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節度使是怎樣的存在?


在唐朝,是看起來很美好的職業,也僅僅是看起來很美而已。權勢,是有的。地位,是有的。安全,這個就不好說了。宋以後,漸漸變成了一個沒有實權的榮耀職位。

唐朝自河朔三鎮建立以後,驕兵悍將的風氣愈演愈烈,武人亂政,又習性驕暴,以下克上的事件實屬平常。動輒驅逐節度使,謀害節度使。如淮西鎮的連懷謀殺,中原強藩宣武鎮的多次兵變。

即使是藩鎮排頭兵的河朔三鎮,也經常發生士兵謀反,弒殺節度使的事情。較穩固的魏博鎮,成德鎮尚能傳續幾代,雖然最後也落得個家破人亡。不太穩固的幽州鎮,前兩任節度李懷仙和朱希彩都死於非命,全家被誅殺,簡直是個大火坑。武人的狂暴兇橫,兵變的可怕,實在是比文官的得勢還要無下限得多。

節度使一方面要維護好與中央的關係,要錢要糧要權要維護自己的獨立性,但也要保持一定的限度,不能過於刺激中央政府。玩的太脫,難免會被尚有一定實力的中央政權討伐。如曾是唐朝第一強藩的淄青鎮,就被唐庭多路進兵圍剿,節度使李師道父子傳首長安。

另一方面,節度使還得籠絡兵心,給他們優厚的待遇。藩鎮割據時代的兵將,最是狂暴。動輒驅逐謀害上官,視朝廷為無物,向來不服約束。藩鎮倒向中央,使他們不能容忍的事情。歷次兵變的最後結果,又總是藩鎮獨立。藩鎮的割據是常態,歸附中央是異態。節度使想要歸附中央,反而是件兇險的事情。野慣了的兵,野心和暴戾像是野草一樣在人的心中撩撥著。

唐至五代紛亂近兩百年,兵士將官的反覆無常和作亂幾乎成了本能,節度使雖榮耀,未必安全。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這正是那個特定時代下,所有武人的野望。

這麼說吧,在武夫亂政的時代。節度使是所有武人的夢想,開衙府建節堂是莫大的榮耀。雖然這榮耀的背後總是沾滿了血腥,雖然這官職最有可能致人死地。卻仍然像是可口迷人的毒藥一般,讓無數人甘之如飴。


節度使興盛於安史之亂期間,乃中央無法負擔各地剿匪的苛重軍費所致,在安史之亂平定後,也沒有太好的機會和相應的實力將這股尾大不掉的勢力存在收歸中央。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本人看來有兩點無法迴避:一:兩皇共立的時間段內讓各地不論抱有何種想法的節度使都能有讓人信服的條件不還兵歸朝;二:唐肅宗在平定安史之亂時考慮到儘快結束民不聊生,戰國連天的國家態勢,詔安了不少安史叛將就近解決節度使待遇的,只是為了儘快解決戰亂,其他的相關工作根本沒有時間進行。而安史之亂以唐朝廷的慘勝告終後,朝廷又在第一時間採取將絞亂有功帶病在外的幾大功臣權力迅速收回,頗有不信任之意,此舉在後世看來是弊大於利的,除了郭汾陽為首的少數將領照辦且無異議外,大多數如李光弼,僕固懷恩,哥舒翰等都是寒心的,在名將被控制或遭不幸後,一部分將領的後人或是左右手,為求偏安自保,其間領兵自立,上書求封節度使或者留後也就不奇怪了。以至於後來還被誅滅就不贅述了。


推薦閱讀:

唐末的遺留問題有什麼?宋朝又以何措施解決?
為什麼玄武門之變沒有毀掉李世民的形象?
唐朝為什麼要設立節度使的制度?
「儒將之雄」裴行儉有哪些故事?
唐宋變革論的內涵是什麼?

TAG:歷史 | 政治 | 唐朝李唐 | 朝代更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