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的散熱比鐵和塑料快,為什麼手機殼不用銅做?

一些手機玩起來很熱,為什不用銅做後蓋呢


金屬殼的手機很多,但是採用金屬要解決幾個問題:

  1. 信號屏蔽。不能打電話的手機,散熱好有什麼用。
  2. 重量。同樣強度下,銅太重了,而強度更高的不鏽鋼和密度更低的鎂鋁合金比銅優越得多,何況銅不算便宜。
  3. 抗腐蝕、外觀。銅容易氧化,顏色不夠美觀,必須噴漆,漆層容易脫落。

最後再說熱導率,純銅熱導率很高,但是實在太軟了,而黃銅、白銅以及青銅熱導率就差遠了,還不如鋁合金。


土豪金用幾天就成了青草綠,這是個好創意。


因為你的手會更覺得燙


這樣的話晚上看手機的時候真的可能臉骨折。


用銅的話。。。摸完手機必須洗手之後再吃東西,不然吃進去一肚子重金屬。。。


用銅做手機殼的最大問題是通信如何解決。銅在電磁模擬中都是類同於理想金屬來處理的,可想而知電磁屏蔽效果有多好,雖然現在有廠商提出要做全金屬邊框手機的需求(這是對手機天線的一個新的指標要求),但也沒聽說殼子要全部用銅做的,所以以後可能會有這方面的嘗試,但合成材料應該不可能被完全取代,畢竟手機最重要的功能是通信嘛。


銅導熱確實比塑料快,但是散熱並不比塑料快。

手機要想散熱好,就要讓熱量均勻分布,這和採用什麼外殼材質並沒有關係,而主要取決於內部的導熱設計。

相比於銅,熱管的導熱效率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所以索尼大法好,壓住810發熱的實力不是蓋的。


前面回答的都是什麼呀。

熱的瓶頸不是由內部傳遞到表面的。銅的熱傳導快對銅殼表面和空氣的熱量交換有什麼影響?

你感覺熱不是因為熱量從內部傳到表面慢。假如用保溫材料,裡面燒開水,估計你也感覺不到熱。

所以熱的原因是因為外殼表面與空氣熱交換慢。

所以應該是加大手機殼散熱表面積,或增加空氣流動(外面加裝散熱風扇)。

什麼重量,成本,信號和不用銅根本沒半毛錢關係。你就是不要外殼他也熱。這都可以視為熱傳導係數無限大了。


沒聽說用鐵做殼子的。

我覺得@樂道 說的有道理。銅的比熱比鋁更低,意味著同樣的發熱和導熱設計下,銅殼的溫度更高。

銅殼附近的空氣會比在使用鋁殼時溫度更高。對於外部空氣來說,更高的溫度意味著熱傳導更快。所以相同熱源情況下,銅殼散熱優於鋁殼。

對於相同的的結構更換更導熱的材料,與使用相同的材料增大面積,這兩種方式是一樣的。都是讓銅殼外部的空氣更快的獲得熱量。

手機摸起來確實可能更燙,因為銅比熱低。具體做做模擬就知道了。

至於為什麼不用銅我覺得主要還是價格,工藝,密度以及材料強度這四個方面決定的。


因為手機殼的最主要的功能不是散熱啊親


大多數用戶在乎的是後蓋熱不熱,而不是散熱


1.重

2.影響信號

3.材質強度


銅導電的好不,且導熱,手機會發燙的。


想像一下拿著一個銅手機,真拉風,如果說塑料的導熱性能好的話,手機後蓋用塑料也很好啊!近期S化工的導熱塑料,導熱係數能達到20+,做手機後蓋很好啊,而且可塑性高。


做個法拉第籠嘛


銅銹.


一切都是為了輕。


會銹,各種被氧化


重。


造價?


推薦閱讀:

量子力學第一假定中的物理體系的定義是什麼?怎麼區分各希爾伯特空間?
為什麼光只有橫波,沒有縱波?
進行一次時間旅行需要多少錢?
暗物質粒子有可能是惰性中微子嗎?
中國有哪些領先世界的?

TAG:物理學 | 化學 | 經典物理學 | 熱力學 | 物理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