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日本像《螢火蟲之墓》這樣的慘劇發生得多嗎?

軍人遺孤餓斃街頭這樣的慘劇,到底有著怎樣的社會背景?


那時候軍人地位都一落千丈了,天皇都變成人了,誰還管軍人遺孤。男主角和妹妹只能靠親戚接濟,否則就是死。

戰後在日本和德國好男不當兵。

德國有個笑話,說美國空軍的轟炸力度如此之強,導致德國所有的元首畫像都從房間里震出去了。


可看SP日劇《黑板》第一話,男主角打仗回來以後,主要是靠妹妹去美國人那裡出賣色相過活的。以日本人的角度那時候你們當兵的去打仗沒慘敗而歸,國家生計都變得這麼慘,何況日子從戰爭期間就變得很難了,不敢作聲忍著但心裡很不滿的人也有一些,回來以後很多鍋都他們背了。


上世紀80年代,日本的《朝日新聞》曾經刊登一系列讀者來信,內容主題是「我記憶中的二戰」。

後來這些信件被編輯成書,美國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挑選,國內有翻譯美國的版本《戰爭——日本人記憶中的二戰》。

這本書里提到一個一件事:「日本軍方發布過一個命令,日軍在受到美國軍隊的攻擊時,日本軍民的孩子,凡13歲以下的,將成為累贅,要處理掉。」

這個命令最終沒有被執行(軍官自稱),而發布命令的高級軍官陣亡。原文寫的並不詳細,這個命令應該只是個案。但是卻很能說明當時日本人的相關思想。


那tm不叫慘劇。《螢火蟲之墓》是吉卜力的作品裡面我最討厭的一部。雖然兩個主人公因為戰爭的原因成為遺孤最後落得個餓死街頭的下場是很悲慘。可是本片卻沒有反思為何這兩個孩子會這樣?若不是他們的父親去侵略中國和東南亞,給亞洲人民造成了那麼多的慘劇,這兩個孩子會流落街頭?把國內的青壯年和國家的糧食物資都拿去窮兵黷武的又是誰?為何不敢表現對軍部和天皇的批判?在影片中還有小男孩幻想大日本帝國海軍的片段,在已經山窮水盡的戰局下仍然幻想翻盤。本片著力描寫主人公境遇的悲慘,給我的感覺就像一個流氓把人打成重傷卻滿世界喊自己的手打疼了一樣。相對於日寇給亞洲人民帶來的苦難,《螢火蟲之墓》裡面的兩個小孩的結局我只能用一個字來總結,該!


戰爭不過是國家之間的交涉手段罷了,就算沒有憎恨也會發生戰爭,無論如何都想要得到的領土、資源、特權、思想、宗教、遺迹、尊嚴,圍繞著這些目的便會引發戰爭,所以只要目的實現戰爭就會結束,又或者只要死亡人數大於所得利益的話 戰爭同樣也會結束,憤怒、憎恨不過是利於推動戰爭的手段而已。


《螢火蟲之墓》,宮崎駿只是想告訴大家戰爭所帶來的家破人亡和痛苦,讓人們永遠記得戰爭的危害,反對戰爭,並且大家看宮崎駿的其他作品,很多都是反戰爭的,這部電影,無關日本的什麼反省,只是想告訴大家要愛護和平永遠不要發起戰爭!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日本未就侵華戰爭向中國道歉?
裸貸事件中真正無恥的是誰?
如何看待東莞丐幫這一社會問題?
戰後日本社會發展出現了哪些比較嚴重的問題?哪些是對目前中國有借鑒意義的?
一個人的出身是否在比較大的程度上決定了他個人的發展?

TAG:日本 | 經濟 | 社會問題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螢火蟲之墓動畫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