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知乎上在日華人對日本的評價普遍高於在美華人對美國的評價?


因為大家是華人啊!

曾經在日本上過學,現在在美國念大學。覺得還是有一些發言權,就來簡單回答一下。

從客體來講:日本更符合中國人心目中理想社會的光景,美國是一個優秀的國家但遠並非國人理想。

日本是一個貧富差距小、公共衛生非常理想、治安極佳、井然有序的國家。可以說,作為最早步入現代化的亞洲國家,日本在保持著很大一部分儒家傳統禮儀的基礎上,把自身社會建設得秩序無比又普遍富裕。對於深受傳統文化熏陶的中國人來說,很容易認同這樣的社會。

美國,單從經濟指標來看,人均比日本和英法德還富裕將近50%之多。然而,現在的美國貧富差距極大、且生活方式隨意。無論是破敗的市中心貧民區、還是簡單隨意的打扮風格、甚至極盡奢華的富人生活方式,大概都不是深受東方思維影響的中國當代民眾所嚮往的。

從中國與美日建交並改革開放以來,日本在70年代後很快就遭遇了』失去的20年『,整個社會變化並不大。而美國,有興趣的知友可以看一下前勞工部長Robert Reich的左派紀錄片「Inequality for all"。其早已不是70、80年代那個擁有強大中產階層的國家,當下美國貧富差距與中國相比不遑多讓,且很多工業城市經歷了一輪衰敗,景象令人唏噓。

從主體來講:會去日本的學生,大多主動前往、行前對日本已有不淺的認識和認同;而去美國的,很多都是不明不白甚至被動於家長就去了。

在日本時候,身邊的同學提到為何去日本,或是因為喜歡日本文化和社會氛圍,或是因為留學日本節省經費,絕大多數都是因為自己的嚮往而主動要求前往。有不少人,還為了去日本,花了好大一番功夫說服家長,並在日本打工及爭取獎學金減輕家庭負擔。

而現在在美國剛好相反。可能我學校並沒有那麼好,身邊相當一部分同學,說到為何到美國,答案都是「美國是超級大國、教育頂尖」、甚至是「我父母希望我來的」。雖然因為文化認可而嚮往美國的同學還是很多的,但缺少了解就驅身前往的也非常多,而這類學生在留日的人群中是很少的。

也就是說,從一開始,日本留學這個圈子彙集的就是認可日本、向往日本的學生們。而美國留學這個圈子內的學生更多樣化,有嚮往美國的、有追求最頂尖教育的、也有單純跟風被動前往的。而如果不嚮往也沒了解過美國,來到美國後,驚呼其與想像不同而批判也就不意外了。

也不得不承認:融入日本,比融入美國要輕鬆。

我之所以用了』輕鬆『,而不是『容易』,是因為在我看來,這並非完全是客觀「好不好融入」的問題,還有「想不想融入」的因素。像前面說到的,日本基本符合國人對一個理想社會的憧憬,而美國則發展道路與之不同。對於中國人來說,融入禮貌、安全、規整的日本,比融入奔放、主動、多元的美國,簡單不少。且由於去日本的學生,本身對日本就好感有加,就更加深了這一層影響。這是『容易』的方面。

另外,美國對運動、夜店、派對、健身,這些外向活動的嚮往,遠遠強於中日等亞洲國家,且影視音樂的風格也有不同。我身邊有因為山地自行車和美國人玩得很好的中國男生,也有因為美劇文化深入骨髓而融入的中國女生。但身邊大部分人,始終對國內和亞洲的影視、音樂更有共鳴,也對那些美國的主流娛樂方式沒有那麼濃厚的興趣。這樣一來,很多人在『不是一定要融入、念念書就好』的條件下,可能從一開始都不太想融入了。


因為「日本包括研究經費在內的經濟條件畢竟不如美國」,所以最終選擇留在的日本的人,大多都有比經濟更重要的理由,文化、愛情、生活又或者僅僅是因為距離近可以常回家看看陪陪父母吃吃美食。

定居日本,混學術圈。

經常有美國的華人同行跟我談為什麼不幹脆去美國發展反正我的研究也基本是在跟美國的企業和學校打交道,我是這麼回答的

「這是一個能滿足你對中華民族美好生活太多幻想的地方」。

適應不了白人社會的喧囂,也跟隨不了北上廣深的步伐,只好到這裡找一份寧靜。對我來說這裡不是日本,而是華人生活的另一個可能性,中國社會轉型完成之前的Plan B。

==============更新的分割線==============

看到有這麼多人關注這個問題,就略微更新一下,關於在很多答案里也提到的「融入」的話題。

在美國,尤其是現在的職場和學校,已經完全是一個多人種多民族的大舞台。當你選擇呆在華人的小圈子裡沒法跟大多數人打成一片時,不少人會覺得你是「不太合群的書獃子」而不是「還沒適應的外國人」。"We are all Americans."

而在日本,這個大和民族佔了近99%的單一民族國家,立場就完全相反了。我看有其他答案也提到了,在這裡,最忌諱的就是「當日本人」。請記住,你頭上永遠頂著「外國人的光環」,不管你日語說得比多少本地人流利,亦或是拿了日本護照甚至換了日本名字。對你而言的「融入」,並不是「同化」而是「交流」。你是自己文化的代言,在會議或者酒桌上總能從自己角度觀察的那個「外國友人」。入鄉隨俗是一種美德,但當你感受到文化衝突的時候,不要去學日本人的婉轉,大膽說出你的觀點,大部分人會敬重你的耿直,因為這種坦誠正是他們的曖昧文化所缺失的。只要你保持這個態度,在這個國家可以生活得非常輕鬆愜意。

那麼為什麼很多曾經或正在日本居住的人,依舊感受到了這個社會的壓抑或壓力呢?我想主要有兩個來源,「交友」和「工作」。

很多人初來乍到,總想快點交到國內那樣可以無所不談的朋友,然後失望而歸,以為是因為自己的外國人身份受到了排擠。我可以負責任的說,這是日本人本身的問題,他們自己之間都幾乎不!交!心!和日本人做朋友,你可以找到很多同好,但想較短時間找到一個知己,還是多參加一些華人聚會或者跨文化交流活動吧。

其次就是工作。在老齡化的日本,外國人找工作並不難,但要找到合適的工作必須再三考量。當你步入職場,你首先代表的是所在的企業或組織。當你的服務對象成為了日本人時,客戶才不會照顧你的外國人身份,這個民族對服務有多挑剔隨便看看亞馬遜上哪怕一件小商品的評論就知道了,很多時候你甚至需要「比普通的日本人更日本人」,這樣的悲劇見過太多。想避開這個陷阱,類似高等學府、歐美企業的日本/亞洲分社或是樂天這種外國人極多甚至平時用英語交流的企業,可以算是比較理想的選項。


說不好聽的,因為美帝留學貴,太 tm 貴;相對來說,日本親民好多。

在美帝的留學生,住在偏一點地方的一般第二年就有車了;二手,不貴,到處亂開。反正除了加州紐約和博士屯以外都 tm 是農村。地鐵都沒見過幾次。

在日本的呢?就算翻過來翻過去找,真 tm 這麼鄉下的大學……好吧還是有的,但是即使是名古屋大學也比玉米地繁華……

所以在美留學生一般都是「日,四年兩百萬,艹你爸爸,什麼 jb 鳥地方……」

你一年在日本花50w RMB;和在美國花50w RMB,注意包括學費,美帝學費隨隨便便四萬刀去掉了——所獲得的生活品質是無法比較的。

但是對於帶獎的 phD,工作了拿 H1b,拿綠卡的;事情就不一樣了——學費大頭消失了,工作地點一般比鳥不拉屎的學校好太多,生活消費比東京還要低廉,加上STEM 的高工資,特別是 CS 這塊的高薪福利——雖然操蛋的事情還是那麼多(各種稅,稅你媽,各種排期),漸漸開始習慣,覺得 fine,還是很不錯的;同時由於各方面國內對於人才的渴求,即使回大陸的北上廣也可以拿到不錯的薪水,這時候以前操蛋的生活也在回憶中漸漸美好起來了,學費還是值得的……

對於工作了的在日華人,事情可能也會不一樣了。日元走低,薪水被國內的同類公司超過;工作穩定性又比不上公務員;歸化入籍的要求比美國入籍還要複雜,買一戶居的日子顯得遙遙無期;日本社會技術取向上的落後,還有人際關係的複雜保守,都會讓大家抹煞學生時代的良好印象——當時為什麼做這個那個決定呢?對於外國人的態度,作為非移民國家的日本肯定是沒法跟移民國家美國比,對女性或多或少的歧視,對 LGBT 的曖昧態度……

所以「為什麼知乎上在日華人對日本的評價普遍高於在美華人對於美國的評價?」只能說明知乎用戶的主要年齡分布。以年輕學生、剛工作、20~30歲的人為主,自然會得出如此結論。


這裡給一個不同的視角。

很可能是因為知乎用戶的年齡構成,以及衍生出來的他們在美所處的生活階段,使得他們的評價有所不同。

我自己來美九年多,從20歲拿全獎過來讀phd,到畢業,工作,創業,結婚,安家,生子,到目前將近十年。且不說我對美國的態度如何,因為這可能未必反映我的真實想法因而有所變差,就從對回國的態度和回國的頻率看。

06年到10年,我每年回國一次,大約一個月,而且每次回國前一兩個月就開始期盼,回去之後總覺得如魚得水,到要回國時深感失落恨不得簽證被check可以再多呆一段時間。覺得在美國各種不自在不爽。

11-12因為個人感情原因大概每年平均回去兩次,仍然比較喜歡留在國內,但並沒有那麼的想多呆,覺得回來也了不錯。

13年全年沒有回國,14年因為要舉行婚禮回國一次,15年初因為要回國考察市場和拿天使輪投資以及準備參與另一個初創公司,連續在1月和3月回國兩次。這幾次仍然是每次一個月左右。

而這三次回國,尤其是最近兩次,我開始更願意早點兒回來,甚至今年兩次回國,呆到半個月就開始惦記各種這邊的好,和對國內很多大大小小的事情不喜歡。但因為公務在身,還是不得不撐下去。

除了幾次轉機,我沒去過日本,所以無法評價日本的生活如何。但就我自己的經驗而言,我很喜歡目前在美的生活狀態,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而幾年前的我,人是同一個人,偏好卻完全不同。

實事求是的說,在美求學一兩年甚至四五年,如果沒有真正的在好區買房子安家,過一下正常的中產到上中產的日子,乃至有自己的事業和家庭,那仍然是過客而已。基於這樣的經歷產生的認知,完全有可能是有偏差的。

至於目前為什麼我很喜歡在我所在的美國小城市生活,以及我對所謂「融入」的看法,可以看這個答案:

你是否對「一出國,就愛國」的觀點有同感? - Long Yu 的回答

不,我並沒有同感.

實際上,在美國,確切的說在佛羅里達呆了近9年,對這個社會的運轉規則越發熟悉,尤其是對其法治越發熟悉之後,作為一個草根創業者,對這個系統的愛是越來越多.

與之相對的,則是對我國政府rule of law的缺失,對諸如一個市政府或市委發一個文件就可以在不經民眾認可下,直接對民眾進行管理約束的這種不講理的單方面行為,越不能容忍.

可以說來美這些年,最初是覺得居住條件好,可以一點點錢租住很寬敞的公寓,每天享用藍天白雲,很爽

再往後是覺得大房子好車便宜,高檔商品便宜,買了獨立屋先後買了仨寶馬買了各種明顯提升生活質量的中高檔消費品,很划算.

再往後是覺得能生活在一個可以安心的社會,生活在一個不用隨時隨地防備別人算計,人和人之間關係十分和諧,陌生人相視都下意識里一笑的環境,很舒心.

而直到最近這幾年,是覺得能生活在一個公權力被充分限制,自己的權利有充分保障,出現問題有理可講的環境很幸運.

或許這個演變也是人不同階段追求不同導致的.與此同時,因為這些相對國內的優點,我不覺得來了美國後自己更愛國.倒是越來越喜歡美國這個客居的他鄉.

----------------------------

更新一下,下面答案中回復 @熊一一知友的評論中,順便表達了一下自己對"融進"當地社會的看法,為方便大家閱讀也複製到答案本身中:

我蠻同意你的答案,你是融進那個社會了,但大部分國人融不進所以不理解

怎麼說呢,看這個"融進"怎麼講了.

一方面雖然因為生意上相關我認識一些當地人,跟某些還比較熟,但實際上真正拋開專業(或者商業,或者再廣泛說利益)關係以外,關係緊密純基於友情的美國朋友,我可以說是沒有的.在這裡真正比較交心的朋友,仍然是中國人和華人.那麼從這個角度看,我算不得"融進".因為似乎很多人所謂的"融進"是要跟本地人打成一片.我的想法是,為了"融進"而"融進"是沒啥實際意義的.如果某件事不做對我沒實質損害也不有違道德法律,做了我又不那麼開心,我就沒必要做.所以利益相關的本地朋友我要認識,但出於個人志趣的話那就未必要去主動結交.

但另一方面我算是比較了解這裡的價值觀,比較了解這個社會運行的機制,那麼也就能因此相對有效的根據這些了解,在這裡進行最有利於自己的分析和決策(或者說選擇,decision making);再結合我已有的還算不錯的以英文為載體的思考和表達能力,就更方便和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並達成自己的目的;更進一步的,我自己也接受並認同這樣的價值觀和機制,並因此會生活和工作得比較舒服.那麼從這一點來看我想我或許比其他一些同胞更"融進"或者說"適應"本地社會一些:)


因為階級出身和文化背景吧。說什麼日本好融入?在歐洲法國德國都有華人議員的今天,你說東大畢業生在日企當個部長都難的日本好融入?你聽過在日華人精英么,東大中國畢業生最厲害的在中國當陝西省委書記,以前經常和他吃飯的中國朋友,同樣也是東大博士當年被省長看作大哥和大神的人留在了日本,在佳能連個部長都混不上。某上位985大學日本校友群,當年公派的東大畢業生滿群都是,最後當個日企中層買個東京一戶建不錯了。再看看這個985的北美校友會,各式各樣的精英,買私飛現在回國搞創投的都好幾個。當年留學日本的可不比留學美國的差。如果日本真的好融入,那麼為什麼華人在日本只能給人當牛做馬,而在美國華人社會裡卻有知名律師,議員,市長,大企業董事長等等社會精英?

就個人而言,在美國認識的中國人數量上遠超過日本的中國人,但打開朋友圈,日本賣房的搞代購的卻比美國多的多,如果不吹日本還怎麼糊口呢?再看看知乎上那些日本問題的熱點答主,點開很多都是留學中介,房產中介,日本旅遊和代購。而美國版塊呢,我看還是討論技術的多。

最近剛註冊知乎,感覺知乎上的海外華人還是以知識分子,中產為主,很多人都是從留學生一路走來。就拿去美國和日本的留學生說來說。

想去美國的最起碼高中和本科的GPA不能太差,托福雅思也得考一考,讀本科也得考個SAT,讀碩士也要考個G,學費普遍一年合二十萬人民幣,加上生活費一年怎麼也得三十萬人民幣花。就算不考托福不考SAT不考G,上個野雞也得一年三十萬的錢花。別說對普通中國家庭,三十萬一年對美國中下層也不是個小數目。其他科目再不行,學個英語能考個雅思5.5分起碼也證明學了點東西。想申請個美國top50碩士,211出身,GPA3.0,托福85,gre300這是最起碼的條件了。至少去美國留學的,普遍在智商和家庭出身上雙重碾壓著去日本的中國留學生。也就是說,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在學識,視野以及努力程度上普遍要好於去日本的。

而去日本呢,什麼條件都沒有,去讀個語言學校連日語證書都不要,什麼大專自考無所謂只要有個畢業證就可以。再看學費,就算知乎上那些日本的偽精英上的早稻田最貴的理工學院,一年學費最多也就九萬人民幣。很多在日本留學的中國人都在依靠打工賺取生活費。沒有貶低的意思,普遍來說家庭出身可以決定一個人的視野。起碼在這上面日本的中國留學生就差了美國一截。還有你們知道早稻田理工要求多低么、雅思4.5分就讓你報名考試,考題我一個朋友說還沒他一個普通一本的期末考試題難,二本出身的都考上都一大堆。有人覺得早稻田一個私立為了賺錢放水沒有說服力,好那我們看看東京大學。東京大學的電子情報的碩士入學考試,托福80分就算你英語滿分、實際上不少人70都不到,數學難度還不如考研數三(我自己沒考過國內研究生不清楚,考上的說的),專業課也真心不難。如果你們不信可以去東大網站上下載了自己看。考上的東大電情的中國人呢,雖然普遍都是211出身,但很多人本科的成績單也是不太好看,這條件申請美國的學校恐怕難。實際上大部分來日本學校留學的中國人上的還是一般學校,有很多學校專科就可以讀碩士,考試就是面試,日語會一點都行,反正日本真的是完了,很多私立大學缺錢不得不收中國留學生,而留學生就是混個學位,完了還得打工掙錢。很多人來自於中國很普通很普通的家庭,陳世峰劉鑫江歌家庭條件和本科出身都太普通了,這是日本中國留學生的普遍情況。實際上近幾年,就連日本的明治法政這種March級別的碩士,是個人不要太誇張都能考得上,一堆三本畢業的日語還都說不溜都考得上。有朋友的公司招聘,日本回來的中國留學生早慶以下的簡歷直接扔,因為太水了,March一抓一大把,有一部分人在日本幾年日語說不定還不如上外畢業的日語碩士好。而這些人腦子簡單,高考努力了半晌考不上個一本,來了日本自己打打工隨便混混就能考個March所謂的名校,日本真的是好好啊。

眼界高出身好的人要求也高,自然對美國的評價會客觀一些,關於美國好的壞的你都能聽到。而去日本的留學生呢,一直讓我覺得有種打工仔的感覺。有個叫蘇菲還是什麼的,在一個說日本好在哪裡的帖子下面,居然說在日本在便利店打半個時工就可以買一杯有尊嚴的星巴克。我認識的美國華人、說美國好在哪的人很少提到因為美國打工時薪高.......因為美國華人的追求早都不是時薪高這麼簡單了。

華人在北美已經開始當部長,選議員,選州長,當市長,控制城市的議會掌握政治權力了,在經濟上華人創造的企業一大堆。明顯在美國的華人地位和天花板要比在日華人地位高一個等級。舊金山市都開始給慰安婦立雕像了。

而日本地方被各個大家族財閥把持,國會被舊貴族控制,華人不過就是個吃狗糧的二等人,連反右翼遊行都要戴口罩怕被人認出來在公司被孤立穿小鞋,日籍華人二代混個官僚都不行。一個純華裔的國會議員,大手企業社長都沒聽過,在日企東大畢業的中國人天花板低到能當個部長都謝天謝地了,而日吹還在鼓勵你移民,你可以見在日華人的水平如何。

在美國見過不少不缺錢的華人精英,能用自己的學識和經驗有理有據地和你討論關於中國的問題,讓你醍醐灌頂。而日本很多中國人呢,一說中國,簡直是無腦黑了。美國華人里能有姚期智這樣主動放棄美國國籍回國加入中國國籍,這就已經說明了美國華人的水平。

屁股決定腦袋。總之就是,日本的中國人普遍處於社會底層,還在想辦法糊口,能吃上飯就好的階段,自然對日本的評價要好於普遍不愁吃穿,追求更高的美國華人對美國的評價了。


個人感覺來說還有個原因,借用別處看到的一個概念,生活在泡泡里的人。

就是中日韓都有的一種特點,當你表明不是他們自己人的時候,是可以生活在泡泡里的。

即不用遵守很多約定俗成的規矩,只要不太逾越他們不會很在意,因為你是外人。

這樣可以既享受規矩森嚴帶來的好處又不用像本地人承擔各種繁文縟節。

真的是好處多多享受,壞處很少體驗。

美國的話都不把你當外人,可就沒這麼爽了。


因為吃的好生活質量瞬間上升N個檔次。


因為國名普遍對美國的期待高於現實值 對日本的期待低於現實值


日本是目前最文明的黃種人國家了。

除開經濟原因,給你選黃種人文化圈的日本和白種人文化圈的美帝你肯定選日本…

講真的弄不好一百年後中國有57個民族了呢…

這個民族肯定不是美國人民組成的。


旅居多國,只有一個國家的華人我是不敢隨便相信的,日本


一句話,去日本的,可都是實打實從零開始學習日語的孩子,一多半還是自學開始的,去之前好感度已經max了。

去了之後雖然發現日本社會既偏右又冷漠,但此時再否定日本不就是否定自己了么。

於是還是誇誇好的一面吧。

------

當然,平心而論,日本好的一面很多,而且的確真的很美好,(和美國相比)乾淨整潔,浪漫富有歷史氣息,服務周到體貼,科技感十足,更加禮貌,更加講究有品位(但是內心卻比腦子普遍不太好的美國人更缺少思考),加上二次元加成,我曾不止一次的想,為什麼美國的鄉村就不能像日本那樣建設的詩情畫意,明明美國無論是自然美景還是各種物質資源都比日本豐富的多得多。

這也是我願意一次又一次去日本的原因,當然也是因為作為一個說英語的美國人,在日本和在中國一樣,被社會供著,很愜意的緣故。

而美國的好,是那種粗暴的壓倒一切的資源優勢:大幅領先的人均gdp($57436:$38917,imf2016),同崗位高出日本一大截的工資(從金融互聯網,到醫生律師,到企業會計文員,到卡車司機),匹配的是價格幾乎全面低於日本(和幾乎世界所有發達國家)的衣食住行(別和我說醫療,所有國家的醫療都比美國好),開車在自己的國家能玩一年的幅員遼闊(當然作為中國移民感覺不大,但你要是新加坡人。。),最穩定的投資環境,等等等等。

就住房而言,當日本一對存了好幾年錢的夫婦,還在思索著買市區20坪還是25坪(60-80平米)的公寓,或者自己郊區150-200平方米佔地面積的一戶建能堆成什麼樣的筷子樓的時候,美國才畢業的小年輕過度用的單身公寓都已經80平米往上了,而房屋的佔地面積普遍在10000平房尺(930平方米)以上(當然,特大城市的精華區,例如北京東西城,紐約曼哈頓,芝加哥loop,東京港區千代田,京都上中下之類,屬於特例,不做討論),

(美國政府網站US census bureau 美國2016新建房屋中位數面積2466平方尺(229平米,不包括地下室,陽台,車庫),中位數房價307800美元,388000/561000約2/3有兩車位車庫。)

又比如,日本各地小年輕還在計算著開著0.3排量的kcar帶女友到東京迪士尼的油費的時候,美國小年輕都已經開著爸爸3.5到6.4排量的二手皮卡為所欲為了。

仔細想想,幾十年過去了,世界仍然是那個豆戰車硬懟謝爾曼的時代。

而這些好處,恰恰不是拿著中國資源來美國念書的留學生能體會到的。


我提出一個猜測性的答案。(僅僅是猜測)

日本社會的一些優點恰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很強調的,中國人去了日本社會之後會產生強烈認同,尤其是社會秩序。中國人是特別重視社會秩序安定有序的,在這一點上日本比美國強多了。還有,我國儒家推崇的性格特質既不是熱情似火也不是冷冰冰,而是溫潤,感覺日本人的舉止做派可能更吻合。

我還舉一個很細小的例子,美國電視劇《豪斯醫生》裡邊,當豪斯遇到疑難雜症,經常會猜測病人是否吸毒,而且被猜測吸毒的病人往往是真的吸毒,類似的情節出現了N次。反觀中日韓三國的醫生劇,絕對不會出現頻繁猜測病人們有吸毒史。雖然僅僅是電視劇,也會讓人感覺美國社會的秩序不如東亞三國(尤其是日本),而且也讓人感覺美國社會自控力很差的人的比例高於日本。而傳統的中國人恰恰推崇人的自控力、很厭惡破壞社會秩序的人。

再比如說,在新聞報道中,美國居然有中學生說她是她的家庭里幾代人以來唯一一個避免15、6歲就懷孕的女性,她為自己能做到這一點覺得驕傲。這在中國人看來是匪夷所思的,中國的窮人多得是,但這種家庭基本沒有(或者說在交通不太閉塞的漢人聚居區沒有)。

————————————————

提問者提出的問題可以轉化為這樣一個問題:

如果孔子孟子朱熹等人復生,在美國不同檔次不同地域的社區各居住幾年,然後在日本不同檔次不同地域的社會各居住幾年,他們會覺得哪一國離他們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更接近?


"不在日「華人對日本評價更高。


不管你美語說的多溜,你的黃皮膚會依然成為被歧視的對象,在日本不一樣,第二代華人跟日本人幾乎沒有區別。在日華人更有歸屬感。

而且日本還是一個相對比較安全的國家,不太用擔心幾個黑鬼搶你,開槍殺你,綠綠boomboom,我去美國玩兒的時候有天晚上都聽到槍聲了,嚇死人。我覺得日本社會環境還是不錯的。

對了,還有吃的,生活很方便啊,到處便利店,雖然沒中國的料理好吃,但是還是不錯的,晚上也有地方吃飯。美國聽說有的地方開車半個小時見不到活人??我只是聽說而已。。日本還不錯,也有地方人少的,不過是農村地區或者比較偏的縣。。


在日本待過兩年半,講講我曾經工作的地方東京和現在工作的深圳的對比。

1. 住房。住房很影響生活品質的一個因素的。對於租房來說,房租肯定是東京更貴的,而且很便宜的房子較少,一個人住的單間很多也是摺合人民幣要三四千,深圳可以租幾百到一萬多不等的房子,但是怎麼說呢,如果不花高價錢租房,很可能住的環境很差。然後說說買房,深圳的房價真的太高了,大概今年漲價太瘋狂了,感覺以後要滾蛋的節奏,當然這說明深圳很有吸引力。東京的房價一直沒怎麼漲,普通公司職員夫妻倆人工作買房還是很容易的。住房環境體驗等東京還是有一些優勢。

2. 小孩上小學或者中學的問題。你要解決小孩上學問題,只需要搞定戶口和學區房就好了。日本的話不一樣,就算你不是日本人,也可以較為容易的申請公立學校,但是如果你在日本的大公司,如果你敢送你的小孩去公立學校,你就等著被黑粗翔吧,所以你沒辦法,要花大價錢送小孩去私立接受精英教育。

3. 醫療方面。在醫療方面日本還是處在世界前列,不論是水平還是配套設施,用過的都說好,醫保系統更是完爆美國幾條街。面向普通百姓的醫療,中國感覺已經挺不錯的了,比美國強吧。

4.環境的話,日本也是棒啊。國內的環境就不說了。

5.治安方面,日本是禁槍的,美國隨意發生槍戰,黑人大哥走在街上教你做人。

6. 日本拿永住相對美國容易一些吧,只需要你工作時間滿5-10年就可以申請。

7. 東京有地震的你知道嗎?動不動上班的時候就發生地震,你體驗過嗎?我思前想後,覺得其他的都沒有什麼,還是保命要緊,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日本島發生大地震就沉了啊,所以我回國了。


@Jugram 的回答已經基本上把我想說的都說完了,我就單純試圖補充完善一下。

現在在美帝讀本科,嚮往之後用Study Abroad或者研究生去霓虹。

於我而言,日本對我來說三點遠勝於美帝:

文化、父母和吃。

  • 首先,我就是他文中提到的「明不白甚至被動於家長就去了」,我就是被老爹說去美帝的。高二囿於各種原因高考路線被封,尋思出國,因為之前去過的唯一發達帝國主義國家是不列顛,也一直蠻喜歡英國文化相關的,於是對家長說「我要考雅思去倫敦!」(那會兒真心沒想到其實本科就可以直接去霓虹的,一來自己日語戰五渣,二來當時感覺好像沒聽太多人提到過本科其實就可以去霓虹的....)。
  • 我爹聽了之後,淡淡地一句:「去什麼英國,沒前途。(我爹的想法不列顛群眾不要打我我的心是和你們在一起的)我已經給你報托福班了,準備好考100+,去個美帝前50。明早9點上課。」

    我:「...」

    家父在家裡基本上算是一言九鼎,我娘的意見基本上就是純參考,並沒有太多話語權,我叫破喉嚨也沒人理那種,於是就乖乖去了...現在反正算是到了前五十吧。之前雖然也算喜歡看些美帝的美劇和電影,但是對這個國家的了解基本上來說就僅限於此了。美國的歷史文化其他相關,涉獵的並不多。之後慢慢邊學邊了解,發現美帝射會真是..只能說,目前大部分人對美帝的印象太好了,美帝並沒有你們想的那麼好。

    在美帝待了這麼久,發覺自己與周圍環境真心有些格格不入。我不喜歡把自己吃到胖成一坨的那群所謂真正的「美利堅民族」,不喜歡拉幫結派的黑哥哥們和挖地道的老墨們,不喜歡終夜無意義地喧囂靠Vodka延存的各式Party,不喜歡他們的交際...身為一個從小就是死宅的弱雞,我個人比較不喜各種體育運動,美帝三大球都不感興趣。(FYI,NBA在美帝絕對沒有在國內火)。我一直都極其反感那些徹頭徹尾的好萊塢工業製品,只看日漫也完全無法接受漫威DC那些美漫的東西。現在除了一直以來在追的劇(GOT這種),也已經好久不開新坑了。

總而言之就是,我來了之後發覺,我怎麼一點也不喜歡美帝啊。

日本,我只是作為遊客在關東關西走馬觀花地賞玩了14天,為什麼給我的印象卻就是我發自內心的覺得真正適合我的落腳處?我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昨晚看到樓上各位的回答,結合自己一直以來的感受想法,發現真的是這樣。

哎,或許真的是因為我骨子裡的二次元眾基因決定的吧w?最明顯的差異就是,我到美帝時,心裡並沒有起多大的波瀾,心境反倒是異常的平靜。「哦,這就是美帝啊。這就是以後我要待4年的波屯啊。」然後交流上的障礙讓我想打人。Native說話真的太快了,簡直自帶紅有三。滿耳都是英語叫我覺得異常鬧心,唔,也可能是因為剛剛離開滿耳都是關中話的氛圍吧w。但是,當我到日本的時候,我整個人每一天都是陷入著異常的激動:

「卧槽我他媽的在日本了!!在東京了!!在千代田了!!!」

「麻痹滿耳都是日語好好聽!!就算並不是能聽懂太多也好爽啊!!!」

「媽蛋這就是銀座!這就是淺草!這就是上野!魯迅先生筆下的櫻花!」

「這是信長公隕落的本能寺!!!這是秀吉建的大阪城!!這是我龜的二條城!!!」

「!!!!!!!!!(已經激動得說不出話了)」

直到在京都,鴨川河邊,對著已經開始有些敗了的桜勝景,當即便熱淚盈眶。

就不說真是想死在秋葉原、日本橋了。

看上去忙碌充實的芸芸眾生並沒有像美帝那樣動不動就是一兩百公斤的肥。

然後,我真的需要專門開一篇幅來說吃。

媽的美帝人民自家吃的都是什麼鬼?除了漢堡就是三明治,這是唯二盎格魯撒克遜人的食物了吧?(唔,再加個fishchips)。剩下的,全部都是並不正宗的來自外國的食物了。除了義大利菜還算正宗(柯里昂閣下:廢話,義大利裔都多少年了)。偶爾會有那麼一兩家正宗的中餐館就會被我們這些可憐的留學狗頂禮膜拜,Sushi bar遍地開花但是沒有幾家的味道令人滿意還死貴,大部分甚至趕不上日本隨便街上一家迴轉壽司,更不用去提豬排飯、牛丼、一蘭拉麵、壽喜燒、京料理...媽的我為什麼要寫這堆東西自虐啊。

只求我趕緊學會做菜自己出來租房吧....

最後一點,日本離國內的距離是遠優於美帝的。我在九州的某友人從福岡到魔都來回機票一千多,單程比從魔都到妖都估計都飛的時間短。相比於美帝,尤其是東邊兒的我,回國方便得多得多得多得多得多了。以後如果能真的移民,考慮到父母的因素,回國的便利程度而言,日本遠勝於美帝。另一位知友的答案也提到了,「因為國民普遍對美國的期待高於現實值 ,對日本的期待低於現實值」。這應該是一開始對兩國並沒有太真正深入的了解然後出了國才會有的。事實上,對日本歷史、文化、社會稍有常識的人都會知道日本是亞洲乃至世界首屈一指的發達國度,對日本的期待不會太低的。

待更~


在日華人,無非就是留學和工作。留學吧,基本上還是在大城市,東京大阪京都名古屋,充其量加上仙台札幌福岡,跑去德島福島沖繩島這種地方的應該沒幾個了吧?學費比起美帝來說簡直不要太低,大學院(研究生)國立一年53萬日元申請下減半一年26萬差不多也就是一萬五千塊人民幣,國內三本都要一萬一年了吧?私立貴個一倍,大概一年一百萬能減免百分之三十也就是大概四萬塊人民幣,這個價格在發達國家裡應該是最低得了(免費的幾個不算),而且留學生過個N2打工也很好找,東京一小時1000,大阪900,其他800(這已經離日本的最低工資標準很近了),打工解決生活費和住宿也不是很難的事情。要是戰鬥力強點,按照28小時的每周最多打工時間,恭喜你可以連學費都自己解決了。對於沒那麼有錢的人卻有著留學夢的人而言,日本是不是比起美國要友善的多?

工作來說,高新產業,比如IT,肯定沒有美國掙錢。除了谷歌基本上就沒有太多大型的網路公司。但是對於不想怎麼掙大錢,只想過得比國內舒服的普通人而言,日本還是個很好的選擇,相同職業的薪水和生活成本比起國內要划算的多,生活便利性也很發達。在大城市,幾步路就是一家便利店,雖然沒淘寶那麼牛但是到便利店幾乎啥都能解決。軌道交通發達,沒有電車和地鐵的地方騎自行車多半也可以。在美國,除了紐約基本可以說是沒車等於沒腿,洛杉磯都不行。吃飯有吉野家松屋,不用擔心長期吃高熱量食品會發胖,嫌味道淡可以自己做飯,反正食材都能很容易的買到。休閑娛樂商店街有KTV酒吧漫畫咖,不用擔心像美帝到最後只能玩造人遊戲了。假期休息想出去周邊游散散心不要太輕鬆,東京的想去神奈川衝浪可以當天來回,去靜岡小游富士山一個周末走以。關西地區的去奈良喂鹿,去神戶吃個牛肉,去大阪買買買一天都可以來回。

說白了,現在的日本是個絕對適合知乎這些小確幸,小資產階級,佛系青年生活的地方。工作上等級制度森嚴怕什麼呢,反正也沒想著反抗,聽話幹活等著到月拿工資就好了。生活成本相比工資不高,治安良好,空氣清新,不需要太多的人情世故也能活的很好。這樣的地方,就算差,又能差到哪去呢?


說句難聽的,可能政治不正確,但是確是一個事實,那就是

去日本的人,和去美國的人,在國內時就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層次。

看看周邊出國的,去美國的,名校生刷GPA申請美帝居多,現在名牌高中都有大批人直接去。

去日本的,好像高考落榜生蠻多的。去那邊讀個語言學校,打打工。

而富裕群體移民對象也以美加澳為主。

換句話說,去美國的大多數靠優秀的成績或者豐裕的財力。(偷渡客當然也有。)

去日本的一般成績差也沒什麼錢,在國內都是中等階層以下居多。(好的當然也有,不過比例較低。)

高階層的人天生比較挑剔,有獨立看法,想的多。

低階層的人沒那麼講究,想得少。

這就是主要原因。


我覺得只是由於國內之前對美國評價過好,對日本評價過低,隨意做出修正而已。


一個在谷底

一個在頂峰

評價高,只因之前在國人心中位置低

評價低,只因之前在國人心中位置高


推薦閱讀:

日本東京物價有多高?和美國比較的話
參加日企就職活動中的「懇親會」需要注意些什麼?
奈良是一個怎樣的城市?
今年的日本賞楓 預期誰能給我說說?
有什麼全面了解日本的記錄片?

TAG:日本 | 美國 | 日本生活 | 美國生活 | 海外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