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宣城作為長三角腹地,為什麼沒有發展起來?

宣城作為緊鄰湖州、南京、無錫和常州的城市,地理位置非常好,為什麼沒有發展起來,甚至比不上蕪湖、銅陵,成為長三角塌陷區?


瀉藥。

這問題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

宣城為什麼沒有發展起來,這是一個好問題。不過如果換成「這麼多年來哪些地方真正發展起來了?」,問題可能更直觀。

除了沿海近海,有真正成片發展起來的地方么?只要可以算腹地的地方,現狀都是談不上真正發展起來。現狀也許令人不安,但是不應該令人沮喪。大到國家中到區域小到地方,都是可用資源不足的狀況,都是平均平等發展不可能,優先發展必造成其他區域被輕忽,這是剛性約束造成的。

我個人不願涉及任何地域衝突話題。當然很多人從各種微觀角度解析,諸如教育民風官僚之類的角度去解析,在相似水平相似區位的市域縣域,微觀差別也許會造成發展水平的不同,但是不會根本改變格局。在腹地中的發展孤島,是不具備長期穩定增長能力的。

區域發展的優勢就是相互借勢,也許相互間是殘酷競爭的,但是作為整體在競爭中擁有更大的合作空間。簡單說,比如電腦一條街的好處是,不同人或許在不同店家買,但是大多數人會去電腦一條街買。

經濟主軸的長江經濟帶,到目前為止最外端的力量點不過只到了南京,還在西進的過程中,所以有了合肥發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從而從武漢方向連接中三角,實現東部長三角和長江中游的連接。南京的發展客觀上也一定程度帶動了馬蕪銅沿江帶。

到目前宣城位置並不好,但從現在開始宣城的位置並不差,長三角向中部的快速推進,不只需要合肥到武漢的一條線路,也需要南線,需要馬蕪銅池安宣黃景昌九的一線多分叉。從最近林林總總的交通規劃而言,宣城面臨了未來大幅度改善外圍基礎設施的良機。南京向溧水高淳一線的城際建設,也給馬鞍山蕪湖宣城快速連接提供了通路。

能看出安徽對發展的渴望,從高速公路建設而言,安徽是有幾條先行完工還在等待其他省市建設從而實現連通,比如郎廣到溧陽宜興。看到有蕪湖南下打通連接黃山的高速規劃,有溧陽到高淳高速的規劃,有寧廣高速規劃,雖然從迫切性上安徽可以理解其他地方對西邊沒有那麼強烈的需求,但是畢竟這些是眼前可以期待的。

高鐵固然重要,但是高速路網的高密度連通,是客貨快速輸送的通道,其意義在區域內遠比客專大。有這些眼前可以見到的不遙遠的未來預期,宣城相對於其他腹地,應該有更大的信心才對,因為其他腹地也許連這些都看不見。

別指望一切美好那麼快到來,但是自己能夠持之以恆地努力,為未來做準備,美好終究會到來。

客觀來說,因為宣城離蘇南浙江南京的距離都不遠,並且有和蕪湖這個矮子里的將軍最近的局部優勢,宣城可以借力的地方遠超其他腹地地區。宣城完全沒有灰心的理由,但是千萬別指望一蹴而就。國家的發展幾十年充滿了艱辛,這是路徑的必然。

祝福宣城!祝福安徽!

這是一個合肥上大學定居於南京的蕪湖人的一點淺見。


謝邀。是個好問題。

核心矛盾在宣城地處安徽省接壤老長三角的地區,臨近南京市高淳區,杭州市西北境,常州市溧陽市,無錫市宜興市,湖州市長興區。哇,乍一看,宣城臨近這麼多江浙強市啊,理應是個富裕地方啊。為什麼發展不了呢?

當然,首要的原因在於地處安徽省和安徽政策的影響。安徽主要發展的就是皖江城市帶,以安徽的「蘇錫常」馬鞍山、蕪湖、銅陵為先鋒,以省會合肥、原巢湖、滁州為側翼,聯動整個安徽皖江皖南地區的發展。這些擁有廣袤江淮平原,臨近長江黃金水道的城市帶,是安徽省的核心區域和優先發展極。8集紀錄片《皖江崛起》講述了安徽對皖江發展的高度重視和建設歷程。以一個GDP總量幾年前剛剛超過北京市的人口大省同時也是人口流出大省來說,皖江的優先發展就已經窮盡了全省的財力人力物力。

當然,皖北幾個人口大市,皖西安慶圈,和皖南黃山、宣城自然就難以在財政和政策上予以照顧。皖北工業基礎薄弱,民風彪悍且較為保守,處在工業化的初期。安慶圈自然也是山區頗多,工業上有局限性,而宣黃更為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區,山多,地理上肯定是不如蘇南和浙北地區的。臨近宣城的也多是江浙的一些多山縣市,這些臨近縣市的發展卻比宣城要強出太多。這歸結於省份之間政策的不同,以及其所屬地市是否強大,以致從政策扶持到財政傾斜的差距上,導致截然不同的差異了。

宣黃兩地為吳徽語系,民風幾乎天生能闖敢拼,做生意也很厲害,如果宣黃屬於浙江省,那麼局面就完全打開了。浙江同樣是多山省份,但其多山的溫麗衢更是如此。浙江省除了做大杭州以外,在照顧省內發展較差的地市還是做得不錯。同樣多山的衢州金華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GDP也遠遠甩開宣城。而金華衢州兩地主要就是靠民營,可見浙江在扶持省內較弱地區和扶持民營經濟上確實力度很大,而且浙江省的財政更為充裕,如果宣黃在浙江,毫無疑問會從政策和財政上得到雙重照顧。不是每個地方扶持民營都能迅速富裕,但宣黃地區的民風來看,一旦給予民營陽光,則必然會綻放。

而本就處於弱省的宣城,還處於本省的主要發展地區之外,其發展自然可想而知了,可能正應了那句話「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宣城既自古屬於安徽(也有屬於兩浙西路一說)至少現在是離不開安徽的,所以再抱怨只不過是另一個安慶罷了,唯有自力更生,同時積極對外開放。

如今宣城的滬企,浙企,蘇企數量還是較為龐大的,宣城正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宣城人自己的本土企業也要給予扶持和優惠,畢竟他們的原始資本還很薄弱,再跟資本雄厚又工於心計的浙滬蘇商人去競爭土地和政策,一定要特別照顧。同樣對廣大中西部承接東部轉移也是一樣,承接好東部富人的同時也要注意照顧自己本土的親骨肉。

相信風景如畫的宣城會有更美好的明天!

以上。


首先要指出,宣城市這個概念出現的時間很晚。1980年1月29日,蕪湖地區行政公署駐地由蕪湖市遷宣城縣,改名宣城地區行政公署,至此才出現了完整的宣城區域概念。之前所稱的宣城,都是指宣州(城)縣。那時宣城地區繼承了蕪湖地區的大部分管轄範圍,所涉區域極大,包括宣城、廣德、涇縣、郎溪、績溪、寧國、當塗、繁昌、青陽和南陵,可稱的上管理了安徽的半壁江山。根據個人淺見,除去資源這個顯而易見的因素,宣城發展較慢由以下三個根本原因

一、地理條件和歷史發展不優越。宣城市位於安徽省東南皖南山區與沿江平原結合地帶,東連天目,南倚黃山,西靠九華。境內又有敬亭、柏視、水西、龍鬚四山峰,水路交通方面,水陽江是境內主幹河流,雖與長江接頭,但基本為季節性暴漲河流,沒有一年四季穩定的流量,在交通並不便利的古代,這種山多水緩的地區,與外界交流條件實在稱不上優越。去過宣城的人都有直觀的感受:市區內路面起伏很大,即便沒有重慶那麼誇張,也有一定的相似之處。而境內主幹河流水陽江除夏季外,河床基本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全無江浙地區四季無間斷航船的景象。反觀蕪湖,古有「江東名邑、吳楚名區」之美譽,近有「長江巨埠、皖之中堅」之名稱,無論是江南四大米市之首,還是著名的漿染業中心的名頭,都是宣城無法比擬的。再看銅陵,因銅得名、以銅而興,采冶銅的歷史始於商周,盛於漢唐,延綿3500餘年。宣城除了寧國市石灰石等礦產資源較豐富外,基本以農產品見長。

二、宣城撤地建市太晚。最初,建國時我國的行政層級是「省縣鄉」三級制。但是即便是省,也難以管轄幾十個,甚至近百個縣。所以,省政府將每十幾個縣「編成一組」,派一個派出機構進行管理,賦予這個派出機構很大的權力。這個派出機構一般的駐地就在管轄的幾個縣中,選一個經濟最好的。這個派出機構叫「地區行政公署」,簡稱「地區」。所以「地區」是省政府的派出機構。那麼,地區和地級市的區別在哪兒呢?最大的區別是地區沒有人民代表大會,即沒有人大。人大是做什麼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的職能是指地方國家權力機關依據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立法(宣城市人大原來沒有立法權,現在有了)、監督、決定重大事項、人事任免等職權運用。所以,地區的管理機構沒有以上權力,更沒有規劃權、人事任免權,只能被動執行上級的命令或者對上級進行彙報請示,這就造成了在溝通協調的過程中,「地區」增加了機會成本,無法對土地、人力、資本等各種資源進行有效的統籌規劃,無法對轄區內的官僚機構指如臂使。現在我們看宣城,自1980年宣城地區成立,直到2000年6月25日,國務院才批准:撤銷宣城地區和縣級宣州市,設立地級宣城市。到了這時,宣城才有了完整的六套班子,宣城人才開始明確自己的管轄範圍,才開始對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有了明確的規劃和管理許可權。再看蕪湖,1876年中英《煙台條約》就已將蕪湖徵辟為通商口岸,1952年正式成立蕪湖市。而銅陵,1956年就已成立銅官山市。城市規劃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時間不可同日而語。這就導致了兩個直接結果:一是城市化進程嚴重滯後。二是後發劣勢。

三、經濟發展有地區屏障。宣城在安徽提出東向發展、融入長三角和承接產業轉移等口號之後才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縱觀宣城全市,社會經濟發展有個特點,即各縣社會經濟發展非常獨立。前面說了,宣城撤地建市較晚。在21世紀之前,宣城與下屬的寧國、廣德、郎溪、涇縣、績溪、旌德從級別來說都是平級單位,這就造成各縣「各馬拉各車」。寧國石灰石資源豐富,所以誕生了海螺集團,廣德直接江浙,所以才能成為省直管縣。郎溪跟宣城較接近,但勝在人均土地多,所以才有綠茶之鄉的稱號。涇縣、績溪、旌德也各有特色。相比之下,宣城自身的優勢,尤其是區位優勢非常不明顯,說是臨近南京,但臨近的是南京次發達地區高淳區;說是臨近常州,其實臨近的是常州次發達地區溧陽,跟不用說中間還隔著郎溪縣;說是臨近湖州、無錫,但一是湖州本身就是浙江次發達地區,二是跟湖州、無錫還隔著廣德,更不用說廣德地理條件遠遠優於宣城市本級。

但是我們應當看到,宣城正在努力加緊追趕。隨著一些重大基礎設施、招商引資項目的實施,宣城市將變的更加名副其實。


先佔坑。

上圖是其他地區經濟輻射宣城地區強弱現狀圖,

其中的常州 無錫 湖州 杭州 對宣城地區輻射是明顯的,未來也會是越來越強。 而池州 銅陵 蕪湖 馬鞍山 南京 黃山 對宣城地區的經濟輻射是有局限的,但是未來一定程度上應該會有所改變。

可能有人說蕪湖應該會一定程度上帶動宣城,但是之前寧國的海螺 亞夏都移都蕪湖,作為寧國人,我們還真不指望蕪湖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只希望寧國自己做好,保住本地企業。

首先反對地理條件和歷史發展不優越的說法。同意其他兩條說法。

恰恰相反,宣城的地理條件非常優越,與宣城地區接壤的地區依次:

池州 銅陵 蕪湖 馬鞍山 南京

常州 無錫 湖州 杭州 黃山

十個地區,恰恰是宣城地區的存在感是最低的,(池州的存在感也很低)。但是宣城地區是在最中間啊,這樣都起不來,是不是有點太丟人了。

從地勢上分析,宣州區 ,郎溪縣,廣德縣,並沒有受到山道艱險的阻隔,與相鄰區域的溝通十分的便利。水路上宣城是有港口的,駁船可以溝通太湖,馬鞍山,南京。

這麼好的區位優勢是如何發揮的呢?

藍色軸線表示 江西與江蘇的經濟聯繫通道最近線路就是宣城與黃山。這條通道是皖贛鐵路在發揮作用,大家都知道皖贛鐵路是清末和民國時期就已經修建,直到70年代後才真正發揮作用,現在這條鐵路已經老化,作用有限。

黃色軸線表示 皖江城市帶(安徽未來的經濟大走廊)與浙江省的連接,宣城地區的作用極大。

然而涇縣與寧國這相鄰卻不通路的兩個縣讓這條經濟溝通大大弱化。

綠色軸線表示 安慶 九江乃至大武漢與上海的直線聯繫上,這條直線並沒有高大山脈的阻隔,之前是318國道發揮著溝通這條經濟通道,然而318在途徑安慶地區時走的大別山區,並沒有帶上九江 等沿江城市地區。

下面我們要逐次分析為什麼具有明顯優勢的宣城地區,經濟發展卻始終不溫不火。

宣州區有著強烈的北向發展思維,而蕪湖 馬鞍山擁抱南京,壓根就沒正眼瞧過宣城一眼,南京這幾年重點也是往滁州方向發展。宣州區需要及時調整思維,把重點方向向東,溝通無錫 湖州 杭州方向,抱這幾個大腿。讓水陽鎮範圍重點抱住南京大腿。

廣德縣坐擁三省交接地帶,最近幾年的發展可圈可點,但始終讓人感覺步子邁的太晚

郎溪縣太小,後勁不足,未來被撤縣的可能都會有,其實倒不如撤縣劃區,併入宣城。

大合肥,這個老梗,很多合肥人一直不認同,說現在合肥發展那麼好,變化那麼多,其實這正是合肥發展的好造成整個皖南區域尷尬的境地所在,合肥越是發展的好,皖南的受重視地位將越來越低,如果皖南早就發展的有模有樣,那麼整個安徽的發展側重點也都放在南方了。這也怪皖南地區自己發展太慢。

原先的交通大動脈皖贛鐵路帶動作用弱化,而新通車的合福高鐵給涇縣 績溪 旌德 三縣的作用,照我說是形同雞肋。高鐵呼嘯而過帶來的僅僅是虛榮心。

績溪,旌德,在宣城地區形同棄兒,現在如果不重視經胡樂通往臨安的公路升級,未來依然原地踏步。近幾年績溪跟緊黃山腳步發展旅遊,通過歙縣--杭州 一線來鏈接東向經濟通道,想來是對宣城報以失望的態度。

寧國,是首先嘗到了80年代鄉鎮企業發展好處,90年代鄉鎮企業式微後全面倒向杭州 湖州,一直是安徽縣域經濟亮點。當我聽到宣城地區的發展口號是建設皖南文化旅遊示範區,我相信寧國人都為之一愣,我們才不要這個虛頭八腦的東西。只有寧國人才懂的宣紙 徽墨 敬亭山,並不能給我們帶來全民富裕。帶來真正的經濟發展。宣城地區的發展只有全面向東,才有希望。未來皖江走廊真正連成一線,宣城地區將更加尷尬。


已刪除~


簡單回復下,目前全國高鐵大發展,宣城主要高鐵,一到合肥,二到杭州,三到蕪湖轉南京,四到湖州轉上海,五城際到常州,六城際涇縣,七城際寧國。 高鐵大發展,縮短城市時空,最明顯的是人才流動,並且能夠看出政府也不希望大城市繼續擴大,蓋樓建廠,而是更希望加強大中小城市聯動。合肥,南京,杭州,上海,大城市,經濟中心,軟體行業發達,科技發達,那麼需要高素質人才,那麼誰來輸送,中小城市。第二階梯城市,比如蕪湖,主要發展旅遊業和工業,比如方特都到五期了,海洋館,奇瑞等。這樣,因為產業不同,很容易和南京,合肥形成經濟共榮圈。宣城高鐵,到合肥,南京,杭州都是一個小時,上海一個半小時,這樣的城市,技術人才肯定流失光了,或者是這樣一種局面,大城市工作,不買房租房,反正回家也快,節假日就回去唄。下面小縣城幾乎就是完全抽血的了,小縣城往地級市跑和大城市跑。大城市經濟圈需要周圍二線城市工業製造業的支撐,而現在比如合肥本身製造業也相當發達,這些但這些製造業在大城市的土地人工成本導致這些企業必然有向小城市遷移的趨勢,這也幾乎是必然結果,一方面降低了製造業成本,另一方面拉高了中小城市經濟和中小城市人員工資,降低大中小城市工資水平。

所以目前來看,宣城市城區未來主要還是發展工業,估計會發展的很不錯,但現在完全看不出,經濟沒到那一步,這方面蕪湖確實很厲害,提早起步了。縣區主要發展旅遊業。郎溪很可能變區,大力發展工業區,畢竟靠近宣城東邊物流園。

另一方面,上海會一直是在中國金融中心,隨著全國經濟發展,經濟也必然由東向中部地區發展,即東部產業轉型和升級,中部發展第二產業,當經濟達到一定程度之後,中西部差距開始會呈現出縮小趨勢。不過,高鐵增加了人才流動性,很可能在一短時間內反而加劇了各地經濟不平衡,延遲了資本流動。


關鍵就是"腹地"


偶然發現了這個問題,簡單談一談吧。

利益相關:漂泊在外的宣城人。

對宣城發展產生深刻影響的市長虞愛華曾經有四句話總結宣城:「建市不長歷史長,人口不多名人多,面積不大優勢大,基礎不好勢頭好」。這四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前兩句無非是談一下光輝的歷史,後兩句優勢大和勢頭好其實就是作為落後地區的後發優勢。你看西藏哪年的GDP增長率不是名列前茅的。所以說這四句話也就是一個宣城悠久歷史與滯後經濟現狀的客觀比對,很簡單,在我看來玩文字遊戲意味居多,沒啥毛病也沒啥意義。

不過虞愛華曾經在任的時候提出一個「不靠一江靠兩江」的發展戰略,這就相對重要很多也更有意義。

何為不靠一江靠兩江,就是說宣城這個地方離長江不遠,但是發展不依靠長江,而是依靠江蘇浙江。畢竟宣城地處皖東南,是安徽省唯一與江浙兩省接壤的城市,而且距離南京杭州都不遠。實際上宣城到合肥也不遠,若是以宣城市區為圓心,這三個省會城市都能划到三小時通勤圈裡來。

那麼按道理說宣城的發展應該是相當不錯的,畢竟身邊挨著全國新一線城市南京杭州,一線城市合肥,這麼好的區位優勢上哪兒找去。然而咱們看地圖不能只看地圖上的直線距離,還得參看地形。以現在的交通形勢來看,宣城的區位優勢是比較明顯的,但是在90年代交通滯後的情況下,從宣城到杭州還是頗不方便。有興趣的同學從徽杭古道中就可見一斑。而早期宣城到南京也不是很方便,已經停運的從黃山到南京的綠皮列車7102次愣是把這段全長400公里不到的路程跑出了近9個小時的烏龜速度。即便是現在,宣城站到南京的動車依然尚未開通,火車也需要耗時3小時左右。

什麼意思?從地理上看,宣城確實緊挨江蘇浙江,但是從宣城市區到這兩省的交通一直都不算快捷便利。打個比方,宣城到南京的駕車距離相當於江蘇常州到上海的駕車距離,但是宣城到南京火車需要3小時,常州到上海的動車只需要1小時;而宣城到杭州的駕車距離相當於浙江紹興到上海的駕車距離,宣城到杭州的火車需要三個半小時,紹興到上海的動車則僅需1個半小時。在我的認知範圍內,另一個受地形因素制約造成鐵路交通通勤時長較大的例子就是呼和浩特到北京了,呼和浩特到北京駕車只要400多公里,但是坐火車則往往需要七八個小時甚至以上。

所以說地形因素是限制宣城東進戰略的一大制約。

而從內部上看,宣城市政府對下轄縣的掌控力度實在是略弱。

宣城市曾經是宣州地區,90年代開展撤地設市的工作, 原本計劃是設置四個區,然而被民政部給一槍PASS。之後在撤地設市的工作中有人提出來將宣州地區最富裕的寧國市劃入市轄區,設宣州區與寧陽區兩個市轄區。從我們現在事後諸葛亮的角度來看,這個提議還是很有先見之明的。寧國市是當年的全國百強縣(雖然有財務造假的嫌疑)。而且宣州與寧國距離並不算遠,兩地最近距離大約15公里左右,如果說當初設兩區的話,那麼給宣城市本級留下的發展空間是足夠大的。看看現在的宣城,要發展就只能圍繞著宣州區的巴掌大地方轉。

而當時宣城沒有把寧國納入市轄區的範圍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收到了宣州區和寧國市的反對。寧國反對很正常,自己本身可以做一個縣級市,當然不願意被宣城市划到市轄區里。而宣州區本身反對的原因也很簡單,他們希望宣城市只有一個市轄區,親兒子就一個,沒人來爭食,多好。

後來的結果就是我們說的宣城市政府對下轄縣的掌控力度不夠強。當然,這也是沒辦法,撤地設市以後就一個宣州區,所有的好政策或者招商引資的好項目,都會優先考慮宣州區,各縣的發展只能靠自己謀出路。時間長了,人家自己找到飯吃了,誰還管你呢?以致於去年通車的涇縣高鐵站,原本規劃為宣城南站,後來還是被改為了涇縣站,宣城站錯失了一個升格成為二等站的機會。

當然,丟掉了勞動大學,嚇走了海螺集團,也是宣城幾十年發展的兩個遺憾,在此就按下不表,宣城人都知道。

說了點家鄉野史,就不搞兩學一做了。


我只想問

:)題主加南京標籤幾個意思


宣城實際是被其他幾個縣市打壓了,尤其是寧國市,GDP趕不上寧國,寧國不弔宣城,一心想獨立,交通發展滯後


長毛殺人毀城

元氣大傷


為什麼?你也知道是腹地。深處內部怎麼發展?


因為南京的高淳區才是真正的腹地啊。


沒有工業企業,人口太少了


旅遊資源匱乏

國家扶植不力

產業不成規模

缺乏核心競爭


我是作為在南京工作讀書很多年的郎溪人來說幾句;

一,其實在南京這麼多年,很多人問我是哪裡人,我都很自豪的說我是宣城人,宣紙的故鄉,胡錦濤的老家,胡適的家鄉,人們才恍然大悟,哦,知道了,弄得我很尷尬,順便說句,在南京的包括南京本地人還有外地人,大部分不知道高淳,題外話,話在說回來,我的所有的同學現在都在外地工作,就算留在郎溪工作的也是政府或者事業單位,包括廣德的高中同學,宣城這邊的人才外流很嚴重,也許是靠近長三角的原因吧,大部分都在長三角工作,而且害羞的說一句,在外面工作的混的都還不錯,記得高中考大學的時候,都在問考什麼學校,其實很少有同學說考安徽的學校,包括科大,都想考到江浙滬,其實最後學習好的也是這樣都考到外地去了,就算畢業了也不想回宣城,上次還跟同學聊天,想不想回老家工作,同學反問了一句,回去幹嗎呢,是啊,回去幹嗎,現在郎溪最多的就是服裝加工廠,一些江浙滬那邊淘汰的高污染的行業,而且還不願意給我們的工廠,每次看到招考公務員事業單位,引來無數人競爭,絕對比國考的錄取比率還低,因為每個人都想去,雖然工資低,但是面子十足。最近新聞報道說東北的人才大量流失,我就微微一笑了,現在除了大城市,哪裡不流失,你去看看農村,別說人才了,連人都剩下了老弱病殘幼

二,其實一直都認為郎溪宣城的區位優勢有多好,雖然沒通火車,但是汽車很方便,去南京去上海去溧陽的車猶如公交車,去南京的班車早出晚歸很方便的,去祿口機場也是很近,但是郎溪又很悲催的,宣杭線經過郎溪,原本還有個小站,之後鐵路大提速,直接關閉了,現在雖說商合杭高鐵在郎溪設站,但是遠離郎溪主城區,而且我相信以後也不知道有幾班車在此停靠,現在全縣期待的鎮宣鐵路,一直都盼著從郎溪走,但最近貌似一條新聞說,宣城完全同意鎮宣鐵路從高淳走,是啊,一個窮地方哪能和大南京相爭呢

三,前幾年的郎溪迅速發展,小區商場競相矗立,但是空置率和店鋪的生意,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沒有工業,也沒有大的旅遊區,沒有人口,怎麼發展

總是說一個地方被邊緣化,郎溪才是嚴重的邊緣化,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政府及領導人,郎溪很難再有跨越式的發展

ps;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吐槽


經濟一泡污,第二產業基本是0(雖然數據比例不是這樣的哈,但是我真沒發現這裡製造出了什麼東西),第三產業就靠餐飲業撐著,滿街都是吃的。。。

這裡的人賺的不多,花起錢來一點不含糊,而且這裡的物價高到爆炸(莫名其妙被吧),月薪1500的收集腎45678的也有,人都有點超前消費的意識,或者說打腫臉充胖子,氣場不能輸…………

最近在搞什麼六城同創,咱這兒要啥沒啥,那就弄乾凈整潔點吧…………


作為一個浙江人 想說 加油吧。。。中國還很窮。

現在才剛開始有一點先富帶動後富的苗頭。中國窮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推薦閱讀:

TAG:安徽 | 宣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