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成績和家境有關嗎?
是不是家境不錯的孩子通常學習一般或不好,而貧窮家庭的孩子大部分都學得好?(指標是考上211或985)?
家境好的孩子一般成就動機不高。這個是事實。但是:
整體數量而言,家境好的孩子,學歷,成就等各方面是全面高過家境差的孩子的。
因為家境差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更多的面對以下問題:- 父母的生存壓力的轉嫁。
- 更差的學習環境。
- 更糟糕的醫療。
- 更少的閱讀。
- 父母更少的有耐心的陪伴。
- 有更多的可能遇上家庭暴力。
- 有更多的可能遇上父母離異。
- 有更多的可能遇上家庭成員的性騷擾。
- 更少的行為控制,導致:
- 更多可能有反社會的行為。
- 物質依賴(煙酒藥毒等)
- 暴力傾向
- 更多危險的性行為(女性的風險更大,可能更早的懷孕,成為未婚媽媽,少女媽媽和墮胎,流產的發生)
- 更容易加入幫派等小社會群體。
以上這些問題的產生,往往父母會缺少必要的對孩子的行為規範,甚至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問題的示範者。
所以,家境差的孩子能夠有更高的成就的困難會大得多。特別在一個趨於穩定的社會結構中,這種局面會越發明顯。
但事無絕對,我很喜歡也很同意 @曾加 的這個回答:二本學校就不是學校了嗎? - 知乎用戶的回答。不單單是學歷上,其實在社會成就與家庭環境這對關係,也可以用這個圖表來解釋。
而改善這個問題真的很依賴於教育和社會基礎福利保障的建設。也是個很任重道遠的活。
PS:看了一下題主的一些回答,我想說:年輕人加油。不論你存在於哪個概率里。但是對於單體來說。一切都是有可能的。路還是靠自己走出來的。
南方周末 - 窮孩子沒有春天?——寒門子弟為何離一線高校越來越遠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劉雲杉統計1978~2005年近30年間北大學生的家庭出身發現,1978~1998年,來自農村的北大學子比例約佔三成,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下滑,2000年至今,考上北大的農村子弟只佔一成左右。
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社科2010級王斯敏等幾位本科生在清華2010級學生中做的抽樣調查顯示,農村生源佔總人數的17%。那年的高考考場里,全國農村考生的比例是62%。不僅僅是北大清華。教育學者楊東平主持的「我國高等教育公平問題的研究」課題組調研得出,中國國家重點大學裡的農村學生比例自1990年代開始不斷滑落。
教育學者楊東平的研究顯示,農村學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與專科院校。以湖北省為例,2002~2007年5年間,考取專科的農村生源比例從39%提高到62%,以軍事、師範等方向為主的提前批次錄取的比例亦從33%升至57%。而在重點高校,中產家庭、官員、公務員子女則是城鄉無業、失業人員子女的17倍。
向上流動倍感艱難的不僅僅是農村少年。2004年,廈門大學教育學院課題組對全國34所高校的生源狀況進行調查後發現,普通工人階級子女考入重點高校與普通高校的比例分別減少了7.9%與5.6%。
更多精彩,請關注公眾號「惡魔奶爸Sam」,id: lxg-milk,或掃以下二維碼,歡迎加入
為什麼我看到的恰好是相反的?
成績好的學霸學神,都來自於中產醫生家庭。清華北大廈大港理工絕大部分都來自於非富即貴的學生。(為什麼清華北大後面跟著廈大港理工?因為我熟悉的幾所大學,湖北大學和山東大學的學生很多農村的。而廈大和港理工大部分是農村的。)
貧困家庭孩子兩極分化,一類是刻苦拚命到不要命,成績也就是考個一本裡面的差學校。一類是厭學嚴重,中專技校衛校基本上一大半是貧困農村學生,極少數是城市的赤貧家庭單親家庭。補充下,我知道的幾所省級,國家級重點大學,和大學的附屬中學,成績好的全部是家境好的。
而類似於某些跳樓中學的,縣城裡面全封閉式的軍事化管理的大學,卻是農村學生佔優勢。主要原因是刻苦和花時間。一派胡言╮(╯▽╰)╭。你倒是出數據啊,如果只是你見過的那麼幾個,根本沒有統計學上的意義( *?ω?)?╰ひ╯。反正就我學統計學的時候,用的2012年上海的數據,從收入到父母的受教育年限,都跟成績是正相關╮(╯▽╰)╭,不爽也是這樣╭(╯ε╰)╮。當然其他地方的數據沒見過,但我猜應該也是家境越好的成績越好。請注意,我們說的是「統計學」上來講,你不要舉個特例來反駁我,請拿數據,做線性給我。因為成績好還有別的原因,所以就算父母條件好了,還有其他原因可以讓家境不好成績逆襲,但是這種特例是木有意義的,讓他們逆襲的不是家境,可能是別的家境不能解釋的原因。至於,為什麼家境越好成績越好,我們可以猜測,可能是父母可以投入在子女上的教育經費更多。父母的受教育年限高有利於家庭教育。家庭環境可能更好。居住地有更好的地理位置(靠近圖書館,靠近學校之類的),這些理由——我全部不確定(*ˉ︶ˉ*),都是我根據數據猜的,但是真的,家境較差這一點有什麼好處,我只能想到外部動機可能比較高。不知道為什麼題主會有此一問。還是要學習一個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小朋友你多大了?生活在哪個城市啊?完全搞反方向了吧?就舉個大家都能看到的例子,越是好學校,門口接孩子的車或者好車越多,越是一般學校,門口的電動車越多。對不起,我只是實話實說,沒有刺激你的意思。
舉個例子,我樓下的男孩上初中,本城市公認最好的學校,學習成績目前中等,但除正常的學習外,還要上機器人、奧數興趣班,每天聽一小時BBC,每年暑假國外旅遊一次。他的目標很清晰,國內一流軍校。但現階段,成績名次不是他和家人考慮的主要目標。個子一米七,很帥很精神的一個小夥子。
老公老家的一個孩子,除了學習就是學習,家裡人就是在菜市場賣菜的,最大的願望就是這個孩子能當上公務員出人頭地。這孩子在老家算學習成績不錯的,但是,知識面太窄,見識太少,整個人胖且彎腰駝背。他家人托我老公給他在我市找學校就讀,我和老公說,最好別攬這個活,這孩子和我們這邊差距太大,跟不上之後就再也跟不上了。老公就沒幫忙,不過他到底還是花錢在我市一個學校上了學。問題是,不到一個月,這孩子原來的優越感被撕的粉碎,哭著要回老家。我們都很無語,意料之中吧。所以提主呢,擴大眼界、增長見識,你所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的世界哦!答案中可能沒什麼引經據典,數據論證,一切皆來自我的生活經歷。
首先,我覺得題主這個問題有點奇怪,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一個人這樣覺得:題主似乎是在用成績衡量一個學生的好壞,或者說一個人的好壞!我感覺題主的問題中隱藏了這個信息,而我個人是很反對這種觀點的!我覺得這一點很站不住腳。成績不能衡量一個人的綜合能力的高下!學習好,只能說明,在這一個特定的領域的技能比別人強,並不代表全盤。
其次,來就題主的問題談談我自己的一點點看法,雖然沒有統計數據,但是我的經歷告訴我,家境較好的孩子的相對高成就的概率較高(注意是概率較高)。
不得不說,在家庭條件不那麼優越的家庭中的孩子,有一部分很刻苦的努力學習,想要跳出現在的生存環境,這使他們有著強大的學習動機,可以持之以恆的學習,學習,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必須要有頑強的毅力和與枯燥煩躁時刻對抗的勇氣。在這一點上,可能家境貧寒的學子更有堅韌不拔的毅力。但是!題主去深入了解或者是統計過這個數據么?就提出這樣的問題,以我自己執教的農村中學來說,家境貧寒的孩子,有很多由於沒有過多的見識過花花綠綠的世界,更容易被誘惑(這句沒有任何的歧視或者是優越感,只是就事論事),就拿我執教的年級來說,學生都是十四五歲的孩子,青春期叛逆期,對外界的燈紅酒綠很嚮往,女孩子羨慕外面女子的漂亮衣服,男孩子羨慕外面的自由。可是這一切只是他們想像中的意淫而已,但是就是在這種想像之下,他們會偏離正常的航道,本該學習的他們會經受不住外界的誘惑,而放棄學業,過早的進入社會。而相反,家境優越的孩子,在從小見慣了花花世界了之後,或許當這些誘惑再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時候,可能就沒那麼大的吸引力了,反而能夠將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 我之前在一所比較好的私立學校執教過,當然,這樣的學校,花費肯定不低,就我的經歷看來,這所學校當中的孩子,基本學業都比較好,除了日常的課業之外,學校還會在課餘時間給孩子輔導奧數,英文,演講,書法等等等以開闊孩子的眼界豐富他們的語言,提升他們的思維。相反我目前所在的學校更多的是孩子討論著放學後怎麼搶佔網吧的機位。 看到過一種說法,我們的社交,其實是一個紡錘形的,兩極所佔的比例比較少,是掌握著多數資源的少數富人,和為數不多的特別貧困者,而我們的社交就是在紡錘的一個平面上,同一個平面的人更加容易交流或者是掌握共有資源,比如李彥宏想要拜訪俞敏洪就比我們想要拜訪俞敏洪簡單的多,因為他們在同一平面,都是兩個領域的佼佼者,而同樣,家庭條件優越的孩子,從小接觸到的資源很廣,可以掌握很多先天的優秀資源,未來的發展也比較好。你和我以前想法一樣,但是不可能!永遠都是經濟發達地區教育水平高!
很多農村學校的孩子,要麼家裡有錢的暴發戶,一副我是大爺,我孩子也是大爺的樣子!覺得教育不重要,有錢就行!而另一些窮的孩子,家庭是肯定無法給孩子很多的幫助了,所以更多都是,靠你自己,學的好就上,不好就回家種地,外出打工。他們經常跟老師說的一句話就是:把孩子放你這兒了,怎麼樣隨你,該打打該罵罵!他們不明白自己對於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再說老師,我都不想說農村教師的水平,很多普通話都不會說就在那教課,英語26個字母還不會寫就在那教英語,這幾年一直有特崗教師,憑良心說,沒幾個好好代課的,基本這就是個跳板,當然孩子有時候也帶不出來,反正就那麼點工資,干好乾不好都一樣,大家都是無所謂的態度。
最後說下我帶過的孩子,家裡條件大部分非常好,家長的教育觀念就不一樣,孩子也特別有禮貌。有的媽媽直接每天就是管孩子,不上班。孩子喜歡學什麼就帶孩子上各種培訓班,各種才藝啊簡直。每年全國各地旅遊,帶孩子長見識。為了讓孩子去好學校直接買學區房,很多私立學校老師教的就是好啊,真的從各個地區去挖最好的老師過來。
當然窮的地方肯定有學習好的,有錢人家的孩子肯定也有不成事兒的。
但是,絕對是富人家的孩子各方面好的可能性更大,因為他們享受著好的教育資源,同時父母教育觀念比較好,同時也會給孩子很大的影響。
所以你說的是不對的。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首先家境不是絕對的,有很多想學習愛學習的孩子往往是被家庭條件耽誤的。我反而認為家境比較好的孩子要優於家境不好的孩子,因為物質資源太充足了。首先定義一下家境好的概念,1、物質條件充足,2、父母文化程度高,3、生活環境素質高。暫時這樣,首先充足的物質條件保證了小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條件。然後父母的文化程度和素質直接影響孩子。最後身邊接觸的人多是高素質的也影響小孩。我問你輸在起跑線上你服不服?現在來看為什麼有的窮人家的孩子要比富人家的孩子更優秀?你落後這麼多最後都能追平甚至超越,你不牛誰牛?我覺得不是環境的問題,是人的問題,這個好像看過一個回答是講為什麼有的人喜歡安穩,裡邊有一句話,你所在的低谷,可能是別人一輩子無法企及的高度,如果老是跟巴菲特,扎克伯格比有什麼好比的,就看自己,能不能比自己強?比昨天的自己強。
快讓那個家境不好學習好的孩子停止學習吧!一不小心混得家境好了,豈不是坑害了下一代
很惡意的一個想法:因為家境好的孩子學習好不符合多數人的心理預期 所以另一種想法更為普遍 所以自證這種現象也出現
你錯了,大錯特錯
有這種想法的一般是農村的孩子,我以前在農村讀書也是這樣覺得。周圍有錢人家的孩子父母大多數沒什麼文化,他們並不崇尚讀書甚至覺得讀書無用。而窮孩子父母也大多沒什麼文化但有一個根深在腦子裡的概念,讀書是一條真正的成功之道。所以窮孩子拼了命地讀書,富孩子悠悠蕩蕩當個小二代以後接過老土豪的班底十年又是一條好漢。
但是這種現象在精神文化層面追求更高的城市裡面是很少見,因為本身父母文化程度較高而且家庭條件也比較好他們會提供給孩子盡量好的學習環境和教育資源,而一個孩子的成績好壞,除了自身天賦和努力,這些外在條件其實是關係重大的。就好像你為什麼要努力考上重點中學一樣或者工作中爬到更高的層次一樣,只有更好的環境和更足的資源才能助你往上攀登。
所以這個問題本身是不成立的,寒門越來越難出貴子這是個不爭的事實,但是出身清貧而靠自己努力成功的人,值得更響亮的掌聲就是了。作為寒門之子,共勉。我從小學讀到大學,學校越來越好,窮逼越來越少。等到了大學,農村生都見不到幾個。
你從哪裡得來的結論啊?為什麼我覺得我的觀點跟你完全相反
因為家境好的家庭不拿孩子學習好當作什麼值得宣揚的事兒啊,老虎生老虎是正常,生出只貓來才全城皆知呢
衣索比亞要騰飛了……
讀了985,211你就知道,很多同學是家境不錯的。大多數同學是城裡的。少數同學是農村的,極少數同學是貧困生。目測你還沒讀985,211吧…
首先我想說這是視角問題,你看過的窮學生都是多次過濾過的。
從剛入小學時就開始了,如果學習不好而且家境真的很不好,有一些家庭可能就會在小學畢業後讓孩子離開學校。雖然是九年義務教育,但是上學時的飯錢有的家庭真的是差。這個真的沒辦法,務工還能有收入,上學卻要多花幾年的錢。
然後是初中,高中,,,,,這一波波的篩出來可以說剩下的都是家境略好(因為實在沒錢學習好也念不下來的真是有的),學習很強的了。然後是態度問題,因為殘酷的淘汰機制下,窮學生會更在乎自己的機會(同時也可能會因為太過囿於自身條件,所以眼界會略低,但肯定也有眼界高的)相比之下,那些生活水平比較好的學生可能是奮進的態度不夠,物質方面真的沒有拚命的需求呀╮(╯_╰)╭
最後自己打臉,富家的學生好多學習都很努力,我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都遇到過好多個【認真臉】手機考前碼子,輕噴看了問題目測題主應該是七八線城市或者中西部小縣城的學生或居民,你看到的貧困家庭還有富裕家庭其實在某些一二線「真」富貴家庭眼裡是一個檔次的,題主的思維可能還停留在上個世紀的文革思維,或許想得到這樣的答案,譬如「因為窮人早當家,富人又懶又不作為」等等
但是可以非常明確的告訴題主,現在的富貴家庭,孩子從小獲得的資源,以及日常的見識比那些窮苦家庭高太多了,你可以去看看清華北大農村學子的比例,去看看最近非常火的一個紀錄片「高考」第四集和第五集兩個女學霸的反差,甚至可以親自去問問985大學裡學子的親身感受。如果這樣,題主還不能信服的話,我覺得題主像只鴕鳥一樣安慰自己,也是不錯的選擇呢!推薦閱讀:
※當父母逐漸老去,並最終逝去的時候,獨生子女能將什麼作為自己最後的精神倚靠?
※如何看待教育部「碩博連讀生只能獲取博士畢業證書和博士學位證書」的學籍管理通知?
※在上海上大學有什麼好處?
※初三生活是什麼感覺?
※加州理工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那個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