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類不會停止對形而上學的研究?
我試圖從理科的角度來說。
形而上相對的是形而下,形而下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一系列具體的科學學科。「人類永遠不會停止對形而下的研究」,相信大家不會有異議。只要形而下的研究不停止,那麼形而上的研究就不會停止。
形而下研究的是外部世界的規律。這些規律是獨立於人的,也就是說,不管是誰來探索,誰來應用,這些規律本身都不會有變化。比如,各種化學反應,各種物理過程,各種生物代謝都是獨立於人的,而且,它們能被實證支持。
但是,由於認識的需要,這些規律最終要被人接受,要滿足「合理性」。也就是,這個規律為什麼是合理的?我們需要怎麼樣的理性思考,才能得出這麼一個經得起實證考驗的結果呢?這是人類永遠關心的議題。
比如海森堡測不準定理說,當一個粒子的動量被測得很準的時候,它的位置就測不準了,反之亦然。這個測不準感覺就不合理了,不是隨著科技的發展,什麼東西都是越來越準的嗎?為什麼會有一個極限的啊?這個時候,我們就懷疑,我們過去的形而上的思考有不合適的地方了。那怎麼看呢?當我們去測量的時候,我們已經人為干預了被測量的對象,因此,測出來的結果不是原來的結果了。(比如,測量水溫時,溫度計本身就微弱地改變了水溫。測量子現象時,這種狀況就更加明顯了。)然後,我們再進一步歸納,提升,精鍊,就變成了康德的「自在之物不可知」——我們所認識的並不是事物的原貌,我們所認識的是我們自己加工過的事物。這就是形而上學的力量,把紛繁複雜的規律,把看似不合理的規律,最終提升為「相對合理」的一種認識。這種提煉,有利於人類對知識進行歸納、整理,也有利於人類學習。所以,形而上並不會增加我們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但卻可以讓我們更方便地發現知識、學習知識和應用知識。
形而下追求的是實證,儘可能廣泛地描述這個世界,並且又能被實證支持——因此,形而下往往由實驗來確認。形而上追求的是「合理性」,符合人的理性——因此,形而上無法通過實驗來確認,只能通過人的「覺悟」。但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得到的覺悟會不同,因此,就有了不同的哲學流派。同一個現象和規律,會有不同的形而上解釋。這就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顯著區別了,形而下往往是一種結論佔主導。雖然有不同的形而上流派和觀點,但是,它們的追求都是合理性,盡量簡潔、嚴謹,同時可以讓人方便地去學習和應用。而且,這個合理性沒有終點,只有被進一步提升。
一句話,形而下研究外部世界,形而上研究外部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只要人類需要發現、學習和應用外部世界的規律,那麼人類就不會停止對形而上的研究。因為進化論迫使人類「刻意」為萬物尋找因果關係。
人類不能容忍任何一件事情沒有原因。這樣的思維習慣,有利於效率性,不利於準確性。遠古環境需要效率性,相對而言不需要準確性。例如我在叢林中,看到大樹後面有一個黑影,我默認把黑影的「原因」歸結於天敵猛獸,轉身就跑。這樣的思維模式非常有效率,能夠極大地保證生命安全。雖然這樣簡單的思維有可能不準確,例如黑影也許只是植物的影子,甚至是能帶來幫助的友好的同類,但是形成所謂的「思維定式」是最有效率的模式。
因此,當人類看到兩個事件有相關性的時候,首先默認它們之間有因果關係,然後再去證偽這個關係,而不是反過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當人類遇到一般日常事物時,找到另一個相關的事物並作為原因是很簡單的。「我為何不能殺人?國王會懲罰我。為何他會懲罰我?道德讓他這麼做的。道德為何是這樣?」突然找不到相關的原因了,於是人類就開始創造原因:「是上帝創造了道德」。
所以,當人類找不到相關原因時,就產生了副產品:「形而上學」。
那麼,人類為何會「找不到」原因呢?是因為他們問問題的方法出了問題。日常語言並不是能夠隨便亂用的。例如,「跑步的意義是什麼?鍛煉身體。」「鍛煉身體的意義是什麼?延年益壽。」於是人們就自以為任何事物都可以放進「XXX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句子里了。然後就出現了「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咦……我不知道,這是形而上學吧。」
陳春文(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院長,教授《科學?經濟?社會》雜誌主編。甘肅省《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 後現代還是後形而上學? 2015年10月30日(星期五)晚上19:00 一號教學樓一大教室
先說後現代這個詞,後現代,意指超越現代性。現代性,以價值中立,精確可靠的科學及其技術為代表。
自啟蒙時代以來,一直對有科學的崇拜,認為科學知識能取代一切其他知識。
科學技術的中立,被認為是它的最大優點。比如心理學,研究人的腦部活動,不需要考慮人的想法,研究結果也沒有對和錯,是什麼樣的結果,就是什麼樣的結果,這就是自然狀態,自然狀態就是最好的狀態。
但是一些研究發現並不是這麼回事。
比如以前談到過的庫恩的「範式」一說,他的科學史研究發現,科學並不是一直往前深入的,而是一個範式取代另一個範式(範式可以理解為一個理論群,來自某個科學團體的共同創造)。
比如,社會學研究,在社會研究上保持價值中立很難,社會本是人類的創造物,如果你跟自然科學一樣,僅僅研究現狀,而不提供更深的建議。那麼你就是在維持現狀。所以一般社會學家主張介入社會現實,來改造社會。
當發現科學技術,是具有「意識形態」的,是有價值取向的而不是大家想的那樣價值中立,於是就有了後現代性。
在後現代社會,人的一些主觀因素,主觀看法被引入科學研究中。在後現代社會,價值開始依賴於個人,即個人的價值是作為研究的一項重要考量因素。
後現代社會,是個體化的社會。當我們往科學技術中引入價值時,不再引入傳統的道德價值,傳統的價值,而是基於個人的一些價值,比如政治學研究個人偏好問題。
而講座題目,把這些現象解釋為後形而上學。
形而上學,即對世界的基本構造(構成單元及其之間的關係)的研究。比如經典力學把世界組成看做是有原子分子這些實體構成,而量子力學卻認為世界是由糾纏再一起的量子構成,它到處運動,飄忽不定,只有在測量的那一瞬間,它才被限定。
後形而上學,大抵是對世界基本構造的再認識,即意識到人並不是作為旁觀者觀測世界,而是當事者接觸世界。
講座大概會講亞里士多德,講柏拉圖(形而上學的源頭),會談海德格爾(他是研究海德格爾的)。
是超越現代性,引入價值。還是重新界定世界的本原,創造新的形而上學,且看他怎麼說。陳春文,是個胖子,不像個學哲學的。我大二時,初接觸哲學,看過他的一本書《回到思的事情》,艱澀難懂,看完跟沒看似的,但覺得高大上。在大四學哲學的時候,看做他的公開課課程。課程講得很慢,他說話也喜歡用詩性語言,德語發音不錯(那時,我還有點衝動想去學德語呢~)。整個課程,五六節課,就記得那個關於真理的「林中路」隱喻。(樹林中一些樹倒下了,空地顯現,一些樹長成了,空地現實。真理也是如此,被他物遮蔽,我們做的就是去蔽就是)。
現實——消失
陳春文的那個講座,主要內容跟我猜想的完全不一樣。講著倒讓我回想起一點他寫的那本書《回到思的事情》。他的講座分為兩部分,前部分是介紹後現代與後形而上學的名詞由來,很淺。後部分是講解了一首詩(類似詩歌鑒賞)(本來要講兩首,但他覺得沒時間,只講了一首。)
他講的很好,我也如霧中看人,聽懂了個大概。但一些概念,名詞的歷史背景,沒有了解,感覺水很深。
隨便整理點東西,大家隨便看看吧~
首先,他談到了物理學的危機,波與粒子的問題。波的現象不能解釋粒子,粒子的現象不能解釋。1900年,普朗克發明了量子這個概念,然後在愛因斯坦的完善下,質量與能量的相互轉化,開闢了一個新領域——能量問題。打破了牛頓的那個體系,在量子力學之前,物理學以為到了終點,物理學家只能拾牛頓之牙慧。
同樣,在哲學也遭遇到了危機。西方的哲學家為了解決這種危機,有回到先前哲學家的思想的想法。形成了一些流派,比如新康德主義,新柏拉圖主義,新馬克思主義。甚至,會有人主張吸納其他文化,比如泰戈爾的詩。
這些文化現象被稱為後現代,後現代只是一個時代描述,它是出現在現代之後,但大家都不知道後現代發生了什麼。所以加個「後」來命名。
而在這種背景下,海德格爾提出了哲學的終結。
回到中國,中國由於近代史的曲折發展,使得中國的任務一直是現代化。雖然中國出現了先鋒文學之類的文化思潮,但後現代在中國一直不是主流。
70.80年代,改革開放時,那是人們對外來文化充滿新鮮感,那時「存在主義」被引入中國,在中國到處都是詩人,大家都熱衷於寫詩。
海德格爾認為「哲學的終結」,是指從亞里士多德為起點的哲學的終結。
他(陳春文)所說的哲學,一直強調是從亞里士多德開端的,細緻地說,是從物理學開始。
亞里士多德的徒弟在整理亞里士多德的著作時,把一部分編排為物理學,另一部分不是物理學,但跟物理學類似的編排成一冊,稱為「後物理(metaphysics)」,也就是中文翻譯的「形而上學」。
在哲學的源頭,即亞里士多德,他把存在物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產性存在物,一種是生成性存在物。
亞里士多德擱置後者,著重介紹了前者,他主張通過分析(分類,下定義)的手段來對待存在物。
後來的哲學(包括科學)都是這麼做的,然後西方世界成功地創造了一個人造的世界(在工業革命之後),人類開始服從於標準化,同質化,開始趨同。
這裡可能有點難理解,著重解釋一下。
生產性存在物。比如太陽,本來在人類存在之前,太陽就已經存在。太陽是個存在物,但人不這麼想,人通過日常經驗發現,太陽光很暖,發現太陽光充足的地方,莊稼長得好……於是太陽淪為了人的一個工具,一個用於生產的工具,太陽就是生產性存在物。
太陽不再是一個為個整體的存在物,而是冬天取暖的工具,是讓莊稼豐收的工具……太陽被拆解為若干片段,而不再保持他的完整性。
哲學(包括科學),正是在這種種加屬差,拆解他物,人造他物(把他物功能化),然後創造了一個現代文明。現代文明一創造,然後這個套路就出現了危機,因為突然發現,沒事可做了。商品可以一樣,人可以一樣(職業化人才),社會到了盡頭,沒有再前進的方向。
所以哲學的終結,要回到亞里士多德。
所以與其用「後現代」這種毫無內涵的名詞,不如用「後形而上學」這種有指涉的名詞來得好。(這解釋有點怪~)
之後,就是詩歌鑒賞。
談到了「目光」的問題。在西方哲學裡,有光的哲學,對光的解釋這個傳統。
目光這個問題,我以前介紹存在主義時,好像舉個薩特的那個例子。
假如你在公園散步,陽光明媚,花香鳥啼,微風草動……一切都很美好,這是一個很恰意的自我世界。但突然,你看到了公園裡還有另外一個人,你的心情就突然低落下去,因為你知道這些美好的風景不僅僅屬於你,也屬於他。
(這種被剝奪感,就是目光的問題~)
當你看別的事物,看別的人,你是基於自己某種意向,某種目的的。你不會是基於他物或者他人的視角來觀察。
你的「目光」剝奪了他人的存在,他人不再是一個存在物,而是一個功能性的事物,被你使用。
在你剝奪了他物,他人的存在時,他人(物沒有意識,沒有這種能力)也剝奪了你的存在。
當你成為他人的功能性事物,比如當個好學生,是因為別人認為這是好的。你就不是存在物,淪為了他人的符合他人心靈圖像的某個要素。
當然,你可能受此啟發,當個「是其所是」,拒絕對話,保持自己的「恆真性」,成為一個自在自為之物。結局有兩個,要麼成為尼采所謂的超人(引領時代潮流),要麼成為葉良辰(你若執意如此,良辰不屑陪你玩玩~)
更好的理由是:心理學研究發現,有人格感的人普遍比沒人格感的人過得不幸福~然後談到知識,我們的知識,或者說真理,都是基於一些假設的推論,知識的最高的境界就是到達這個邊界,就像一個圓,起於此,回到此。。。
真理之外,是真相。是沒有被肢解的存在物。
之後是提問環節~
Q1:(我提問的)亞里士多德的分類(生產性存在物與生成性存在物)與我在其他書籍上看到的分類(自然物與人造物)有什麼聯繫。
陳教授似乎有些高估我的接受能力,講了好多。但沒聽太懂。他的回答大致如下:在亞里士多德的時代,那是神與世界的時代,任何東西都是神,太陽有太陽神,山有山神。神把事物顯現到感官層面被人認識,所以生成性存在物,是神的領域,不被亞里士多德討論。人只能認識生產性存在物。
而自然,來自羅馬的拉丁語,指的是人掌握語言能到達的地方。自然也就是大家公認的存在的背景。這個自然跟中國傳統的自然一詞不一樣,它是人工化的東西。自然與科學,自然是科學的研究對象。Q2:我有點好奇,您跟研究哲學的同行日常是否會有交流,會開家庭party之類的活動?
這個問題,他也有點誤解。
不過答案是令我滿意的。他說他認為「詩思同源」,解釋詩跟搞哲學沒有矛盾。他是搞哲學的,他的觀點影響他那一片的文學界的觀點。於是他擔任了文學主席一職。文學到深處,是要懂哲學的,哲學是道檻,能夠淘掉那些淺顯的文學。Q3:現實性的問題,有什麼?
他的回答是,不要過於關注現實,要學會創造現實。我們總是在別人的期望中,覺得該怎樣,而不脫離自己的環境,去想我能創造怎樣的現實(這是我自己編的,他的答案也類似,存在主義式的看法,人活著不僅僅是慾望的滿足,還有創造)。
陳春文老師的最後一句話是「水我就不喝了,我現在急著出去抽支煙~」
「 真理之外,是真相。是沒有被肢解的存在物。 」
太陽作為取暖的工具,作為光合作用的工具,這些功能讓它成為了知識的要素。而這些知識,永遠不能把太陽當太陽來解釋,功能性解釋,只是肢解了太陽,而不能保持它的完整。知識是有假設,是有邊界的。在邊界之外,是每個獨立的存在物存在的世界,存在物之間沒有聯繫,是人塑造了這種聯繫。(在此,真理=知識,真相=知識之外的,不能被知識解釋的東西。)極端業餘的哲學愛好者答一下求各位指教。難道不是解決不了的事情就會一直被研究下去嗎。。。
只要沒有人再問這種問題,沒有人再去問
論形上之思的可能性,人是形而中的存在者,人肉身生活在形器世界,精神卻能在理性世界漫遊。人兼具形上形下的之性,人有感性慾念的訴求,也有理性哲思的應許。論形上之思的必然性,人的雙重屬性使得人必然不會滿足於當下直觀,必然會去追問諸事物為什麼是什麼。論形上之思的實現,如上所述,與具有單純直觀的動物不同,作為思而存在的人能夠追問為什麼?無論任何問題,不超五個追問,你必然就踏入形上領域。如今天吃什麼?涼麵!為什麼吃涼麵?填飽肚子。為什麼要填飽肚子?因為要維持生存。為什麼要維持生存?為何而活?…綜上,形上之域是思的分野,形上之思根植於作為思而存在的人。
因為這就是人類活著的意義啊!理性光芒最耀眼的瞬間就是我們提出了三個問題: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這些都是人類的終極問題,只要人類這根蘆葦不停止思考,那麼形而上學就不會滅亡!
古時候主要是哲學家思想家思考完成,現在很多科學家(比如物理學對最小微粒上帝粒子等研究,比如化學家對宇宙誕生元素核反應研究,天文學家對黑洞宇宙演化的研究…)都加進來了,相信我們會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人類在自己所在的架構內,對於自己的思索與探討。竊以為定性為主觀的思維定式解題並不確切。可以確信的自身思維和用感知能感受的世界維度之間,用思維來填補未知的那塊空白。留白的被思維佔據的那塊,不就是形而上么。或者說,用思緒化萬千,這個只屬於思緒而不屬於自身的這塊地帶就是形而上。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這個「道」不是道家的道,是對宇宙內部規律的總體概括,"道『看不見摸不著,卻實實在在發揮著決定作用。這個器是對看得見、摸得著的所有物質的總稱,我們的物質世界被稱為「器世界」。基於物質論的科學研究的是器,它對於現象、枝葉研究得非常精細,但卻對於龐大表象背後的規律無能為力,這個背後的規律就是形而上。如果用一棵樹作比喻的話,樹榦就是形而上,樹葉、枝條就是形而下,越接近樹榦就是表示越接近「道」,但是,很可惜,道是非物質的,所以並不是科學所能發現了的。正是因為人類不斷的求知慾和科學無法給出解釋的矛盾造成人類對於形而上永不停止的追問。
人類對神膜拜還不夠,總是想讓自己更加接近神。
人的掌控總是無窮無盡的,這股慾望強大到我們想要掌控世間萬物的一切規律與因果,完美的觀察與完美的干涉。
當一個人走在路上我觀察著他,通過觀察我完美了解了他如何動,細緻到構成他身上的每一個最小粒子如何動,我也完美了解世界的變化規律。結合兩者我發現他會在十分精確的某一時間段後的某一十分精確的地點摔一跤。(當然,我們肯定做不到這樣)
這種接近神的能力,題主不想擁有嗎?推薦閱讀:
※如果讓你用一個例子來解釋哲學中的形而上學,你會怎麼講?
※堅持唯物主義,反對唯心主義正確么?
※自由對人類有多重要?更多的自由一定給人類帶來更多的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