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個負責任的爸爸?

從孩子的角度,也可以從父母的角度。


我看了上面所有知友的回答,有些疑問:

  • 儘管很多知友說的都很有道理,但是這些道理既然大家都在說,又有誰真的不懂呢?可是這個世上不還是有成千上萬的「壞」爸爸嗎?
  • 現在這十幾位知友的答案,我總結已經超過20條準則,每一個負責任的爸爸都需要跟參加文明考核一樣默記默背默寫嗎?
  • 回答中還出現了矛盾的回答,例如 @yuki卿 說她負責任的爸爸是「無限的對她好」,她的物質需求會被迅速滿足,但 @水瀨哲野 又說她負責任的爸爸對她物質上比較摳。一個負責任的爸爸,究竟該怎樣面對這樣矛盾的原則呢?
  • 在知友的回答中我還看到了這樣的說法,在孩子交往中應該鼓勵孩子反擊,並且當著雙方孩子的面指責對方的家長,認為與其被人欺負,不如首先欺負別人。這種攻擊性的指引真的是負責任的嗎?要知道孩子的攻擊性不會區別對象,孩子一旦認為攻擊(或者反擊)可以解決問題,孩子會在所有的問題,對待所有人上以攻擊作為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除非明確知道自己不是對手,例如在面對攻擊性的父親時);攻擊性也會擾亂孩子內心的平衡,認為暴力手段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孩子失去學習正常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在長大可能因為攻擊性遭到朋友的排擠。

每個孩子,每個爸爸媽媽,每個家庭都不相同,情況不同,具體的方法也就不同,重要的不是做什麼,而是怎樣做:沒有絕對正確的道理,只有最適合自己,適合自己孩子,適合自己家庭的道理。這個世界的道理太多,別人的教導也太多,做一個負責任的爸爸不是去做一個別人眼中的完美的爸爸。適合不代表接受,不是說只要我接受,我的家人孩子也接受,我打孩子或者教孩子打別人就是適合的;不是,這只是家長用了對自己最方便(但是也可能是最粗暴)的方法。

做一個負責任的爸爸,首先意味著「去做」,其次是「負責任的做」,「爸爸」是最後(甚至是最不重要)的:

  • 「去做」:@澤良木花知 說的很對,爸爸不應該推卸責任,哪怕自己不知道該怎麼做,也不應該不去做,不去做意味著自己放棄或者拒絕承擔「父親」的角色,如果連做都不做,那麼懂得再多的道理都不是個好爸爸,甚至除去血緣關係,根本就不是爸爸。去做」意味著真正的參與到孩子的生活當中, @攝影師小豬 就是這樣的爸爸,他參與到了自己8歲女兒的生活當中,作為一個爸爸和朋友和自己的孩子分享了生活,感受了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互相陪伴的意義。不過,「去做」不意味著必須出現在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時嚴厲的教育觀念只會讓想要嘗試做個好父母的家長帶來無盡的壓力而不是真實的解決問題。如果因為工作性質需要長期外出,無法經常參與到孩子的重要時刻當中是否就不是負責任的父母了?參與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樣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就如同上面那位教孩子反擊和先發制人,將「對錯」留在以後再說的爸爸,錯誤的指點只會讓孩子錯誤的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只會給孩子在社會交往中帶來負面的影響,這種「去做」真的不如不做。更何況,這一類型的爸爸媽媽往往忘了孩子其實可以自己解決問題,大人需要做的往往只是問幾個問題而已。
  • 「負責任的做」:做一個負責任的爸爸需要認識自己,理解家人,體諒孩子。
  1. 認識自己:養育孩子的過程,實際上是發現自己的過程。自己的缺點和優點,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遭遇和體驗都會變成自己和孩子相處的方式和手段。打孩子的父母往往自己也在暴力的環境中長大;推卸責任的父母往往自己從小就是家人的中心;沒有耐心的父母往往自己也從未感受到關注。我們小時候經常說長大了我一定不會或者要對自己的孩子怎樣怎樣,可是等我們真的有了孩子卻時不時的發現自己竟然就是自己爸媽的復刻,然後驚出一身冷汗,緊接著陷入深深的自責。認識自己不是要去做一個完美的父母,不是在心中設定一個標準,然後永遠在自責和責備他人中向不存在的完美的山峰前進。認識自己是去真正的體會自己,慢慢的理解自己是一個怎樣的人,回憶自己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遭遇了什麼,怎樣的影響了自己,又怎樣的影響到了自己和孩子相處的方式。自己是不是由於年少缺乏物質,所以盡一切可能的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自己是不是因為錯過了年少時光,所以強迫孩子必須每一分每一秒都投入到學習中?自己是不是因為有一個嚴厲的爸爸媽媽,所以自己也從來難以認可自己,認可他人,認可孩子?認識自己是為了與自己達成共識,既不過分自責,傷心於自己為什麼會如此對待孩子(或者錯過了孩子的一些重要時間),也不過分放縱,不在乎(或者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童年和成長的陰影帶給孩子的負擔和錯誤。
  2. 理解家人:自己如何做一個爸爸,做一個怎樣的爸爸需要和家庭成員達成共識。並不是事無巨細,把屎把尿就一定是個好爸爸,也並不是在外賺錢養家就一定是個好爸爸,而是理解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理解妻子和家人的需求才是個好爸爸。誰主外誰主內?還是各自有各自的工作,共同分擔家庭和孩子的責任?應該怎樣對待孩子?例如,家庭中應該保持怎樣的價值和道德?應該怎樣懲罰和獎勵孩子?應該怎樣和孩子溝通和玩耍?不論是和妻子經過認真的協商,還是經過常年的生活逐漸達成的一致,只要夫妻雙方標準一致,同時能夠不對對方充滿怨氣,理解對方在家庭當中應當承擔的角色,理解對方的需求,就是負責任的爸爸。
  3. 體諒孩子:為人父母,我們時常忘了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人,只不過還是個獨立的「小人兒」。孩子既需要獨立於家長,又需要依賴家長。孩子的成長實際上就是和家人,朋友和社會建立一種既獨立又相連的關係。這種關係需要孩子自己去體會,而父母的責任是幫助孩子理解人與人之間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有些父母給予了孩子太多的限制,希望孩子懂禮貌,守規矩,按照大人的意願做事,並且把事情做好。例如,見人要叫「叔叔」「阿姨」,要常說「謝謝」「對不起」;又或者,這個遊戲應該這麼玩,不應該那麼玩;花應該這麼畫,天應該是藍的。當孩子的行動中充滿了對與錯,好與壞,而判斷的標準永遠在爸媽的手裡,孩子將失去創造力,失去自己探索世界的能力和樂趣,失去解決問題和衝突的想像力。有些家長意識到了這一點,也深深的感受到了自己在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約束,於是在孩子的成長中給予了孩子太多的自由,孩子想要怎麼樣都可以,自己的任務就是滿足孩子自由的需求,結果疲於奔命,孩子的要求越來越多,越來越不合理,家長越來越難以應付,而一旦無法滿足就會惹怒孩子,家長也會越來越急躁認為自己已經足夠忍讓,足夠包容,怎麼孩子還不懂得滿足。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終歸還是孩子,要麼就喜歡處處指導,這個你應該這樣,那個你可以那樣;要麼就是忽視,反正他還小,有些東西不教,不說,以後再說或者孩子長大了自然會懂。這些想法和做法要麼是妄自尊大,要麼是妄自菲薄,前者是把自己擺在了中心,認為自己的能力遠強於孩子,孩子應該服從或者起碼聽從自己;後者則把孩子擺在了中心,認為孩子的需求遠高於自己,自己就是為了滿足孩子而存在。實際上,孩子和父母都是平等的個體,孩子只不過是父母生命中偶然相遇的奇蹟,孩子需要的既不是絕對的指點也不是絕對的自由,孩子真正需要的是理解和體諒。父母需要安靜下來,慢下來,傾聽和感受孩子的需要。孩子哭了,究竟是因為餓了,困了,疼了,還是想要確認爸爸媽媽是否還愛自己,父母不單需要用眼睛看,還需要用腦子想,更需要用心去體會,體會孩子的感受,自己感受到孩子的想法了嗎?自己接受孩子的想法嗎?孩子的玩具被其他人搶了,首先要做的不是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不哭,沒事兒,別人玩一會兒,你要謙讓),更不是教孩子把東西搶回來,而是接納孩子因為失去所感到的痛苦和悲傷,讓孩子也懂得自己因為什麼而哭泣。也許可以讓孩子稍微哭一下然後問他是因為玩具被搶走了自己不能玩了傷心嗎?爸爸媽媽知道你一定想要繼續玩對不對?那能不能讓別人玩一下呢?咱們現在去問哥哥/姐姐要,讓他先讓你玩好嗎?咱們問問哥哥/姐姐要不要一起玩?體諒孩子,理解孩子,就是讓孩子懂得自己因為什麼,感受到了什麼,爸爸媽媽也感受到了,知道你在想些什麼,需要些什麼。然後我們再一起解決這個問題。孩子需要感受到理解和同情,實際上任何人都需要。孩子學會了體會自己的情緒,理解自己的情緒,也就學會了獨立,而孩子收穫了理解和同情,孩子和父母之間就建立了依戀。
  • 「爸爸」:之所以說爸爸是最後且也許是最不重要的方面是因為:如果能夠認識自己,理解家人,體諒孩子,那就不再存在爸爸應該如何做才能被稱為好爸爸,媽媽應該如何做才能被稱為好媽媽這樣的由性別帶來的區分了。在認識自己,理解家人和體諒孩子的過程當中,不論是爸爸還是媽媽自然就會懂得如何給予自己,家人和孩子合適的關愛。

做一個負責任的爸爸,或者說做一個負責任的父母,需要不斷嘗試重新認識自己,回憶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遭遇和經歷,體會自己的感受,接納自己在成長過程中的痛苦,理解自己的經歷和回憶如何影響自己和孩子交往的方式;

做一個負責任的父母,需要不斷嘗試理解家人,懂得家人的需要,接受自己和家人的角色,對待自己,對方和孩子有穩定統一的標準;

做一個負責任的父母,需要不斷嘗試體諒孩子,讓孩子學會理解自己的感受,也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感受也被他人理解和接受。

認識自己,理解家人和體諒孩子是一個持續的發現過程,不斷地練習,不斷地嘗試,允許自己和孩子犯錯,讓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長。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會收穫對生命的體會,收穫夫妻之間的信任和理解,更會收穫孩子無保留的眷戀和愛。


想必您已經體會過,結婚後兩個人的生活內容不等於一個單身漢的生活內容乘以二,三個人的生活大概是兩個人生活內容乘以十?畢竟有個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是不是?

所以從家庭角度,儘可能的多分擔家裡其他人的任務,以及減輕家裡人是心理包袱,更多的包容,理解,忍讓,小溫暖。最少最少,也要自食其力,自我愛惜,不要自己成為家裡其他人的負擔。

很快你就會發現,孩子的成長要比你想像的快許多,要儘快行動起來,否則還沒等你準備好,已經來不及做了。

建議去了解一下兒童的身心成長發育過程,每個階段可能出現什麼問題,遇到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可以參考《西爾斯育兒百科》《申宜真幼兒心理百科》之類。知識越多,越可能減少無知對孩子的傷害。很多常見問題都有比較好的個性化解決方案,您需要的只是去學來用。

尊重孩子的個體化差異,知行合一,不要要求孩子做你自己無法做到的事情,你想讓孩子怎樣,就做給他看

你要多了解你的孩子。多陪陪孩子,多觀察,多感受,少指使,少用自發的教育法去教育孩子。提高父母自身修養的教育法起效很慢,但真的是不容易退化的教育法。(這句是網上看來的,總結的非常有道理,與您分享)


一、看到過這樣一句話,父母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愛他的媽媽(爸爸)。研究表明,很多人大了以後有不尊重戀人甚至家暴的傾向都和自己父母的相處模式有深層次聯繫,所以,一定要注意家裡的模式一定是夫妻關係先於親子關係,那些說:有了孩子兩個人都愛孩子關係自然就改善了的,可以閉上你們的嘴巴了。

二、有質量的陪伴。現在很多人都能意識到親子關係的重要性,尤其是要給孩子時間,要親自帶孩子,但陪伴和陪伴也不同。看到過很多父母所謂的陪伴就是不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自己該幹嘛幹嘛,尤其是喜歡打遊戲的老爸,把孩子在推車上一放就加入了戰鬥。如果你是陪孩子玩遊戲,請你專心,和他一起享受這個過程,做到有互動;如果你是陪孩子看書寫作業,請你也在旁邊工作看書,而不是拿著手機刷各種網頁。總結來講,高質量的陪伴就是在保障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有互動、讓孩子感到愛而不是敷衍的陪伴。

三、在孩子有需要的時候請給他指引。這可能是孩子最希望從父親得到的東西了(竊以為從母親那裡得到的更多的是衣食的舒適和女性的溫柔關愛)。指引最關鍵的是度和方向。先來說度,有的父親比較粗獷,孩子向他傾訴煩惱,他會以為小孩子總是會打鬧的一會兒就會過去,久而久之孩子可能會不再向父親求助,而當父親終於想要提建議的時候孩子可能不需要甚至排斥了;有的父親可能很享受和孩子的相處,也總是會帶孩子一起學習,但在教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有些事情不能代勞,任何過度的指導都是對孩子選擇權利的剝奪,相信任何人都不想要一個只會聽從父母意見的「乖」寶寶吧。方向問題其實很想展開說,但手機碼字太累,而且這個見仁見智的事情不好建議,一不小心就會被噴,比如孩子被打了要叫他以直報怨以德報怨還是遠離人渣?我們成人還一直糾結(撕逼)呢,還是不做建議,只希望作為父母在想怎麼做更好父母的同時也想想怎麼做更好的自己。

四、不在孩子面前做言行不一的事情。比如,你教孩子做誠實孩子的同時不能在他面前逃票吧,你讓他聽老師話的同時不能質疑老師的教學方法吧。

五、不要讓孩子繼承你的夢想。你這輩子最想當飛行員但人丑智商低,你看兒子不錯,天天做孩子當飛行員的美夢,那是你的事,關孩子什麼事兒啊?記得不要用所謂的為他好來進行道德綁架達到你的目的。不清楚哪裡看到的笑話,父親一直督促孩子學習,要考好大學,自己沒考上是一輩子遺憾不啦不啦,孩子說,爸爸,世上有三種鳥,第一種是飛的很快的,第二種是笨鳥先飛,最後一種是最討厭的,自己飛不起來,生了個蛋讓他飛。這臉打得啪啪啪的啊!

暫時想不起來了,以後再補充吧


謝邀,作為新晉全職奶爸來分享一下。

個人覺得主要以下三條要先做到。

1 多陪孩子。

無論如何,孩子一定要放在自己身邊養,即使沒辦法做到自己完全負責來養,請人幫忙,也一定要保證孩子在自己身邊,每天要有一定的時間來陪孩子。

這一點看起來簡單,其實做起來很難——我以前見過很多同事,下班寧可免費在公司加班,也不願意回家陪老婆孩子。——這是個惡性循環,越和孩子相處得少,就越不了解孩子,也無法親近,就會越覺得孩子煩。

2 處理好家庭關係,好好與老婆相處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你的孩子將來的家庭生活就是你家庭生活的翻版。

夫妻二人最大的一個磨合期也是最大的危機期,就是孩子出生後,生活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如果老人來幫忙照顧孩子,兩代之間的矛盾也會開始顯露,這種時候能否處理好家庭關係,是男人情商的終極考驗。

給孩子創造多好的物質條件,都不如給他一個和睦的家

3 別抱怨

養孩子是件很麻煩的事情。

《黃金時代》里魯迅說:小孩子,偶爾看看是有趣的,放在身邊養,實在麻煩的很。

但是記住,不要抱怨,特別是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也不要讓自己累積怨氣,將來發泄給孩子:你看你爸爸我為了你多辛苦……

記住:孩子沒求我們把他生出來,我們目前所有的辛苦,歸根結底是為了自己。


善待妻子。

了解孩子。

耐心。

我想這就是全部了吧。


說話要算數。


建議看看這本書 《妞妞》周國平


想得太遠沒必要,緊記幾件事

1.親自把屎把尿

2.奶溫要適當

3.注意寒涼衣服增減

4.6個月後開始生病要耐心照顧

5.老婆生產這麼辛苦就不要在意孩子是誰的了


作為一個8歲女兒的父親,因為前兩天學校徵文,所以臨時寫了一篇。希望有所啟發。

這些年 那些事

2006年的春天,當我抱著躺在產床上的你的媽媽哭得像個娘兒們一樣的時候,我知道,我們倆的世界多了一個你,並且從此不能夠再花天酒地、胡作非為了。要知道你還是個細胞的時候,我們像個沙發土豆一樣般連續48小時看美劇吃垃圾食品;當天晚上抬屁股決定的旅行,第二天就會在目的地胡吃海塞了;還經常在半夜12點接到那些狐朋狗友的電話起床、穿衣去宵夜,要知道那可是生活中的不亦快哉的美事;而就在那個春天以後的以後的很多以後之後,呵呵,一切都變了。

法國電影《蝴蝶》里的小莉薩說,到2050年我們就150歲了。老爺爺回答她說,這並不能改變什麼,生命永遠是一秒鐘加上一秒鐘,再加上一秒鐘,嘀嗒、嘀嗒......

我們認識的第1天,我給地球上我認識的所有人打電話,要他們幫我買好他們那裡當天的所有報紙並且必須沒有水漬、油漬、污漬、像包裹貴重禮物一樣的寄過來,因為那天世界上所有的編輯都犯了個同樣的錯誤:遺漏了一條頭條——你的來臨!

第5天,我抱著棉被裹好的你回家,你睜著小眼睛四處張望,看著滿屋子的尿不濕,你笑了,那天晚上我們一家三口第一次睡在一張床上,你鼾聲不斷,我們卻整夜失眠,

第53天,世界盃決賽,你準時叫我起來通知我肚子餓了,尿不濕該換了,等忙完這些,決賽開始了,你我都心滿意足的笑了;

第100天,我買來了小蛋糕,為你點起第一支為你祈福的蠟燭,我許完願,你卻怎麼也吹不滅,急的你用手去抓;

第423天,你和媽媽從北京回來,我去機場接你們,你興奮地跑出來,看見我,瞬間表情獃滯,然後張開你的雙手撲到我懷裡,我們的心靠得最近,雖然看不見彼此的容顏;

第595天,你發燒送你上醫院,你拚命求我不要打針、說你會乖的,我卻殘忍地抓住你已經無力掙扎的小手讓護士給你打針,針頭扎進你的手背,那一刻,我才知道什麼叫「痛」......

第837天,第一次上幼兒園,當熱情的老師擁你入懷,你卻含著眼淚擠出笑容和我揮手再見的時候;我居然和你一樣的表情;轉過臉去,我已泣不成聲;

第892天,你的小馬桶壞了,坐在大馬桶上拉臭臭,說擔心自己被水衝下去,我蹲在你的面前,握住你的小手,看你漲紅的小臉,居然一點沒聞到臭味;

第985天,收到小姨壓歲錢,眼睛發亮,連說背好的台詞:新年快樂,卻搶過紅包抽出錢還給小姨,我不要這個,我要紅包;

第1184天,你晚飯不好好吃,躺倒被窩裡卻說,肚子里的小妹妹餓了,狼吞虎咽吃掉我做的荷包蛋後滿臉幸福的說:「爸爸,餓——最好吃」;

……

每天每天,我們相處在一起,或歡喜、或無聊,我們把彼此的時間重合在一起,每一個有限的嘀嗒都浪費在無限的美好事物上。想像著將來你長大之後如果你愛美食,不妨去專門學一下廚師,研習一下菜譜;如果你愛旅遊,不妨去做一個快樂的驢友,看遍美好的世界;如果你愛攝影,那最好了,爸爸還可以做你的啟蒙老師......要知道這世界根本沒有生活或者說生命的意義,我們只是浩瀚宇宙里一顆無足輕重的塵埃,天上的星星存在了幾十億年,而我們人類才短短几百萬年而已,老天爺根本不會為我們設計什麼意義,我們的存在都只是一個偶然而已。只有知道這些,你才會去感知生命有多美好,在我們生命有限的30000天裡面最最重要的其實是感知和體驗。不斷的認識自己和感知世界。

只是偶然賦予了你生命,而陪伴你是我最好的人生體驗。

第1268天,大雪,你回家說你好冷,你用凍紅的小手捧著我的臉,我把你的小腳放進我的懷裡,那一刻,我很溫暖。


我的爸爸是一個很好的爸爸。他很負責任,我很愛他。 我覺得一個負責任的老爸要有以下幾點:

1.說話算數 我爸爸每次答應我的要求基本都能做到,不行的直接和我說。

2.多溝通 我現在上大學,每天一個電話必須的,天天彙報我在這裡的喜怒哀樂,挺溫暖的!

3.無限度的對我好 我爸爸屬於有求必應型的人,只要我開口向他要的東西,他都會答應我,我說粑粑我想要一個ipad.我爸就去買了,最感人的是第二天早上四點就開車在我上課之前把ipad送到我的學校來。

4.無私奉獻 我的爸爸自己住,(我媽媽要照顧我外婆,一個星期才回來一次)我的爸爸可是一位全能型的家務能手,不管我媽在不在家,洗衣,拖地,擦窗戶全包了。我媽不在家,還自己做飯

5.對家庭有責任 家庭責任方面我只能說我爸爸的壓力挺大的,頭髮有很多都白了。但是我爸爸從來不說一聲苦,每個月都把一大半工資上交給我媽。好男人。

6.話不多,平時比較沉默,遇大事時幫我扛著。我爸爸是個任勞任怨型的,我惹了麻煩的話,我爸很少罵我,在我記憶中,我爸爸好像就打過我一次,都是教育我為主。

我覺得責任不是什麼天大的事都是自己扛著,而是,我想到你的時候,你都在。我的外公當時癌症住在醫院裡,我爸爸每天都住在醫院裡陪著我外公,冬天最冷的時候也是如此。最讓我感動的是:我爸爸把鬧鈴調的是每小時響一次,他和我說這樣才能隨時知道外公的動態。

這麼有責任的男人就是我的老爸,哈哈,我好幸福。


不打孩子,不擺臭臉,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這是我心中的好爸爸。


Try U best to do youself


要愛老婆啊,這樣孩子會覺得家裡超級溫暖,滿滿都是愛,並未將來孩子的婚姻美滿做榜樣。

要學會溝通交流,父愛是深沉但不是沉默啊,要交流,學會疏導孩子的情緒而不是壓制或阻礙。比如很多爸爸在孩子哭的時候老喊,別哭了,再哭揍你,或者直接不讓哭,這都不好,要疏導啊,承認情緒然後想辦法,總之不要太暴力更不要冷暴力。

要多陪陪孩子啊,出去玩,培養一個共同的愛好之類

好吧,我就是說說,我這輩子是和當爸爸無緣了T_T(捶地哭。。。)


耐心和理智。


學會尊重孩子,鼓勵孩子。不懷疑,不刻薄。


只要他有責任心,做事的時候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慮問題。那他就是個負責任的爸爸。


這個回答是基於對我父親大人的觀察之上的。我的父親大人是個溫情的男子漢。:)

1.愛護,體貼妻子。結婚二十多年,我媽媽還是有著一顆少女心,各種節日會期待禮物,做飯還是充滿創意和愛心。這顆少女心很大程度上是來自父親的寵愛吧。看見媽媽過得非常幸福,我自己也對美好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充滿希望。

2.擔當。印象中父親有過一次出軌未遂,被媽媽發現了。那個時候我還小,但是父母的冷戰還是給了我非常大的心理壓力,擔心家庭從此支離破碎。這個時候父親放下了自己的面子用各種手段向媽媽求饒,並且及時承認並改正了錯誤。不僅向媽媽,也向我道了歉,之後加倍地對我們好,及時挽回了局面。人無完人,但是我的父親放下了所謂男人的面子,勇敢地承認並改正了自己的錯誤,而不是破罐子破摔,這點在無數最後乾脆跟小三跑了的爸爸們相比,讓我覺得他很有擔當,給了我很多安全感。

3.理性的探討和平等的交流。在離開父母上大學之前,我經常和父親在飯桌上為了政治問題社會問題爭論不休甚至拍桌子,這點可能是父親給我比較獨特的經歷。就我個人經驗而言,這種爭論對我之後的口才和思維的批判性非常有幫助。同時,他也漸漸地開始尊重甚至聽取我的意見。比如,單位里有很多同事經常給領導送禮,有次吃飯父母在討論要不要跟風,當時年輕氣盛的我堅決反對,說你做事就要靠自己的本事,沒本事就不要丟這個臉!我爸當時漲紅了臉,想了一會兒說我說得對,聽取了我的意見。還有一次過年回不回去看老人的問題,父母由於路途遙遠和人情往來打算不回去,但是也因為我的一句「你們老了也希望我這麼沒良心地對你們嗎」父親最終還是帶著我們回了老家。誰有理聽誰的,給孩子表達意見的權利,作為一個好父親,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4.很多很多的愛和關懷。說實話我父親在物質上對我算是摳的,手機沒有買過兩千以上的,衣服很少大於五百,當然他的品位實在不敢恭維,但是儘管沒有這些外在的東西,我仍然感受到了很多的愛。失戀心情不好父親生氣又擔心地打電話問我好不好,耐心地疏導我,心疼地跟我說那小子就是一混蛋,哪裡配得上我女兒。上了好的大學的時候他到處得意洋洋地請客,跟我媽炫耀說「我女兒隨我」。離家時間長了雖然吵架還是會忍不住憋著氣打電話聽我的聲音。最搞笑的是我媽有次跟我說他最近可能上年紀了,看家庭倫理劇看到女兒出嫁會偷偷抹眼淚。我的父親是一個特別可愛的人。

說這麼多,最主要的,其實愛自己的孩子,無論表達與否如何表達,孩子總是能體會出來的。題主能夠問這個問題,就足以證明一定會成為一個好爸爸。

平安夜快樂。


知道責任是什麼。然後才是負責任。

很多人都沒負責,因為他們沒懂之前就推卸掉了。

「去問你媽」

「去找奶奶」

「嗯。真厲害。好了,爸爸很忙,去找奶奶好嗎」


推薦閱讀:

男女要結婚談到雙方彩禮錢的時候,男方家當面講出兩人已發生過關係,這算不算卑鄙,為了少給禮錢?
父母說過最讓你心灰意冷的一句話是什麼?
gid真的很自私嗎?
為什麼某些父母總是不願意承認自己對子女教育的失敗?
如何面對懦弱的老公?

TAG:育兒 | 家庭 | 家庭關係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