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產品設計時,贊和評論信息展示在列表頁還是詳情頁?

社交產品設計時,贊和評論信息展示在列表頁還是詳情頁?

類似facebook instagram 微信 都是將贊的人和評論的人直接展示在瀏覽列表頁,而像微博 lofter之類的只展示數量,在詳情頁才能看到詳細。前者可能社交互動比較好,後者可能頁面更加簡潔。

各位產品大牛,你們怎麼看呢?


Facebook、Instagram、微信都是熟人社交網路,用戶間大多是相互認識的,也就是說你對這些社交網路下的評論會更感興趣,並且感興趣度與對動態的興趣度是一個級別的,甚至這些評論也是動態的重要組成部分。

微博、Lofter有更多的媒體屬性,博客本身的內容重要性要遠大於評論的重要性,你對內容與對評論的感興趣度不在一個級別上,可能瀏覽了好多條微博後,也不見得點開一條微博查看評論。

所以社交網路的點贊與評論大多直接展示在列表頁,而媒體類產品大多隱藏在詳情頁里。


當然是list頁面!

你覺得做一款社交產品你的核心數據有幾個?

難道人均日點贊數和評論數不是核心指標之一?

如果是的話為什麼要給用戶產生這兩樣數據提供障礙?

你有統計過用戶點詳情頁/展示量的比例么?


  • 互動信息的展示位置取決於產品的主要屬性

  • Facebook:由於社交>媒體,Facebook採用了雙向好友的方式處理社交關係,同時,Facebook的賬號體系包括普通用戶、認證用戶、媒體用戶、企業用戶等,而評論對應的默認許可權與許可權設置都是在雙向好友的基礎上優化,例如為了公號媒體化的評論全開放。並且,用戶之間的互動方式更常見於Message,評論的使用場景更趨於認證用戶、媒體用戶、企業用戶所發的內容,以上用戶發布的內容較普通用戶的碎片化內容更為完整,篇幅也更長,更適合在詳情頁展示內容,所以Facebook將評論信息以列表形式藏在詳情頁而不是鋪在時間線上;

  • Instagram:由於媒體>社交,Instagram採用的是單向關注的方式處理社交關係,所有內容通過標籤與關注用戶等方式組織並傳播,整體更像一個大廣場中有許多的小廣場,人與人的關係更像一個一個部分重疊的圈子。於是Instagram將評論許可權默認開放給所有人,強化開放性,在此前提下,Instagram期望用戶在廣場上互動,並且陌生人之間通過評論社交的可能性大於私信,於是順理成章的在Timeline中的鋪出照片的首條(內容主)及最近兩條評論(時效);

  • 微信:社交>媒體,和Facebook同樣採用雙向好友的方式處理社交關係,也同樣有公眾號,但以更輕更深也更明顯的方式處理公眾號,完全分離開公眾號和好友兩者,也通過禁止誘導轉發等運營手段解決了Timeline被眾多公號信息充斥的問題,將社交屬性做到了極致,所以在重社交的前提下,朋友圈的timeline為熟人之間互動的場所,同時,只能看到共同好友的贊/評論的設計強化了與陌生人的邊界感和與熟人的共謀感,成為小圈子裡的小廣場;

  • 微博:媒體>社交,和Instagram和Twitter一樣採用的是單向關注的方式處理社交關係,也同樣是通過標籤與關注用戶的方式組織並傳播內容,流量聚集在大號們身上,由大號輻射出自帶屬性的圈子,同時圈子屬於公開廣場,任何人都可以進行多次傳播,和Instagram不同的地方在於,微博的評論可被點贊,也可以按贊數排序,於是形成了基於「微博」本身的二次內容創作,且二次內容的創作和微博一樣可被傳播可被引流,所以微博將評論列表放在詳情頁強化玩法的同時加強該頁面的沉浸感。不過我覺得其實將最熱一條與最近兩條評論放在timeline里也未嘗不可,應該可以提高評論的使用頻率與曝光度,從而產生更多優質的二次內容創作;


贊和分享相對來說屬於輕交互,露出且可直接操作。

至於評論信息是否展示,取決於社交產品的定位,偏向主體內容的傾向於收起評論,而認為互動部分也是產品中重要部分的一般露出,所以可以看到大部分社交產品都是露出的,至於微博由於他的媒體屬性更強,選擇不露出也是可接受的,但如果把最新的或熱門的評論露出對互動量和活躍度是否有影響,倒是可以做做AB Test,說不定微博也適合露出。


點贊摺疊,列表評論。點贊是基於內容,內容好的,獲得贊高,其他用戶就會點擊進去看,看完內容,在最下方展示列表評論。


最近因為工作需要,對評論做了一些研究,看到有人提問,總結了一下,分享給大家,有不對地方,大家多提意見(本來想全部整理完了,再發上來,怕自己拖延,先發一部分。如果大家有需要在把剩下的整理出來~)

APP篩選依據:APP Store 排名前100的APP中,評論模塊是產品重要部分的,有代表性的。

產品的評論模塊研究將從三個角度分析:1、邏輯結構、2、業務功能、3展示交互。本次先貼出來1、邏輯結構部分(此次研究的主要劃分依據)。

1、邏輯結構

分為:1.1單層結構、1.2雙層結構

備註:今日頭條、網易新聞本身為新聞類,其評論模塊設計類似於社區化產品


關於昨天你提到的評論是否添加在列表,

1、首先 以現在 比較有代表性的 幾款社交軟體舉例,微博、微信,QQ空間,看看他們是怎麼處理的,微博純粹是陌生人社交,媒體式社交,偏向於主體內容,且用之間很少會存在朋友關係,所以微博的評論只有在詳情頁面做了

我:

2、Qq是朋友之間的社交(當然也會存在陌生人),微信則是更加私密的社交,這種情況下,主體和評論 主次關係不明顯,評論漏出來對互動量和活躍度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微信朋友圈和QQ空間採用了把評論漏出來的處理

我:

3、最後說我們正在做的,默認的動態的圈子其實是一個純粹弱關係的社交,評論相對主體來說只是一個配件,而且我們現在加了 人的 一些屬性,如我擅長,我需要,相對來說已經把人物強化,動態弱化,而評論相對動態是一個更加次級得 信息,因此綜合以上原因,不建議在動態列表 添加評論,(PS 不過現在增加了一個關注,關注的這類人純在朋友關係,可以考慮在關注列表增加評論的展示)


據觀察,微博現在點贊也是在列表頁的。


我現在也在思考該如何設計比較好,因為我的產品不是熟人網路,也不想做媒體性質的。我是做同城美食圖片社區的,用戶進來的看到的是同城動態,是看到同城的人們在吃什麼美食。我想吃貨都有他的小圈子,所以我就琢磨著是不是可以把這贊和評論展示出來以增強這種互動性,你覺得有這個必要嗎,怎麼看呢?


看你的用戶群體。


內容長的放詳情頁,內容短的放列表頁,內容太長都沒看完點什麼贊,評什麼論。


推薦閱讀:

什麼是技術型產品經理?
互聯網創新公司如何給競爭對手堅門檻防止其早期拷貝?
工具型產品的設計原則是什麼?
如何自己架設部署CDN?
如何評價即將關閉的日記網站ohlife.com?

TAG:互聯網產品 | 產品設計 | 產品 | 產品體驗 | 社交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