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蒙特利爾工作生活是什麼樣的體驗?

大魁北克人工作上都比較懶散?

高貴的法語區人從不主動和外國人講話?

風景好到哭?

好山好水好無聊?

等等


落地就在蒙特利爾。

冬天雪多,租房必須帶室內車位,不然鏟雪鏟瘋你。買車絕對要買四驅,最近一次大暴雪,我家門口的山坡小車堵成一團,還好有路人幫著推車。

念書很便宜,11年我上學那時候三百塊錢一門課,當然是本地人價格,應該是加拿大最便宜的了吧。英語大學有麥吉爾和康考迪亞,法語大學有蒙特利爾大學和魁北克大學。

當年落地就是圖房租低學費低,本來想得好好的工作了就走,結果就這麼留下了...

百分之十五消費稅確實高,但是收入四萬以下會得到退稅,每個月聯邦退四五十魁省退七八十吧好像。總之收入低的有孩子的活的挺好。

買房租房這麼多年都沒漲價,看著多倫多溫哥華房價大漲很羨慕,但想想我這麼窮在那邊也買不上房,就不羨慕了。

不會法語也能活,也能找到工作,但去政府部門辦事可能得不到好臉色。所以最好學一點,能坑坑巴巴對付就行。

文化生活特別美好,管弦樂,歌劇,芭蕾,現代舞,夏天各種各樣的流行音樂festival,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這地兒沒有的。關鍵是便宜,我聽過十塊錢三十分鐘的歡樂頌天鵝湖高潮段,看過三十塊錢的奧代羅,坐在前排看二十塊的現代舞在黑暗裡哭的淚流滿面。

高峰期很堵,據說有全加拿大開車最不守規矩的司機。

有全加拿大最好的公交系統,忘帶錢了卡刷不過了司機揮揮手就放你過了。

找工作很費勁,當年靠著政府一個替移民付一半工資的政策才找到第一份工作。我麥吉爾的同學絕大多數不是去了溫哥華就是去了多倫多。我一想到這兩個城市的房價就還是窩在我大蒙村了。

街道坑坑窪窪很破,我開著我的小MINI經常覺得車要散架了散架了散架了...

為什麼留在蒙特利爾?

因為我很奇怪,但是在蒙特利爾絕對不算怪。


如果有一天我混進了移民局工作,二話不說,把老家在長江以南的申請人全部拒了!

無論他們的法語考多高!

無論工作經驗多rich!

因為他們呆不住,絕對待不住!

直系親屬加五分,單親家庭不批准!

如果在蒙特利爾旅遊,那麼只會說Cela coute combien就夠了。

要在蒙特利爾生活,每天都覺得法語B2是假的,C1都不夠真。

魁北克人說話好像含了一個胡桃,音節在舌頭不知道什麼部分滾動一下就飛快的過去,飛流直下三千尺,留下我蒙頭蒙腦。中國法盟你不能閉門造車呀,必須要多進兩個魁北瓜老師。凡是要去魁省的一人發一個!

據說,蒙特利爾只有7萬華人。但是它有著一個龐大的粘稠的華人網上社群。還沒有登陸,移友們已經拉我加入無數個群,無數個群裡面又有無數活躍分子重合。自媒體的讀者群,傳銷群,Costco拼單群,二手物品交換群,練車的教練群。反正活躍的分子總是新移民,答問的總是半老不新的移民,老移民總是不吭氣的潛水。

「我在群里不說話的,因為老移民一說話,新移民就要炮轟。群里說話多的總是新移民,一切都新鮮,一切都要問。老移民一開口,新移民不肯信,就要炮轟,說老移民LOSER懟回去。所以時間久了老移民就不吭氣,看一群新人半新人聊去。」阿部告訴我。他是一個十年老的老移民,在自媒體工作。

魁北克是加拿大PR的批發市場。在群里我找到好幾個「十五萬2個月辦工簽」或者是「十二萬辦理楓葉卡」,他們總是提出一些像:中國駕照如何在蒙特利爾搞翻譯?考駕照筆試可不可以選中文,這些起步級的問題。

真的為找他們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他們的客戶捏了把冷汗。該有多麼的心大才敢找連駕照也沒考的菜鳥辦簽證呢。

大家都說,魁省雖好,工作難找。思思媽媽不肯信,一定要去試試。

所以行李還沒有完全收拾好就求朋友介紹我試工。領著思思,找了一家咖啡館,給她點了一個蛋糕和一杯咖啡,告訴她乖乖等著媽媽我就走人了。等到再回來的時候,兩個荷槍實彈的警察坐在思思面前,正在調咖啡館的監控!!!

女警察指著屏幕讓思思指認,哪個是你的媽媽?

男警察環視周圍,虎視眈眈。思思血液凝固瑟瑟發抖。

警察看到我進門,眼睛一亮,勒令我坐下,我的血液也瞬間凝固了!!!

警察語重心長的要和我聊一聊:

女士,你是哪兒來的?

中國嗎?

在中國有拐賣兒童,在加拿大也有拐賣兒童的。她是你的娃,你把她放下就走,萬一她走丟了,被人騙走了,你會餘生都在哭泣中!(是的,原話就這麼的煽情)

不滿十二歲的孩子,任何時候都不可以單獨待著。

你面試也可以帶她一起,走,我要去給你面試的地方說一下!

然後兩個警察帶著我出了咖啡館,我再三勸阻無效,警察直接奔進我剛才出來的辦公室,找出來老闆。說:「這位女士剛才來面試?」

「你應當提供兒童待的地方,讓這位女士面試的時候孩子能夠在公司的前台玩。」

老闆一臉「我怎麼碰到這麼個喪門星」的震驚,點頭哈腰連聲答應:

當然當然,我一定要注意,下次一定提供兒童待的地方。

然後恭送我們出門。乘著警察轉身,老闆說:you made trouble,big trouble。

對不起介紹我的朋友,我我我這不是願意的呀。

原來是思思一個人貓在咖啡館裡久了,店員義無反顧的報警了(還以為思思被媽媽拋棄了呢)

當天是魁省的省慶。兩個警察在和思思媽媽耗了半個小時後終於在警車前和思思和媽媽嚴肅的告別。還以為要到局子里一游呢。

於是我們釋然了,住在島內,成天聽到救火車烏拉烏拉,警車烏拉烏拉,思思媽媽一直覺得蒙特利爾不知道是怎樣的案件頻發,現在知道,即使是大任務大保安(省慶)這樣芝麻綠豆的事情都要出警,都要荷槍實彈開著警車鳴笛,當然啦。

思思媽媽接著找工作,泡論壇,然後在微信群上搜內推的人,感謝蒙特利爾活躍豐富的微信群,差不多的工作,都能在微信上找到好歹沾上邊兒的人。可是兩次面試,老闆流利的扔出一句:我對你的履歷滿意,但是工作能力還不是很肯定,你肯幫我半個月/一個半月,我們一起試一試嗎?這是我們公司的傳統/習慣。

有位老闆還加了一句:就當你是在幫我忙。

思思媽媽簡直是震驚啊震驚,怎麼會有這樣的鬼傳統?

好心的老移民點評:你就知足吧,如果有老闆喊你試工一個半月真的用了你,你就該感恩戴德一輩子的跟著他。我還見過30塊錢時薪招爐頭,招人免費試工一個半月就通知人說不合格的呢。

多面試兩家,逐漸找到規律。

蒙特利爾華人只有7萬,在西人的汪洋大海中,不少企業為了搶到客戶二話不說就搞價格競爭。

像是人在屋檐下佝僂著身子。

打工的端人碗,更需要縮著脖子彎著腰。

一家西人的志願者協會幫思思媽媽改簡歷。

這個social worker皺著眉頭,扔出一句:你的法語還要繼續學習呀,英語更是要從頭學起。如果你的英語只有這個水平,我只有建議你去魁北克市找工作。那裡的人比你英語還差。在蒙特利爾,好的工作,既要法語,也要英語!

總之最後的結論是,如果不能來參加求職培訓班讀個半個月,那就只有我給你單獨輔導。你得去某機構登記一個,讓他們還你交通費。

思思媽媽弱弱的回了一句:我買的月票,不用還我交通費啦。

不行,你必須去登記一個。否則我沒有辦法給你提供服務。

好吧。

思思媽媽摸到附近的centre去,先填了一個表,再密室面談一個官,闡述自己的CV。

官安靜聽完思思媽媽的闡述。

問:那麼你需要啥子幫助呢,到底是有啥子困難呢?是要day care 你家娃,還是要經濟救助?

思思媽媽臉皮雖厚,還真說不出口「我要你還我交通費」這句話,畢竟這個交通費也不是人家欠你的。於是遠兜遠轉的說:我就是覺得在魁省找工作太難了,工資太低了,我就是缺乏local

experience,所以第一份工作真困難。

官埋頭啪嗒啪嗒打字去了,從印表機里抽出一張紙,說:我可以給你一個支持letter,我承諾,如果你找到工作,談工資的時候給僱主這封信,政府補貼你的僱主最多你工資的一半,最長30周。幫助你找到第一份工作。

天啦地啦,我難道是在跟阿拉丁神燈說話嗎?

思思媽媽瞬間覺得眼眶發熱。

於是繼續找工作,思思媽媽一能找到人看孩子(我當然不會傻到把孩子帶到前台去!)就繼續發深情的求職信求面試。

常常好像聽到魁省政府在我背後說:你可以的,我相信你。

接下來的找工作非常非常順利。

一個月內,思思媽媽找到了3份專業工。最低13塊/小時,最高16塊。沒有用到這封信。

再也沒有僱主提出免費工作當志願者的要求。

在此期間孩子燒壞了一個鍋,燙爛了一個塑料凳子,煎糊了N個蛋,燒黑了微波爐,我們還弄響了煙感報警器若干次。還好沒有再招警察上門。

蒙特利爾的秋天來的時候,思思媽媽終於還是沒有敢接下任何一個offer。

在給人力資源總監寫辭謝offer的信的時候,思思媽媽的眼淚流下來。

在這座無親無友的城市,我無法同時搞定一份全職的工作和當一個需要適應新生活的孩子的媽媽。

在中國我以為我飛得很高,其實是有老人們在身後默默的支撐。

無法想像在白雪漫天,挖車無力,孩子學校停課,而我必須得要上班的畫面。

思思媽媽這是要在警察局辦張VIP卡,才敢接offer吧。

思思媽媽的推薦人之一,阿部老移民前來送行。

他說,你才來兩三個月,當然人生地不熟啦。以這個理由放棄蒙特利爾,這不是見鬼嗎?無論你去哪裡,必須要記住,一代移民能夠混出頭的幾率是很小的。就像一片樹葉開不出花。能夠開花的是你背後的小姑娘,他們這一代才能夠真正融入主流社會,真正做出成就。

每一個新移民都不認這個命,一代代新移民都要往上面掙扎。所有的人所有的結果彙集起來成為河流,就是命運。

我在蒙特利爾十幾年,看到新移民人來又人去,像是候鳥來這兒打一個轉,歇一歇腳。如果有一天你放下來你在職業上的追求和糾結,不再折騰,願意專心專意的做一個媽媽,蒙特利爾永遠都是你的故鄉。

再見,讓我溫暖的蒙特利爾。很遺憾我只是你的過客,但願你永遠是我的故鄉。


蒙特利爾號稱北美小巴黎,因為的確是法語的天下。不過其實在蒙城,英語也沒有問題,基本受到過教育的普通市民都會講英語,也有英語區(富豪區基本都是英語區)。老港那邊確實有些歐洲風情,畢竟是北美殖民較早的地方,但民風和法國差距很大。經常會看到五大三粗的大胖子,穿的土包子一樣,張嘴是奇異的口音的法語。尤其在小城市更甚。但都還挺熱情的!不過就是完全不能和曾經對法語法國的優雅高冷印象相連接。這就對了,歡迎來到魁北克。這裡不是法國,不是加拿大,是魁北克。魁瓜子就是這麼認為的,不然也不會曾經公投鬧獨立了。

生活上,這裡是加拿大大城市裡生活成本較低的。看過一份很細緻的世界城市生活成本排名,從生活各個方面的綜合排名,蒙城比北京高8%,基本持平,但比上海低。這裡房子車子都比北京便宜多了,吃的相對較貴,但不用擔心食材,其實在國內想買好一些的東西也差不多這價格了。現在加元走低,很合適。只不過魁省的15%的稅令人髮指,習慣就好。

魁省稅收高福利也較高,而且很多法國後裔,所以很多人工作生活較懶散,服務效率較低。一般安裝什麼東西或者修基本都要來家裡兩次(不過好像歐美國家很多這樣),快遞基本較慢,從不耐心打電話給你,直接來送,不在家只能去附近的代收點取。電訊費網費較貴。商場超市平時開到晚上九點,周末更加恐怖只到下午五點,只比歐洲強一點點。

蒙特利爾基本和東北差不多,冬天很冷,但室內都很暖和,所以也不覺得特別難受(比起南方濕冷的冬天)。夏天不熱挺舒服,很多人都沒有安裝空調,也不需要。夏天活動很多,挺有意思的。蒙城大學很多,也較有文化氣息。

放幾張圖

到了最美的季節了 這個是轉的圖

昨天去看的冰球

現場滿帶感的 座無虛席 3:0贏了 五連勝

downtown的夜景


HSBC最新全球最友好城市調查顯示,加拿大第2大城市、北美第2大法語城市的蒙特利爾,是全球最歡迎移民的城市,吸引大量移民湧入。愛爾蘭時報網站一篇文章作者Patrick McKenna稱,1978年他來到蒙特利爾,很快愛上這裡,自此在一直住在現在。文章列舉了作者喜愛蒙特利爾的幾大原因。

其一,蒙特利爾市生活成本低,醫療服務便利,生活設施便利,高樓公寓生活設施齊全,十分舒適。如McKenna自1979年一直住到現在的高層公寓,在27樓有室內泳池、桑拿室、健身房、圖書館和洗衣房等。從公寓陽台,McKenna每天可欣賞夕陽西下,聆聽鳥兒鳴唱,看大雁春來秋回,有時還能看到蝙蝠。

其次,蒙特利爾商業繁榮,商業主幹道上,到處是商店、餐廳、咖啡廳和銀行,還有2家公共圖書館。McKenna喜歡安靜坐在小街上的一家咖啡廳,品咖啡同時,看人來人往。

再次,蒙特利爾是個綠色城市,僅政府所屬大樹就有120萬株。市內公園遍布,共有400公頃的綠地,有Botanic Garden、Parc Lafontaine、Parc des Rapides和Mont Royal等眾多精心維護的公園,足以和紐約中央公園媲美。 McKenna所住的社區,有200年歷史,是個非常安靜的小區,小區內到處可見高大的楓樹。

其他可圈可點的還有:從皇家山Kondiaronk Belvedere俯瞰整個城市,可見市中心、聖勞倫斯河、Monteregie丘和遠方如煙似霧般的Eastern Townships山;

市內單車道網總計600公里,騎單車,可逛Bibliotheque Nationale書籍音像店,到唐人街吃價廉物美的中餐,或到河邊看風景發獃,或沿Lachine運河騎車穿過Atwater 農貿市場再到Lac Saint Louis,坐在水邊長椅上喝杯咖啡,看藍色河水發獃。

McKenna說,在這裡生活,房租、水電、大學學費、公共交通和食物價格都非常合理,由於所有生活便利設施都在步行、騎車坐公交或地鐵範圍內,根本用不著開車。

所有這一切,都使他越來越愛上這裡,像什麼卡爾加里、溫哥華或多倫多等其他大城市對他根本毫無吸引力。


只想請求在蒙特利爾市工作或學習的中國人不要把它進行簡稱。


表姐移民了魁北克,在蒙特利爾

收入和法國持平,但物價比法國貴兩三倍,總體生活水平不如法國

生孩子每個月都有600塊補貼

說法語的地區人民都不會太勤奮


去旅遊,感覺當地人非常熱情啊~而且地鐵和多倫多比起來簡直顏值高太多!!


在montreal生活了12年,很喜歡那裡的文化。生活節奏不是這麼快,低犯罪率,人們的幸福指數很高。

法語對新人是個障礙,但是如果你要學的話,會很快融入當地的文化。

氣候不必多說,冬天很冷,雪往往蓋過汽車,出行會是個問題。

福利很高,醫療,daycare,教育 都是整個省里最低的,房價性價比也很高,

總體來說適合專業人士或者喜歡藝術的人。


基本公司就有三種,多數公司說法語,少數公司說英語,更少數英法混合。

如果法語好在魁省發展非常好,說個不恰當的話,比如編程吧,只要法語母語水平,不用學都能找到工作。

N多在魁北克城的大企業,連大專生編程都搶著要。

但是你要是法語不好,那找英語企業可難了。比英語區難很多。

英語母語和法語母語的加拿大人區別是非常大的,簡單的說,英語加拿大比較狡猾,會來事。法語加拿大人一般比較直,經常會直來直去的和移民發生口角。


工作原因英語區法語區兩頭跑,總體來講和法國人相比魁北克人的法語語音極怪,我也花了很長時間才熟悉,相對來說魁北克人的英語還都不錯啊,很少見到非常冷漠的。另外物價方面真的是加拿大便宜太多了,去歐洲和北美自己比一下就知道了。最後講法語的人真的不懶,法國的工程師文化在全世界都是非常有名的,魁北克也是加拿大的工業重鎮,飛機製造業,軌道交通還有很多的裝備製造業都在那裡。


沒去魁北克前在安大略生活的,基本上所有本地的朋友都吐槽過魁北克人,說他們野蠻,沒禮貌,小時候跟爸媽去那裡玩說英語如何被歧視,說法語還是被歧視。又說他們的法語難聽。最後離開加拿大之前我去了一趟蒙特利爾住了倆月,真的愛上了。我在安大略住了四年融入的很好,但沒有戀戀不捨的家的歸屬感。

我覺得蒙特利爾是個大冰箱,冬天進去室內一會兒再出來車都找不到了,全在雪裡,一定要記得自己把車停哪了!不然挖了半天挖錯了真的要哭!挖車過程掃雪就算了,上次把車玻璃上的冰塊給打碎了弄乾凈,全都是我用自己的拳頭完成的,最後地打滑我還把下巴摔紫了。

但是蒙特利爾人很好啊,雖然有時候我覺得,哇,這英語,比我的查,口音挺重啊,真的加拿大人嘛……但是真的很好,問路啥的,有對老夫妻自己不認識路,怕我問不到,怕別人說法語我聽不明白,幫我問別人,最後一個在攤可麗餅的小哥百忙之中給我這樣那樣解釋我搞明白了,這對夫妻還再三確認我知道了路了就have a good day!拜拜走了。 還有一次去蒙特利爾大學,艾瑪都是山啊!我特別害怕走錯路又要多爬兩趟山,我就站在上面,對下坡那裡走出去兩百米的小哥喊了聲Excuse me!小哥反應了下然後轉過頭看著我和我朋友很開心的喊了句yes!!!然後屁顛屁顛的跑上來給我們指路。還有爬皇家山喘氣時遛狗的阿姨打完招呼後教我們法語。

蒙特利爾的瘋子感覺比多倫多多,尿騷味也真有,但真的不是很重。哈哈哈。而且我絕得蒙特利爾長得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特別多,人特別實誠,上次去買鞋,冬天穿的,我想買那個有高跟的,小哥哥問我平常穿高跟嗎,我說不穿,他說別買了,你會摔得哪都是的,等你成為一個專家了,再穿高跟鞋過冬哦,你夏天的時候再試試。

我都後悔去蒙特利爾去晚了,感覺我一開始要是去的蒙特利爾,我就不會決定回國了。

不過每個人心裡的感受都不一樣,但是我超級愛蒙特利爾哦超級愛!


在這裡生活最大的福利是可以學會2門語言,這對以後子女的發展是非常大的幫助。其他的可以說是生活方式比較舒服悠閑,環境不錯等等。


蒙特利爾的確很冷,但是夏天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各種活動節日不停。

工作的話因為法語的限制,當然如果你會法語那就是很容易的了。

住房來說的話在加拿大範圍內房價算是大都市中很低的了。

最近加元走低,如果你是掙加元的話生活成本可能要增加。

怎麼說呢,魁瓜就是傻乎乎的很可愛,也沒啥好吐槽的,繼承了法國人很多的優缺點,但是又沒有法國人那麼保守固步自封驕傲自大的感覺,土土的但是也不礙事兒。

實在不行以後搬去多倫多嘛,那才真的是大都市。

再不行就去南方吧。


唉,這些地方,去旅遊玩一下還可以,常住就算了吧。

我認識好幾個朋友都是申請魁北克技術移民過來的,比安省技術移民容易,競爭少,等候時間短。整個移民花下來的費用大概3萬元人民幣,唯一要花錢就是在國內學法語,相比其他移民划算太多。

可是!可是!如果生活的話,第一工作不好找,第二,你未來的子女必須上法語學校,法語是唯一官方語言,英語並不是必須語言,說不定在加拿大長大的小孩,長大後竟然不會說英語。

我覺得魁省有點閉關鎖省的感覺。不能融入大環境,導致經濟也不太好。個人認為還是溫哥華和多倫多比較適合華人生活。


工作面試由於法語流利直接過了。但是上稅太太太高


大學待了4年,真的很喜歡。非常適合學生,私心認為是在全世界最適合學生的城市,有joie de vivre。夏天有很多音樂節,冬天有igloofest,nuit blanche。環境雖然比起加拿大其他地方可能算一般但是很有活力,永遠有一個電影節音樂節在發生。房租相對而言比較便宜,一般學生打份工就可以養活自己。很多酒吧很多活動很多好吃的。英語法語都可以交流,混著說也很正常。

但是冬天是真的冷。真的滑每年下雪第一天就等著看路上的人摔跤哈哈。冬天爬坡時隨時覺得會滑下去。

當地人很棒,感覺很有人情味。特別和溫哥華人比起來。Quebecois法語確實有點難懂。


說點自己的理解吧,我在加拿大Montreal呆了四年了,工作了小一年吧,葵瓜還可以啊,喜歡享受生活,總想著坐在陽台上曬太陽。剛從美國搬到魁北克這裡的時候,覺得有點culture shock,說法語的和說英語的族yi處事方法啊什麼的總歸不一樣。其實這邊工作中遇到的移民也挺多,移民大家都很勤奮的,只是有礙於語言障礙吧。


冷 加拿大只有BC省適合居住


曾經在蒙特利爾生活了5年。

為什麼選擇蒙特利爾,一個原因,移民容易。 高中讀的國際學校,目標就是移民,魁北克省因為歷史原因,在加拿大是一個特殊的省份。當地人都有一種我是法裔我驕傲的感覺,操著跟正宗法語不一樣的魁瓜口音。記得剛去的蒙特利爾的時候,想去皇家山上的聖約瑟夫大教堂參觀,當時不會法語,用英語像一對老夫妻問路,他們連連擺手,說了一大串法語,啥意思我也聽不懂,只能無奈轉身走開。當時就覺得不學法語在蒙特利爾不學法語混不下去了。不過後來在downtown租房子,說英語和中文完全沒問題,大家也都很友好。

如果想移民,在蒙特利爾一定要學好,用好法語,現在PEQ抽籤面試,要求比以前嚴格了,但是如果真的學好了法語,移民局一定會把你留下來。

蒙特利爾必須談的就是天氣,冬天是真冷。一年大概7個月的冬天,經常5月份了還飄著雪花,但是我想大概人們都已經習慣了。室外寒冷,路面難行,但室內溫度很高,都在20度以上,所以我一般是外面大鵝,裡面短袖。放假了去Mont-tremblant滑個雪,還是很愜意的。夏天活動就特別多,各種音樂節,美食節,還有F1。住在downtown就是特別吵,因為總是有跑車在炸街。夏天的老港活動多,人也多,本地人都喜歡在老港找個bar或者咖啡廳,和朋友或者家人聊聊天,喝喝酒。廣場上還有各種表演雜技的,見過一個表演口吞刀片的,給我身邊小姑娘嚇得不敢看。

畢業了之後也在蒙特利爾工作過一段時間,在一家會計事務所。每年3,4月份是報稅的高峰期,我就負責幫留學生填報個人稅。雖然工作簡單,但是也有13刀/小時的工資。對了,蒙特利爾消費稅合起來是15%,也是相當的殘忍了,所以有些時候大家都喜歡開車去美國買東西,蒙特利爾距離紐約州車程也就1個小時,比去渥太華,多倫多都近。

蒙特利爾作為我出國的第一站,也是生活過時間最長的一個北美城市,總的來說,還是優點大於缺點的了,消費低,歷史悠久,工作機會多,人也很和善,雖然天氣冷一點,但是加拿大除了BC省,哪個省也沒暖和到哪去。先寫這麼多,如果有問題,歡迎聯繫我,還有好多朋友在那裡工作呢,有空也想回去看看。


用這兩天的一小段購物經歷來舉例說明一下。

因為到打折季了,跟太太一起去一家大型百貨商場隨便逛逛。看到兩件不錯的衣服,有40%的折扣,於是拿了就去結賬了。

順便說一下,這邊很多東西比上海貴,但衣服絕對便宜;不過即便如此,不打折的時候建議還是不要亂買。

回到結賬的事兒,收銀員問我有沒有他們的卡,我說沒有。她說那很可惜,如果用他們的Mastercard結賬,不僅有雙倍積分,還可以額外20%的折扣。

20%折扣還是蠻有吸引力的。我說如果現在辦卡可以馬上用嗎?她說當然可以。我說那就辦一張唄。她要了我的駕照,一分鐘刷刷刷幫我填了個表。

重點來了。她很快打出兩張收銀條,指著其中一張跟我說是臨時卡,兩周內可以收到正式卡。然後就跟我們說拜拜了:That』s it! Have a good day!

我的第一反應是:我還沒付錢吶!然後腦子一轉:大概就是那張「收銀條」等於是臨時信用卡,裡面就直接扣錢了唄。

想想這也太簡單,太相信我了!我看起來是那麼值得信任的人嗎?呵呵。

恰好他們廣告里還有一樣我們看中的東西這個店沒有,但營業員說另外一家店有,於是第二天我們就又去另外那個店。拿了東西,到收銀台,出示昨天那張「收銀條」——真的就是跟收銀條的列印水平完全一樣,跟國內一般超市的收銀條差不多,你可以想像的。除了多一行字說是一張臨時信用卡外,沒有任何特殊標識,更不用說什麼防偽標識之類的。

上面有個列印的條形碼(條形碼在這邊普通的收銀條上也都是必須的,方便退貨),收銀員拿槍一掃,好了,我們又可以「不付錢」拿貨走人了~~~

所以從這件事我總結一下對在蒙特利爾生活的印象有兩個關鍵詞:簡單、信任

還有很多別的事例,可以總結出其它關鍵詞,比如:友善、耐心、謙和、規矩

也有一些不好的印象:網購送貨極慢,人工費極貴,道路路面極為不平整......

嗯,就說這些。有興趣自己來體會。我才體會了一年多點兒。


歡迎去體驗一下國內二線城市90年代中後期的生活水平。


秋天會到蒙城讀書~謝謝各位的分享


蒙特利爾的發展幾乎停滯甚至倒退了~~~~


推薦閱讀:

長期在國外生活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在美國黑人區生活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有哪些很好的國外品牌還沒有進入中國?
第一次和外國人交流是種怎樣的體驗?
可否分享一下發生在你身邊的最讓你難忘的故事嗎?或開心,或難過,或感動、、、?

TAG:加拿大 | 國外生活 | 國外工作 | 蒙特利爾Montré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