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代爾三角」理論說貨幣政策獨立性、資本自由流動與匯率穩定這三個政策目標不可能同時達到,為什麼?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蒙代爾三角」中三個頂點的概念:

1、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貨幣政策制定的出發點是調節國內經濟,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是指本國的貨幣政策發揮作用的過程能夠不受國外資本的干擾,自己的事情自己獨立干,不要別人摻和。

2、資本自由流動:資本自由流動,是指國內外的機構或個人在無需國內政府批准的情況下就可將投資資金匯入國內或匯出國外,並可按官方匯率在本幣與外幣間自由兌換。(自1994年以來,中國政府已允許商品和服務進出口方面的人民幣與外幣的自由兌換,但人民幣還沒有實行完全的自由兌換)

3、匯率穩定:即就是實行固定匯率制度,匯率在允許的波動範圍內保持穩定,超出了範圍央行就會實施干預。穩定的匯率制度,對本國的進出口貿易發展有著正向的作用。

貨幣政策的遠期指標有兩個:利率和貨幣供應量。由於貨幣供應量會對利率產生影響,故在此處僅針對利率進行分析論述。

  1. 保持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資本的自由流動性:假如本國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那麼由於貨幣供應量的減少,利率(理解為貨幣的價格)便會升高,對於國外的自有資本便意味著套利空間。外幣想要購買本幣,那麼在供需機制下,本幣便會升值,匯率就無法穩定。如果此時央行想要穩定匯率,那麼必須增加金融市場上本幣的供應量,這與原本的貨幣政策背道而馳,反之同理。因此,如果想要保持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資本的自由流動性,那麼必須放開匯率,實行浮動匯率制。
  2. 保持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穩定的匯率:假如本國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那麼由於貨幣供應量的減少,利率(理解為貨幣的價格)便會升高,對於國外的自有資本便意味著套利空間。外幣想要購買本幣,那麼在供需機制下,本幣便會升值,匯率就無法穩定。所以為了穩定匯率,必須限制資本流動,實行外匯管制。反之同理。
  3. 資本自由流動和穩定的匯率:假如本國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那麼由於貨幣供應量的減少,利率(理解為貨幣的價格)便會升高,對於國外的自有資本便意味著套利空間。外幣想要購買本幣,那麼在供需機制下,本幣便會升值,匯率就無法穩定。如果此時央行想要穩定匯率,那麼必須增加金融市場上本幣的供應量,這與原本的貨幣政策背道而馳,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消失。反之同理。

蒙代爾不可能三角:

在這個三角中,對於完全的貨幣政策獨立、資本自由流動、固定匯率,只能同時實現兩個,即取一邊,拋棄一角。


三元悖論是由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就開放經濟下(閉關鎖國的國家不計討論)的政策選擇問題所提出的,其含義是: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條件1),匯率的穩定性(條件2),資本的完全流動性(條件3)不能同時實現,最多只能同時滿足兩個目標,而放棄另外一個目標。

假設:把貨幣視為商品,利率政策為唯一的貨幣政策,不考慮貨幣供需政策,利率理解為貨幣價格,匯率理解為本國貨幣與他國貨幣的交換價格,以便於下面的解釋。

1和2成立,即本國獨立制定貨幣政策,同時本國貨幣價格穩定,貨幣便不具有套利空間,資本不流動;

1和3成立,貨幣政策獨立,資本流動,存在套利空間,本國貨幣價格不穩定,匯率不穩定;

2和3成立,貨幣完全流動,本國貨幣價格穩定,基本上很難根據本國經濟情況來實施獨立的貨幣政策對經濟進行調整,最多是在發生投機衝擊時,短期內被動地調整本國利率以維護固定匯率。可見,為實現資本的完全流動與匯率的穩定,本國經濟將會付出放棄貨幣政策的巨大代價


之前的答主都採用文字描述,其實如果要清晰有邏輯的回答該問題,那麼公式的曲線圖像的推導是必不可少的。

一,從LM-IS模型開始

蒙代爾-弗萊明模型是基於封閉經濟下的LS-LM模型基礎上推導而來,其中LM與IS曲線都畫在以產出(收入)Y為橫軸,利率i為縱軸的坐標系裡,如圖:

IS曲線代表商品市場的均衡,由幾個公式聯立而來:

1.Y=G+I+C+NX這個公式含義是產出由政府開支,投資,消費,凈出口(國際貿易餘額)四個因素決定。

2.C=a+bY表示消費是收入(產出)的線性函數,收入越多消費越多。

3.I=e-di表示收入是利率的線性函數,利率越低投資越多。

4.NX=q-t Y+nE表示國際貿易餘額與匯率E成正比,此處E為直接標價下匯率,含義為貶值增加出口。與收入(產出)Y成反比,t為邊際進口傾向,含義為收入越高,進口越多。

聯立這四個公式,得到

Y=G+e-di+a+bY+q-t Y+nE

把這個公式簡化處理一下,將外生變數G,c,a,q合併為自主性支出A,移項將i表示成Y的函數得到:

Y=frac{A-bi+nE}{1+t}

這個公式就是開放經濟下的IS曲線。財政政策將影響自主性支出A使曲線移動進而影響產出。

LM曲線代表貨幣市場的均衡,其公式如下

M^{d} =kY-hi= M^{S}

.其含義是貨幣需求由交易性動機和投機性動機決定。交易性動機表示為貨幣需求與收入成正比,預防性動機表示貨幣需求與利率成反比。移項將i表示成Y的函數得到:

i=frac{kY-M^{S}}{h}

這個公式就是一國的LS曲線。貨幣政策將影響貨幣供給Ms使曲線移動進而影響利率。

以上是完整的LM-IS模型,想了解進一步的細節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學習,比如LM曲線中的流動性陷阱,古典區域等等,這裡不多做討論。

二,國際收支的影響

為了描述開放經濟下的國際收支平衡,我們引入BP曲線。

(nE-tY)+omega  (i-i^{*} )=0

左邊的括弧代表經常賬戶餘額,右面的括弧表示資本賬戶餘額,其中i為國內利率水平,i星號為國際利率水平。omega 為資本流動程度,其範圍為零到正無窮。如果一國的國際收支均衡,那麼資本賬戶與貿易賬戶之和為零,等號成立。

下面就可以討論三元悖論中三角形的三個端點了。

1.資本流動程度omega 為零則資本完全不流動,其含義為國內外的利差不會引發國際投機資本出於套利目的的流入流出,該國的資本市場是獨立封閉的,此時利率平價完全不成立。omega 為正無窮表示國內外微小的利差將迅速引發國際資本流動。資本的套利均衡將國內利率牢牢的釘在國際利率水平上。

2.匯率制度:在固定匯率下,任何匯率的變化都會導致央行動用外匯儲備在市場上進行公開操作將匯率維持在固定水平。

3.貨幣政策有效性:貨幣政策有效,意味著央行可以通過調整貨幣供給Ms來影響經濟體的最終產出水平。

三,三元悖論的推導

三元悖論,即貨幣政策有效,固定匯率,資本自由流動不可同時發生。應當理解為,一項成立時,其他兩項不能同時成立。簡要證明如下

1.資本完全流動,固定匯率的條件下,貨幣政策無效

第一步,初始條件下一國產出位於Y0,即LM0曲線與IS曲線的交點。央行執行擴張性貨幣政策試圖提升Ms以增加產出。於是LM曲線右移到LM1,一國達到新的產出Y1,同時利率下降到i0。

第二步,由於i0低於世界利率i*,該國會發生資本流出,Ms下降。LM曲線將左移回LM0處,產出也回到初始的Y0處。央行的貨幣擴張政策並沒有擴大產出,貨幣政策失效。

2.資本完全流動,浮動匯率(也就是無法維持固定匯率)的條件下,貨幣政策有效

第一步,同上,初始條件下一國產出位於Y0,即LM0曲線與IS曲線的交點。央行執行擴張性貨幣政策試圖提升Ms以增加產出。於是LM曲線右移到LM1,一國達到新的產出Y1,同時利率下降到i0。

第二步,由於i0低於世界利率i*,該國會發生資本流出,外匯市場上本幣供大於求,本幣貶值。出口受到貶值刺激而上升進一步使IS曲線右移,產出水平由Y1上升到Y2。央行的貨幣政策成功提升了產出,貨幣政策有效。

3.資本完全不流動,固定匯率的條件下,貨幣政策無效。

第一步,同上,初始條件下一國產出位於Y0,即LM0曲線與IS曲線的交點。央行執行擴張性貨幣政策試圖提升Ms以增加產出。於是LM曲線右移到LM1,一國達到新的產出Y1,同時利率下降。

第二步,此時產出水平高於均衡的產出水平,在不採取措施擴張支出的前提下,該國只能通過進口商品以將產出提升到Y1,此時出現了經常賬戶逆差,從而使本國貨幣面臨著貶值壓力。為了維持固定匯率,央行需要動用國際儲備,賣出外幣並買入本幣,這就使本國市場上Ms降低,LM曲線又回到LM0處,貨幣政策無效。證明完畢。


經濟學家向松祚是蒙代尓的學生,這是他對此的解釋:"蒙代爾不可能三角"的運用和濫用


都說得這麼專業,那我說點不專業的吧。

假設如下:

A.匯率政策比作個人主見,獨立的匯率政策就是完全堅持自己的主見和目標;

B.資本自由流動比作和別人做生意,完全的資本自由流動就是生意非常好,每個人都想和你做生意;

C.匯率穩定就是你製造的商品價格一直處在你期望的價位上。

案例:

1.一個很有主見的商人在市場上和別人做生意,他想賺很多的錢,那麼他要將自己的產品出售給其他的商人,賣的越多,距離他賺錢的目標就越近,但是,想讓所有人買你的產品,憑什麼?降價唄,於是你就犧牲了產品的毛利率,降低了價格;(因為堅持A和B,所以C被改變了)

2.如果這個商人想賺錢而且堅決不願意迎合其他商人的意願降低價格,那麼和他做生意的人必定會大大減少;(因為堅持A和C,所以B大大減少)

3.再如果,商人如果要在產品價格不降的情況下還要維持大量的交易對象,那麼或許最好的方式就是各種形式的回扣和利益回送,那麼就侵害了自己的利益了。(堅持B、C,影響了A)

當然:蒙特爾三角的建立者蒙特爾先生本人也說過這理論知識針對當時的德國、美國和日本三個擁有最強有力貨幣的國家而言相對適應性比較高。而中國缺乏成熟的資本市場和風險對沖工具,完全開放市場必將受到資本發達國家大量投機力量的侵害,所以中國資本流動性要限制,不管是國家財富還是股民財富,別人來搶錢,你不給他搶很正常嘛,都說國家阻礙經濟自由發展、資本自由流動,但是在他那個位子上總是會這麼決定的,除非你證明開放了能給他帶來多大的好處,大到所有損失的外匯、物價上漲、投機資本增加對人民對市場的影響,國家政策維穩是核心,脫離控制的,統統不要,這是執政者的立場。

總之,我們還不夠強,論論和經驗都不足,也沒有和人家玩的技術和武器,就不要搶著要RPG來玩了。都說有泡沫要戳破,戳破了死人了重不重要?其實很多學者總

我這個例子純粹是幫助理解三者的不可共存性或者說很難共存,看看就好。


簡言試答:

1,外匯兩個賬戶:往來賬和資本賬,往來賬主受產品性價比影響,資本賬主受利息差影響。兩個賬戶是分析基礎,兩個賬戶變動既是匯率變動的因,也是匯率變動的果,是動態過程。

2,假設三者同時成立,貨幣政策獨立,資本完全流動,匯率穩定。匯率穩定表示往來賬戶基本不受影響,因為產品性價比沒變。貨幣政策獨立意味著利息差會發生變動,利息差變動則會導致資本流動,影響資本賬戶。這種情況,往來賬戶不動+資本賬戶動=外匯賬戶動,則匯率有變化要求。由匯率穩定推導出匯率不穩定,所以三者不能共存。

3,發達國家路徑:貨幣自主,資本流動,匯率浮動。很多新興國家曾經嘗試挑戰三者共存,結果幾乎無一例外因外匯干預耗盡外儲而放棄固定匯率制度(參照97年亞洲金融危機)。香港模式:資本流動,匯率固定,無貨幣自主。中國模式:貨幣自主,匯率固定,資本管制。

4,三角之我見:1,貨幣自主很重要,因為熨平經濟周期就靠它。2,匯率穩定個人認為也很重要,國際購買力水平維持穩定對貿易和民生都有若干好處。3,資本流動在自由經濟下重要,但往往資本流動是補刀客的角色,會加大經濟過熱和過冷幅度,讓人難受。很多新興國家,飛速發展的時候全球資本湧進去,把它捧上天,推高各種泡沫。一旦經濟失速下滑,恐慌拋售,急劇壓縮流動性,經濟金融硬著陸,留下一堆爛攤子,收割這些國家幾十年的辛苦成果。可能個人偏向穩定發展而非大起大落。


將標準的IS——LM模型引申為資本完全流動情況下的開放經濟分析,有個特殊名稱,即蒙代爾——弗萊明模型。

在資本完全流動的情況下,些微的利差引起資本的巨大流動。在固定匯率制下,由於資本的完全流動,中央銀行無法獨立實施貨幣政策。要了解為什麼,就假定一國打算提高利率,它採取緊縮貨幣政策,利率就會上揚。全世界的資產組合持有者立刻就會將其財富調撥過來,從新利率中賺取利潤。其結果是大量資本流入,國際收支出現巨額盈餘;外國人設法購買國內資產,使得匯率升值,迫使中央銀行進行干預,以維持匯率固定不變。它購買外幣,放出本國貨幣。這種干預使本國貨幣增加。結果就是最初的貨幣緊縮被逆轉了。當本國利率已經被壓低回到初始水平時,這個過程才告結束。

換言之,一個小的利差引起了足夠大的貨幣進出國內外,完全淹沒了可以得到的中央銀行的儲備。避免匯率下跌的唯一途徑就是讓貨幣當局消除利差。

結論就是:在固定匯率制和資本完全流動條件下,一國無法獨立運用貨幣政策。利率無法背離那些在世界市場上通行的利率水平。實施獨立貨幣政策的任何嘗試都會導致資本流動,並因而需要干預,直到利率重新回到與世界市場上的利率相一致為止。·

以上答案參考自多恩布希的《宏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 (豆瓣)


我不是學院派,我從通俗的角度回答。

所謂獨立的貨幣政策、自由的資本流動和固定的匯率不可兼得,本質是一價定律的體現。

如果在沒有金融資本流動,只有貨物交換和貿易的世界,這個不可能三角就被等同於:自由貿易和不同區域間的物價水平和固定匯率不可兼得。

舉個栗子,最近的港幣,因為我也參與了交易(老子虧錢的,貢獻給香港人了。別打電話報警了。)。

美聯儲加息,導致全球範圍內的美元定價資產的收益率提高。

港幣的英文名是HongKong Dollar(真裝逼),你拿著港幣就可以到香港的金管局去換美元的。

所以,按道理來說,港府這時候為了保證港幣和美元的匯率不變,就必須同時升息。

否則會出現什麼情況?套利(用港元借貸投資美國債券)、擠兌(我幹嘛還要港元?)等等。。。

而這時候港府是不想加息的!要知道去年香港的GDP只有2.5%。

貨幣政策、自由的資本流動和固定的匯率不可兼得。

所以我就賭港幣會和美元脫鉤。

最後我想說的是(無意冒犯政策妄議國事,只是個人看法),現在在這個全球資本價值重估、波動加大的局面下,進行人民幣國際化,是十分冒險的。

中國央行可能會因為為了維護匯率穩定(「骯髒浮動」),而付出巨大的代價。


首先解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以我的理解,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是說央行能夠通過使用貨幣政策來調整社會的貨幣供應量,並且完全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擾,根據蒙代爾的最優指派理論,貨幣政策用於實現外部平衡,也就是國際收支平衡。

資本的自由流動是指國外資本自由流入流出一國,數量和頻率不受該國限制。

匯率穩定就是說固定匯率制度。維護固定匯率制度是需要央行不斷在外匯市場上進行買賣外匯和本國貨幣的。

當資本完全自由流動與匯率穩定這兩個條件同時成立時,假設當外匯大量流入本國,那麼央行就需要被動的不斷投放貨幣,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外匯占款,通過貨幣政策釋放出來的貨幣將被用於穩定匯率,不能通過貨幣政策去調整整個社會的貨幣供應量,所以貨幣政策失效。

貨幣政策獨立性與資本自由流動這兩個條件同時成立時,由於央行已經沒有手段(最優指派理論)去干擾外匯市場,所以匯率會根據供需關係等因素髮生改變,即浮動匯率制度,所以匯率不穩定。

貨幣政策獨立性和匯率穩定成立時,同樣由於央行已經沒有手段去干擾外匯市場,但同時又想保持匯率的穩定-即避免本幣或外幣的過度需求(供給),就只能限制資本的流動,以達到供需的平衡,保持匯率的穩定。

以上就是對這個問題的粗略解釋,當然細化的話還有很多假設以及限制條件在裡面,如果需要了解的話,還是去翻閱相關文獻為好。


資本自由流動的話 是不可能保持匯率穩定的 理由如下 一旦開放資本流動 國家之間利率的不一致 會導致套利行為 套利行為又會導致匯率波動 關於匯率波動的影響因素和決定因素有很多 套利的存在是其中之一 該理論也被稱為利率評價理論。

因此資本自由流動和固定匯率之間只能選擇一個。

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是一國絕對不能放棄的,如果一個國家對經濟運行失去控制,後果不堪設想。

要實行獨立的貨幣政策 保持一國對利率的控制 不讓利率失去當局的控制 就要限制資本自由流動 我國就是這樣的例子。

不過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提上日程,我國也在逐漸開放資本管制 一定程度上實行匯率自由浮動 但不放棄匯率管制 也叫骯髒浮動。


這個問題下的三個主體:

1.貨幣政策-------------&>經濟體內部的增長,貨幣的生產問題

2.匯率的穩定---------&>經濟增長附屬物的交易價值(價格)的問題

3.資本的自由流通--&>內外部經濟互動有效性的問題,體現需求是不是能有效實現

以貨幣政策是經濟調節的手段,而這個手段對外部和內外交互產生影響,需要面對2和3,也就是以什麼樣的效率和價格出售

目的:貨幣政策(產出) 匯率(價值)

手段:資本兌換(流動性,需求實現度)

那麼在緊縮的貨幣政策下,可以簡單理解為貨幣產出減少或者社會產出減少,使得它們在市場上有升值的需求,價格要上升。為了保持價值不變(價值被市場低估,存在套利空間,會增大外部置換貨幣或者產品的需求,使我們減少產出的目標無法達到),我們需要採取犧牲流動性和效率的方法壓制需求,增加這種需求的成本。

同樣的條件下,如果我們現在想要保證流動性和效率,也就是產出減少時,大家還能根據市場情況自由交易,那麼根據供需,產出價值增大,價格上升,那麼就要犧牲價值和價格的穩定。如果保持原有價格,而交易的流動性和效率不變,會增大對產品的置換需求,使內部產品增加,達不到減小的目的。

上面是內部與外部交互的效率問題,是以供給側為中心

下面以需求側為中心,也就產出為交易服務,受交易支配。

因:貨幣政策(產出)

果:匯率(價值) 資本兌換(流動性,需求實現度)

還是用上面的例子,假如產出減小,價值升高,置換貨幣的需求增加,然而流動性無障礙,需求是可以被滿足的,反過來增加了本幣供給,減產失敗。產出變化最終無法自我實現。

如果這個因果變動關係不基於產出,而是基於交易,基於交易的價格/值。

因:匯率(價值)

果:貨幣政策(產出)

假如某天世界突然變了,所有人都覺得本幣被低估了,也就是貨幣或者產品其實更有價值,購買的需求增加,在流動性和效率不變的情況下,需求都會被滿足,貨幣產出無法保持不變。


推薦閱讀:

比特幣的價值來源和信用支撐在哪裡?
2014 年 11 月 22 日的中國央行降息將對房地產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
廣義貨幣 M2 今年擬增長 13% 意味著什麼?
央行擴張其資產負債表的代價是什麼?
如何理解貨幣政策中的「結構性釋放流動性」?

TAG:經濟學 | 匯率 | 宏觀經濟學 | 金融 | 貨幣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