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是怎樣的一個城市?


謝邀,為什麼邀了這麼久我今天才看到淚流滿面。

維也納是怎麼樣的一個城市!這個問題可以有幾個不同的層面。首先是維也納自身的形象,其次是維也納在德意志的形象,第三是維也納在中歐的形象,還有一個就是維也納在歐洲的形象。

我們來分開談談。首先是維也納自己怎麼看待自己。維也納是自己覺得自己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但實際上到1815年維也納的人口都不到二十萬,從地理上說維也納是德意志邊緣的一個城市,就像奧地利本來就是巴伐利亞的東邊疆區。梅特涅說「亞洲的開端就在維也納城門外」,從這個意義上說「帶狀大道」也是亞洲。從日後哈布斯堡帝國的版圖而言維也納是帝國的核心,但是在維也納歷史上的大部分時間裡,它是要塞和邊疆,波西米亞人、匈牙利人、奧斯曼人都圍攻過維也納,當然最後是哈布斯堡王朝笑到了最後。

對維也納的物質的形象而言,它悠久的歷史其實並沒有太多的影響,斯蒂芬大教堂和大教堂里的腓特烈三世墓,還有地下墓室里的公爵們的棺材和裝內髒的盒子,還有皇族墓地的棺材,大概是最主要的幾部分。在街頭景觀和建築上保留的並不多。除了歷次戰爭的破壞和劫掠,因為奧地利貴族在歷史上的大部分時間裡保持著自己的財力和威望,所以他們會翻建自己在維也納城裡的宮殿,甚至乾脆拆掉重建。所以如果你想體驗那個古老的維也納是很難的,你挑一個比較黑的晚上,在舊城最貴族氣派的那些地方,比如紳士街上漫步,看那些暗影大概能夠感受到中世紀和近代以前的那個維也納。海頓和莫扎特的那個維也納!

維也納今天的標誌性形象實際上是1850、1860年代的產物。1857年拆除城牆的特許令第一次改變了維也納的面貌,拆除城牆之後誕生的環城大道,以及圍繞著環城大道的環區,是一個時代的象徵,這個時代持續到1890年代。1890年代維也納進行了第二次大規模改造和重新規劃,其中重要的就是維也納地鐵,當然維也納地鐵很多時候不在地下,也可以叫維也納城市鐵路。1815年維也納人口不到20萬,1848年不到40萬,1914年已經突破200萬。奧匈帝國的這半個世紀是維也納的黃金時代,但是黑暗年代也就由此而來。

戰爭讓五千萬人口的帝國崩潰,但維也納還是維也納,總人口600萬的奧地利共和國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在維也納。維也納的金融體系是為五千萬人口的中歐大帝國準備的,所以到二十年代紛紛崩潰。奧地利和維也納的黑暗時期就開始了,然後一直持續到戰後。維也納今天也沒有恢復到1913年的頂峰,這是一個劫後餘生的城市。

然後我們來談談這個城市的人!還有這個城市的文化形象。青年維也納的赫爾曼-巴爾曾經寫過一篇關於維也納的文章,當時他已經跑去德國了。他說維也納人認為自己是得天獨厚的、紳士的、殷勤的、應該被讚頌,但是他們自己卻天天拽髒話。這篇文章被帝國禁了,但說的不一定不對,維也納人的特殊性就是相對於柏林來的。所以我們可以把這個問題和維也納在德意志的形象聯繫起來談。

維也納和柏林是德意志的兩個核心,如果我們不考慮法蘭克福,那就是兩個頭,如果考慮到法蘭克福那就是兩個半。維也納在東南邊緣,柏林在東北邊緣,一個在寒冷的山間,一個在寒冷貧瘠的沙土地上。但它們成為德意志的兩種文化,兩種道路的代表。維也納人喜歡跟柏林比,比如約翰施特勞斯有一首曲子叫「唯一的帝國之都,唯一的維也納波爾卡」。其實還有這麼一首歌兒。歌詞是:

只有一個帝國之都!

只有一個維也納!

只有一個賊窩!

只有一個柏林!

.......

柏林無疑已經超越了維也納,1913年柏林已經突破三百萬人口,但維也納人認為自己是無與倫比的,因為維也納有文化。這種文化並不是體現為發表的論文數量或者是大學的世界排名這種庸俗的標準上。它體現為維也納人的幽默感和輕鬆的心情。柏林是一個嚴肅刻板的城市,一個毫無美感的蠻橫的帝國的首都。而維也納是一個輕鬆愉快的城市,一個報紙會把劇院節目單放在政治新聞前邊的城市。

柏林在客觀上是多元的,但是帝國政府並不承認這一點,德意志帝國總是自詡為民族國家,而奧匈帝國從不追求這一點,奧匈帝國克朗上有八種語言標明的幣值。維也納是這個多元文明的帝國的首都。老維也納不屬於任何一個民族,就像一切民族在奧匈帝國都是少數民族一樣。老維也納是一個帝國的海市蜃樓,茨威格說他曾經相信他父母的那個世界堅如磐石,但其實他的父母那一代人自己已經感到絕望,所以每個人都追求享受。當然不單單是追求物質享受。所以可怕的記者兼作家卡爾-克勞斯說「柏林嚴肅而不絕望,維也納絕望但不嚴肅!」不嚴肅的絕望是對老維也納的最好概括之一。

維也納比柏林有文化,1866年戰敗的黑暗時刻里小約翰施特勞斯創作了《藍色多瑙河》,1873年股市崩盤的黑暗時刻里小約翰施特勞斯又創作了《蝙蝠》。藝術對帝國而言是超越於一切民族語言之上的藝術語言。對市民階級而言,則是忘卻眼前憂愁的最好辦法。如果結合1918-1945年之間的歷史理解,你就能更好的理解這兩個城市的區別。當柏林人躊躇滿志的時候,維也納人已經充分的享受了自己的生活。

然後是維也納在歐洲的形象,維也納的形象不如柏林,受的重視也不如柏林,所以當整個西柏林仰賴美國人的飛機生活的歲月里,維也納人陷入飢餓和貧窮。在二戰後的日子裡很多維也納兒童沒見過香蕉和橘子,所以他們被人給香蕉和橘子的時候,是連皮一起吃的。

但維也納終究是維也納,老維也納的形象太深刻了,而且冷戰期間奧地利畢竟在鐵幕的這一邊,所以一直到今天很多歐洲人會本能的覺得布拉格在維也納東邊。當他們選擇旅遊目的地的時候這種錯覺就意味著人流,因此維也納在任何時候都是一個旅遊城市,1813年如此,1913年還是如此2017年當然也是如此。維也納有為一個偉大帝國留下的宏偉建築,以及原本服務於五千萬人民的劇院和樂隊。當然還有這個帝國滅亡之後歷經磨難的人民。所以勛伯格在他的《窮的有品位》里說「對現代窮人來說柏林千嬌百媚,維也納則更勝一籌」。維也納人普遍不富裕,而且有錢人為了跟別人拉近距離會讓自己顯得比實際上更窮一點。霍夫曼施塔爾的故居2015年掛牌出租,是的,只要你想你完全可以住在這個偉大詩人住過的房子里,因為維也納有太多偉大的詩人和作家了。

維也納是歐洲的象徵,因為維也納不屬於任何民族、任何人,它屬於一個已經消失的時代,是幾代人用大理石、砂岩、還有更時髦的水泥,建造的一個夢。當記者追問1914年的外交大臣貝希托爾德伯爵到底是什麼民族的時候,他憤怒的回答「我是維也納人!」

維也納現在是奧地利聯邦首都,還是奧地利聯邦的維也納州,但維也納始終是唯一的帝國之都,唯一的維也納。不可替代!


宜居。

每年全球各種「宜居城市排行」鐵定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是真的宜居。

先是維也納的氣候偏乾燥,雨水少,一年遇不到幾天非得打傘出門的大雨,要有就是夏季的變態雷雨了,一般飄飄小雨衝鋒衣就夠了。但是哪怕是冬季開暖氣,濕度都不會像北京那樣讓人晚上睡一覺醒來嗓子干到痛。

在我印象里,維也納基本上都是濕度宜人陽光明媚的。

2.交通

公共交通非常棒,尤其是地鐵。

維也納城區五條地鐵線,覆蓋的面積已經相當大了,工作日基本上三到五分鐘一班,完全沒有等地鐵的煩惱。比起倫敦那種過於老舊的小列車,維也納的地鐵簡直是寬敞又安靜的不行,(國內地鐵當然更好一些啦,畢竟

新,但因為歐洲地鐵總體都比較老的緣故差不多都是又深又舊又小又吵,維也納已經算得上是非常出色的了)。

這是中心城區,紫色二號線和綠色四號線圍起來的那個圈圈差不多就是所謂的遊客必去「老城區了」,一路上基本各個地鐵出口就是市政廳、大教堂、藝術館、歌劇院、國家圖書館、國家博物館……直接囊括了所有關鍵景點和最熱門也最漂亮的建築。

維也納新式地鐵也仍然是雙排座,四人面對面這樣的,感覺很寬。

2.多元化

可以說在維也納走路上聽到最多的語言絕對不是德語……這裡真的是,來自什麼地方的人都有……所以基本上沒有所謂排外和種族歧視的困擾。而且維也納人一直以來都以對同性戀的包容態度聞名。

同性紅綠燈也是非常出名:

(有男男版,女女版和一男一女版)

3.道路平坦。

騎自行車的很多,滑滑板的很多,尤其是,滑滑板車的很多,不只是小孩,很多大人也用滑板車代步。自行車停靠樁基本上每棟樓下都有,路邊每一百米就有,就是為了便民,絕對不會像國內那樣非要你集中在一起停個百八十輛。

4.水質優秀。

不是段子:會有住在維也納南邊的奧地利小城市的人,每星期開自己的卡車載著水箱到維也納接自來水回去用。

據說維也納的自來水質量可媲美高品質礦泉水,有些地方的山泉還被賣給了可口可樂公司(本地人很多為此感到憤怒)。

多瑙河水質也不亞於國內漢江支流,甚至可以說有靠近丹江口大壩等級的水質。夏季游泳的人非常多,有沿岸修建的超多游泳用木台。

5.租房子容易

雖然房租本身並不低,但房子儲量很夠,找房絕不會像慕尼黑那樣讓人崩潰……

6.漂亮


如果城市能用樂器來比喻,我像維也納是小提琴。

鋼琴獨奏太出挑,維也納既不像柏林倫敦巴黎那麼受人關注,但卻是德語區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柏林),聯合國三大駐地之一,曾經的哈布斯堡王朝、神聖羅馬帝國中心之一,她的歷史和地理地位絕對是歐洲前幾名之一。

而維也納居民三分之一有斯拉夫血統,斯拉夫人的熱情與日耳曼人的嚴謹在這裡交匯,世界音樂之都的美譽可不是說說而已。不像巴黎地鐵里邋遢的薩克斯音樂人那樣把音樂降到混口飯吃的地步,維也納的賣藝人都是能在幾秒鐘內就讓路人瞠目結舌駐足觀看的。曾經一次我遇到一個端著紙杯咖啡的中年婦女,坐在路邊花台上,放下杯子就那樣坐著開始唱歌,女中音,剎那間整條街都彷彿安靜下來,剩下她空靈又渾厚的美聲,連賣唱這個詞都不好放到她身上,她只是那麼唱,就像在學校教室里練聲的時候一樣,心無旁騖。這才是音樂真正的樣子,為了生存也可以很高雅。

維也納的優美背面是狂野,周末全城地鐵通宵運營。並且最關鍵的是,維也納很乾凈,儘管人們狂歡到深夜,但維也納的地鐵街道依然是在歐洲我見過最乾淨的。(德國也許更乾淨,可是德國人是過分壓抑的緣故)。

維也納就是小提琴,不出挑但絕對是重要且有個性的角色。歐洲的城市裡,最愛維也納。


如果說城市也有「屌絲逆襲」這個概念,那麼我一定提名維也納作為屌絲逆襲的最強城市。

從普通的東方邊境,到華美的帝國首都。

它可以嘲笑巴黎的髒亂差,嘲笑倫敦的陰霾,嘲笑勃蘭登堡的莽夫之氣,嘲笑聖彼得堡的不知革新 ,嘲笑布拉格卑躬屈膝,嘲笑華沙的螳臂當車。

但是這些都是事實,維也納用自己特有的魅力征服了一大批人,咖啡館裡的那些事,更是每個自由主義者讚美千遍的地方。

畢竟成王敗寇,還有誰曾記得維也納之前的帝國首都,是被歐洲所忘記的布拉格呢。

技不如人,甘拜下風。


就個人印象,在奧地利的熱門旅遊城市中不如因斯布魯克那樣的小城,好於薩爾茨堡那樣人擠人的地方。以首都而論,好於大部分西歐和中歐國家的首都(至少比起德語區的柏林和蘇黎世好太多了)。

維也納機場的藝術氣息就能給落地的到訪者優良的第一印象(如果是搭奧地利航空,降落時航班廣播里放的是交響樂)。當年去奧地利時我坐的是瑞士航空,瑞航的伙食算是中等偏下的,加上時差因素,導致我歷經轉機到達維也納時處於一種半飢半飽半昏迷的狀態。旁邊同機抵達的小哥很自信地指點我買地鐵票的櫃檯位置。小哥是安徽人,比我年輕了快一輪,在維也納讀聲樂(我不確定「讀」這個詞用在這裡是否合適)。他的手機卡在蘇黎世機場時離奇罷工,環顧空蕩的候機廳只好勉為其難找我這個東方面孔摳腳大漢藉手機,其後賓主雙方進行了親切友好有建設性的交談,話題從奧地利留學生活到國內教育制度失敗以及物價房價例假寒暑假不一而足。臨別時分我禮節性地表示希望將來某天能在維也納或者國內聽他的獨唱音樂會,小哥以略尷尬的沉默表達了謹慎的不樂觀。

遊客的第一站多半都是去逛美泉宮。40個房間的grand tour我看得挺快,主要是因為其間陪同參觀的有巴西泰國南韓旅遊代表團各一個,以至於在某些狹小的房間里眾人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二氧化碳中毒癥狀。相比較之下外面的後花園比室內要舒服多了,碎石子上坡路一路蹬著上坡頂,坐在長椅上吹著風打瞌睡簡直是人生一大樂事。

不得不強烈推薦美泉宮西門花園馬路對面Brandauer"s Schlossbr?u的平民自助餐,據說挺有名,我去的時候門口院子里大堆的警察正挺著肚子嚼牛排灌啤酒(莫非是政府指定公務員食堂?)坐下準備點個招牌的烤肋排,帥哥waiter疑惑地看著我,我也疑惑地回看他,然後他引導我的視線投向一塊寫著buffet的小黑板,說你瞧我們中午有8塊5的buffet,主菜沙拉濃湯隨便吃管飽,言下之意你點個12塊5的buffet里就能吃得到的肋排不是腦子有病吧?我點點頭承認是我間歇性腦抽了,然後歡快的抄起盤子把晚飯的本也吃回來了(實際上吃了三盆就吃不下了)——8塊五品種豐富的自助,想想隔壁瑞士二三十法郎還吃不飽的一個套餐,簡直要感動得流淚。

市區里的景點不提了,金色施特勞斯身邊每分每秒都擠了合影的人潮,我不忍去想施大爺泉下有知每天被人摸來摟去得起多少雞皮疙瘩。歌劇院門口最搶眼的是16世紀裝扮的黃牛,聽上去討價還價的路數全世界票販子都是一衣帶水一脈相通的。國會大廈我去的時候門口有巴勒斯坦難民在做演說,痛斥五大流氓的不地道。演說者和聽眾加起來還不及維持秩序的警察人多,台下的本地人的心態我估摸著約等於聽德雲社。多瑙島兩岸全無想像中的熱鬧,只有若干家小餐館沿河擺放,簡直就是「蕭條」的象形文。

值得一提的是維也納大學。我晃到校園的時候已近黃昏。沒有宿舍沒有澡堂沒有籃球館足球場,佔地比國內的一所中學也不如,但它是世界上第二所德語大學。看著晚飯前的這段好時光許多姑娘小伙坐著躺著圍在唯一的草坪花園四周,我也試圖搞杯咖啡捧本書混進去偽裝一把文學中年,然後發現手邊一本書都沒有隻好可恥地匿了。

我非常推薦的是維也納市郊的卡倫山。有時間有氣力的一定要抽半天去hiking,山頂有個小觀景台但景色其實一般,倒是上下山沿途兩側有森林有葡萄園,風景上佳。我當時是38路公交車坐到山頂再徒步下來,隨車趕上兩批中小學秋遊團,車廂快被擠爆了——當然離國內的上下班時間的地鐵還有很大的差距——但的確是我那個旅程里經歷的最喧鬧的一段路途了。另有好康是目擊蘿莉美女一枚,此行所見的最高水準。不過下山路上的公交站不太好找,路盲請開GPS(我當時是開了GPS也錯過了,結果一路走到山下)。

----------------------------------------------------------------------------------------------------------------------

補充一個好去處:霍夫堡皇宮旁邊的國家圖書館。這座最初由哈布斯堡王朝創立的圖書館是奧地利最大的圖書館,共有740萬藏書,其中收藏了包括莎草紙、手稿、古本和珍本、地圖、地球儀、音樂、畫像、圖表、照片、簽名和海報,以及世界語和其他語言的著作。去的話要記得供遊客參觀的部分和讀者借閱的部分是隔離開的,主入口供圖書館讀者進入,遊客需從西側側門進入。我跑去時就冒失地衝進正門,然後發現是安靜的閱覽室,再繞了一個大圈才找到對外開放的參觀點。門口的保安體態魁偉,聲音低沉,瘸了一條腿,相貌如同杜夫龍格兒和丹尼特喬的轉基因克隆體,我願意賭五個歐他以前當過兵。

評論里有人要英雄廣場的圖,去的時候天氣不好,只找到兩張能看的


小旅說

Vienna,對於這個對維也納的稱呼,我其實更喜歡那個德語的叫法,Wien,與這個城市深入的感覺更為貼切。

音樂之都,名不虛傳。在維也納的街頭,到處都能找到濃重的歐洲古典音樂的影子,從建築造型到合家歡樂的慶典,每每流傳入耳的旋律久久縈繞腦中,飄揚於天際,這是來自天上的聲音。

由於奧地利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無論是羅馬時期還是巴洛克時期的輝煌,維也納也經受了風雨的洗禮,城市中也能看到那些戰火硝煙的遺痕,像許多歐洲城鎮一樣,維也納也隱藏了很多故事,等著那些欣賞的人來發掘。

既然被稱為「音樂之都」,所以整個城市的音樂元素也已經融入到骨子裡了。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海頓……凡是能想到名字的現代音樂名人都跟這座城市有所關聯,一切音樂的元素成就了今天的維也納。

維也納的音樂之夜

毫無疑問,說起維也納就會聯想到音樂,作為世界音樂的中心,維也納一年四季聚集了水準最高的音樂演出,可以選擇的場館和項目也讓人眼花繚亂。

金色大廳(Goldener Saal)

維也納音樂協會(Wiener Musikverein)大樓的金色大廳是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音樂廳之一,很多人說金色大廳現在掉價了,也有人說它外表太平凡無奇。如果覺得收門票參觀這裡沒什麼意思的話,盡量買票進來聽一次音樂會吧。只有在金碧輝煌的音樂廳內部感受過了音效和水準,才好做出自己的判斷。

金色大廳不是一座獨立的建築,而是維也納音樂協會大樓內諸多演出大廳中的一間。是維也納愛樂樂團(Wiener Philharmoniker)的常年演出地。在金色大廳聽音樂會,票價根據座位檔次與表演者知名度不同,從30歐到200歐不等。

由於建造時主要參照經驗數據,從現代聲學角度而言,當時的設計並非處處完美,但這並不影響遊客對這座金碧輝煌的音樂聖殿的厚愛,維也納新年音樂會蜚聲世界,全世界的觀眾都可以在電視轉播中一睹金色大廳的風采。

到達方式:地鐵:乘地鐵U1、U4線到Karlsplatz站,步行300米;

有軌電車:2路到Karlsplatz (B?sendorferstra?e)站,步行100米;乘1、2、62、D路到Wien Oper(K?rntner Ring)站,步行250米;

公交車:公交3A、4A到Schwarzenbergplatz站,步行200米。

開放時間:售票處周一至周五9:00-20:00,周六9:00-13:00,音樂會具體時間請查詢官網節目列表。

網址:http://www.musikverein.at

國家歌劇院(Vienna State Opera)

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歌劇院之一,是「音樂之都」維也納的主要象徵,素有「世界歌劇中心」之稱。知道金色大廳的人遠比知道這裡的人多,但是在藝術史上國家歌劇院也很重要,莫扎特的好幾齣歌劇就是在這裡首演的,目前這裡的歌劇演出的水準也相當之高。

歌劇院坐落於維也納老城環形大道上,於1869年建成開幕,首場演出的是莫扎特的歌劇《唐·璜》,從此揭開了輝煌的序幕。

在休息大廳和走廊的牆壁上懸掛著許多油畫,內容都是最有成就的音樂家的最優秀的歌劇中的最精彩場面,如韋伯的《魔彈射手》、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魔笛》和《唐·璜》、貝多芬的《費德里奧》、羅西尼的《塞維利亞理髮師》等等。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舞台被盟軍炸毀,整棟建築也在1945年3月12日被火燒毀。現在大家所看到的是重建的作品。

到達方式:乘地鐵U1、U2、U4線到Karlsplatz站;有軌電車1、2、D、62、65路到Karlsplatz站;公交59A到Karlsplatz站下。

門票:3歐-250歐不等。

維也納新劇院(Wien-Das Neue Opernhaus)

維也納本地人相當認可的一家劇院,相對來說劇目格調比較高,上演一些注重藝術性和前沿性,比較「文藝范」的作品,如果懂德語的話,不妨來這裡看一場戲,體會下當地文化人的生活。

貝多芬的Fidelio及施特勞斯的Die Fle dermaus就是在這家劇院首演的,如今成了維也納的新劇場,並上演一些中等知名度的歌劇。藝術水準要求很高,通俗劇目則在城市劇院和人民劇院上演。

維也納英式劇院(Vienna"s English Theatre)

維也納大部分歌舞劇是德語、法語或者義大利語的,如果想看英語劇目的話就選擇這裡吧,來訪問的劇團一般而言水準也是很不錯的,比起古典歌劇更偏向百老匯型的歌舞劇。

這裡演出的是正統的英國或美國歌劇,由於一些訪問明星也有些名氣,所以來這裡看場劇絕對划算,有時還是超值的。

Porgy Bess爵士俱樂部

維也納的音樂之都地位不僅體現在古典音樂上,大量高水平的爵士樂手也選擇維也納作為自己的舞台,夜店中經常有超乎意料的演出。如果不想聽古典音樂,不妨拜訪一下這裡,來個爵士之夜。

演出於20:30開始,周末23:30加場演出。

WUK藝術區

這裡是非常熱鬧的非主流和小眾音樂聚集區,在全歐洲文化圈都相當有影響力,無論你喜歡的音樂類型多麼刁鑽,多麼冷僻,都有可能在這裡找到同好和共鳴。

這個被咖啡廳、酒店、及表演藝術、舞蹈和DJ之夜圍繞的藝術區。1981年開始就坐落在一個之前破敗廢棄的機車廠舊址,WUK已經發展成為歐洲最大最熱門的藝術之地,能容納130個藝術團體。作為維也納另類藝術的核心地區,它既注重國際趨勢也關注本土創新。

這裡的咖啡永遠跟音樂最搭配

品味古典音樂的魅力,如果能從美味的角度搭配就更加完美了。奧地利的咖啡文化獨特又典雅,很容易成為你音樂之旅中最好的伴侶。

沙赫咖啡館(Café Sacher)

沙赫的招牌咖啡Sacher Kaffee的賣點就在於添加了獨家釀製的利口酒,並搭配了鮮奶油小點。選一首適合自己的唱片,這個下午你絕對難忘終生。

品嘗沙赫蛋糕的最妙方式,莫過於用叉子切下一小塊後送入嘴中,然後再搭配上蛋糕大小一半左右的無糖生鮮奶油。因為蛋糕本身多少有些偏硬偏干,而奶油正好起到潤滑作用並降低了蛋糕的糖度,進而提升了整體口感。若再品上一口微苦的咖啡,那就是極致的美妙體驗了!

地址:Philharmonikerstrasse 4 01

營業時間:每天10:00-午夜

人均消費:甜點€4.80,食物€11-25

德梅爾咖啡館(Kaffee Demel)

在裝修古典的洛可可式廳堂里,選上一兩份點心,然後坐下來,從容地嘗上一口,再啜上一口微苦的咖啡。你會感到自己的氣質也不自覺地被周圍的環境感染到變得優雅了幾分。

Demel與霍夫堡宮殿一端的門口處在同一條街上,足以見得其「皇室御用」的名號和氣勢所言非虛。當我來到這裡,坐在一片喧囂的現世時光中,卻品嘗著兩個多世紀以來沿襲併流傳下的屬於奧地利和維也納的味道,心中的感動在未嘗蛋糕之前已經快要泛濫決堤了。

地址:Kohlmarkt 14 01

營業時間:10:00-19:00

消費:安娜·德梅爾咖啡(AnnaDemel Kaffee):7.80歐;Melange咖啡:4.20歐;安娜蛋糕(Anna Torte):4.20歐

中央咖啡館(Café Central)

到了中央咖啡館,必選他們店家自己獨特的咖啡(CaféCentral Kaffee)。裡面加了橘子酒,有股清香幽然其中。

還有一款招牌蛋糕(Café Central Torte)有紅色的巧克力封蠟,加上並非完全由巧克力組成的糕體,在視覺搭配上就已經營造出了豐富的色彩衝擊。而整體口感也相當不錯,蛋糕比較濕潤,也沒有甜膩。即使不喝咖啡,也能安心品嘗。

在這裡還能嘗到奧地利的「國粹」:Strudel——果餡餅。

只能說,生活在維也納,也是一種幸福。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時尚旅遊M站:時尚旅遊

時尚旅遊微信公眾號:trendstraveler


德語世界的巴黎,保存得好,博物館質量高,十九世紀巴黎時髦的東西,維也納鐵定有,不過規模和質量都小一號。作為德語國家,治安好,城市整潔乾淨有條理,就不是巴黎能比的了。挽回了一點面子。

再有音樂加成,又稍微挽回了一點面子。


相比其他大城市巴黎,布達佩斯等比較現代化。遊客也挺多的,文化感沒有巴黎強烈。博物館不是很給力,金色大廳聽音樂很不錯,效果好的沒的說,5歐的站票很值得,相比坐下地鐵都得2歐多。

一個什麼活動

多瑙河根本不是藍色的,就一大水溝,渾的一比

Wien city Marathon過後


謝邀。

我個人最喜歡維也納的地方之一就是他有一種讓人感覺安靜的力量。在維也納的時候,最喜歡做的事之一就是在清晨聽著音樂散步。看這個城市蘇醒的樣子。

維也納有一條環城大道(Der Boulevard),聽小夥伴說沿著它散步會有幸福感滿足感,我還沒試過,希望能有機會嘗試一下。

維也納這個城市真的是自帶BGM,比如當你到維也納森林時,聽著施特勞斯家族的《維也納森林故事圓舞曲》一種莫名的滿足感立刻湧上心頭。當你看見並不太藍(這句劃掉)的藍色多瑙河時真的會忍不住哼起歌來~

維也納這座城市擁有太多珍貴文化,讓人忍不住去發現去觸碰,而且不能急,只能慢慢來。

我不敢說一座城市可以讓你褪去心裡的浮躁,但我覺得當你看見那些樹木,那些街邊的盆栽,那些街頭藝術家,那些博物館,音樂廳,還有那個早晨散步時偶遇的牽著兩條狗的老人家對你微微一笑時…

你一定會想這個世界真可愛。

(當然,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不好的地方依然是有的,但至少他的好讓我忘記了他的壞)

其它想起再補充,圖有時間發上來。

=======分割線

九月末又到維也納之後~大概去了三次了~

只想大聲說「我愛維也納」

來張維也納的紅綠燈,這個城市哪兒都透著可愛~


由於我們是在北歐呆了十幾天再去的維也納,覺得奧地利的物價簡直可愛得讓人想拍手,uber基本都是十歐以下,吃了好幾頓川菜也只是70歐,比起丹麥挪威讓人驚悚的物價,太接地氣!

道路非常寬闊,人不多,整個城市都是白色的巴洛克風格建築,隨處走到一個公園,都是舒伯特,勞斯萊斯的鍍金雕像,感覺這座城市裡空氣中有音符在飄蕩。

在維也納呆了三天,感覺維也納人民生活很悠閑,周日所有商店都不開門。陰天,在市中心的步行街晃蕩,馬車在舊皇宮的外面等待著遊客,而我溜達到了一條小巷,發現這裡居然是莫扎特的故居,頓時覺得時光好像穿梭了好幾百年。

在所有的紀念品商店裡看到這個冰箱貼,來自土澳的我不由得會心一笑,估計奧地利人民被問煩了,這裡有袋鼠嗎?


到維也納,切忌一件事,

千萬不要得罪任何人,

千萬不要得罪任何人,

千萬不要得罪任何人,

維也納註冊的間諜機構就有7000家,沒註冊的比註冊的還多,大量間諜以百姓的形象出現在你的面前,這些人真的得罪不起。


維也納很新。

不像傳統想像中的音樂古都。

很多地鐵、火車站、很多廣場、建築都是新建。

當然了,音樂仍然是這個城市流動的名片,隨處可見的雕塑都可能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

多瑙河穿城而過,整個城市和歐洲其他城市的那種緊湊逼仄非常不同。


剛從維也納回來!做答!!

這個問題我在維也納的這四天一直在思考。要是讓我用一句話形容,腦子裡就浮現了這行:

音樂和建築是一流的,但是人真是二流。

剛到維也納的時候真的興奮啊,從飛機上望下去田野分成一塊塊不同的顏色像畫一般,草地上有很多小木房子... (說這個想表明,我對維也納的第一印象挺好的)

音樂和建築

第一天剛到就四處逛逛,看到一幢特別豪華的建築就跳下車來。這才知道是維也納國家歌劇院。聽說它的音效比赫赫大名的金色大廳還要好。進去參觀後真是金碧輝煌,連燈都是花里胡哨,雕刻複雜的很。參觀內部必須跟著工作人員,正好遇見一個學生團在舞台上練習交響樂演奏,這音效真的相當好。像我這樣分不清C大調G大調還有什麼變奏曲和弦等等的普通吃瓜群眾,都被他們的音樂氛圍感染。

馬路上公園裡拉琴的不要太多。拉小提琴的常見,印象最深的是大馬路上拉豎琴的。(在雕塑旁邊,前面就是熙熙攘攘的大馬路,有一個姑娘優雅的拉著豎琴,前面放著小籃(供投硬幣),我當時心裡感慨「這世界音樂之都就是不一樣,街頭拉琴格調都這麼高」。

除了國家歌劇院,還有很多建築相當美,比如新哥特式風格的維也納市政府,正面看著高聳,5座尖塔氣勢很強大,背面確實純白柔美的... 當我從地鐵出來看到這麼白白的美美的建築,還特地查查看這是Rathaus什麼地方,原來還是市政府。

還有希臘復興風格的國會大廈,羅馬式圓形拱頂的查理教堂,巴洛克式的美泉宮,還有不知道什麼風格但是非常華美的霍夫堡宮....真叫人眼前一亮。不僅外觀好看,裡面也不錯的。(話不多說,有圖為證)

維也納市區還有很多數不清,叫不上名的建築,雕刻精美複雜,走在這裡,感覺真是來到了優雅的老歐洲,然而你還真以為這裡優雅?

當地人

和當地人有交集的話,分分鐘粉碎「優雅的維也納」之感。

傲慢,粗魯,是我對維也納人的直觀印象。

去冰淇淋店裡想點個吃的,就差把盤子摔在我面前;

問麵包店的店員,「打擾了,請問公共廁所在哪?」; 「地鐵」,「可是我剛從那裡來,那裡沒有哎」,「哦。」 說完白了我一眼,就走了。。。走了。。了

超市買點吃的,收營員這腔調,彷佛我打開錢包,掏錢出來浪費了她們的寶貴時間...(不過後面我就學聰明了,不管買多買少,先把10歐攥在手裡,一刷完所有東西,迅速馬上把錢遞出來)。

最可氣的莫過於,去紀念品店買郵票和明信片,身邊只有50歐的現金,沒有小零錢。

想要刷卡付,不準。

想要付現金,遞了50歐,不準。

那我想著算了吧,剛要開口說不買,這兩個店員居然差不多把我轟出去了!!!!這神情,這講話的口氣,態度。。。。揮揮手一臉不耐煩的態度,現在想不起來到底說了什麼,只記得那簡直是「快滾吧,你個該死的鄉巴佬,愚蠢的遊客,滾出去!「

我真是氣得發抖,而且氣懵了。原本流利的口語都被氣得說不流利。只是說著:「有必要嗎你們?你們不收卡不收錢,我原本是打算不買了。有必要這副態度嗎?你們就這樣對待顧客?」 可惜人家一句不聽,直接用鄙夷和不耐煩的神情,明確表示讓我快點滾出去。

那麼我在維也納就沒碰上一個態度好點的人嗎?

那倒不是。剛下飛機坐上火車時(帶著對維也納的美好期盼),有一位維也納老爺爺在火車上很儘力地想幫我指路,非常和善可愛。

還有實在找不多廁所,想詢問當地人時,麵包店的店員白了我一眼就走掉。走到一個辦公大廈,問前台的女士:請問能不能借用廁所,我找了很久都沒看到。她示意我廁所的位置,並給了我一個微笑。

還有最後一天想買火車票去機場,那位櫃檯小妹,不僅全程和藹,還在票反面給我寫了站台號和發車時間,我忍不住有點顫抖,外加很感動說「Thank you so much..."

說說食物和人唄:

這次在納什市場(Naschmarket)嘗試了「維也納煎豬排「,味道還可以的。炸的外皮有點鮮咸脆,但是裡面的肉除了有點鹹鹹的味道,並沒有其他。因為是油炸的,吃多了相當膩,旁邊的酸土豆和沙拉可以幫助中和。(還是國內的豪大大炸雞排更好吃)

買單時,這位小哥一拿來賬單要16.6歐(炸牛排),可我點之前明確表示過幾遍要pork,而且手指指的菜單也是9.9歐,所以我直接大聲說明了這點,並且表示「I will call police if you try to charge me more". (可能這幾天受氣受得太多,本能的不信任+憤怒)。小哥表示,好吧,就按9.9歐付。為了息事寧人,畢竟影響不好。

(注意:如果旅遊時在偏遠地方被敲詐,這招慎用!我是因為在集市上人來人往,我不怕他這家店當眾想對我幹什麼!而且我真的打算叫警察!還怕了你了真是的!)

維也納有很多Kebab的街頭小吃,即「土耳其烤肉」,價格在3.9歐到5.9歐,和國內當年的味道一樣。

這裡的人還喜歡吃冰淇淋,還有各式各樣的麵包和甜點。尤其火車站和地鐵站,隨處可見麵包房。

還有很多外來食物,什麼韓國,泰國菜等等。在維也納的中央火車站,就有一家泰國快餐店,烤鴨炒麵真好吃啊...早幾天知道應該多吃吃他家別的飯菜的。

說說茜茜公主

茜茜公主和美泉宮,不知是不是很多人的對維也納的印象?

反正在維也納,茜茜公主的形象到處都是。這次參觀美泉宮和霍夫堡皇宮,聽到語音講解裡面提到她的很多事。大致經歷就是:

她15歲隨母親和姐姐去奧地利,結果被佛朗茨-約瑟夫看上了,嫁過來半年後,從當時的巴伐利亞的小公舉變成了奧地利皇后。她嫁過來後一開始很想做好皇后,但是吃不消眾人打探的目光,還有宮廷繁瑣的規矩。

她生病後去一個風清水秀的地方養病,回來後變得越來越勇敢,也更想逃離宮廷。她就繼續稱病,周遊歐洲。直到自己大概60多歲,在碼頭要登船時被一個義大利無政府者用刀挫傷心臟,當天死亡。

茜茜公主最大的一個特點是:愛美。她大概1.72m,長期保持50公斤不到的體重。她的腰非常非常細,(在霍夫堡皇宮的茜茜公主博物館裡展示了2件宮廷裙子,腰身真細得嘞。。。)。她經常節食減肥,保持身材。頭髮1米多長,每天要梳頭3-4個小時。

她的最大貢獻:政治上非常傾向匈牙利,經常向皇帝佛朗茨-約瑟夫說好話,想要幫助匈牙利。除了這一點,貌似沒有別的政治貢獻。(至少語音講解上沒提到別的)。

上圖為霍夫堡皇宮

最後講講維也納的旅遊攻略:

1.帶好足夠的現金和零錢。這個地方特別不喜歡刷卡支付。

2.交通方便!主要景點乘坐地鐵都能到達,買24h,48h,72h的通票比買單次卡(2.2歐)划算。

3.注意:沒有人檢票,但是必須在進地鐵口的那個紅色小盒子(validator)刷一下票開始計時。如果沒刷,一旦有人檢票還是要罰款100歐的。

4.從維也納的國際機場就可以乘火車到奧地利其他城市的中央火車站(比如:因斯布魯克)。

5.謹防有人搭訕,或者塞花,塞別的東西。一旦收了就向你要錢,不給還惡狠狠的嚇唬你。我當時要還,她不收。我就把花扔給她,撒腿就跑。

6.不要輕易和推銷什麼音樂會,什麼門票的人開聊(哪怕穿著莫扎特時期的服裝)。如果你告訴他沒法參加,他會瞬間變臉。冷漠且勢利。

7.在維也納聽一次音樂吧!

必須用這張來結束回答啊!

我的首次獨自旅行!!

Music!~~~~


這是一個兩年前的故事

剛好最近在FB歷史上的今天看到旅遊的照片

就打算把他寫出來紀念一下

其實小弟第一次出來玩不是在台灣

而是在留學期間到維也納玩的時候

在朋友的帶領下到FKK Sauna去玩

應該大部分先進都了解FKK是什麼

但我還是簡單說一下

FKK是某個德語的縮寫 就是裸體天體的意思

在德語系國家FKK是很普遍的事情

像在慕尼黑市中心附近其實就有一個FKK公園叫做"English Park"

公園很大還有一條河貫穿

很多年輕妹子穿著Bikini或甚至不穿在公園裡

泡泡水阿 打打排球

不過大部分還是大叔甩著德國香腸走來走去啦

先進們過去看不到辣妹不要怪小弟

回到本文小弟的第一次夜遊

其實真的既興奮又緊張得要死

之前只在英國去過只能看不能摸的脫衣舞沒什麼意思

憋了大概六個月 終於可以釋放XD

因為是FKK Club所以還是不適合光明正大開在市中心

我們從維也納市中心火車站坐了大概不到十分鐘的火車到郊區

走過一小段有點恐怖的工業區

終於到一個五光十色外觀的Club

放心超好認 外面的布置就是超大幅金絲貓裸女

我跟朋友其實有一點卻步 怕進到黑店

結果剛好旁邊有一團中國大叔大概四五個人

有一個導遊帶著他們進去

我們就大概拉開一點距離

但也跟著進去

其實在櫃台就是一個震撼教育了

櫃檯旁邊是兩台吃角子老虎機

有兩個穿黑蕾絲小丁的上空金絲貓背對著我們

紅髮小背心櫃台笑笑看著看傻眼的我們

然後跟我們收了90歐入場費

大家不要擔心英語絕對可以通

繳完錢要進更衣室先換ˋ浴袍去

沒想到這時候一個金絲貓站起來然後轉身

錯身而過的時候還偷襲小弟的小弟

媚眼如絲的跟我放電

可惡要不是人在屋簷下

我絕對把她就地正法XD

換完衣服中空只穿浴袍

跟隔壁大叔一起甩者鳥走出更衣室

原來是剛剛偷襲我小弟的金絲貓站在門口

問我們是不是第一次來需不需要引導

我們當然說OK阿

這麼漂亮的美人全身上下一絲不掛

穿著七吋水晶高跟鞋就這樣挽著我走進去大廳

一走進大廳粉紅色的燈光下

大概有超過50名全裸美女直勾勾看著你

對我這種第一次出遊菜鳥來說實在太震撼了

我們的導遊第一站先帶我到一間電影室

裡面播的電影當然是A片啦 可是是無聲的

我一眼瞥到有一張沙發上有一名德國大叔

然後往下看有一名金絲貓正跪坐在地下幫他口活

旁邊的妹子問我有興趣嗎她也可以這樣服務喔

我當然說再看看其他的

下一站是主舞台上面有妹子在跳鋼管招攬人氣

下面大約只有不到十位男士在看

然後是熟食區 有buffet可以吃

吧檯裡面是非酒精飲料隨便點隨便喝

也是五六個金絲貓小丁的屁股對著你

然後戶外區有躺椅游泳池還有桑拿房

其實我有點頭暈 這真的是酒池肉林阿

最後一站金絲貓把我帶到房裡

問我一句英文

so, what do u want to play?

其實她有點想欺負生客

都還沒坐下來熟悉環境就想叫你幹她付錢

我跟我朋友當然說LATER趕快出房

我們先去熟食區拿一點食物填填肚子

然後躲去戶外區邊吃邊討論

畢竟裡面可是有超過50個妹子虎視眈眈阿

我們吃不到一半

剛剛導遊的妹子又來了

還帶上她的大隻F奶朋友

說GUESS WHAT我們可以一起服侍你喔

其實她長相是在我好球帶內啦

甚至如果在亞洲可以賣到上萬的價錢

但是我今天來除了是找金絲貓還要大奶阿

如果她跟她朋友綜合起來就好了

反正把兩隻貓貓趕走我跟朋友就進去涉獵了

基本上是個狼少肉多的局面

而且亞洲客人對她們來說大方又不暴力

簡直是客人天菜

一堆貓貓會一直招呼你的小弟

然後說很多情話想請你帶她進房

觀察一陣把貓貓們都趕走

我的雷達就掃到一個完全符合我要求的金斯大奶貓

跟她簡單的搭話 覺得很不錯

她一直牽著我的手放在大腿內側

後來直接坐到我腿上到我懷裡

我就叫我朋友先閃了自己去涉獵

最後我還煞風景的問她妳的奶是真的哪

她有點生氣地說當然是真的不然你摸摸看阿

等到這句話有卡油機會當然卡了阿

恩 真的是有D奶水準

二話不說把她抱起來我們上房

她也很開心帶著我穿過貓貓們

其實有點尷尬小弟173 她至少170加上高跟應該有180

我手環不到她腰 直接握者渾圓的屁屁進房

房間真的頗爛 跟我在網路上看的不太一樣

我就問這隻貓 她說有高級房間在樓下 但是開房要加100歐我就說算了

對了那家的公訂價是60歐30分鐘一次

但是各位要注意我不知道是不是被騙還是金絲貓的舌頭比較金貴

LG要加30歐喔 不過劍在弦上也管不了這麼多了

人生成就一個個達成

與金絲貓LG成就達成

看著金絲貓在胯下吞吐成就達成

在鏡子前屌金絲貓成就達成

整個實在是太爽了

還有其實金絲貓的洞不會太松阿

我們其實不會輸洋腸的

最後結帳60+30+10(小費)=100

後來發現後面兩筆應該是可以不用給

不過因為我菜跟我爽就給了阿

屌完第一隻貓之後她去洗澡

我本來也要去洗澡間

結果在主舞台旁邊沙發區隔壁

有一個可以面向大廳所有人沖洗的地方

我想想不能認輸不可以丟台灣人的臉

我也在那邊洗給大家看XD

我後來有發現不管是客人還是貓貓

對我就不會像對一般亞洲客人哪樣

我還跟隔壁德國大叔聊很開心

因為貓貓們知道我剛射完一發

部會這麼快過來煩我

後來我就坐到沙發區看到隔兩個位子有一隻黑絲貓貓在玩手機

裡面的規定是男客不得帶手機入內

我就坐過去跟她聊天順便逗她開心

看看臉書什麼的當然手也沒閒著

那邊工作的貓貓都是25以下的吧

也有做全身除毛 摸起來實在是有夠滑順

然後我朋友一直沒找到適合他的坐過來後

我就把這隻貓推給我朋友

貓貓很開心 離座前還親我一下

這下旁邊其他貓貓就眼紅啦

也想叫我帶她們上房

我只好在默默漂移到躺椅區假睡

躺到一半發現 ㄟ小弟怎麼有點爽

張開眼睛有一隻可愛黑絲貓貓躺在我旁邊

但是手對我不太規矩阿

孰可忍是不可忍 我只好把她抱過來蹂躪她的奶

但是我滿渣的還是沒帶這個可愛貓上房

因為我這次是來找當歐美A片男主角的感覺啊

休息了一下子又一隻巨乳貓進到我的雷達範圍了

長得有90%像年輕的凱薩琳麗塔瓊斯

我一直看她 她也感受到我熾熱的眼神

當我要上前邀她過來坐的時候

差一步被其他客人捷足先登了

當她被牽走還回頭看我一下

我真的無法忘記那個眼神

走到吧台點杯飲料

突然有人摟住我的腰

我往旁邊看原來是凱薩琳

在我耳邊說等她一下

她會給我一個難忘的夜晚

我當然答應她然後叫她去戶外區找我

在戶外區沙發床休息了半小時

聞到一陣香味 原來是凱薩琳來了

因為偏晚有點冷

比較少人在那邊走動

我根本不跟她多話

直接在戶外抓起來就屌

OMG又一成就達成

野砲成就達成而且還是洋妞

剩下沒什麼特別啦

那天就找了兩隻貓

總共花費90(入場費)+100+100=290歐

雖然好像有點貴 不過算學費啦

而且解成就 經驗無價


維也納是我在歐洲碰到最完美的一個城市 寫這個回答的時候我很矛盾。因為我很怕她出名後被中國的遊客破壞殆盡。這是唯一一個城市 我唯一沒見過太多旅行團的,進城堡,博物館,觀景台 真的能夠享受 而不是覺得人山人海的擁擠。所以我在寫這個答案的時候是糾結的,希望日後能夠去的遊客一起來保持自己喜歡的城市的畫風。 就像我六年前去泰國的時候民風淳樸。人的感覺很靈的。現在除了酒店 曼谷一直散發出對遊客的不耐煩。特別是中國遊客。吵, 亂, 臟

1, 美

布拉格只有中世紀的美。維也納卻有傳承, 中世紀的,18世紀的, 19世紀的。現代的

18世界皇帝franceez在土耳其勢力消退後, 和那些有錢人說我門圈個地做鄰居吧。各種有錢人。公爵,公主就一起在國王的圈裡面建樓了。 也就是現在最美的district 1 , 他們也叫 the ring。

維也納的美真的不輸巴黎。可能還超越。因為在ring裡面是走五百米你就能見到一個trip advisor推薦的景點

這張圖是本人最喜歡的小細節, 大家還記得不記得前兩年贏得euro vision的那個drag queen。有鬍子的大美人 就出自於奧地利。 因為他。現在奧地利非常的 gay friendly 有的紅綠燈還是兩個男生牽手過馬路 非常有愛

2,安全

最重要的一點

美如巴黎, 而且我12點後還能步行到處走。太難得了。景點也不會有人和你強迫賣東西 也不會有人硬要往你手上戴東西

3,文化

一個只有自然風光美 文化很貧瘠的地方 久了會讓我感動無聊

說此話的時候請參考澳大利亞

文化來源於歷史。人文。民生。歷史建築物就不用多說

每周五的瘋狂騎行。 有溜冰鞋的。維護秩序的警察 也穿溜冰鞋。人群中有不少裸體的

喜感和成人迪士尼阿姆斯特丹一樣!

夜市!

是的歐洲居然有夜市 詭計也就維也納了。對於我這種吃完飯還要到處走。餓了再尋第二頓的人太棒了

之前一直吐槽歐洲晚上十點後啥也沒有隻能去酒吧點披薩。 我錯了

4,帥哥美女多

有德國人的俊朗五官又有法國人的浪漫。 奧地利人簡直結合了我夢中情人的完美搭配

55。5

5、 飲食

吃到了我人生最好的risotto, 在義大利十幾次都沒碰到那麼好吃的。感覺義大利就是炒老祖宗的冷飯 景點是。飲食是。文化也是。他們的確擁有大部分的歷史人文寶藏 但是近代真的沒有發展什麼東西。可能我沒看到。這次去米蘭世博會也就建築物和義大利風景在義大利展館裡面看了。 科技沒有 正宗義大利菜 就像我們去農場吃農家菜一樣。好吃, 新鮮,但是你一直叫我吃新鮮salami 和ham 還有cheese 也不是個事啊

飲食在維也納真的很多元化。改良過的菜都很好吃

推薦大家看一部新電影。穿金衣的女人。關於奧地利名畫的。其中也有風景。 希望大家喜歡


瀉藥

去過兩次,感覺不算很深

顯然是帝國中心,這點跟倫敦、巴黎、聖彼得堡、北京等地一樣

美泉宮規模很宏大,不過跟凡爾賽和冬宮相比,內部顯得略微寒酸,這也是奧匈帝國的實力決定的;環線上的這殿那宮都白乎乎的,裝飾又繁瑣,整個跟奧匈帝國當年架屋疊床,老舊顢頇的氣氛一個樣子。

喜歡黑巧蛋糕、喜歡咖啡,喜歡古拉什

滿街髒兮兮的斯拉夫人,不喜歡


我算是一個和維也納有過一面之緣的人,火車到站的時候恰好是個下著大雪的早晨。冰涼的空氣直灌到肺里,看著停站的火車和月台上的積雪,我的第一感覺便是這是一座冷色調的城市。

因為剛從柏林離開,所以與之對比維也納的特點簡直太過鮮明:人們的生活沒有那樣的緊湊並且井井有條,那一天我把這歸結為「缺乏工作的熱情」。街上的人極少,開門的店鋪也不多,不知是不是因為下雪路滑,連人們的腳步都慢了許多。廣場上的雪幾乎都是平整完好的,配上大量的白色建築和泛白的天空,讓人覺得沉靜且悠然。

但是飛機的起飛時間不允許我再這樣慢慢的走下去了,我像是完成儀式般的去金色大廳門口轉了一遭便又原路返回了火車站。這一路,我只聽到了風和腳下靴子踩著雪的聲音。

我印象中的維也納,應當是遊人如織,陽光正好。餐館裡傳來烤排骨的香氣,紀念品商店中播放著莫扎特的音樂,小提琴的音符和多瑙河潺潺的水聲會蹦蹦跳跳的跑進在河邊咖啡館休息的人的耳朵里。

所以我從來未曾想過,維也納會帶給我這樣三個小時靜默的旅行。音樂之都反而是一座可以讓人安靜下來的城市。

Billy Joel 《Vienna》

http://music.163.com/song/16641795?userid=83816666


為什麼我看著前面的答案都不覺得是我現在住著的這個山村……哈哈哈~玩笑~

總之內城很漂亮~但是很小…

山上很漂亮~但是有點遠……

多瑙河很漂亮!很爽!很爽!很爽!真的爽!夏天藍藍的~還蠻涼快~

可是從另一個角度說它僅僅就是個典型的歐洲城市而已啊~也有破敗的地方~周末一樣冷清寂寥…國內過來的人可能會不適應…因為不夠現代,不夠有生機…

不過,夏天玩兒一下還是蠻好~冬天的話…有點抑鬱奧…歐洲城市感覺都這樣,只要晴天,一切都各種美好,一旦陰天起來……各種低落壓抑空寂…百無聊賴……

比如早上的公園,跑步的街,窄窄的,空空的~偶爾有人遛狗~就這樣,每天都這樣,除了葉子一天天變黃,落下來,明年再長起來…

大學內院裡面,中午已經見不到太陽,開始覺得有點陰陰的…

空曠的地方,太陽好的地方,又瞬間明媚的覺得幸福~

以上都是同一天的照片………

總之有可愛的地方,但是也是一座有點死氣沉沉的歐洲城市…

漂亮的時候是這樣的

這樣的

(上面這張有濾鏡…)

還有這樣的

晚上的內城

不過~其實大部分,是這樣的~

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電車~這還不是最老的…還有裡面地板都是木頭的…

當然也有這樣的(路燈好多都是吊起來的)

還有夏天的餐館,冬天很多室外的就都關門了…

就這樣吧,平平常常的一座城…


本人目前在維也納交換,長文多圖預警!

長文多圖預警!

長文多圖預警!

這是交換手記系列的第2篇。第1篇是簽證篇,放在之前班級的公眾號上。

這篇文章將講述,空降維也納三天後,我的生活。

一開始在機場出了點小bug,我坐的是烏克蘭航空,然後箱子在基輔並沒有跟到這邊。

同樣情況的還有幾個中國人,我們在Lost and Found Office同病相憐,順勢加了微信。兩對特別有趣的情侶,一對去薩爾茨堡,一對去哈爾施塔特,這兩個地方以後再細說。分別的時候他們得知我一個人,年紀又比他們小,意味深長地拍了拍我的肩膀。

Anyway,最後在晚上我還是拿到箱子了,所以還是要推薦一下烏克蘭航空的,沒有想像中的危險與不靠譜,空姐都會講幾句中文,而且都是大長腿美女喔。當然,以後還是要關注一下國際局勢,俄羅斯哪天抽瘋打進基輔也不是沒有可能,老毛子的事,能叫打仗嗎?

第一天晚上從機場回來,十點多在地鐵站等待,周圍一個人都沒有,安靜地像鄉下。才開始意識到自己已經處在另一個國度。

維也納的街道很窄,建築都不高但是很密,樓房外面有花朵點綴,臨街往往是一扇厚重的大門,門後庭院里是居民住的樓宇。路上跑著有軌車,看到行人司機會敲響小鈴鐺停下來等待。無論是公交還是地鐵,上面都有很多人在看書,這個小習慣讓我會心一笑。

維也納作為音樂之都,街頭的音樂文化也是隨處可見,一個人彈鋼琴就會有很多人駐足,跟著打拍子,在一曲終了的時候為他鼓掌。

先去找房東領了鑰匙,發現房間里有另一個舍友的東西,但是很整潔,可能是放假還沒回來。椅背上搭著一件格子襯衣,莫名地懷疑舍友是印度來的碼農。房間有冰箱和獨立衛浴,樓道里有公共廚房,不用繳水電費和網費,這個條件我還是很滿意的。

說是來維也納屠龍,但奧地利皇帝早就死了,茜茜公主也只快樂過那麼幾年,吃頓飯動輒10幾歐的我迫切需要解決的是溫飽問題。啃漢堡吃西餐的日子我可受不了,發現一家中式自助的時候簡直喜出望外。這家店放著紅日的歌曲,服務員都是中國人,親切地向我打招呼,再看到豐富的菜蔬和瓜果,我覺得以後要常來。(才不是因為能聽到中國話呢,哼)。

出去吃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買了鍋和食材,準備研究自己做飯吃,請期待梁大廚的第一道實驗性菜品吧~

緊接著我又搞了一輛自行車,維也納的地形起伏比較大,騎車很方便,雖然貴了點但是感覺和有車一族沒差多少(才怪)。去學校領了確認書,辦了地鐵卡和銀行卡,也對周圍街區有了初步的了解,我開始逐漸擴大探索的範圍。

  1. 街區小教堂

這個屬於維也納眾多教堂中不起眼的一所,就在我住的地方附近,看到門虛掩著就進去了,裡邊很宏偉,說起來教堂就是要看上去崇高一點才能讓信眾心悅呀。

推著輪椅的老爺爺走過油畫前,他在想什麼?

2.聖約瑟夫大教堂

我非常喜歡逛宗教建築,裡面包含的繪畫與建築、宗教知識深深吸引著我。這個教堂比前一個就大很多,牆上掛有耶穌受難的雕塑,有趣的是教堂前的台階下有很多鴿子。我坐在那兒想起一個段子梁朝偉有時候閑著悶了,會去機場,隨便趕上哪趟班機,比如飛到倫敦,獨自蹲在廣場上喂一下午的鴿子,不發一語,當晚再飛回香港。國慶第三天,我閑的太悶了,出門打趟車,跑到黔靈公園,在門口吃了碗粉,找不著鴿子,然後買了100塊的花生,獨自蹲在公園裡餵了一下午的猴子,不發一語,期間還有人過來問我的花生賣不賣。

吳宇森的暴力美學風格也非常喜歡鴿子,《喋血雙雄》里,周潤發在教堂大戰敵人的時候,就有鴿子撲簌簌被驚起。

一排排的長椅上擺著聖經,佈道壇上空無一人,兩側的迴廊眾多雕塑姿態各異,壁頂上聖母和他兒子低頭看著我,太莊嚴了。那一刻我有皈依的衝動。還是在心裡不斷提醒自己只是來拜拜碼頭的,才剋制住那種神聖感。

人是需要懺悔的?大概就是傾聽對象吧。在國內我也老跟我媽懺悔,什麼又買了好多不該買的東西啦,這段時間沒好好學習啦,說完不管之後改不改,媽媽心情壞不壞,反正我是一切清零心情舒暢的。

3.維也納市政廳維也納國會大廈

這兩處是挨著的,沒專門去這個地方,只是因為就在維也納大學旁邊,路過的時候看到而已。廣場上全是中國人在拍照,地面平的讓人想在上面打個滾。房頂上站著雕塑,如果你看過《生化危機6》,就能明白那種巨獸居高臨下伺機捕食你的快感。如果你沒看過6也沒關係,因為明年才上映呢。

典型的哥特式建築,吊衝天,涼台向上翻著。據說當時非教堂建築不能超過100米,設計師把高度限制在98米,然後又加了一尊穿甲胄持鐵矛的小怪人,也算是對宗教勢力的挑戰,這棟建築除了夏季音樂會開放一個庭院,平常時候是進不去的。

國會大廈據說是歐洲最美的國會大廈,我也沒看過其他的所以不好評價,哈布斯堡王朝被推翻以後,新成立的奧地利共和國在這裡開始了上議院和下議院的政治實踐。

4.維也納自然歷史博物館

其實就在國會大廈斜對面不遠,屬於維也納的博物館區。這兩個博物館遙遙相對,建築風格也很精美,裡面有很多奧地利皇室收藏的精品,值得用一天的時間好好逛一下。我因為學生卡還沒拿到不能打折,就暫時放過這裡,哪天抽出專門的時間入侵。

5.皇家傢具博物館

又開始發揚我去奇奇怪怪博物館的本性。這個博物館隱藏的深一點,裡面是奧地利皇室的各種傢具,在皇室垮台後,相當一部分被原來的僕人們瓜分,後來又有電影公司拿來拍茜茜公主,博物館收藏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也有四層樓的豐富程度。裡面有大量的人物畫像、鐘錶、各種座椅、床鋪、桌子、餐廳物品和衛浴物品,可以說最大程度上還原了19世紀皇室的生活。去的時候裡面沒什麼人,我邊讀說明邊轉,也花了兩個小時。

這個妞是正牌公主,可惜被刺身亡。

密集恐懼症患者不要看那張虎皮!好吧我知道已經提醒晚了。

這幅畫讓我印象深刻。上面畫的是約瑟夫一世的弟弟馬西米連諾一世在墨西哥被槍決的場景。下方是他被運回國內的棺木。作為一名統帥軍隊的將軍,一名墨西哥殖民地的統治者,最後卻被革命者推翻身亡,想想也是挺悲慘的。

茜茜公主本人和皇帝沒有愛情,她的一生始終在逃避這個男人。她將愛放到了孩子身上,但女兒早夭、皇子魯道夫吞槍自殺(繼承皇儲位置的就是斐迪南大公)給了她沉重的打擊,她曾經做過匈牙利女王,最後被一個義大利人刺殺。

6.避孕與墮胎博物館(一言不合就開起車了?!)

這個博物館藏得更隱蔽,但逃不過我要把它找出來的決心....避孕這種事自古有之,我聽了一個小時的英文講解也大概懂了個究竟。

如果女性不避孕一輩子懷孕的次數大概是50次;人們曾經嘗試向陰道中滴檸檬水,利用酸性來殺滅精子;早期避孕套的材質有魚鰾、綿羊腸子,在埃及人們會使用鱷魚的糞便,在日本人們會把垃圾塞入女人的體內;甚至還有複雜的器具可以幫助擠出精液、注射後可以擺脫懷孕等等。後來才發明了避孕套、子宮帽、避孕海綿等工具。

避孕藥的發明堪稱革命,人類擺脫了人口爆炸增長的陰影,健康水平也得以快速提升。隨之而來的卻是倫理問題:未降臨的生命究竟能不能剝奪?這個爭論由來已久,今天我就不展開細說了。總之避孕這件事,是社會學、政治學領域必須關注的大問題,甚至是總統大選時的立場導向。

三天除了辦事,逛商場,就是去了這幾個地方,還有很多可以去的地方亟待解鎖。這邊的人由於基因原因都又高又美,對我這個半吊子也很友善。銀行的爺爺耐心跟我說辦卡的事情,超市的小哥逛了幾次後也跟我說說附近哪裡的菜便宜,隨便問一個人路都很友好地停下腳步等你說...相比國內確實少了很多戾氣,人們沒那麼著急,到了這邊我自己也不著急了,慢慢地跟著有軌車的叮噹響節奏來就對了。

時差六個小時,這邊已是凌晨,國內已經開始享受周六的早晨了吧。

晚安,我愛的人們。

這是交換手記系列的第4篇。

今晚我一直沒出現的室友來了,尷尬的是當時我正在洗澡,所以洗完後出門坦誠相對地來了一句:So,you are my new roommate?他把臉別過去對著牆說,Yes.

真是galgame般的開始。

小哥是哈薩克的,英語不是很熟練,但我倆很快熱絡起來,一塊吃他帶來的家裡的香腸和一種麵食。他已經來這裡半年了,在維也納大學讀工程技術,長的瘦瘦小小,一副理工男的樣子。搞笑的是,我電腦上打開的文明5引起了他的注意,我們就勢聊開了各類遊戲,然後又聊到了科幻片(果然他喜歡這個類型),我注意到他正在看《太空堡壘卡拉狄加》,正好我有所了解,所以交流得很愉快。對了,他還是國際象棋玩家,我倆各自用電腦就可以對戰,沒有之前想像的拘謹與溝通困難,新室友的到來活躍了房間的氣氛,讓我能整理一下這幾天去過的地方。

標題是維也納森林狂想曲,就從這裡開始吧。

  1. 維也納森林

之前聽過約翰施特勞斯的《維也納森林的故事》,小學也學過馮驥才寫的那篇課文,還是沒反應過來這叫要去真的維也納森林了?一陣恍惚。這就是旅行的意義吧,去一一確認那些文藝作品中的地方,與心中的想像進行比對與安放。

按說三十多公里也不算很遠,但一是維也納很晴很曬,從我來之後就沒陰過天;二是一路上山坡度漸陡,所以騎得特別費勁,回來的時候我算了一下,大概上坡路有十公里,不乏極大的坡度。這樣子花的時間就很長,有兩三個小時的樣子,而且我只有一個模糊的定位,還要不斷走走停停,真是一次很艱難的騎行。

不過也拜騎行所賜,得以慢慢感受風景的變化,從市郊的零星建築,到進入林區的小別墅,再到湖光山色,山上的山毛櫸高高聳立,確實有種獨特的味道。路過幾棟房子一個小教堂構成的小鎮,後院里散放著挖過的沙坑和小車,陽光安詳,一切的節奏都是慢悠悠的。

這裡說一句,奧地利這個國家都很慢,街道上的咖啡店到處有人坐在長椅上一坐就是一下午,車遠遠看到你都會停下來示意你先走,電梯里沒有關閉門的按鈕,曬太陽是第一要務,商店關門早,安息日基本全關...這種心理狀態是發展中的我們怎麼也體會不到的吧。

當我最後登上山俯瞰維也納的時候,只覺得想在山坡上躺下來,靜靜浪費掉這一下午,或者在卡倫山下的小鎮格林津,找一家店門前有松枝的店鋪,喝上一瓶當年的新酒,就這點出息了。

2.聖奧古斯丁大教堂

聖奧古斯丁大教堂,弗朗茨·舒伯特曾在此指揮他創作的彌撒曲,安東·布魯克納的彌撒曲也在此舉行世界首演。在21世紀,這座教堂以舉辦高品質的宗教音樂會而著稱,尤其是在每周的主日彌撒有完整的管弦樂隊和唱詩班。這座教堂還有兩台管風琴。

到這兒機緣巧合,去國家圖書館的時候看大家都往裡邊走,就跟著看看,結果發現是主日彌撒,就坐下來一起聽。

奧古斯丁教堂的主日彌撒有著非常好的樂團,演奏的曲目我看有貝多芬C大調大彌撒、海頓的德意志彌撒、莫扎特的加冕彌撒曲、普契尼的榮耀力量、舒伯特的D大調彌撒曲等等。(非音樂專業只是翻譯)免費的音樂和男女高音何不聽聽?

結果就知道《哈克貝利芬歷險記》里老哈克為啥不喜歡做彌撒了,太長,神父念幾句,眾人站起來一起唱幾句,然後坐下,周而復始。女高音唱的倒是很婉轉,可惜我也聽不懂。

所謂主日,就是每周的第一天——星期日。這一天用來慶祝耶穌復活與上帝造人結束。每到這個時候街上人不多,商店也會關門,大家會與親人待在一起。如果你看過《人類清除計劃》,就有點那種感覺。

回去查了以後才知道,這座教堂還保存了哈布斯堡王族成員的54顆心臟,當然他們的軀體被保存在另一個地方,這是我以後要寫的。

至於我們的老朋友,皇帝佛朗茨一世和茜茜公主,結婚也是在這座教堂,這座城市真是處處有他倆的痕迹呢。在這兒結婚的還有我的偶像拿破崙和他的路易絲皇后。這倆的故事估計爛大街了我就不說了。

3.卡爾教堂

這座教堂又稱查理教堂。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六世為了祈求消滅傳播到維也納的鼠疫,下令修建的。教堂正面是古希臘神廟風格,其穹頂和兩側刻有浮雕的對稱圓柱格外引人注意。離教堂不遠的霍夫堡皇家公園裡有莫扎特的雕像

4.阿爾貝蒂娜博物館

它擁有世界上最大最重要的版畫室,有大約65,000幅圖畫和大約100萬幅old master print,以及較現代的的圖形作品,照片和建築圖紙。該博物館除了收藏圖像以外,最近用長期貸款收購了兩批印象派和20世紀初藝術的重要藏品,其中一些將會永久展出。這裡有一些著名的畫,比如莫奈的睡蓮,edvard munch的尖叫,畢加索的戴綠帽子的女士,還有丟勒的野兔。看了兩個小時現代主義、抽象派和印象派的畫,我覺得還是人體畫最美。

對了,它是阿爾伯特公爵創辦的,他妻子叫瑪利亞克里斯汀娜,所以合稱為阿爾貝蒂娜。

5.金色大廳和國家歌劇院

金色大廳沒有想像中宏偉,只是維也納音樂協會裡的一個很大的音樂廳,但在裡邊演奏有崇高的地位。歌劇院站票只要3歐,站席在中場的時候會用布隔開,我買了一張3號的莫扎特音樂會的票,到時候就可以進金色大廳內部一窺究竟。

在《碟中諜5》里,阿湯哥跳下歌劇院的地方,也沒有電影里顯得那麼高,這麼不過能來看看也挺高興的。

6.國家圖書館和英雄廣場

國家圖書館搞活動,正好免費開放,準確地說是國家典籍博物館,所以要收費。內部是高高的書架和梯子,厚重的大書和大量文獻照片被保存到這裡,據說有佛朗茨一世從出生到死亡的所有照片。

外面的英雄廣場我更想說兩句。一個是拉德斯基陸軍元帥,一個是卡爾大公爵,也就是歐根親王。這倆人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打敗過拿破崙。

拉德斯基,施特勞斯給他寫過《拉特勞斯進行曲》,我保證每一個參加過運動會的人都聽過。就是開場時放的那個,沒錯。這老頭非常厲害,80多歲還指揮奧地利軍隊平息了義大利人的叛亂,你看,非正義戰爭不也獲勝了嘛。

至於卡爾大公爵,也是戰功赫赫。在奧土戰爭中打出了5萬對10萬斃敵3萬的森塔戰役,也是歐洲第一次擊敗一位蘇丹的御駕親征(穆斯塔法二世)。之後宰相梅特涅誤判形勢,貿然向拿破崙開戰,結果被人家打進了維也納,還是卡爾大公爵,在多瑙河畔以數萬兵力伏擊拿破崙,取得了阿斯波恩-埃斯靈會戰大捷,拿破崙的愛將拉納和四萬人也命喪於此。他算是首個打破「拿破崙不可戰勝神話」的男人,後來他因不滿國家政策辭去軍職,但拉德斯基正是憑藉他訓練出來的軍隊繼續取得了對拿破崙的勝利。

這麼多年了,奧地利人始終紀念著他們心中的這兩位英雄,換個角度想,拿破崙可不就是橫掃全歐洲的暴君么,再代表先進也不行,何況還是復辟皇帝的美夢。

維也納就是這樣,有綿延不絕的歷史,從哈布斯堡家族的輝煌到一戰二戰的迷途被入侵,再到戰後被分割如同柏林劃成四個區,到如今的聯合國第三大辦公地,永久中立國身份,奧地利走過了漫長的旅程,如同一位優雅的老貴族,不急不慢。

還有600多家博物館和與之對應的名人資源,太多名人曾在這裡居住過,施特勞斯,勃拉姆斯,莫扎特,佛洛依德,這裡確實是一處聖地。

除此之外,單單看美麗的建築和晴朗陽光下的森林,與波光粼粼的湖泊,便心生嚮往,維也納的魅力就是這樣多層次、多角度的,我想我還會發現更多。

不知不覺已經寫到深夜了,旁邊的小哥還在看劇,我還是早點休息吧,明天夜裡還有博物館之夜呢。

我是一個對死亡很感興趣的人。

說不上怕,也不是嚮往,我只是本能地想要了解,彌留之際與之接觸的方方面面。

這是交換手記的第5篇。

寫的時候,還是深夜,墓里的冷彷彿還在身上蔓延。

1.皇家墓穴

之前說過,哈布斯堡王族成員的心臟保存在聖奧古斯丁大教堂,那屍骨就是保存在這裡了,由修士們看護著。

不知道是心理原因還是怎麼,往下走的時候就感到一陣陣寒氣,裡面也沒有什麼人,一進去被一大片棺材嚇到了,每個棺材都很有特色:雕著骷髏的,雕有嬰孩的,應該都與墓主有關。

這裡最有名的當然是佛朗茨一世和茜茜公主,以及皇太子魯道夫的棺材了,這一家三口的棺材被擺放在一起,前邊有花圈,接受著人們的敬意。皇帝開始時以激進嚴厲著稱,但在位時間太長也逐漸被民眾所愛戴,茜茜公主不管愛不愛他的表哥,死後還是和他躺在了一起。他們的兒子,為情自殺的魯道夫,靜靜地躺在一邊。生前名利不過是一抔黃土,化作墓穴里冰冷的溫度。

這些棺材很像《血族》里吸血鬼始祖爬出來的那個棺材,我不禁想如果現在棺材蓋打開的話怎麼樣,想了想我的顏值不夠暮光之城裡那些妖孽,被咬了也就當個血奴,實在沒多大意思。

2.納旭市場(維許市場)

其實就是幾公里長的市場,原來是擺攤的,後來給規範化了,搭起了小亭子,我覺得這個思路我們就可以借鑒,不過國內的市場好像還是很亂。扯遠了,這裡賣各種生鮮、甜品、酒類、鮮花,看上去琳琅滿目,沒事過來散散步吃點小零食還是極好的。

3.中央公墓und葬禮博物館

其實就是奔著32A那些名人墓去的。這裡不像皇家墓穴那麼陰冷,去的時候是下午,初秋的太陽打進林間小道上,兩旁草叢裡的墓碑整整齊齊的,你突然覺得他們只是暫時離開,或許還會重逢。死亡也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開始明白為什麼還有人支持土葬,一方墓碑看上去就是比一個小盒子有存在感啊,莊嚴感和肅穆感也是比不了的。

找名人墓就像捉迷藏一樣,挨個比對,生怕錯過,最好找到了勃拉姆斯、施特勞斯、貝多芬他們幾個的墓碑,還有一個莫扎特的紀念像,因為他的屍體不在這裡。

葬禮博物館很有意思,工作人員會幫助你埋葬自己,就是進入棺材裡,然後他會幫你拍照,也是獨特的體驗。《世界奇妙物語》有一集就是一個人醒來發現自己被關在棺材裡,隨身只有一部快要沒電的手機,那感覺真是絕望。

3.感恩教堂

這個教堂來自於皇帝的還願。佛朗茨被刺殺過一次,僥倖受傷未死,他說自己只要能活就會修一座教堂,後來果然活了,於是也就有了這座教堂。離我們學校很近。

4.美景宮

分為上下兩宮,裡邊也有大量的繪畫,在維也納半山腰上,花園也很大,我因為去過阿爾貝蒂娜博物館了,就沒有買票進去看,只是在庭院里走了一圈。

5.維也納城市公園

郊遊、約會、廣場舞好去處。哦他們不跳這個,反正老人很多就是了,長椅和草坪上到處是四仰八叉曬太陽的人。

6.多瑙島與多瑙河

我收回我的話,多瑙河確實是藍色的,夕陽下看尤其如此。那天我看的只是她的一條運河而已,算不上主幹,所以綠油油的。

河對面有一些高新技術企業,聯合國區也在對面,不過參觀要學生證。

7.白水先生系列

白水先生是個奇人,設計了許多維也納的建築,而且以富有童心著稱,看過他設計的公寓。還有維也納遠程供熱中心,也是垃圾焚燒廠,就建在中央醫院旁邊,可見對技術的自信。另外在過去時代的兩個大儲氣罐,荒廢過一段時間後,也被他重新設計改造成了藝術區的典範,有點維也納798的感覺。

8.恩斯特哈佩爾球場

這可能是奧地利這個足球小國的驕傲了,不僅職業生涯碩果累累(七次聯賽桂冠),執教後更是多次打入歐冠,其中經典的有帶領比利時布魯日力壓尤文圖斯,決戰對陣利物浦。歐洲各國當時搶著要他,傳奇教練啊,玩過實況的都應該來看看。

「歷史只會記住誰是冠軍,而不是那些踢得華麗的球隊。」

最後說說維也納的交通吧,公共交通無縫銜接,有軌電車、地鐵、輕軌準點百分之百,基本換乘不用走遠,憑一張卡可以通吃。有趣的是地鐵沒有北京那種擋板,人們想進就進,也不用刷卡,車上也沒人查票。聽說有隨機查票的,抓住會罰款100歐,但我還沒遇上過。車門不會自動開,需要按動一下,無論你是上還是下,但是會自動關閉。

令我不適的有一點,就是自行車道常常變換,不按照靠右行的原則來,有的時候雙向自行車道都在一邊,曾經吃過虧以為沒有自行車道結果和汽車搶道。

而且市內紅綠燈很多,又有很多上下坡,所以開車的話第一技術要好,第二要有耐心,我覺得還不如騎車快。

下一期的主題可能有四個,夜生活與危險、博物館之夜、歐洲地下湖、一周食譜,如果想優先看哪個,請留言,我會根據留言決定先寫哪篇。

晚安,謝謝諸君

這是交換手記系列的第6篇。

我來到了默德靈小鎮。

1.地下湖

《苦兒流浪記》里有一個情節我印象很深:孤兒雷米去礦區找他在巴黎認識的兄弟,並和他一起下井,天降暴雨,水倒灌進礦井,雷米和幾個礦工一起被困井下,多天後才被救出。這是全書用了好幾個章節描寫的事件,也是幼小的我第一次看到人類開採礦井過程的艱辛。後來我才知道,還有智利礦工被困井下時間更長的記錄,只不過他們衣食暫且無憂,需要應付的,是漆黑的絕望和對時間流逝的喪失感,這種心理打擊比物質短缺更致命。

我去了維也納附近的一個地下湖,號稱是歐洲最大的地下湖,能夠往下深入60米,以前是石膏礦井,1942年在開採爆破時炸出了一股泉水把礦下全部淹沒。

進去之前天下著小雨,我有點擔憂地看了一眼雨勢,在考慮下面的水位會不會漲的過高。我對於進入地下有種本能的恐懼。

入口到礦井要走一條逐漸往下的坑道,據說長達450米,只有一人多高,岩壁上掛滿了露珠,溫度就逐漸降低,和我同行的人都穿著羽絨服,我被凍得瑟瑟發抖。

兩邊時不時划過很深的礦洞,牆壁上掛著昏暗的燈,依稀可見馬匹和工人的塑像,以前馬也是要帶入井下工作的,工人對馬的愛惜勝過愛自己。

走了很久之後豁然開朗,左手邊是一個非常大的岩石大廳,是當年礦工的酒吧和禮拜堂,現在那裡依然有蠟燭熊熊燃燒。往右走會路過一個小禮拜堂,裡邊供奉的神據說是礦工們的守護神。

再往裡走就有一些飛機的遺迹了,二戰時這裡是納粹造飛機的地方,後來被美軍轟炸過。

沿著濕滑的台階向下走,就能隱隱約約看到湖了,湖邊有一個小碼頭,可以坐船進湖遊覽。說實話這裡給了我一種《哈利波特》裡面,哈利進去找魂器的那個山洞,湖泊底下都是陰屍。你看,幽幽的綠光映照著牆壁,船好像無聲地滑行在水面上,遠處有水流跌下暗河瀑布的聲音,這裡遠比我想的要大。頭頂有很多鐘乳石懸掛著,不知道經過了多少年。水倒是很清澈,把手探入水中,還好沒有陰屍飄過來。

說到坐船還有件趣事:我跟著一個旅遊團上船,這時他們都發現我了,好奇地注視著我。我假裝鎮定,問船工我能不能上船。船工說你和他們是一起的嗎,我也不知道怎麼想的,想說I am alone,脫口而出的是I am single,他愣了一下笑道,他也是。船上頓時爆發出笑聲,到處是歡樂的氣氛。下船的時候要給小費,沒有準備的我給了一個最大的硬幣,船工喜笑顏開,拍了拍我的肩。

2.博物館奇妙夜

之後的周六晚上,我正好趕上了博物館之夜。這是歐洲範圍內的特色活動,每到十月的第一個周六,絕大部分博物館從下午六點開放到凌晨1點,會出售一種非常划算的通票,並且市政廳也會開通不同博物館之間的專線,延長公共交通的時間來滿足遊客的需要。這一天晚上各大博物館之間都是人,很多人早早規劃好線路想要去看心中的寶物。

我是和國內一起來的交換生朋友們參加的,大家說說笑笑之間也不覺得累,去了自然博物館、歷史博物館、利奧波德博物館和現代藝術博物館,我還去了軍事歷史博物館,佛洛依德博物館因為在北邊就沒有去。

參觀的時候一直想,如果像博物館奇妙夜那樣,展品們都自己動起來就好玩了,猛獁象、古猿化石、羅馬兵,半夜不睡覺在博物館折騰,倒還真有人扮成古羅馬士兵的樣子供遊人…欣賞。

最後我們還合了影,也是一張珍貴的照片呢~

3.犯罪博物館

早就聽說維也納治安很好,基本不用擔心,我也只是偶爾幾次聽到有警車呼嘯而過的聲音,這邊的第2區據說是危險的,要過多瑙河才能到達,用現在熱播的《西部世界》來形容,就是混混稍微多了那麼一點的地界。我要去的犯罪博物館就在第2區。

這是判處死刑的執行單,每張上面都有一個死囚的名字。

犯罪博物館是中世紀維也納警察局的遺址,裡面陰森森的,只有一個老頭坐在裡邊。一進去就是古代刑具的展示,並且還有被斬首犯人的頭顱在裡邊保存著。這個博物館主要是講奧地利警察的發展史,從皇家保衛功能到世界警探,奧地利的警察在二戰後達到聲望的頂點。很多先進的手段,比如痕迹檢測、屍檢,奧地利都是走在世界前頭的。

然而,在漫長而黑暗的中世紀,維也納依然是充斥著暴力與血的城市。博物館有很多大案的展示,一個男人殺掉自己所有的孩子、專門用手斧襲擊女僕並棄屍荒野的變態、金融大盜騙錢騙到了巴黎、刺殺皇帝佛朗茨一世的兇手…有相當一部分都是至今未破的懸案,也許永遠也不會知道真相,讓被害人沉冤昭雪了。

警察裝備的變遷也很有趣,斧鉞、線繩槍、佩劍,這些在與犯罪分子作鬥爭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奇怪的是,在我身處下層的時候,空氣中有一股奇怪的臭味,並且能聽到蒼蠅嗡嗡作響,然而我沒有看見蒼蠅,這裡也不應該有任何腐肉才對。

除非…我看到前面有個絞刑架,擺在角落裡,旁邊的圖示告訴我們,欣賞死屍是當時市民的一種消遣。

尖銳的防空警報響起,這已經是正午後的第三次,老式的城區都還有以前的裝置,一聽感覺就有什麼事要發生。我不得不再提一下《人類清除計劃》,屠殺開始前就是響起了這種夢魘般的警報聲。我迅速返回地面,問老頭怎麼回事,老頭嘟囔著說,「為了紀念」,姑且如此,出門街道上卻一輛車也沒有,這是我們街區看不到的景象。

周日,安息日的時候,街上也人煙稀少,店鋪都關門了,連我們樓道里的所有大小的門都要關閉,彷彿躲在家中才是安全的選擇,幸好這還是180萬人口的維也納,去人更少的瑞士,半天看不到人的感覺不會太舒服吧,我還是喜歡熱鬧一點的街道。想念對外經貿門口的肉蟹煲,嘻嘻。

對了,我曾經在晚上十一點路過一個車站,這裡是有名的壞小子的聚集地,戴著連帽衫的人喝著啤酒靠在牆上,對路人吹口哨挑釁,偷竊與鬥毆更是司空見慣,據說這裡曾經有上百人的鬥毆,我突然想起奧地利是不禁槍的,而且數據顯示最近持槍率還在不斷上升。

——————————————————————————————————————

公眾號:驍騎(xiaoqi-Leon)

攜劍縱游二十年,攬書自顧酒酣眠。原創影評、書評以及小說隨筆若干,一個有態度的少年。


作為一個剛從維也納旅行回來的建築系傻孩子,從本專業以及外延的角度來肥答一下這個問題:D

十八世紀的維也納就像一位剛進城的小姑娘,唱著最美的歌兒,想把那所有時興的美麗的花兒都戴上。標準巴洛克風格的建築- 美泉宮(Schloss Sch?nbrunn),-貝爾維第宮(Schloss Belvedere )以及 -霍夫堡宮(Hofburg) 都是此時期很好的代表。非常典型的室內充滿曲線以及濕壁畫(Fresco)的巴洛克建築,以及標配法式庭園。

美泉宮(Schloss Sch?nbrunn)

作為奧地利皇室的夏宮使用,室內除了典型的洛可可以及第二洛可可的裝飾之外,還有一些別出心裁的彰顯主人獨特品味的房間,私以為在這方面後來的茜茜公主( Elisabeth Amalie Eugenie )和齊塔皇后(Zita von Bourbon-Parma) 的品味不及瑪利亞-特蕾西亞(Maria Theresia)了。也正是在美泉宮的一間沙龍室中,八歲的莫扎特第一次為皇室演奏,「表演完畢之後小莫扎特激動地撲向了特蕾西亞,並親吻了她一口」 其父如是在日記中寫到。聯姻是特蕾西亞重要的政治手段,「將戰爭留給別國,快樂的奧地利人,結婚吧~」 XD

以中國黑底漆畫裝飾的特蕾西亞的私人小娛樂間,她在這裡和好閨蜜們打牌以及與心腹大臣商議國事 (圖片來源:Sch?nbrunn)

貝爾維第宮 (Schloss Belvedere )

曾經的帝國實權者歐根親王(Eugen Franz)在維也納的住所,現在已經成為美術館,這裡收藏了奧地利非常又有代表性的藝術家 Gustav Klimt 包括《吻》在內的大量美術作品。

霍夫堡宮(Hofburg)

奧地利王室的冬宮,今天的總統官邸以及Sisi Museum還有西班牙馬術學院的所在,私以為在外立面的設計與裝飾上要勝過美泉宮好幾分:D

接下來的十九世紀二十世紀,歷史主義(Historismus)為主流建築風格的時期。與當時偏愛哥特式的倫敦不同的是,維也納更喜愛使用巴洛克元素,擁有更多浪漫主義色彩,就好像小姑娘漸漸成熟起來,經過摸索找到了一種適合自己的妝容。這是一個市民意識蓬勃發展的時代,城市中開始出現大量公共建築。在這時期維也納拆除用以抵禦土耳其人的舊城牆而新修的街道,環形街(Ringstra?e...哈哈哈這麼翻譯會不會被打死)中的建築便以此風格為主。

音樂協會(Musikverein) ,金色大廳所在,立面底層是灰色石制文藝復興風格,上兩層以古希臘羅馬裝飾元素配上活潑的橘粉色,頗有米開朗基羅所設計的文藝復興晚期的保守宮 (Palazzo dei Conservatori )的味道。

金色大廳室內(Gro?e Saal)(圖片來源Wikipedia)

非常典型的歷史主義風格,金碧輝煌。然而在此的個人經歷並不好。國人佔了幾乎半數座位,經濟實力使人欣慰,但是聽音樂會的習慣令人堪憂。在有中文提示不允許演出其間拍照的情況下,演奏的過程中,依然不斷有人拿出手機進行拍攝,台上的小提琴手見此狀後默默面帶慍色。而且身後的國人大爺大媽一直用不小的聲音聊天,鄰座的韓國情侶不停回頭作出噓聲的動作。畢竟任何一點噪音對音樂會的體驗都是毀滅性的,在這樣的不安靜的環境下雖然坐在第一排但是並沒有得到好的聽覺體驗……而且整場下來臉非常疼…………

再者由於當時的建造技術有所局限,從今天的建築聲學的角度來看,由於缺乏有效的聲音反射設計,無法平均地分散聲波,坐在後排以及走廊之下的觀眾可能與前排觀眾的體驗差距較大。好在對於回聲,雖然沒有使用專門的牆面材質進行吸收,但是通過其表面繁複凹凸的雕飾,確實將回聲處理掉了。

不過總的來說如果想在金色大廳收穫一場令人滿意的音樂會,可能需要在身邊沒有噪音源的情況下坐在靠前位置……(捂臉,這很隨緣)相比之下如果不考慮啊寶寶就要金色大廳寶寶不管這樣的情況,只是想得到值得紀念的屬於維也納的音樂體驗的話,建議去當地人常去的地方聽音樂會= =

國家歌劇院(Staatsoper)

Ringstra?e街景

二十世紀維也納的青春活力派(Jugendstil / Art nouveau ),維也納分離派(Wiener Sencession)大放異彩。仿若一個逐漸成熟的女子,開始擁有自己獨特的品味。

郵政銀行(Post Bank),維也納青春活力派(Jugendstil)的先驅

雖然看起來並不算特別青春特別有活力,但是當我們將其與旁邊的兩座歷史主義建築比較時,會發現郵政銀行的裝飾更加不遵循常規,立面由帶著沒有結構作用,僅為裝飾的鋁製鉚釘的正方形大理石小塊塊拼接而成。屋頂是不是看起來很有活力呢~~

典型的青春活力派建築(Jugendstil)

蹡蹡~ 躍動的曲線是不是讓你覺得非常活潑呢?植物的裝飾是不是充滿生機呢?拍攝於Belvedere的噴泉廣場對面。

朱迪斯(Judith) Gustav Klimt

在Belvedere中被一堆非常傳統的中世紀,巴洛克,羅曼蒂克,經典主義作品洗眼睛之後,突然出現的分離主義作品令人驚艷。這便是Klimt非常受歡迎的金箔畫之一,偏寫實的人像與線條自由充滿幻想的金箔產生反差,就像真實與夢境的交織,如夢似幻。

維也納分離派大樓(Ausstellunghaus der wiener Secession) 坐落於維也納美術學院附近(圖片來源Google )

總而言之,由於歷史的原因,奧地利的整體氣質介於德國與義大利之間。嚴謹質樸中又充滿浪漫,這裡德語的口音輕快地像一首歌。上揚而活潑的語調就像那拂過阿爾卑斯與多瑙的微風。不談其從古羅馬時期到中世紀的神聖日耳曼羅馬帝國再到現在的奧地利共和國的歷史是否具有一脈相承性,借用Orbis Terrarum的觀點,今天的奧地利是一個有趣的複雜的結晶體(Kristillisation),每一個部分獨立著,與其他部分交織在一起,卻不混為一談。從古羅馬到中世紀的低調,到巴洛克時期的快速發展,到十九世紀的輝煌以及一戰後君主制的隕落和民主共和的崛起,每一段時期,都能在今天的維也納找到它們的印記。如果說柏林屬於Hipster,蘇黎世屬於工程師,維也納大概屬於浪漫而懂得剋制的藝術家吧。

最後,安利一部在維也納拍攝的經典愛情電影《愛在黎明破曉前(Before Sunrise)》,伴著男女主人公以及他們身上散發的愛情酸臭味,這部影片好好地展示了這座城市真實的魅力啊XD 。最後的最後,個人小插曲,電影中出現的Teuchtler 唱片店非常值得一去,經營唱片和CD,以Jazz和Classic為主。老闆非常熱情,在答主提到了Before Sunrise之後,主動拿出了當時男女主人公所聽的唱片給我們,並熱情地幫我們按照影片里的場景合影。在得知想要Tango曲子這樣的調皮要求之後,把整家店找了個底朝天,終於微笑著翻出了一張。在他們家只要購物便可以獲贈一張舊CD作為禮物哦,而答主在買下那張TangoCD之後,不僅自己獲得了一張CD,連答主的小夥伴也得到了非常友好的一張:D,更加酷的是我們還得到了一大塊麵包!(咦,這裡怎麼瀰漫著一股濃濃的被收買的氣息(誤))

在下才疏學淺,以上僅為個人拙見,歡迎指正討論 :D


推薦閱讀:

為什麼奧地利有皇帝?
匈牙利難民為什麼要徒步遷徙到奧地利和德國?
德國留學已開始收學費了,作為他的表兄弟奧地利收學費的可能性大嗎?或者說預測一下奧地利何時收學費?
雲石自問自答:為什麼土包子出身的普魯士,能夠戰勝奧地利帝國,成為德國的主宰?
如果奧地利在克尼格雷茨戰役中擊敗了普魯士,戰後的普魯士邦和德意志邦聯會何去何從?

TAG:旅行 | 維也納 | 奧地利 | 歐洲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