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會不快樂?


大家都好文藝啊。

但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

人為什麼會不快樂?因為「不快樂」是一種「適應器」,能幫助我們生存和繁衍。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大山的這邊,住著一群原始人,我們叫他們:山這邊人。

在大山的那邊,住著另一群原始人,我們叫他們:山那邊人。

山這邊人是會感到痛苦和快樂的,而山那邊人不會感到任何的不快樂。

然後,山那邊人都死了。我們都是山這邊人的後代,所以我們遺傳了「會感到不快樂」的基因。

為什麼山那邊人都死了呢?他們從不會不快樂,難道不應該過著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嗎?

讓我們看看Congenital insensitivity to pain with anhidrosis這種疾病,就明白了,原來從來不會感到「痛苦」是一件多麼悲慘和不幸的事情。當我們的身體組織接受到負面刺激時,我們會感到不快樂,提醒自己避開負面刺激。當我們的身體組織受傷時,我們會不快樂,這樣會提醒自己要注意養傷。一個從來不會感到不快樂的人,在醫學不發達的年代,根本活不過嬰兒期。

當然,大家不要把真實的人類演化過程理解成上述那個故事,那個故事只是一個說明而已。

除開生物學意義的不快樂,社會學意義的不快樂呢?為什麼我們考試不及格會不快樂?為什麼我們被女神拒絕會不快樂?為什麼我們看到別人有的東西自己沒有,就會不快樂?

因為這些「不快樂」是我們自己施加給自己的負面刺激,而為了避免這些「不快樂」,我們會更加努力學習,爭取考試及格。把自己變得更優秀,讓女神接受自己。去努力奮鬥,以獲得自己想要的資源。

當然,很多時候我們被這些「不快樂」所困擾,嚴重時甚至會抑鬱,甚至通過自殺的方式來結束這種「不快樂」。為了避免因為人有我無而感到不快樂,我們有時候會採取一些不受鼓勵的方式,比如去搶奪別人有的,而不是自己努力獲得。

「不快樂」會導致一些不好的後果,或者,它自己就是一個不好的狀態,但本質上,它是我們適應這個世界必不可少的條件。

快樂和痛苦就像是一個導航儀器。每個正常的嬰兒一出生,就帶有這個導航儀,它會告訴我們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它在紛雜如連續譜一般的刺激中硬生生地分出「正面刺激」和「負面刺激」,指引我們趨利避害。

如果沒有痛苦,我們可能活得連草履蟲都不如。


在此題下,專業的答案和文藝的答案都有了,那我就給出一個簡潔的答案吧。

人不快樂的原因有很多,但在我個人看來,歸根到底,大約可以總結為四個字:

貪、懼、妒、怨。

正如下圖:

再來一個狂躁版本的:

感謝 @陳小貓,姑娘做了一個可愛的Q版圖 o(^▽^)o:


我的一個好朋友在我難過的時候說過一句話。

他說你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你一直追求著錯誤的東西或者這東西你從開始追求的時候就知道它遙遙無期不屬於你。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想想,因為人需要【不快樂】。

憤怒的時候駕馭好憤怒的力量。

它為你注入勇氣和膽量。

恐懼的時候利用好恐懼的警示。

它讓你保持警惕和戒備。

悲傷的時候也可以去珍惜。

那是對你刻骨銘心的教導。

一直快樂的人大概已經被淘汰了。

在我心裡,每一種情緒都是自然的饋贈,都飽含深意。

它們讓我成長,讓我可以應對更多的危機和挑戰,讓我明白該怎樣珍惜和保護。


你對自己有個不合理的期望值。

別人對你有個不合理的期望值。

你改變不了自己的現狀。

你接受不了自己的現狀。

你不敢說我不同意。

你不敢說:我喜歡你。

你不敢說:我討厭你這樣做。

你不敢對你看不下去的事說:去你馬拉戈壁

你覺得自己是對的,周圍人都是SB。

你覺得自己是SB,周圍人都是對的。

你覺得這個世界太不公平。

你覺得狗日的別人運氣太好。

你覺得狗日的自己運氣太差。

你覺得看不到希望。

你覺得日子太平淡。

你覺得生活太多波瀾。

差不多是因為這些原因吧。


以前答過一個你遇到過哪些讓你眼前一亮、醍醐灌頂或對你改變很大的理念? - 知乎用戶的回答

為什麼我們越來越不快樂?聽到過的下面兩句話對我影響很深:

1、我們常站在現在的視角去想像未來的感受,而今天的視角只是錯覺,卻讓你相信自己的目標是正確的。

2、為什麼長大的我不快樂,因為我總是期待一個結果。看一本書期待它讓我變得深刻,吃飯游泳期待它讓我一斤斤瘦下來,發一條簡訊期待它被回復,對別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寫一個故事說一個心情期待被關注被安慰,參加一個活動期待換來充實豐富的經歷。這些預設的期待如果實現了,長舒一口氣,如果沒有實現呢,自怨自艾。可是小時候也是同一個我,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看螞蟻搬家,等石頭開花,小時候不期待結果,小時候哭笑都不打折。


我慢慢明白了我為什麼不快樂,因為我總是期待一個結果。

看一本書期待它讓我變深刻,吃飯游泳期待它讓我一斤斤瘦下來,發一條簡訊期待它被回復,對人好期待它回應也好,寫一個故事說一個心情期待它被關注被安慰,參加一個活動期待換來充實豐富的經歷。

這些預設的期待如果實現了,長舒一口氣。如果沒實現呢?

自怨自艾。

可是小時候也是同一個我,用一個下午的時間看螞蟻搬家,等石頭開花,小時候不期待結果,小時候哭笑都不打折。

——馬德《允許自己虛度時光》


人為什麼不快樂?

之前看TED演講看到過關於快樂的一個理論。用演講中的一個例子簡單解釋一下。

研究人員將哈佛大學的一些學生關在房間里,給他們帶上電子刺激儀。其中一部分人,告訴他們受到的疼痛刺激來源於另一個房間的人的惡意行為;另一部分人,告訴他們受到的刺激來源於另一個房間里的人的無意識行為(另一個房間里的人按了按鈕,但他們不知道按鈕的作用)。兩部分人都是受到五次刺激。實驗結果是,第一部分人感到五次刺激都是難以忍受的痛苦。第二部分人感到,第一下刺激最痛苦,第二下略輕,第三下更輕,依次遞減。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結果?第二部分人他們知道對方是無意的,而刺激的疼痛感本來就是隨著人的逐漸適應而減輕的,所以他們感到痛苦遞減。但第一部分人他們認為對方是故意折磨他們,所以每一次都格外的痛苦。這個痛苦,不是真正來自外界刺激,而是內心的反應。但這個痛苦,又並不是心裡虛構出來的,而是真正影響了人的感受(見演講中葡萄酒的實驗)。

演講者認為,人是天生的essentialism(本質主義者),人們關心每個東西到底是什麼,到底從哪來等等這些本質的問題。比如一個姑娘吃同樣一頓飯,告訴她這是男朋友做的,她就會開心;告訴她這是情敵做的,她就會不開心。比如某人遇到了困難,如果他認為這是一個意外,痛苦感就會比較輕,如果他認為這是老天故意玩他,命運不公,痛苦感就會加重。

人為什麼會不快樂?不快樂的人往往都是因為著眼於事物壞的本質的那一面。工作上不快樂,因為你認為不能進好的公司一定是有內幕,老闆不給你升職一定是故意的,同事不配和你工作必定是想讓你下不來台。愛情上不快樂,因為你認為伴侶爽約一定是出軌了,伴侶忘了你的生日一定是不在乎你...當一個人認為社會對他不公,上天對他不公,運氣對他不公,身邊的人也都故意要他難看時,怎麼能快樂起來?

所以你說你為什麼不快樂?

演講鏈接:保羅·布魯姆:快樂的源泉—《TED演講集:美妙的神經系統》

TED演講集:美妙的神經系統


超級乾貨預警!

你為什麼不快樂?

大部分人肯定都會兩手一攤:「沒錢唄!」

有錢真的就會變得快樂很多嗎?

很多人最快樂的時光都是在大學校園裡面,可那幾乎是我們人生中最窮困的時候。

而那些真正有錢的人,大部分也因為強度過大的工作、財富的不夠陽光、資金鏈的緊張、長期忙碌導致的不佳身體狀況感到焦慮。

不管你是在創業打工還是讀書學習,不關你是腰纏萬貫還是杯水車薪,「不快樂」是我們全社會的通病。事業、感情、家庭、時間自由、身體健康、人際關係像六門難上又難的考試,讓你無法兼顧。即使一兩門特別出色,但是勢必影響其他幾科的得分。由之引發的焦慮感像傳染病,深深的困擾著無法通關六門考試的人,幾乎是所有人。

究其成因,是一個很大的社會學問題。我能想到的因素包括:社會上升通道阻塞導致的階層固化,生產力水平低下以及社會保障制度不讀導致的全民拜金,信仰缺失導致的群體性迷失等等。大部分東西我們作為社會的普通人根本無力改變,我們能做的只能是調整好我們自己的觀念、行為和生活方式,更好的去適應當代中國社會的節奏,也更好的調整我們的情緒,儘可能的消滅「不快樂」!

我在這裡分享幾點我的小經驗,方法是比較通用的,如果能真的應用,應該對大部分人都有幫助:

1.轉變觀念

「轉變觀念」聽起來像是老生常談,但你可能恰恰沒領會到其精髓。比如看待工作。如果你是把它簡單的看成「拿一份錢,出一份力」,工作可能就是一個麻煩製造機。它拋給你一個麻煩的任務,你就去解決它。它沒事找你,你就萬事大吉。如果工作強度比較大,事兒比較多,那麼你就會感覺麻煩不斷,疲於應付而心累。如果你換一個角度想,把工作當成一個積累能力、經驗和資源的平台,工作的意義是為將來做更大的事情做鋪墊,那麼更多的工作內容嘗試,更大的挑戰性,更高的強度,是不是恰恰讓你能力提升更快,經驗更豐富,分分鐘積累大量行業資源。這麼一想是不是心裡的「不快樂」會少很多。

其實有時候是需要一點「阿Q精神」,只是在魯迅筆下,「阿Q精神」作為「國民軟骨病」的同義詞被戲劇化的放大和批判了。實際上「阿Q精神」是能夠調試個體在環境下面的不適感的。很多心理學的書籍都會談到一個比較生僻的觀點——內心的比喻。比如你把生活比作一個 「禮物盒」,你就會潛意識的更多感知生活的驚喜,你把生活比作「旅行」,那些不適合不快更多的會被潛意識當做「旅程風景」的一部分而被合理化和接受。反之,如果你把生活當成不好的東西,你可能就會更多感知一些負面的情緒。

2.接受生活的不適感

人生在各個階段以及各個階層都有屬於那個階段的不適感。有錢人有資金安全、經營風險、個人自由和安全的煩惱,窮人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煩惱。年輕人有升學和求職的煩惱,中年人有事業瓶頸和家庭重擔的壓力,老年人有疾病和死亡的恐懼。我們人生的各個階段都很難徹底消除所謂的「不適感」,不管是壓力還是恐懼。對未來的不確定感貫穿我們人生的每個階段,但這恰恰也是生活的魅力之一。學會把不適感,不管是壓力、煩惱還是焦慮感,當做生活的一部分去對待,試著去接受它,適應與它共存的狀態,就像適應鞋子里的小石子一樣。我比較喜歡前幾年流行的一句雞湯,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生活不是等待風暴過去,而是學會在風雨中翩翩起舞。

3.學會享受點滴幸福我們的人生目標多半肯定是追求一些大幸福。比如事業成功,邂逅真愛之類的。但是實際上這些目標的實現往往都有很長的時間周期同時過程比較曲折,所以人常常會迷失,會南轅北轍,會丟失初心。所以這時候留意生活的點滴幸福,去發現去體味去感受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快樂,恰恰是我們影響圈內能夠控制的事情。不管是與好友的聚會,還是讀一本好書,吃一道美食,哪怕是睡一個懶覺,如果能在內心充分的去體味其中的樂趣,而不是把它當做生活中的理所當然,我想幸福感一定會多一些。

小幸福積累多了,就是一種大幸福

4.有一個生活的支點

生活中肯定有無數讓你不快樂的理由,但是你至少應該找到一個能讓你快樂的理由,這就是你生活的支點。大到宗教、真情、愛人,小到一項運動、一個愛好、一樣美食,你可以在不開心的時候躲進裡面恢復所有的能量,找回滿滿的安全感,就像在寒冷的冬夜躲進溫暖的被窩一樣。那就是你精神的庇護所。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很多願望,大部分的人的大部分願望都會落空。可能你的理想是成為馬雲、李嘉誠,而現實是你連為他倆打工的資格都沒有;你也許夢想娶到高圓圓、范冰冰那樣的絕世美人,但事實是你跟一個平凡的女子共度一生;你也許夢想過奇遇、輝煌、壯麗、波瀾壯闊的一生,可你最拿得出手的故事也就是高中走狗屎運考了次全班第一。

但這都不應該成為我們「不快樂」的理由。青春過後,認輸過後,生活還要繼續,我們依然行走在人生路上。我們依然要想辦法把自己一畝三分田的生活經營得更好,不管它跟別人比起來是滄海一粟還是麥穗兩歧。

第一次公開發表這麼長篇大論的心靈老鴨湯,我幹了,你們隨意!

附上我的微信公眾號:吳寒笛可愛多

http://weixin.qq.com/r/VkyRiUjEoxXcrQzq9xlE (二維碼自動識別)


人生不快,無非兩件,

一為受限,二為變遷。


想要的太多,得到的太少。


人一切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

與其問人為什麼不快樂,倒不如問問人為什麼會快樂?

你的智性那麼高,你的慾望那麼深廣,你想要的,不想要的,全都環繞在你頭頂三尺之內。你躲不了,你跑不掉。你就知道,快樂是奢侈品,痛苦才是常態。


那些不快樂的人有著和他能力不相匹配的慾望


佛曰:眾生皆苦

佛曰: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

古希臘哲學家們在扯那些形而上的時候,東方智者悉達多拈花微笑:

所有人的痛苦都來自無法滿足的慾望和流水逝去的自然規律間永不一致的腳步啊,騷年。

波若菠蘿蜜。


這個問題很幽默。

這個問題下面的每個答主都不快樂,都知道自己為什麼不快樂,都很想快樂,都知道用最簡單的方式獲取快樂,最終結果仍然是:不快樂。

這其中涉及兩個命題。首先是問問題的人,他不快樂,可是為什麼不快樂?其次是寫答案的人,他們不快樂,他們知道為什麼不快樂,可是仍然不快樂。

這說明「快樂」是一個複雜的奢侈品,你懂它或者不懂它,它都擺在那裡,你知道它是一個好東西,就是得不到它。

孫中山先生說,人分為不知不覺,後知後覺,先知先覺。

小弟不才解讀下,不知不覺的人通常把快樂理解成最簡單的定義,就是吃喜歡的食物,睡最大的床,玩最大的奶子,用粗暴的方式獲取最粗暴的快樂。缺少精神生活,這樣的人知道自己想要得到的快樂是什麼,但是由於太笨而得不到。所以不快樂。

後知後覺即是一開始不知道幸福是什麼,盲目的追求一番,得到那種不知不覺的幸福之後才發現那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幸福,後知後覺的人有追求物質的天賦,也有悲天憫人的情懷,這樣的人是社會的主流,也就是組成社會的大部分人,往往明白了許多道理與現實情況發生衝突。並且不放棄與生活爭辯,抗議「快樂」。

先知先覺的人要麼當了亞里士多德、魯迅、孔子,這些哲學文人快樂嗎,從他們的文字中讀出他們並不快樂,還有更多自殺的文人。除了名人,剩下的都得了憂鬱症,什麼都懂,甚至有超凡的天賦,由於複雜的社會因素又改變不了現狀,所以不快樂,活該!

我也不快樂


喜歡看著別人生活的人不會快樂。總是關注著自己沒有的而別人有的。

你有過這樣的時候嗎?打開朋友圈。誒,那誰出國留學了,各種玩各種瀟洒。那誰談戀愛了,各種恩愛各種羨慕。那誰出去旅遊了,各種文藝各種小清新。

於是,你開始對比,阿,你看,別人有什麼什麼什麼,我沒有什麼什麼什麼。落差產生了,你覺得什麼都想要,但你又沒有足夠的自制力和行動力去得到那些。這樣,能快樂嗎?

要知道,別人呈現出來的樣子是他們想讓你看到的樣子。要清楚自己想要的東西,並為之努力奮鬥,不要把時間浪費在比較上。

有一天你會發現,別人擁有什麼與我何干?我擁有著什麼什麼什麼,這些對我來說很珍貴,因為都是我熱愛的東西。別人的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但那不是我追求的,我不干涉也不艷羨。我感謝並珍惜自己所擁有的。

寫給自己的話,很開心如果你也能感同身受。

--------------------------------------------------------------------------------------------------------------------------------------------

看到別的回答而想起的話....


慾望-現實=落差≈不快樂


得不到,放不下,忘不了。自己的念頭在作怪罷了。


人類所要求和期待的與所得到的不成正比,慾念太多而能力又不足。當意識到有如此多填補不了的匱乏之需,陷入無盡的痛苦也是自然。事實上,「想要快樂」已是一個很大的貪念,而要達到平靜的心境,本就不該讓意志受慾念侵擾。


對自己的現狀不滿,又無法改變自己的現狀。大多數人都是為這件事而不快樂。其實,不快樂的人往往不是欠缺改變現狀的能力,幾乎都是因為懶,和怕,所以就混和等。結果常常是一輩子都笑不出來。————來自微博


推薦閱讀:

你經歷過哪些「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事情?
人們在死亡之前自己會有預感嗎?
有什麼小時候的願望長大後實現了卻很難受?
我媽常說「你就是沒過過苦日子」,說這句話的心理是什麼?
什麼樣的努力才能叫「足夠努力」?

TAG:生活 | 人生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