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清朝後來沒有外來入侵,它有可能會是怎樣一個發展過程?
這裡的外部比較模糊,多大才算外部是一個需要界定的問題
以下的預測基於這樣的條件:1.內部指東亞,即中國本部,西域西藏,南北蒙古,內外東北,朝鮮日本,以及中南半島。這些地區的發展未受到歐洲勢力的武裝干預;2.除入侵之外,歷史上發生其他諸如文化、宗教、科技、軍事的對外交流或多或少仍有存在這樣一來,很多歷史走向可以從過往的歷史中尋找一些相似之處。
太平天國會延續更長的時間。沒有洋槍隊的情況下,李秀成進攻上海時會順利很多。上海戰局如對太平軍順利的話,之後在蘇南太平軍就不會節節敗退,也不至於很快僅剩南京一座孤城、糧草不濟。
太平軍最後仍然失敗,但起義動搖了清朝根本。此後的歷史有類黃巾之亂後的東漢。大量漢人將領不被朝廷所信任,其中一部分人,如李鴻章左宗棠最後選擇仍向清廷效忠,但是新一代的袁世凱等人對清廷已經完全有取而代之之心。新的軍閥進行有如三國時的中原大戰,最後中國為袁世凱所奪。
新朝代所控制的範圍僅限於中國本部及西域。
除本部之外:新疆由於左宗棠此前的平亂控制力度較大(阿古柏還會叛亂,但沒了俄國影響很小);西藏,一來宗教上不可能像前清那樣再尊崇喇叭教了,二來西藏在無外國侵略的前提下並沒有多大的地緣政治意義。控制力度較小;東北由於俄國入侵不存在,清廷之前未開放邊關,也就不存在闖關東的大規模移民,對於基本是荒山野嶺的東北實在沒有經營的需要;蒙古,雖因為清代的計劃性種族限制,人口過少,但在統一前的內戰中沒有人去管,又有所恢復。這樣一來,新朝初創時疆土和漢朝鼎盛時類似。蒙古在經過中原混戰時的休養生息之後,再次成為中原王朝的勁敵(滿洲鐵杆貴族們可能在北京城裡已經被某個軍閥給和諧了),但是考慮到火器的進步,以及中國歷史上新王朝一貫的高效性,很快就重複了明朝時期北方大小部落沒一個能既有能力又有志向出頭的的情形。
由於蒙古和西藏從耕地的角度對於漢民族而言完全不存在價值,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雖然不存在威脅,但天朝上國也未曾打過他們的主意。
由於黑船事件、美法軍艦進攻下關、英國艦隊進攻薩摩藩等事件未發生,英國未曾援助倒幕派,倒幕運動沒有興起,或興起但未成氣候,由於幕府的閉關鎖國,之後的日清戰爭並未發生。
這一段時間裡疆域大致如唐中期:
由於新朝初立,錢糧不多,加之對北方作戰的巨額開銷,海上貿易如明末一樣被允許。由於南洋有大量肥沃土地,反可能是漢族在人口突破原先各朝最大容量(6000萬)後的有一個擴張方向。甚至成立一些小的海外華人政權,向新王朝建立朝貢。此後的所有的預測充滿了不確定性,很難論證一個結合了明初的氣象、明末的經濟、清末的文化的國家能否獨立出現資本主義。
如果出現:
漢民族會進入一個新的擴張期,東南亞豐富的原材料、日本的金銀礦、外蒙的金屬理所當然成為掠奪的目標。當然,這樣的擴展範圍下已經不得不與歐洲殖民者接觸了。如果沒有:發展了百年後,20世紀60年代的天災,20世紀末的洪水給農業社會帶來的承重的負擔,成為新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隨著21世紀初的氣候變化,糧食產量的不足,北方的一些游牧者們漸漸興起,內部因飢餓而反抗的起義者也慢慢匯聚。一個朝代再次煙消雲散,究竟是外族重複了元清的輪迴,還是農民/貴族起義迎來漢唐的過往,都不足為重了1.那中國就真正的完蛋了。中國就會成為古中國。從滿清統治起,基本沒有一項重要的科技發明或者技術成就是中國的。幾乎所有的科技技術,知識都是在倒退。除了滿清貴族需要的奢侈品和鴉片。
2.變得類似印度一樣,等級越來越森嚴。佛教等愚昧宗教更徹底的壓制社會每一個角落。如果沒有入侵?那麼愚蠢的封建王朝還會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皇帝仍舊是天的兒子民眾仍愚昧的相信君權神授
中華文明將在滿族蠻夷下繼續沉淪
資本主義先進文明永難衝擊人們根深蒂固的思想不會有大夫們自救的洋務運動也不會有士子們覺醒熱血的維新變法皇帝也不會懊惱急躁的急於改革更不會有徹底的推崇西方民主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國人們終於不再狂妄自大,他們終於了解世界,我們要民主,要改革,要自強!我曾大學時和一熟讀歷史的同學討論此問題,結論是——
國外侵虐不夠狠,改革仍未徹底資本主義思想未能徹底衝擊到所有人如果沒有滿清入侵,我想結果可能會更好,但誰又知道呢?那我們就能反清復明了!!哈哈
這個問題我一直很感興趣,我的點在於中國有沒有存在可以自主過渡的可能性。
大一的時候問過歷史老師。老師說不要去設想假設性的歷史問題。歷史不是科幻。
我覺得他說的有些道理的。畢竟假設性的東西再怎麼假設都得不到驗證。但我是有好奇心的嘛。
後來我就對歷史喪失了興趣,因為某些原因。但我比較倔,我還是覺得探討中國有沒有存在自主過渡的可能性對現在是否還要繼續補課很關鍵。
以下是一個當年一個剛上大學的學生的一點想法。我現在自己看了都覺得很幼稚。但純屬拋磚引玉。首先需要誠懇的申明,我不是歷史專業的,連歷史的票友都算不上,並且現在基本不接觸什麼歷史了。所以回答請輕噴,指正。
=====================================================================
我覺得是可以自主過渡的。因為推動社會走向的大多還是內部動力。內部動力不足,即使是外部動力推動了發展,該補課的現在要得照樣補課。名目反正是各種名目,但實質還是需要繼續補課。
首先,在是什麼促使中國走向近代化這個問題上形成了一個普遍的觀點:西方的入侵和影響構成了近代中國社會轉型的動力——這是費正清等西方學者在20世紀中期以後提出的「衝擊—反應」模式,但是我們可以明顯的感覺到這種觀點裡面的「歐洲中心論」的色彩。這種觀點較為忽視了中國自身所具備的那些推動轉型的因素。 (陳國慶主編 《中國近代社會轉型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緒論,P4)那我們轉型要轉成什麼樣子呢?我覺得是現代化。我對現代化和現代性這兩個名詞非常執著,儘管我現在缺乏必要的辨析。
根據帕森斯的現代化理論,現代化所具備的三個特徵是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和個人自由。我覺得可以以這三點為展開。近些時間,我都很喜歡關注文學的現代性。但是具體到這三點,我會詞窮。
簡單片面的談下。
從經濟形態看,近代化是從自然經濟社會向以市場為導向的商品經濟社會的轉變。首先,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商品經濟發展起步是較早的。然而,中國的商品經濟一直發展的不溫不火,沒有什麼革命性的進展,其中的原因就在於,中國是單一的農業文明,它具有西方多元型較分裂的文明沒有的封閉性與穩定性,這是一種惰性。中國的個體小農經濟是封閉的與零散的,與此相對應的是一個強有力的中央集權政府,它較好的適應了這樣一種零散的小農經濟的發展,幫助解決一些個體無法解決的問題,使得中華文明具有一種驚人的歷史延續性,即,在漫長的農耕文明中,它產生了一種能夠解決自身的一些問題的機制,它本身就有一種包容矛盾的調和性。所以由於自給自足的生活生產方式,人們所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可以在內部小範圍之內得到解決,再加上政府重農抑商的政策的鼓勵,農業經濟可以說發展的很好,對此相對應的是,人們對貿易的要求降低,總體對商品經濟的發展的熱忱度不高。
但再穩定的社會結構還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古代中國的經濟形態誠然是一個較穩定的結構,但是在裡面,還是會蘊含著一些可能會引起變化的因素,這些因素雖然只是量變,但是同樣存在走向質變的發展可能性。
1、土地兼并問題
首先古代中國的土地沒有被充分利用與平均分配。土地兼并是貫穿於絕大部分的中國古代史的,並沒有得到一個妥善的解決,連均田制都是在唐中的時候由於不能有效實行而廢除了。在古代中國常常產生「富者有彌望之田,貧者無立錐之地」的狀況,突然清初康熙等帝皇都鼓勵開墾荒地,包括他們實行了禁止圈地、更名立法、攤丁入畝等政策,但是始終是無事無補,而且清朝沒有立法中並沒有禁止土地買賣這樣的措施來抑制兼并。康熙時期,土地集中已相當嚴重,北方七省「田畝多歸縉紳豪富之家」,江南地區也是「人民有田者少,佃戶居多」。清嘉慶帝直接或間接握在手裡的土地,就達到全國耕地面積的10%。在江南一帶,土地集中在10%20%的人手裡。階級矛盾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而且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這種基本經濟制度就已經決定了土地兼并的問題無法解決。而這種土地資源分配的不合理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浪費,激化了階級矛盾。
這點當時我是從階級分析的。但是我現在是覺得,他還是會導致周而復始的農民起義運動,畢竟如果自由過渡,是需要給它時間,由內部性促進外部性的,那麼表面上的變化就會沒那麼明顯。而且,中國的歷史觀很大程度上是循環的歷史觀。
但是不會一直這麼機械的周而復始的。人口問題使得土地的利用的效率需要進一步加強。
2、人口問題
由於農業科學技術在宋朝前期的發展,使得農業生產力的提高,這促進了人口的增長。但這些技術的發展在宋朝之後卻漸漸的陷入了停滯,可是人口增長的速度卻沒有因此而減緩下來。並且在明清時期玉米等食物的引進普及,這些方便種植且高產的食物的引進養活了更多的人,不可避免的促進了人口的發展。根據胡煥庸在《胡煥庸人口地理選集》中根據《清實錄》中記載,在乾隆六年(1741年),全國人口達到1.43,億,是中國首次超過一億。乾隆二十八年達到了2.04億,乾隆五十九年則達到了3.03億。根據美國學者帕金斯在對何炳棣《1368—1953年中國人口研究》中提出的修正數據顯示,清朝人口從順治時期的一億升到道光時期的4.1億,只用了兩百多年。這樣的人口增長速度對土地的壓力增加了。尤其是在土地兼并問題嚴重,土地資源分配不均的情況下,這樣的增長更加加劇了人地矛盾。
而失去土地的農民,一般有三種社會流向:一是淪為佃戶和僱工,二是成為耕無田、居無所的流民,三是受到商業文化較深熏陶較深的農民在參與商業活動後,先是亦農亦商,後是棄農經商,走上了地主兼商人的道路。明清時期的商人大多是這樣來的,例如徽商,在魏禧的《江氏四世節婦傳》中記載:徽州富甲江南,然人眾地狹,故服賈四方者半土著。」(陳國慶主編
《中國近代社會轉型研究》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5 第二章P91-92)人地矛盾促進了社會人口結構的流通,從商的人增加直接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而佃戶僱工與流民數量的增加使得市場上有了越來越多的剩餘勞動力與消費人群。這些變化對於資本主義的發展,對於中國向近代過渡是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的。
還有一個是思想層面。
3、商業發展與經濟思想的轉變
除了無土農民轉變為勞動力與商人之外,還有明清時期還有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從商的人的範圍進一步擴大了。由於明朝中葉以後嗎,政府的經濟政策變得更加開明,市場進一步的得到了發展。而且從商有時能夠給人帶來巨大的利潤,如明朝時期商人沈萬三就是一個巨富的典範。明清時期,「凡是對金銀財力看重者」都紛紛走向市場。在彭澤修和王舜民編纂的《徽州府志》里記載:「賈人幾遍天下,良賈近市利數倍,次倍之,最下無能者逐十一之利。」在張瀚編纂的《松窗夢語》中也有記載道:「其貨無所不居,其地無所不至,其時無所不悟,其算不所不精,其力無所不專,其權無所不握。」從這兩段記載里可以看出當時的人對逐利的熱衷。進入市場的人的範圍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士人鄉民。而中國的傳統價值觀是「重義輕利」,而這種大範圍的逐利行為,違背了這個傳統價值觀念。傳統價值觀念收到了挑戰,儘管官方正統沒有動搖重農抑商的基本政策,也沒有放鬆對人們的思想控制,但是趨向利益的最大化是人的本性,而這股熱潮也形成了一些不同於傳統儒家理學思想的思潮,如明末清初的一些思想家,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等人的思想,黃宗羲認為「工商皆本」……這一些觀點都是商品經濟的發展在思想領域的反應。同時這一發展也帶來了市民階層的壯大,促進了城市化的發展。對於市民階層的壯大,是一個城市中產階級產生的契機。凡是工業化,現代化,都少不得中產階級的帶動。
而市民階級的壯大,為可能的中產階級的產生提供了土壤。
隨著思想層面的變化,是政策的放寬。
4、商業政策
而相對於這些內部的因素,外部的一些因素也在改變著。政府對商業的政策是有放鬆的。一方面是由於商業發展的形勢已經不適合以往的方式了,另一方面也有商業的發展也給政府帶來了好處,比如說稅收等。在漢代的時候,據《漢書》記載:「漢承秦之敝,……天下既定,民無蓋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而「不軌逐利之民,畜(蓄)積余贏,以稽市場,痛騰越,米至石萬銀,馬至匹百金。」還有《漢書?高帝紀下》也有規定:「賈人毋得衣錦繡綺縠絺紵罽,操兵,乘騎馬。」且商人還要加入市籍,收重稅。但是在唐代的時候,就廢除了市籍的制度。元朝戶籍中無商賈一籍,商賈與一些民營手工業者均隸民籍。明初,政府未給商賈專門設籍。而且,在商人獲得利益時,為了光宗耀祖,他們也試圖通過科舉進入仕途,於是,政府採取一定的辦法變通。元代,河東鹽場就專為鹽商設立了"運學",其受註冊學生稱為「運籍」,運籍學生允許在所屬運司應試。明初運學一度廢除,至正統初年,河東恢復"運學"、"運籍"。明朝給商人增設商籍,《萬曆三十五年進士登科錄》記有一例"商籍"者:"鄭茂華,貫直隸揚州府江都縣,商籍,福建興化府莆田人,揚州府學生。"這個記載說明了商籍的人可以進入最高級別的考試,這顯然是一種商人地位的提高,也可以看出政府對商業的政策放寬。而在清朝的時候,商籍的政策成為一種全國性的政策,正式確立。
以上的我剛入大學的時候寫的。高中歷史教科書結構的思維還是很明顯的。但雖然片面,但也證明了我們的內部機構不是那麼機械的,所以我覺得,周而復始的循環論是不成立的。
民主政治方面我毫無知識,不敢說。
個人自由,我覺得這一點非常重要。而個人自由,源於個人意識的一些建立。而這些,也是有所反映和表現的。
(再補)
看過許多歷史穿越小說,感覺清朝的結局可能如下:「鐵杆莊稼」越來越多→清政府為了養活「國族」們,不得不投入大量財政收入,導致財政越來越困難→為了舒緩財政壓力,加大對百姓(主要是漢族人)的盤剝力度→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雙雙爆發,農民起義又來了→清朝滅亡,新的漢族政權建立…
以上一切是建立在沒有外國勢力干涉的前提下,所以類似元滅明建這段歷史的重演吧…
如果沒有外敵入侵,清朝不說萬萬年,再挺個兩三百年不是問題。滿族善於學習,入關後迅速學會漢族那套統治術,皇子們四書五經讀得滾瓜爛熟,上千年的封建統治術到清朝已發展到頂級
最重要的是攤丁入畝減輕了民間負擔,考封制避免了像豬明眾皇子大肆擴張,另外還有關外大片未開墾地,基本解決了導致歷朝滅亡的土地兼并問題,再加上清朝引進玉米土豆,也使糧食問題大大緩解。
至於許多人說的曾左李漢族力量問題,這些人思想上普遍有歷史的局限性,只知道儒家的忠君愛國。尤其曾國藩是大儒,剿長毛的旗號是保護名教和傳統,清朝已把知識分子徹底籠絡了,以後廢科舉開大學才失去支持。再以後的袁世凱新軍那是外敵入侵後的產物,也得有日本支持的孫黃革命軍當推手聯合坑慈安。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參照歐洲的中世紀。
還應該是跟今天一樣。讓清朝元氣大傷的是洪秀全。戊戌變法失敗也是內部原因。1912年終結帝國的是孫中山。外部一片共和的情況下,也不能復辟帝制,袁大頭和溥儀等都沒成功。我不否定對外戰爭的影響,但我還是認為它就是這樣。匿名了。勿噴。
清朝還是會很快滅亡,然後中國會進入游牧民族交替統治的時期,不是女真就是蒙古,大量戰五渣的漢人會聚集到南方,隨著游牧民族的發展和南方封閉的山區地形商業文明開始得到發展,其實從漢朝開始就是這個步驟了
其實跟今天差不多
不可能沒有入侵啊,到了二十世紀初連南極洲都布滿了歐洲殖民者,東亞這麼肥沃的土地怎麼可能不招致外來入侵者
我覺得這取決於清朝外部有沒有其他國家的人,如果有,那大概過段時間還是會被入侵,如果沒有的話過段時間會被從內部推翻統治,然後逐漸向資本主義發展。
推薦閱讀:
※明清的漕運糧食主要是稻米么?
※歷史會因關鍵歷史人物的決策改變而改變嗎?
※把清朝叫做「滿清」是不是有歧視滿族的嫌疑?
※多爾袞什麼不直接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