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手製作麵包是怎樣一種體驗?


很辛苦,很麻煩,很有成就感。

關於很辛苦。

首先如果自己在家做麵包的話揉面就超累人,麵糰要出筋,需要對它不斷摔打蹂躪,手揉絕對是一個痛並快樂著的過程,恨不得把面板砸穿。大多數麵包需要揉到可以用手撐開成一張半透明不易破的薄膜,用手戳破,破洞邊緣光滑。這種事最適合心情不好想打人的時候做哈哈,面揉好了,二頭肌練出來了,煩惱也忘了= =

當然如果專業的麵包房每天那麼大的量,就一定要揉面機幫忙

下圖為一隻在揉面機里旋轉的麵糰:

啊難道有揉面機就不辛苦了嗎,圖樣圖森破啊

放一張認真檢查麵糰出筋的師傅,其實這個機器很危險的,攪拌棒的力氣非常大(不然怎麼制服倔強的麵糰君),但是師傅們也要時不時把手伸進去揪一團出來檢查一下,麵糰軟了、幹了還是溫度太高都會對後面的製作有影響,都要很細心地判斷

在麵包房裡要保證每天的量的話,揉面機發酵機和烤箱都是連軸轉的,師傅們當然也要跟著團團轉啊,這邊的紅茶麵團剛打好,那邊黑眼豆豆就一次發酵完成了,等分割,另一邊咖啡丹麥馬上整形,刷蛋液,「嗶!——(這擬聲詞不要想多,的確是這個聲音)」烤箱定時到了,肉鬆的麵包胚好了,戴手套出爐啊!

麵包師們每天的時間基本上是被一款款麵包製作的時間分割的,吃飯睡覺都成了次要——你去吃飯了,麵糰筋打過了怎麼辦啊,發酵發酸了怎麼辦啊,烤糊了怎麼辦啊、、、、

下圖為昨天大家做學軟歐整形時候吃午飯的場景(大師傅們都比較害羞,不讓露臉= =)

外賣早都到了放在面前,大家還是把所有款式都整形完畢放入烤箱才開始在工作台上站著吃飯,這時午飯已經透心涼了,即使這樣也要邊吃邊看著烤箱,因為它們會「嗶——嗶——」地響個沒完啊、、、、

第一天來麵包房的時候,問師傅為什麼麵包師很少很少有女生,師傅想都沒想就說太累了啊女生受不了的。

當時的我還是太天真,覺得自己在家也做啊雖然有點累但是這麼好玩,而且麵包房還有這麼多機器。

但是這兩天下來,看到他們幾乎就是公司里來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人(甚至某位師傅還在休息室里擺了個摺疊床……),看到他們站著吃飯都好開心,看到他們做完一輪麵包趴在休息室的桌子上精疲力竭的樣子,覺得每一隻麵包都需要好好珍惜,因為他們真的好辛苦,這是沒有親手做過麵包、沒有見過麵包師們工作的人不會理解的感受吧。

關於很麻煩。

麵包師們為了追求麵包天然的更濃郁的風味通常是絞盡腦汁的。

酵母的方面來說,我們自己在家做麵包,一般就用酵母粉吧,高階一點的烘焙愛好者可能會自己養養天然酵母什麼的,但是這兩天我在麵包房發現,這家的麵包通常都需要干或濕的酵母、老面、天然酵母這幾種按一定比例一起做的。

我傻傻問師傅為什麼啊,師傅耐心地回答我:「為了風味更濃郁」,的確,酵母生長發酵不僅產生氣體撐起麵糰的組織使它綿軟鬆弛,還會在這個過程中激發小麥的香氣。如果沒有這麼多種不同形態的酵母,麵糰再怎麼烤也只是手抓大餅好伐、、、、、

然而怎樣找到這當中微妙比例帶來的變化,簡直就進化到了一個高深的生物領域啊,文科狗就此打住,編不下去了。

除了酵母,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輔助材料

比如加蜂蜜可以使麵糰保濕,湯種也是製作柔軟濕潤Q彈型麵包的不二法寶(烘培愛好者們說:這些早知道啦有什麼稀奇)

但是但是我發現一個以前從來不知道的秘密呦

你知道黑加侖汁和奶茶(不是京東那個)之間不可告人的XX嗎!!!!!

(黑加侖汁,就這個,圖片來源於網路)

(貌似躺槍的紅茶奶酥麵包,這個是我捏的,太丑了別介意,就是拿來舉個栗子)

第一天來看見師傅往紅茶麵團里倒紫黑紫黑濃濃稠稠的黑加侖汁,自作聰明的我馬上問:「是為了上色嗎?」師傅耐心地回答:「這個不會上色」

啊?那加來幹嘛、、、、搗亂啊、、、、、

然而隨著黑加侖汁漸漸融入麵糰,揉面機方圓半米之內飄散出一種超香超濃郁的紅茶味兒,簡直感覺自己置身於英國皇室的下午茶餐會中(王誇張)。

生麵糰也可以這麼香是我自己在家做麵包沒有體驗過的,回頭一想,這味道中其實夾雜著一點果香!!!!!!!!

天啦擼!太油菜了!!!!!黑加侖和紅茶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味道各有各的獨特,但是普通人怎麼會隨隨便便把它們聯繫到一起呢?

但是當他們在麵糰中相遇,便竟如天雷勾地火(又是王誇張),把各自的香味激發的更濃,不過浸泡冰鎮了一夜的紅茶略勝一籌,將黑加侖的果香完美收為己有。

最後出爐的紅茶奶酥已經完全找不到黑加侖的影子,這一段奇妙的化學反應又有多少人能知道呢?

但是當初想出這個配方的麵包師一定廢了很多心思吧:紅茶不是放越多越香的,但是我嫌它不夠香啊;黑加侖是個好東西,加少了不管用,加多了又會搶了紅茶的味道;哦天哪加多一樣液體是混在紅茶里一起放還是單獨放啊……(以上內心戲為本人虛構,如有雷同。。。。。。說明大家都是糾結的天秤。。。。。。)

不光材料的配比很麻煩,要做出大小均勻花樣繁多美麗可人的麵包,分割整形的功夫更是少不了

下圖為正在認真稱量麵糰的師傅,委婉謝絕了我們的 幫(搗)忙(亂),他說這個分不好,切得次數太多的話會影響麵糰的後面的整形和發酵呢

切好均勻的麵糰進行到再發酵一會兒就可以開始整形,放一張在編辮子的心靈手巧的師傅

這個真的不簡單喲,因為麵糰有彈性的嘛,扯得太長就泄掉了,扯得太短編著編著又會縮回去……

然後是昨天學習新的軟歐整形方法,前一天嫻熟得不得了的師傅們一秒鐘變緊張的小學徒

這種軟歐的整形方法需要在擀外皮的時候力道掌握均勻(就是圖中下面那片薄薄的),這樣包裹內陷麵糰的時候才不會過於鬆弛,或者太緊又彈開來,而是有力地包裹在外面,烤過之後形成各種花樣,如下圖:

是不是超美的~

看過學整形的過程,覺得這種功夫是從書本上學不來的,一定要通過言傳身教,因為每個人在製作過程中的力道和手法都不一樣,遇到的問題當然也不一樣,所以每一個優秀的麵包師都是寶啊~

就是製作麵包這種「麻煩」養成了師傅們細心耐心剛中帶柔的性格和超強的責任感。

第一天剛到麵包房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剛才還在愉快玩耍,一轉臉回來整個麵包房氣氛都不一樣了,大師傅們「此起彼伏」地追問著:你們倆剛才誰掉了一根頭髮啊,誰掉的、誰掉的、、、、都把頭髮紮起來啊、、、、、

從此以後每次進麵包房師傅都會先提醒我去休息間把頭髮紮好(主要還是因為我這蠢人永遠忘)。除此以外還時刻提醒我們把手機放好啦,認真洗手啦,玩兒完麵糰擦桌子啦、、、、、、、、、、、所以麵包房即使整天有兩個「長毛怪」到處幫(搗)忙(亂),也都永遠保持乾淨整潔,井然有序。

其實仔細想想,這對每天同時做四五款完全不同的麵包、每個程序精確到以克、分鐘、攝氏度計算、還有很多根本難以計算的力道手法需要掌握和考慮的麵包師們來說,簡直是再簡單不過的細節,可能早已經成為本能了。

最後不的不說的關於成就感。

做麵包很辛苦,很麻煩,但還是有那麼多的烘焙愛好者前赴後繼地「死磕」著,還是有那麼多的麵包師每天在炙熱的烤箱前絞盡腦汁,因為它真真切切地帶給人幸福感,是一件傳播快樂的事。

做麵包的人一定都有體會,自己烤出來的東西其實自己很少吃,都恨不得分給身邊所有人,他們不一定能了解製作當中的辛苦和麻煩,但是一定都會稱讚,感嘆,這是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家常飯菜用於飽腹之外給味蕾的獎賞。

甚至不吃,僅僅看著都那麼美啊不是嗎

我們的麵包師們其實已經很厲害,可以說寵辱不驚了,但是那天台灣師傅告訴我,我們的產品盲測品嘗結果每次都超過 某某山丘 的時候,還是掩飾不住的小傲嬌哈哈(由於我理解台灣口音有困難,不好意思讓師傅多傲嬌了好幾次、、、、、)

如果僅僅作為一個在家烤麵包的業餘烘焙愛好者,我回答這個問題也許就抄高中時候的隨筆了,抒發一下情懷說說感想,但是在跟著專業的麵包師們體驗過專業的麵包製作以後,覺得真的不簡單啊,是實實在在通過每次過稱、分割、整形、設時間溫度體會到的。

經歷過這樣的過程,會覺得應該珍惜每一勺麵粉,每一塊黃油,每一個蛋,它們能這樣聚在一起,成為一個麵包,也是難得的緣分啦。


這個萌萌噠問題,放著窩來!!!

【最後有彩蛋Y(^_^)Y】

我發誓,我從來沒想過如此軟萌的麵包君要經過這麼複雜的工序和千錘百鍊的蹂躪。果然看起來平凡的都比較厲害。。。

總之,做麵包的體驗過程是十分豐富噠:

1.感官會變得敏感。

首先味覺會變得異常豐富。要知道,會吃才能分辨出好壞,所以在做之前要先嘗~(哈哈哈哈吃貨終於有理由放肆了!)並不是所有麵包都會讓人產生幸福感,但有的麵包真的像年代悠久的紅酒一樣,越品越有味道。特別是很多餐廳看起來很低調的硬麵包,真的會越嚼越香,好的麵包嘗起來就是舌尖上的自然啊,純純的大自然的味道~濃郁的黃油、清新的小麥、蓬鬆的氣孔里調皮的空氣。。。簡直太美好了,而賦予麵包生命的酵母融合了這一切,一口下去滿滿的都是麵包師對麵包君和吃貨們的敬意。

其次嗅覺也會豐富起來,師傅讓我聞了聞麵包的味道,我描述起來就是。。。哇噻「有點酸酸的香味!」就像在作畫之前你要從眼前的景色或物體分辨出有多少種顏色,據說一個好的畫家可以從一片陰天的天空中看到幾十種色彩,而大多數人就覺得是「白茫茫的一片」。同樣的,一個好的麵包師可以從裡面分辨出食材的味道,在師傅帶我飛了一會兒以後了以後,我至少能在被烘烤後的混合食材中聞出酵母、黃油、小麥粉的味道啦~

當然觸覺也會變得敏感,因為在揉面的過程中要不斷的關注麵糰的濕度和韌度,要拉出筋來才能做出真正有韌性的好麵包。這都要常年的積累才會變得熟練,所以一款好吃的麵包出來,真的要付出許多心血,經驗和悟性是王道!

2.麵包是酵母君的王國,是會呼吸的生命體。

因為我們這次做的麵包低油低脂,所以麵包君的魅力完全呈現在味道之上~

其中略微酸酸的酵母正式麵包君生命的靈魂,但要想品嘗到天然酵母的溫柔的酸酸味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酵母是具有生命的食材,所以要烘培出優質的麵包君,就要對他的「靈魂」呵護的無微不至,為了將天然的酵母的活性控制在最理想的水平,培養酵母的機器需要24小時不停的攪拌。

溫度當然也是成敗的關鍵!以前一直不理解《日式麵包王》里說的「手心溫暖,剛剛好揉面」,現在看來,合適的溫度除了會讓麵糰變得柔軟,更是追求極致的體現。就像壽司師傅的手溫,會徹底改變生魚的口感一樣,麵包更是如此。酵母的活性在與手的短暫接觸之間,便會發生很多微妙的變化,這自然會影響到麵包的最終呈現。

3.麵包是千錘百鍊神奇的存在。

很難想像軟軟的麵包君會經歷那麼多次的揉打、刀切和烘烤。但正是因為揉打的透徹,所以麵包才會如此有韌性,當然揉面也是有很大的學問。而且心情不好的時候完全可以拿來泄憤哈哈哈哈,不過要小心不要揉過,不然麵筋就會斷掉,烤出來的麵包君就太嚴肅了,口感會失去彈性。所以掌控好一個「度」,才會做出真正地道的好麵包。

4.細節決定質感。

其實很多事情掌握方法都能做好,但要成為裡面的翹楚,就要在細節上下功夫。舉幾個栗子~

因為揉麵包太消耗體力,站一天吃不消,所以我們用了攪拌機。但並不是丟進去就好了,要不斷的用手去試探麵糰的筋度。拿出來進行第一次發酵後分團,要擠出少量氣體卷一下擺好再進行第二次發酵,而且時間也要進行嚴格的掌控(在後面介紹紅茶奶酥的時候也會進行詳細的介紹)。總之,製作麵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了解很多原理。

我記得比較有趣的是,麵糰里會加入湯種,萌萌噠師傅說因為湯種已經是半熟的麵糰,所以就會biubiubibu的吸很多水,最終成型的麵包君就會很很潤很Q彈~

5.能觸摸到的美好。

從顆粒狀的麵粉到一大坨麵包君,就像孕育的生命,真的非常有成就感,當烤箱一加熱,濃郁的味道散發出來,整個人什麼都好了~~烘培的樂趣不僅在於能做出真正好吃健康的食物,更是對自己的肯定~~~~~~生活實在太太太美好了!

————————————————我是萌萌噠分割線———————————————————

——————————和從師法國藍帶回來噠香送烘培師學烘培———————————————

我最喜歡的就是「紅茶奶酥」,味道真是超棒!上個圖先。。。

吞個口水,我要開始了~

看這一鍋白白的,其實是紅茶奶酥君的前身啊!裡面包含了麵粉、老面、湯種、糖和鹽。

既然提到了這些配料,就詳細的說一下好啦~

當然為了攪拌均勻成團,水分是不可少的。於是就有了下面的這一盆。

很漂亮對不對!畢竟是冰鎮了一夜的紅茶和新鮮的淡奶油(傲嬌臉)。冰鎮除了保證紅茶的品質外,麵糰在攪拌加工的過程會產生熱量,所以冰冰的紅茶也是偉大的降溫君。放到攪拌機里調好速度攪拌,這個機器很不得了哇!據說力度很大,所以非專業人員在操作的時候不可以把手伸進去,但我們萌萌的師傅可以!哦對了,還有黃油,在攪拌均勻麵糰後就可以加入啦。黃油的融化也主要靠攪拌摩擦產生的熱量,所以這個過程非常重要。

(「香送」萌萌的師傅和鍋)

當麵糰可以被拉筋到這個程度以後,差不多就可以拿出來發酵了,再拉一下當中間破裂的空周圍光滑圓溜溜就完美了~畢竟被蹂躪那麼久很累,所以要讓麵糰君睡半小時。然後切塊稱重,然後揉一揉,再排排放好再讓受了刀傷的麵糰君睡一會兒。睡差不多就可以叫醒他們了,然後用擀麵杖弄成面片,擠出麵糰里的部分空氣,在上面抹上奶酥小妹。沒熟的奶酥味道簡直少女~有淡淡的奶香,捏起來軟軟的,嘗下去還有點微甜。據說裡面有黃油、奶粉、糖粉、雞蛋和淡奶油。抹好了以後就要捲起來,就是下面這個樣子~

然後從中間切開,卷一卷就好了,看起來還是蠻窈窕的。

中間的那個!是不是很醜萌!哈哈哈哈,恩!我做的!

然後擺盤,放到31度的恆溫箱里再發酵半小時。

拿出來以後休息一會兒就可以正式烤啦。用時13分鐘。為了保證麵包的色澤、鬆軟度的統一,我們把上下的溫度都設置一下,因為這個烤箱從上下都可以加溫,但上面的實際溫度要低一些(因為加熱層離麵包遠一些),所以機器設定要稍微偏高一點,就是下面這個樣子。

然後這個是我做的~(☆_☆)

吃下去的感覺嘛~啊哈哈哈哈哈你猜!

烤好以後的奶酥味道超棒,簡直是熟女好么!口感飽滿,奶香濃郁。不過作為被折騰了那麼久的麵包君味道也是超級好!外層酥脆,裡面蓬鬆,很有咬勁兒~當然了,外面撒的堅果味道更是棒!

其實做麵包是一件很需要耐力的體力活,因為現在有了機器,很多都可以用機器來代替進行。不過依然很費力,一款麵包做好大概需要2-3個小時,我個人感覺比蛋糕和餅乾要複雜許多。師傅在麵包君睡覺的時候也會做其他的產品,所以基本是不會有太多休息時間的。平時女生偶爾在家做做麵包玩還可以,但真正的烘培大師還是以男性為主。

再上幾張圖:

(這款是包著餡兒的麵包,師傅包了很久~)

(上面這三款大麵包,抗回家都可以吃一周了。。。簡直良心)

切開嘗嘗~

草雞好次啊我哭著對你說

(((o(*??*)o)))

跟做了那麼久的麵包,學到了很多,也漸漸愛上了這種胖乎乎、圓滾滾的麵包君。因為一進烘培室,滿滿的都是幸福~

就像溫暖的手心,剛剛好的把味蕾捧住。

彩蛋:

歡迎大家來競園找我們玩兒~~

鼓掌:啪啪啪啪啪!!!!!


做甜麵包的確很麻煩,畢竟手揉到擴展階段甚至完全階段還是很練肌肉的。

如果是菠蘿包這樣的還要額外加工序。

硬歐包相對簡單一些,沒事就做個XXL號的黑麥全麥布魯姆,幾天的早餐就有著落了。

但最重要的是!當我把二次發酵好的麵糰放進烤箱,設好時間開始烘烤後,大約10分鐘左右小麥的香氣就就會充滿整個房間,這一刻我就會深深地覺得:

生活真美好。


其實我一點都不好

烘焙裡面甜品跟麵包 我最喜歡的還是麵包 因為我是一個不太喜歡吃甜食的人 而麵包的麥香跟微甜 恰好彌補了這個空缺

如果 你是一個懶人 對麵包要求不高 可以用麵包機 飛利浦一點都不親民 價格高的離譜 最划算而且好用的是柏翠 跟松下麵包機(絕對不是打廣告)三檯面包機都有入手 ,就麵包機口感來看 飛利浦鬆軟,松下有韌性,柏翠也不相上下(找不到形容詞了- -)

以前做麵包都是用麵包機揉面 因為本身力氣太小 出膜速度太慢 就不想去耗費精力在麵包上

有天麻麻想吃一種老式麵包,根據她給的口感跟味道 ,我親手用手揉面做了出來 ,突然覺得揉面是個很好玩的過程,而且看見麵包出膜的那一刻,尊的有種當媽的趕腳啊~┭┮﹏┭┮

所以現在都不大用麵包機了 ,而且當麵包出爐的那一刻,整個屋子都飄滿了香氣,滿足感爆棚有木有~

最喜歡做的麵包有:北海道土司 港式土司 小餐包 老式麵包 甜麵包 黑芝麻豆漿麵包 煉乳麵包 西瓜麵包.....太多了 記不住了

有想挑戰法棍 但是還米有找到合適的方子

強烈推薦金大旺老師的方子 因為尊的尊的很好用

對了 甜甜圈也是麵包類 而且是我的痛 後續圖片會更 敬請期待 一個烘焙手殘黨的作品

分割線~~~~~~~~~~

菠蘿包

黑豆漿麵包

黑豆漿麵包

煙囪黑芝麻包

西瓜土司西瓜土司

老式麵包

白白土司

最近的港式土司

甜甜圈就不放了。畢竟毀形象? ?? ? ???


本答案無圖。

大概記得第一次做麵包的時候,和當時的小師傅像是做化學實驗一樣。

「麵粉,xxxg。」稱,篩,備用

「酵母,xg,糖,xg,冷水,xg」稱稱稱

「混合,等待反應。」

「反應效果理想,開始下一步。」

「開動機器,倒入原料。」

若干分鐘後

「停,查看混合程度。不行,繼續。」

又若干秒

「好的,可以了。取出。」

「鬆弛」聽到專業詞會很激動。

「塑形」又激動了一次。

「溫度xx,濕度xx,進入發酵櫃。」

「發酵完成,形狀不錯,進入烤箱。」

「出爐,散熱。」

—————————————————————————————————

後來自己做給自己的時候,開啟了測試員模式

「任務日誌xx0,原配方基礎,糖增加5%」

「任務日誌xx1,原配方基礎,水增加xx」

「任務日誌xx2,原配方基礎,攪拌時間減少xx」

「任務日誌xx3,xx2配方基礎,酵母使用無糖發酵方式」

「任務日誌xx4,xx2配方基礎,水溫xx」

。。。。。。

這種做事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

但後來發現,大部分的麵包師,都是更多的用「適量,差不多」一類的量比方法,所以自己在做食物方面算個異類吧。

——————————————————————————————————

因為很喜歡那個小電子稱,沒事的時候稱稱這個稱稱那個,所以知道了廚房裡每個盆子啊鍋啊碗啊勺子什麼的凈重多少克。


就是說了以後再也不做麵包了,但以後還是會做的


是一堂好吃的科學課,內容涵蓋物理化學生物。

是一堂考究耐心的課,內容涵蓋等待與再等一會兒。

是一門無法畢業的學科,各種酵母麵粉不同麵包種重油無油高糖低糖軟包硬包……看無數書與文章,也理不完麵包神奇的演變。

是一門燒錢的學科。在我看來,只有擁有了大烤箱、廚師機、石板、各種好麵粉、發酵布、充足的時間與耐心才能好好學做麵包。

更是一門幸福的學科。自從做了麵包之後,食物的豐富度又打開了新紀元,每一次都臣服在神奇的麥香與酵頭的風味中,自己研發創造新品種的成就感無可比擬。

學著學著就開了一家叫「到付」的在線麵包店_每天出品五隊組,排隊預定約滿一周即止。只要名額一放出來,半小時內一周的基本會排滿。

啊嘞,不說了~我要去整明天要發貨的麵包了~

還在思考,要不要在公眾號開放一個訂麵包的入口呢?


恩, 怎麽還是黏糊糊的 加點乾粉吧 會不會加多了 影響口感啊 !

揉啊揉 揉啊揉 什麼?

要揉至擴展階段 要有一層透明的白膜 這什麼鬼 不管了 就這樣吧

要醒好久啊 40分鐘後

繼續 揉啊

再醒 今天溫度這麼低 會不會醒不好啊

40分鐘後 凹造型

怎麼都凹不好啊 算了就這樣吧

擺盤 最後醒 40分鐘後

不是說好要膨脹至2~3倍嘛

怎麼還是這個鳥樣

算了 進烤箱吧

預熱 對 差點忘預熱

20分鐘後 噢 還好 還能吃 味道還不錯

我姐回來 了 快 嘗嘗你哥做的麵包

我媽回來了 快嘗嘗 快嘗嘗 我媽一臉嫌棄樣 恩 吃了一小口 恩 是跟外面賣的差不多味道

我爸: 你看看 你看看 把廚房弄成啥樣了 啥樣了


手工揉面到完全拓展階段確實挺費力,但是鑒於可以一邊烘焙一邊練習肱三頭肌,我還是喜歡手工揉 -v-

發酵的話一般室溫就ok,大多數烤箱現在都有發酵功能了,很方便。當然也可以放入密封盒冷藏過夜發酵,如果時間允許的話。

食譜的話,下廚房應該足夠用了。

p.s 如果你真正自己做一次麵包,就知道為什麼沒有外面麵包房裡的麵包那麼香了,因為少了好多食品添加劑。但是我仍然喜歡自己做食物,食材、調味、熱量都可以自己控制,踏實。

我覺得這樣才是認真的生活態度

真相:

我的下廚房賬號:熊社長的下廚房個人主頁


第一次親手做麵包是在買了烤箱後不久,大概去年12月,那時候還沒有麵包機,想做麵包又一直怕手工揉面會很累,糾結了一陣子還是咬咬牙決定嘗試了。

這是我做的第一個麵包,當時下廚房上很火的光神的日式煉乳麵包。第一次做不知道家裡烤箱溫度偏高結果烤了個非洲麵包出來 o(╥﹏╥)o ,不過沒有烤糊的說,味道還是很不錯的。

那一次手工揉面揉了40分鐘出了半拉手套膜,麵包組織已經很細膩了,後來又試了幾次,最後能半小時手揉到這個程度

其實這個速度並不快,畢竟我揉的量不大,但是相比有些人動輒一兩個小時的我已經很有成就感了。

後來就長草松下麵包機,從今年一月份一直念叨到三月終於忍不住買了PM105。其實第一個麵包機出品的吐司味道並不好,一度讓我懷疑這玩意這麼貴到底值不值得,後來試了一個北海道吐司的方子才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真的是空口都能吃掉好幾片。

這是麵包機揉面,其他步驟手工做的麵包,看得到拉絲嗎O(≧▽≦)O 其實在我眼裡,麵包機一鍵出品是絕對比不上用心手工做的,我記得有大神說過一發和二發之間的鬆弛卷擀整形非常重要,花不了多長時間,但是你親手去做這個過程會讓成品美觀而且柔軟很多。麵包機其實很適合想吃自製麵包,但是又沒時間一直守在麵糰旁邊等發酵等整形的上班族,選對品牌選對方子,味道也很棒。

我本人對麵包沒什麼特別得喜好,從小吃早飯就是麵條餛飩養出了中國胃,但是男票很喜歡,而且我對下廚也有很大的興趣,所以周末有空就會研究哪個方子好吃。

買了麵包機到現在四個多月的時間已經用掉了好幾袋5斤裝的高筋麵粉,做出來的麵包給親戚還有我媽的同事們都吃過,都說是可以開店的水平,覺得雖然做麵包很累自己又不怎麼吃,但是有這種評價也很值得了啊(? ̄? ??  ̄??)


我能說我是被日式麵包王誘惑走上這條不歸路的么?現在做麵包三年多,要問我的感受是什麼,我會說親手製作麵包和培育一個生命體沒什麼不同。

我會在和面時沉浸在其中感受麵粉的香氣,腦海中想像著麵粉中的蛋白質和水在我的一次次揉搓下合成麵筋,在我的一次次摔打、抻拉中變得結實。和好的麵糰小心放入發酵箱,等待它慢慢膨大,變得光滑、飽滿、圓潤,這樣我就知道酵母們吃得很飽。於是拿出來利落地分割、搓圓,這個時候,絕好的麵糰手感媲美任何摸過的mm。二發時,麵糰在吐司盒裡長高,看它的狀態我就知道之前的程序是否出了問題,等漲到合適的高度,我便會稍微噴一點水汽,把它放入預熱好的烤箱。我喜歡山形吐司勝過平頂吐司,因為我能親眼看著它在烤箱里變大,在美拉德反應下顏色變得誘人,直到散發出烤焙的香氣。在出爐前,我彷彿就能看到濕潤、潔白又有彈性的麵包芯,極薄又入口消融的麵包皮,「吾家有女初長成」,但是我還需要耐著性子等它冷卻涼透,隔天打開包裝,才終於迎來「花開堪折直須折」的時刻。

而拋卻這些想像,酵母本身就是一個個生命體,我讓它瘋狂繁殖,最後付之一炬,演繹了一段真切的生命成長直至消亡的全過程,這恰恰是最奇妙也最吸引我的部分。


很好玩,有很多收穫。

第一次挑戰北海道牛奶吐司時,我才剛剛買回麵包機不久,處在「坐享其成」的全自動階段,結果第一次它就給我來了個下馬威:中種麵糰的操作還算順利,到了主麵糰階段,幾樣原料一加,麵糰頓時濕到攪拌刀都攪不起來,像鍋稠粥一樣地趴在攪拌缸底。實在沒有辦法,我就往裡面額外又加了麵粉。麵糰是勉強揉起來了,但是成品之密實程度,可想而知,哪裡是「鬆軟而香甜」的北海道吐司,完全是牛奶發糕了。

第二次做北海道牛奶吐司,成品還算不錯,組織也比較鬆軟,勉強算得上成功。不過在揉主麵糰的時候依然遇到過濕的問題,也依然迫不得已地選擇了多加麵粉的方式來應對。上網查了一大圈,才找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麵糰的含水量是決定麵包鬆軟度的重要原因之一,北海道牛奶吐司之所以有著柔軟口感,就是因為它的含水量接近麵糰可以承受的臨界點。不過,大多數做過它的人並沒有出現麵糰濕到完全揉不起來的狀態。看了一圈兒,找到了很多和我遇到了同樣的問題的人,仔細地把她們的描述(包括用料)分析了一遍,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細節:他們和我一樣,使用的是某品牌的麵包粉。

於是我想,問題會不會是出在麵粉上?因為不同品牌的麵粉的出筋度是不同的。筋度質量高的麵粉,在揉成麵糰的過程中能夠有更大的「力量」將麵包機桶壁上的麵糊粘下來並緊緊「抓住」,也就是我們所直接感覺到的麵糰的彈性。

第三次嘗試證實了我的猜測。這一次我用了吸水程度比較強的某牌高筋粉。一開始揉主麵糰的時候,麵糰仍然濕答答的不成形,5分鐘後,水分似乎少了一些。又過了10分鐘,麵糰開始漸漸成形了,並在攪拌刀的作用下不斷把底部的麵糊沾起來。等和面程序走完,已經形成一個筋度非常好的小麵糰了。

此外,麵糰的彈性也直接影響了接下來的整形步驟,達到完全擴展階段的麵糰其實是沒有那麼粘手的。如果在滾圓和擀卷時感覺麵糰濕黏到無法操作,除了手法不夠熟練以外,很可能也跟麵糰沒有揉到位有關。

第四次的問題出現在「整形」部分。主麵糰完成第一次發酵,把麵糰從麵包機攪拌缸里倒出來準備整形的時候,才發現排氣呀、分隔啊、滾圓啊、擀平什麼的在照片上看著好簡單,自己做起來就很苦手。因為看起來在麵包機攪拌缸里一點都不粘的麵糰到了手上、擀麵杖上就粘得一塌糊塗。為了操作方便只好不斷地在案板上撒麵粉鬆手,這些麵粉又不斷地在揉面的過程中被麵糰吃進去。等到麵糰好不容易到了不粘手的程度,起碼已經額外加了50克高粉。破壞了原方的乾濕比例,口感上當然是不出色的。

於是我繼續圍觀各路大神的麵包整形手法,我特別小心翼翼,從和面、發酵到整形,每一步驟都儘可能做到完美,終於烤出了外表挺拔、內心柔軟的完美山形吐司。(〃^^〃)

我相當感激在製作這款吐司的過程中遇到的挫折。失敗能夠讓人學到更多。每一次挑戰新方子時,如果從頭到尾都非常順利,固然很好,但做過了也就做過了,以後的每一次都只是按圖索驥、照本宣科而已。但是如果在其中某個環節出錯,我就會努力去尋找錯誤的原因,反覆思考如何去提升、改進、優化,在查資料的過程中反而會有很多意料之外的收穫。工作和生活亦是如此。


我來答我來答!作為這個暑假才接觸烤箱就像打開新世界的烘焙新手來說,簡直量身定做嘛~

先放圖!

自己會做麵包之後,再吃外面的麵包,就會覺得「咦,香精味好濃」 「啊呀,這種口感得放多少黃油,萬一是植脂奶油什麼的」,就也不怎麼饞外面的麵包蛋糕了。

自己會做麵包之後,幸福指數蹭蹭蹭上漲。守在烤箱旁,看小麵糰發酵變胖上色烤出香味,這一連串的過程足以讓你忘記揉面時的辛苦(我有麵包機 笑),以及長達兩小時的發酵等待,一切都在「叮」的一聲中升華。

自己會做麵包之後,感覺自己一方面是備受寵愛的小公舉,一方面又是為朋友家人提供美食的辛勤廚娘。我爸一說他想吃什麼毛毛蟲麵包,我就屁顛屁顛地跑去揉面了;烤完之後最先拿給母上大人品嘗,一邊打預防針說可能不好吃一邊暗示其實我做的超完美你快誇我=w=

自己會做麵包後,感覺無法無天簡直天才= = 於是什麼都躍躍欲試充滿活力,除了菜譜,也勇敢的去發掘自己其他的閃光點(並沒有了),總之是一個非常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自己學會做麵包後,最大的收穫!在學校減的肉都乖乖的肥來了!

先寫到這,接著去補公開課?_?我好像跑題了


免揉歐包還行 很健康的歐包雖然口感糙但是不容易發胖 很有成就感

要揉出手套膜的吐司就不想第二次了

兩年前做過一次雞蛋吐司表示餘生在沒有廚師機的情況下不想再做


麵包機確實方便,作出來的麵包質量也不錯,但是用麵包機是體驗不到揉面→_→發麵→_→手工整形→_→二次醒發→_→入烤箱烤制的這個過程的。

而且不同的麵包製作過程都不一樣,發麵的方法也是有好幾種,可以自己一一進行嘗試,不同的方法作出的麵包也有所不同,找到適合自己方法的過程同樣樂此不疲。

雖然揉面很痛苦,發麵很費時,但這不就是烘焙的樂趣所在么~


成就感吧!做不好的時候也會發脾氣的,或者揉面沒有揉出手套膜的時候…

怪我做的麵包太丑,不過味道還闊以

自己覺得難的地方就是配比,一點不對那就全完了。

下來就是揉面,揉手套膜對我來說很困難,之後一次,我用了一下午的時間去揉面,一點也不心急,於是,烤出來的麵包比之前好好多倍!

之後要注意烤箱溫度時間

總之就感覺要很小心謹慎,不然一步錯步步錯。

不管幹什麼,只要你投入進去了,都會有所收穫然後從中獲得快樂!


翻開菜譜按著上面說明拿電子屏慢慢地加到標準時候,有種工科生的愉悅


我娘親做的菠蘿包是這樣的

酥皮碎成那樣是我手殘沒劃好…

再來個圖…

有這樣的麵包…首先你得有個烤箱…然後呢要去找個方子,奶油啊黃油啊低筋粉啊什麼的超市沒有的請自行tb…

沒錯揉面真的很煩人…但是我母上有個很神奇的東西,可以打發奶油啊蛋白什麼的,也可以揉!面!團!於是母上做麵包就是把材料丟一塊兒然後祭出揉麵糰神器,丟那兒讓它自己揉,揉好了發酵,一邊發一邊準備上面的酥皮,然後吧麵糰揪成塊兒揉成團,再發一會兒,然後蓋上酥皮,用刀輕輕划出幾道痕,烤箱預熱然後丟進去烤就行了…

以下是我娘烤的吐司…

默默給娘親點贊…

以下內容與麵包無關…

娘親烤的曲奇…

還是曲奇…

然後是泡芙…

最後是我做的巧克力乳酪蛋糕…


拿著食譜小心翼翼地配原料,結果還是烤出來一爐子饅頭。


閱遍各類食譜也嘗試過各品種麵包,現在只做味道樸實的基本款 : )

鬆軟的麵包里加了很多淡奶油

手撕包牛角包里一層層都是油

糖是發酵的助力……即使是所謂的全麥麵包也是高糖高油高熱量

看到西點店裡的各式麵包自動腦補原材料……各種高油高糖……


推薦閱讀:

北京人均 300 元左右的口味好的法餐有哪些家?特色在哪裡?
燜燒壺究竟能不能把粥煮熟,長期食用會不會對身體不好?
一般做什麼菜會放醋?
自製蛋糕和麵包的香味從何而來?
下雨天吃什麼?

TAG:食物 | 烘焙 | 麵包 | 全麥麵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