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地複習記憶歷史地理學知識? ?


謝邀。

去年這個時候,我也應該在複習歷史地理。最後考的也不算好,簡單說說吧。

複習歷史地理,核心就是地圖。

腦袋裡有一幅隨著時間不斷變化的地圖,比什麼都重要。比如題主提到的河西四郡,這個可能比較容易,「河西」,大致位置就確定了。另外歷史地理一定要懂一點自然地理的知識,比如這五個郡的具體位置、走向,怎麼確定?河谷啊,這幾個郡的走向都是沿著河谷平原,古代,受自然限制大,平原好發展。所以就好記很多了。

另外最好將地圖上的要素歸類記,再聯繫。比如古代交通、行政區劃、河流等等。我記得當時最後一道考題是一道畫圖題,描出古代中國道路交通圖。這種東西,想複習,只能自己親自畫一遍,而且一定要手繪,才能真正記住,畫的時候想一想為啥這麼走、為啥是這樣,就能好很多。


如果單純是平時喜好的話,那麼入手幾本歷史地理學基本的書,放在觸手可及的位置,空閑時刻就翻翻。

如果是為了考試,無論是期末考,還是博士碩士入學考試,最重要的應該是鄒逸麟老師《歷史地理概述》、《中國歷史人文地理》和《中國歷史自然地理》三本書。熟讀之後,再根據三書的參考和引注文獻進行泛讀,最好再結合授課老師和報考導師個人情況,有所偏重,增進深度。

最後,轉述下歷史地理研究所李曉傑老師推薦的書目,我們《歷史地理要籍導讀》是李老師上的。李老師主要是做政區地理和政治地理,因之書目也有所偏重。

一、《漢書?地理志》

1、譚其驤先生在《中國古代地理名著選讀》中所做的《漢志選釋》。

2、王先謙《漢書補註》的相應部分。

3、周振鶴老師的《西漢政區地理》(特別是序論概述部分)也可參閱。

4、嚴耕望《漢書地誌縣名首書者即郡國治所辨》,載《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上)中華書局,2006。

5、王文楚:《關於〈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冊西漢圖幾個郡國治所問題》,刊《歷史地理》第五輯,亦收入氏著《古代交通地理叢考》,中華版,1996。

二、《續漢書?郡國志》

1、王先謙:《後漢書集解》(郡國志部分)。

2、李曉傑:《東漢政區地理》引論部分(重點看第三節)。

3、譚其驤:《兩漢州部》,初刊於《復旦學報》1982年第5期,收入《長水集續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頁69~75。)。

4、辛德勇:《兩漢州制新考》,《文史》2007年第1輯。

5、袁延勝:《東漢戶口總數之謎試析》(見本郵件附件)。

6、彭建英:《東漢比郡屬國非郡縣化略論》,載《民族研究》2000年第5期。

三、《宋書?州郡志》

1、胡阿祥:《&<宋書州郡志&>匯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2、胡阿祥:《東晉南朝僑州郡縣的設置及其地理分布》,《歷史地理》第八、九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3、胡阿祥:《南朝寧蠻府、左郡左縣、俚郡僚郡述論》,《歷史地理》第十三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

4、何德章:《讀&<宋書州郡志&>札記二則》,《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十五輯,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

5、胡阿祥:《六朝疆域與政區研究》,西安地圖出版社,2001。

6、胡阿祥:《&<宋書州郡志&>獻疑》,《歷史地理》第十九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胡阿祥:《〈宋書〉卷三十七〈州郡三〉獻疑》,《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4年第4期。

8、胡阿祥:《〈宋書〉卷三十八〈州郡四〉獻疑》,《歷史地理》第二十輯。

9、胡阿祥:《宋書州郡志》脫漏試補》,《安徽史學》,2004年第4期。

10、胡阿祥:《東晉南朝僑州郡縣的記載與研究》,《地名知識》1991年第6期。

四、《魏書?地形志》

1、吳廷燮:《元魏方鎮年表》,收入《二十五史補編》。

2、溫曰鑑:《魏書地形志校錄》,收入《二十五史補編》。

3、王仲犖:《北周地理志》。

4、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編卷中《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

5、毋有江:《北魏政區地理研究》(復旦大學博士論文)。

6、周一良:《北魏鎮戍制度考及續考》(原載《禹貢》半月刊第三卷第九期、第四卷第五期),後收入其著《魏晉南北朝史論集》。

7、牟發鬆:《北魏軍鎮考補》,收入《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七輯。

五、《隋書?地理志》

1、楊守敬:《隋書地理志考證附補遺》,《二十五史補編》。

2、岑仲勉:《隋書求是》,商務印書館,1958年。

3、施和金:《隋代行政區劃制度改革研究》,《歷史地理》第十九輯。

六、《兩唐書?地理志》

1、吳松弟:《兩唐書地理志匯釋》,安徽教育出版社。

2、岑仲勉:《舊唐書地理志「舊領縣」之表解》,《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本上冊。

3、譚其驤:《唐代羈縻府州述論》,《長水集續編》

七、《宋史?地理志》

1、聶崇岐,《宋史地理志考異》,收入氏著《宋史叢考》,中華書局1980年。

2、徐 規,《宋史?地理志》補正,《歷史地理》,第14輯。

3、王育伊,《宋史地理志集證》,《禹貢》半月刊第3卷第7期。

4、施和金,《宋史地理志補校考》,《南京師大學報》1997年第4期。

5、郭黎安,《宋史地理志匯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6、王文楚,《北宋諸路轉運司的治所》,《文史》第28輯,又收入氏著《古代交通地理叢考》,中華書局1996年。

7、李昌憲,《也談北宋轉運司的治所,《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2年第2期。

8、王文楚,《再談荊湖北路設置問題》,《歷史地理》,第6輯。

9、曹爾琴,《宋代行政區劃的設置與分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2年第3期。

10、尹玲玲,《宋史?地理志》校訂一則,《歷史地理》,第15輯。

八、《遼史?地理志》

1、李慎儒,《遼史地理志考》,《二十五史補編》本。

2、譚其驤,《遼史地理志補正》,《長水集》(上)。

3、馮家昇,《遼金史地理志互校》,《禹貢》半月刊第1卷第4期。

4、向南,《遼史地理志補正》,《社會科學輯刊》1990年第5期。

5、馮永謙,《遼史地理志考補》,《北方文物》1998年第3期。

6、張修桂 賴青壽,《遼史?地理志》平議,《歷史地理》第15輯。

7、張修桂 賴青壽,《遼史?地理志匯釋》,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九、《金史?地理志》

1、譚其驤,《金代路制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1輯,1981。

2、魯西奇,《金末行省考述》,《湖北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

十、《元史?地理志》

1、王頲,《元史?地理志》資料探源,《歷史地理》,第8輯。

2、譚其驤,《元陝西四川行省沿革考》、《元福建行省建置沿革考》二文均收入

《長水集》。

3、譚其驤,《元代的水達達路和開元路》,《歷史地理》,創刊號。

4、張金銑,《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2001年。

5、張偉然,《元史?地理志》「貴州」注文之誤,《歷史地理》,第13輯。

十一、《明史?地理志》

1、趙永復,《明代地方行政制度考述》,《歷史地理研究》第2輯。

2、牛平漢,《明代政區沿革綜表》,中國地圖出版社1997年。

3、靳潤成,《明朝總督巡撫轄區研究》,天籍古籍出版社1996年。

十二、唐宋地理總志

1、我國現存最早一部地理總志——《元和郡縣誌》,《歷史地理》第1輯。

2、《元豐九域志》的成書及其價值,《歷史地理》第2輯。

3、王存與《元豐九域志》,收入《古代交通地理叢考》(王文楚著),中華書局,1996。

4、《太平寰宇記》局本優於萬本一證,《歷史地理》第10輯。

5、論《方輿勝覽》的流傳與評價問題,《長水集》續編。

6、《輿地紀勝》中華點校本前言(鄒逸麟撰)。

7、《輿地紀勝研究》(李勇先著,巴蜀書社版)。

8、《試論〈方輿勝覽〉一書的流傳及其影響》,《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6.7。

9、《試論〈輿地紀勝〉的編纂及其與〈方輿勝覽〉之間的關係》,《宋代文化研究》(第五輯),巴蜀書1995.12。

十三、《水經注》

1)《水經註疏》點校本的前言,及所附的段熙仲《水經注六論》、汪辟疆《明清兩代整理水經注之總成績》,江蘇古籍1989。

2)陳橋驛點校《水經注》的前言,上海古籍1990。

3)陳橋驛著《水經注研究》、《水經注研究》二集、三集、四集等。

4)陳橋驛著《酈道元與水經注》,上海人民1987。

5)陳橋驛著《酈道元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

6)趙永復《水經注資料斷限》,歷史地理8輯。

7)徐少華《水經注丹水注錯簡考訂》,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8年4輯。

8)陳橋驛《讀胡適研究水經注的第一篇文章》,杭州大學學報,1994年1期。

9)陳橋驛《全祖望與水經注》,歷史地理11輯。

10)陳橋驛《趙一清與水經注》,中華文史論叢51輯。

11)王守春《陳橋驛與酈學研究》,《史學月刊》1993年5期。

12)費省《從水經注所載河名探討北魏時期渭河水系的水文狀況》,陝西師大學

報1984年2期。

13)趙榮《水經注渭河水系記述的虛實特徵》,西北史地1987年1期。

14)孫欽善《水經注的歷史地理考證成就》,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0年3輯。

15)靳潤成《水經注的地名考證》,天津師大學報1985年2期。

16)周振鶴《水注濁漳水注一處錯簡》,歷史地理創刊號。

17)趙永復《水經注究竟記述多少條水》,歷史地理2輯。

18)船越昭生《森鹿三先生和水經注研究》,歷史地理3輯。

19)一令《酈注訂誤一則》,歷史地理12輯。

20)王守春《水經注中注否經之考證》,歷史地理14輯。

21)闕維民《陳橋驛先生的水經注歷史地圖研究》,歷史地理研究19輯。

22)石超藝《水經濁漳水注錯簡與脫文考》,歷史地理20輯。

參考書目

1[德]沃爾特?克里斯塔勒《德國南部中心地原理》,常正文、王興中等譯,商務印書館,1998;

2[美]施堅雅「城市與地方體系層級」,載氏主編,《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葉光庭等譯,陳橋驛校,中華書局,2000;

3顧朝林《中國城鎮體系——歷史?現狀?展望》 商務印書館,1996;

4.趙岡「論中國歷史上的市鎮」,載《中國城市發展史論集》,新星出版社,2006;

5.高松凡「歷史上北京城市場變遷及其區位研究」,《地理學報》1989年第2期;

6.劉石吉《明清時期江南市鎮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7.范毅軍「明清江南市場聚落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新史學》1998年第3期;

8.樊樹志《江南市鎮:傳統與變革》,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9.[日]濱島敦俊「舊中國江南三角洲農村的聚落和社區」,載《歷史地理》第十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10張仲禮《東南沿海城市與中國近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11戴鞍鋼《港口?城市?腹地——上海與長江流城經濟關係的歷史考察(1843——1913)》,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

12包偉民《江南市鎮及其近代命運》,知識出版社,1998;

13林達?約翰遜主編《帝國晚期的江南城市》,成一農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4吳松弟《中國百年經濟拼圖:港口城市及其腹地與中國現代化》,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

15樊如森《天津與北方經濟現代化(1860—1937)》,東方出版中心,2007;

16張萍《地域環境與市場空間》,商務印書館,2006;

17劉景純《清代黃土高原地區城鎮地理研究》,中華書局,2005。


讀圖,繪圖,記地名。當然興趣很重要。以前教我們歷史地理的大牛,全國縣名、方位說起來如數家珍。


推薦閱讀:

蒙元與滿清同為異族入侵,有何異同?
中國是怎麼當上五大常任理事國的?
如何看待蘇聯大清洗運動?

TAG:歷史 | 地理 | 歷史地理學 | 人文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