儒。
真正的儒家精神是什麼呢。應該是以天下為己任的大儒。他體現在孔子,孟子,荀子,張載,王夫之等人的身上。那就是,一個人,可以成為大丈夫,可以成為君子,可以成為志士仁人,可以成為賢達,可以成為聖王。只要你能修得一身浩然正氣和治國平天下之術。
儒家不是裹小腳不是世俗禮儀,也不是愚忠愚孝,這都是後世的俗儒賤儒。所以,有識之人,要學儒,就應該學大儒之道。這才是儒家真正的精華。謝邀,什麼是儒家的精華?每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能持之以恆的去探尋,這個過程本身,已然成就了儒學的精華。
避免糟粕的話,有幾點建議作參考:1.開蒙:從三字經開始讀。要想學精華,就得先學基本的治學態度和能力。個人認為這種態度能力素質本身就是天道的體現和儒學的精華。學之以序,學之以專做不到的話。只能和精華說拜拜。這其實也是無用之用的意思。一下子就想找精華,那麼精華只能變成糟粕。
2.通經:學儒的過程是一個進入細節的過程,否則真正的原則就一兩個字,說了也體會不到,那也就是一兩個字而已。所以精華在細節中,在學以致用中,而非大的理論,完善的思想體系,或者深奧的思想。看看先秦典籍,五經所述,大都是很具體甚至瑣碎的東西,而非概括的東西,儒學本身就構建在細節之上。然後和諸子的概言相匹配。就會理解更深入。所謂離寓無道也,沒有載道之器載之,無道可言。不深入,只能算是名人名言,或者泛泛了解,實無精華可言。這種把精華藏於細節中的表達方式,一定要正確認識,不能看輕而生自大。否則,難以深學。
我貌似寫過。儒道兩家皆上承三代官學。若分之,一個是體,一個是用。所以說道德之學是三墳五典的守藏版。而詩書禮樂則是記載描述及其應用的直接體現。
只說儒學的話,精華就在官學四術上面:詩書禮樂。周易其實是占卜之學,在夫子之後,變成了延續八索之學的載體。春秋判定善惡忠奸的目的太明確。所以不好列入初學。樂經亡佚。那麼算下來,就是詩書禮易。這四經以及其延伸是現傳儒學的四條台柱。或者說四個方向。
3.辨實:儒學八脈,稷下之學,漢代經學,魏晉玄學等等都是各個時代大儒對於這幾本經典的解釋發展出來的學問,包括孔孟荀等諸位儒家先師。所以經是子之基。而精華就在經中,諸儒闡經著述而已。才有六經注我的說法。包括論語和孟子荀子這三本。當然因為夫子刪詩作禮傳易。所以他的地位是不同的。很多時候他所出也變成了經。這個無所謂。不用太計較。
傳到唐代,反倒是一次綜合。五經註疏基本就是唐代定下來了。於學界的看法不同,我們認為唐初儒學沒有漢代經學的古今文之爭。又不過誹老莊。也沒和佛學相雜。所以算是一次儒學的巔峰時代。雖無赫赫之名但有其實。秦王十八學士皆不同凡響。尤其是陸先生和孔先生對於儒學造詣極高。而宋儒看不上唐儒,也貶低漢代經緯之學,是他們覺得先輩們瑣碎繁雜,抓不到根本精華,所以才立各種名目的學問出現。一來是有兩次文明斷層,很多東西傳續不完整了,二來這也是他們必須得踩在前輩的肩頭才能前進,以便對抗異學侵襲的方式。對抗就會融合。所以宋代出現的儒學三駕馬車。關學最精,理學為正統,心學別有他用。也許在名上特別突出,但是在實上很難說勝過先儒。所以思想史的地位很高,但是就儒家精華來說,未必勝過唐漢罔論周秦。而歷史證明,自宋以後的儒家與華夏文明一樣山河日下。一千年的上山,就得經過一千年的下山。哈哈。清初船山實學固然開唯物之先河。但非老太過。不見天地之純。也未盡道德本意,所以對於這個世界的真相的挖掘上難以稱道。不過確實是適應這個時代走向的學問。實學者,時學也。
4.就事:學以致用,才是真知。所以儒家的學問要落在接人待物,人文就事上。把學到的東西析出其中精華,然後靈活用在現實生活中。才會更深的理解精義。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急躁。
打個比方:巫蠱扶乩不知你具體指的什麼。如果說的交通無形,那麼應該是沒有實際經驗後的誤解。儒家也有通神祭祀的方式方法,甚至是其核心。但凡讀過五經的人都會清楚這點。尤其禮學和卜算之學到了最後無非也是這些。不深入學,不切實用,沒有實際的體會。就會泛泛反對或者支持。貼標籤扣帽子吧。宋代之後的儒學因為道統和科舉的問題,經常性的犯這類錯誤,言人不言事。所以在只在仁義上嘴炮的儒生,會寫八股文章,講大道理。文而不武,學而無術,六藝不習,也不知交接,言禮教而不得其本。那麼一條腿的儒學酸腐味道日重,最後就變成被打倒的孔家店啦。若非主流明清儒學失去其精義太久,趕不上這個世界的變化,也不會重文輕藝,重理輕術,重人輕物,僵化閉塞,妄自尊大。最後才有這三千年的大變局啊。不得不說是作為主導古代社會的儒學,在最近的一千年里出了些問題。當然這也是必然會出現的問題,不用太過苛責前輩沒法超越時代。
5.糟粕和精華:當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誰也不敢保證自己認為的精華,別人會不會以為是糟粕。反之亦然。所以歷代大儒論述也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我只能重複儒學之基在詩書禮易四經中的觀點。精華往往就在基礎里。而儒學若是加上道家輔以諸子。合則能見大本,上參天地之純啦。儒學的精華就是四經中和道德重合之處。兩家貫通強調的必然是周秦官學精華啦。^_^孔孟的兩重境界
孔孟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但是,孔孟之後各個時代、朝代的儒家思想,相對於孔孟本身的思想而言,都有所偏離。這種偏離是適應各個時代新問題衝擊的結果,也是對各個時代實際問題適應的結果。譬如,在漢朝,董仲舒非常重視天罰。而在宋代,朱熹他們則著力強調靜態先驗的心性。這種偏離造成後人對孔孟本身的思想產生誤解,把後來對孔孟的偏離當成孔孟本身。
但是,偏離又是必須的,因為孔孟思想是一些基本的理念和基本原則,而非具體的解決方法。這樣,每個時代就需要根據所面臨的不同情況,根據孔孟的基本原則,做出不同的解讀,制定不同的解決方法。所以,每個時代對孔孟思想的理解和解讀一定不同的,有不同側重的。
目前中國又面臨一個新的時代,面臨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重新解讀孔孟思想,這種解讀要緊扣我們目前所面臨的新問題。唯有如此,才能找到解決當前困境的正確方法。
把握住孔孟思想的雙重境界,是超越各個時代對孔孟的偏離,準確把握孔孟本身的關鍵,甚至也是把握整個中國歷史,以及當前現實的關鍵。反之,就看不透中國的歷史和當下。
孔孟思想是有兩個層次的境界的。第一重境界是「道」的境界,第二重境界是「權」的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講不變的、永恆的,講理論原則的;第二重境界則是將變通的,權變的,講實際行動的。
《論語》子罕篇第3章說:
子曰:「可與共學,不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大意是:一起學習的人,不一定都能得道、悟道;已經悟道的人,卻不一定都能立志去堅守道、執行道;立志行道的人,卻不一定能夠做到靈活應變。
這段話包括四件事:學、道、立、權。孔子對這四件事,按重要程度和難度,做了一個由低到高的排序。這四件事又是兩大件,「學」和「道」屬於求道,「立」和「權」屬於行道。對求道而言,最重要的是得道,而對行道而言,最重要的是行權、權變。而行道又重於求道,所以,行權高於得道。得道的「道」的境界僅僅是第一重境界,是次要的,而行道的「權」的境界才是第二重境界,才是最重要的。
同樣,對於這個雙重境界,孟子也有明確的表述。《孟子》離婁篇第17章說:
淳于髡(kūn ) 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
孟子曰:「禮也。」
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這段話的大意是:淳于髡問孟子,既然禮規定男女之間送接東西都不能碰手,那麼一個男人的嫂子掉水裡了,是否要伸手拉她?孟子的回答是,如果不拉落水的嫂子,那是禽獸。男女授受不親固然是禮,但不能機械地固守禮,重要的是要會權變,嫂子落水時,當然要去拉她。
《禮記》說,「禮者,理也」。而「理」和「道」基本同義,所以也可說,「禮者,道也」。因此,孟子討論的「禮-權」關係,實質上也是「道-權」關係。
《論語》里也有一個近似的故事。《論語》雍也篇第26章說: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這段話的大意:宰我問孔子說,一個講仁義的人,如果有人告訴他有人掉井裡了,他會不會跳下去。孔子的回答是,你為什麼要做這樣的假設呢?一個仁義的人,聽到有人落井這樣的消息,他一定會急忙跑過去,但是,但他不會急著跳下去,因為他會先判斷一下,井裡是否真的有人,以及施救的方法。一個仁義的君子,你可以欺騙他,但是你不能把他當傻子。
孔子是在強調,對於一個仁者,最重要的是獨立的判斷,而非機械地去做好人好事,去做一個道德的道具,這樣不是「仁」,而是傻。
同時,《論語》陽貨篇第11章說:
子曰:「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
《論語》八佾篇第3章說: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上面已經指出,對孔子而言,「仁」是內涵獨立判斷的。除此之外,仁還內涵「愛」和「敬」的意義。因此,仁者的獨立判斷是在「愛」、「敬」這些情感的基礎上做出的,是包含這些情感的。也就是說,孔子認為,禮的關鍵是「仁」,而「仁」的關鍵則是獨立的判斷。這樣以來,「禮」的關鍵也是獨立的判斷,是「權」。
對「權」的重要性,孟子做了進一步的說明。《孟子》盡心上篇第26章說:
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
這段話的大意:孟子說,揚子這個很極端,他堅持「為我」的思想。任何對自己沒有好處的事他都絕對不會去做,哪怕這件事可以造福全球,而他的損失僅僅是一根汗毛。墨子則恰恰相反,處於另一個極端,他講博愛,以全球利益為重。只要對人類有一點點好處的事,墨子都會積極去做,哪怕頭上磨掉掉毛,腳跟磨掉皮也在所不惜。而子莫這個人則堅持走中間道路的「執中」,這是接近大道的。但是,如果不會權變,走中間道路就會陷入一種機械的「執一」狀態。「執一」讓人很討厭的,因為它讓人機械地固守某一條道路,而失去判斷和選擇其他道路的能力。
孔子也用近似的方式去解讀「權」,即提倡有「權」的「執中」,而反對,無「權」的「執一」。
《論語》子罕篇第4章說: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這句話是說,孔子杜絕了四個毛病:不胡亂臆測、臆度,不渴求一個必然的回報和結果,不機械固守,不唯我獨是。倡導「四勿」實質上也反對四種「執一」,即倡導用「權」。
孟子對「執一」的解讀,實質上也透露了「執中」,「中」的真實含義:是包含權的。即「中」內含「權」的,即內含「判斷」的。所以,「中」絕非是一種靜態的中,而是一種動態的中。「中」的意義不是兩端中間的固定位置,而經過「權衡」和「判斷」後,合乎某種標準。單獨的「中」不是名詞,而是動詞。
所以,「中庸」的意思絕非如宋儒所解讀,是什麼「不偏之謂中,不易之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這裡「中」是經過權衡和判斷後的中,「庸」就是常道,「中庸」即為經過權衡和判斷後合乎常道。中庸即中道,中道就是合乎道。
唯有如此才能理解為何孔子,以及《五經》對「中」和「中庸」賦予如此高的價值。
《論語》雍也篇第29章說:
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意思是,一個人如果能夠會權衡和判斷,從而做事總是合乎常道,這樣的德行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啊,但是,人們已經很久做不到這樣了。
事實上,綜觀《論語》、《孟子》,處處是鼓勵大家「行權」,反對機械固守的語句,這裡就不再一一列舉了。一言以蔽之,這兩本書無非在告誡大家要學會去「權」。
孔孟的思想的核心就是一個「權」字。
所以,有必要把「權」的含義明確一下。
「權」的核心是判斷,但是判斷不是機械的計算,即不僅僅是「理性」、「智慧」層面的事,同時還包含「愛恨」、「好惡」等內在的情感。同時,判斷又連接著兩端,一段是「道」,這是判斷所依據的標準,另一端則是決定和行動,這是判斷後的行為結果。也就是說,權也是涵蓋「道」和「決定」的。
「權」實質上也是心性的功能,代表著心性的獨立和自由。從這個意義上說,孔孟思想的核心就是倡導心性的獨立和自由。
孔孟之後,尤其是現代,對孔孟最大的誤解就產生於對沒有理解孔孟的雙重境界,重「道」而輕「權」,甚至只知「道」而不知「權」。這樣以來,要麼就把孔孟思想解讀成對靜態常道、禮法的固守,要麼把孔孟思想解讀成靜態「無權」的心性學,而這恰恰是孔孟所極力方隊的,是與孔孟背道而馳的。
因為錯誤的解讀,孔孟之後的儒家和中國的確陷入了這樣或那樣的,程度不同的,迷信的「執一」狀態。要消除這樣的狀態,正確的做法是回歸真正的孔孟,而現代中國的做法卻是達到孔孟本身。打倒孔孟固然可以消除舊有的某些迷信,但是,卻會產生新的更大的迷信,因為打倒孔孟,就是打倒「權」,打倒「心性獨立」和「心性自由」,打倒獨立的判斷和權衡。
事實上,當下的中國已經深陷各種迷信而無法自拔。
不是迷信共產主義,就是迷信資本主義;不是迷信科學,就是迷信基督、佛、真主;不是迷信自由主義,就是迷信集體主義、專制主義;不迷信馬克思,就迷信亞當斯密、洛克;迷信經濟增長;迷信外國;迷信明星;迷信名企;迷信醫生;迷信專家;迷信名校,從小學到大學;迷信名牌;迷信旅遊;迷信房子;迷信社保、醫保;迷信政府對經濟和社會的管控能力……
有史以來,中國人從未像現在擁有如此多的迷信,從沒有像現代如此地迷信形形色色的外物。迷信外物的結果就是不相信自己,輕賤自己。
消除迷信,重建自信自尊的方法無他,就是回歸真正的孔孟思想,重建心性獨立和心性自由,重新學會「權」。(微信:新心性主義)
2000多年裡的儒學,早已經異化了,早就淪落為統治的重要工具了,已非真正的儒學。這一點需要首先說明。
而對於真正的儒學,有許多可取之處,是古人對世界綜合體驗的集大成之學。在當代哈佛大學裡,對包括儒學在內的中國古代思想的課程,也是排名前三的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以下回答是只執一端——做人之道。之所以如此回答,是因為題主問得是如何學會精華(其實他想問的是儒家的精華是什麼)。竊以為,山頂不是空投下去的,只吃最後一個饅頭也不會飽。既然是如何學會,那最好的路徑應該是從做人入手,有了經歷體驗,把自己做好了,深刻認識自己了,就向儒家佛家道家的精華更近了。人做不好,連登堂入室都談不上,更不用說精華了。
歸根結底,儒釋道之學,是從閱歷上感悟和得來的體驗之學,是有別於嚴格科學的另一套知識體系,其精華是形而上的哲學,也有形而下的應用。不過,今天這個時代,也有條件來重新闡述這些東西了。
————————
這個問題,肯定有很多角度的看法,可能爭議很大。針對「如何學會」這四個字,我要誠懇地說:儒學的精華就是做人——做一個真正的人、純粹的人!!!由做人而入道——天人合一之境!!!
不談宗教信仰,只說現實中的做人。前提:不談宗教信仰,不談形而上學,只說現實、只說社會。在我看來,儒家的整個理論與實踐體系就一個核心——認識你自己!做好你自己!不信來看:
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中庸?第二十章》)
政治主要在人,看人要看他的心、他的立身。有了仁,才能體會到道,才能正確地修身立身。(愚以為,人與人之間都是政治。同樣地,無德之人掌握權力,難道不是災難嗎?很多人懷著偏見,用偏見甚至偏激偏執的理論來指導修身,豈不是南轅北轍嗎?偏離了天理、社會、人心的大道)。先要有人文、人本、仁愛之心的人,才能慢慢地靠近道、體會道、修道;有了道了,才能以此來進一步修身。(先由小到大,再由大及小,次序感、邏輯性很強。不是嗎?)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政》)
為政需要德,就像北斗星一樣。要有道與德的主心骨,才能眾人擁戴、天下歸順。(MD,做人都做不好,人心天道都不理解不遵循,還要叨逼叨,必然人心離散。至於可能會有人說,會用利益、用威懾來綁架人心,那是另一個話題了。正所謂「倉頡造字,天雨粟,鬼神哭」、「智慧出,有大偽」。今日世界之亂象,正是天道人心之亂象。能不能破?需要人類發展至極高的智慧水平嗎?呵呵,扯遠了!)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盡心章句下》)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親。思事親,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第二十章》)
知天,才能知人;知人,才能侍奉好親人(君不見那些家長里短、陳芝麻爛穀子);侍奉親人,就會更好地認識自己、做更好的自己,才能更好地修身、修更好的身;然後,由此,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與他人相處,更有利於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想做的事。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雍也》)子貢問: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於我,吾亦欲無加諸於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公冶長》)
恕之道,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連子貢都不合格。
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里仁》)
只有具有仁心、體會仁道的人,才能正確地喜歡人、厭惡人。(反之,就是懷著偏見、偏激、偏執,去錯誤地喜歡和愛,錯誤地批評批判別人。)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大學》)
這段話真是太重要了!滿滿的都是乾貨!修身、體道、認識自己、做好自己的層次和順序都在裡面了。格物致知也是其中的方法、路徑。而「止學」又是一大學問。其實,真正地認識自己,就能慢慢地一步步地做到了。認識自己最難!德爾斐神廟上這麼說的。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先進》)
未知生,焉知死?(《先進》)子不語怪力亂神。(《術而》)敬鬼神而遠之。(《雍也》)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八佾》)
至於鬼神之道,愚以為,從現實中來說,就是心靈、靈魂的世界。榮格說,我們還有大片大片的潛意識沒有認識到,甚至對普通人來說,連自我、本我還遠遠沒有認識。那是一片「神秘之海」、「荒原之地」,鬼神即在其中,潛意識也好、心理問題也好,一個人生就可以滿足你「六道輪迴」的體驗。看起來虛無縹緲,實際上與我們息息相關、休戚與共。此處請參見分析心理學、精神病人分析報告、夢的相關解釋。
儒家學說始終貫穿著濃濃的人文精神!有沒有?有沒有?……每個人內心都希望獲得仁愛,那推己及人就是天下同心。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有的修身修心的過程,其實都是人心靈、靈魂內部的真實、自然、和諧的追求。然而,世俗社會勾起人類無限的貪慾後,卻只好用克制壓抑天性的猛葯來對治,導致修身修心早已慢慢變質,成了人們口中的「糟粕」。不僅僅是儒學糟粕,東西方都有,它帶來了一定範圍內的有限穩定,也造成了更大範圍、更深層次的文明瘋癲。這些糟粕是變質變異的東西,不是儒學!!!——罪孔子者,儒生也。
那些說孔子壞話、詆毀孔子的人,不知道是什麼目的?能不能做到他說的這些東西,是另一回事。世風日下,人心不古,那不是孔子的錯!人類自己尤其普羅大眾已經世世代代在承受這種業障和罪孽了!不要說世上始終都有人在享受那種欺詐帶來的好處,是的是的。但是但是,那些曾經享受其中的人,也有很多人下場凄涼甚至悲慘,也有很多人孤獨寂寞而外人難窺,一輩子蠅營狗苟卻未必心安理得。(請注意,這裡說的那些人,是指心術不正的人,而不是指心胸坦蕩、勵行人生的人。關鍵還是在心,在於心是不是扭曲了。)
梭羅說,人只需要勞動一段時間,就可以滿足一年的生活所需了(《瓦爾登湖》,忘了原話了)。但是,人類為什麼還要熙熙攘攘、汲汲於名利?人類創造金錢,本意是為了方便生產生活,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與繁榮,卻也成了聚斂財富、製造不公的手段,其帶來的結果還有待歷史來觀察。當然,前提是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沒有發生的話,或者人類沒有毀滅的話。
孔子說的都是根本上的東西,即使是一個再不上路的統治者,只要不是傻子、瘋子,也不敢輕易地、堂而皇之地、大搖大擺地反對這些內容。恰恰相反,他要反覆標榜這些東西!!!無論真心還是假意!
返回到主題上,對我們大眾來說,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不容易,每天都要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古人說:人生無事便是福啊。)
所以,家園才對我們那麼重要!
所以,親情、愛情、友情才對我們那麼重要!
所以,心靈的豐滿、飽滿、穩健才對我們那麼重要!
美好幸福的生活,是每個正常人的再正常不過的追求。但是,還真是不願意說「但是」,一切都要從「認識自己」、「做好自己」開始。如果沒有認識自己,或者沒有正確地認識自己,就極有可能會歧路亡羊、百途莫辨,甚而丟失了自己,這好像是現代社會的常態。真的需要要常常問一問自己:我真的認識自己嗎?
最後說句題外話:自古以來,中國的儒釋道三家都被人玩壞了,被別有用心之人和迂腐之人合謀玩壞了。
儒家是糧食店,道家是藥店,佛家是百貨店。(南懷瑾)
人都是吃東西不注意,吃壞了肚子,然後再去吃藥。但一般地人是不會大張旗鼓地說自己吃藥的。道家的東西常常是隱蔽著用來撥亂反正的,用得多了,就用到了日常生活中勾心鬥角了。愚以為,儒家、道家都是從人性、人心出發,又回歸到人性、人心的,乃至於天心、天道形而上的哲學範疇。生活和心靈有時候是需要調劑的,佛家像一個大超市,有智慧的人就能各取其用吧,生活和心靈的真正精緻只是人生智慧的外溢。
從做人入世來說,真正的儒家精華是五穀雜糧,健脾健胃;脾胃屬土,土地優良了,萬物才好生長啊!至於那些天地運行之道,天尊地卑之道,愚以為,其中的尊卑沒有社會等級層次的那種的蔑視之意,而只是像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一樣,政治經濟社會運行亦在其中。其實鬧來鬧去鬧哪樣,都是倉頡惹的禍!
今日的世界,由於西方文化的貢獻,促進了物質文明的發達,如交通的便利,建築的富麗,生活的舒適,這在表面上看來,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幸福的時代;但是人們為了生存的競爭而忙碌,為了戰爭的毀滅而惶恐,為了慾海的難填而煩惱,這在精神上來看,也可以說是歷史上最痛苦的時代。在這物質文明發達和精神生活貧乏的尖銳對比下,人類正面臨著一個新的危機。(南懷瑾)
或許,新的時代,各類理論必將有新的突破、煥發新的活力。
總想吃快餐,那我就抄幾句:
正面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反面的:平時靜坐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如果嫌讀的書太多,學王陽明吧,看完他的學說之後再談其他。請先看完程樹德的論語集釋。看了部分答案,知乎對儒家的評論認知還停留在初中生。
儒家思想的精華是讓人明白自己的一顆道德本心,我之前回答過的一個答案也適用於這一問題。今天來看,《論語》高明在哪?原文複製在下:題主可能和黑格爾一樣,認為儒家講的只是「道德教訓」。但其實儒家要點明的不是死板的道德訓,而是要人明白自己的一顆「道德心」,這顆道德心是靈活的,而不是教條的,是能夠」具體問題具體判斷「的,憑藉它,我們能夠在生活中的各個場合明白如何做是恰當的。從這一點上說,儒家是最反教條的。比如說,孟子說:」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做過的承諾不是一定要遵守的。在什麼時候可以不遵守呢?當實現這個承諾要違背」義「的時候。你在別人強迫之下答應別人要一起搶銀行,這樣的承諾就不必守,因為它違背」義「。而與此相反,如果一個哲學或者思想體系只告訴你」言必信,行必果「,那麼它就可能陷入教條。又比如,孔子雖然給人溫文爾雅的形象,但他也打人,也罵人,《論語》中說孔子打了原壤的小腿,並且罵原壤」老而不死是為賊「。」老不死「這句罵人的話就是孔子最早說的。因為原壤(失去了這顆道德心),所以該打該罵。而與此相反,如果一個哲學或者思想體系只告訴你」不能打人,不能罵人「,那麼它就可能陷入教條。再比如,宰予問孔子,父母死後,自己能不能之守喪一年,而不是三年。孔子說:「你心安嗎,你心安就去做」。 放到今日我們的生活來說,比如給老人讓座的問題。儒家(理解儒家精義所在的純正儒家)不會強迫你一定要讓座,他只會問你「你不讓座心安嗎?」如果你覺得心安,心裡一點波瀾都不會起,那你就不用讓座,沒關係。但如果你有一絲絲心不安的感覺,那麼你的道德心就在顯現,就在告訴你這是不應該的。你仍然不讓座,只不過是你自己選擇了忽視這顆道德心而已。所以儒家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的道德心(道心)的顯現是很微弱的,而人心是很危險的,因為人很容易忽視自己的道德心,故意不理睬自己的道德心,而使自己陷入危險的境地。所以「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因為君子一直遵從自己的道德心,所以一直心安;而小人總是忽視自己的道德心,而一直心不安。牟宗三先生說,現代人都不喜歡講道德,好像一講道德就是要束縛你,捆綁你。但其實不是,真正的道德是要來開放人,成全人的。真正的道德讓人能夠一直心安,一直坦蕩蕩,能做一個立定腳跟的「大人」。反過來說,當一個老人上公交時,如果你心裡冒出「我要不要讓座」的問題,那麼在儒家看來,你的道德心已經顯現出來了。因為當你冒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它隱含的意思就是我應該讓座,人只要跟隨自己這顆道德心就好了再比如電車問題。儒家不會像功利主義一樣教條地告訴你一定要選擇人多的一邊。在儒家看來,只要你在做決定的時候是遵從自己道德心的,只要你做的決定能讓自己心安,那不管選擇哪一邊,你的行為都是符合道德的。所以,在儒家看來,一個行為是否道德,不由任何外在於人的事物來判斷:不由父母判斷,不由朋友判斷,不由神判斷,不由孔子判斷,不由孟子判斷,不由是否符合一個哲學體系或思想體系來判斷。道德判斷的根本依據只能是內在於每個人的道德心。這顆道德心,人人都有,時時刻刻會在各種境遇之下顯現出來。這顆道德心也就是孟子說的「性本善」的「性」(包括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是非之心和辭讓之心),也就是陸象山所說的「心即理」的「心」,也就是王陽明所說的「致良知」的「良知」。而正因為道德心人人都有,所以儒家說每個人都能成為聖人。而聖人也不是如何與一般人不同,如何「了不起」。聖人只是能時刻遵從自己的本心而已。
論語裡面有這麼一段話。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想學到儒家的精華和核心,不在於讀多少經典書籍。而是通過學習書籍,你是否改變了自己的言行。讀一句,則有一句的改變。那麼你就是抓住了儒家的精華了。把四書五經倒背如流,生活里絲毫沒有改變,那你依然只是學到的糟粕。不讀書就想學習儒家。那就先學禮吧!儒家講禮,學禮,用禮。通過禮來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做到敬以直內,義以方外。與人相處時能夠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與自己相處也能做到慎獨。不要把禮當做束縛你的枷鎖,而是把禮當做是你解開通往天命的鑰匙。通過禮的磨練,使自己通達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和自然宇宙的關係。
只讀原典,不讀某某人解。在生活中去體驗理解。
其實古人也糾結過這個問題,並且在乾隆年間這個問題還曾經一度從書房走到朝堂,最後由古今十全大帝蓋棺定論。
整件事情是這樣的:一般來說,既然要學習「儒家精華」,那麼最起碼的一條,是要讀對經書。就好比你學習物理,結果拿了本亞里士多德的書上面說重的東西先落地,這八成是學不到物理的精髓了。
乾隆的時候,就有個認死理的書呆,叫閻若璩,他做了很多工作,最後證明現在我們看的尚書其實八成是東晉的時候一個叫梅賾的傢伙趁著朝廷求書的時候自己瞎搗鼓出來的,根本就不是孔豬肉的微言聖意,所以要摒棄尚書,還原儒家本來面目。所以說閻書呆的看法和今天西方學術界的精神不謀而合,就是只有以事實為準繩,才能真正體天格物,探索真理。
閻書呆的做法掀起了一陣不大不小的風波,因為尚書被證偽,是要動搖國本,乃至重寫整個儒家系統的離經叛道之舉,所以諸位當朝碩儒競相攻訐,最後閻書呆被扣上一個「儒之小也」的帽子,這件事也就這麼糊裡糊塗結束了,尚書還是安安穩穩地做它的經典,至於它是真是假,誰在乎呢,只要能幫助愚民,維護統治就夠了。不過閻書呆命不錯,投胎在十全帝朝,所以不但沒掉腦袋,而且以後還頗為風光。不過這都是無關緊要的後話了。
所以樓主啊,儒家精髓不在儒家典籍上,功夫要下對啊。就目前來看,市面上的那些什麼第二首長,駐京辦主任之類的官場書籍,都可以看成是當代儒家經典,仔細研讀,一定能讓你精通儒學精華,坐上奧迪不再是夢。畢竟就像儒林外史的馬秀才說的,孔子搞出這麼一套儒學究竟是為啥? 還不是「祿在其中矣」嘛。說說個人的學習心得吧,希望能給題主帶來幫助。
以先秦經子為原典,以後秦諸子為參照。個人覺得學習儒家思想,首先要看原典,而不是斷章取義,道聽途說。這裡的原典主要是指四書五經,尤其是四書。因為五經非常晦澀難懂,對現代人來說,四書可能更容易一些。等有了一些基礎之後再深入學五經可能效果會更好。其次是看一下注解。因為原文對大多數沒學過文言文的人來說是很難讀通的,必須藉助一些注釋或翻譯。但要注意到,一切要以自己的理解為基礎,不要被別人的觀點帶偏。然後說說一些大的原則吧。個人覺得儒家是有一些基本原則的,有一以貫之的東西,說一些自己的理解吧。一、堅持「誠」,尤其是自誠。關於「誠」,《大學》《中庸》里說了很多,尤其是《中庸》里,說的比較細緻。大學有「誠其意者,毋自欺也」中庸有「誠者自成也」的說法。這裡的「誠」,本人主要理解為自誠,對自己誠實。在宰我質疑三年之喪的時候,孔子首先問宰我是否心安,在宰我回答是之後,孔子也只能懷疑宰我是否曾得到父母之愛,而不是全面否定。二、堅持「盡性」,盡己、人、物三性。
中庸有「自誠明,謂之性」,又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不只盡己之性,還要盡人之性,盡物之性。中庸說「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這裡面還隱含了推己及人的思想,以及仁智兩德,內外相宜的觀點。三、堅守「中庸」。
關於中庸是什麼,本人偏向程子的觀點。也就是「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關於「中」,不能解釋為折中,而是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論語·先進》:「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關於「庸」,不能解釋為平庸,而是發自內心的堅持不懈。中庸說「至誠無息。不息則久。」「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四、經子互參,一以貫之。
本人認為,儒家作為一個整體,其思想也應是一脈相承的,各種經典雖然有所偏重,但應當是不違,甚至是能相互印證。比如本人學習總結的自誠、盡性,中庸三點,基本上貫穿了我所讀的各種經典。關於自誠,論語說心安,中庸說至誠,大學說誠意。關於盡性,論語說忠恕,中庸說盡性,大學說率性。關於中庸,論語說文質彬彬,說過猶不及,說從心所欲不逾矩。中庸說中和,說內外之道,大學說至善。因為本人對孟子及五經不熟,所以就不說了,了解的可以批判一下。五、文質彬彬,以質為本而不甘於質。
《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個人把文質彬彬理解為中庸,問題是文質不能彬彬時該怎麼辦。人天生蒙昧,質勝文野。教化學習都是後天結果。成就中庸,成為君子不可能一步到位,孔子七十歲才「從心所欲不逾矩」呢。這方面的內容論語有很多,如《論語·八佾》「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陽貨》「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倫語·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再如中庸中的盡性,也是先盡己性,再盡人盡物。後世的一些以禮殺人,固守禮教,實在有些捨本逐末了。六、明德新民,至於至善。
前面的不管是盡性,還是中庸,都是偏於修身的。儒家作為入世的學問,只有修身還是不夠的。大學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說齊家、治國、平天下。中庸說「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孟子說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七、惟變所適。
世界上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如果有,那就是變化自己了。《繫辭下》:「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就寫到這裡,儘力不寫成雞湯。本人才疏學淺,半瓶水都沒有,歡迎批判。前些日子回答了這個問題,當時又說,想到什麼會來補充。其實也沒什麼可補充的,不是說這答案多全面,那絕對是沒有的。只是說答案只是個引子,好像讓人喝了口雞湯,自己喝碗湯,該去吃只雞了。
怎麼學,書上寫得清楚。比如格致誠正,比如立志,說得好,不是你的。路是自己走的,才有收穫。我也是初學,最多早學個一年半載。有沒有人指點解惑?有。
最初看周子,不懂就問。前輩也只點幾句,讓我自己學。自己理解來,尚且不堅固,若讓他人告訴,可能更無力。
諸位的答案我略看過,
兩位知友可能重道些,和我意見不同。這不妨,第一的答案開頭很好,人各有自己的理解。只不喜非先儒太過吧。《論語集釋》更側重訓詁,訓詁不懂,很難說談義理。在《論語集注》開頭,引了二程子的話,說得很好。諸位提到的「學以致用」,「應用於生活」,其實已經涉及到了。說線索,在學案中有。提到法律和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答案,恕我不能認同。也好,求同存異。至於尚且沒有寫完的那篇答案,我不清楚。孟子說得很明白「由仁義行,非行仁義」,如果仁義可以不算核心,那麼什麼才配得上核心兩個字?自然,初學不能成為仁人志士,不能以萬物為一體。但這個志,該不該立?期待那篇答案的補充。唯有一答案不能理解:說祿在其中就是求祿,「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這話怎麼說?
儒學在義利上講得很嚴格。漢代董子怎麼講「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這也就罷了。
孔豬肉怎麼說?你若說吃冷豬肉的人,這也就罷了。你那上下文意,是直指孔子么?你要在什麼反儒團體里說,我看不到,也就罷了。匿名在【這裡】說,本來就不尊重,又加一層不尊重。你要不匿名,我不說你,拉黑完事。可惜你匿名了。
我是初學,不是君子,不是聖賢。該同情同情,該理解理解。該說你不要臉,也就說了。好了,更新完了。
…………………………………………………………………………………………………………………………………………………………………………………
兄台既為初學,似不當考慮精華與糟粕。若以為古人註疏皆不當看,試問從何處入門?
且不說五經,就是《論語》原文,亦有許多常人不知而先儒考證處,看是不看?若古人闡釋義理皆不當看,試問當今有幾人有如此天賦可以直見聖域。明道伊川如何?尚且求學於濂溪。伊川《易傳》是不是說要人看看王弼易與胡氏易。
晦庵論讀書,先說虛心,又說「既信且疑」。陽明論義理,說「雖孔子之言不敢以為是」(此處大有可辨。須是看全文才好說。陽明並非以為孔子有誤,只是要人在自家良知上看他人義理是否恰當)。
如果不讀前人義理,實在是連什麼算精華什麼算糟粕都不能知道。不求造端夫婦就要鳶飛魚躍這是不可能的。百家都在說,都有理。實際上也可以說「理一分殊」,說道,說天理,大致不妨。自然可以旁觸百家來反觀聖學。但如果沒有基礎就要如此,實在不好。韓退之言:「…道其所道,非吾所謂道也」(這裡的道是「由是而從之」)諸子之說皆是「道」(由是而從之)。楊墨豈不是「道」,但孟子說其流或至於無君無父,無君無父之豈是合於道(這裡則頗為形而上,說其所以然是天理亦不妨)。
縱然後學甚喜歡宋明儒(包括部分清儒),但也要說義理,辭章,考據缺一不可。清儒考據遠勝宋儒,這是不能視而不見和拋棄的。
就算是宋明儒也有不同。例如黃梨洲說明儒可能有些地方不如宋儒,但心性上,當仁不讓。您去看明儒學案便略知一二。我於宋明儒中最喜陽明,然後就是晦庵,濂溪,明道,象山等等。但要說陽明就比晦庵強,我不敢這麼說。說晦庵就比陽明厲害,我也不敢這麼說。見識未深,孰知是非。
建議兄台可看
《四書訓義》:一來有晦庵及前人注,還有船山發揮。甚好。《近思錄》:嶽麓那一套。可以去看些中國哲學史類(鍾泰先生那套就很好);儒學的話,看學案。去找自己似乎有認同和喜歡的意思的。忽然有事,心情不適,望見諒。
共勉之。附:古人論學,兼行的意思。可去了解「格物」。說得可能有些迫切了,如果想到了什麼我會補充。共勉。線索最重要,就像讀西方,古希臘—德國是一條線索也一樣。
章門子弟——王夫之——(韓非)荀子——《公羊春秋》《論語》(《道德經》)
宋學清儒——鄭樵、朱熹、二程——《詩經》《孝經》袁宏道、袁枚——李贄——王陽明——陸九淵——《論語》《周易》漢學清儒——顧炎武、黃宗羲——張載——孟子——《尚書》《論語》(《說文解字》)大致就是這個傾向,能直接切入原典是最好的。您說排斥佛道的影響滲透的話,第一二三條線基本不太適合選。建議看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那本),先打小學基礎。《說文》雖然是一部小學著作,但許慎首先是個經學家,然後才是文字學家。他是用經學、哲學的角度在研究文字。然後《論語》《孟子》《尚書》,等熟練這四部經典了,古文基礎恐怕紮實得嚇人了,然後再讀張、黃、顧,一般清儒的治學筆記。最後再看其它三條線索,恐怕您要排斥「異端」了。但影響最大、風頭最大的是第一條和第三條。但上邊所列,皆曾經影響無數人,絕對都有道理的。
此外,選擇合適的好本子很重要。同樣是《論語》,《論語集解》和朱熹的《四書章句》就差之千里。《孟子》選《孟子正義》或者《四書章句》版皆可,因為相對其它思想家來說,孟子比較單純,解他差別相對較小。《尚書》就相對麻煩點,讀《四庫提要》、百度維基其流傳史可知為啥麻煩。
————分————《詩經》:
方玉潤《詩經原始》。此人是清代典型的宋學家,長於分析,短於訓詁,看了之後能大概了解宋學學者的特點。程俊英《詩經注析》。算是比較權威的著作了。建議將這個和方氏的書一起看。程的家學淵源很牛氣,這本書是綜合現代人做學術的方法,既考察字詞訓詁,又摒棄各家舊說的糟粕,上佳之選。看方氏的書,可以了解古代人咋做學術的。朱熹的集傳歷來褒貶不一,看了這兩本能大致了解。《論語》:楊樹達、楊伯峻叔侄都治《論語》,而且都名氣非常大。楊樹達的《論語疏證》,用其它原典和論語進行互訓,楊伯峻這個不用說了,也是現代人做學問的方法,主要就看這兩本。實在覺得不行可以看陳子展的《詩經直解》(這本我沒看)。還有就是程樹德的《論語集釋》,這本是標準的學術著作。
《孟子》找《新編諸子集成》里的《孟子正義》,楊伯峻有《孟子譯註》。翻翻看然後自己選擇。
荀、韓歷來的註解比較少,但現代人的譯註比較多,感興趣拿來看看就是了。荀氏和儒家的偏離很大。《公羊》《周易》《穀梁》之類學術性太強,不建議。宋代以後的思想家,找代表性的作品來看就是了,現代的譯註啊、翻譯啊比較多。不過建議至少看完論、孟之後才去。上邊說的說文段注一定要看,要學古文沒備那本不行的。儒家思想,任何一種儒家思想都是垃圾,是都應該摒棄的糟粕!反對和蔑視所有敢於在該話題下提倡儒家精神和鼓吹儒家思想的文盲,即便是所謂清華北大的博士也一樣!
對於人的思想解放和獨立精神的建立,儒家都是有害的劣等鴉片!
而有些文哲博士居然還推薦《論語》還有什麼十三經,可見國內的文哲水平低劣到何等令人髮指的地步,尼採的《論道德的譜系》或者是《偶像的黃昏》隨便翻下,也不至於鼓吹這等思想。
尤其是以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十三經,更是誤人子弟的劣作,而以論語註疏為代表的一系列解說都完全是空耗時間光陰,大部分都是個人往裡面塞自己的私貨。
知乎上有一批所謂的儒家墨家教徒為儒家思想招魂吶喊,然則儒家思想不過一種膚淺至極的道德倫理學說,主張也不過是斯多戈主義的翻版,根本沒有什麼太深的思想或者哲學含義。
在現代哲學特別是黑格爾叔本華尼采福柯等人的批判下,無論是基督教道德還是西方的騎士精神的道德,早就被剷除,都不過是自我服務和偏見的空中樓閣。
唯一比較有意思的是朱熹和王陽明,這兩個人基本上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思想重新往裡面改寫了所謂儒家思想。
實際上,儒家思想的唯一精華——就是徹底摒棄儒家思想!!!先背誦論語,一句一句的理解,一段一段得背誦。還有,把儒家的書籍觀其大略的看一遍。孟子,荀子等等。 讀《論語》要讀原著,首先要全面學習、整體理解孔子的道德觀念和基本原則;其次要自己去理解、去體味,從而得出自己的認識、體會以及原則;第三要結合自己和社會的實際去應用。 未完待續。。。
多看些儒家的學術著作,別只讀原典。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果能此道,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我讀的書少,推薦幾本:
甄隱《儒家內聖修持輯要》 梁漱溟《人心與人生》等李澤厚《論語今讀》等南懷瑾《論語別裁》、《孟子旁通》等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等這些著者,每個人的角度都不同,都堪稱大家,有的人是從傳統儒家的角度來講,有的人是從傳統文化的角度來講,有的人是站在儒家修證的角度上來講,有的是站在現代邏輯與哲學的角度上來講,有的是綜合中外哲學的角度上來講。可以說算是講透了。
李澤厚《論語今讀》
子曰:「君子欲納於言而敏於行。」李澤厚:「《論語》全書貫串著的正是行為優於語言的觀點。這樣才表裡如一、言行一致而塑造健康的人性,這便是儒學基本精神。正是它,才能不同於純哲學。一般哲學並不如此要求,只有宗教才要求人的行為必需符合教義。在儒學,它發展為「工夫即本體」的深刻的哲學理論,宋明理學大家尚能時時警惕自己,使言行合一。但其末流以至今日的現代新儒家就未必如此了。現代新儒家使儒學成為純課堂的思辨哲學,已失去其本應有的准宗教品德了。」
甄隱《儒家內聖修持輯要》
儒家文化重要特點,內聖修持居其一。修持之自身追求,則系達成完美的道德人格——聖人人格。本書輯錄儒家各派修證之理法與實證之修悟,皆圍繞此主題。要達到儒家先聖所倡導的理想人格,就必須靠自我的完善,任何外在的力量者都無濟於事。當把追求自我的完善變成人生樂事,變成樂此不疲的終生追求,理想人格的實現便是現實的而非不可企及。每個人都以追求聖人的境界為了,天下便會安定繁榮。
儒家思想的核心在什麼?唯中庸二字而已。知其為而為,知不可為而止。然後世儒生多不得中庸,而是狂娟。狂者進取,捐者有所不為。忠君對不對?見仁見智。連孔子都說吾道不行,泛舟於海上。孟子說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儒家是個框,什麼都朝裡面裝。春秋儒家,戰國儒家,漢儒,宋儒,明儒,你確定說的是一種東西?古文派,今文派。公羊派谷羊派到底誰是正統?再說題主所謂占卜的問題。儒家繼承的便是周禮.先秦三代,巫卜盛行。當時可不是現在這樣叫封建迷信。而是能登堂入室的重要技能。甚至武王在出兵伐紂前的還算了一卦。有一個成語韋編三絕。目前以主流意見是68歲學易,而鄭玄注論語取四十五六。無論那種,易都是儒家的精華部分。孔子家語中也有孔子算卦的記載。甚至這段最著名的十五有志於學到七十從心所欲也是應對先天卦的。比如很多人不明白的六十耳順。是先天卦中的晉卦。這卦顯示的是什麼呢,坎坤,離艮。耳順,目止。表示一種 心靜如水的境界。官知止而神欲行。易學從易傳開始一直在儒家中占重要地位。易經為六經之首。道家易,儒家易和巫卜易是周易三大支流所以你的問題不成立
儒家的精華只有一句,「一事不知,儒者之恥」。其他的都是衍生物。後人又強塞進很多垃圾。
這一句是很難搞噠,要被無數的儒者騙,然後再從坑裡爬出來。
現代儒家儒學都是在垃圾堆里打圈,全是混蛋。一個幼稚園小孩對著有學術成就的大學教授說,我要重新評價你的學說之價值或你學問之精華我可以接受,糟粕則須揚棄。
推薦閱讀:
※中華文化的精髓是什麼?
※學習國學的人是不是有點格格不入?
※莊子是不是一個愛造謠的人呢?
※孔子有沒有佩劍?
※最打動你的一首悼亡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