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iPad 這麼多代了仍不採用 no air gap 全貼合屏?

都這麼多代了,屏幕貼合應該不是技術上的問題了吧?屏幕貼合無論從美觀度,還是日光下的可讀性我覺得作為追求極致的apple公司都應該採用,況且成本並不高。這難道有什麼其他方面的考量嗎?


在幾年前我寫的一篇 blog (蘋果,奸商 - 愛范兒 · Beats of Bits)裡面已經說過,蘋果在 iPad 上採取的是和 iPhone 完全不同的市場策略:限制性定價( limit pricing )

整個策略為規模,而非利潤服務。所以 iPad 進入市場的價格就非常低,今後也會一直壓制所有競爭對手。

在這種策略下,成本就是需要優先考慮的因素( cost leadership )。大尺寸的 in-cell 屏幕的成本還不夠理想的情況下(技術和良品率都沒有達到成本要求),蘋果不會輕易上。

更何況這種策略成功的抑制了競爭對手,市場上根本就沒有可以和 iPad 匹敵的平板。也就沒有競爭對手通過技術升級給蘋果壓力。


本來想說air2,結果一看問題,怎麼是2014年3月的問題


一個希望做長久生意的廠家,不是把產品做到極致,而是做到平衡。設計師可以天花亂墜,工程師跳出來阻止,好不容易工程師得意洋洋,銷售又來潑一盆冷水。三個因素互相制約,又要共同推進,沒有任何一個因素可以唯我獨尊。既然如此,就只能用當前最合適的方案,這樣才能連同消費者一起皆大歡喜。


蘋果每一代進步都需要一個特點,1代出世;2代薄;三代視網膜屏幕;3.5代更換介面(這一代銷量可以看出沒痛點,消費者不買賬);5代變輕變薄窄邊框。

3.5代雖然沒痛點,但是mini推出時代符合消費者慾望,同樣以ipad刺激了消費者慾望;2代mini成消費者最迫切的視網膜屏幕。可以說,每一代,蘋果都抓住消費者最痛的痛點,迎合消費者最大的期望,那麼,改變那麼多幹嘛?更多的刺激留給下一代刺激銷量不好嗎?

這和iphone更新策略一樣,不會消耗未來的慾望特點。反過來看三星,當大屏幕、再大屏幕;高解析度再高解析度的後,三星的s5發布後,不再成為消費者的談資,我記得s3發布時候,三星曾說,這是今年android最重要的發布會,當時s3刺激消費者的痛點很多,但今天已然沒有那麼什麼能刺激消費者了。

所以說,如果蘋果真出了又輕又薄、4k解析度、4000w像素攝像頭、能打子彈、能飛、能當滑板還是in-cell屏幕的ipad,那麼,明年蘋果拿啥賣給你?


簡單說就是

我已經橫掃其他對手了,何必在意這些細節!

另外,總要留點one more thing,我明年好更新啊!


斜著看的時候,iPad Air 2的黑邊比iPad Air要稍微窄一點點,但是依然很明顯。iPad Air 2屏幕是全貼合了,但是和iPhone 6的屏幕還有很大很大的差距。所以再等蘋果多擠幾年牙膏吧。


表示看不懂


寫得好


推薦閱讀:

iPad 上有哪些錄屏應用?
為什麼蘋果在產品發布會上從來不提 iPhone 或 iPad 產品的內存是多少?
買了台 iPad mini 送女朋友,刻字寫點什麼比較好?
剛入手iPad pro 9.7寸,有必要換iPad pro 10.5么?
iPad 的電源適配器可以用來給 iPhone 充電嗎?

TAG:iPad | 蘋果公司AppleInc | 屏幕技術 |