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今後能夠進入臨床諮詢相關行業,本科階段應該做哪些準備?

本人目前北大心理系大二生,在學了一些心理學知識之後並不打算走學術的道路,計划去臨床和諮詢,但學校里大多數老師都是偏基礎偏認知的。

目前的課程設置不怎麼講臨床和諮詢,本人知識水平並不高,學校裡面有諮詢中心,不知關於臨床和諮詢心理學的實習是否應該直接去那裡?有什麼其他的實習選擇嗎?

曾聽說研究生國外要的少,要博士的多,臨床心理學出國申請研究生很難嗎?臨床心理學的研究生階段通常會教授什麼呢,經過系統的學習後,對從事心理諮詢行業有幫助嗎?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心理學職業發展指南,更多「心理學職業發展」的相關話題歡迎關注討論。


~~~~17暑期更新,收到了很多私信和值乎問題諮詢關於心理學專業出國的事宜,學期中時間緊張無法一一回答的很細緻,還請諒解。最近暑期時間比較富餘,同幾位美國本土的phd小夥伴一起籌划了一個心理學專業留學的服務,詳情請私信我或者郵件諮詢 yxpsychology(at)http://gmail.com。~~~~

謝邀。我本科畢業後DIY申請了哥大的臨床心理碩士,讀完發現坑爹啊在美國要拿執照必須要博士學位,於是又一番掙扎後,終於拿到了美國臨床心理phd的全獎offer。幾年來對美國心理學的教育和職業生涯也算略有了解,在這裡拋磚引玉,希望能給題主一些啟發。

1. 我贊成臨床/諮詢要從「做」開始而不是從「學」開始,但我認為題主這個階段「做」的目的是認清自己需要學什麼,而不是就靠自己實踐積攢經驗一路赤腳醫生做下去。「做」的範圍可以放廣一點,不只是做心理諮詢或者醫生助手可以積攢經驗,去做心理學科普網站小編,去自殺干預熱線做志願者,去老人院,孤兒院做義務心理疏導,給留守兒童寫信,去了解你身邊的人聽他們的故事,甚至創辦NGO…在國內若是有用心理學知識幫助人的心,能做的事簡直太多太多了。當你做的夠多,你的腦海中就會有一連串問題,帶著這些問題自然會知道自己要學些什麼,然後就去讀書,去跟圈子裡的人交流,這樣學起來也會收穫更多。
美國的臨床心理教育的基礎理念就是,學生帶著生活中的問題來學習,教師通過經驗和書本解答。招生官看你的材料時也會注重看你為什麼要進一步學習。積攢經驗和認清學習動力很重要,所以帶著你的熱情,先開始為世界做一些事吧~

2.簡單說一下美國心理學碩士教育和博士教育。

心理學有兩種博士學位,PhD和PsyD。還有比較接近的精神科醫生是MD這裡先不討論。PhD一般五到八年畢業,既要學習心理治療,住院實習一年,又要做課題研究寫研究性畢業論文;PsyD讀四到六年,主要是學習心理治療,畢業論文是案例分析的形式。兩種博士都可以考執照做心理醫生。對留學生來說,最重要的區別大概就是phd有獎學金psyd一般自費。不過也不是絕對的。具體可以在各學校官網查。博士項目是為著培育心理學家而設置的,好一點的學校都希望他們能培養出心理學界的領頭人,中檔學校希望培養出高水準的心理治療師或學者。所以招生官會非常注重你有沒有清晰的職業目標,對心理治療或者有沒有獨到的見解,做過什麼相關研究或工作,有沒有成為優秀心理學家的品質。一般來說phd比psyd難申,臨床比諮詢難申。另外由於美國本土學生也很愛學臨床心理,我們要有更多拿的出手的本錢才能脫穎而出。要申請的話,硬體條件一定要過關,語言就不用說了,還要有科研成果或者多年實踐經驗或者牛逼的督導,GRE也是越高越好。此外,更重要的是軟實力,也是中國學生一般很頭疼的地方:你為什麼要學臨床/諮詢心理學?你想在這個領域做出什麼成就?你了解自己嗎?你有什麼獨特之處?是什麼樣的經歷讓你做出這個選擇?是你的什麼特點讓你能堅持這個選擇並對該領域有傑出的貢獻?這些問題若能回答好了並寫在申請材料中,offer自然向你招手了。這也是我為什麼一開始強調「做」很重要的原因。當你真正著手在這個領域做一些事,你才能對以上問題有個更清晰的認知。

碩士項目在美國多種多樣。沾邊的有social work,諮詢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各種療法的短期培訓班等等,基本沒有全獎。碩士教育其實比較功利。學生交學費,老師教技能。只要語言成績過關,個人陳述里很清晰有說服力的說明自己為什麼想學,拿到錄取並不難。有一些碩士項目會帶有實踐課,但大部分還是書本知識。個人覺得,即使是書本知識也是非常有含金量的,再加上美國的討論模式授課,碩士階段的知識會非常徹底的改變你對談話,思維,情緒的認識,對你之後的實踐非常有指導意義。當然了,如何把書本上的知識同國情結合起來,也是一個需要在「做」中摸索的事情。

3. 作為一個「過來人」的感想

我當年很傻很天真的出於「心理學好有趣心理醫生好酷」的想法,放棄本科學了四年的大熱專業投身了這個行業。那時候的我比題主還要迷茫,連心理學有哪些分支,自己做學術還是做實踐都沒搞清楚。跌跌撞撞兩三年,竟然也拿到了這個本土學生1%錄取率的幾乎不可能的offer。回想一下這些日子,覺得最重要的事就是勇敢嘗試,認識自己。去拿著簡歷一家家敲門,去做所有你能想到的事,剛開始你會做很多crappy work,但不要灰心,你做的越多,就越知道自己擅長什麼,不喜歡什麼,需要學什麼,知道你自己到底是誰,這就是最好的自我體驗。你的這些嘗試和經歷會慢慢把你領到適合你的道路上~加油


謝邀。好不容易有個能答的。。

我是北大修心雙的。。在努力往臨床圈裡擠然後失敗之後。。。還是有一些東西可以分享一下。。

貴系臨床老師雖然不多,但是放心,實力還是相當過硬的,錢老師的變態據說上的非常好,可惜我也沒有機會聽了。。鍾傑老師是精神分析流派的,易春麗老師是家庭治療的,姚萍老師我不了解,不過我有盆友在她組裡做,我可以問問~徐凱文老師是倫理,自殺學和危機處理的大神,經常聽到傳說徐老師半夜十二點被叫去樓頂上生生把人家從樓上勸下來的。。我個人比較傾向精神分析,所以在鍾老師組裡聽過兩個學期組會,我的雖然很微薄的臨床心理學經驗主要來自於以下:

1.暑期課""實用心理輔導"",現在有可能改過名字,是徐凱文老師和另一個諮詢中心的忘記名字的老師開的,雖然是公選課,但是還是比較技術流,教很多訪談的實用技巧,作業評分也是做訪談,我的訪談技巧有80%來自這個課吧。。。

2.還有20%來自鍾傑老師的心理諮詢與治療課,這個課好像不讓旁聽,超級火的課,要不是去年突然加人數了我絕對選不上。。。理論實際交融,這個課如果好好聽會收穫很大!

3.變態心理學以及人格心理學。理論基礎一定要有有有,並且非常非常重要!這裡提一下據我的了解其實很多臨床的老師都有醫學背景,心雙的課上也有很多醫學部的盆友,他們自己課業重,兩頭跑很辛苦,但是很多課完虐我們尤其CNS和生心【【欲哭無淚【【因為他們全都背!過!了!!!!理工男完全不想花時間在一遍一遍重複那些東西,最後考試都慘掉了。。。諮詢和研究的不同是很多時候你是沒有時間翻書的,和醫生一樣,訪談的時候好不容易問出了東西,就一定要抓住機會,總不能說「盆友你先回家吧我查查書下周再和你聊」。。當你訪談的時候,一個不當的動作或者一個不當的問題,很可能突然來訪者剛剛放鬆下來就又開始防禦了,很有可能前功盡棄。【我做訪談喜歡把來訪者帶入非常放鬆的狀態,,可能是催眠術看多了。。當然行為心理學和家庭治療的方法還有很多,我不太了解了,家庭治療可以去問易阿姨,非常的在行。

4.心理測量和其他測量課 我心測是放棄學臨床之後的大四下學的,所以學的很水,,,但是不能否認非常有用!大二的暑假去學了一個清華主辦的羅夏的培訓班(羅夏墨跡測試,如果你學到了的話,個人感覺是施測非常簡單,內容非常豐富的一個測試,強推!雖然花了我好幾百塊),收穫很大。

以上是知識。當然還有一些注意事項,很多也是我放棄做臨床的原因,可以給你參考:

1.出國非常難!國外對於臨床心理學的要求還是比國內要體系很多,有一點就是醫學背景,沒有的話非常難申,即使是心理學專業的也非常非常難。。像我這種半路出家的更是沒戲了。。

2.培養周期長!一般來說臨床拿碩士學位就可以了,但是成為合格的諮詢師,畢業只是個開始,後面大量大量的實習和督導在等著你,,,當時聽鍾老師說一個合格的諮詢師培養大概要10年左右,記不清了,起碼是從本科畢業開始學臨床專業研究生開始。年份到了,業內其他的諮詢師認可你了,他們接不了的病人就會慢慢的交給你。(接不了不是說他們治不好,很可能是他們的朋友,同事等等)如果你真的學了臨床的話你會發現專業課還是很多的,你也會發現為什麼這些專業課不是本科生課。。我全都沒有學所以沒法評價。。實習後面的事情我也不太了解,不過可以說的是,北大心理諮詢中心的實習是可以有的,很多學生們的問題也是我們自己潛意識裡的問題,難度和危險度都不大,但是也很鍛煉人。諮詢師培訓周期長,還有很大的原因是為了強大諮詢師自己的心靈,否則真的會垃圾桶溢出,自己變成病人。這也是為什麼所有諮詢師都需要督導,小垃圾桶倒進大垃圾桶,相互倒,才能保持輕鬆。

3.倫理DO NOT DATE YOUR PATIENT!!! DO NOT DATE YOUR PATIENT!!! DO NOT DATE YOUR PATIENT!!! 理由很顯然又很複雜,病人一般會對諮詢師或多或少有依賴,一定要挺住,控制不住了趕緊把病人轉給別的諮詢師。 倫理問題還有很多很多,發展進一步關係和給身邊朋友做諮詢是比較常犯,並且很多人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所以一定警惕。

4. 看了其他答主回答後好想補充一點,窮。。諮詢師的培養流程和培養的場合意味著要花不少錢的,就諮詢師自己的病人體驗,每一次有經驗的諮詢師的督導,都是錢【國內民眾很多還不能理解為什麼和你聊聊天就要給我收錢?。。但諮詢師心裡都會知道自己的付出是絕對值得換回這些回報的,這也就意味著諮詢師自己的諮詢和督導過程同樣要遵守自己行業的收費規定。而這個錢幾乎是省不下的,不能省的。。。如果你想成為一個真正的受業界尊重的心理諮詢師而不是一個江湖算命先生的話。讓我們一起祈禱國內的環境慢慢變好吧~

就這些吧草草結尾~強調一下的是我比專業的人差遠啦~很多的事情去問你的師兄師姐和老師們吧~臨床的老師都非常非常nice,不用害怕和他們交流~


本人剛剛拿到了北美兩所學校的PsyD(clinical psychology)的offer,準備接受其中一所,在此簡單談談經驗。

上面已經有答主提到,Clinical方向基本上都是博士項目,其中又分為PhD和PsyD。兩者區別也比較明顯,簡單來說,PhD更注重科研,畢業通常需要5-6年,有些項目甚至需要7-8年,但相應的學生更容易拿到tuition waive和funding,畢業後既可以從事臨床又可以從事科研教學。PsyD更注重臨床實踐,畢業通常4-5年,funding很少通常需要自費,畢業後大多從事臨床。二者的申請難度也不同。PhD項目根據學校不同每年招收5-15人左右,而申請者往往有幾百人,競爭異常激烈,是錄取率最低的項目沒有之一。PsyD的情況是「easier but not easy」,招生數量學校之間差別很大,有招10個的,有招20-40個的,也有些學校可能會招近百名學生,但相應的,項目口碑會差一些。

至於本科期間應該做的準備,根據選擇PhD或PsyD也有所不同。如果選擇PhD,通常需要學生有很高的GPA(往往3.7+),很高的GRE(往往V160+,AW4.0+),豐富的科研經歷,非常positive的推薦信和很高的項目契合度。個人認為其中科研經歷最為重要,如果沒有豐富的經歷和成果,即便是北大的背景也不能保證你成功。這些條件看上去非常苛刻,但如前所述,項目競爭異常激烈,申請者中優秀的學生眾多,做不到這些就會被淘汰,非常簡單粗暴。如果選擇PsyD,情況會稍好一些。除了之前提到的GPA,GRE等需要保持在比較好的水平,PsyD項目更看重實習經歷,但科研經歷最好也要有。很多PsyD項目還要求提交GRE Sub的成績。另外,不論是PhD還是PsyD,如果能通過第一輪審核,都會要求in person interview,所以對英語能力也提出了不小的要求。

如果感覺自己在本科期間很難做出科研成果,卻依然希望讀PhD,可以考慮先去讀個注重科研的Master。值得注意的是,master學位本身並不能增加你的競爭力,關鍵在於你做出了什麼樣的成果。而且master學位通常也不能減少讀博時的年限……此外,master項目魚龍混雜,選擇時應盡量避免好幾十個人一起上課最後考個試就給學位的那種,最好選擇一個跟某個導師做實驗發文章的那種。個人經驗Master項目申請難度並不是很大。如果以PsyD作為最終目標,可以選擇Applied Psychology,Mental Health Counseling等碩士項目(如果本科表現不盡人意的話)。

先講這些吧。祝題主好運!


北大的童鞋尚且有這些疑問,這就說明國內心理學教學發展的一些情況。

(先允許我大段偏題(?_?)不想看的可以直接跳過這四段)

這是我大二下暑假結束前發的胖友圈:

作為大三狗,我深刻體會到同學們上了兩年心理學專業課那種痛苦的趕腳。從大一的普心開始就在讀文獻,大二申請課題,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心理學研究方法,實驗心理學都是以實驗報告或者文獻綜述作為考察作業,心理測量學設計量表實測,e—prime 設計慢慢磨滅了當初我們當初對心理學的憧憬。其實,相當一部分的心理學(包括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是抱著成為心理諮詢師的夢想選的專業,然而兩年來都在學如何做課題,而且大部分都是做基礎認知。我記得有一節課,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讓大家討論:當前國內基礎方向那麼火,那麼心理學是不是就是就是只應該是基礎心理學的樣子?

上星期上臨床心理學的時候,老師說一個本科學的是某理科學科的來研究生複試做自我介紹的時候說: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普通心理學第一頁第一句話是心理學是一門科學?我們學物理學化學學生物,從來沒有標榜過我們是科學,但大家都覺得我們是科學啊!大三狗的我們感同身受,我們從p值,再到現在的偏西塔方ξ2,就是為了不斷量化,證明我們做的是科學的。可是,是不是,科學,是丈量這個世界的唯一標準?是不是?

很多人吐槽中醫,說中醫理論不科學,也有很多人在做中醫藥量化研究,很多meta 分析都已經很專業了。但我們要注意一個現象,西方醫學界有專門一類叫做alternative medicine 替代醫學,是除所謂現代醫學以外的正規的醫學,其中中醫就在內。現在像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已經承認中醫,允許他們在他們國家執業。有的國家甚至將中醫納入醫保。

我想要說的是,科學,是我們觀察探索與改變這個世界的一種方法,而且是目前被大眾普遍接受的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我們的心理學研究方法的老師就提出了,心理學要科學,就必須能量化,要讓人眼見為實。但他說的並不代表心理學只能是科學。飽受爭議的弗洛伊德就被認為他的理論不具備「可證偽性」,因而不是科學,但你不能說他的理論他的技術沒有用。精神分析,乃至改良後的心理動力學在心理諮詢心理治療中仍舊是主流且不可替代的!

(我錯了,我不敢跑題了_(:_」∠)_)

一般而已,應用類的課程比如變態心理學啦,臨床心理學啦,心理諮詢實務啦,心理治療實務啦,精神病學啦等等(我們15級學弟學妹的培養方案還有精神分析入門,催眠,認知行為,沙盤遊戲療法,家庭治療,我好羨慕(?_?)(?_?))所以,不著急啊,大一大二打(bao)好(shou )基(cui )礎(can),對你大三課程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北大有很多我們這些學校的學生沒有的資源呢!一定要好好挖掘啊!實習的機會多的是,可以去找找上課的老師!

其餘的心理諮詢職業規劃可以圍觀知乎某些靠譜問答,講的都挺詳細的,我不贅述了。(我以前答了一篇超級詳細的附了好多屁屁踢的答案,可是我匿名了以後我就找不到了呀,有沒有大神教我怎麼找回?)

以上!


@劉柯 謝邀。

本人是心理諮詢界的土八路出身,半路由其他行業跨界而來,入行5年,後來才讀的中科院臨床心理諮詢和治療碩士。從自己的從業經歷出發,如果我有機會從科班就心理學,我會做的準備將是:

1.基礎心理學會認真啃完,是結合現實生活去消化噢,不是只當知識看,尤其是變態心理學,它們將是今後從業的打底子的儲備。

2.爭取到學校諮詢中心(北大的諮詢中心很不錯的)實踐諮詢,哪怕接電話安排預約,混個臉熟努力把認真工作的態度、投身諮詢的決心傳遞給未來的同行。

3.玩命地看書,因為你現在有大把的時間,以後你就會知道,現在積累下的專業書儲備,會為今後的你省下多少的培訓費(因為好多老師講的都是書上的)。

4.寫作,哪怕是你在讀書時對諮詢的感想。

5.找到決心做諮詢師的同輩,不用多,五六個足夠,耗在一起學習、嘮嗑、打雞血,他們會是你今後最寶貴的職業財富。

6.多體驗各色人生,不能親自去,就和各行業、各階層的人聊天,聽他們的人生,院校畢業就進入諮詢最大的不足之一就是人生閱歷不多,但多聽也能帶給你很多感悟。

7.如果能賺點錢,就去做諮詢,好聽些也就是體驗。

8.學好英語,這點真的很佔便宜。

9.可以考諮詢師證的時候趕緊考出來。

其他的,就是等畢業吧,職業挑戰等著你呢。


1.攢10萬人民幣當學費,30歲之前如果不在北京買房的話生活不成問題。

2.儘快考下來二三級,現在就準備三級吧,趕緊把五月份的考試給過了。如果條件允許,11月順便把二級也過了,雖然原則上要求3年的工作經驗。

3.無論如何擠破頭也要進入諮詢中心實踐,不能實踐就去旁聽,不能旁聽就去整理量表,連量表都不讓你整理就去打電話預約,甚至就去坐著。

4.先學二三級諮詢師教材,再找一個自己喜歡的理論取向學習。目前三大主要流派,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學),認知行為,人本主義。其他你看到的任何流派都是他們的衍生物。

5.儘早上手做諮詢,別想「學習」到什麼,心理諮詢是個手藝活,讀書學1分,視頻學3分,旁聽學5分,實操學10分。

6.讀書和寫作要變成你生活的一部分,現在開始。

7.找個體驗師,自己先接受長程心理諮詢。北大的資源很豐富,自己的教授就很有水平,可以找你的老師做。一定要付費!哪怕每次一塊錢!

8.在你們班或學校找一群和你志同道合的人,組成同輩督導小組,你職業生涯的前300小時諮詢,最好每次諮詢結束都拿到小組裡面開展督導。這是比較省錢的做法,如果你家底殷實,可以把這300小時拿去接受付費的督導。比較折中的方案是組建同輩督導小組,定期邀請大牛來做團體督導。

9.不用著急學習各種諮詢技術,例如催眠、意象對話、nlp、正念、沙盤、繪畫、家排等等。等你基本功打紮實了,學他們只是三兩天的時間,剩下的就是經驗積累。這裡並不包含團體心理輔導和家庭治療,因為這兩部分是「諮詢方式」,不是「諮詢技術」,也不是「理論取向」。

10.大三開始,逼著自己去市場上干(打個廣告,沒有資源的話來天津找我)。留言里跟寧靜豬有很多討論,在這裡明確一下,進入市場不等於直接上手做諮詢,而是以做助理為主,另外去看看市場上的收費心理諮詢是什麼樣子,看看專業和市場如何相互妥協。

11.養成一個跟心理學無關的小癖好,是那種能上癮的小癖好,然後管理好對他的慾望。

12.出國是個好選擇,但就我目前接觸到的留學生來看,不會做諮詢的還是不會做,雖然思路和方法很先進。這也驗證了我早期的猜想,心理諮詢是干出來的,不是學出來的

13.忘說了,把你們學校圖書館所有心理諮詢相關書籍看一遍,所有!

後面的想起來再說,看贊數咯~~

——————————————————————————

硬廣告:

天津本土心理學推廣平台,有沙龍、有體驗、有培訓、有講座、有諮詢。

微信公眾號:tianjinpsy


先引用我導師說過的一句話,讓我至今記憶尤深:

人心之奇妙在於有多少幽微之處等待我們去探索…

看了題主的提問,感覺自己好幸運。我當年打算跨專業考心理學研究生,學校有老師問我考什麼方向,我毫不猶豫地說我要考諮詢方向。他問我為什麼,我說因為我不喜歡用道德說教的方式對待別人,,囧,後來由於打算去武漢,所以剛開始在武大和華科之間徘徊,後來從考研論壇上看到前輩們說地質大學的心理學有更多實踐機會,就沖著性價比去了。

進去這些年慢慢從一枚鮮肉發生蛻變。那種變化就好像重新睜開眼睛看世界一樣,不誇張。感覺很奇妙,時常在自己身上體驗到一種蓬勃迸發的生命力,讓我去探索和冒險。

地大心理學屬於實操黨,實踐機會多到爆炸,課程也偏向動力學(地大心理是精神分析/動力學取向,我愛動力學)研一一年主要填實理論基礎,課程主要包括心理諮詢基本理論,團體輔導,動力學,病理學,創傷心理學,當然也有高級統計等。。。

從研一起就可以在學校的心理諮詢中心做實習諮詢員,每周接受督導,直到畢業為止。地大會有部分碩導是醫院的大咖,跟著他們會有更多實習機會。例如本人就可以在心理醫院實習一年,有段時間幾乎天天泡在病房,查房,聽門診,聽督導,接個案。

對於心理諮詢來說,實踐與不實踐相差很大,有沒有好的資源就更重要了。在醫院待著,理論就不再只是書本上乾癟的語句,而是內化的,鮮活的,生動的,比如可以迅速評估來訪者處於精神病性層面還是神經症層面,比如判斷屬於哪種人格障礙,再比如學會用動力學視角看待問題,形成理論框架。這些都是長時間浸潤於實踐中形成的。然後會有更開闊的視野,更敏銳的直感,更豐富的心靈。

說了這些話,順便也感慨地大心理學這幾年不斷暴漲的分數線(越來越難考),,,你可以感受到有那麼多人對心理諮詢和實踐的熱情。

——————————————

回答這個問題已經好久了,回來補充幾句,我已經畢業了。

畢了業會覺得有點孤單。可能地大心理所是全國碩果僅存做精神分析/動力學且做的比較好的碩士點了。其它學校偏認知的多,也有人本,但還是認知的多。

畢了業才更發覺當初資源的寶貴,可惜已經回不去了。

現在我離開了武漢,開始默默地獨自打理心理工作室。一方面是真的有愛,一方面想把那一點火苗傳遞下去,至少能從我身上到來訪者身上,看他們越來越不一樣。

,,,,,,,,,,,

聽說近年心理所發生了變化,沒以前那麼重視實踐了,重點轉移到量化研究上,開始讓學生可勁兒發論文?!

還好我及時畢業。笑哭。


謝邀,答主英國臨床心理學本科二年級,還有一年畢業,繼續會讀研究所。在高中時就念的心理和社會學為主,也因為一直以來想做諮詢。可我上完大一的暑假在診所inter的階段就慢慢決定,堅決不做諮詢。所以我要說的第一點:

我認為你如果想做諮詢,最需要做的準備就是「真的去這個領域體驗一下」,這裡強調(打死不做諮詢的原因完全出於答主自己也有病;p)

目前答主最想做的是研究實驗方面的,臨床與否都可以,主要原因是興趣於此,耐得住寂寞,也愛和數據打交道。

其實如果是感興趣單純諮詢的話,完全可以自己考諮詢師,然後做業餘的志願諮詢,如果是想真正專業從事於此,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祝好!


作為一個應用心理學才畢業目前在一家心理諮詢機構工作的人來說。

第一、你得確定是否走心理諮詢這條路,因為這條路漫長而艱辛,需要沉澱很多,而且也沒那麼容易掙快錢

第二、當你確定後,大學階段必須考三級諮詢師證,知識打紮實對後期的發展是很有幫助。建議最好考研,我個人是比較後悔沒考研。

第三、多接觸心理學大神,看題主是北大學生,要好好把握與老師的交流,特別是實踐性強的,你會發現受益匪淺

第四、最最最重要的事是認清現實,最好有機會多實踐一下,哪怕最開始以助理身份,真真實實了解心理學的整個行情,書本上的理論都是死的!


土鱉出身,只能幫你說說第一個問題了。北大在臨床方向有很好的資源,可以去報考鍾傑老師或者錢老師的研究生。學術註定是逃不掉的,因為會有畢業的壓力在。不過這也是一個必須的經歷,幫助你鍛煉科研能力,培養科研思路,更何況並不枯燥,畢竟臨床方向還是在跟人打交道。

實習的話,北大有校醫院心理治療中心和北大學生心理諮詢中心可供選擇,個人覺得都很規範。以後者為例,每年會招聘見習和實習諮詢師,提供基礎的課程培訓,跟診,提供直接做個案的機會、個體督導、團體督導。校醫院還可以幫你做個人體驗。這樣的環境,外面幾乎不可能有了,更不要說導師會提供給你的各種校內外昂貴課程的培訓機會了。

走臨床方向是不容易的事情,雖然過程很有趣,但就業並不容易。這一點你可以多跟快畢業的師兄師姐交流,再做打算吧~~


臨床醫學,精神衛生方向,神經內科方向


每個人自身的條件和能力不同,不是考下心理諮詢師資格證,在高校系統學習臨床心理拿到學位,就適合從事臨床心理工作

接觸過的幾位資深臨床心理工作者,無不擔憂地提到國內考下心理諮詢師資格證和就讀各高校的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生,較多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學習和從事了臨床心理工作。自身的創傷沒有解決從事臨床心理工作,可能通過創傷來訪者的方式來治療自己。助人的工作做不好,也會形成傷人傷己的局面。

臨床心理是一份以人為器的工作,在學習階段需要考慮和去了解,自己的從業動機和相關的情結,了解自己是怎樣的心理健康狀況。這些可以通過自我體驗和自我評估去了解,最重要的是做自我體驗。通過自我體驗可以更多地了解自己,修通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共情能力不好,可能是述情障礙引起的心智化不全。自己有邊緣性或神經症性人格特質,不一定適合從業。在法國,心理學家們鼓勵有意嚮往臨床心理發展的本科生做自我體驗。完成體驗後能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況是否從事臨床心理工作,要不合適趁早改為從事其他行業。


謝邀~雖然是這個學科的,但是職業已經跟家裡的轉行了。

樓上各種大大已經完美解讀!

PS:基礎認知很重要,細讀理解可以發現更多

學校的老師其實很多都深藏不漏啊!多溝通!多溝通!

然後就是早點考證!二級三級走你~就算以後不從事這行,考了這個效用很大!

然後就是工作之後感覺,書本講很多東西有偏差~


看到困惑是非常正常的。國外一般都是研究生才涉及到體驗方面的東西。現在心理學是實證的,不是以前天馬行空的時代,所以本科培養一些基本的科研素質還是有必要的。其次,個人體驗是關鍵,你可以預約一個學校的諮詢師,讓他幫助你成長一下。這個可是免費的,在外面找很貴的。應該利用一下。還有,如果文筆好的話也可以,增加一下這方面的寫作,我似乎看到中國特色,心理文學,對於中國不了解諮詢的情況下,這是別人了解你的途徑。


申請美國counseling的碩士項目並沒有那麼難,北大背景+好好準備研究或實踐經歷+合理選校肯定能有心儀的申請結果的;而且職業目標偏重practice而非research的話,也可以考慮申MSW,選偏重clinical的項目。clinical psy的碩士項目就很少,而且一般也不會導向counselor的執照,更多是為繼續讀PhD準備的。

不過申請clinical/counseling psy的PhD,就確實很難啦,超級competitive(當然一些不給錢的招很多人的不太好的學校,錄取率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博士的話,除了PhD,還有一種是Psy.D,不過對兩者異同沒有特別地了解,就不亂說啦。

加油!


出國念臨床或者心理諮詢吧

也就是clinic psychology或者counseling psychology

臨床確實要求蠻高的,不過你可以申請諮詢心理學


推薦閱讀:

申請國外 PhD,選擇導師的時候,都有哪些「坑」需要留心?
已經工作的人如何申請出國留學?
研究生應該選擇去美國留學還是保研?
工業設計留學讀研,國家選擇方面,日本、德國、義大利、瑞士哪個比較好?
本科留學的推薦信應該請什麼人來寫?

TAG:心理學 | 留學 | 美國研究生 | 臨床心理學 | 心理學職業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