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修道院啤酒會特別好喝(也特別貴)?


第一好喝是個人體驗,不太好準確回答。第二,修道院啤酒出廠價並不貴,只是很難買到。貼一篇文章幫助你了解吧

「修道院啤酒」分為兩種:

Trappist:國際特拉普會聯盟(ITA)修道院成員所生產的,真正經修士之手製作的啤酒。

Abbey Beer:非修道院酒廠製作的修道院風格啤酒。

重點講第一種。

關於熙篤會

Trappist這個詞很多中文網頁解釋為特普拉教派。No!Trappist的意思是熙篤會(Cistercians)修士,對應的詞是熙篤會修女——Trappistine。

熙篤會是一個天主教嚴修會,遵守聖本篤會規,平時禁止交談,修行者清貧,隱居,克己,終身吃素,每日凌晨即起身祈禱。他們在黑色法衣裡面穿一件白色會服,所以有時也被稱作「白衣修士」。▼

熙篤會曾於19世紀末在河北省建立過兩所男,女隱修院,1950年前後被摧毀,部分修士逃亡香港,在大嶼山重建「聖母神樂院」。

現今全球共計有熙篤會男修院一百座,女修院六十八座,教眾四千餘人。

1997年,為保護「Trappist啤酒」這一名稱不被商業行為濫用,歐洲六所修道院發起了國際特拉普會聯盟(ITA) ,聯盟規定:

1. Trappist啤酒必須在修道院的圍牆內,由修士親手或在修士的監督下生產。

2. 釀造工作必須在修士們的生活中居於次要,經營方式必須符合修道院的清規。

3. 銷售Trappist啤酒必須是非盈利行為,所得須用來做修道士生活費和修道院修繕開支,無論余錢幾何都須捐給慈善機構以及有需要的人。

釀造啤酒的修士 ▼

截至2015年,在全球168所熙篤會隱修院中,有11所生產經過聯盟認證的修道院啤酒,包括:

比利時的6所:

Brasserie de Rochefort

Brouwerij derTrappisten van Westmalle

Brouwerij Westvleteren(St Sixtus)

Bières de Chimay

Brasserie d"Orval

Brouwerij der Sint-Benedictusabdij de Achelse Kluis (Achel)

荷蘭的2所:

Brouwerij de Koningshoeven (LaTrappe)

Brouwerij Abdij Maria Toevlucht

奧地利的1所:

Stift Engelszell

義大利1所

Tre Fontane Abbey

美國1所

St. Joseph』s Abbey (Spencer)

下圖左起

Achel,Chimay,Gregorius,La Trappe,Orval,Spencer,Rochefort,Tre Fontane,Westmalle,Westvleteren,Zundert ▼

注意右數第二支沒有標籤的酒瓶,狠狠記住它,稍後會講。

蔡瀾先生在一篇談修道院啤酒的文章中寫道:「世界上最有名的啤酒都是隱居出世的修士弄出來的,做出來當然自己享用而不為外人道也。一般人認為別人出家過得慘,哪曉得別人其實爽翻了。」

這段話並不正確。修士們的生活仍然是非常清苦的,每天祈禱和工作,就是熙篤會修道士的全部生活,在長期禁言隱居的狀態下人難免會產生心理異常,適量的工作也算是一種平衡。

修士為何要釀酒?

少林寺和尚為什麼要習武?

中世紀瘟疫肆虐,經過煮沸和發酵的啤酒是人們用以取代不潔飲用水的主要飲料,可以說啤酒是那個時代的生活必需品。(編妹:為什麼不喝開水?)

很長時間裡修道士需持齋戒,17世紀時教會放寬規定,允許修道士在齋期可以喝點啤酒充饑,但必須是修道士自己釀造。

修道士們除了精神上侍奉上帝外,還要從事大量的體力勞動,生產各種生活資料,除了啤酒以外,他們還製作肥皂和乳酪。久之,釀酒就跟武功一樣成了修道士/和尚的外掛屬性。▼

飲酒並不違背教規。

基督曾說:你們吃麵包,便是在吃我的肉;你們喝葡萄酒,便是在飲我的血。

當天主教從種植葡萄的溫暖南歐逐漸傳到種植大麥的寒冷北歐時,「體血」這一儀式中使用的葡萄酒即被大麥釀製的啤酒所代替。因此,修道院啤酒基本上集中於法國北部和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地區。

Trappist的特徵

Trappist採用上層發酵法,高酒精濃度,口味很重,是很濃的烈性啤酒。釀造的全部過程之中沒有使用任何過濾和分離的工序,富含麥芽和木桶的芳香。

根據使用麥芽量和比重,Trappist主要分為三類:

Single,Double ,Triple

Single指代基礎釀造方法,是修道院啤酒中最淡的酒種,Single這個稱謂如今已經很少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金啤酒Blond(e)(LaTrappe, Westvleteren),5號 (Achel) ,6號 (Rochefort)。

Westvleteren 金啤 ▼

Double是指酒精體積比(ABV)在6%-8%的麥酒。有淡淡的苦味,酒體渾厚,有顯著的果味和谷香,例如:Westmalle Dubbel, Chimay Red/Premiere, Koningshoeven/LaTrappe Dubbel,Achel 8 Bruin, Rochefort 6。

Westmalle Dubbel ▼

Triple是指ABV在8% 到 10%的麥酒,也是修道院啤酒中最烈的酒種。例如:Achel 8 Blond, Westmalle Tripel, Koningshoeven/La Trappe Tripel, Chimay White/Cinq Cents。

Chimay White ▼

至於修士們自己喝的啤酒卻不是以上幾種。

修士們的自飲酒又被稱為神父啤酒(patersbier / fathers beer),這種酒一般只限於在修道院中飲用。味道比普通的啤酒要淡,而且只在特定的宗教節日供應,例如Chimay Dorée 和 Petite Orval。

聖西斯都修道院,Westvleteren釀酒廠

位於聖西斯都修道院的Westvleteren酒廠是全世界 11 家Trappist 修道院啤酒廠中規模較小的一家。

聖西斯都修道院(St. Sixtus)距離距離比利時的北部首府波珀靈厄(Poperinge) 只有 10 公里。修道院1831 年為紀念教皇西斯都二世而建,1839 年開始釀酒。

Westvleteren釀酒廠生產3種啤酒:

1. 金啤(Westvleteren Blonde ),綠色蓋子,5.8% ABV,1999年開始釀造。

2. 8號啤( Westvleteren 8), 藍色蓋子,8% ABV。

3. 12號啤(Westvleteren 12),黃色蓋子,10.2% ABV,1940開始釀造。

1999年以前,院里還釀造6.2% ABV的低度自用酒,不過現在已被金啤替代。

Westvleteren 12被很多酒評人認為是全世界最好的啤酒,它的黑啤口味很重,有人形容其為可可粉和葡萄乾的味道,還有人說是歲月的味道。

Westleteren 12比較罕見,因為高度數的酒精往往會殺死酵母,所以釀製過程比較困難,最重要的一點是,這種啤酒可以保存很久,幾十年後仍然美味。

一箱24瓶Westvleteren 12 ▼

Westvleteren啤酒廠自1931年開始向公眾銷售啤酒。二戰期間,Westvleteren停止向批發商出售,而是直接賣給來訪修道院的個人。Abbott 修士在啤酒廠開業時說:要記住我們不是釀酒商,我們是修士,我們釀酒是為了支付修士生活的開銷。

瞬間升起做修士的念頭,有木有!▼

Westvleteren是世界上唯一一支全程皆由修士完成的啤酒。

修道院有26名修士,5名負責釀酒,裝瓶時會增加5名協助。院里僱傭了3個俗世工人做些搬搬抗抗的體力活,釀造則全部由修士親自操作。▼

1945年開始,Westvleteren啤酒廠開始銷售不貼商標的瓶裝啤酒。70年來產量始終保持4000 桶,約6萬箱的產量,絕不擴大生產。因為修士不是商人啊,賺到生活費就可以了。

有些中文文章將此形容為「真正低調的奢華」,我非常噁心這種用詞,修道院根本就沒有把自己生產的啤酒當作奢侈品,甚至是商品,事實上Westvleteren的出廠價很低廉,「奢華」和「昂貴」是世俗追逐炒作的結果。

生活嚴苛清苦的修士 ▼

購買Westvleteren啤酒需要提前打電話登記車牌號,每60天可以購買一次。你得是很幸運才能撥通電話,因為每小時都有8萬5千個電話試圖打入。

2013年時,我從布魯塞爾出發,開車1個半鐘頭到達Westvleteren,這個地方並不好找,很多路沒有標註而且鄉村土路坑坑窪窪很不好開。在修道院開設的咖啡館,很幸運喝到了啤酒。純正的11度黑啤,味道濃烈而溫暖,帶一點橡木味。

在院產In De Vrede Cafe咖啡店可以喝到啤酒,但大多時間都沒貨 ▼

最初,每輛車允許購買10箱,每箱24瓶的啤酒。隨著修道院啤酒名聲大振,產量供不應求並且有人轉銷盈利,這一限購令降低至5箱,現在是1-2箱。最為炙手的 Westvleteren 12從2009年起既限購一箱。這樣做也是為了大眾可以公平享有購買機會,防止轉銷,雖然黃牛市場是一直存在的。

如果在修道院購買,Westvleteren 12的價錢是40歐元一箱,合不到兩歐元一瓶,絕對是修道士的良心價。

排隊買啤酒的車輛 ▼

2012年時,美國和加拿大的進口商被允許進口少量6瓶裝啤酒。當時在美國的零售價為每箱85美元。

最後,如果你真的很迷修道院啤酒,那也不用去當修士,你可以申請修道院的廚師職位,目前的廚子是個世俗人士,據說他喝過院里所有的啤酒,包括1969年份的哦!

Abbey Beer

Abbey Beer指非修道院(多為商業釀酒廠)生產的,修道院風格啤酒。

比如我在自家後院按照修士的法子開釀,也可以稱自己的酒為Abbey Beer。

1999年,「比利時釀酒協會」(the Union of Belgian Brewers)為防止Abbey Beer這一名詞被非熙篤會的其他宗教團體使用,設定了比利時Abbey Beer認證商標。使用此商標的機構需做到:

1. 由修士掌控部分商業行為

2. 將部分盈利捐給教會和慈善

截至2011年,全球有18個Abbey beer註冊品牌,還有許多未註冊品牌。味道么,我喝到過不錯的,也有很難喝的。

Abbaye de Bonne Espérance,零售價約6美元一瓶,味道還可以 ▼

另外提一句,有個德國牌子Franziskaner,早年來自於慕尼黑方濟會修道院,其名字是修道院對面的街道名字,國人翻譯成「教士啤酒」。

這牌子於1841年賣給了Spaten酒廠開始量產,在國內的推廣做的很好,但與修道院啤酒沒什麼關係。

本文由公眾號【不止戀物】原創,商業用途請聯繫我們


因為產量低,不好買到。。

我在比利時住,我想喝得打電話預約報上車牌預約,然後開車171公里,而且一個車牌一次只能買24瓶,然後得過60天後,這同一個車牌才可以再去預約買24瓶,那個電話很不容易打通。

幾年前有一次修道院需要錢,在一家比利時的本土大超市賣一批這個啤酒,排隊都排不上,2小時賣光。。


轉自 史蒂夫欣迪《精釀啤酒革命》

「這款(Orval)啤酒用到了三種不同的麥芽,賦予酒液不一般的橙黃色澤,麥汁熬煮階段還添加了釀造糖。酒液的苦味清香、開胃,這源於哈勒道和施代倫高登這兩種啤酒花,這款啤酒不僅在熬煮階段投入酒花,還在發酵後進行了干投(dry-hopping,一種冷泡啤酒花的工藝)。這款啤酒經過主發酵和瓶內二次發酵工藝,瓶內發酵階段採用了幾種不同的下層發酵酵母,貢獻出個性十足的微酸。」?


Franziskaner


推薦閱讀:

一些啤酒里的「馬尿」味到底是怎麼來的?
啤酒里的高濃度麥芽汁是怎麼獲得的?
大米和麥芽都能出澱粉,一樣是用澱粉轉化成糖,釀出來的啤酒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沒有塑料瓶的啤酒?(塑料包裝為何沒成為啤酒的主要包裝方法)?
中國啤酒為什麼不好喝?

TAG:啤酒 | 酒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