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賺錢,那麼誰在虧錢呢?多餘的錢從哪裡來?

在一個看錢的時代,多賺錢已經成為大多數人活著的目的,而且我們能看到有的腰纏萬貫,有的勉強糊口,但總的來說還是賺錢的,而且GDP也是增加的,那我就有疑問了,賺的錢是來自哪裡——印的?其他人或者國家的口袋?

ps:聽過一個經濟學家的一句話只有農業和製造業才創造了價值,是否意味著其他行業是在做財富的重分配呢?請各位多多賜教。


題主有個預設性的前提,那就是賺錢這件事,是個零和博弈,也就是說,賺錢在題主眼裡,就是賭場上的遊戲:帶進賭場里賭資就那麼多,我多了,就意味著你少了,賺錢的過程是把一部分人兜里的錢轉移到另一部分人兜里。

請搞清楚!經濟發展不是賭場上賭錢,賺錢不是零和博弈,而是正和博弈。

也就是說,經濟體中的每個勞動者,無論是從事生產、設計、創意、運輸、銷售、服務。。。,只要他們通過有效的勞動,而賺得的錢,都是在創造價值。而大家都賺錢的原因,是因為大家都通過勞動創造了勞動成果,要麼是產品,要麼是服務,有的是產品兼服務,然後把這些勞動成果彼此交換,形成各取所需的狀態,而錢這東西,就是大家為了交換彼此的勞動成果而創造出來的中介物。

如果不交換勞動成果,也就是說,沒有人去花錢,也沒有人為了掙錢去向別人提供自己的勞動產品,那這時候的錢就變得毫無意義。

而錢這東西,也就是貨幣,是個抽象的概念。我們日常所見到的錢,是這個抽象概念的具體表現,比如紙幣,是錢;硬幣,也是錢;外匯,是錢;黃金,在是錢的年代裡它也是錢。而這些具體的紙幣硬幣和抽象的貨幣,都是我們勞動成果的價值衡量工具。正因為我們都為社會提供勞動,提供創造力,使得我們的勞動成果為他人所需要,我們才會得到更多他人勞動成果的價值衡量工具:錢。然後我們會用賺來的錢,再去和其他人的勞動成果交換,得到我們自己想要的東西。

不知道這麼解釋,你明白了沒有。

---------------------------------------------------------------------

在一個看錢的時代,多賺錢已經成為大多數人活著的目的,而且我們能看到有的腰纏萬貫,有的勉強糊口,但總的來說還是賺錢的,而且GDP也是增加的,那我就有疑問了,賺的錢是來自哪裡——印的?其他人或者國家的口袋?

ps:聽過一個經濟學家的一句話只有農業和製造業才創造了價值,是否意味著其他行業是在做財富的重分配呢?請各位多多賜教。

回看了一下題主的補充說明,還想多羅嗦幾句。

錢,這東西到底是個什麼玩意?

恐怕是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東西。熟悉,是因為我們天天要用到它,人人離不開它。而陌生,恰恰是你之見到它的一個具象的形,和一個感覺上的作用,而無法真正了解到它的本質。

錢,是一個俗稱。學術上叫做貨幣。只有把俗稱的錢回歸到學術稱呼的貨幣,我們才能明白錢的本質。

形聲。從巾,敝聲。從巾表示與布帛有關。本義:古人用作禮物的絲織品

幣,帛也。——《說文解字》

也就是說,幣的本質,就是古人作為維繫人際關係的一種絲織品禮物,而加上一個貨字,就限定了貨幣是維繫貨物與貨物之間交換關係的一種物品,貨物交換就是買賣,維繫買賣關係的物品,就是錢了。

那麼,你說是錢重要呢?還是貨物重要呢?如果不讓錢去進行貨物交換,這錢還是錢嗎?

也許你說,我的錢也沒花,都存在銀行里呢,不還是錢嗎?而且還多了利息呢。

這就是錢的另一項延伸功能了,因為除了購買商品之外,錢還可以借貸給他人,把錢的購買功能暫時地讓渡出去,產生利息。這就是金融。

至於說為什麼錢借出就能產生利息?因為還是基於生產。絕大多數的貸款,目的是為了擴大生產,而生產能產生更多的收益,從收益中分出一部分來償還資金的讓渡人,是合理的,這促進了社會各方的共同獲益和向前發展。而這部分償還放款人的錢,就是利息。

而對於那些用於個人或家庭消費的貸款,由於個人或家庭是有其他經濟活動,可獲得收入,現在提前借他人的錢先來把未來的大額消費(比如蓋房子買傢具等)先辦了,然後通過未來的收入再進行償還,也是屬於合理範圍,只是每個借貸者都需要謹慎對待自己用於純消費的借款,要想到自己的本息償還能力,而不應該把自己、家人、放貸者置於危險的境地。

至於貸款,甚至借高利貸用於個人揮霍的,那已經是人生賭徒的範疇,涉及刑事犯罪,不在正常借貸討論範圍。

對於所謂的經濟學家說,只有農業和製造業才創造了價值,其他行業是在做財富的重分配。我不知道這位經濟學家是誰,只就觀點進行討論。

農業和製造業創造價值是沒錯的,但並非其他行業沒有創造價值。首先這個價值,有兩層含義,表面的含義是交換價值。你用合法收入去購買商品或服務,這種購買必定是建立在你的理性判斷之上,而不是肆意妄為地去揮霍自己的錢。那麼這種交易就能體現出真實有效的供需意願。如果不是基於真實有效的需求而發生的交換,比如那個著名笑話說兩個經濟學家花一個億買對方吃一泡屎從而創造了兩個億的GDP,謬論就出在了非真實有效的需求上產生出的交易。

價值在另外一個層面的含義,就是這位經濟學家說的農業和製造業創造價值,其他行業沒有創造價值。這個理論不稀奇,早在工業革命之前,歐洲就有重農主義學說,該學說不但認為其他行業沒創造價值,甚至連工業也被排除在外,認為只有農業才創造了價值,而工業、其他行業,統統不過是在農業基礎上進行的財富分配。這種觀點在生產力有限的情況下,貌似對的。而在21世紀的今天,顯然是早已過時了。因為今天的農業,早已不再是過去的原始農業,而是被工業化的農業,甚至可以說是成為了一種種植工業。而工業也不再是過去的大機器大工廠大生產大製造,開始轉向了精密生產製造,包括了高精尖的研發和設計。另外,由於生產力極度發達,人再也不是為自己或自家生產,而是為了整個社會去生產,這時,運輸、倉儲、批發、零售。。。等就變得非常重要,它們都不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至關重要的行業,都在創造巨大的價值。除此之外,金融業也在為社會生產去募集資金,為企業生產調集社會資源,同樣是在創造價值,而非價值分配。可見這位經濟學家說的話,實在是太落後了,完全跟不上實際情況的發展。

===================================================

因為有同學在下面留言問什麼是價值,就再多扯幾句。

價值這個詞,在經濟學裡已經被各方扯得越來越玄乎。但是實際上並沒那麼複雜。

經濟學派對價值至少有兩個對立的觀點,一派認為價值就是效用,比如你有一塊餅,在飢餓的時候,它的價值就很大,當你吃了幾塊餅之後,再見到餅就覺得這塊餅的價值沒那麼大了,也就是說,餅的價值隨著你的飢餓程度在發生變化。另一派就嘲笑前面這一派,物品的價值怎麼可能隨著你個人的心情發生變化呢?價值是不變的,它是這個社會生產這件商品的平均勞動時間所決定的,你不愛吃這塊餅,不意味著做這塊餅的勞動時間就無效了。

其實這兩派都有道理,也都在扯淡。一件商品的價值基礎,首先是它對人類有用。如果沒有用處,就不會產生需求,也就不會有人去生產這件商品,更談不上價值。所以,有用性是價值的根基,這誰也否定不了。

另外,商品的價值確實是由社會的平均生產時間來決定的,當我們今天生產能力因為自動化而大幅度提高後,一些以往很昂貴的商品,比如電腦、大型家電,就降低了成本,這也能從零售價格上體現出來。

也許有同學會用現在的物價上漲來反駁我這裡的說法,請不要忘記,你說的物價普遍上漲,是一個通脹的概念,這裡涉及的問題非常多,但不適合來討論商品的價值是什麼,而是更深層面的貨幣領域和經濟發展的範疇里討論的問題。

說到這裡,我已經把經濟循環、金融等常識性問題大致地說了一遍,應該對你怎麼認識錢是有所幫助的。

【如果喜歡我的答案,請打賞一個微信紅包吧:bean-sprout 】

http://w.url.cn/s/CzZyDUH (二維碼自動識別)


正經的回答,大家都賺錢了,實際上是生產效率的提高帶來的總財富量的增加。

比如說本來有一個人,自己砍木頭,打鐵製造農具,種糧,種菜,種水果,全部自己干,累的要死,但這麼多的技能,肯定也不咋地。管飽就不錯了。

後面在附近發現了另一個人,擅長種菜,一樣的地能比第一個人多種點,那麼兩個人就可以一商量,第一個人少種菜,第二個人多種菜,然後交換,然後在兩個人原有土地不變的情況下,兩個人都吃到了更多的糧食和更多的菜。

再後面有人擅長砍柴,有人擅長打鐵,有人擅長種水果,那麼在總土地和總付出時間不變的情況下,所有人可以得到的總的財富增加了。可以享受到更多取暖的木柴,更好用的農具,更多的糧食蔬菜和水果。

後面人越來越多,分工越來越細,生產率越來越高的時候,社會上的總財富就會增加,相應的,交換也會,國家或者銀行或者相應的市場組織機構就會印更多的錢或者其他一般等價物來滿足交換的需求,通過交換大家就都賺到了更多的錢。

所以其實錢數目增多與否不是大問題。關鍵是看,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是不是提高了。


所以會通貨膨脹啊


價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也就是說,人的抽象勞動創造價值。

其實就是,我們社會上的人,我們平時的工作都在創造價值,而不是轉移價值。所以不是我們賺錢了,別人就一定要賠錢。


你賺錢不花嗎?而且你所謂的錢只是一種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媒介,你掙錢的同時也要給與對方實物或服務。


對宇宙來說,什麼都沒變。


這是炎熱小鎮慵懶的一天。太陽高掛,街道無人,每個人都債台高築,靠信用度日。 這時,從外地來了一位有錢的旅客,他進了一家旅館,拿出一張1000元鈔票放在櫃檯,說 想先看看房間,挑一間合適的過夜。

就在此人上樓的時候,店主抓了這張1000元鈔,

跑到隔壁屠戶那裡支付了他欠的肉錢。

屠夫有了1000元,橫過馬路付清了豬農的豬本錢。

豬農拿了1000元,出去付了他欠的飼料款。

那個賣飼料的老兄,拿到1000元趕忙去付清他召妓的錢(經濟不景氣,當地的服務業也不得不提供信用服務)。

有了1000元 ,這名妓女衝到旅館付了她所欠的房錢。

旅館店主忙把這1000元放到櫃檯上,以免旅客下樓時起疑。

此時那人正下樓來,拿起1000元, 聲稱沒一間滿意的,他把錢收進口袋,走了……

這一天,沒有人生產了什麼東西,也沒有人得到什麼東西,可全鎮的債務都清了,大家很開心。

出處不知道是哪 但 道理應該差不多吧

貨幣都在流通

比如我是一個買百貨的

我買了一個iPhone手機

iPhone公司賺了我的錢 發給員工工資

員工需要生活日常用品 從我這裡購買

我賺了錢然後去買手機 (我有手機了為什麼還要買....)

那麼問題來了

員工賺了 我也賺了 公司也賺了 到底誰賠錢了呢?

其實不能說是賠 換一個角度

我把手裡的錢 去 換取了我認為等價的物品

那誰不是說

XX術的基本法則就是「等價交換"么.


排名靠前的問題,扯得有點遠了。舉個簡單的例子,了解一下為什麼GDP增長了,我們手中的現金卻沒有變。

小A是個建築工,辛辛苦苦一天搬磚能掙個100塊。於是他要放鬆一下,就拿著100塊去足療按摩消費去了。小B時足療師,辛辛苦苦為小A按摩了2個小時,賺到了這40塊,還有60塊被足療按摩室的老闆賺取了。小B用這40塊錢去買了個KFC的漢堡套餐,花光了40塊錢。那個黑心老闆,跑去地攤買了一個60塊錢的玉手鐲,回家糊弄老婆玩去了。

在上面那個故事中,如果算GDP怎麼算呢,就是100+100+100=300。因為小A為社會創造了100元的價值,小B也為社會創造了100元的價值,KFC和造玉手鐲的人也為社會創造了100元的價值。

但是鈔票還是100元。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就涉及到貨幣乘數了。

社會總貨幣量(M2) * 貨幣乘數 = GDP總量

在上面等式中,GDP增加,可能社會貨幣總量(M2)不變而貨幣乘數增加。因此題主的第一個問題可以解決了。就是GDP的增加不代表社會財富的平均分配,也不代表鈔票數增加了,有可能是因為鈔票流動的速度變快了

---------------------------------------------------------------------------------------------------

第二個問題: 為什麼說只有製造業和農業才能創造社會價值。

農業,又被稱作第一產業。製造業是第二產業,服務業是第三產業。

為什麼說只有農業和製造業創造社會價值呢?經濟學家也沒有說錯,因為只有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完成了一個資源分配的過程。在這個社會,只有什麼總量是一定的呢?答案就是資源。資源分為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其中不可再生資源諸如土地,金屬,才是最值錢的。

正因為資源總量是一定的,所以資源在分配的過程才會對一個國家有價值。關係人類生活最關鍵的「衣 食 住 行」都是資源再分配的過程。因此說製造業和農業才是國家經濟的基石

(後記:我個人不太喜歡說只有製造業和農業才能創造社會價值。這個說法有點太極端。因為目前來講,第三產業才是GDP的主體。而且也是遠遠超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產生的價值。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只有農業和製造業才是國家經濟的基石。)


一般來說,人們掙錢都是爭取比花錢多的,這樣金錢才得以積累和保存起來以供不時之需,或者安全感的需要,但也有例外,因為巨額房貸或者其他債務而疲於奔命就是一個例子,至於人一輩子為什麼要為金錢勞碌奔波,這是由金錢的社會屬性與功能決定的。

現如今社會與世界的運作能夠如此高效、發達,其實很大程度上與信用貨幣的出現與發展有關,它以國家的實力為擔保,被賦予了很多人類賴以生存的功用與價值,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事物得以用金錢估價、估值和交易,許許多多人與人之間金錢與物質、資產以及勞動的交易、交換都能夠因此而更加容易達成,貨幣也有儲值的功能,除去通貨膨脹,貨幣的功能與價值也是跨越時空的。

我們都是社會的一份子,各自做滿足其他人需求的事,同時也拿錢買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人們只要是做了對社會有利的事情,自然會要求得到一定回報,社會也會提供這種回報,這就是賺錢,人因為存在個人需求,自然要消費,當一個人賺的比他消費的多時,金錢就得以積累,消費的比他賺得多時,金錢當然就無法得到積累,以前積累的也會逐漸被消耗掉。


大家都在賺錢這句話也可以說就是「大家都在勞動」,錢不是關鍵,關鍵的是勞動,不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

體力勞動者或者說生產者通過他們的勞動和其他資產的結合帶來了新的產品,如新的食物,新的衣服,新的房子等等。

腦力勞動者或者管理者通過他們的勞動提高了生產者的效率,加速了新產品的生產。

所以,最終,通過大家的勞動,大家都在賺錢(創造物質財富),所以我們整個社會的物質財富豐富了,這不是一個「零和博弈」的過程,這是一個「正和博弈」的過程,參與這個過程的單位是不存在虧的,可能個人會因為物質財富的分配不均感到」虧「,但是總的來說社會創造的物質財富是增加的。

錢只是一個交易媒介,通過它你能更順利的用自己的勞動創造的」產品「與別人的勞動創造的」產品「進行交易,理想的情況下,錢(紙幣)的總量應該是與社會所創造的」產品「保持一致的,但是,由於我們對於生產的信息不可能完全掌握,所以可能導致貨幣的超發或少發,相應的導致通貨膨脹等情況。

在經濟學中,合理的通貨膨脹是有益的--它能通過價格傳導機制鼓勵生產者創造更多的「產品」,進而提高整個社會的福利。

關於誰創造價值這一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的論分工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一個沒有分工的情況下,一個工人也許全力工作一天連一枚針也製造不出來,而如果通過分工,第一個人抽鐵絲,第二個人將其拉直……分解成18道工序,那麼平均算下來每個工人就能生產4800枚針(詳見《國富論》--第一章 論分工)。的確,生產者創造了價值,但是,管理者通過合理的分工提升的生產效率也是一種價值創造,而且往往創造的價值不低,看看我們今天的社會和過去的生產力為什麼會有天壤之別,恰恰就是因為那些所謂的「不創造價值」的人的勞動創造的價值!

金融工作者通過他們的勞動把資本從富餘者手中借給需要資金的創業者

企業管理者通過他們的勞動將企業的工作合理分配,讓企業有效率,有活力,也是他們的創造,甚至,他們能通過鼓勵他人帶來價值--美國的「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的墓志銘就是--躺在這裡的人,能善用比他更聰明的人。

所以,價值的創造不在乎你是否是親自去生產的,而是你對於一個產品生產是否作出了自己的作用,試想一下,隨著科技的發展,當有一天,機器已經全部代替人的手工,比如農業和製造業全由機器操作,那麼,按你那位經濟學家的說法,是否人就已經不創造價值了?當然不是,只不過是價值創造的分工不同罷了。


有意思的問題,答一下。

在一個看錢的時代,多賺錢已經成為大多數人活著的目的,而且我們能看到有的腰纏萬貫,有的勉強糊口,但總的來說還是賺錢的,而且GDP也是增加的,那我就有疑問了,賺的錢是來自哪裡——印的?其他人或者國家的口袋?

ps:聽過一個經濟學家的一句話只有農業和製造業才創造了價值,是否意味著其他行業是在做財富的重分配呢?請各位多多賜教。

釋惑1:大家都在賺錢,那麼誰在虧錢呢?

要解釋這個問題,那麼首先需要釐清賺錢虧錢與收入支出的關係。

在充分市場的條件下,你開的價有人買就是價值實現。因為價格都是主觀的,不管價格多少只要成交了就認為在當時成交的環境下,是值得。所謂的賺錢和虧錢只不過是人的主觀意識,有時候賺的代價太大,有時候虧本才是撿大便宜。

從收入和支出的角度來講,在較短的周期來看應該都是平衡的,即貨幣總量是不變的。

但是這個角度來說這個社會的貨幣總量是一定得咯,那麼為什麼還有增長呢?

那就說明這個社會創造的社會價值總量是增長的,這就是是你接下來的問題,錢從哪裡來?

釋惑2:多餘的錢從哪裡來?

錢是為了方便人們進行物質交易而產生的,所以錢的絕對數量應該等於流動需求,也就是我們說的M0。

由於人類社會物質財富不斷創造,所以在交換的過程中錢的需求越來越多,所以錢就多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人們創造的財富超過了他們短期消費的水平,就產生了儲蓄,也就是M1貨幣總量。這些不流動的錢就多了出來。

所以有一撥人又開始研究滿足人類更高級的需求吸引人們消費。所以,這樣M1就有機會迴流到M0中去。

又過了一段時間,兩個地區開始出現主權貿易,我要買你的東西,你要買我的東西,這樣就出現了M2廣義貨幣。這些基本上都是其他國家的國債,反正我有你很多貨幣,我又不能花,你就簽一個白條,說這些錢就算你借給我的,你要花的時候直接跟我算筆賬就行了。但是還有一部分就通過工資、獎金等形式進入M1。所以錢就多起來了。

釋惑3:聽過一個經濟學家的一句話只有農業和製造業才創造了價值,是否意味著其他行業是在做財富的重分配呢?

這個經濟學家應該是很早很早以前教政治經濟學的,這個思想在當下應該是過時很久了。

這個論點的假設就是人類就是一個吃貨,除了吃就沒有其他需求了。如果這樣的話,他就把他自己給否定了。當人類需求不斷滿足的同時,會創造出更多的需求。馬斯洛需求層次原理說的很清楚了,雖然看似一個金字塔,但是越高級的需求層次所蘊含的價值越高,也就是越值錢。中國從1978年到2014年M0就從229.59億元人民幣增長到1168800億元,所以現在可以住房、買車、上網刷知乎。


通脹與稅收、交易收入。


吐血中…為了清晰點,記住這句話「真相就是人吃人」。

很多概念不清晰導致了有這麼一問。

錢、貨幣、財富、資源這些東西的概念清晰了的話,估計疑問就能去掉大半了。

還有GDP這玩意兒,用來衡量經濟繁榮程度本身就有它的硬傷(純消耗性的活動也產生GDP,比如兩個車子相撞,醫院和修車廠的活動都產生GDP)

題主的「賺錢」,在本質上並不等於「創造財富,創造價值」的過程。這兩者是有關聯但是絕不等價並且是有本質上的嚴格區別。

「賺錢」的結果,就是市場對參與市場活動這個模擬遊戲的玩家進行獎勵的結果。

在現有市場(matrix)內,創造價值的那批人,就是普通玩家,所謂的生產者,也就是生物鏈最底層的被吃掉的那群綠色植物…生產者是偉大的,這是為什麼北京要容忍那麼多低產的存在一般。以他們龐大的基數支撐,才能有上層建築。

他們唯一的天賦就是綠…哦,不,是葉綠體,他們就像勤勞的未覺醒玩家,那些被當成電池用的玩意兒…

這類存在,就是整個系統的能源,生態圈的基礎,市場的搬磚工。他們對整個遊戲,生態圈,市場的了解完全出於直觀的假想——甚至不會想到這個遊戲,生態圈,市場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他們兢兢業業地生存,勞動,靠生產交換他們意識內的「生存必需品」——不想被刪除就得依照系統的意志維護系統運行,不想滅絕就得依照自然意志傳宗接代給高級生物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來源,不想被人類社會拋棄就得為了繁衍活動買個一百平付出終身的勞動⊙▽⊙好噠,說完這類存在,出賣從意志到肉體換取生存的存在——甚至不問為什麼要生存的低等生物,咱們也該說點高級的以便讓題主理解「賺錢」是怎麼個回事。

更高一級的,就是那些覺醒者墨菲斯那類玩家,豬馬牛羊這類食草動物,還有傳說中的「公務猿」為代表的各類「牧羊人」。哦,這個就是題主大腦內不能理解的,不產生價值但是賺錢的那批啊…

是吶,但是人家賺錢一定要創造財富?墨菲斯的存在一定要死忠第一個母體么?食草動物一定要自己光合作用才能生存么?這是赤裸裸的捕食和獵殺!理想狀態下,無和諧政府確實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但是不能否認,政府在現階段的人民覺悟下,還是有其存在的正面意義的╮(╯▽╰)╭這就是題主說的,參與財富的分配活動→_→實質上,有兩種策略爭取生存資源「勞動生產」和「暴力掠奪」——這裡,把商人和搞政治的那類,只要不直接靠自身的勞動和服務且只參與分配過程的人,都視作暴力掠奪,不過是智商與信息還有思想跟軍隊這些形式不同的軟暴力或者硬暴力罷了。這類人選擇用自身的比較優勢(智力或者資源或者老爸是李剛),不從事生產活動,但是能在交易活動中,獲得市場的偏愛。也就是說,乾的活附加值比生產者要高。

這裡就差不多能回答題主的問題了,這些人不產生價值,但是能生存——往往比生產者生存得好得多,為毛這樣?那是因為這個群體是人民幣玩家,食草動物天生就是吃草的(當然,也要被更高級別的食肉動物吃),投胎成二代或者天賦技能比人牛逼,後天領悟而修道成牧羊人——總之人家就是開掛了。

當然,這還不是最牛逼的。更牛逼的那類,人家自帶屬性,法國人,尼奧(救世主),重生後的特工史密斯,熾天使防火牆,雙子星等等…這個大概等於大象鯨魚老虎獅子之類的吧,都各玩各的,各有各的牛逼之處,市場環境下不太好找這類人…或許接引准提釋迦牟尼耶穌基督老子開普勒愛因斯坦歐拉納什圖靈弗洛伊德馬克思尼采這類奇葩吧——要麼牛逼到可以不跟你玩同一個遊戲,要麼牛逼到重新定義你所理解的世界,總之,他們都有個共同點,有無數的信眾或者非常長的食譜…他們「奉天道之旨意」行個人之私慾。這類存在的牛逼就是「題主你要賺錢活著才有意義」「你要相信政府」「信我得永生」「你就是我的食物」「打完地主的新中國就沒有剝削和壓迫了」他們給題主定義了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告訴你應該這麼活著,然後你就相信了。所以題主不想做光榮偉大的生產者,其實對個人是有進步意義的。

這不是最牛逼的,最牛逼的還是工程師和先知,天道鴻鈞,還有天大地大無物不食的,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真正爺們,貝爺。

沒有工程師,就不存在母體,鴻鈞就是天道本身,至於貝爺?沒有貝爺,生物圈不過一個獅子老虎鯨魚大象,你吃不了我我也吃不了你的無聊乾瞪眼遊戲罷了╮(╯▽╰)╭


記住一句話,萬物生長靠太陽。


財富的來源:糧食、各類能源和礦藏——所以說,財富是來自太陽~


想了半天還是決定回答一發,雖然估計這個答案不會被很多人看到。

我覺得不應該嘲笑題主,老實說在我沒有接觸過任何一本哪怕是娛樂性質的經濟學書籍的時候我也想過這樣的問題。

一開始對於大家為什麼都能賺錢產生疑惑,錢是哪裡來的呢?然後有一天我自己醒悟了,人類所得都是從大自然而來的啊,原來我們一直在索取,嗯,跟回答這個問題的很多人的想法一樣。還有以勞動價值論論來論去的,「只有農業和製造業才能創造財富」,古代的封建君主也是這麼想的,對了,還有改革開放前計劃經濟時期,投機倒把屬於犯罪。

時代是發展的,這是一定要注意的一點,斯密的勞動價值說是在18世紀後期英國剛剛轉型為工業國的時代提出的,認為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他的學說對於英國當時的轉型,社會分工的發展等是有很大意義的,並不是說到了21世紀你還應該抱持這個觀念,只有勞動才創造價值,其他人都是不勞而獲。

馬克思在19世紀中期提出的剩餘價值學說,資本是追求剩餘價值的價值,然後描繪了一整幅產業、商業和金融資本家瓜分產業工人和農民剩餘價值的社會圖卷,但你得知道那個時候是英國「倒下的40年代」,當時的社會現實的確在某種程度上是符合馬克思的學說的,並不是說到了今天你還得這麼想,他老人家自己也說「真理是相對真理走向絕對真理的永無止境的過程。」啊。

歸根結底,在考慮經濟學的時候,請把錢這個概念拿開,當然貨幣市場確實是跟錢有關的。但錢只是一層面紗,只是為了交易和作為價值尺度的需要。

經濟學最終關心的是什麼,是人們的效用問題,什麼是效用,簡單來說就是「好處」。生產當然可以給人們帶來「好處」,因為物質商品增多了,但只有生產可以,交易不可以嗎?不,一筆交易只要是自願的,雙方的效用肯定都增加了,記住,這是商人獲利的原因,不是什麼榨取工人價值。金融業可不可以呢?當然也可以,不說金融對於集資建設大型項目的決定性作用,單就個人而言,單就保險和儲蓄貸款而言,你沒有從中獲取好處嗎?保險化解了你的風險,使你更加安心了,沒有儲蓄貸款,你就無法合理安排自己的收入和消費,飽一頓餓一頓。你沒有從政府中得到效用你只交了稅養了一群食肉者么?當然不是,政府對於公共品,國防安全保護法律維護,其他公共品提供,比如教育醫療科研救災等等你只是太容易忽視了,

這些活動都增加了人們的效用。你可以看看關於美國的GDP由什麼推動這個問題,現在農業的總產值只佔不到10%,製造業只佔28.4%,其餘的全是一些你們認為「不創造價值」的人所創造的。

是不是所有這一切其實是我們地球母親的支出呢,當然不是。我們對於物質的需求其實是很少的,技術進步才是經濟增長最決定性最關鍵的因素,當然這其中有分工的作用,不想說太多太長了。就像泥土,農業時代我們只能用來種地收穫糧食,工業時代我們可以從泥沙中獲取建築材料和工業原料,信息時代我們甚至可以把其中的重要成分硅做成電腦晶元,這些物質不同的存在形態,其中所謂的「價值」差距多少?技術才是關鍵,我們賺錢在於我們以前只能種地,而現在可以做晶元了。而我相信科學越進步,對環境的負擔其實是會越小的。

這個問題展開來實在太大,倉促寫完,肯定有不少毛病,但我還是希望知乎能夠有更多專業的回答。


說那句話的經濟學家估計畢業證是買來的。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你要理解:錢只是財富的單位。只有先拋開錢的概念, 你才能真正理解這個社會的生產過程。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把整個社會簡化一下,有農民A,B,C,商人D

好了,假設現在社會中只有農民ABC,他們每天能生產一斤大米。然後我們就能理解為:社會生產總額為3斤大米,日人均生產力為1斤大米。然後這時候農民們表示光吃大米好膩,不如種點別的,C表示他能種玉米,然後C就和A和B商量好,他去種玉米,然後拿玉米跟AB換大米,AB興高采烈的表示同意。然後C就屁顛屁顛地去種玉米了,然後發現自己每天能收一斤玉米,當他們進行交易的時候,A和B表示他們每天吃半斤大米就夠了,經過談判,他們決定用1比10的比例交易,也就是一斤玉米換十斤大米。這時候,我們就有社會生產總額為:兩斤大米,一斤玉米。如果全部轉換成大米,則總額為12斤大米。人均生產力為:4斤大米。

繼續,現在又假設,ABC三個農民離得很遠很遠,他們沒辦法交流,以至於交易也無法完成,人均產量一直維持在1斤大米好多年,商人D出現了。商人D不喜歡種地但是喜歡旅遊,他發現一個規律,農民每天只能種一類東西,大米或者玉米,但是他們必須有大米才能活下去,所以沒人願意種玉米。然後他就去和農民C交流,說服他讓他去種玉米,然後他用自己的大米和他換。C一想可以啊,這樣我既可以吃大米又可以吃玉米了,那換吧。但是商人提出他只願意接受1比1.5的交易比例,他自己也需要留一些大米,C想了想,反正對他來說也不虧,對農民C來說只要不低於一比一都不會虧本的,畢竟都是付出了一天的勞動量。然後商人就用一斤的大米換了六兩的玉米。然後C拿著六兩玉米去到A和B那兒,跟他說你們想吃玉米伐啦,A和B說他娘的想了好久了,給哥門兒來點。商人說一斤大米只能換一兩玉米。倆農民想了想,我每天只需要吃半斤大米就夠了,剩下的都換成玉米吧,然後A和B一共用一斤大米換了半斤玉米。現在我們又有了新的狀態,社會總生產力為:2斤大米,一斤玉米。按照最後的交易市價,可以折算成12斤大米。人均生產三斤大米

到這裡,我們可以做一些基本的分析了。首先,從大米過渡到玉米的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理解成生產技術的提高,或者是創新,很明顯,由於人們對於新的事物有更高的偏好(preference,所以他們願意用很多的低級產品(大米)高級產品(玉米)。而這個偏好的差異,就是價值增加的根本原因-3斤大米---》12斤大米。總結成一句話:生產力的提高會創造額外的財富。

但是現在問題來了,我們知道在現實世界中,不是每個人都能夠製造高級產品,而且有時候低級產品是必需品,即沒有了他就活不了的產品,所以很難出現農民們花半天時間種玉米半天時間種大米的情況(你能想像農民大哥上午種田下午去造飛船么)。所以他們需要交易,即分工合作

由第一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當人們可以自己無障礙的進行談判(Bargain)的時候,分工合作順利達成了,但是,現實生活中實際上是像第二個故事一樣的,人們很難交流談判,即談判需要花費很高的成本,這時候商人D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D不從事生產,但是不代表他不勞動,他的勞動就是負責溝通和談判。沒有D,交易無法完成,有了D,交易就能完成了。用第一個故事裡交易後人均產量4斤大米減去第二個故事中的交易後人均產量3斤大米,我們發現了一個一斤的差額。這個差額,就是商人的利潤,而對於農民來說,這就是交易的成本。有人就說了,商人動動嘴皮子,跑跑路,花不了一天時間就掙了這麼多錢,農民怎麼會願意呢。這時候你要知道,人的活動是受到利益驅使的,人們也許會覺得商人心黑,但是交易一定會繼續,因為有交易,社會的生產力就能提升,沒有交易,就沒有提升,只要人們覺得這個提升大於交易成本,他們就會選擇和商人合作。

這兩個簡單的故事闡述了最基本最基本的商業社會原理,把大米和玉米稍微換一下,你就能理解社會中很多問題。


誰虧了?地球虧了,你現在用的一切東西都是使用地球資源生產出來的,等到沒資源了,錢也只是廢紙一張罷了


我來舉一個例子:買房哥有錢想住好房子但是自己不會蓋,賣磚哥會燒磚但是也不會蓋,蓋房哥會蓋房但是沒錢買磚。於是銀行來了,銀行貸款給蓋房哥10萬元並約定好利息2萬。蓋房哥花了10萬從賣磚哥手中買磚然後花了幾個月的時間把房子建好按照市場價賣給了買房哥獲得了18萬元,最後連本帶利歸還了銀行12萬自己純賺6萬。加上銀行賺的2萬和賣磚哥賺的10萬在這個交易鏈中一個產生了18萬的利潤。雖然買房哥的18萬被他們賺走了,但是買房哥的房子市值還是18萬,僅僅是現金變成了不動產,買房哥沒有賠錢。因此在大家都沒賠錢的情況下有人賺了錢,這部分其實就是創造出來的價值-房子。如果國家裡就他們幾個人,然後這個交易正好從年初開始到年末結束,那麼這套房子的價值就是他們的國內生產總值,也就是所謂的GDP。看懂了嗎?


錢什麼的都是表象,說白了是名義貨幣,政府隨便印;但是印多了就會通脹,所以還是要看剔除掉通脹或通縮後的實際貨幣——或者說實際貨幣用來衡量的財富。當前排名第一的答案貌似是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事實上高度的分工還會帶來產業空心化,一國對經濟危機的抵抗力降低等問題,暫且不表。

《資本論》的觀點是,只有生產性勞動才能創造財富,其他產業不過是剩餘價值的再分配。比如銀行,向工廠貸款收利息,利息哪來?工廠造產品賺了錢,分一部分給銀行。運輸業,服務業等等,都是這樣。不可或缺又不創造價值。

手機碼的,回頭再補。


推薦閱讀:

大學到底是學習重要還是賺錢重要?
如何掙夠人生的第一個一千萬?
學生黨怎麼賺錢?
哪些靠譜的方法能在十年內賺 3000 萬?
p2p從業者為啥這麼賺錢,以後發展如何?

TAG:賺錢 | 經濟學 | 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