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機械行業有哪些新變化和新趨勢?


自動化和智能化不斷加強。

雖然不能說已經見到成效,但是各類企業都已經逐漸認識到自動化和智能化的重要性了。這是個不得不趕的趨勢,如果不跟上,掉隊的可能性十分大。

製造業依然根基不穩,雖然科研上在特種加工,微納製造等方面不斷地推陳出新,但是精密製造的根基,即精密的金屬切削技術依然還是比較困難。

不過,我看好未來十年的發展,我個人並不擔憂,很想做出一點事情。

總之,如果僅僅為了個人,確實沒必要非得再這個行業折騰,但如果確實心有理想,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也可以試一試。


2017年可以說是中國製造業(機械行業)的一個極具變革浪潮的一年,雖然很多改變還是停留在呼聲高漲的虛張聲勢上,但是也有很多願意去嘗試,願意去吃螃蟹的人已經走在路上,下面就個人的一些見聞和經歷來總結一下:

1、 行業自動化、智能化的產業升級與改革得到了行業中人的普遍認同和追捧,而且很多企業也在腳踏實地的各行其道的實施著自己公司的自動化項目,牛逼的製作業企業如格力、美的、富士康等都有自己的自動化實施團隊,一些無法建立自己的自動化團隊的中小企業也通過各種途徑在努力的打造著自己的自動化進程。

2、 國家政策已經在超前布局工業4.0規劃,無論是基於工業3.0的自動化生產,還是基於4.0的工業化與信息化的兩化融合,都從大局上為中國的製造業指明了方向,更重要的是在很多項目上給予了技術和資金的大力支持,而這種支持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

3、 自動化配套企業在全面開花,各種機器人公司的瘋狂出現,各種自動化控制技術的不斷革新,各種自動化方案的推陳出新,都讓我們切實的感受到了這個行業的勃勃生機,也看到它的勢不可當,作為一個機械行業的製造企業,如果你沒有任何的自動化升級想法,你都不好意思和別人聊天。

4、 傳統的製作業將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個挑戰既有人工成本的不斷高企,更有產品質量的不均勻性,中國很多企業還不具備從做產品到做高品質產品的過度條件,而這個條件更多是思想上的缺乏,這些企業還是將產品定位在「夠用、能用」這麼一個層面,沒有進取到「好用、想用」這麼一個高度,產品的製造環節正處於「山寨」向「自主研發」轉型過程中,那些墨守成規的企業將會成為新一輪洗牌的犧牲品。

5、 隨著中國可用勞動力的缺口進一步加大,以及第三產業的不斷發展,機械行業將出現後繼無人的尷尬局面,特別是那些完全依賴人力的傳統型製造業更是如此,尤其是90後和00後生人,面對多樣的就業市場和穩定的家庭支撐,他們更願意將精力和時間花在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上,他們更有資本和意願去渴望自由與美好,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之間有更多的平衡空間,而傳統機械行業附帶的「臟、累、亂、差」必將極大的影響著他們的擇業,我們甚至可以大膽的預測,如果中國不走自動化、智能化的道路,製造業大國的標籤也必將淡出我們的視野。

6、 工業互聯網、機器人、自動化、智能感應設備、信息化、數據處理等跨行業的高度融合將普遍應用於製造業和機械行業,一個產品從研發、採購、製造、調試、銷售、服務到公司財務等所有環節都會因為工業互聯網的出現而變得可視、及時、可控,移動終端的發展也讓很多決策與授權變得更加的立體化與空間化,任何時間都可以是上班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是辦公室,這已經是很現實的可能。

7、 企業的產品生產將由規模化大批量生產轉向高質量、好服務、可定製方向發展,向市場輸出高附加值的產品,建立品牌的議價權才是企業未來發展的致勝之道,好的企業不再盲目的追求大而全,而更應該注重強而精,生產一流的產品,建立一流的品牌,提供一流的服務,服務最忠誠的客戶,展現最完美的自己,企業不再追求做得大,而應該追求活得好。

8、 定製化的產品,個性化的產品將成為企業和客戶的溝通的橋樑,「我們不一樣」將成為企業與客戶共同的追求。

9、 行業內各種經營模式的碰撞,行業之間各種運營模式的相互交織,將會在機械行業普遍性的出現,尤其是互聯網帶來的革命性的改變,將對機械行業產生顛覆性的改變,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將高度融合,其邊界也將逐漸模糊乃至消失。

10、 高端製造業的人才缺口將進一步加大,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和高校對人才的培養脫節進一步加劇,職業教育有望與學術教育雙規並舉,大學不在單以學術教育為唯一目的,想企業輸送合格的應用型技術人才將成為一種可能,同時企業與高校的合作將進一步緊密與互利。

11、 企業自主創新和研發意識將進一步加強,並被企業落到實處,國家將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的規範與制度,促進和保護產品創新的良性發展,企業不僅可以從產品銷售上實現利潤,也可以通過輸出專利技術賺錢。


新趨勢不多,畢竟是個成熟行業,體量大,轉型慢。但從市場發展和國家政策方面能看出一些問題。

  1. 銷售持續低迷。就職於某機械配套行業國企,國內產量第一。上半年的銷售額異常慘淡,技術全面出差,幫助銷售。全年銷售很不樂觀。
  2. 國家加強環境治理。機械行業向來污染交嚴重,今年國家對環境保護重視空前。雖說是好事,但給機械行業雪上加霜。煤改氣全面推行,燃料成本急劇上升,大型機械設備的需求下降;部分城市冬季停工,工程機械也不好過。
  3. 國家補貼減少。就比較了解的風電來說,前幾年國家對風電的補貼很大,我國風電的發展迅猛,造就了金風等國際一流企業。許多企業看到其中的利益,都想分一杯羹,中車、三峽等其他行業的國企紛紛加入。市場迅速過剩,棄風限電嚴重。隨著補貼減少和太陽能的發展,市場被進一步壓縮,未來不容樂觀。機器人行業和新能源汽車行業同樣如此。
  4. 國家宣傳口徑轉變。通過央視的一些國家設備設施建設的宣傳片,十九大報告中對工匠精神的論述,以及對世界技能競賽的報到和獎勵,個人認為國家可能認識到,二產的出路不在高知識而在高技術,我國需要的不是大量的研究員而是大量的一線產業工人和高技能人才。國家可能會逐步轉變人才培養戰略,重視技校、職業培訓,提高其待遇和地位。高校課程改革,變知識為技能,助力產業發展。

歡迎討論


我感覺沒什麼趨勢,風口的人工智慧大製造暫時只是一個夢……能炒概念的都在炒概念.真正工業第一線的還是在玩堆積木那一套.....更可怕的是老牌國產機床牌子,死的死殘的殘.....等了那麼久互聯網來革我們這種小作坊的命,王師北望又一年...


瀉藥,其實關注的不太多,就把我知道的寫一些吧

汽車企業都在往新能源方向突破,不論做的如何,大方向還是電動汽車,都在期待更新換代。傳統汽車日漸飽和,附帶的一連串汽車零配件公司都應該要走下坡路了。中國車企30多家,慢慢很多都會被整合,也就是說小車企活不下去了。如果是學車輛的研究生的話,我真心建議選新能源方向(電機/電池和集成控制),畢業時廣汽研/上汽乘/泛亞等公司的offer拿到手軟,傳統的震動雜訊和碰撞等等真心難找好的工作。

機床行業不清楚,近些年一直都不怎麼樣吧

家電行業在走下坡路,美的收購庫卡準備轉型科技公司,格力也想做新能源汽車。


2016-2030,美國勞工局和麥肯錫

僅從自動化和AI技術的發展對生產力的影響、對工資的影響、對消費的影響、對產業的影響、對人力的影響:

【備註】請各位自行分析,我就不說了。

1、比如,技術因資本而自由擴散和受控國家主權的分層次遷移;

2、比如,技術對各國經濟衝擊導致保守和進一步開放;

3、比如,因各國基礎問題,區域性變化和全球變化不均衡。

4、比如,抗不過的逐步推行的自動化和AI技術的發展。


這行業就跟種地一樣,是真的一樣。這都算不上比喻。

科技發達了,該種地的還是種地。

會有人嚷著機械化來了,刀耕火種的時代要過去了,農民要失業了,大家都要在電腦前操作著機器人種地了。

而實際上大家還是在種地。


謝邀。本人以為,機械行業的發展趨勢應該是電動汽車、智能工業機器人或者自動化機械設備、VR或者AR行業里和機械相關的方向。


謝邀。

我一個大二學生咋個曉得嘛,一心只讀聖賢書,無心過問窗外事。馬上期末了誒。。。。。。頭大。。。。


非標自動化行業而言變化不大,只是今年汽車推國六標準,各大汽車公司都在上新設備,比較忙而已.但是機械設備的形式變化並不大,還是和以前一樣的設備差不多,只是很多公司增加了產品精確追溯功能.另外就是看到了工廠自動化有了初步的發展,大一點的公司已經開始節省人工上機器人了.


謝邀。基層干久了,新趨勢看不到,談談自己現在公司的情況吧。

本人現在在一家風電塔筒生產工廠就職機械工程師,幹了快10年了,收入勉強糊口。公司招工難,工人留不住,毫不誇張的說,我們的工人人均收入接近8k月了,而且從不拖欠,即使這樣,還是眼見著工人一年牛氣過一年。

同時,公司可能對生產運營管理方面沒了耐心了,現在正在進行公司的組織架構全面重組。與工廠相關的技術質量計劃生產人員全部另簽勞務合同,母公司脫去工廠的沉重外殼,劃為輕資產運營,從而在地方稅收,金融市場賺得更多的財務利潤。


我不搞機(械)的,朋友


電力變壓器行業,已經離職考研。

我在的公司的那段時間確實受風電補貼影響很大,收到的項目大多是風電光伏的偏多,國網是大頭。

不過成本壓縮比較嚴重,利潤率越來越差,幾乎形成了惡性競爭。導致產品質量不是很好。

就個人待遇來講,基本同其他機械行業一致,地區差異明顯。


自動化生產是個趨勢,增加機器人數量,提高自動化加工精度和覆蓋面,進而提升生產效率、減少人工成本。


不咋地,工資被女友甩出一大截。

當前在電力裝備行業,雖然今年公司是超額完成任務,不過這個良好狀態應該不會持續太久。嗯,再就是外企的福利保障還行,當然工資很低就是了。


蟹邀,可是我一個生物狗不知道機械行業的事兒啊……


推薦閱讀:

軸承的滾珠是怎麼裝進去的?
為什麼動壓軸承不能低速運行? 什麼阻止了動壓徑向軸承的高速運行? 在恆定負載下,動壓軸承的氣穴現象是怎麼產生的?
世界上最大的飛機是什麼?
你小時候想過永動機是什麼樣子的?
這是斜齒輪還是蝸輪?

TAG:機械 | 機械製造 | 機械設計 | 機械工程 | 2017年度盤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