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為什麼要設立節度使的制度?

唐朝為什麼要設立節度使?讓一個人掌握地方軍政人大權並且沒有監督,難道皇帝意識不到這是一種威脅嗎?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任何政策的推行,都會有它變質的那天。so,我們來分析一下藩鎮問題爆發的這個節點。藩鎮創立於唐高宗,大興於唐玄宗,天寶年間有天寶十節度鎮守四方握有全國二分之一以上的雄兵。而藩鎮問題的發酵,也正是在唐玄宗時期形成的。【唐高宗武則天時期的藩鎮,設立的不多,也夠不成什麼問題。】研究藩鎮的做大和創設原因,還是要著重分析唐玄宗這個點。

第一,藩鎮設立的必要性。唐朝是一個大有胡氣的年代,皇帝們熱衷於開疆擴土。到了唐玄宗,更屬登峰造極。唐人在詩中把他和漢武相比,此人愛好就可想而知了。設立藩鎮,未嘗不是為了節度一方軍務,快速高效的處理戰爭的需要,就像是一個軍分區一樣。從這點來說,開始設置藩鎮並沒有多大的錯誤。關鍵在於第二步,藩鎮一步步擴權,制衡一步步乏力,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第二,藩鎮問題的出現為何是唐玄宗一手導致的,有為什麼在他老年的時候大爆發呢?

1,唐玄宗晚年幹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被兒子唐肅宗嫌棄,孤老太極宮?答案是殺三子,誅大臣,逼死名將。我的第一觀點,唐玄宗過於重視內部權力,希冀通過胡人掌兵來遏制太子擴權之路,實際上卻進一步而忽視了對邊疆地區的實際掌控,給了胡將掌兵之路。這是皇權社會的一大悲哀,權力這個東西,是誰也不能多給的,包含兒子老婆。就算是老的不行的那天,也不能給外人。玄宗殺死王忠嗣這個對中央王朝頗為忠心的大將軍神,部分原因就在於他跟年紀大了的太子李亨關係良好。李亨可能借他之力擴展實力,且李亨上台後可能要控制不了這個很有軍心的漢人軍頭。玄宗要打草驚蛇,對李亨邊打邊教。而那些和中央政府的文官關係疏遠有天然隔膜,看到太子也一臉呆萌,看起來對於權力沒那麼渴望將來就算太子登基也好收拾的胡人他自然喜歡放心了。

2,玄宗晚年專制暴君的毛病癒發突出,證治嗅覺和政治眼光的一步步喪失基本和他專制老人強人心理的不斷上升並存。一方面,他對於藩鎮問題的嚴峻性沒有大的預感,對於藩鎮權勢的一步步擴大基本呈縱容態度,尤其是坐擁三鎮,強兵十萬,胡商情報買馬組織滿地跑的寵兒安祿山。玄宗可能從來沒有想到他這個如此寵愛的臣子,能夠爆發出那樣的殺傷力。另一方面,玄宗獨斷專行的性格,兇殘毒辣的手段在他的晚年統治段內越發暴露。晚年的唐玄宗,越發的是一個乾綱獨斷的專制暴君。早年那個直言納諫,英明果斷的強主早已蕩然無存,偏愛專權,偏愛美色,怠捐政事,不喜聽諫。為了一個石堡城冤殺將士,為了皇權忍殺自己養大的王忠嗣。更不用說後來一口氣殺了自己的三個親兒子,幾個宰相,這樣毒辣的老皇帝那個臣子敢多嘴直言藩鎮上面的漏洞?唐初延續而來的君相共議的良好政治系統,生動活潑的良好政治氛圍在此時已經蕩然無存。剩下的宰相,也不過是見風使舵惟皇命是從,如有才能無耿介卻又好攬權獨相的李林甫楊國忠之輩。面對這樣一個政治才能下滑,手段愈發毒辣冷酷,偏偏又好大喜功只喜歡聽腴言軟語的老皇帝,藩鎮問題上面誰敢多說什麼?大家只能跟著老皇帝一起錯下去了,只恐炸藥包晚點爆炸為好。

3,唐玄宗沒有適當阻攔河北地胡化的過程,導致後來的藩鎮問題與民族問題夾雜,更加棘手。唐朝藩鎮問題最嚴峻的地方在於河北三鎮,而河北三鎮的胡化恰恰又是唐境最嚴峻的。胡人多,又反過來胡化了少數派的漢人。【有興趣者可查資料,隋唐亂世河北地亂民蜂起,唐軍平定後人煙稀薄。再加上開國的滅突厥,河北地遷移的胡人數量必然不容小覷。】唐玄宗終究加速了這個惡性的過程,胡人為節度使,大用胡人,漢人胡化,全境變色。節度使問題困擾了唐朝,河北地的胡化問題應當比這個問題更加嚴峻。河北三鎮中的節度使不少是契丹,突厥血統且長期不服從中央政府,多次病變。必然是河北地長期的胡化,兵士沾染胡氣,胡人佔有優勢地位才導致河北地出現這樣的狀況。從這點來說,唐玄宗的罪過,難以推辭。

我的觀點是,節度使問題的出現,是有一個漸趨的,漸異化的過程的。節度使在慢慢的變色異化,在慢慢的擴張實力,直到偏離了原本的軌道。而推動這個異化的主要推手,正是皇帝唐玄宗本人。唐王朝陷入藩鎮的大泥潭中難以自拔,直到被中原強藩宣武鎮吞沒。一個專制的,暴力的,政治嗅覺退化的統治者所造成的苦難,由此可見。這正是封建制度下,興衰無常的原因啊。

至於安史之亂迅速破滅,安祿山史思明死於非命的原因,可以看我的另一個回答。「安史之亂」中,為什麼安慶緒殺安祿山,史思明殺安慶緒,而史思明又被其兒子史朝義所殺? - 喵教授的回答


謝邀。開始的時候是為了防備奚和契丹而設,後來由於好用,就一直設下去了。

這方面討論可以參見黃永年:《六至九世紀中國政治史》中《范陽節度使與奚、契丹》(289-308頁)《「涇師之變」發微》(401-424頁)兩節。


唐代軍事制度經歷了一個從「行軍」到「鎮軍」的變化過程,這與唐代邊防政策變化有很大關係。最開始邊疆是沒有常駐大型軍隊的,一旦發生邊防戰事,中央會組織「行軍」,也就是臨時派遣軍,然後委任一個「某某道(出兵目的地)行軍大總管」作為司令。隨著邊防壓力的增大,尤其是西域經常受到吐蕃和突厥的侵擾,組織行軍缺乏機動性和應急性,已經跟不上形勢,所以開始在邊疆設置常駐軍隊,也就是軍鎮,安西四鎮就是在這個情況下設立的。而這些部隊駐紮在邊疆,必須有一個管理制度,統籌日常行政和戰略部署,所以就設立了節度使統管這些軍隊。節度使往往兼任所在地的地方長官,因此權力非常大,既有兵權又有地方行政權。這也是為了集中邊防人力物力以防禦外敵。


節度使最初是用於邊疆地區,便於集中效率,對外用兵,安史之亂後全國都變成前線,都用上節度使了


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旋改稱都督,惟朔方仍稱總管,邊州別置經略使,有屯田州置營田使。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故稱。《資治通鑒》第二百一十卷唐紀二十六有載:唐睿宗景雲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鎮守經略節度大使薛訥為左武衛大將軍兼幽州都督,節度使之名自訥始。景雲二年,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節度使開始成為正式的官職。

武德初,於緣邊及襟要地區的一些州治置總管府。以本州刺史兼總管,總攬附近數州軍事;七年(624),改稱都督府。貞觀中行軍稱總管,駐守稱都督。後因四周邊警日繁,景雲時開始設置少數有一定轄區的節度使。節度使「加以旌節」,「得以軍事專殺,行則建節,府樹六纛」。至開元時遍設節度(或經略)使於邊區。天寶初遂有沿邊十節度(實為九節度使,一經略使)之制。


如果軍事和民政分開,結果就是明朝那樣千萬人的大帝國,被幾萬人入侵滅亡。

些許流寇都能把崇禎的屁股爆爛。

不放權就是沒有戰鬥力。


土地兼并日益嚴重,庶民無地可種,均田制被破壞,度兵制隨即被破壞。流民四處逃亡。主要聚集於一些地區。相繼產生募兵制。而觀察史等官員如若彈劾節度使,就會被害。慢慢變為節度使兼觀察史。政治與軍事二合一。


推薦閱讀:

「儒將之雄」裴行儉有哪些故事?
唐宋變革論的內涵是什麼?
隋末天下大亂,關隴貴族中,為何是李淵舉旗?
為什麼在唐朝以後關中地區再也沒有成為政治中心?
同樣是漢人王朝,與唐朝和宋朝相比,在氣質上,明朝缺少了什麼?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唐朝李唐 | 歷史學 | 安史之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