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台里很難把節目同期的音量保持一致嗎?
聽電台廣播很痛苦的一個經歷就是,有時候聲音小的聽不見,把聲音調大了之後,忽然又會蹦出現讓人罵娘的高分貝。這種情況貌似很普遍,大到CNR,小到市裡的電台,基本都有這樣的問題。這是怎麼回事?導播(或者其他負責此功能的職位)不能做到把音量控制在同一個高度嗎?
的確是。
我曾經的工作內容之一是聽節目,我可以證實,這個現象在各種節目、尤其是傳統電台的直播節目中普遍、長期存在。所謂「把音量控制在同一個高度」看起來不難,但並不容易。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不僅需要「把音量控制在同一個高度」。我估計題主說的「高度」指的是振幅大小,就是把聲音拖進軟體後,眼睛看得到的波形振幅的客觀圖形。要衡量人耳在主觀上感受到的聲音強弱,必須使用一個綜合性的度量標準——響度。
振幅一樣大,不代表聽起來一樣大,響度一致,才差不多。響度是感覺判斷的聲音強弱,即聲音響亮的程度,響度的大小取決於音強、音高、音色、音長等條件。如果其他條件相同,母音聽起來比輔音響。母音中,開口度大的低母音聽起來比開口度小的高母音響;輔音中,濁音比清音響,送氣音比不送氣音響。
我們聽到的電台直播節目,一般由如下內容組成:主持人的語言、背景音樂、廣告片、宣傳片,根據節目類型的不同,往往還有歌曲、聽眾熱線、記者連線、錄音報道和購買的交流節目等。
這些內容,是由多個部門/人生產採集的,因為設備、能力、觀念和目的不同,出來的響度完全不一樣。
比如,主持人的語言,主持人自己會盯著一個叫電平表的東西,用推子把自己的音量控制在合適位置。這是一個演出用的現場控台,你可以看見在推子旁邊都有電平表,而傳統電台一般只有一兩個單獨的電平表。背景音樂,尤其有些比較動感的節目,有的主持人習慣猛烈的推拉推子,自己聽著比較帶感,但從收音機里聽著,可能會造成坐過山車的感覺,我不太贊同這種做法。
廣告片,廣告音頻一般由廣告部門的人來製作或由客戶提供,這個部分往往是最最被過度處理的,為了追求「高端」、「大氣」、「洋氣」等感覺,大家會往上堆很多效果,結果就是「看起來還好,聽起來很吵」。
宣傳片,這一般是宣傳策劃部門的人製作,或者就是主持人自己做的,反正也很吵,但吵得跟廣告片又不太一樣。
電話連線,這也是個吵鬧大戶,在電話音頻當中,高、低頻都是被切掉的,只留下並強化了人耳最敏感的中頻,而且電話聲音經常不清楚以及環境嘈雜,如果主持人再把這個部分推到正常人聲的電平大小……這就相當於兩個拳手號稱要公平競技,規則是雙方都用100%的力量,但一個是重量級(86公斤級以上),一個是迷你輕量級(48公斤級),用吵已經不能形容了,是炸。
歌曲,這是成熟的商業作品,發行前都經過了專業的精細設置,但是由於風格不同,抒情小調和電音舞曲,聽起來的音量是完全不一樣大的。
炒菜時我們會丁炒丁,片炒片,不一樣大卻一起炒,就容易夾生+燒糊。這樣一解釋你就明白,這些聲音素材也相當於酸甜不同方圓各異的一堆食材,要放在一起燒。
那麼,主持人就不能現場協調好嗎?
能,但對主持人來說,「控制響度」這件事的優先順序其實很靠後。為什麼呢?我想先介紹一下直播節目主持人的工作狀態。這是電台直播室,還有很多機櫃和儀錶沒拍進來。
在直播中,主持人的眼、耳、口、手是分開用的。
眼:直播時主持人的眼睛至少要看三個燈(熱線燈、導播燈、延時器)、三個表(時間表、相位表、電平表)、四台電腦(工作站1、工作站2、外網1、外網2),控制六個推子(工作站1、工作站2、話筒1、嘉賓1-2、熱線1-2、預聽1),有些比如報時、轉播信號或更複雜的一些情況我就沒列進去,歡迎同行補充。
耳:直播主持人的耳朵往往要同時聽幾種聲音,自己的聲音、播放的電腦聲音、控制的外來聲音,然後——值班編輯們的聲音,當編輯們打開對講直接沖你說話的時候,情況肯定很緊急,這些話是必須要聽清楚的。
口:是的,前面那些,比起「說」來講,還是輔助性的——還要做節目。說話這個部分才是工作主體,要用到最多應變能力的。
眼睛看著A,耳朵聽著B,手上控制C,嘴裡說的是D。主持人的大腦已經沒有多少精力顧得上響度這個元素了。
還好,這些情況並非一直同時存在。而且,在這些五花八門的聲音出去之前,會經過技術部門設置的統一壓縮,題主聽到的聲音,可以叫「不完美」,如果未經壓縮,那就叫「不能聽」。
所以怎麼辦呢?這畢竟仍然是個問題。
對我們傳統電台的從業者來說,可以考慮建立產品意識,對問題進行分拆,逐個認識、分析,並在每個環節嘗試建立詳細的質量標準和流程建議。具體就不多說了,列一下大致方法:
1、初步學習「振幅」、「響度」和「聲壓」等概念。
2、針對每個產品元素,制定質量標準,操作規範和參數範圍,考慮不同收聽環境對聽覺的影響,形成可操作的詳細方案。3、把方案執行情況列入到影響績效考核的獎金係數當中,按規矩聽、評、打分、修正。看起來有點慢,但我試過,三個月見效。
4、以上都不是最難的,最難也最基礎的,是自上而下重視到這個問題的必要性和複雜性。國營單位操作此條的難度,就不多說了。對現在很多在網上制播節目的同行來說,這個問題就簡單多了。因為錄播給了我們後期的空間,競爭和可期許的收益也給了製作方製作精良節目的動力。
當然,錄播有也錄播的麻煩,不切題,就不說了。不請自來
先說我是在電視台搞播出的,終於遇到了一個我懂點的問題~//----------------------------
廣播電台不了解,以下說的是電視台里的情況。----------------------------//電視台主要有製作-&>播出-&>傳輸三大環節。製作就是製作各式電視節目,播出是按照預先編排好的節目單製作好的節目播放出來,傳輸就是把播出來的信號通過有線或無線的方式傳送到接收終端(比如家裡的電視機)。
這裡,一般在播出環節的最後一級其實是有一個「響度控制器」(Loudness Manager)這樣的設備。
節目種類繁多,不同的節目又由不同的單位製作,雖說對聲音信號電平有個統一的範圍要求(比如-12dB附近),但實際做出來的東西有時還是參差不齊不統一。而且就算差不多電平指標達到要求,但實際聽上去還是忽高忽低,比如人聲小 音樂聲大。因為這裡有一個「響度」loudness的概念。其他答主解釋得比較清楚了,響度就是個聽眾主觀感受到的聲音高低的「度」,它受聲音的頻率、音色等因素的影響。
於是乎,這時「響度控制器」(Loudness Manager)就要發揮作用了。「響度控制器」一般布置在播出系統的最後一個環節。在前面環節各路視音頻信號的處理選擇之後,到了響度控制環節,響度控制設備把聲音信號按照預設值處理,通俗說就是聲大了調低 聲小了調高。至於調多少,這個預設值是設備廠家研究了眾多電視台電台的實際播出效果總結出來的,比較貼近大多數觀眾實際的收聽感覺,當然還可以根據自己台的實際情況再調整。經過處理後聲音信號就平緩了,聲音就不會出現特別忽高忽低的狀況了。
當然,「響度控制器」也是有調整限度的,節目聲音過分的「忽高忽低」,這就只能要求節目製作部門提高產品質量了。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是要求製作部門重新做的。(一般我們是先罵街,然後通知他們重做,因為由於他們的不認真等他們改完,我們還得重新審看一遍…)
--------- 以下外行猜測 --------
廣播電台的節目估計除了主持人直播的內容,其他大部分內容也應該是預先錄製好的。至於為什麼忽高忽低,我猜測:1、可能是老系統沒有響度控制設備;2、節目上載前工作人員沒有預先試聽調整音量,等開始上載了發現聲大了才調小或聲小了才調大,這就出現了一個節目開頭突然聲大然後變小的情況。(電視台節目會有這種情況,就是工作不認真,不按要求辦…)--------- 以上外行猜測 ---------結尾放個響度控制器的圖片(網上找的,侵立刪)
上面解釋的已經很到位,我只補充點點,以往都是看電平表控制聲音大小,但電平表本身有局限,有時電平反應不一定準,特別是有背景噪音時,可能出現電平很大,實際聲音很小的情況。現在慢慢普及的響度表能更準確的反應音量,也許能改善一些這樣的情況。當然,廣告必然還是最大的。
錄音師路過~各個節目響度不同我也很難過啊~真心哭啊~然而,節目的響度並沒有國家強制性標準,所以執行起來很麻煩。更別說好多什麼都不懂的人做的片子,自己的片子要有聲就行,他們連響度是什麼都不懂。
就算是前期的各個片子之間響度不同,我在管播出的時候也可以精心的吧每一個片子做到平衡。但是實際上管播出的人也基本上不管響度啊。(其實他們也管不了,那麼多頻道節目,管不過來,也沒那個精力)。
所以,我只能保證凡是我們單位,我的同事們做過後期的片子,響度都一致,然而那些不知道哪裡來的廣告,小片,外面破工作室做的片子,我無法控制~但是,現在杜比貌似有一個響度控制設備,平衡不同節目之間的響度問題,不知道用起來怎麼樣。另外,不同意上面用電平波形說響度的例子,電平與響度相關,然而並非相同。響度在播出的時候基本上是由錄音師的耳朵和經驗控制的,光看錶是萬萬不行的。我也是校園廣播台的…來講兩句,說實話吧,錄播節目比直播好控制得多,人聲和音樂的音軌控制音量合理,注意淡入淡出的話完全不會出現這類問題。但是你要講直播嘛……那可就難說了,一般的控制方式就是派人出去聽然後在導播間拚命打手勢反饋了…另外就是注意錄音軟體上的波形和前面那位答主提到的主控台上的電平。其實說到底都是經驗上的問題……播得多了自然就控制得好了……
中控發射端是可以調節的,但是又怕直播間給出的音量超出了發射端的閾值,這樣會削頻,所以這個閾值給的都比較大。
最核心的問題呢還是在於直播間,直播的人只要細心觀察電平表控制音量,是不會有特別大的差異的。但是這就有個滯後,也就是說得直播間的人和你一樣發現音量大了再拉下推子,前幾秒還是偏大的,還有一種情況,某些片花、廣告在製作的時候特別提高了某頻段的生意,聽上去就比較響一點,但電平表上不太觀察的出。
行業相關,匿了。沒人提用壓縮器的側鏈功能自動調節嗎。。
非常難。首先每個主持人自己的監聽耳機聲音大小自己調節,看播出的響度只能通過一個總的控制器。但是調音台的推子每路線內置的響度缺也不一樣有時候多路控制的時候憑藉自己的經驗推,之後回聽就會發現其實差異非常大。更別提有些音頻的製作或者歌曲本身的音量就不同。要統籌這所有的問題真的太難了。如果同步外面像韓國那樣有一個具備控制功能的PD可能會好些,但是對於國內的狀況來說是根本不可能的,所有的都得主持人自己來。來自一個不資深的電台主播。我也在混亂中適應這些問題。因為你不回聽自己也不知道。
還有一個大家忽略的問題,廣播電台是無線信號,我們的收音機都是超外差接收機,那麼信號的強度也會影響音量
理論上可以,但是實際操作非常難。聲音來源不一樣,製作標準不一樣,你需要對每個聲音都做處理才能達到統一的標準。當然你可以強行把所有聲音的響度限定在一個範圍之內,有各種軟硬體可以實現,不過聲音極有可能會失真,這比忽大忽小的音量還難聽。
以前做電台工程的路過,先講個笑話,很多年前東北某個小縣城的老大爺投訴電視台,正在看本地電視台的電視呢,突然蹦出比電視劇大好幾倍的廣告,心臟病都給嚇出來了 節目響度不統一,現在解決辦法是加增益控制器,或者樓上的樓上的樓上說的響度控制器,這設備對語言類節目控制還行,但是遇到動態範圍大的音樂,如鼓點,對這類聲音破關性就較大,造成鼓要麼力度不夠,要麼拖泥帶水,就像對壓限器各參數設置好,有利有弊,不過現在大部分廣播還是調頻,受傳輸發射接收的環境影響,音質也不會高到哪去,跑題了!
要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1、只聽單獨一檔節目(廣告片花神馬的沒招)。2、錄播節目。3、處女座主播和後期。
推薦閱讀:
※你在解說比賽過程中,遇到過哪些趣事/囧事?
※如何評價鳳凰衛視脫口秀《又來了》裡面的主持人尤志東的主持風格?
※謝娜與朱軍搭檔,主持藝術人生,此事你怎麼看?
※汪涵和何炅未來誰的發展前途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