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在興盛後的衰落是否不可避免?
國家在興盛強大之後是否會必然性的衰落?這是國家結構的問題,人性的問題,還是世界的問題?有興趣的話,可以分析一下美國的未來!!!補:之所寫美國是因為現在在很多人的眼裡,美國似乎是個沒有缺點的完美國家,好像永遠不會衰落似的,不是有美國例外論嘛,另外本人確實也不知道美國有什麼缺點,似乎美國永遠興盛下去也沒有什麼不妥,至少沒有能看得見的危機。多謝大家解惑,不過希望答案能具體,可以多提供一些可能性,
謝謝邀請
物盛極而衰是大部分哲學流派都得出的一類關於歷史周期率的一個共識。而無數的歷史例證也確實證明了這些東西,亞歐世界島幾乎所有的帝國,王朝幾乎都不得不落幕收藏,而後來者依然無數,靠著對於新環境的適應性,發揮著無數的後發優勢,最後重新成為新的帝國,最後在帝國極盛,國家機構龐大,國家體量到了生產力邊界的時候,又以較短的時間,同時因為外部因素變化的遲鈍反應,以及內政的矛盾,從而走向衰落。。所有國家都避免不了這件事情。。但是,歷史哲學的論斷,我們確實無法用一個實證標準來界定他,如果非要得到一些探討,我的建議是回到政治經濟學上,因為如果從某個國家的地緣政治和內政細節出發,基本無法總結出通用的東西。。最好的辦法,就是講國家本身還原成一個複雜,龐大的自組織體來討論這件事情。
曼庫爾·奧爾森 在兩本作品《國家興衰探源》(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s)和《集體行動的邏輯》(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中通過」組織性「本身的探討得到了一些結論:
後者實質上是公共選擇理論方面的著作,核心觀點在於」搭便車理論「,也就是博弈論中提到的」智豬博弈「的放大版。
傳統理論認為,集團會增進其利益,這種將集團看成會像個人一樣從自身利益出發採取行動的假設是難以成立的。
但是國家共同體是一個由小集團共存的社會團體,集體成員為了共同目的,更容易採取自願的行動,但是在小集團分擔實現共同利益的成本時,存在著少數「剝削」多數的傾向。 這和博弈論中所闡述的「智豬」的例子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就出現兩部分人:1,集體中的個人放棄為集體利益的行為而加入「搭便車」的行列,2,為集體利益行動的個人因為「成本—收益」的不均衡而放棄為集體謀利益,最終的結果是集體無行動。
出現這種情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在集體行動中,集團越大,增進集團利益的人獲得的集團總收益的份額就越小,有利於集團的行動得到的報酬就越少。則無法在公共物品上達到分配最優。2,由於集團越大,集團中任一個體能獲得的總收益的份額就越小,他們從集體物品所獲取的收益就越不足以抵消他們提供的哪怕是數量很小的集體物品所支出的成本。
3,集團成員的數量越多,組織成本就會相應增加,在這種情況下,獲得任何集體物品前需跨越的障礙就越大。當然,本書還有一些亮點的結論,比如經濟壓力集團組織,大經濟集團的遊說疏通團體是那些有能力以「選擇性的激勵」來「動員」潛在集團的組織的副產品。具有選擇性激勵的組織是:1,具有行使強制性措施的權威和能力;2,具有能向潛在集團中的個人提供積極誘導能力源泉的那些組織。此理論只適用於大集團或潛在集團,而不必適用於特權或中介集團。
而在《國家興衰探源》中,一定程度借鑒了這樣的分析,當然本人作為左棍,在以下結論中加入了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故而,從組織性上國家衰落的具體原因在於:
1,沒有任何一個自組織的共同體,尤其是國家,能夠保證所有議價集團最終達到最優選擇。2,小集團的組織里越高,個人行動的正利越高,那麼隨著國家發展進行,議價集團會越來越多,最後形成一個在各公共事務上都存在激進多元化的議價環境。3,繁榮的本質是廣泛性組織體的全面發展,廣泛性組織是一次社會資源分配後的產物,而無法顧及到後來者,除非廣泛組織體的負擔過大,不得不推行再分配原則,否則會出現後來者和舊組織體的矛盾,是恆存在的,關於」再分配「的矛盾,是無法通過內生組織消解的。4,廣泛性組織的恆存在,實際上同樣會降低社會流動性,將社會不可避免地推入中質態,除非出現諸如技術爆發之類的暴力變革,否則無法在廣泛性組織存在的情況下,通過改革補充社會流動性,那麼和3條合在一起,內部環境會通過議價集團的重新組合,以及通過公共財政逐級向下分配來解決矛盾,那麼同樣會加劇社會進入低流動性的社會。5,議價集團在佔據經濟生位的時候,會出現排他性,那麼社會會出現多元化之後,因為議價不平等的問題走向重新組織,產生對立。比如,在民主自決原則鋪開以後,大部分封建老帝國並不是單純形成了民族主義陣營,而是民族主義本身嫁接在既有的內部矛盾之上,給原有鬆散的團體,用民族主義划了一條明確的分界線,使他們發生站隊,最後形成兩級對峙。這是內部原因。。
6,而如果一個體量大,結構複雜的帝國在滿足以上5點的特點以後,他的複雜性和權力結構的鬆散,註定無法對於快速變化的外部環境(包括技術發展和地緣政治變遷),做出有效,全力,及時的反應,也很難團結內部所有團體,完成強大的執行力,而往往會同時處於內政不穩,而外部憂患的兩難狀況,除非出現強人重新將所有議價體洗牌,並通過經濟建設和內政改革,強化整個共同體的建構。否則,這個帝國必然衰落,甚至直接崩潰。。
這算是」盛極必衰「的一個政治經濟學解釋,僅供參考。。人總是要死的,
但是哪一年死,怎麼死?不知道!加州總是要地震的,
但是哪年會震,震多大?不知道!經濟繁榮之後會蕭條,
但是蕭條何時到來,多嚴重?不知道!熊市之後一定有牛市,
但是牛市哪一年來,有多牛?不知道!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什麼時候分,什麼時候合?不知道!說到美帝,她又怎麼可能一直繁榮昌盛,難道天空才是盡頭嗎?
凡是不提時間,只提必然的問題,都是耍流氓!
題主,我教你怎麼問有意義的問題:1:在我有生之年,美帝的衰落不可避免嗎?2:我的兒子/孫子,能看到美帝的衰落嗎?不可避免。
左牆理論:
一個醉漢從酒館裡踉蹌地走出來,他左邊不遠處有一堵牆,而右邊不遠處是一條溝渠,他隨機地向左或向右邁著蹣跚的步子。如果醉漢移動到牆邊,由於左牆的阻擋,他不能繼續向左走,下一步將只能向右邁出。他會掉進溝渠裡面嗎?由於左牆的阻礙作用,只要時間足夠長,醉漢總有一個時刻會一頭栽進溝渠里;而且根據概率分析,時間越長,醉漢栽進溝裡面的概率就越大。
而對一個帝國來說,那面左牆便是一個興盛的極限:越過這個極限,帝國將形成完備的改良機制,在,在不斷的進步中形成正反饋,變得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包容,永遠興盛下去。
很遺憾,那面左牆是不可逾越的:
會有賊臣作亂,會有宦官專權,會有異邦入侵;會有驕奢淫逸的帝王,會有軟弱無能的儡主,會有窮兵黷武的暴君;道德價值會腐化墮落,政治制度會敗壞腐朽;財政赤字和失業率總會在某一年高得離譜,過度的擴張讓國家不堪重負;附庸小國會在那麼短的時間裡以驚人的速度擴張,海外夷狄會乘著鋼鐵巨輪用巨炮炸開大門;奴隸們起義作亂,農民們揭竿而起,蠻族乘虛而入,鍵盤俠們終於憤怒地舉起滑鼠,將曲率較大的那一面朝向下狠狠地摔在滑鼠墊上,開門上街暴動;
會有無盡的瘟疫,歉收,饑荒,乾旱,地震,洪澇水災,火山爆發,鼠蝗害,颶風,海嘯,暴雪,極端氣候,水資源枯竭,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臭氧層殆滅,水土流失……甚至,你都無法測量這面牆到底有多高:會有世界範圍級別核戰爭帶來的人口銳減,土地的不可逆的核污染,極漫長的核冬天;會有濫用轉基因技術帶來的大規模疾病,人類種族生殖能力的嚴重下降(鑒於這裡是知乎,恕我冒昧如此揣測);會有極端氣候帶來的糧食危機,整個農業體系的徹底崩潰;會有將人類基礎科學鎖死並使之不能自知的三體人的入侵(難道你叫中世紀披著重甲的騎士去對抗三體艦隊嗎?或者是二十一世紀末人類拙劣寒傖的核聚變艦隊? );會有四分之一個水星那麼大的小行星像巡航導彈(?)般瞄準地球直直飛來(傾全球之力製造出的三千億噸當量中子彈簡直像普通小孩玩的爆竹一樣人畜無害);會有進化出強人工智慧的天網鎖死人類社會,進而嚴密地,精確地,有組織地滅絕全體人類(對不起,審判日距離人類大規模應用商業化的量子計算機不過區區二十年);會有銀河帝國在自由星系聯盟的打擊下節節敗退到這個荒涼的旋臂末端,把太陽本來應該在在接下來五十億年燃燒的能量一口氣吞光(而人類的足跡踏遍太陽系不過是兩個世紀前的事);
會有一條超快速通道中轉站需要征遷奧爾特星雲附近一大片空域,整個太陽系一下子莫名其妙就沒了(當然拆遷通告的廣播豈是人類孱弱的引力波接收器所能收到的?)會有…………綜上所述,時間足夠長,醉漢將不可避免地掉進溝里;時間足夠長,任何曾經登峰造極的帝國乃至文明將不可避免地衰敗傾覆。
中華人民共和國考研政治官方輔導書上說:「凡是在歷史上出現的,都要在歷史上滅亡。」
個人比較認同約瑟夫·坦特教授的觀點,複雜社會應付社會問題的策略往往是提高自身複雜程度,這就需要提高投資的成本。但是邊際收益是遞減的,隨著複雜程度越來越高,投資越來越大,社會問題卻越來越難以解決,到最後,投資很大,問題卻不能解決,就崩盤了。
盛極而衰是上述的一個表現形勢。一個社會或者國家剛建立的時候,他解決問題的方式比較廉價,成本低,很容易就能解決問題,所以國家蒸蒸日上。後來,國家複雜了,機構多了,利益關係多了,再繼續解決問題,需要的成本和代價就大了,而且即便是付出了很大成本,問題往往也得不到解決並且沉澱下來。這樣積累下去,自然就衰弱了。
比如秦國吧。當秦國地處洗陲,國土面積小,文化單一,以農民居多,通過商鞅變法,用強大的國家機器把渭河平原改造成耕戰機器,就能稱霸乃至統一天下。後來統一以後,國家的形勢瞬間複雜起來,僅僅靠強大的國家機器不足以穩定了,所以加大投資,修馳道,修長城,各種遠征…但是這些高成本措施實際上的邊際收益很低了,六國貴族仍然異心,相反百姓的負擔越來越重。最後就崩潰了。
題主說到美國,在下就開一下腦洞。以後的時代是互聯網時代,核心競爭力是技術,實際上是創新的人才。美國之所以有未來,是因為他們的文化才幾百年,能夠產生很多創新人才並吸引世界人才。但是隨著美國社會新問題不斷出現,舊有的解決方案會成為一個包袱和限定,導致新問題的解決方案需要兼顧更多的既得利益者和既定思維,成本越來越高,問題卻未必解決。此時,美國夢就會僵化,創新就會停滯,人才就會凋零,就會步入衰退。
至於說覺得美國一直在強大。我再跟題主講秦國的故事。秦國從西周就存在,周平王東遷之後秦國漸漸佔據渭河平原,之後打敗西戎,之後變法,之後佔據巴蜀,之後拿下漢中。整個東周時代,秦國都在強大,時間何其之久,但是在統一之後還是很快崩潰。並非米帝乃日不落,實則尚未到黃昏。只是時間的跨度取得還不夠大。如果題主的孫輩看到這個問題,恐怕會有另一番認知。
除了第一段全算私貨。如果覺得可笑,看官自可一笑了之,咱也不是專業人士。如果有那麼幾句話讓看官覺得認同,在下十分感激看官您的賞識。我個人贊同歷史周期論,但我反對因果式的歷史周期論,簡單來說我就是反對霸權穩定論和權力轉移論中那種霸權——挑戰、主導——崛起那種過於簡單化的線性思維方式。我對國家興衰的看法可以用一句話總結: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
為什麼會有興盛,因為有朋友,有目標,很簡單的道理,反恐時代開始那年,美國還是有朋友有目標的,於是中國借錢給美國打仗。但是仗打沒打贏另說,但是美國的強大已經威脅到其他國家的生存了,誰也不願意和一個拿著刀子的人一起吃飯,廣場協議,希臘房市崩盤,西班牙,歐元在南聯盟一戰遇挫,拿著刀子的人希望說了算,貪念必起,但是其他人不會這麼想的,尤其是擁有雙職工的勤勞中國人民出現了,1個數量級的人力差距,彌補了太多的先天缺陷。先說中國如果真的就站到了頂峰,只有一種結局,最終內亂(可能百年以上才顯現)因為先天優勢太大了,資源人口決定了他必然無可替代的。而且作為幾千年集權國家,權利不會有共濟會,不會有英女王制約,資本永遠只能是權利的補充,幾乎不會改變權利的內部結構。只要不是傻子帶領,這樣一個國家必然強大。再說美國外敵是自己找的,內部的權利分配是按照金錢和兩百年混亂的戰爭歷史中建立的,功勛者太多,權利本身已經不是一個兩個集體完全說了算的了。按咱們中國的清朝末年來比喻的話,東南互保就是王朝後期集權能力下降,當然一個女慈禧確實會對男人集權的社會造成更大的下降,另外戰爭失敗也是抹不去的陰影,信心和凝聚力靠兩樣東西。一是不斷的勝利(唐帝國最終也在不斷的勝利中累了,邊疆太廣闊了。美帝全世界打仗,他幻想的疆域超過了唐帝國,唐帝國的科技絲綢和瓷器等高附加值產品超過了當時世界可比美國今天高多了,錢都跟不上)所以二就是物質基本滿足人們需要。美國打不了勝仗,生活水平美國人在維持,咱們不說他們下降。另外全世界的科技目前沒有跨越性發展,新的理想和目標不存在,機遇不存在的情況下,人們的目標就是互相的侵蝕,侵佔,自我毀滅就是最終美國的歸宿。當然目前他還是世界第一,但是g2和中國的新型大國關係說明了他存在雙王的幻想,也就是不打算再當第一了,已經準備好保第二名了,那歷史上有那個朝代,哪個國家不是牆倒眾人推呢,只是他和中國這兩個超級大國是其他一個數量級以上的強大罷了,但是只要一個火星,點燃了其他國家的憤怒,那麼中國支持其對抗美國就成為必然ps:帝國墳場阿富汗可是在全世界的矚目中,全世界的各種想盡辦法的幫助下拖垮了戰爭能力,尤其是陸戰能力遠超美國的蘇聯啊。要知道蘇聯強大的不只是陸軍,3天20萬人閃擊一個國家的能力美國真的沒這麼大能力,所以才會有美國不出陸軍,中國一個野戰營出國練兵。時代再巨變,中國壓著股市不升(已經開始升了)美國股市仍然如牛,就是最後的經濟戰了。黃金白銀美國輸中國大媽到只剩褲衩了,科技兩三隻奇花的沒的挽救整個美國
如果說東方帝國式的 興勝-擴張-停滯-崩潰,那確實是無可避免的,從上而下的帝國總是會對內對外攫取最後一點利潤,但這樣只會帶來統治成本的飛速飆升。利益集團內鬥和被攫取對象反抗合力時,一個看似極為龐大的帝國就會以意想不到的速度崩塌。 但是如果以自治為基礎,創造財富為導向的國家,因為統治成本極為低廉,貿易不斷的促使經濟技術升級,那麼毀滅式的崩潰是可以避免的, 英國光榮革命以來,即使大英帝國起落,但英國的人均生活水平幾百年都沒有往下走,也沒有國內大亂。美國200多年了,也沒有暮氣沉沉。瑞士從哈布斯堡獨立千年來,沒有過大的起義暴亂。這如果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可以說是昌盛不衰了。
所謂天下之事,物極必反,盛極則衰。
歷史流變,概莫能外。
公元1世紀:200年後:400年後:600年後:800年後:1000年後:強盛衰落,總有時候,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包括而不限於中華帝國、美利堅合眾國。中國歷史(民國以前)周期率:1、開國滅功臣;2、私黨亂朝政;3、老臣挽狂瀾;4、大亂復大治;5、腐敗行於世;6、名臣欲中興;7、國力漸衰微;8、社會大崩潰;9、江湖再一統;10、開國滅功臣
題主去看下@姬軒亦 的《國祚密碼》
我覺得把歷史和地理、氣候結合起來看,可能更有說服力。美國正在被迅速的黑化和綠化,耐心多等幾年,這個新羅馬快over了。
美國的政客為了所謂的政治正確,為了追求黑人、拉丁裔、綠綠們的選票,為了政客自身的利益,已經把美國的未來出賣了。具體可以參考這篇文章:無法戰勝野蠻的文明不是文明 - 萬物肥豬的文章 - 知乎專欄任何事物都逃不出「成-住-壞-空」四個階段,佛祖早有言明:萬物無常。無常才是萬物的基本定律。
生老病死,這是天道規律。
想要明白美國的未來,請查閱古羅馬歷史。
美國正處於共和制的晚期,帝國制的前夜,我們已經在上世紀60年代見識過了為爭取美國公民權的有色人種發動的「同盟者戰爭」,並且看到過類似於蘇拉執政的尼克松獨裁,那麼帝國元首時代的來臨還會遠么?美國和古羅馬的類似之處在於:1、多民族多血統的利益組織國家而非純一的民族國家。2、義大利半島和北美都有獨特的地理屏障。3、身為世界霸主,都通過掠奪其它地區的財富維繫著帝國內部脆弱的社會穩定。你能設計一個永遠不壞的機器嗎?如果不能,那麼加入人這個不確定因素後,國家機器就更難以做到。
國家越大人口越多。強盛之後,船大難掉頭,吸納新科技的成本很高(例如大英帝國不敵後起德國)所以衰落是必然。
例如日本。數碼和互聯網時代已經落後。原因是因為電氣時代太強大。革新成本巨大。
北歐模式和德國、瑞士模式。新加坡模式。雖然說不上大興盛。但也不會大幅衰退。這種穩定「小而美」是王道。而不是大崛起大崩盤。這樣折騰的只是人民。是的,國家在興盛之後面臨的肯定是衰落。因為如果國家興盛之後緊接著的還是興盛,我們是不會把它看成兩次「興盛」的,而是合併在一起,如「康乾盛世」,如英國的海外擴張,如羅馬的崛起。看,這些都可以看成是幾次興盛,但是最後我們還是把它合併在了一起。如果國家興盛之後是衰落——短時期的衰落,後面還有興盛。這不叫國家興盛後的衰落,而是國家崛起過程中的挫折,經濟危機表示對此負責。只有當興盛之後是長時期的衰落,我們才真正把它叫做衰落,無法避免的衰落。
歷史沒地球村,未來有地球村。所以你看英國不是老大不是老二老三,但也沒人敢惹它,它存在都好幾百年了,超長待機。
理性,馬爾薩斯陷阱
不是盛極而衰的問題,是興、盛、衰、亡的問題。中國人對這一點其實是沒有什麼具體感受的。
一個元,一個清就足以讓一些屌絲罵上三天三夜,他們連唐天子的胡人背景都是不承認的。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麼叫歷史規律。我還聽很多人說,什麼中國的朝代都很短啊,總是興盛衰亡啊等等。那叫沒文化。古羅馬一個朝代才幾十年,古希臘盛世攏共才一百多年,那都是如今所謂的文明的地方。日不落帝國也不過就維持了一個多世紀。一個多世紀什麼概念?遼金的體量而已。中國的西晉是最短的大王朝,可若放到西方,那也是個大朝代。還有人說,中國地理環境是與世隔絕所以活下來。那你看看地圖,羅馬帝國當時的環境也是與世隔絕,他怎麼滅亡呢?滅亡是不可避免的,可他為什麼再也沒有站起來過?如果每個人具有一雙能窺探興衰的眼睛,那這個世界就要崩潰了。具體到你說的什麼美國盛極而衰的問題,也是很難說的。但是他絕對不是永恆的。而且,哪一個民族希望建立一個永恆的帝國,哪一個民族就要率先死亡。多說不說了,這個問題很宏闊。那中國是不是不可能崛起了,之前興盛2000年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2016 H-1B/L-1改革法案(H.R.5657)?
※是什麼原因讓美國出現了多極制衡的政治生態結構,為什麼美國的資本家沒有選擇單極的絕對集權模式?
※美國有哪些不能談的敏感話題?
※為啥蘇聯當年也是聯邦制卻解體,而美國也聯邦制卻不解體。這兩個聯邦制有什麼關鍵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